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热态性能预测模型

合集下载

不同CRI和CSR的焦炭溶损劣化行为研究

不同CRI和CSR的焦炭溶损劣化行为研究

不同CRI和CSR的焦炭溶损劣化行为研究冯硕;刘学燕;黄浚宸;胡文佳;汪琦【摘要】采用块焦等溶损率实验和粉焦气化反应性试验,分别在1100、1150、1200、1250和1300℃温度下,对CRI分别是27.3%和29%的两种焦炭Coke A 和Coke B进行研究,探寻热态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Coke B的溶损25%后的强度CSR25均高于Coke A,且随温度的升高,Coke A的CSR25先降低再升高;而Coke B的CSR25逐渐升高.等溶损率检测法得到的热态性能指标CSR25和CRR25可以更好地评价焦炭质量.通过RPM模型计算了两种焦炭的活化能,其中Coke A高于Coke B,说明Coke B的基质反应性比Coke A高,更容易与CO2气体发生反应.【期刊名称】《辽宁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1)005【总页数】6页(P321-326)【关键词】焦炭溶损;反应后强度;动力学模型【作者】冯硕;刘学燕;黄浚宸;胡文佳;汪琦【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山东钢铁集团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32;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114051;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26.1随着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焦炭的热作用逐渐减弱,但炉料骨架作用依然显得十分重要。

在优质炼焦煤日益短缺,且价格又高居不下时,配煤结构发生改变。

在配入更多比例弱粘结性煤时,必然会影响到焦炭质量[1]。

焦炭的热态指标作为对高炉冶炼意义重大的指标,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焦炭热态性能指标,是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源自新日铁(NSC)实验方法,并习惯用低反应性、高反应后强度指标评价焦炭,以此作为高炉料柱透气性和炉况顺行的重要依据[2]。

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影响及对策

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影响及对策

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影响及对策摘要:在当前高炉环境中,对焦炭的应用性能进行评价,主要是看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强度CSR,实际表现出的价值作用在逐步提高。

为了对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本篇文章以国标GB/T4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之后强度测定为指导,综合了试样最初制备、恒温区控制等不同方面,进而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了我中心在用KF100-3B测定装置实际应用案例,对检测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如何有效控制等进行了介绍,对于检测结果再现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影响因素;对策分析在当前社会发展推动下,我国高炉生产大型化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前进趋势,焦炭是最为主要的料柱骨架,其实际性能表现至关重要,随着经验总结的深入,对于焦炭性能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的相关指标也更加完善。

和冷态强度的耐磨指标(M10)等相比,焦炭热性能最符合焦炭在大型化高炉中的使用特性。

通过实践来看,由于焦炭热性能试样性状的复杂性、检测周期较长等,很难对再现性进行有效保障。

在查阅和研究相关平行试验基础上,对焦炭热性能检测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参数进行了全面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对如何进行有效应对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1基本内容概述1.1检测过程的介绍以国标GB/T4000-2008标准为参照,在对焦炭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具体强度的测定上,需要选择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毫米且重量为20千克的焦炭,将泡焦等杂质内容清除,破碎等之后剩余10千克,在对薄片等进行清除后,缩分剩余2千克,分两次经I型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50R,再次筛取+23毫米以上焦块200±0.5g装入到焦炉中[1]。

为了保障试验的质量,需要选择控温加热炉,这样可以提高试验精准度,确保反应时间不低于2小时,之后在氮气(2L/min)作用下将焦炉进行冷却直到与室温平衡,残余重量比就是焦炭反应性,在反应完成后将焦块放置到I型转鼓并以20R/min速度共转30min,旋转600R,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反应后强度进行有效计算。

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及结果预报

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及结果预报

2008年第3期新疆钢铁总107期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及结果预报张伟林(宝钢集团八钢公司技术开发中心)摘要:通过八钢新区6m焦炉投产以来半年多的生产实践.积累了大量不同生产配煤条件下的煤、焦试验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得了八钢现有煤源条件下,焦炭灰成分中主要成分对焦炭热性能影响的次序,初步建立了焦炭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影响的预报模型,为八钢公司今后煤资源开发和生产配煤提供参考。

关键词:灰成分;焦炭热性能中图分类号:TF5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24(2008)03—0005--031前言八钢铁前新区一期工程1号2500m3高炉和1号、2号6m焦炉已于2007年年底投产.二期工程2号2500m3高炉和3号、4q-6m焦炉计划于2008年9月陆续投产。

2009年八钢铁前系统将形成650万t/年铁水生产能力的规模。

高炉大型化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焦炭热态性能.这一指标达标与否。

直接影响到铁前新区系统的生产顺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于新疆煤普遍灰成分异常.对八钢焦炭热性能的提高和稳定影响特别大。

因此.积极开25.0020.0015.0010.005.00’O.O O一一辐-_灞覆展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八钢公司今后煤资源开发和生产配煤调整、优化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影响八钢焦炭热性能的根本原因前期详细的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新疆煤普遍灰成分异常,碱度指数M B I都很高,见图1。

根据试验室配煤降灰炼焦试验、焦炭脱灰活性对比试验、焦炭显微气孔率对比测定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室的试验验证.充分证明了八钢焦炭碱度指数过高是其热性能差的根本原因。

臻囊蠹蓬歪疆莲霪碧心渊婚◇≯鬻篱忒婚≮◇料鬻秽圈I单种炼焦煤碱度指数M B l排序3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新区6m焦炉投产半年多来。

获得了大量不同生产配煤条件下的焦炭试验数据。

配煤质量主要指标:VⅢ23.0%"--29.o oA、G R I 75---88、Y13~17m m。

焦炭强度预测方法探讨

焦炭强度预测方法探讨
(ΣVdafi)(Gi) n
L11=ΣV 2 dafi
n
(7 )
式中:L12=L21=ΣVdafiG-
(4 )
L22=ΣGi2-
(ΣGi)2
n
(8 )
L1Y=ΣVdafiYi
(ΣVdafi)(yi)
以 2009 年一组实际生产数据 M40、 M10、 Vdaf、 G (见 (5 ) ) 代入公式 (4 ) ~ (8 ) , 求出 L12、 L1Y、 L2Y、 L11、 L22, 再代 表1 入 (1 ) ~ (3 ) 式求解出相应回归系数 b0、 b1、 b2。
n
表1
焦炭强度回归分析数据表 VdafG Y M40 VdafY 2151 2151 2195 2202 2246 2143 2179 2159 2147 2172 21747 GY 6149 6004 6026 5809 5951 5894 5782 5822 5799 5841 59078 Y 6.89 6.88 6.89 6.87 6.89 6.88 6.87 6.87 6.87 6.86 68.8 83.21 83.16 83.12 83.23 83.23 83.25 83.31 83.29 83.32 83.33 832.5 M10 VdafY 178 178 182 182 186 177 180 178 177 179 1797 GY 509 497 500 480 493 487 477 480 478 481 48812
G2
73.9 72.2 72.5 69.8 71.5 70.8 69.4 69.9 69.6 70.1 709.7
5461 5213 5256 4872 5112 5013 4816 4886 4844 4914 50388

焦炭反应性_CRl_及反应后强度_CSR_和焦炭抗碱性试验研究

焦炭反应性_CRl_及反应后强度_CSR_和焦炭抗碱性试验研究

焦炭反应性(CR l )及反应后强度(CSR )和焦炭抗碱性试验研究汪海涛,胡红玲,付利俊,金蝶翔(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厂,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知,利用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可以很好地预测焦炭在高炉内的反应行为,通过对比试验可以得到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焦炭抗碱性的研究了解了焦炭在高炉内碱富集情况下的反应行为。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抗碱性 中图分类号:T K 22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4)24—0044—031 前言焦炭在高炉中主要起到热源、还原剂和疏松骨架的作用。

尤其高炉过程都是发生在上升煤气和下降炉料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因此,整个料柱的透气性是高炉操作的关键。

焦炭反应性(CR I )及反应后强度(CSR )是衡量焦炭热反应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焦炭与C 02的反应程度直接反映了其在高炉中的行为。

因此加强对该指标的试验研究可以很好地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从而生产出合格的焦炭为高炉炼铁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焦炭的反应性(CR I )和反应后强度(CSR )的关系2.1 焦炭的反应性(CR I )和反应后强度(CSR )的概念焦炭的反应性是指焦炭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焦炭反应后强度是指反应后的焦炭在机械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

焦炭在高炉炼铁进程中,要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焦炭与氧和水蒸气的反应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类似的规律,因此采用焦炭与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特性评定焦炭的反应性。

2.2 数据分析根据国标规定的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测定方法,我们对焦化厂生产的焦炭做了大量的反应性与反应强度指标的测定,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见别重要的问题,一旦小于此长度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东部区一栋假期中维修的教学楼,两名工人对墙面凿毛,施工到大梁端部,没凿几下,即造成大梁端部破坏,大梁落下,外墙向外倾覆,两名工人一死一伤。

盛隆化工焦炭质量预测

盛隆化工焦炭质量预测
要 指标 。
着高炉工艺 的发展 , 对焦炭质量的要求逐渐升高 。
对 于 自动化 操 作 的 大型 高 炉 , 焦 炭质 量 稳 定 与否 , 直 接关 系到 高炉 的经 济效 益 。焦 炭反 应性 ( C R I ) 和 反 应 后 强度 ( C S R) 是 表 征 焦 炭 热 态 强 度 的重 要 指 标 。用 传 统 的小 焦 炉进行 配 煤炼 焦试 验 , 存 在试 验

j I 一 . . , . . - 一 . 、 . ^. ^. 、 、, 、 . ・
试 验 研 究
盛隆化 工焦炭质量预测
王 丰岩 , 张永强 , 王春 霞 , 郝 刚 , 张冬冬
( 1 盛 隆化工有 限公 司, 山东 滕州 2 7 7 5 1 9 ; 2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 张家港 2 1 5 6 2 5 ) 摘 要 : 介绍了采用煤岩学的方法预测焦炭质量 的基本原理 , 用配煤指标预测焦炭质量并科学指导配煤是可行 的。结合盛 隆化工煤焦 车间的实际实验数据 , 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 模型 , 误差分析 表明 , 焦炭各项质量指标 相对误差均在 6 %以 内, 完 全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
观察煤 在加 热过 程 中 的动 态 变化 , 把加 热过 程 中能
熔 融 并 产 生活 性 键 的成 分 划 为有 黏 结 性 的活 性 组 分; 加 热不 能 熔 融 、 不 产 生 活性 键 的 划为 无 黏结 性 的惰性 组 分 。镜质 组 和壳质 组是 活性 组分 , 丝 质组 是惰性 组 分 , 半 镜 质组 是两 性组 分 。显微 组分 定量 结果 , 可 提供 煤 中惰 性 成 分 含量 或 活 性 成分 含 量 , 用 于指 导配煤炼 焦 。
2 建立 焦炭质量 预测模 型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再探讨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再探讨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再探讨摘要:焦炭在高炉内起骨架、还原剂和燃料的作用,对于大高炉来说,骨架作用尤为重要。

随着国内高炉的大型化和喷煤比的不断提高,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CRI与CSR)越来越受到炼铁工作者的重视,有些炼铁工作者甚至直接将其理解为焦炭在高炉中的热态性能,将其列为指导高炉操作的原则性指标。

本文就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展开探讨。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强度;热态性能焦炭反应性(CRI)与反应后强度(CSR)是评价焦炭质量最重要的性能指指标之一,焦炭在高炉炼铁、铸造化铁和固定床气化过程中,均能够与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性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效率,为了增强对焦炭性能的了解,从CRI和CSR两项指标出发,为生产合格的焦炭等生产活动提供指导。

1焦炭CRI与CSR测定方法的来源与变革我国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方法是参考新日铁1982年在《燃料协会志》上提出的《高炉用焦炭的CO2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所制定的,该标准在1983年由冶金部鞍山热能研究所首次提出,先后于1996年和2008年进行了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是在制样方面,在焦炭CRI及CSR的测定过程上,与新日铁标准、美国标准和ISO标准仍然具有相似性。

其测定的核心步骤是:将焦炭样破碎成23~25mm的粒状焦块,弃去炉头焦、泡焦、薄片状焦和细条状焦,将厚片状焦和较粗条状焦手工修整成颗粒状焦块,缩取2kg后置于I型转鼓中以20r/min的转速旋转50r,再用23mm圆孔筛筛分,缩取900g筛上物作为试样,用四分法将试样分成4份,每份不少于220g,置于170~180℃烘箱中烘干2h,焦炭冷却至室温后再筛取23mm以上焦炭颗粒200±0.5g作为测试用样品。

将焦炭样品装入反应器,于1100℃下以5L/min的流量通入CO2气体,反应2h,停止加热,通入氮气保护,让反应后的焦粒自然冷却。

冷却的焦炭样称重后全部装入I型转鼓,以20r/min的转速旋转30min,取出后用10mm圆孔筛筛分、称重。

结焦时间与焦炭热态指标关系的运用研究

结焦时间与焦炭热态指标关系的运用研究

结焦时间与焦炭热态指标关系的运用研究龙建新;薛龙;李宏武;陈朝辉;陈四利【摘要】为降低生产用煤成本,对5.5m捣固焦炉的结焦时间与焦炭强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结焦时间在24.5 h~38.5 h时,结焦时间与焦炭热态指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当结焦时间在约37.5h以上时,焦炭热态指标可视为基本不变.同时,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结焦时间与焦炭热态指标变化台帐,以指导在不同的生产负荷下,更经济、合理、快速组织生产用煤,降低用煤成本,为开展扩大5.5m捣固焦炉炼焦煤资源运用研究打下基础.【期刊名称】《煤化工》【年(卷),期】2015(043)001【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捣固炼焦;结焦时间;焦炭反应性;焦炭反应后强度;相关性;预测【作者】龙建新;薛龙;李宏武;陈朝辉;陈四利【作者单位】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00;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00;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00;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302;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炭化室全高5.5 m,平均宽500 mm的TJL5550D型双联火道、废气循环、下喷、复热式、侧装捣固煤饼的捣固焦炉进行炼焦生产,炉组规模2×60孔。

在生产过程中,受煤、焦市场供需、后续工序检修等因素影响,焦炉生产负荷计划性调整较为频繁。

理论研究证明,提高炼焦终温,适当延长结焦时间或焖炉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焦炭反应性[1]。

因此,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结焦时间变化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及相关规律的研究,以期在不同生产负荷下,更经济地组织生产用煤,降低用煤成本。

研究数据采集为某一时期焦炉提升生产负荷的数据,需同时满足五个要素:(1)参与炼焦的煤种为供应稳定、质量稳定的单独堆存的1/3焦煤、主焦煤1#、主焦煤2#和瘦焦煤;(2)同一生产配比;(3)配煤准确度≥98.0%;(4)配合煤只允许水分±1.0%、灰分±0.5%、挥发分±0.8%、G值±3范围波动;(5)焦炭热态分析按照GB/T 4000—2008进行,同时制样颗粒数差按不超过1颗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v et ra d t i n a ly a l g r e fc n h tp o e t f c k a e b t d i v t a d C p a e fe to o r p r o o e,a p e it n mo e s c n tu td e i y n r a y rd c i d li o sr ce o wi l v ra el e e r s in a ay i.W i a d l e a c r c fp e c o fc k o r p r s h t mu t a it n a r g e so l ss i i r n h h mo e c u a y o r d t n o o e h t o t i tt t h t i i p e y
1 前 言
变质程度 的煤炼制 的焦 炭热态性能差别 很大 , 见表 1 。
表 1 不同 的单种煤炼 制焦炭 的热态性能 %
% Ta 1 Ho r p ris o o e b. t p o ete fc k c k n t i g e t p fc a t i e e t o ig wi sn l y e o o l wi d f r n h h
W a e ,M i o Yi g i ng f i a n b n,Guo Rui n yo g,LiZh n o eb
( o eadR f c r t isPa t agh i ln d syC . Ld , agh , ee, 6 2 o C k n er t yMae a l ,T sa J o gI ut o , t. T nsa H bi o 4 o ) ao rl n n n a n n r n
总 第 16期 9 2 1 第 4期 0 2年
河 北冶全
HE BEI M ETALL R GY U
Toa tlNo 1 6 .9 2 2, mb r 01 Nu e 4
焦 炭 热 态 性 能 预 测 模 型
王 飞, 苗莺宾 , 郭瑞 勇 , 李振 波
( 山建龙实业有 限公 司 焦耐厂 , 唐 河北 唐 山 04 0 ) 6 20
E—malw nfi ei ln.o i age j nog cr : @ a n
由表 1可 以看 出 , 应 后 强度 在 5 % 以上 的二 反 0 级冶 金 焦 炭 , 对 应 的烟 煤 挥 发 分 在 2 % ~3 % , 其 6 4
结合 唐 山建龙 的煤 源状 况 , 同时 为 保证 焦 炭 反 应 后 强度 、 产率 以及化 产 品收率 , 际配合 煤挥 发分 控制 实
摘要 : 响焦炭热态性 能的因素较 多 , 影 它们相互影 响并 共 同作 用于 焦炭 , 实际生产 中很难 全面掌控 。唐 山建龙 焦耐厂通过对炼焦煤本身性质进行研究 , 选取炼 焦煤 中加和性较好 、 焦炭热态性 能影响较大 的 对 指标作为参数 , 运用多元线性 回归法建立 预测模型 , 炭热态性 能 的预 测准确率 较高 , 焦 可用来 指导实 际
生产。
关键词 : 焦炭 ; 反应性 ; 反应后强度 ; 预测 中图分类号 :Q 2 .2 T 5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0 8 2 1 )4— 0 5— 3 10 5 0 ( 02 0 0 1 0
PR 】 EDI C田【 ON ODE OF COKE M L HOT ROP TY P I E
r ltv l g r a d t e m od lC e us d t u d cua o uc on. eai e y h he i n h e a b e o g i e a t lpr n d i t Ke W o d c k y r s: o e;r a tvi e c i t sr n h at rr a t y; te gt fe e c on;p e ci n i r d to i
速 和有 效 的 。
炼 焦煤 的性 能指标 包括 : 分 、 分 、 灰 硫 硬度 、 的 煤 变 质程 度 、 结 性 和 煤 中矿 物 质 含 量 等 。本 文 仅 对 粘
影响焦炭热态性能 的煤 的变质程度 、 粘结性和煤 中
矿 物质 含量做 深入 研究 分析 。
2 煤 的变质 程度 对焦炭 热 态性 能 的影 响
1 6
属成分 包 括 酸 性 氧 化 物 和碱 性 氧化 物 , 要 为 主
河北 冶金
21 0 2年第 4期 R = 1 8. 05 4一 1 4 0 8 . 91 6C R =0. 0 9 26
S O2 2 、 2 、 O、 O 、 g 、 e O3 M n 、 i 、 O3 Na O K2 Ca M O F 2 、 O2
际状况 , 配合煤 G值控 制在 7 %左 右 。 5
4 煤 中矿物 质对 焦炭热态 性能 的影 响
4 1 惰性 物质 .
Rn / m %
图 1 单 种 煤 R 与 焦炭 C / 关 系 R的
F g. Re ai n b t e o e C n i 1 lt ewe n c k RIa d Rma f s g e t p fc a o o i l y e o o l n


◆ ●
5 。


2 。 1 0




从表 3可 以看 出 , 粘结 指数较 高 的配合煤 , 炼 其 制 的焦炭 的热 态性 能 较 好 , 据唐 山建 龙公 司 的实 根
02 . 04 . 06 08 . l 1 . 2 1 _ 4 1 . 6 1 8 2
Ab t c : a e o e e r h o h r p r e f c k n o ,s l c n o n e e s p r mee s s a t B sd n r s ac f te p o e t s o o i g c a r i l ee t g s me i d x s a a a t r ,whc i ih
煤 中矿物质均为惰性物质 , 比焦炭多孔体有6~ 1 倍的体积膨胀 系数 。当焦 炭多孔体在高温下 收 O 缩时 , 灰分颗粒却具有方向与收缩应力相反的膨胀 力, 于是 产 生 以 其 为 中 心 的放 射 性 裂 纹 。 裂 纹 使
C 易 于深 入 到焦 炭 的 内部结 构 , 使 焦炭 的 反应 O 促
4 2 碱 金 属 .
Rr x% m/
图 2 单 种 煤 R 与 焦 炭 C R的 关 系 S
F g. Re ai n b t e o e C R n a f sn l y e o o i 2 lt ewe n c k S a d Rm x o i ge t p fc a o l
对 于绝 大多数 焦 化 厂 而 言 , 煤 源及 配煤 成 本 受 的限制 , 生 产 的焦 炭 既要满 足高 炉 的使用 要求 , 所 又 要控 制成本 , 要 将 焦 炭 的 热态 性 能 控 制 在 一定 范 需 围 内 。而影 响焦炭热 态性 能 的 因素 主要 包括 生产 工 艺 和炼焦煤 两方 面 。对 于一个 已经 投产 运行 的焦 化 厂来说 , 更生 产工 艺 , 程复 杂 , 期投 资较 大 , 变 工 初 短 时 间难 以收 回成 本 , 而通过 优 化炼焦 煤 的配 比 , 改善 焦 炭 的热 态 性 能 则 简 单 易 行 , 资 小 、 效 快 。 因 投 见 此, 改善 焦 炭 的热 态性 能从 炼焦 煤人 手是 最经 济 、 快
TO 等 。碱金 属 成 分 对 焦 炭 热 性 能 的影 响 是 通 过 i 其对 C 应 性 的催 化 作 用 来 实 现 的 。各 种 碱 金 O 反 属 成分 的催 化作 用 程 度 和 大 小 是不 一 样 的 : 些 成 有 分是 正催 化作 用 , 加 快 C 可 O:反 应 性 , NaO、 如
表 2 不 同 一 的 单 种 煤 炼 制 焦炭 的 热态 性 能
Ta . Ho r p ris o o e b2 tp o e t fc k e
c k n wih sn l y fc a o ig t i g et p o o lwi i e e tRm e h t df rn n %
煤的变质程度。由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测定的是单
借助配合煤 的挥发分指标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 组分 , 不受其它组分的干扰, 故可以准确判断煤的变 射率指标可以综合反映煤的变质程度 , 以作 为控 可 质程度。对不 同 R 的单种煤进行 小焦炉炼焦试 制焦炭 质量 的两个 重要指 标 。 验 , 到 的焦 炭热 态性 能结果 见表 2 图 1 图 2 得 、 、 。 3 粘 结性对 焦炭 热态性 能的影 响
在 2% 一 0 。 8 3%
1 5
总 第 16期 9
2 2 镜 质 组最 大 反 射 率 对 焦 炭 热 态 性 能 的 影 响 .
附近 。唐 山建龙 公 司 以生产 二 级 冶金 焦 炭 为 主 , 配
近 年来 提 出用镜 质组 最大 反射率 指标 。 断 判
合煤的 R 控制在 11% ~ .0 .0 13 %。

●●

5 。


2。





性提 高和反 应后 强度 降低 。控 制焦炭 中的惰性 物 质
1 O 0
02 -
04 .
06 .
08 .

1 . 2
1 . 4
1 . 6
1 . 8

主要通过控制焦炭 的灰分, 根据唐 山建龙公司 的煤 源状况 , 一般控制焦炭灰分在 1.0 35 %以下。
焦炭矿物质 中含有较高的碱金属成分, 碱金属
对 焦炭碳 溶反 应有 较 大 的催 化 作 用 , 剧或 抵 制 焦 加 炭 溶损反 应 , 而影 响 焦 炭热 态 性 能 。煤 中 的碱 金 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