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实用英语课程整体设计(项目情境设计)

酒店实用英语课程整体设计(项目情境设计)
酒店实用英语课程整体设计(项目情境设计)

《酒店实用英语》项目情境设计

《酒店服务英语》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第2章Project 5 room service

《酒店服务英语》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Room Service 客房送餐服务 一、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 1. 本次课项目(the unit’s project):客房送餐服务 2.核心能力目标(core capability objectives):能够运用英语为外宾进行客房送餐服务 3. 知识目标(knowledge objectives):明确送餐服务程序;熟练掌握专业术语和关键句子。 4. 情感目标(affective objectives):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礼貌用语提供客房送餐服务。 5. 素质目标(Quality objectives):通过实地实境与外宾对话练习,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6. 能力训练任务(Capability training task):模拟客房服务员的角色,进行实地实境会话练习。 7.教学场地(teaching site):客房服务实训基地前台与客房 8.物品准备(teaching materials):电话、托盘、菜谱、账单、笔(每组一套)。 9. 授课说明(teaching introduction):本单元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专任教师组织教学,由外宾配合学生训练,以提高学生听力和适应能力。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达到培养学生张口能力为主的教学目的。 二、能力训练设计(capability training design) Step 1:热身练习(warming-up)(3 minus) 1.学生前台列队,师生英语致意问候,教师检查仪容仪表。 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习惯。 2.预定程序语言接力。 教师布置本节课任务:Room Service(客房送餐服务) Scene: The guest Jenny from Philippines calls the room center and would like to have breakfast in her room. Later the room attendant delivers her order to her room and lets her sign the bill. ) (情境:菲律宾客人Jenny给客房中心打电话想在房间内吃早餐。随后客房服务送来她点的饭菜并请她签单。) 目的:检查上次课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应变力,为本次课任务做

01《酒店英语》课程整体设计

《酒店英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酒店英语 课程代码:6401061103 制定人:李婷婷 课程性质 学时:80 授课对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 性质:专业技能课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 后续课程: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1.课程需求分析 《酒店英语》课程是针对酒店典型工作岗位中涉外服务工作而设置的。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前几届毕业生的回访及订单合作酒店管理人员所给予的信息反馈研究表明,酒店专业英语是当今酒店业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与能力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引用一位酒店经理人的原话:“在酒店工作的员工如果能掌握一门外语,他在工作中比其他员 页脚内容1

工的能力占优势;如果能掌握两到三门外语他的能力一定会占绝对优势。”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酒店英语的重要性和发展空间。基于以上原因,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在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酒店英语》设置为专业技能课程。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定为课程面向工作岗位,培养能从事酒店前厅、餐饮、客房、营销、宴会等一线部门的基层、中层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酒店从业人才,通过结合本专业《前厅与客房操作管理》、《餐饮服务管理》、《宴会销售与管理》及《酒店礼仪》等专业能力课的学习,培养出的学生的初次就业岗位及职业发展生涯规划见下图: 前厅、餐饮、客房服务人员---前厅、 图(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典型工作岗位英语技能需求调查与分析 由系部教学主任、酒店专业和英语专业骨干教师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星级酒店进行调研,邀请校 外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来完成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岗位英语技能需求、酒店服务所需英语知识调查、涉外酒店使用英语服务频率等调查。最终的工作结果进行分析、归类与整合形成酒店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即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能 从事酒店行业基层、中层的服务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从业人 页脚内容2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本阶段实行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本阶段学习后能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 ②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组织教学,将学院现开设各专业按专业群归类,开设医护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财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行业英语。开发相应行业英语教材和自主学习资源,一部分用作课堂学习,一部分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将来继续学习。行业英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存能力。 (2)模块化组织:将教学内容按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个模块进行组织,

绘本英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快乐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当前环境 随着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对外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是外语教学启蒙阶段,更应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基于此,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校从2009年起,决定从一年起开设低中高年级英语律动、游戏、口语交际、英语课本剧表演校本课程研究,以英语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始全面英语教学拓展教学的探索之路,培养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人。 我们除了要上好国家规定课程外,更应注重外语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现代外语交际理论指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因此,以活动为主线,对英语校本课程进行研究不仅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层面上有现实意义,更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层面上有深远意义! (二)本校环境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为基本精神指导,依据我校自身性质、特色、条件以及可利用和能开发的资源,以办学特色为动力,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开发形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体现,社会需求得以满足。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确定和实行,不仅是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文化发展需要,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体现一定程度的弹性。特别是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的比重,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同时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英语实际运用十分困难,在目前的教学状况下,教师必须调整教学策略。在我校开发“快乐英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营造“课上学英语课下用英语生生爱英语”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快乐英语”校本课程目标 (一)儿童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切实利用好这一关键期的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极大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极强,模仿能力也极强,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少。而儿童又活泼好动,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园林工程施工》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园林工程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1.教师姓名:彭欢 2.课程名称:园林工程技术 3.课程性质:园林技术专业园林工程施工方向核心课程 4.授课对象: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习的动手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积极向上,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在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上较为薄弱。 二、改革前情况 1.课程原来的名称:园林工程 2.课程原来的内容:按照园林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安排课程项目,各项目独立进行。 3.课程原来的教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单项技能训练法、视听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做结合。 4.原来的教学效果:园林工程在基地集中授课,理论讲授后即安排实际操作任务,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较高。 5.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为单项技能训练,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生产任务,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由于教学方式为教师讲授后学生操作,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所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教师主体地位不同程度的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由于单项技能的训练多为学生个人完成,所以对学生的交流、协调能力培养不利。 由于教学过程没有融入企业的要素,学生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成本控制意识得不到锻炼,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 三、课改简要思路 根据行业的岗位确定课程;依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定课程的项目或任务;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进行课程的实施;项目结果或工作任务成果作为课程的结果。 项目的实施过程融入企业的要素,引进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完成课程项目;教师、学生扮演企业相应的角色,教师以项目经理的身份布置任务,学生以施工员的身份完成任务;项目有成本的预算、控制、决算;在企业的真实生产情境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 1.面向岗位:园林工程施工员(红色字体)

英语课程设计

英语课程设计 四年级英语课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26个英语字母,以及一到十的英语单词。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26个英语字母和一到十的单词。教学重点:发应的标准程度,熟练。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英语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读,跟读,跟唱。 2、教学数字,通过背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学习。 教学准备:字母歌和一到十的歌曲的录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教学目标:学会简单的英语表达,名字的询问,打招呼等。 教学重点:发音的标准,学会英语简单的表达方法。 教学内容:认读与自然景物有关的单词。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设计一些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Warming Up 1. Oral practice 教师问:Hello/ Hi. 学生答:Hello/ Hi.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设计意图]:课前师生的连锁口语练习,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单词、句型,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给学生创造了开口大声说英语的机会。 2. Review (1) 听录音,复习歌曲英语字母歌和一到十的歌曲We are classmates,we are friends;

(2) 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回答:It's... a table/ a chair/ a boat/...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认读图片的方法,复习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听懂并说出与自然景物的单词,及表达某地有什么的句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强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读与自然景物有关的单词:parks,hill,lake,bridge,flower,grass,tree 2. 能够初步表达某地有某物:There is... in the park. 教学难点: 1. 单词bridge 的正确发音; 2. 对某地有某物的表达:There is... in the park.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出示各种自然景物的图片,来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出示美丽 的自然景物课件,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学习生词; 2、听录音学歌谣时,教师用吹塑纸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听到的内容,便于学

《酒店服务英语》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第2章Project 3 laundry service

《酒店服务英语》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Laundry Service 洗衣服务 一、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 1. 本次课项目(the unit’s project):洗衣服务 2.核心能力目标(core capability objectives):能够运用英语为外宾进行洗衣服务 3. 知识目标(knowledge objectives):明确客房洗衣的服务程序;熟练掌握专业术语和关键句子。 4. 情感目标(affective objectives):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礼貌用语提供洗衣服务。 5. 素质目标(Quality objectives):通过实地实境与外宾对话练习,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6. 能力训练任务(Capability training task):模拟客房服务员的角色,进行实地实境会话练习。 7.教学场地(teaching site):客房服务实训基地前台与客房 8.物品准备(teaching materials):洗衣袋、洗衣单、笔(每组一套)。 9. 授课说明(teaching introduction):本单元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专任教师组织教学,由外宾配合学生训练,以提高学生听力和适应能力。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达到培养学生张口能力为主的教学目的。 二、能力训练设计(capability training design) Step 1:热身练习(warming-up)(3 minus) 1.学生前台列队,师生英语致意问候,教师检查仪容仪表。 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习惯。 2.预定程序语言接力。 教师布置本节课任务:laundry Service(洗衣服务) Scene: The guest Jenny from Philippines has a coat which needs to be dry-cleaned and well-pressed. The room attendant suggests express service which is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情境:菲律宾客人Jenny有间一件衬衣需要干洗,并要求熨烫。客房服务员向她推荐更加快捷的快洗服务) 目的:检查上次课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应变力,为本次课任务做铺垫。

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名称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学院及系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班级 姓名周梦莹 学号 提交日期年月日星期二

高一英语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高一英语的第一单元内容,其主要讲了安妮弗兰克一家作为犹太人在二战时期躲躲藏藏的艰苦生活。她作为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朋友,却不得不放弃,与日志为伴。在她躲藏的日子里,日志记录了她的点点滴滴,成为了她那段时间的最好朋友。久别大自然的她,自然而然对自然事物充满了狂热,但她却无法毫无顾忌的真正欣赏那美好的风景。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走过初中紧张而繁忙的岁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疲倦的心早已恢复,活泼好动,机灵古怪的个性大胆显露出来。不了解高中的课堂,不熟悉身边的同学,加上早已遗忘的英语知识,他们的心中忐忑不安。虽然如此,他们任然对高中的课堂充满好奇心,新事物往往具有出乎意料的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温习以前的部分知识。 2.学习掌握一些生疏的词句和表达法。 3.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4.帮助学生了解朋友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和进行多种阅读的能力。 2.使得学生能够简单地运用单词和词组造句。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展开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培养其团队精神。 2.通过了解安妮弗兰克的遭遇,培养学生的关注自然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増强他们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能运用新词、新语完成所设置的相关写作任务,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其多方面发展。 四、教学难点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老师走,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思考,有效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五、教学方法 1.让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读音水平。 2.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真正的说英语”,从而真正掌握英语。 3.以小组为单位口头应用生词、生语造句的活动。 4.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5.让学生互相问答,自由对话。 6.多媒体直观、生动的展示。

大学英语建设“十三五”规划

外国语言文学系“十三五”大学英语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2016年至2020年是我院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全国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学院2016——2020发展规划编制方案》,结合大学英语当前的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特制定《外国语言文学系十三五大学英语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在学院狠抓落实,强化教学质量的方针指引下,从2012年开始,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连续四年全院普通大学英语本科通过率超过60%,这是建院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的最好成绩。靓丽的成绩单离不开学院和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全院大学英语教学“一刀切”不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规律,也不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 提高,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实施势在必行。 2.大学英语课程层级结构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上只简单的围绕四六级考试服务,针对高年级阶段服务于学生专业发展的课程鲜有涉及。 3.针对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做的不够深入。 4.在大学英语教学课时不断减少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有待进一步改革。 上述都是在“十三五”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急于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目标 在整个十三五发展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要围绕一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一刀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 高水平英语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十三五”期间,先计划在全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实施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然后逐步过渡到分级教学。 2.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构建“基础阶段+高年 级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基础阶段四个学期要重点把学生的英语基础打扎实,重视听说课教学。到高年级阶段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实施和推广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工作。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能较好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满足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 3.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将通过“夯实基础,听说领先” 的教学模式,再结合外教课堂和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在大学英语课时逐渐被压缩的情况下,要想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和评 价手段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必然选项。现阶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十三五”期间大学英语要和国内主流的一两

英语课程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刘萍更新时间:2012-5-28 12:55:33 基本信息 课题:七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三个话题 c部分 工作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固院初中刘萍 教材分析 七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三个话题 c部分。这一课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阅读课文,阅读课教学是英语教学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中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提高兴趣,扩大词汇量,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二是学习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句子的单复数变化。本教材倡导语言教学的交互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环境。本单元三个话题分别为:1. nice to meet you! 2. where are you from? 3. what class are you in? 前两个话题主要是学习问候、介绍、感谢和道别等句型,学习介绍自己,了解他人信息,如电话号码、年龄、国籍等,学习十以内的数字。而即将要讲授第三个话题,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介绍自己,懂得怎样了解他人的年龄以及所在年级、班级,谈论电话号码等;学习二十以内的数字;初步学习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及其使用。这个话题是以前两个为基础,从了解姓名到谈论来自哪里,再到谈论年龄、班级、电话号码等,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扩大和加深,具有很强的

逻辑性和整体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三会、四会单词,如:year now school same but friend these egg those bus等; 同时让学生掌握部分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句子的单复数变化。 2. 能力目标: 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进行启蒙;同时让学生懂得利用信息提示填写表格,或者利用信息介绍一个人。 3. 情感目标: 通过向同学朋友咨询了解个人信息,学会与同学和睦共处、互相关心、得体交流,懂得待人以善以诚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在于让学生初步懂得从段落文章中查找信息,学会模仿课文介绍自己或他人;后部分重点为可数名词以及句子的单数形式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汉语和英语在表达复数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我主要遵循整体教学的思路,运用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分以下五个主要步骤进行,即:复习、呈现、巩固、活动练习和作业。

最新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外语系 为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加快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程水平和质量,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一、建设目标 1. 建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二、建设内容 1.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依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用3左右年时间,建设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包括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建设能为开展课程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优秀教学素材。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的主要载体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文字教材可以作为辅助的载体。网络课程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和答疑、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

对于不能在网上实现的教学环节,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 项目建设总体安排: 第一步,2017年5-8底,完成教材整合。 第二步,2017年9月-2018年8月,完成整合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 第三步,2018年9月-2018年12月建立和完善试题库。 第四步,2019年1月-2019年8月,完成教学视频录制。 第五步,2019年9月-12月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第一步,2017年12月底,完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1上网。 第二步,2018年6月底,完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2上网 第三部,2018年12月底完成试题库上网。 第四步,2019年6月,完成教学视频上网。 第五步,2019年12月底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首先将学生分组,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以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在团队中互帮互助,一个不能少,不掉队。其次,采用任务驱动、

《电视栏目策划》课程整体设计

《电视栏目策划》课程整体设计 学院电视制片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栏目策划、运作、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广播影视高等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是为适应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其核心工作岗位便是电视栏目策划、电视节目的编排及制作以及栏目的营销及管理。《电视栏目策划》课程作为对应于电视栏目策划应用岗位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是在进行充分的行业与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设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团队主要着力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等课程核心要素的建设,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下面我将对本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逐一展开分解。 一、课程设置 《电视栏目策划》课程作为电视制片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是在进行广播影视行业人才市场调研及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视栏目策划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较为熟练地进行电视栏目策划方案的撰写,并能将策划方案以节目的形式呈现出来,在项目完成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作为制片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在课程设计方面,课程组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改革课程建设内涵。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内容,创建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要求。具体的设计思路为: 第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 那么根据电视台栏目策划的工作过程,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为六大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按照五大步骤实施教学。在随后的教学内容里我将会具体展开介绍。 第二,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结合。 课程以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相结合,技术、艺术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

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样本

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 :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本阶段实行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营销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营销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课程代码: 负责人:张慧 修订人: 批准人: 版次: 时间: 课程性质 学分:4 学时:76 授课对象:市场营销专业一年级学生 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商品学》、《营销法规》 后续课:《市场营销策划》、《推销及谈判》、《国际贸易》、《广告理论及实务》、《市场调查及预测》、《销售管理》等 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化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

程。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情境,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上述学习情境中的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及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及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对经营行为的进行基础判断分析,提出符合现代营销理念的意见建议; (2)能够运用市场营销行业环境分析理论,企业环境分析理论知识进行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 (3)能从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工作 (4)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及策略组合等理论知识进行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综合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营销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过程,企业的经营理念 (2)掌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及营销战略的有关理论及市场信息的有关知识 (3)掌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的有关知识;(4)掌握营销组合策略知识 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对营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增强信息收集处理及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完成课外阅读、资料查找和分析任务提高自我学习能力(3)通过完成整体项目作业增强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通过完成整体项目作业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及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单片机应用技术》整体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技术 所属系部:信息与智能工程系 制定人:郭志勇巩雪洁 合作人:李自成张留忠 制定时间:2016.1.16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是以智能控制、智能电子产品、智能机器人工程项目为主线,采用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对国内外广泛应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AT89S52单片机工作原理、应用系统的剖析,使学生获得有关单片机硬件、 软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编程入门知识以及用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运行、调试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岗位分析: 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分析、调试和制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事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相关工作,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与岗位

2. 课程分析: 本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基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结构 位于最底层的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位于最上层的是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既专业课程。基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结构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时也是我们学校其它相关专业的骨干课程,如嵌入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都开设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C语言编程,能完成简单的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开发;能根据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要求进行元器件焊接组装、软硬件调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能力目标: (1)会运用keil集成开发环境,能用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下载调试、查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报告-(2)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报告 一、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特色 大学英语是一门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它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是以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素质为综合容的可操作教学系统。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推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要求全国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印刷学院校领导、教务处和大学英语教学部根据《要求》精神决定,从2004年起,新生入学后,按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实施外语教学,并开始了网络教学的试点工作,同时积极开设外语全校选修课和四级后必选英语课,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依照《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的三个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外部领导参照兄弟院校的改革经验,组织专家结合本校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理念,制定出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网络班教学大纲(适用于网络教学实验班),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 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与此同时,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施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人机互动相结合,并模拟设计虚拟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新模式。 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方式由过去的终结性评价逐步向形成性评价过渡,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考试试卷容也由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加大了主观题和听说部分在考试中的比率及分值比重。 二、教学队伍建设 1.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部目前隶属于外语学院。其主讲教授及梯队的成员都是一线的教师,大家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均达到了良好以上,而且本课程组成员的职称和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分别为25%、70%和5%。30至50岁的教师比例达到了85%以上,基本符合精品课人员的配置标准,绝大部分教师成员都具有硕士学位,并参与不同程度的进修活动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比例和业务水平,同时为那些教学工作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2.课程负责人情况 郭海英老师,1976年生,现任大学英语教学部高级英语教研组主任。 郭海英副教授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曾多次获得校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奖,并发表多篇论著,主持多个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