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课论文: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俄罗斯影片赏析》课程论文一直以来,我对俄罗斯神秘的文化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
因为我热爱俄罗斯文化,所以我喜欢俄罗斯电影。
在我的眼中,俄罗斯电影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它的确是一个宝库,因为它能够让我更加了解俄罗斯文化。
我对于俄罗斯文化的着迷是从俄罗斯音乐开始的,近代音乐最繁荣的地区非俄罗斯莫属,19世纪以来,俄罗斯就诞生了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伟大的音乐家,一个国家竟然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孕育大量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圣彼得堡,从勒拿河到伏尔加河,辽阔的国土造就了巨大的文化差异,同时也使得文化本身在冲撞与融合中更具魅力,所以我希望对俄罗斯文化一窥究竟,恰巧俄罗斯电影给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整个学期的观影中,我们一起欣赏过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其中不乏像《静静的顿河》一样的怀旧经典,也有《小偷》这样的新片,但是我对俄罗斯电影的总体印象就是:色彩饱满浓烈,感情热烈丰富,情感上重视自身内省,思维方式上注重伦理道德批判。
无论是巩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题材,还是构建强大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中心,都离不开这些特点。
在这当中,我最喜欢的电影有三部。
《静静的顿河》这部电影就如同小说一样,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极为生动,力图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年沧桑来表现俄国十月革命的宏大主题。
影片中,主人公格里高利这个人物形象最令我感到兴奋的是他的性格当中的软弱性,对待爱情的三心两意、犹豫不决、轻率、狂放不羁,对待家庭缺乏一个大丈夫应有的责任感,对待政治,对待战争又有着深重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他不像其他战争题材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他虽然立过战功,得到过沙皇的接见,但是全然没有一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
反观,他拥有的却是比一般人的弱点更加突出的性格。
他是一个普通俄罗斯人的代表,战争为他们带来的有耀眼的军功章、有热血沸腾的青春、有看似无怨无悔的人生,面对敌人,听着冲锋号,大多数的士兵似乎都为了心中的那个模糊的“理想”闯入敌人的堡垒,任子弹和刺刀穿透自己的胸膛。
俄罗斯电影赏析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我是一个爱电影的人,国内、欧美、日韩还有泰国电影都看过不少,也常常在心中排了个一二三。
唯独之前对俄罗斯的电影是空白,开始选这门课的动机也是因为听其他同学说,老师的课很有趣,人也好。
转眼,这一学期就要结束,我不得不说当时的决定十分正确,这门课带我享受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俄罗斯的美丽风景,俄罗斯人的善良与坚毅,俄罗斯的风土风情,就连完全听不懂的俄语也听着越来越习惯顺耳。
习惯顺耳。
一学期的课,前前后后看了近十部电影,励志片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科幻大片如《守日人》等等都很精彩。
但我想就我印象深刻的三部爱情片展开我对俄罗斯电影的评述。
爱情片我看了不少,国产的爱情片都多少有些装腔作势,偏于做作,欧美的爱情片大多靠巨星揽票房的商业片,技巧有余却真情寡薄,至于日韩多出纯情片,过于单薄而少有佳作。
于单薄而少有佳作。
《办公室的故事》是我们看的第一部俄罗斯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主人公都是人到中年,青春不在,曾经的理想和生活激情都已荡然无存,事业家庭占据了全部生活,人们开始变得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迷失了自我,而爱情却让他们重新变得年轻而充满活力。
它很精彩、很直接也很风趣,很精彩、很直接也很风趣,没有什么多余累赘的铺垫,男女主角没有没有什么多余累赘的铺垫,男女主角没有什么离奇的偶遇,也没有什么前世的爱恨情仇,故事开始的甚至有些平淡但就是这平淡才显得无比自然。
我很喜欢《办公室的故事》里塑造的男女主角的形象。
男主角—诺瓦谢利采夫,不是英雄,甚至没有任何英雄情结,跟英俊潇洒也扯不上任何关系,就是俄罗斯中年男子中最普通的一名。
女局长,不会打扮,人有些孤僻固执,和所有爱臭脸的女上司没什么差别。
但这就是导演梁赞诺夫厉害的地方,旷世英雄和唯美佳人他不拍,就拍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大爱大恨的东西很容易就牵动观赏者的情绪,而从真实平淡中入手却又不失趣味和幽默才是难。
诺瓦谢利采夫和女局长的爱情既合乎情理又不失浪漫趣味,他们都爱的真实纯洁,爱的善良朴素,也爱的笑话百出,精彩十分。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苏联解体了,前苏联电影也永远地在历史中迷幻地终结。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过的一句影评,印象深刻。
很多人对俄罗斯电影的认识都停留在前苏联时代,因为前苏联电影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学派的电影流派。
它曾以鲜明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受观众欢迎的观赏性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至于人们对于后来出现的优秀俄罗斯电影的了解少之又少,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美国大片上。
而俄罗斯电影在青年导演的努力下,再一次回归传统,用优秀的作品向我们展现出俄罗斯人坚强的斗志和无谓的精神,展现出俄罗斯的浓厚文化底蕴。
苏联有一片爱电影的土壤、滋养出一批爱电影的人们。
这些人内心的电影情结、苏联情结,应该且势必会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继续生长发展下去,不会如他人所说的那样:苏联解体,俄罗斯电影死亡。
可以这么说,很多喜欢前苏联电影的人,几乎都有一种淡淡的苏联情结。
带着这样的情结去审视电影,观望那个社会、那个时代,于我们影迷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所以,不管是不是战争题材或者文学改编,当我们愿意带着这种情结去走进俄罗斯电影的时候,总会有不凡的感悟。
1977年《办公室的故事》也许正是带着这种情结,1983年的《丑八怪》也是带着这种情节的,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
或者我们带着关乎人性的拷问,而不是带着对战争背景的审视,《战地浪漫曲》也将是一部苏联情结下的好电影,更何况《雁南飞》呢?《西伯利亚理发师》这部影片又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悲剧爱情故事。
珍妮历经人生坎坷,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安德烈纯洁单纯,两个不同国际的人,在火车上的一次邂逅就擦出爱的火花,不过从一开始两人相遇到了解到热血沸腾,再经历曲折,从隐瞒到真相,从不舍到冲动到恍然大悟,也许这段跨越国际的爱情在一开始就预示着悲剧的结束。
看完这部影片,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他们深爱十年,最后当珍妮来找安德烈的时候,那无言的短短的20分钟让他们过去十年建立的感情瞬间崩溃,珍妮带着她的秘密悲痛地离开。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在上“俄罗斯电影赏析”这门课之前,我没有看过一部俄罗斯电影。
我对俄罗斯的了解仅限于他广阔的面积在地球上无与伦比,他虽然人口相对不算很多,但是却拥有130多个民族,可见其文化种类之丰富。
在小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部分,由于当时的无知,脑海中的印象也仅限于俄罗斯的冰天雪地以及俄罗斯军官的高傲。
大一点,我知道了俄罗斯的由来,并且很喜欢看上去很亲切的叶利钦总统。
后来还一度很崇拜当过特工的前任总统现任总理普京。
本学期,我有幸能够学到《俄罗斯电影欣赏》这门课,让我不仅对俄罗斯电影,更是对俄罗斯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欣赏的电影里面有一些严格的说是属于前苏联电影,比如说《办公室的故事》等等。
由于当时苏联的电影事业比较繁荣,所以也就铸就了一些永恒的经典。
《办公室的故事》中,男主人公诺沃谢里,就是一个经典的小人物形象。
俄罗斯电影与好莱坞最大的不同就是好莱坞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以单枪匹马拯救世界的大人物,让人敬畏而可望不可及,而俄罗斯电影中的小人物可以让观众感觉到其实每个人都在演一出自己的电影,只不过演员在银幕中演,而自己在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这个世界上,可能英雄只要一个就够了,但是,为英雄鼓掌的必须是一群人。
作为一个小人物,我们可以不起眼,但是生活不能不出彩,这种出彩可以是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像诺沃谢里那样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平添一些乐趣,可以是调侃,可以是机智的处理问题,甚至也可以是自嘲。
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的烦恼只会让不知所措的人发疯,而会让有情调的人找到新的幽默。
而女主人公卡卢金娜,是一个长时间不快乐的没女人味的经典女强人形象,她的黑框眼镜让我想起一位又一位国家领导人。
她甚至失去了女人爱打扮会打扮自己的本能。
很容易想象到,她一定有很多的苦衷,她只能对着窗台上的几盆花说。
这种孤独让她不想接近外人而外人也不敢接近她,于是乎,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和大多数九零后一样,我也是一直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始终觉得好莱坞大片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动作场面都是那么吸引人。
而俄罗斯电影除了在祖辈和父辈的口中听说过,同龄人中基本上没看过,幸运的是,这学期我选到了《俄罗斯电影欣赏》这门课,让我接触到了来自另一个大国的电影,让我从电影中来解读有关这个国家的人文和历史。
从看第一部俄罗斯电影时,它就吸引了我,因此我也聚精会神地欣赏了整整一学期的电影。
俄罗斯电影自有它独特的魅力,一中不同于美国好莱坞式的电影。
一部部俄罗斯电影就像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而我们也如同在听一首首美妙的歌曲,陶醉其中,怡然自得。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俄罗斯这个西方大国的风情与历史,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国家。
其实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几部这个国家的经典的电影。
这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欣赏了许多俄罗斯的经典电影,获得其中很多是获得过奥斯卡奖的电影,其在俄罗斯电影史上地位可想而知,部部经典,部部都吸引着我,让我对俄罗斯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有《办公室的故事》、《丑八怪》、《无畏上将高尔察克》、《雁南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西伯利亚理发师》等等。
《办公室的故事》是梁赞诺夫导演的爱情,音乐,喜剧三部曲的第二部。
影片打破了过去喜剧片的传统,他把音乐片,抒情片,惊险片,侦探片等能为己所用的东西全融合在自己的影片中,看了之后既不叫人哈哈大笑,也不禁让人哭湿两条手绢,这种“不纯的喜剧”开创了前苏联喜剧的新路子。
《办公室的故事》生动演绎了一场不打不相识、不是怨家不聚头的爱情闹剧,属于外在严肃、内含无尽张力与喜剧因素的冷幽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
堪称经典,值得收藏!!作为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又产生了无形的隔阂,要打破这种隔阂,就应该更好的认识自身,影片中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矛盾冲突的揭示,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是很有内在和哲理的。
办公室虽然是大部分故事情节发生的场所,但却延伸地展现了整个前苏联80年代工人阶层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田益源1222102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班)机电学院1215班本篇论文我想写的并不仅仅关于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我更想写出通过所看的近十部俄罗斯影片所了解到的俄罗斯的社会背景,国民特点以及相应的民俗文化对这个民族迅猛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我想先写一些在上过这课之后,我所获悉的俄罗斯。
经过了一个学期对俄罗斯电影的欣赏,我对俄罗斯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
在上这个课之前,我对俄罗斯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
纵观历史,俄罗斯的发展历程我以十月革命作为分界,对十月革命以前的历史事件几乎是全然不知的,而对于期之后的事情,我也仅仅是通过学校书本上的知识所获取的。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
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
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而且还要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废除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新体制。
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对于俄罗斯的文化,我们很少有机会能花上一部分时间去具体了解,借此机会,我在课余时间也抽出了一些时间对俄罗斯的各种风土人情和风俗进行了了解。
介于罗斯的地理位置,它跨越欧亚两洲,因而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
俄罗斯是一个特别注重文化发展事业的国家,在国内出版了大量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诸多图书馆、博物馆和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都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等世界文豪和大作家。
同时,像很多国家一样,俄罗斯由本国自己的很多忌讳,比如他们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
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选修俄罗斯电影赏析这门课之前,我便对这门课充满了期待,一方面是出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并不是完全熟知的国家、民族的一种好奇。
俄罗斯电影赏析

《俄罗斯影片赏析》期末论文!我眼中的俄罗斯片以前由于学习等各方面的原因,自己很少看过电影,即使看也只是看过一些电视连续剧,到了大学之后才有了机会去接近各种各样的电影,但是在我上《俄罗斯影片赏析》之前,基本上没看过俄罗斯的影片,看得都是一些中国的或韩国,对俄罗斯影片可以说是没什么接触。
现在在宿舍同学们看得比较多的是韩剧、日本影片和美国大片。
我的同学和我一样对俄罗斯电影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印象的。
在这学期选了这门课之后,且在自己认真去观看了了解了俄罗斯电影之后才发现其实俄罗斯电影在早期的作品还是比较不错的。
说句实话这学期欣赏了那么多部电影,很多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这学期给我们放了不同时期的影片,但是我发现我还是喜欢前苏联的电影,或许对前苏联就有着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吧!所以还是比较喜欢前苏联的影片的!其实这门课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有那么多同学在一起共同欣赏一部电影,在值得笑的地方大家一起笑一笑,这样的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
在欣赏了将近一个学期的俄罗斯电影之后,基本上对俄罗斯电影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在老师所播放的影片中,我更喜欢前苏联的影片,他给我们一些真实感受。
他们基本上主要反映的都是前苏联的战争中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他并没有过分渲染那些大人物的丰功伟绩。
而是描写战争中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在老师所播放的几部电影中,至今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办公室的故事》、《士兵之歌》、《士兵之父》、《星星敢死队》、《雁南飞》、《精神病院》、下面我就自己喜欢的这几部影片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吧!还记得老师在上课的第一天给我们介绍了俄罗斯电影的大体情况之后,就开始给我们播放了第一步影片《办公室的故事》,这部电影虽然离现在也快一个学期的时间了,但是它的那些经典情节至今依然给我留下深深地印象,其实应该说这也是我接触的第一步俄罗斯电影吧,确实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它不像其他电影一样是华而不实,有些电影看完也就是最近那几天记得,但过了啥都记不得,那些都是一些感性上的认识,但是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发现自己以前没看的确是自己一部分损失,不过现在看了,还是来得及的。
俄罗斯电影结课论文(共五则)

俄罗斯电影结课论文(共五则)第一篇:俄罗斯电影结课论文俄罗斯电影赏析摘要:文章主要阐述本学期的公选课《俄罗斯电影欣赏》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电影历史,电影导演及一部电影的评价和阐述本人对俄罗斯电影的印象以及思考。
关键词:俄罗斯电影历史导演影评引言:由于这个学期我们所赏析的各部影片大部分也都是前苏联电影,所以与其本课程名为《俄罗斯电影欣赏》,还不如叫做《苏联电影欣赏》。
前苏联电影故事性极强,艺术内涵丰富,既不太商业,也不太文艺,看过之后往往让人印象深刻,感动长存心中,尤其是体裁的多样化,使之完全能与好莱坞相提并论。
当然是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相提并论。
正文:1.俄罗斯电影史:说到俄罗斯电影,我们首先想到的基本上是前苏联的电影,在俄罗斯电影史上,电影业最繁荣的时期是前苏联时期。
有过辉煌历史、独树一帜的苏联电影曾经为世界影坛奉献过《战舰波将金号》、《母亲》、《马克辛三部曲》、《列宁在十月》等不朽名片。
中国观众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等仍历历在目。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电影事业也江河日下,没有了生产指标和内容审查制度,大量质量低劣的电影大行其道,造成其电影业走向低迷。
加之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大量引进,使其国内电影业更加萧条。
苏联解体后就没有多少优秀的电影献给观众了,这不仅仅是观众的悲哀,亦是电影艺术界的悲哀!近几年来,俄罗斯大力加强对国产电影的扶植,通过了《电影法》,为发展“民族电影”铺平了道路,俄罗斯电影逐渐走出了困境,出现了新的生机。
在此主要介绍和分析前苏联时期的电影,它代表了俄罗斯电影的最高水准。
当然俄罗斯这些年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也表现出了新的,有别于传统的特色,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自我改善和进步!我希望当前的俄罗斯电影能继承前苏联留下的遗产,同时不断革新,为我们广大观众奉献出期待的优秀作品。
苏联电影不但具有思想的进步性、电影语言的独创性,而且还以其浓郁的文学诗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美学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班级:
姓名:
学号:
上课时间:周一下午第二节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摘要:通过一学期对俄罗斯影片的观赏,我意识到了它的独特之处。
不同于人们脑海中的精彩电影画面,司空见惯的小人物与平淡无奇的情节是它的特点,但平淡之中又不乏艺术性与深刻的内涵。
俄罗斯影片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是一类不同于世界流行电影的经典影片。
关键词:俄罗斯影片;爱情;艺术
引言
以前,我对俄罗斯文化几乎一无所知。
通过这学期对俄罗斯影片的观赏,我开始了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
相比较于具有无比绚烂画面的好莱坞大片与出神入化的中国功夫剧作,俄罗斯影片显得平淡无奇,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但是,当我认真地欣赏完一部部俄罗斯影片后,才发现其实它有很多独到之处。
正文
虽然没有惊险的画面,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但是俄罗斯影片却是从事实的角度出发,选取平凡而又真实的人物,故事也许没有戏剧性,也许没有完美的结局,但却不乏艺术性与文学性。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以三位女性(卡捷琳娜、托夏、柳德米拉)为线索,三条线索并进,又以卡捷琳娜的爱情为主线。
卡捷琳娜的两次谎言作为影片故事的引子贯穿影片发展的始终:第一次她伪装成教授的女儿,当追求她的鲁尔多夫知道真相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断绝这种关系,而不是替她摆脱困境,而这绝非因为卡捷琳娜的谎话,而是因为对地位期望的落差而致;卡捷琳娜第二次谎言是因为果沙的大男子主义,为了不错过这个“生命中她惟一的热爱的人”,她隐瞒了自己厂长的身份,而果沙虽然愤而出走,但最终接受了这份感情。
通过探寻卡捷琳娜的生命历程,我们看到两个时代的中年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道德、价值观、幸福观的冲撞,描绘了这一代人的心理状态。
而这部电影具有其他电影没有的东西——厚重感,也与俄罗斯艺术种类中鲜明的苦难气质与博大悲悯的民族精神相吻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主角卡捷琳娜自强不息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穿越了冷战时期的铁幕,重新与传统产生了遥远的呼应!
当然,俄罗斯影片中也不乏成功的喜剧,《命运的捉弄》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叫热尼亚的中年外科医生,住在莫斯科,每年新年前夕都会和自己的朋友去澡堂洗澡,那一年新年,热尼亚准备洗完澡就和心爱的姑娘嘎利亚一起庆祝,但
是那次在澡堂大家都喝醉了酒,阴差阳错的热尼亚坐上了去圣彼得堡的飞机,闯进了和他在莫斯科同样地址的娜佳的房子,热尼亚和娜佳两人经过了一番争执,终于弄清了误会,但与此同时娜佳的男友和嘎利亚却因此事愤愤离去,而阴差阳错认识彼此的热尼亚和娜佳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这一富于喜剧效果的艺术创作加上演员的精彩表演和情节结构的组织以及电影造型艺术的表现,形成了鲜明比且独特的风格。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主人公本身是具有悲喜的双重性格小人物,他们总是不断的与命运作斗争与生活在挣扎,他们或许遭受了不幸,但是他们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观众。
从热尼亚和娜佳彼此相互吐露心声安慰彼此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分子他们独有的爱情观和对生活无奈的唏嘘。
和平为人们所向往,战争则并遭世人唾弃。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强烈的表现出了这一主题:1942年春天,在苏联某火车站附近,出现了一组妄图破坏铁路的德国伞兵。
准尉瓦斯科夫立即挑选了五名高射机枪排的女兵,率领她们穿行于森林和沼泽地中,试图及时歼灭这一小股敌人。
但是由于寡不敌众,五位年轻可爱的女兵相继牺牲。
最后,瓦斯科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活捉了残存的四名德寇。
李莎是五名女兵中唯一一个农民的女儿,也是第一个接受死神呼唤的姑娘。
她有着朴实的爱与被爱的冲动,有着执著的对碧空、对明天的向往。
但是,这一切连同她孤零零的惨叫声都一并被赤褐色的沼泽地吞噬了。
战争造就了民族英雄,也毁灭了柔美、多情的女性。
除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之外,特工类影片也加入了这个集体。
《特工008》不仅展现了特工的风采,还呈现出了大量的绝密武器,让观众大开眼界。
在影片中,使用黑色手提箱的伊戈尔·克列姆涅夫是一个技艺高明、具有双重身份的间谍,一个转换角色的高手。
道具师将他的手提箱打造得任何一个形象它都能胜任,影片中这个黑色手提箱就扮演了啊下几个角色。
矛与盾:由防弹的钛制薄板制成。
弹药仓库:能炸毁半座小城。
通航仪器:内装GPS系统帮助也给自己定位并寻找其他人。
小药房:镇定剂、兴奋剂、毒剂。
实为夹干酪的面包。
除此以外,黑色手提箱丰富的内部世界中还隐藏着大量假钞,足以在任何一个大银行开设账户。
手提箱中还有一套假文件,以防万一。
手提箱很沉很坚固。
因此在电影中它还代替了折叠机——一个是空的,用于逃跑,另一个是软的——用于打斗。
可能,您也不能拒绝这样一个好伙伴。
但这样的手提箱是买不到的,它是为创意而生的,绝对会以你意想不到的角色出现在你的面前!
以上这些影片都很出色,堪称经典。
但是,《西伯利亚理发师》则是达到了巅峰的位置,其他影片都无法望其项背。
电影中,威武的沙皇骑着白马在红场上检阅未来的俄罗斯军官们;脖子挂满面包圈的人们快乐游荡在俄罗斯民族传统的赎罪节上,欢快的焰火连绵,痛饮暴烈的伏特加酒;赤膊的男人们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河畔拳斗;活力四射的军校士官生们开着舞会、唱着歌,并演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他们喜欢狂饮和圆圈歌舞,对纵酒和缺乏纪律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喜好人所共知;他们简朴、粗野,并且讨厌礼仪、讨厌繁文缛节,但另一面又崇尚和极力的追求这种场面……这就是昔日的俄罗斯,也是导演米哈尔科夫幻想和塑造出来的俄罗斯,是生机勃勃、美丽,和谐的俄罗斯。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民族身上所具有的男子气概和勇士的气质。
就像影片中沙皇所说的:“勇敢和忍耐。
”这就是其民族的精神。
俄罗斯人追求的是精神的胜利,安德烈痛打其情敌——拉德洛夫将军,却因为俄罗斯军官的忠诚而承认了谋杀的指控;儿子安德罗誓死不辱骂其热爱的莫扎特,被惩罚日夜戴着防毒面罩,最后是美国中士屈服,承认了莫扎特是伟大的音乐家;拉德洛夫将军在赎罪日上大开酒戒,一口气喝下了几大杯伏特加烈酒,此时他看起来倒是有几分的可爱。
这些正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气质和精神。
这部电影结合了多种类型电影的元素,包括爱情片、伦理片、政治片等。
1.爱情片
首先,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爱情片。
影片的主线是描写爱情故事的,即安德烈与珍的爱情故事。
而且这是一段传奇式的爱情,既充满了欢乐,但又以悲剧作为结局。
他们的爱情超越了国界,超越了年龄和身份,更超越了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
2.伦理片
在影片中,我们除了能够看到浪漫的爱情故事,其对于伦理道德的思考也是相当明显的。
其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通过利用感情而获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珍利用将军对于她的好感,而希望从中获利。
这一伦理道德的主题也是贯穿于整部影片的。
其二,珍悲惨的成长经历。
影片通过珍的自述,向观众透露了一个少女悲惨的残长经历,让大听来确实是相当的愤慨。
一个少女是生长在怎样的一个家庭和社会之中的?其现实的遭遇不禁让我们引起无限的思考和反省。
其三,两个不同世界,不同身份、地位和价值思想的人即使相爱,能够排除一切障碍而生活在一起吗?影片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这也就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的思考……
3.政治片
由于此部电影的用意是借过去振兴今天,即借过去俄罗斯的辉煌历史来给如今的俄罗斯和俄罗斯民族指引前进的道路,并鼓舞大家的士气,因此,其现实性稳政治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在影片中,沙皇在红场检阅军队的盛况,也给影片增添了不少历史性和政治性。
结语
俄罗斯影片真可谓是博大精深。
短短的一学期,不足十部的电影,让我对俄罗斯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俄罗斯影片必将沿着自己的特色之路收获更加耀眼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徐彦捷.重塑俄罗斯丰碑——评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J].2008(5):36-40.
[2]孙晶,付蕊,王崇梅.探寻《莫斯科不相信眠泪》中卡捷琳娜的人生历程[J].2010(4):100-101.
[3]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J].2010,(2):62-68.
[4]程楚弱.从《命运的捉弄》看梁赞诺夫的悲喜剧艺术风格[J].2010(6):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