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价值探讨

反 流 百 分率 和 最长 反 流 时 间明显 低 于传 统 手术 组 ,可 能 与管
反 流的作用 『 J ] .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2 0 1 0 ,1 7 ( 5 ) : 4 1 8 — 4 1 9 . [ 2 2郭 】 明发 ,田界勇,魏大中 . 管状 胃 成 形术在胸 段食 管癌手术 中的应用
选择 2 0 0 9年 1 月一 2 0 1 2 年 1 O月 笔者所 在 医院 收治 的外伤 2 结果 2 . 1 两组获得颅 内减压时间 以及总住 院时 间比较 观察 组获 得颅 内减 压 时间 、总住 院时 间显 著短 于对 照组 ,
尸 < 0 . 0 5 ) ,见表 1 。 f 4 1 . 2 ± 2 . 9 ) 岁 。单侧 瞳 孔散 大者 2 3 例 ,双侧 瞳 孔散 大者 4 例; 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表1 两组获得颅 内减压时间以及 总住院时间 意识 昏迷行 气管 插管 者 2 0 例。对 照组 :男 2 0 例 ,女 7 例 ,年
压血肿清除术 ,对 照组则人 手术 室行标 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获得颅 内减压 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 ,并在患者出 院时统计患者预后 。
结果 : 观察组获得颅 内减压 时间、总住院时 间显著短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预后 良好的 比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O . 0 5 ) 。结论 :外伤 性硬膜下血肿 伴脑疝形成 ,实施 床头钻孔引 流后实施开放去骨瓣 减压血肿清 除术能在最短 时间内解除颅 内
状 胃手 术组 降 低 胃分 泌 胃酸 面 积和 食 物滞 留时 间 ,从 而促 进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6例临床效果分析

乌海 市乌 达 区 中心 医院手 指 的患 者 中 ,重型颅 脑 损伤 患 者 , 自 2 0 年2 开始 ,合计3 例 ,男患者 l 例 ,女 患者2 例 ;年 龄最小 的 07 月 6 4 2
1岁 ,最 大的7岁 ,平均年 龄4 岁 。其 中车祸 致伤2例 ,砸伤及 打击 8 2 5 2
由于此 手术操 作时 间较长 ,出血 可能较 多 ,创伤面 大 ,所 以对 于
目前在创 伤性疾病 中,最 高病死率 的疾病 为重型颅 脑损伤 ,位列 所有 此类疾病之 首 ,其 中致死 ,致 残的主要 原 因为 重型颅脑损 伤合并 脑 挫裂伤 、严重脑 水肿 、恶性 高颅压 等 。 自2 0 年2 0 7 月起 ,乌海 市乌 达 区中心医 院采 用标准外伤 大骨瓣 开颅 术救治 了3 例 重型颅脑 损伤患 6 者 ,效果 显着 ,报道如 下。
实施 。
2结
果
3 例术 中5 6 例发 生急性 脑膨 出 。存活2 例 (22 ),死亡 1例 5 7 .% l (7 % )。以G S 2. 8 O 评分为 依据 ,6 例患者恢 复 良好治愈 ,1例患者 中 4 残 ,4 例患者重残 ,2 患者植物状态 。 例
3讨 论
1 资料 与方 法
生率 明显较高 。在 有效减 低患者病死 率和致残率 方面 ,而行标准外伤
大骨瓣 减压 术时术 野好 、便 于止血 、能迅速解 除侧裂 区血管压 迫 ,从
有3例患者 出现术前脑 疝 ,其 中 ,超过2 事件 的脑 疝患者 达1例 。环 3 h 6
池缩小 及 消失 的病理 分别 为2 例 和9 ,有5 2 例 例患 者 出现 弥漫性 脑肿 胀 ,出现伴硬膜 下血 肿患者 2 例 ,9 患者硬 膜 下血肿 并脑 内血肿 , 4 例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4例

76生国塞厦匿型垫!Q生里旦筮!!鲞筮!!塑鱼i望堂』咧堕型垡!丛鲤塑堡匦:垫!Q:!尘:≥2,塑!:!Z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4例麻来峰【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辨开颅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术治疗。
结果术后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 O S)评定患者预后:恢复良好22例(34.4%),中残8例(12.5%),重残13例(20.3%),植物生存2例(3.1%),死亡19例(29.7%)。
结论应用标准外伤大骨辨开颅内外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残死率仍较高,有资料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已超越了中型颅脑损伤(中型18.08%,重型20.14%)¨J,而且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在35%~40%间徘徊,其并发症、合并症及伤残率亦不见减少雎。
】。
如何降低病死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内容。
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5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17~64岁,中青年多见,平均40.5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39例,坠落伤12例,摔伤5例,打击伤8例。
1.2临床表现:参照格拉斯哥评分(G C S)标准:本组患者均在3—8分。
①受伤时间(到来院时间):3h以内40例,3~12h 14例,13—24h10例。
②受伤部位:直接损伤部位在额部6例。
枕部32例,顶枕部16例,颞部10例。
③意识障碍:深昏迷13例,中昏迷15例,浅昏迷36例,合并呼吸障碍l O例。
④瞳孔改变:单侧散大30例,双侧瞳孔散大20例,其余瞳孔正常。
⑤合并胸部外伤8例,肝脾损伤4例,肠破裂3例,四肢骨折15例。
脑室与腰大池序贯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效果及其对神经损伤的影响

(37):3021-3024.[19] VAN FURTH W R,DE VRIES F,LOBATTO D J,et al.Endoscopic surgery for pituitary tumors[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20,49(3):487-503.[20] TAKEDA T,OMURA K,MORI E,et al.Endoscopic modifiedtransseptal bi-nostri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tumors.Efficacy of complex preservation of every turbinate and olfaction:a STROBE analysis[J].Eur An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Dis,2022,139(6):337-342.[21] CAULLEY L,UPPALURI R,DUNN I F.Perioperative nasaland paranasal sinus considerations in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forpituitary disease[J].Br J Neurosurg,2020,34(3):246-252.[22]冯子泽,伍益,李智斌,等.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并发嗅觉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3):277-280.[23] BAUSSART B,DECLERCK A,GAILLARD S.Mononostril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surgery[J].Acta Neurochir(Wien),2021,163(3):655-659.[24]王慧博,陆嘉诚,陈正新,等.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瘤[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10):1509-1512.(收稿日期:2023-05-17) (本文编辑:田婧)*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2ZDX8307)①江西省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 龙南 341700通信作者:赖余柱脑室与腰大池序贯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效果及其对神经损伤的影响*赖余柱① 廖书优① 徐尉升① 唐冠阳① 钟杰① 廖圣炜①【摘要】 目的:探讨脑室与腰大池序贯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效果及其对神经损伤的影响。
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临床研究作者:王中礼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机制。
方法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术,术中硬脑膜顺序剪开,逐渐彻底减压(序贯减压组);标准大骨瓣联合一次性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的21例同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减压组)。
结果序贯减压组术中瞳孔恢复正常12例,部分缩小7例,无变化6例,常规减压组分别为3例、8例、10例;术中急性脑膨出序贯减压组5例,常规减压组10例;按GOS评定预后,序贯减压组良好9例,中残9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常规减压组分别为1例、2例、3例、5例、12例;两组相比较,均相差显著。
结论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是一种有效的理念,可能阻止脑膨出的发生,阻断了颅脑损伤的恶性循环,明显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大骨瓣;序贯性减压术;颅脑损伤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共46例,2010年0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符合中国创伤外科学会的诊断标准的患者,且无明显可危及患者生命的胸部、腹部及骨科等外伤情况。
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19~71岁,平均(38.54±14.12)岁。
按入院单双日顺序分为序贯减压组和常规减压组两组。
1.2临床表现 4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临床有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辅助检查入院后全部患者行头颅CT扫描。
1.4围手术期处理两组手术前均给予甘露醇降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
1.5方法尽可能快地完成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施术。
1.5.1序贯减压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
去骨瓣10 cm×10 cm~12cm×12 cm,行硬脑膜多部位小切口,先清除部分血肿及血性积液,部分降低颅内压,以缓解脑疝的进展。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104

1.1一般资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男65例,女25例,男:女为2.60∶1;年龄15~64岁,平均34.7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8分,51例,3~5分39例。瞳孔正常31例;单侧瞳孔缩小10例;双侧瞳孔缩小10例,光反射迟钝;单侧瞳孔散大25例,光反射消失;双侧瞳孔散大14例,光反射消失。CT检查示单纯硬膜下血肿2例,单纯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6例,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25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26例,脑干损伤6例,弥漫性脑肿胀8例。脑室明显受压变形,基底池消失,脑中线移位0.5~1.0cm 81例,≥1.0cm 9例。
2结果
伤后1年随访,生存75例,其中50例(55.5%)预后良好,中残15例(16.6%),重残5例(5.5%),植物生存2例(2.2%),死亡18例(20.0%)。死亡病例基本为瞳孔散大或呼吸不规则或CT示:环池、鞍上池消失者,病因基本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
3讨论
一般认为入院时GCS 3~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超过60%,而GCS 3分的病死率接近100%。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瞳孔散大是判断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显著标志,双瞳散大是病情发展的濒死阶段,进一步发展即是脑死亡,据试验结果,双瞳散大持续90min是接近意识不可逆时限,持续3h是接近呼吸功能不可逆时限,所以救治过程必须是争分夺秒,文献报道救治的“黄金时间”以1h为宜。目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残、死率仍较高,如何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脑组织嵌顿而死亡。
1.2手术方法采用江基尧介绍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标准开颅,即:自颧弓上耳屏前方1cm处向上经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止于发际下,颅骨钻孔5枚,作游离骨瓣,顶部骨瓣于正中线旁开2~3cm,骨窗前达额极,后至乳突,上近矢状窦旁,下至颧弓水平,尽可能咬除蝶骨嵴骨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T”形或放射状切开硬膜,充分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及中颅窝。清除硬膜下血肿、脑内小血肿及挫裂的脑组织,充分止血,由于能显露前、中颅窝底故可直视下充分止血。若脑挫裂伤及脑膨出严重,在排除对侧血肿情况下可切除额极、颞极行内减压,绝大部分病例行硬膜减张缝合,少量病例未缝合硬膜。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严密缝合颞肌及头皮,放置引流管1枚。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

【 关键词 】 重型颅脑损伤 脑 疝 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在颅脑外伤发生率居高不下 , 此 类患者原发性损伤重 , 颅内压高且急剧 , 病情危急 , 尤其严重脑水肿的处理较为棘手 ,治疗效果欠佳 。 我科 20 04年 9 一 0 7 8 月 20 年 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 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3 例 ,显著降低重型 2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 疗效满意 , 现报告如下。
肿 5例 。
1 手 术方 法 . 4
采用 标准 外伤 大骨瓣 开颅术 。 手术
切 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 1 e . m,于耳廓上方 向后 0 延伸 至 顶骨 正 中线 , 然后 沿 正 中线 向前额 发 际下 Ⅲ; 骨瓣采用游离骨瓣 , 顶骨骨瓣须旁开正中线矢状窦 2 3m;T提示 硬 膜 外血 肿 ,先沿 血 肿 附近 切 口部  ̄c C 分 切开 , 孔 形 成 小 骨 窗 清 除 部 分 血 肿 , 扩 大 切 钻 再 口 , 成骨瓣 , 1e 形 约 2m×1c 5m大小 。
暴露不充分 :颅脑对冲伤常会导致额颞极挫伤 、 出 血 ,止血不易彻底或止血过程 中加重脑组织损害 。 ②减压不充分 : 脑组织受伤后 , 占位血肿和挫 伤 在 坏死的脑组织清除后 的 2— 3周内 ,仍会 出现继发 性脑水肿加重 。③难 以控制矢状窦 、 桥静脉 、 横窦及 岩 窦 撕 裂 出血 , 因骨 窗范 围狭 小 , 上 静 脉 窦 出 血 以 时难 于显 露 , 止血 困难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达到下列手术要求 : ①清除额颞顶硬膜外 、 硬膜下 以及脑 内血肿 ; 清 ② 除额叶、颞前 以及眶回等挫裂伤区坏死脑组织 ; ③ 控制矢状窦、 桥静脉 、 横窦以及岩窦撕裂 出血 ; ④控 制 颅 前 窝 、 中 窝 的 出血 ; 颅 防止 手 术 后 脑 肿胀 及 脑 血管痉挛; ⑤修补撕裂硬脑膜 , 防止脑脊液漏等。临 床证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清 除约 9%单 侧 5 幕上颅内血肿 。本组 3 例手术患者疗效较满意 , 2 但 手术中具体操作 , 笔者认为要注意 以下几点 : 采 ① 取仰 卧位 , 头偏 向对侧 , 肩部旋转至水平位置 , 同侧 的肩部加垫并抬高头部约 l。 5 避免扭曲颈静脉 以减 轻 颅 内淤 血 ;② 如 颅 脑 损 伤 病 人 术 前 病 情 急 剧 恶 化, 出现脑 疝症 状 时 , 应首 先采 取颞 肌下 减压 术 。在 颞部耳廓上方迅速切开头皮 , 分离颞肌 , 颅骨钻孑 , L 用 咬 骨 钳 扩 大 骨 窗 , 出部 分硬 膜 外 血肿 , 到 迅 放 达 速减 压 的 目的 ;③ 骨 瓣 可 取 游 离 骨 瓣 或 带 颞 肌 骨 瓣, 顶骨骨瓣须旁开正 中线矢状窦 2 3m 颅骨钻孔  ̄c 。 5 , l 枚 第 孔位于前额部发际内切 口处 , 2 L 第 孑 位于 额骨颧突后方即 M c a y a r 关键孑 处 , 3 Ct L 第 孔位于耳 屏前颧 弓上缘水平 , 4 第 孔位于乳突上缘 , 5 L 第 孑位 于顶骨矢状线旁开 2m。 c 尽量咬除蝶骨嵴与颞骨j 使 前、 中颅底显露 明显 。骨窗前达额极 , 后达乳突前 , 上 近矢状窦旁 , 下至颧 弓水平 ; ④硬膜外及硬膜下 血肿 的清 除较简单 , 对位 于颞上 回后部 、 中央沟 附 近 、顶叶等重要功能区挫裂伤组织应慎重处理 , 如 确诊坏死可小心予 以吸除 ,注意侧裂血管 的保 护 , 避免术后神经功能 障碍 ; ⑤硬脑 膜切开后 , 有时会 出现 急性脑 肿胀 和脑 膨 出。处 理 予常 规过 度通 气 和 脱 水 剂 运 用 ,笔 者 用 2%甘 露 醇 20 、0 al 0 5ml1%N c 3m、 0 l速尿 2m , 3 0l 有 例病人术 中出现急性脑肿胀 , 经 上述 运用 后肿 胀 明显缓解 。最 有效 的措 施是 控制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且gcs<8分(经ct证实),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并随访研究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疗效以gos数值为依据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全组患者gos数值1分的有9例(占15.0%),在2-3分之间的有29例(占48.3%),在4-5分之间的有22例(占36.7%)。
结论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性高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特点,另外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缺血性脑梗死的防治上也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临床疗效;安全性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是指颅内血肿、脑挫伤广泛,受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具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但可能会出现再次昏迷和意识障碍加重的大脑损伤。
从神经外科上看重型颅脑损伤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一种致死性损伤。
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成为了近年来许多青壮年的致死的常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现在交通工具的发达,交通事故频发,外力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成为了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是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对患者做及时的治疗。
常规手术治疗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特点,但不能对颅内压显著升高的患者进行减压治疗和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1]。
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基本情况和颅脑损伤原因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5-07-21T13:41:28.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黄爱钧
[导读] 脑损伤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为颅内血肿,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黄爱钧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颅内压ICP指标、GCS评分以及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内压ICP和GCS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具有明确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外伤性颅脑损伤;脑疝;大骨瓣减压术;脑池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30-02
脑损伤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为颅内血肿,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若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血肿不断扩大,部分脑组织很容易受压而发生移位,从而形成脑疝,影响邻近的重要的组织和神经[1]。
因此,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一旦出现脑疝则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本研究主要是对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脑CT检查得到确诊,且符合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临床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2~67岁,平均44.3±12.7岁;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3~66岁,平均42.9±10.8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前常规脱水、利尿等护理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1)对患者行改良Kelly切口;(2)进行骨瓣钻孔手术,用咬骨钳扩大骨窗向前至颞窝,向后至乳突前部,去除颞骨鳞部;(3)血肿清除,将颞叶轻抬起以暴露小脑幕裂孔缘,打开环池,使脑脊液大量涌出,从而脑皮层发生下陷;(4)对额骨骨膜进行扩大修补,最后缝合切口。
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颅内压评分(IC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估患者疗效。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检验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P和GCS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的ICP均显著降低(P<0.05),GCS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ICP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P和GCS评分变化比较
3.讨论
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继发脑疝患者的脑疝位于小脑幕裂孔,颞叶沟位置难以恢复,从而压迫脑干,而且患者因为脑水肿导致颅内压急
剧升高,从而影响预后[2]。
有文献指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在50%以上[3]。
外科手术在对该种疾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减压还要彻底清除颅内的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对脑疝进行复位并开放脑池,以解除脑干受到的压力,传统的骨瓣减压术因为骨窗较小,难以充分暴露额极、颞极和大脑底部,从而无法有效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也难以对出血血管进行止血[4]。
近年来,大骨瓣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的重要手术,但因为该种手术方法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颅骨缺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头痛、癫痫、不明原因的精神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导致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其能够真正改善患者预后等问题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本研究则主要对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内压ICP和GCS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充分明确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池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涛,姜勇,董亚南等.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形成的相关因素[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3):210-212.
[2] 徐震,黄李法,吕晓皑.大骨瓣减压对不同年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62-64.
[3] 庞军,倪晓伟,兰杰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术后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2):198-199.
[4] 杨春红,张松,彭长平.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