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粮装卸储运系统装卸工艺节能和扩容改造
《散粮集装箱装卸粮作业操作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65.040B20LS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LS/T XXXXX—XXXX散粮集装箱装卸粮作业操作规程The regulation for operation of contain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for bulk grain(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 次前 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一般要求 (2)5装卸作业指挥员规范 (3)6起重机装卸作业人员操作规范 (3)7船舶装卸 (4)8吊运 (4)9叉运 (4)10拖运 (4)11铁路汽车运输装卸载 (4)12货场堆码 (4)13散粮集装箱装卸作业操作规程 (4)14集装箱卫生要求 (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散粮集装箱装卸粮作业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散粮集装箱装卸粮作业操作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装卸作业指挥员规范、起重机装卸作业操作规范、船舶装卸、吊运、叉运、拖运、铁路和汽车装卸、货场堆码、散粮集装箱装卸粮作业操作规程及集装箱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散粮集装箱专用码头和粮食仓库的集装箱装卸作业,非专用码头和集装箱中转站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13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重量GB/T3220集装箱吊具GB/T5184叉车挂钩型货叉和货叉架安装尺寸GB5226.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10290集装箱在铁路上的装卸和拴固GB11602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B13561.1港口连续装卸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散粮筒仓系统GB/T13561.3港口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第三部分带式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和斗式输送机GB/T17274系列1集装箱无压干散货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7382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拴固GB/T17910工业车辆叉车货叉在使用中的检查和修复GB17918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23721起重机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JT/T93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及检测规范JT/T557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其测量规程JT/T622港口装卸机械电气安全规程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T5100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LS1206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1207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和使用规程SN/T1124集装箱熏蒸规程SN/T1143植物检疫简易熏蒸库熏蒸操作规程TB1936.2铁路装卸作业标准桥式、龙门式起重机作业TB1936.3铁路装卸作业标准回转式起重机作业TB1936.6铁路装卸作业标准小型叉车作业TB1936.7铁路装卸作业标准人力作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散粮接卸控制管理系统改造

散粮接卸控制管理系统改造摘要:针对公司对散粮装卸作业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本质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的趋势,对散粮装卸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该系统由散粮作业组态控制系统和散粮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组成。
改造后,散粮作业组态控制系统通过工作站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加工,实现流程控制,提供本质安全报警机制,可视化监控作业事务。
散粮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生成作业流程和管理要素进行分析,将整个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分成仓容管理、能耗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等几大功能模块。
同时,本系统还可以将生产数据及统计汇总的结果,直接打印,或者以多种文档形式(PDF、Word、Excel、Html、文本等)导出。
关键词:组态;流程控制;信息管理;可视化1、项目背景1.1散粮装卸作业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1)增加卸粮池作业工艺流程后,由于称量地点的改变,称量数据在磅房采集,不能实现实时仓容统计、图形化显示、仓容极限报警、作业数据的追溯。
(2)不具备能耗统计,电表数据统计的功能。
(3)筒仓数据不能显示堆存信息。
(4)缺乏数据统计和设备运行的的本质安全智能防护。
(5)设备状态统计不全面1.2系统创新点:1)系统借助rfid扫描技术,将卸粮池作业在磅房产生的称量数据和车号相对应,在不同系统中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为仓容的实时统计显示提供数据基础。
2)新型智能数字电表可采集数字信息,通过能耗管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打印等。
将人工简单重复易出错的工作转化为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处理。
3)货主联动功能为同行业首创,通过对货运信息的匹配计算实现了进出仓操作的智能化管控,完全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输运数据的错误。
4)除尘系统联动启动功能,将除尘器启动作为流程启动的强制选项,避免人为疏漏,无需人力干预,除尘系统会按照设计,随所涉设备启动。
2、应用技术散粮作业组态控制系统采用组态王组态编程软件为开发平台,Oracle 10g作数据库管理工具,通过GE Proficy Machine Edition 9.0 plc编程软件获取数据。
第九章散粮装卸工艺

三、气卸粉罐车
(一) 组成
(二)卸料原理
气力吹卸是向粉料罐体中通人压缩气体, 通过罐体内的特殊结构及一定的气流方向 使粉料松散并与压缩空气混合。混合后的 粉料在压缩空气中呈悬浮状态,当打开出 料口阀门时,粉料混合气体便从罐体流人 地面上的贮存容器中。在贮存容器中设有 除尘装置,该装置可将混合气体中的空气 排出,使粉料积存在贮存容器内。
1) 能耗低 2) 粮食破损少 3) 粉尘污染少 4) 噪声小
四、 螺旋式卸船机
五、 斗式卸船机
六、 埋刮板卸船机
是利用一条带有刮板的循环链在一个封 闭的矩形钢槽中连续地运转,物料从下端 开口流入箱体内,受到刮板运动方向的推 力,从而增加了物料之间的摩擦力,在链 条刮板的带动下,物料向上运动,在出口 处卸出
2.工艺流程 船 卸船机 皮带机
容量秤 计量斗 式提升机 仓顶皮带机 皮带机 出库
秤上粮柜
受料口 园筒仓
斗 仓底
五、散粮码头装卸工艺举例
第三节 石油装卸工艺
一、石油装卸工艺概述
主要特性
1) 易燃性 2) 爆炸性 3) 蒸发性
5) 粘性
6) 毒害性 7) 膨胀性
二、石油运输的发展趋势
1.油轮大型化
第九章 散粮装卸工艺
第一节 概述
一、散粮运输方式的优点 1. 节省了包装费用 2. 易于实现粮食的装卸的专业化、机械化 3. 提高了装卸效率 4.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 散粮的特性 1. 流散性 2. 吸湿易受潮 3. 感染气味 4. 扬尘性 5. 自燃性和爆炸性
第二节 散粮船舶装卸作业机械
装船机(2台) 带速2.5m/s, 生产率1 400t/h
双丰海减载站的主要功能是:
散装水泥码头装卸工艺

2、确定装卸工艺流程,计算泊位通过能力
• 装卸工艺流程:按照一定的方法完成货物从进 港到出港而进行的装卸和搬运装卸过程
2、确定装卸工艺流程,计算泊位通过能力
• 泊位通过能力Pt :1年内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 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
织所能够通过的货运量。
Pt
1
i
Pi
Pt
td
3、计算确定港口主要建设规模
• 泊位数 N = Q / Pt • 库场面积
E
Qh K BK K r Tyk K
tdc
K BK
H max H
A
E qK K
K — 堆场容积利用系数 K K — 堆场面积利用率
2、确定装卸工艺流程,计算泊位通过能力
•例2. 某杂货泊位,接卸1万吨级杂货船,已知该泊 位装卸钢材的效率为1800吨/天,装卸木材的效率 为1000吨/天,船舶靠离码头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停 泊时间平均为12小时,泊位年工作天数320天,如 果钢材和木材通过该泊位装卸的比重为3:7,试求该 泊位的综合理论装卸能力。
– 操作系数:货物操作量与装卸自然吨的比值。
– 直取比重:直接作业的装卸货物数量与全部装卸货 物数量之比
• 分析整理设计船型、车型、货物特性
1、分析整理资料
• 例1:某海船运大米10000吨到港卸货,其中 2000吨直接装上河船运走,1500吨码头直接装 车运走,其余进库,再装车运走。问: – 产生吞吐量 – 码头作业量 – 装卸自然吨 – 操作量 – 操作系数 – 直取比重
二、装船作业
• 固定式装船机 • 移动式装船机 • 自流管
三、卸船作业
• 卸船设备选型 – 周期性卸船机 – 连续式卸船机
“散改集”粮食仓库装卸工艺方案

“散改集”粮食仓库装卸工艺方案
王晓琨
【期刊名称】《港口装卸》
【年(卷),期】2022()2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某物流园区项目内“散改集”粮食仓库的工艺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翻箱、进仓等装卸工艺设计要点,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王晓琨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
【相关文献】
1.中小型散杂货码头“散改集”装卸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2.天津港四公司散化肥专用库两种装卸工艺方案比较
3.多雨地区内河散粮码头装卸工艺方案
4.散杂货码头“散改集”装卸工艺和转运模式浅谈
5.一种"散改集"新型装卸系统设计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节能技术的进口散料码头装卸系统规划与设计

基于节能技术的进口散料码头装卸系统规划与设计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港口愈发的重要起来。
港口作为国家贸易运输枢纽,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框架的重要战略节点,其中集装箱码头的通过能力可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的可靠性问题对我国港航运输以及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节能技术;进口散料;码头;装卸系统引言基于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理论,深入分析了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组成元素的关联结构与多状态特征,建立了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的多状态可靠性理论模型,结合码头规划设计的需求,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机械设备优化配置的定量依据,验证了多态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工程价值。
1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1.1泊位泊位是港区内供船舶进行安全停靠和装卸作业所需的水域和相应设施的场所。
泊位除了要有足够的水深和岸线长度来供集装箱船停靠及进行装卸作业外,还要有高强度的系缆柱及护轮坎来保证大型集装箱船的安全作业。
因此,泊位的主要参数有泊位设计水深、泊位长度和泊位吨级等。
集装箱码头泊位的布置形式主要有突堤式、挖入式和顺岸式三种。
1.2堆场堆场是集装箱码头堆放集装箱的场地,是一种“通过性堆场”,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进口集装箱的短期存放场所以及出口集装箱的货物集中场所,因此集装箱在堆场上不能长期堆存,否则就可能引起码头堆场的堵塞。
集装箱在堆场内是按场箱位进行编码的。
场箱位可以表示集装箱在堆场内的具体物理位置,场箱位号由箱区、位(贝)、排(列)、层组成。
例如,A10122表示集装箱在A1箱区01贝位第2排第2层。
箱位是根据标准集装箱的大小在集装箱码头堆场上划定的一定的区域,一个箱位中集装箱堆垛的数量称为层。
多个连续的箱位组成了贝位,一个贝位中纵向的箱位称为排(或列)。
一般来说,堆放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贝位称为小贝,而两个连续的小贝可以用来堆放4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称为大贝。
“散改集”粮食仓库装卸工艺方案

散改集 粮食仓库装卸工艺方案王晓琨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㊀㊀摘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某物流园区项目内 散改集 粮食仓库的工艺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翻箱㊁进仓等装卸工艺设计要点,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㊂㊀㊀关键词:散改集;散装粮食;翻箱作业;堆高作业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Scheme of Changing from BulkCargo to Container Grain WarehouseWang XiaokunCCCC Second Harbor Consultants Co.,Ltd.㊀㊀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 project,the process design scheme of the changing from bulk car-go to container grain warehouse in a logistics park project is analyzed.Besides,the key points of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design such as rehandling operation and entering the warehouse are expounded,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㊀㊀Key words:changing from bulk cargo to container;bulk grain;rehandling operation;stacking operation1㊀引言由于集装箱运输便携㊁成本低, 散改集 作业在码头及物流园区越来越常用㊂集装箱运输散粮提高了粮食中转的能力,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采用集装箱运输散装粮食可避免粮食交纳周期不稳㊁货物质量难以控制㊁存储成本过高等散货运输模式带来的弊端㊂散装粮食装卸时易产生大量粉尘,作业时需考虑其物料特殊性㊂结合某物流园区项目,对散改集及粮食仓库存储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常用的散粮翻箱㊁堆高㊁运输工艺设备,提出几点说明及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㊂2㊀项目概况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集装箱功能区㊁仓储物流配送区及业务用房功能区等㊂其中仓储物流配送区拟建1座散改集仓库,对装有大豆㊁玉米㊁稻谷等散装粮食的集装箱进行倒箱,仓库内进行存储作业及自卸车装车作业㊂散装粮食年进口量100万t,在粮食仓库内预计存储时间约2~3天,根据运量及堆存天数,综合考虑本工程总平面布置,设1座106mˑ54m散改集粮食仓库,仓库内堆存高度6m,工艺净空高要求不小于9m,仓库一侧设25m作业场地,进行集装箱倒箱作业;另一侧设12m作业场地,进行散装粮食运出仓库及自卸车装车作业㊂工艺流程为:集装箱ң倒箱ң进仓ң散改集仓库ң出仓ң自卸车㊂工程总平面布置见图1㊂图1㊀工程平面布置图3㊀设计关键点本工程散装粮食采用集装箱运输进入物流园56港口装卸㊀2022年第2期(总第263期)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后,按业主需求进行翻箱㊁进仓㊁存储,出仓及装车功能㊂其中,散装粮食翻箱作业及进仓作业是本工程工艺设计的关键㊂3.1㊀拆箱设备选择在集装箱公路运输中,其水平运输采用可长距离运输的集装箱卡车,集装箱卡车自带能翻箱的液压升降设备,不需再借助外部设备进行集装箱倒箱作业㊂本工程集装箱由水路及铁路进园后,园区内采用集装箱拖挂车进行水平运输,将集装箱运至散改集仓库前作业场地处拆箱,因此需选用合适的拆箱设备㊂常用的拆箱作业设备包括单斗装载机㊁集装箱吊机㊁可倾斜式集装箱正面吊等[1-2]㊂下面对各拆箱设备的使用工况进行分析㊂3.1.1㊀单斗装载机采用单斗装载机直接进箱卸料,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㊁投资小,只需单斗机即可实现拆箱作业;缺点是单斗装载机在抓取过程中易破坏其物料特性,且效率过低,单机效率约60t /h㊂若采用该工艺设备进行拆箱作业,仓库前沿作业区域设5台单斗装载机,采用移动式升降台辅助作业,单斗机通过移动式升降台进入集装箱内,拆箱后通过移动式皮带机逐条落料进仓㊂3.1.2㊀集装箱吊机采用集装箱吊机进行集装箱翻箱作业,吊机上的钢丝绳提升集装箱并倒箱㊂该设备简易㊁投资小,但需人工辅助作业,保证设备吊具对准,拆箱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㊂图2㊀可倾斜式集装箱正面吊拆箱3.1.3㊀可倾斜式集装箱正面吊为改进传统 散改集 拆箱作业工艺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对集装箱正面吊吊具进行优化,采用可倾斜式的集装箱正面吊进行集装箱翻箱作业(见图2)㊂利用集装箱正面吊的装卸搬运功能,配置特殊的整体式集装箱倾斜吊具,将集装箱倒箱至仓库前沿作业区域,通过移动式皮带机逐条落料进仓㊂该工艺设备效率达30箱/h,其缺点为受设备吊具限制,仅适用于20ft 集装箱拆箱作业,如需进行40ft集装箱拆箱作业,需更换框架式集装箱倾斜吊具,拆卸复杂㊂若采用可倾斜的集装箱正面吊,设2台设备进行集装箱吊箱㊁拆箱㊁落箱作业,拆箱后通过移动式皮带机逐条落料进仓㊂3.2㊀散粮仓库设计散粮仓库仅考虑散粮的短期堆存,但由于散装粮食装卸时易产生大量粉尘,其工艺设计及防爆要求均需参考‘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14“㊁‘粮食加工㊁储运系统粉尘防爆“㊂设4条工艺净宽要求不小于4.5m 的通道,各通道间进行散粮的堆料作业㊂散粮仓库工艺平面布置图见图3㊂散粮仓库进出仓作业设备需采取粉尘控制措施㊂图3㊀散粮仓库平面布置图3.3㊀散粮仓库内堆高设备选择对于中小型散货仓库,可采用单斗装载机㊁移动式皮带机㊁散货移动式堆高机等进行仓库内堆高作业[3-4]㊂(1)单斗装载机堆高:单斗机在仓库内进行散粮堆料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其为柴油发电,安全性低,易发生爆炸事故㊂且单斗机需多台多次堆高,造成仓库内设备多且杂,作业效率低,在抓取作业中对散装粮食的多次碾压易破坏其物料特性,粮食破碎量增加,降低散粮的品质,不利于后期储运㊂因此粮食仓库内不推荐单斗机堆高作业㊂(2)移动式散料堆高机:该工艺设备为新型的中小型散货仓库堆料设备,其堆高能力最高可达3000t /h,由臂架系统㊁皮带机系统㊁上坡平台系统和行走系统组成㊂其优点除作业效率高㊁堆料高度高外,设备自带上坡平台系统,可实现自卸车直接卸料至散料堆高机上,卸料过程配有抑尘系统,在非工作状态时该平台可折叠收起㊂66Port Operation㊀2022.No.2(Serial No.263)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移动式皮带机堆高:移动式皮带机通过逐条落料进行堆高作业㊂由于作业时扬尘较大,对其配置PLC 控制程序,保障其作业故障时进行声光报警,从而实现仓库内无人化操作,减少人工成本,增加安全性㊂借助PLC 控制程序,组合伸缩系统㊁俯仰系统㊁回转系统等不同运动,可使移动式皮带机出料时在要求的扇形区域内达到堆粮作业范围的三维立体全覆盖,使粮堆平坦均匀,减少粮食分级和平仓工作量㊂本工程采用3台100t /h 移动式散料堆高机接料倒箱作业后的散粮,移动式散料堆高机接料后进仓,移动式皮带机辅助堆高作业,移动式皮带机单条效率50t /h㊂本工程需堆高不小于6m,因此设备输送高度需不小于7m,考虑散粮倾斜输送时最大倾角14ʎ限制,取水平输送距离15m,带宽800mm㊂为方便二次㊁三次堆高,共设10条移动式皮带机㊂两设备均考虑整机防爆㊂3.4㊀粉尘控制措施本工程货种为散装粮食,散粮拆箱㊁进仓㊁出仓作业均需采用移动设备,设备多且杂,在各设备的接卸口,粮食逐层抛料过程中由于落差高㊁冲击速度大,导致产生大量粉尘㊂散装粮食产生的粉尘流动性差,在水平运输及抛料过程中极易与粮粒分离,成为浓度较高的悬浮颗粒,再加上环境空气的流动,容易造成整个作业现场扬尘严重㊂因此,在散料堆高机㊁移动式皮带机及扒粮机进出料口处设密封罩,密封罩上设进出料口及吸尘口,散粮从密封罩的进出料口抛料㊁接料,使散粮在密闭环境内逐层输送,保证粉尘不外泄㊂3.5㊀装卸工艺本工程物流园区内集装箱牵引半挂车,在散粮仓库外作业场地通过可倾斜式集装箱正面吊进行倒箱作业,散粮倒至散料堆高机上,通过散料堆高机落料至移动式皮带机,移动式皮带机逐层搭接,完成一定距离的水平输送,输送至散粮仓库内堆存㊂出仓作业由扒粮机及移动式皮带机完成,散粮出仓后运至自卸车装车运出㊂除散料堆高机㊁移动式皮带机㊁扒粮机外,其余装卸工艺设备不得进入散粮仓库内,仓库内的设备均考虑整机防爆㊂进仓工艺流程为:集装箱牵引平板车ң可倾斜集装箱正面吊ң散料堆高机ң移动式皮带机ң散粮仓库;出仓工艺流程为:散粮仓库ң扒粮机ң移动式皮带机ң自卸车ң园区外㊂工艺布置见图4㊂1.移动式皮带机㊀2.扒粮机㊀3.移动式皮带机㊀4.散料堆高机㊀5.可倾斜集装箱正面吊图4㊀工艺流程示意图4㊀结语结合工程实例,对 散改集 粮食仓库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了倒箱作业㊁进仓作业的装卸工艺设备,设计粮食仓库布置,提出了更高效率的工艺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㊂参考文献[1]㊀赵多发.港口 散改集 拆装箱作业设备及工艺[J].集装箱化,2019(30):13-17.[2]㊀苗林展.一种 散改集 新型装卸系统设计探讨[J].起重运输机械,2020(19):102-106.[3]㊀孙远韬,吴丹,沈卓,等.新型散货移动式堆高机的设计及应用[J].港口装卸,2016(2):14-16.[4]㊀袁建明,周振辉,李勇智,等.新型流动式粮食螺旋堆高机及其关键技术[J].起重运输机械,2019(16):56-59.王晓琨:430000,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55号收稿日期:2022-03-02DOI:10.3963/j.issn.1000-8969.2022.02.02276港口装卸㊀2022年第2期(总第263期)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干散货装卸搬运方法之二散粮装卸工艺

干散货装卸搬运方法之二散粮装卸工艺散粮是指以谷物、米、面、油料、豆类等颗粒状货物形态进行运输和储存的一种货物。
散粮装卸工艺主要包括装船装卸、装车装卸、装袋装卸等几种方式。
一、散粮装船装卸工艺1.箱货式装卸:(1)用吊装机将装卸作业装置吊至作业位置,与散粮舱口对准,并封闭散粮舱口。
(2)打开散粮舱口盖板,连接散粮舱与装卸设备的输送装置。
(3)开启输送装置,将散粮从散粮舱倒入装载用的卸粮器中。
(4)借助卸粮器的强制卸料机构,将散粮从散粮舱内通过输送设备倾泄入航空器货舱。
(5)关闭散粮舱口盖板,继续进行装船工作。
2.斗式装卸:(1)将散粮等货物用斗装载到卸料器中。
(2)根据装船要求,将卸料器倒入散粮船舱内,将散粮倾到船舱上。
3.流水线装卸:(1)将能接受散粮的输送链或输送带搭设在装载区域,在封闭舱口的位置安装流水线设备。
(2)打开散粮舱口,并启动输送机械设备将散粮从散粮舱内输送到货舱中。
(3)关闭散粮舱口,继续进行装船等工作。
二、散粮装车装卸工艺1.斗车装卸:(1)使用散粮斗将散粮从散粮堆装入散粮车中。
(2)将散粮车驶离散粮堆,运输到目的地后,倾倒斗车,将散粮卸下。
2.利用输送带和机械装卸:(1)在装卸区域安装传送带和输送设备,将散粮从散粮堆送到装载区域。
(2)将散粮装入散粮车中,运输到目的地后,使用卸粮装置将散粮从散粮车倾倒出来。
三、散粮装袋装卸工艺1.人工装袋:(1)将散粮用舀子或漏斗等工具装入散粮袋中。
(2)将装满散粮的袋子进行封口包装。
2.机械装袋:(1)使用自动装袋机将散粮从散粮堆装入袋子中。
(2)将装满散粮的袋子进行封口包装。
以上是散粮装卸的一些常见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装卸量、装卸速度、运输距离等因素的考虑。
同时,在散粮装卸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散粮的浪费和污染,提高装卸效率和货物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装卸工艺 ; 改造 ; 节能 ; 扩容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En e r g y S a v i ng a n d Ca p a c i t y Ex pa n s i o n f o r Ha n dl i n g Pr o c e s s o f Bul k Gr a i n Lo g i s t i c S y s t e m
一
期 筒仓 至二 期筒 仓 、 二 期 筒仓 至二 期 边 仓倒 仓 流 程 占用输 送 设 备 台数 为 1 0~1 4台 , 导 致 能耗 高 , 生 产 成本高。
为解决 上述 问题 , 缓解 港 口生产压 力 , 日照 港裕 廊 码 头有 限公 司委托 交通 运输 部水运 科学 研究 院进 行 散 粮储运 系 统装卸 工艺 节能 、 扩容 改造 。
系统 之 间建立 直接 连 通 的 物 流通 道 , 两 条 物 流 通 道
期 筒仓 系统 由 1 2个钢 板 筒 仓 组成 、 仓容 1 3 . 8万
t , 2 0 0 5年 投入 运行 ; 二期 筒仓 系 统 由 4 4个水 泥筒 仓 组成 、 仓容 8 . 6万 t , 2 0 0 7年 投 入 运 行 , 一 二 期 仓 容
共计 2 2 . 4万 t 。
2 改造 方 案
Wa t e r b o r n e T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s t i t ut e,Th e Mi n i s t r y o f Tr a n s p o r t na Ya n mi n H ua n g G uo qi ng
通过 分 析 原 系统 工 艺 流程 , 发 现 原筒 仓 仓顶 进 仓线 和仓底 出仓 线 之 间 没 有建 立 直 接 的 物流 通 道 , 导致 倒仓作 业 必须 经 过 卸船 作 业 线 、 影 响 港 口卸 船 作业 , 并且 倒仓 流程 复杂冗 长 。
该 系统 具 有 卸 船 进 筒 仓 、 卸船 至临港企业 、 倒
Ke y wo r ds :h a n d l i n g p r o c e s s ;i mp r o v e me n t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c a p a c i t y e x p a n s i o n
1 项 目背 景
日照港 裕 廊码 头有 限公 司散 粮装卸 储 运系统 由 西 5 # 散 粮专 用泊 位 、 散 粮 一期 筒仓 系统 和 散粮 二 期 筒仓 系统 组成 , 设 2条 卸船线 , 卸 船能力 为 2×1 0 0 0 t / h , 码头 通 过能力 为 5 2 0万 t / 年, 2 0 0 5年投 入运 行 ;
仓、 集 中出仓 灌包 、 集 中 出仓 汽 车 散 发 、 二期 筒 仓 边
仓( 1 6个 边仓 ) 直 接灌 包和 汽车 散发 功能 , 工 艺 流程
复杂、 交 叉现 象 突出 , 突 出问题 是倒仓 流 程与卸 船 至 临 港企业 流 程 、 卸 船进 筒仓 流程 设备 的共 用 。 运行 初 期 , 由于运 量小 , 流 程 间设 备 的共用 未对 生产 造成 影 响 。近年 来 , 随着 散 粮 运 量 的 迅猛 增 长 和 以汽 车散 发为 主 的疏 港 方 式 的变 化 , 通 过 二 期 筒 仓 1 6个 边仓 的汽 运散 发量 大增 , 造成 倒仓 作业 量 大
针对 散 粮 装 卸储 运 系 统 的现状 和存 在 的 问题 ,
在研 究 国 内外 散粮 码 头 装 卸工 艺 、 物流 装 备 技术 和 性 能基础 上 , 从 生 产 实 际需 要 出发 , 改 造 方 案确 定 : 在一 、 二期 筒仓 仓底 出仓 系统 与 二期 筒 仓 仓 顶 进仓
港 口装 卸
2 0 1 3年 第 5期 ( 总第 2 1 2期 )
散 粮 装 卸 储 运 系统 装 卸 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 能 和扩 容 改 造
交 通 运 输 部 水 运 科 学研 究 院 马 彦 敏 黄 国庆
日照 港 裕 廊 码 头 有 限 公 司 刘 乃 峰 刘 祥 坤
摘 要 : 通过对 旧散粮储运 系统装卸 工艺 流程 改造 , 实现港 口散货储运 系统工艺流程 的再造 , 达到扩容和节
po r t b ul k g r a i n l o g i s t i c s y s t e m i s r e a l i z e d a n d S O t h a t t h e p ur p o s e o f c a p a c i t y e x p a n s i o n a nd i t s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wi t h c o ns u mp — t i o n r e du c i n g i s o b t a i n e d.
Ri z h a o J ur o n g Po r t Te r mi n a l s Co .,L t d.
Li u Na i f e ng Li u Xi a ng k un
A bs t r ac t :B y i mp r o v i n g t h e u s e d h a n d l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b u l k g r a i n l o g i s t i c s y s t e m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t o t h e p r o c e s s f o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