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和精读
精读与泛读兼顾教案:用小习惯区分精读与泛读,实现阅读策略升级

精读与泛读兼顾教案:用小习惯区分精读与泛读,实现阅读策略升级实现阅读策略升级阅读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但是随着资讯的爆炸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往往只是追求速度和表面的理解,深度的思考和策略性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出高效的阅读能力和策略性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用小习惯切入,帮助学生区分精读与泛读,实现阅读策略的升级。
让我们看看什么是精读和泛读。
精读是针对某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地阅读,深入分析,实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泛读则是对一定范围的文章进行快速浏览,以获取整体的意思和重点。
这两种阅读方式各有优劣,因此我们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形成更有效的阅读策略。
通过制定一些小习惯来区分精读和泛读。
对于需要精读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阅读之前,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作者背景和主题,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时更快速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可以在阅读时使用标记笔,在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上进行标注,方便阅读记录和复习。
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进行总结和思考,整理出文章的主旨、重点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而对于需要泛读的文章,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预览文章,浏览文章的结构,以便于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在阅读完一段内容后,可以用眼睛扫描整个内容,寻找关键信息,比如标题、关键词、图表等。
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进行简单的整理,填写一些重点信息,方便复习和回忆。
通过以上的小习惯,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精读和泛读,使得阅读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思维和评价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材编写和活动设计来促进学生的精读与泛读兼顾。
例如,在教材中,可以加入一些文献阅读和阅读理解的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同时在文献选择上多样化,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
在活动设计方面,可以分至伙伴互助讨论、限时演讲、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并及时反馈和总结,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精读与泛读策略

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精读与泛读策略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文言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字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言文,高中生需要采用一定的精读与泛读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生可采用的精读和泛读策略,并展示其操作步骤和效果。
一、精读策略1. 详细理解词语意义。
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生僻的词汇,高中生需要注重词义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语文教辅书籍等工具,逐个解析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背诵经典文章、积累词汇量等方式,提高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2. 分析句子结构。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 often 较为复杂,因此高中生需要学会分析句子成分并判断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等。
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以及句子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
3. 阅读注释和翻译。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高中生可以借助注释和翻译来解决理解困难。
注释能够提供对生字词的解释和整个句子的理解,而翻译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不过要注意的是,翻译只是帮助理解的一种工具,学生在理解之后最好还是尝试用汉语表达句子的意思,而不是完全依赖翻译。
4. 设想场景,还原上下文。
在阅读文言文时,高中生可以设想古代的场景和环境,尝试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根据句子的上下文,还原句子的意思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篇章。
二、泛读策略1. 阅读全文。
泛读策略强调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高中生在泛读中应该避免只关注生字词和句子的表面意思,而是要关注全文的脉络和主题。
可以通过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然后阅读标题和副标题的方式,先了解全文的大体框架,然后再逐段阅读。
2. 阅读背景资料。
泛读时,高中生可以增加对作者、时代和作品背景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文言文导读等资料,加深对文言文字句的理解和把握。
3. 比较活用。
泛读时,可以结合不同的文言文文本进行比较,观察文章中相同的词语或句式结构,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儿童精读与泛读

儿童精读与泛读儿童精读与泛读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两种不同方法。
精读是指深入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通过仔细理解和分析,提高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效果。
泛读则是指广泛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扩大阅读领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儿童精读是培养孩子细致入微、深入思考的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
通过精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孩子可以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分析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精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儿童精读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
可以提问一些关键问题,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还可以提问一些深入问题,帮助孩子思考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通过逐步引导,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与精读相对应的是泛读,泛读是培养孩子广泛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一种方法。
通过泛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培养兴趣。
泛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度,培养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儿童泛读中,可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文章。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书籍和文章。
在泛读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通过泛读,孩子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儿童精读与泛读是相辅相成的两种阅读方法。
精读可以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
泛读可以帮助孩子广泛阅读,拓宽阅读领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进行精读和泛读,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精读和泛读,孩子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开拓思维,提高自我素质。
英语阅读的方法

英语阅读的方法阅读一般分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泛读(extensive reading)、略读(skimming)和查阅(scanning)。
阅读方法不同,对阅读者的要求也不同。
精读。
要求学生毫无遗漏地仔细阅读全部语言材料并获得对整篇文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对语篇中的词汇、语法、句式、注释都应仔细领会。
泛读。
也可称为普通阅读,要求学生读懂全文,对全文的主旨大意,主要思想和次要信息及作者的观点有明确的了解。
对全文只做一般性的推理、归纳,无需研究细节问题和语法问题。
但要求阅读速度高于精读速度的一倍。
略读。
是一种浏览性阅读,指学生以他能力达到的最快速度浏览阅读材料。
略读是一种跳跃式地读,读文章的主旨段,主旨句以获取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略读的速度应快于泛读速度的一倍。
查阅。
指一种有目的地查找个别资料的浏览性阅读。
在语篇中查找某一问题的专题信息。
如:在一般的考试中,对数据、年代或某一具体信息的查找。
可先浏览所提问题、明确所需信息,利用此方法阅读速度最为快捷。
for britney, acting is another way to express herself and she is enthusiastic(热心的) about it all. if her movies are successful, her bank account is sure to grow by an other few million dollars but she does it for the love, not the money, as she hersel f tells the press(新闻界).1.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most millionaires are ____.a. a person more than 20b. around 20c. in their 30sd. in their 40s2. the underlined word “you” in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一、面临写作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语文阅读方法集锦

语文阅读方法集锦语文阅读是每个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是一些语文阅读的方法集锦,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精读与泛读结合:精读是指仔细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观点;泛读则是指快速浏览一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这两种阅读方法在语文学习中都是很重要的,可以相互补充,提高你的理解能力。
2.提前了解背景知识:有些文章可能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如果你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比较少,阅读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
所以,在阅读之前,可以尝试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3.积累词汇和短语:语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词和短语,所以积累词汇和短语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背单词、多读书、多写作文等方式来积累词汇和短语,这样在阅读中会更加顺利。
5.注重理解文章结构:一篇文章一般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而且通常会有明确的逻辑结构,比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等。
所以,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注重理解文章的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6.多读优秀的文章:优秀的文章不仅可以提供阅读材料,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
所以,建议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比如名人传记、名著等,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7.划重点和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划重点,将重要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标记出来。
同时,可以做一些简洁的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复习。
8.进行阅读理解练习: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做一些阅读理解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练习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检查自己的答案,找出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10.融会贯通: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将不同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比如在阅读一篇历史文章时,可以将历史知识和语文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如何正确地精读和泛读

如何正确地精读和泛读(一)阅读的两种类型精读是一种英语教学法。
即通过对较小的英语范本(即语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记忆,准确地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则,再通过演绎法对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反复操练,提高熟巧程度,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它的特点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高度依赖学习者的意识活动和主动性。
静心苦读和强记强练是它的行为特征。
精读重在精确理解词汇、语法、习惯表达和英文思维模式。
词汇学习重点在体会词语在文章背景中的含义,推荐英汉双解辞典,因为中英词汇有时无法一一对应,造成中文释义有时无法精确传递英文单词的含义,而中英对照更容易精确学习单词。
语法学习重点观察重点语法现象在文章中的应用。
习惯表达指英文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比如用“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表达成语“四面楚歌”。
我们阅读时碰到单词认识,语法理解,就是句子不理解的情况,多数是因为不熟悉某些习惯表达。
很多词汇、语法基础非常好的同学,说写英语却不够地道就是因为不熟悉习惯表达(即所谓的“语感”不强)。
习惯表达和词汇一样需要积累,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途径。
英文思维模式的学习要揣摩阅读文章中作者提出和展开观点的方式。
泛读是一种迅速、广泛地接受文学信息的读书方法。
其学习理念是通过大量的英语接触,发挥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自发力量,自然习得英语语言能力。
它不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学习者精研细读,只需了解读物的性质、涉及的范围和大致内容。
这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学习者培养对英语的爱好,养成每天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习惯。
泛读重在积累词汇和习惯表达,了解英美文化。
泛读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和习惯表达会自然而然的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尤其是在感兴趣的特定领域中广泛阅读,能迅速扩充专业词汇,喜欢音乐的同学一定不会对R&B (Rhythm and Blues:节奏布鲁斯)或OST(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大碟) 这样的缩写表达感到陌生,探其原委,拜平日经常涉猎英文音乐文章所赐。
读书 方法

读书方法有如下这些:泛读、精读、啃悟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写读、序列读、摘录法。
具体读书方法解释如下: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
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
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啃”“悟”读。
作家张贤亮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十年,唯一能看的只有一本《资本论》他的读法是“啃”和“悟”。
他喜欢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但他从不整篇细读,只是跳着翻看,用文学的悟性体味作者的创作精髓。
精读泛读英语

精读泛读英语
1.精读:国外有两种表述方法,一种叫intensive reading,一种叫close reading,这个close reading还是美国中小学common core的精读标准。
两个概念所阐述的理念有些许差别,但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使用短的文章段落或文章节选,有计划地(慎重地)阅读课文
重点学习词汇、句型、文章思路结构和写作特点
阅读时标出不清楚的地方,最后回答基于文本的问题
如果我们下一个定义的话:精读,就是深入学习文章的词、句、段和篇;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形式、写作技巧和含义等;增加自己知识储备的同时,锻炼批判性分析能力(critical thinking)。
2.泛读:就是日常的阅读,我经常给家长打比方,精读就好比我们语文课学习鲁迅的《少年闰土》,老师课下让我们自己找鲁迅的文集来看,就是泛读。
泛读顾名思义,就是泛泛的读,我总是说泛读就两个核心--“有趣和持续”。
找到孩子喜欢的、能读懂的书,然后每周坚持读,有一个量的积累就够了。
尽量不要逼孩子做笔记或者写读书报告之类的,最重要的是沉浸和享受。
3.总结:精读是学习英语的骨架,泛读是沿着脊骨长出的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种:
泛读:锻炼的是速度和快速的理解能力,我们不需要认识每一个单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推知。
这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选择英语新闻如:BBC、VOA、CNN等等,这样既可以锻炼英语阅读,又可以随时关心实事。
不认识的单词不要马上查字典,先猜测一下意思,然后实在不太理解再查一下字典里的注释。
泛读,就是求广而不求精,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大量泛读各种领域的材料可谓是必不可少,所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也是必由之路。
泛读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可以使我们增加对生词的熟悉程度,所谓生词,多在阅读过程中见几次面就变成“熟词”了。
如果,对自己选择的英语材料没有把握,可买一些休闲英语读物(类似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的系列丛书《美国生活方式》)。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要精细地读。
至于“精细”的程度,可根据文章的重要程度和经典程度自行控制。
精读可选择名家作品和权威报刊的文摘,逐字逐句分析理解,有精力的话,最好是背诵出来,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有不小的积累。
[注]
1阅读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将出现频率高的词汇总结出来,还可总结出很多有趣的用法,就成了自己的原创。
2)建议将自己发现的短小精悍的文章贴到论坛上来,学做一下详尽的注释,这样又可以锻炼精读,又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乐趣。
3)将读书笔记公布出来,形成讨论,众人的智慧会使你的收获多的难以想象。
)
考试的阅读讲求速度,可归为“泛读”。
其实,考试的阅读理解旨在教会我们如何高效率的理解文章的大意。
今后,参加工作,所要面对的是大量的英文原版材料,没有效率是不行的。
所以说,如果单纯的将考试和实际能力划分开也是补足取的。
:)
阅读方法专家谈(1)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贵在坚持.对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讲,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我认为先从简易读物,尤其是小说入手比较好.因为小说大多情节曲折,有吸引力,容易读下去,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阅读习惯,而且读小说也是对紧张的课堂学习的一种调剂.此后,再阅读其他类书籍,如历史,地理,科普,哲学,传记等,读得越多,词汇量越大,语感越好,英语水平提高得越快.
那么,低年级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呢? 词汇,句型和内容是关键.每页的词汇量不能超过10个,句型不宜太复杂,内容不宜过深.也许开头几页生词多一点,不要紧,一般是越往下越少.也不要见声词就查字典,这会影响语感和思维的连贯性.生词多了,从上下文也能猜出个大概.阅读重在对语言的总体把握和获取信息上.当然,词汇量的扩大也有一定的技巧,<下次再谈>.
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工
作和学习中要大量地阅读很多英文资料,还是考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阅读理解题,这些都对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在日常的练习中有不少朋友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大大妨碍了阅读的效率,因此我们要想提高阅读水平,第一步就是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不好的阅读习惯。
1.音读 许多朋友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
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
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
另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看见的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
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
"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2.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
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
这种毛病亦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
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一般能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指读 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
这种指读的单纯机械运用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
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
指读的习惯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快速活动能力。
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复视 复视指的是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
阅读能力差的朋友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
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这样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至养成复视的习惯。
5.头的摆动 阅读时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是阅读的另一坏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人往往尽量使自己的鼻尖对准他正在读的每一个字。
这样,当他顺着一行字往下读时,他就会轻微地摆动头部,而当他通过头来看下一行时,他就会很快转回去以便使鼻尖再对准书页的左边。
这种头的摆动,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而正是这种不必要的动作往往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毛病,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
其他不良的习惯,诸如阅读时,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有的用尺子比着,一行一行地向下移;有的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不时地发出响声;有的爱抖动双腿;有的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有的还停下来查词典等等。
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思路,降低阅读速度,因此我们应及时地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