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多选题章节常考点整理,选择题不丢分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多选题章节常考点整理,选择题不丢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3.教育的民主化的表现:教育公平、教育自主权扩大等。
4.非制度化思潮:代表人物主要有伊里奇和库姆斯,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生产力制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科技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过渡性;具有非正式性;具有多样性;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师是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1.学生身份地位: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学生的权利: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
3.教师职业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谈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学前教育08级黄彦彦2008210828 摘要: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系统教学论。
这一理论曾对各国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能够随处看到这一理论的缩影。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的四段教学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巨大作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赫尔巴特心理学理论基础四段教学法现代教育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在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提出了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一、心理学理论基础——统觉论和兴趣说1、统觉论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观念是相互作用的。
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他为意识观念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统觉团越丰富、越系统化,就越能吸收新知识。
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所理解。
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
我认为,赫尔巴特的统觉论思想,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强调了新知识被原有图式所同化,但原有图式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改变本质,是人对环境的作用。
很显然,同化理论只是描述了人一方面的发展情况,不能完全代表人的整体发展过程。
这一点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相对赫尔巴特的统觉论就要全面一些。
2、兴趣说在人的观念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既是统觉的基本条件,又是智力活动的前提。
根据教育心理学动机理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强大的动机因素。
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的是_____。
A : 杜威B : 卢梭C : 赫尔巴特D : 夸美纽斯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家的思想的了解。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关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需要我们了解: (1) 1806 年出版了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2) 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3) 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保堂中心;⑷以“统觉”思想为基础,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 5 (5) 强调教学的教育性。
2、填空题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代表作为____。
参考答案: 《民本主义与教育》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 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B : 雅典教育只重视读、写、算方面的教育C :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D : 在欧洲封建社会里,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参考答案: A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D 解析:雅典教育课程内容:智育、德育、美育。
4、单选题近代实验科学鼻祖_____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 : 培根B : 洛克C : 夸美纽斯D : 康德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5、单选题以下哪种教育形态下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_____A : 原始社会教育B : 古代社会教育C : 近代社会教育D : 现代社会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这两个时期的教育中,罾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是与生产劳动相鹏的。
6、单选题近代教育史上,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_____A : 夸美纽斯B : 杜威C : 裴斯泰洛齐D : 赫尔巴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精心构建了科学的教育学框架。
首先他叩开了教育学科学化之门——将教育学建基于哲学、心理学。
正如其所写的“教育学作为一种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一、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他提出的统觉论和兴趣说。
1、统觉论所谓统觉(apperception),即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和吸收。
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其他观念相互联系,组成一个“观念团”(mass of ideas),这个观念团通过统觉过程把与之一致的新观念吸收进来,不断扩大和完善,以至形成观念的体系,最终形成统觉团(apperceptionmass)或称“思想之环”(the circle of thought)。
统觉团越丰富、越系统化,就越能吸收新知识。
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所理解。
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
这一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这四个阶段就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2、兴趣说在人的观念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既是统觉的基本条件,又是智力活动的前提。
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
“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在教学中,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力求清晰地认识个别事物。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4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某中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在该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供喜欢太极拳的学生选修。
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正确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题干中的太极拳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2.按照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 )。
A.综合性、实践性、弹性B.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C.自主性、综合性、探索性D.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正确答案:D解析:按照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学课程3.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的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罗杰斯正确答案:C解析:皮亚杰独创临床研究法,即谈话法,通过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来揭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科尔伯格则开创道德两难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对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以此来判断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4.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正确答案:D解析: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那么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赫尔巴特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就是四段教学法。
他认为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应该分为四步走,第一步:明了,也就是给学生教授新知识的阶段。
第二步:联想,也就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的阶段。
第三步:系统,做出概括和结论。
第四步:方法,也就是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比如习题解答或者是书面作业等。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二:教育性教育。
这种教育学思想是说要将教学当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老师应该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学生的品德。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三;训育,是指在儿童身上培养一种有利于教学进行的心理状态。
训育一般包括限制、赞许、责备、惩罚、建立有益的生活制度等五个方面,同时赫尔巴特还指出了训育与管理所存在着的区别,赫尔巴特认为管理一般都是关注的当前的作用,而训育是关注儿童未来,训育是持续的、不断的、慢慢的深入人心和渐渐的停止的,能够使人感觉到一宗陶冶的力量。
对赫尔巴特的评价对赫尔巴特的评价一:赫尔巴特首先是一位教育学大师,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其理论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也具有明显的缺陷。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是在追求教育的科学化,但其唯心、思辨、演绎的成分最终影响了其理论的科学性,表现为心理科学本身发展的局限性,对教育实验的忽视,对教育教学过程认识的不足等。
对赫尔巴特的评价二: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最具影响力,是第一个得到世界广泛认可的教育学体系,在几乎所有的文明国家都获得了成功。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化努力极大地鼓舞了后来者。
所以后人对赫尔巴特的评价极高,称其为“教育科学之父”。
对赫尔巴特的评价三:赫尔巴特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人,其一生之中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对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赫尔巴特一生之中写出了这么多的著作,在教育学领域内能够成为科学教育学的开山鼻祖,是与其勤奋分不开的。
考研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考点综合

教育学考研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考点综合内容包括:赫尔巴特名言、历年真题、考点详解、考题解析四部分Ⅰ.赫尔巴特名言1.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
2.兴趣存在于有趣的事物之中。
3.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4.你的意志已准备好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
5.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
Ⅱ.历年真题1.简答题: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及其影响。
2.简答题: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3.名词解释:统觉理论。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4.论述题: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和影响。
5.论述题:论述赫尔巴特的兴趣观及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6.论述题: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的特点和其在教育学发展上的地位。
Ⅲ.考点详解一、简介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其代表作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1.教育实践活动(1)家庭教师,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经验;(2)哥廷根大学,哲学教授;(3)哥尼斯堡大学,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创办教育学研究机构;(4)哥廷根大学(返聘),研究哲学、心理学、教育学。
2.贡献(1)《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本具有科学理论体系著作;(2)《教育学讲授纲要》;(3)第一个提出要建立教育心理学的人,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应该建立在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之上;(4)第一个建立教育学完善理论体系的人;(5)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培训教师机构。
因此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以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二、理论基础1.统觉论(心理学基础):个体在兴趣的前提下关注到一个新刺激(可理解为新知识、新事物),并唤起我们大脑中意识阈下的已有相关经验,新旧经验融合形成统觉团,习得新知识的过程。
2.伦理学(哲学基础):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偿)是维持现存社会的永恒真理和道德标准。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普通教育学》读后感200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号:2005234 张昭芬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精心构建了科学的教育学框架。
首先他叩开了教育学科学化之门——将教育学建基于哲学、心理学。
正如其所写的“教育学作为一种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一、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他提出的统觉论和兴趣说。
1、统觉论所谓统觉(apperception),即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和吸收。
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其他观念相互联系,组成一个“观念团”(mass of ideas),这个观念团通过统觉过程把与之一致的新观念吸收进来,不断扩大和完善,以至形成观念的体系,最终形成统觉团(apperceptionmass)或称“思想之环”(the circle of thought)。
统觉团越丰富、越系统化,就越能吸收新知识。
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所理解。
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
这一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这四个阶段就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2、兴趣说在人的观念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既是统觉的基本条件,又是智力活动的前提。
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
“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
1.明了(清楚)
所谓“明了”是指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即在新课讲授的时候通过教师示范或者运用直观教具将新课的内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并明了新词汇、新概念和新原理等。
例如:教师在物理课上通过细致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变化的过程,这就体现了“明了”这一步。
2.联想(联合)
所谓“联想”是指教学过程的第二步,即教师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相当于教师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而初步形成某种假设。
例如:教师在讲解物理题的时候跟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找到一个相关答案,这就体现了“联想”这一步。
3.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即在联想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深思熟虑并形成最终的结论。
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审思和探究最后形成定论,这就体现了“系统”这一步。
4.方法(应用)
所谓“方法”是指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即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加减法,课下可以运用加减法去超市购物,这就体现了“方法”这一步。
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暂时了解有关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法的这些内容,大家都记住了吗?
下面我们做一些习题来巩固一下。
习题练习:
【判断题】1.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成明了、联想、归纳、定义。
( )
1.【答案】×。
解析: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而归纳、定义属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步骤。
故题干描述错误。
【判断题】2.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法的第一步是联想。
( )
2.【答案】×。
解析: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法的第一步是明了。
故题干描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