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治疗现状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与现状ppt课件

治疗方法 毒性
内分泌 16月
化疗 12月
总有效率 显效时间 中位缓解期
30-40% 小
50-70% 大
2-3月 1.5-2月
12- 8-
保乳手术历史
60年代就有此报道,未重视 NSABP B04 单切+放疗同根治术疗效相同 NSABP B06 1985 改良根治与局切+放疗 1990 MILAN 结果:保乳手术可作为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之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年龄
初潮早
性别
绝经晚
家族史(母亲、姐妹、 肥胖
女儿患乳癌)
低剂量照射
一侧患乳癌
导管或小叶原位癌
良性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从出生到110岁,女性有10%机会患乳癌 1/2以上乳癌病人>65岁 在 美 国 , 肺 癌 的 死 亡 率 已 超 过 乳 癌 , 但 1996 年 的
钼靶发现90%的DCIS(12-15%)~~钙化 乳管镜:乳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数字化钼靶、MRI 、B-超(致密性乳腺)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历史
Virchow
1863 基本概念
Cabnas 等 1977 阴茎癌前哨淋巴结
Morton 等 1992 四肢黑色素瘤
Krag
199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乳癌的手术治疗
1894年Halsted根治术 五六十年代扩大根治术 七十年代向改良根治术转变,八十年代改良根治术成
为主流手术 现在,保留乳腺手术在欧州新加坡等地高达70%,美国
50%以上,日本30%-40%,而我国少于10%
乳癌的保乳手术适应症
Tumor size: <3cm 1998 Clark 5-15cm Tumor position: areolar >2cm single Pathology: DCIS Lobular carcinoma Axillary lymph nodes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研ppt课件

一直被认为是外科治愈乳腺癌的手术常规。
但是, ALND 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即对腋
淋巴阳性者起治疗作用。
主要作用是提供预后指标,比其治疗作用
要大得多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仅次宫颈癌。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1、乳癌家族史 2、月经初潮过早<12岁或闭经过迟>52岁 3、>40岁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35岁 4、曾患一侧乳癌 5、曾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理证实) 6、有过多的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 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8、肥胖患者,尤其绝经后显著肥胖
相对禁忌症
同侧乳腺多原发灶乳腺癌 过小乳房 大而悬垂,术后不易接受 放疗 肿瘤位乳晕区,或累及乳 头、乳晕
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指征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
Halsted 认为腋淋巴是 Filter Utensil 滤器,
将癌细胞限制在局部区域。因此, ALND
其他:结构扭曲等。
超声波检查
由于中国女性乳房内之组织较致密,脂 肪较少,尤其是年轻妇女,所以有时用超 音波检查比较清楚。这种方法不产生辐射。 但是超声波检查不能单独使用,最好是与 身体检查和乳房X线照相术分别或同时结 合使用。超声波不能辨别直径小于1cm或 者微小钙化的病灶。
核磁共振(MRI)
优点:诊断特异性高,损伤小,易接受。
缺点:需细胞病理学专业人士;有时存在
不确定性:如异形细胞;细胞学不能作为 确诊的措施。
组织学诊断
――诊断的金标准
不可扪及病灶的手术活检方法
但是, ALND 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即对腋
淋巴阳性者起治疗作用。
主要作用是提供预后指标,比其治疗作用
要大得多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仅次宫颈癌。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1、乳癌家族史 2、月经初潮过早<12岁或闭经过迟>52岁 3、>40岁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35岁 4、曾患一侧乳癌 5、曾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理证实) 6、有过多的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 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8、肥胖患者,尤其绝经后显著肥胖
相对禁忌症
同侧乳腺多原发灶乳腺癌 过小乳房 大而悬垂,术后不易接受 放疗 肿瘤位乳晕区,或累及乳 头、乳晕
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指征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
Halsted 认为腋淋巴是 Filter Utensil 滤器,
将癌细胞限制在局部区域。因此, ALND
其他:结构扭曲等。
超声波检查
由于中国女性乳房内之组织较致密,脂 肪较少,尤其是年轻妇女,所以有时用超 音波检查比较清楚。这种方法不产生辐射。 但是超声波检查不能单独使用,最好是与 身体检查和乳房X线照相术分别或同时结 合使用。超声波不能辨别直径小于1cm或 者微小钙化的病灶。
核磁共振(MRI)
优点:诊断特异性高,损伤小,易接受。
缺点:需细胞病理学专业人士;有时存在
不确定性:如异形细胞;细胞学不能作为 确诊的措施。
组织学诊断
――诊断的金标准
不可扪及病灶的手术活检方法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ppt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如 提供医疗保障、特殊照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此外,一些国 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乳腺癌基金会等组织来为患者提供 资金和情感支持。
06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乳腺癌预防的策略与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可以 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挑战 • 乳腺癌内科治疗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 乳腺癌内科治疗临床试验与研究方向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 •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与分类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有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非浸润性癌等分类。
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杀伤肿瘤细胞。
乳腺癌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疗法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基因修饰疗法
通过修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使肿瘤细胞失去恶性增殖能力。
基因扩增疗法
通过扩增正常基因,抑制肿瘤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乳腺癌细胞治疗
细胞凋亡疗法
性的患者。
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 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 移。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 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挑战
耐药性问题
01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肿瘤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需要制定个体化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如 提供医疗保障、特殊照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此外,一些国 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乳腺癌基金会等组织来为患者提供 资金和情感支持。
06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乳腺癌预防的策略与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可以 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挑战 • 乳腺癌内科治疗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 乳腺癌内科治疗临床试验与研究方向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 •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与分类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有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非浸润性癌等分类。
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杀伤肿瘤细胞。
乳腺癌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疗法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基因修饰疗法
通过修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使肿瘤细胞失去恶性增殖能力。
基因扩增疗法
通过扩增正常基因,抑制肿瘤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乳腺癌细胞治疗
细胞凋亡疗法
性的患者。
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 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 移。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 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挑战
耐药性问题
01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肿瘤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需要制定个体化
中国乳腺癌现状PPT课件

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
平均每位乳腺癌患者的花费
• 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包括手术和护理)相对其他国家较低。例如, 在上海,乳房切除术的费用为 2200 元(360 美元),中国医生长期 以来收入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另一个花费较低的原因是新型抗 癌专利药获得途径少。在富裕的沿海城市,乳腺癌患者的平均花费 为 2835 美元,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 1 倍。 • 虽然相对于全球来说中国乳腺癌的治疗花费较低,但在国内,乳腺 癌的花费是灾难性的,能够迅速导致家庭贫穷。2012 年,12.9% 的 中国家庭承受着灾难性的医疗费用(该费用定义为超过家庭 40% 可 支配收入)。即便全民医保快速覆盖,但是由于报销水平低,癌症 患者现款支付的花费持续增加。
• 绝经前后妇女肥胖和低水平体育活动,被认为是西方化或城市化的 生活中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国同样可以增加 乳腺癌的发生率。特别是传统健康的饮食模式(食用大米、新鲜蔬 菜、大豆、猪肉、面粉)逐渐向西方饮食靠拢后,有报道称,25.4% 的中国女性超重(体质指数 BMI 大于等于 25),6.7% 的人肥胖 (BMI 大于等于 30)。
3.危险因素
在中国,多次生育与绝经后妇女乳腺癌低 风险相关。中国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一 生平均生育子女数)从 1950-1955 年的 6.0 下降至 2010 年的 1.6。富裕的沿海城 市 总 和 生 育 率 最 低 。
• 在上海,总和生育率比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还低,为全世界最低 (2010 年为 0.81)。然而,其他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地区(香港 和台湾)也报道了相似的乳腺癌增长率。
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 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
• 截至 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新发侵润性 乳腺癌,44908 例死于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 界的 12.2% 和 9.6%。
年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阐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年轻患者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其在提高患者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目的和意义
提高年轻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认知和接受度
通过本次ppt课件的讲解,使年轻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更加了解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对治疗 的认知和接受度。
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年轻乳腺癌患者时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和参考,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详细描述
年轻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速度较快 ,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此外,年轻乳腺癌患者 通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导致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
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
总结词
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 作用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年轻乳腺癌的发病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约有5%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存 在家族遗传倾向。此外,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减少副作用。
02
研发新一代芳香酶抑制剂
针对雌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芳香酶,新一代抑制剂将具有更强的抑
制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
03
探索新型内分泌治疗组合
通过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个体化内分泌治疗的研究
要点一
深入研究乳腺癌基因突变与内分 泌治疗反应的关系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预测患者对不同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实现个体化治疗。
03
内分泌治疗原理
内分泌治疗的定义
目的和意义
提高年轻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认知和接受度
通过本次ppt课件的讲解,使年轻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更加了解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对治疗 的认知和接受度。
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年轻乳腺癌患者时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和参考,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详细描述
年轻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速度较快 ,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此外,年轻乳腺癌患者 通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导致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
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
总结词
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 作用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年轻乳腺癌的发病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约有5%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存 在家族遗传倾向。此外,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年轻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减少副作用。
02
研发新一代芳香酶抑制剂
针对雌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芳香酶,新一代抑制剂将具有更强的抑
制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
03
探索新型内分泌治疗组合
通过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个体化内分泌治疗的研究
要点一
深入研究乳腺癌基因突变与内分 泌治疗反应的关系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预测患者对不同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实现个体化治疗。
03
内分泌治疗原理
内分泌治疗的定义
乳腺癌的规范诊疗及进展ppt课件

23
十、化疗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适应症:a.腋窝淋巴结阴性, b.对腋窝淋巴结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者如 果受体阴性,Her-2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Ⅰ 级时也可单用内分泌治疗,不用化疗。C.对腋窝 淋巴结阳性患者适应且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 者年龄小于35岁,肿瘤直径大于等于2cm,分级 Ⅱ~Ⅲ级,脉管瘤栓,Her-2阳性,ER/PR阴性) 实用化疗,首选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对老年、 较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用 CMF方案。70岁以上的患者需个体化考虑。
21
保乳手术
22
九、手术治疗
3.综合治疗的时间安排 先手术后化疗,2~4周内开 始放疗,同期或放疗后开展内分泌治疗。曲妥珠 单抗在开始放疗前心功能正常时即可使用。
4.保乳治疗的临床体检 ①术后1~2年内每3~4个月 一次,②3~5年内至少每半年一次,③5年以上至 少每年一次,④检查内容包括双侧乳房X线检查及 超声检查,⑤全乳切除时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标 准补救方式。
19
九、手术治疗
a.改良根治术:
20
九、手术治疗
b.保乳手术: 1.适宜人群 ①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尤 其是适合肿瘤直径不超过3cm且乳房有适当体积, 术后能够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小于35岁的患者有复发的风险,应向患者充分交 代。②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 降期后也可慎重考虑。 2.手术方式 乳腺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28
十三、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赫赛汀)与非蒽环 类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同时应 用。应用前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 50%),一年时间6mg/kg(首剂8mg/kg) ,每三周方案。首次治疗后观察4-8小时。
十、化疗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适应症:a.腋窝淋巴结阴性, b.对腋窝淋巴结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者如 果受体阴性,Her-2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Ⅰ 级时也可单用内分泌治疗,不用化疗。C.对腋窝 淋巴结阳性患者适应且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 者年龄小于35岁,肿瘤直径大于等于2cm,分级 Ⅱ~Ⅲ级,脉管瘤栓,Her-2阳性,ER/PR阴性) 实用化疗,首选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对老年、 较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用 CMF方案。70岁以上的患者需个体化考虑。
21
保乳手术
22
九、手术治疗
3.综合治疗的时间安排 先手术后化疗,2~4周内开 始放疗,同期或放疗后开展内分泌治疗。曲妥珠 单抗在开始放疗前心功能正常时即可使用。
4.保乳治疗的临床体检 ①术后1~2年内每3~4个月 一次,②3~5年内至少每半年一次,③5年以上至 少每年一次,④检查内容包括双侧乳房X线检查及 超声检查,⑤全乳切除时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标 准补救方式。
19
九、手术治疗
a.改良根治术:
20
九、手术治疗
b.保乳手术: 1.适宜人群 ①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尤 其是适合肿瘤直径不超过3cm且乳房有适当体积, 术后能够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小于35岁的患者有复发的风险,应向患者充分交 代。②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 降期后也可慎重考虑。 2.手术方式 乳腺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28
十三、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赫赛汀)与非蒽环 类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同时应 用。应用前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 50%),一年时间6mg/kg(首剂8mg/kg) ,每三周方案。首次治疗后观察4-8小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最新发表的涉及6367例患者的18 项随机分组研究的 荟萃分析亦表明:放疗与改良根治术及辅助化疗配 合不但可以降低任何形式的肿瘤复发,而且还可改善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改良术后辅助放疗不但能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 而且还能提高高危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应注意控 制心脏受量
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腋窝的处理
Ki-67或PCNA 表达 7.EGFR、c-erbB2 表达
当前国际上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小体积非炎性单发肿瘤:肿瘤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辅助放化疗→ +/-三苯氧胺治疗
大体积非炎性肿瘤/多灶肿瘤:改良根治术 → +辅助 放化疗 → +/-三苯氧胺治疗
炎性肿瘤:化疗→ 改良根治术 → 辅助放化疗 → +/-三苯氧胺治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概况
2、 医学界对乳腺癌的认识 3、 当前国际上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4、 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5、 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6、 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7、 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乳腺癌概况
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 每年约以2%的速度递增,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 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北美、北欧是乳腺 癌的高发地区,每7-10个妇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会 患乳腺癌,其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
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
*美国国家乳腺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计划(NSABP) B-13 研究发现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ER 阴性的保 乳患者,辅助化疗组8年同侧乳腺复发率仅为2.6% , 而不加化疗则达 13.4%
*5年腋窝复发率在无淋巴结检出时为20%,而当只有 1-2个阴性淋巴结被检出时则为10%。 一般认为至少 需要检出6-10个淋巴结才能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课件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课件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 • 乳腺癌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 • 乳腺癌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评估 • 乳腺癌转移复发监测与处理策略 • 乳腺癌前沿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预测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 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 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治中辅助作用
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乳腺钼靶、 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提高 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
和误诊。
预后评估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人 工智能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 行准确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更
多参考。
辅助治疗
人工智能还可应用于乳腺癌的辅 助治疗中,如辅助手术规划、辅 助化疗方案制定等,提高治疗效
放疗需精确控制剂量和照 射范围,避免对正常组织 造成损伤。
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策略
01
02
03
04
化疗
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适 用于手术前、手术后或晚期患
者。
内分泌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来 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激素受
体阳性患者。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进行精 准打击,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
早期诊断技术进展
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癌早 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发现早期乳腺癌的微小病 灶。
病理学诊断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 • 乳腺癌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 • 乳腺癌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评估 • 乳腺癌转移复发监测与处理策略 • 乳腺癌前沿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预测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 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 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治中辅助作用
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乳腺钼靶、 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提高 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
和误诊。
预后评估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人 工智能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 行准确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更
多参考。
辅助治疗
人工智能还可应用于乳腺癌的辅 助治疗中,如辅助手术规划、辅 助化疗方案制定等,提高治疗效
放疗需精确控制剂量和照 射范围,避免对正常组织 造成损伤。
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策略
01
02
03
04
化疗
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适 用于手术前、手术后或晚期患
者。
内分泌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来 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激素受
体阳性患者。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进行精 准打击,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
早期诊断技术进展
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癌早 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发现早期乳腺癌的微小病 灶。
病理学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或以上原发肿瘤分布于不同象限,或广泛 的恶性显微钙化
既往乳腺区域放疗史,再次放疗引起乳腺受量 过高
妊娠患者:但如有可能,可于妊娠6月后可先行 保乳手术,产后再行放疗
多次局限性手术后切缘仍有肿瘤残存的患者
21
保乳手术的相对禁忌征
1.有胶原脉管病,对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如硬皮 病和活动性红斑狼 2.同一象限内有多个较大肿瘤以及不确定的钙化 3.肿瘤大小并非绝对禁忌征,但肿瘤相对于乳腺体 积较大,保守手术后影响美观效果是相对禁忌征 4.大乳房或乳房下垂,影响放疗摆位的重复性及剂 量分布
11
改良根治术--理论依据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肿瘤细胞是 通过淋巴管而不是在淋巴管内停留。改良根治术虽 不整块切除整个所属淋巴系统,但能将所属淋巴结 全部清除,而同时能保存病人胸壁较好的功能与外 形。
(2)美国Alabama Breast Cancer Project随机 临床试验证实改良根治术较根治术局部复发率较高 但总体生存率无差别。
1
一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的头号杀手 中国乳腺癌增长速度全球最快!
中国女性乳腺癌平均发病率35-45/100,000 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率62.5/100,000 北京女性乳腺癌发病率54/100,000
2
一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乳腺癌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地区分布差异:中 国沿海城市高于内陆,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 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
第九届全国乳腺癌会议,北京肿瘤医院近五 年的保乳率为38.1%,其中2006年为51%.
15
保乳手术
适用于边缘型 的早期乳腺癌
术后需行全乳 放射治疗
全身辅助治疗 疗效与改良根
治术相仿
16
保乳手术指征
1.单个肿块 2.肿块<2-3cm,若肿瘤较大,病人有强烈保乳愿
望者,可先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若肿块<3cm, 则可行保乳手术治疗 3.肿块切除应距正常组织1cm以外及四周切缘阴性 4.腋窝淋巴结无融合 5.肿块不靠近乳头 6.患者及家属均理解并同意进行保乳手术
17
手术方式
肿瘤广泛切除+ 腋淋巴结清扫
切口的选择
Veonesi U. Cancer, 1981, 47: 170.
18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保乳手术
我科患者行保乳根治术后
19
保乳手术局部复发因素
手术切除范围不够 放疗与否 淋巴结转移性 多中心病灶 年龄 家族史
20
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征
28
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的争议(2)
22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第一个接受乳房淋巴回流的淋巴 结,可以说明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前哨淋 巴结阴性,区域淋巴结亦常阴性.
临床应用指征:T1-2腋淋巴结临床无明显肿大; 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23
24
前哨淋巴结活检
--国内进展
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一些国外肿瘤中心已作为 乳腺癌常规手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国内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始于近5年。
次要因素 初潮早 绝经晚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 肥胖 低剂量照射
5
三 乳腺癌的检查
1 乳腺彩超 2 乳腺钼靶检查 3 空心针穿刺 4 乳腺麦默通旋切 5 乳腺MIR检查
6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麦默通手术)
7
四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手术 化疗 放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靶向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腋淋巴清扫不提高生存率只是防止复发,其 并发症为16-18%上肢肿胀,16-42%患肢运动 障碍。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减少并发症
26
乳 腺 癌 前 哨 淋 巴 结 活 检
27
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的争议(1)
对操作者有要求,其成功与否与操作者的经 验有密切关系
对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注射方法仍存在分歧。 尽管目前采用乳晕旁注射、肿瘤周围及皮下 注射等方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能达 到较高的水平,但是由此而发现的淋巴结能 否完全反映该肿瘤引流区的前哨淋巴结尚有 不同见解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沈坤炜等使用99mTc硫胶体为示 踪剂,先后对70例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结 果显示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发现率为95.7% (67/70),前哨淋巴结和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的 符合率为92.53%,在肿瘤小于2cm的26例患者中符 合率100%。
25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Fisher 1985年1800例N0乳癌,根治、单切或 单切加放疗,术后十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有腋淋巴结转移,根治与单切加放疗十年生 存率无差异。
根治术 Meyer. 1891 Halsted. 1894 扩大根治术 Margottini. 1949 Urban. 1951
改良根治术 Patey. 1949 Auchincloss. 1951 保乳手术 Veronesi. 1973 Atkin & Hayward. 1977 前哨淋巴结活检 David Krag. 1992
8
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
乳腺癌为“全身性”疾病 趋向“慢性病”治疗模式 外科治疗模式: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最小
有效治疗 单一的解剖生物学模式→社会-心理-生物学
模式
9
(一)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10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史
全乳切除术 Volkman. 1863 腋淋巴结切除 Moore. 1866
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差异:我国高发年龄 组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提前10年。我国发病高 峰在45-50岁。
3
粉红丝带运动
全球红十字会 已将每年十月作为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每年10月18日为防 乳癌宣传日。
4
二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年龄 性别 家族史(母亲、姐妹、
女儿患乳癌) 一侧患乳癌 良性非典型增生
(3)英国Manchester随机临床试验证实改良根治术 和根治术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皆无差别。
1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20世纪60年代,乳腺癌改良根 治术迅速取代乳腺癌根治术,成为 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术式。
13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大、小肌
14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保乳手术
目前,保留乳腺手术在欧州新加坡等地高达 70%,美国50%以上,日本30%-40%,而我国少 于10%.
既往乳腺区域放疗史,再次放疗引起乳腺受量 过高
妊娠患者:但如有可能,可于妊娠6月后可先行 保乳手术,产后再行放疗
多次局限性手术后切缘仍有肿瘤残存的患者
21
保乳手术的相对禁忌征
1.有胶原脉管病,对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如硬皮 病和活动性红斑狼 2.同一象限内有多个较大肿瘤以及不确定的钙化 3.肿瘤大小并非绝对禁忌征,但肿瘤相对于乳腺体 积较大,保守手术后影响美观效果是相对禁忌征 4.大乳房或乳房下垂,影响放疗摆位的重复性及剂 量分布
11
改良根治术--理论依据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肿瘤细胞是 通过淋巴管而不是在淋巴管内停留。改良根治术虽 不整块切除整个所属淋巴系统,但能将所属淋巴结 全部清除,而同时能保存病人胸壁较好的功能与外 形。
(2)美国Alabama Breast Cancer Project随机 临床试验证实改良根治术较根治术局部复发率较高 但总体生存率无差别。
1
一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的头号杀手 中国乳腺癌增长速度全球最快!
中国女性乳腺癌平均发病率35-45/100,000 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率62.5/100,000 北京女性乳腺癌发病率54/100,000
2
一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乳腺癌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地区分布差异:中 国沿海城市高于内陆,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 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
第九届全国乳腺癌会议,北京肿瘤医院近五 年的保乳率为38.1%,其中2006年为51%.
15
保乳手术
适用于边缘型 的早期乳腺癌
术后需行全乳 放射治疗
全身辅助治疗 疗效与改良根
治术相仿
16
保乳手术指征
1.单个肿块 2.肿块<2-3cm,若肿瘤较大,病人有强烈保乳愿
望者,可先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若肿块<3cm, 则可行保乳手术治疗 3.肿块切除应距正常组织1cm以外及四周切缘阴性 4.腋窝淋巴结无融合 5.肿块不靠近乳头 6.患者及家属均理解并同意进行保乳手术
17
手术方式
肿瘤广泛切除+ 腋淋巴结清扫
切口的选择
Veonesi U. Cancer, 1981, 47: 170.
18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保乳手术
我科患者行保乳根治术后
19
保乳手术局部复发因素
手术切除范围不够 放疗与否 淋巴结转移性 多中心病灶 年龄 家族史
20
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征
28
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的争议(2)
22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第一个接受乳房淋巴回流的淋巴 结,可以说明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前哨淋 巴结阴性,区域淋巴结亦常阴性.
临床应用指征:T1-2腋淋巴结临床无明显肿大; 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23
24
前哨淋巴结活检
--国内进展
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一些国外肿瘤中心已作为 乳腺癌常规手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国内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始于近5年。
次要因素 初潮早 绝经晚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 肥胖 低剂量照射
5
三 乳腺癌的检查
1 乳腺彩超 2 乳腺钼靶检查 3 空心针穿刺 4 乳腺麦默通旋切 5 乳腺MIR检查
6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麦默通手术)
7
四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手术 化疗 放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靶向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腋淋巴清扫不提高生存率只是防止复发,其 并发症为16-18%上肢肿胀,16-42%患肢运动 障碍。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减少并发症
26
乳 腺 癌 前 哨 淋 巴 结 活 检
27
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的争议(1)
对操作者有要求,其成功与否与操作者的经 验有密切关系
对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注射方法仍存在分歧。 尽管目前采用乳晕旁注射、肿瘤周围及皮下 注射等方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能达 到较高的水平,但是由此而发现的淋巴结能 否完全反映该肿瘤引流区的前哨淋巴结尚有 不同见解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沈坤炜等使用99mTc硫胶体为示 踪剂,先后对70例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结 果显示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发现率为95.7% (67/70),前哨淋巴结和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的 符合率为92.53%,在肿瘤小于2cm的26例患者中符 合率100%。
25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Fisher 1985年1800例N0乳癌,根治、单切或 单切加放疗,术后十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有腋淋巴结转移,根治与单切加放疗十年生 存率无差异。
根治术 Meyer. 1891 Halsted. 1894 扩大根治术 Margottini. 1949 Urban. 1951
改良根治术 Patey. 1949 Auchincloss. 1951 保乳手术 Veronesi. 1973 Atkin & Hayward. 1977 前哨淋巴结活检 David Krag. 1992
8
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
乳腺癌为“全身性”疾病 趋向“慢性病”治疗模式 外科治疗模式: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最小
有效治疗 单一的解剖生物学模式→社会-心理-生物学
模式
9
(一)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10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史
全乳切除术 Volkman. 1863 腋淋巴结切除 Moore. 1866
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差异:我国高发年龄 组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提前10年。我国发病高 峰在45-50岁。
3
粉红丝带运动
全球红十字会 已将每年十月作为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每年10月18日为防 乳癌宣传日。
4
二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年龄 性别 家族史(母亲、姐妹、
女儿患乳癌) 一侧患乳癌 良性非典型增生
(3)英国Manchester随机临床试验证实改良根治术 和根治术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皆无差别。
1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20世纪60年代,乳腺癌改良根 治术迅速取代乳腺癌根治术,成为 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术式。
13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大、小肌
14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保乳手术
目前,保留乳腺手术在欧州新加坡等地高达 70%,美国50%以上,日本30%-40%,而我国少 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