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奇葩----记邵东县杨桥镇石子塘中学教导主任曾仲红
是我感动了杨桥,还是杨桥感动了我?

是我感动了杨桥,还是杨桥感动了我?——“土八路”下校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感湖南省邵东县杨桥镇中心学校刘义勋记不清是第几次下校检查心育工作了。
每次到学校检查工作,我的心灵都受到极大的震撼。
我是2004年底调入杨桥镇中心学校,分管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
作为一个偏僻的农村乡镇,杨桥教育在全县独树一帜,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获得两年全县的第二名,四年全县的第一名,连续六年获县一等奖(最高奖);杨桥教育科研全县瞩目,《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被评为邵阳市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受到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杂志社、邵东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大力推介,国内主流教育网站和一些大学、中学、小学的校园网站纷纷转载。
我因此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感动杨桥教育系列人物之一。
到底是我感动了杨桥,还是杨桥感动了我?5月31日至6月8日,我只身一人带着两本本子和一把伞(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徒步来到大塘小学、枫树小学、杨塘中学、中心小学、石子塘小学、梅子小学、清水小学、石子塘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检查,并找到了正确答案。
我首先来到全镇最偏远的大塘小学,全校只有三个教学班,学生不足百人,四位教师均年老体弱。
校长王开云老师年纪最小,也已经55岁了,既是校长,又是教导主任、总务主任,还兼学校心理辅导教师。
这个“全能”校长上起心理健康教育课来也是有板有眼、充满激情。
到达枫树小学时,校长正在县城出差,购买红领巾,准备第二天发展一批少先队员。
我到学校一口气听了两堂心育课。
没有校长组织,教师自发地前来参加听课、评课,介绍学校心育情况。
枫树小学规模也很小,但领导、老师工作特别认真,一丝不苟,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心育课列入课表,纳入常规管理。
杨塘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校长王守义是邵东教育界知名人士,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热心人。
心理辅导教师申丽是杨桥最早的心理辅导教师之一。
这次检查她早有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题是《向不良诱惑说“不”》,感觉水平大有提高。
我的第一位上级

名其 妙地 成为全 县 小有名 气的英语 教 师 , 后 经
1 9 9 2年是 邵 阳市合格 学校创 建 高峰 期 , 我
乡联 校推荐 , 我 成为全 县英语 中心教研 组 的一 所在 的仙 槎桥 镇 中学作 为 市级 舍格 学校 , 要 接 名成 员 , 又 经 区联 校 推荐 , 我 还 成为 了邵 东县 受全 县初 中校 长的现 场参观 。当时我 并不是 学
文
苑
主持 八 申建春
E ma i i : s h e n j c h (  ̄ o O1 2 6 c o r n
我 的第 一位 上级
刘 义 勋
1 9 8 2年 , 人称“ 数 学怪 才” 的 我 师 范毕 业 以苦 为 乐。李校 长治校有 方 , 学校教 师每 天早 了, 被分 配到邵 东县 双凤 乡曹家学校 。 这是一 晨要 出早操 , 每 天下午要 打一 场篮球 , 每 隔一
2 0 1 4 年 8 月 c / n
文
苑
秀教 师 。 申报材料 往往 催得很 急 , 李校 长每 次 长签 字 , 他说 : “ 你们要 走 , 我不好 阻拦 , 但 又真
要我 填 写 申报 材料 时都要 笑 着加上 一 句 : “ 又 的不 想签字 , 你还是 去找我的助 手吧 。” 所以我
对 于我 的到 来 ,李校 长表 示 了谨 慎 的欢 到 了谈婚论娶 的 时候 。可不知为什 么, 我仍 然 迎: “ 你是 恢复 高考 以来第一个被 分 配到我校 沉浸在 自己的 男孩 梦 中 ,丝毫没 有成 家的念
的大 中专毕 业生 , 学校很 需要 你 。 我们 学校 条 头 。我 连想都 没 想就 一 口回绝 了李校 长的好
奏响爱的旋律——记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校长黄葵华

奏响爱的旋律———记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校长黄葵华本刊记者︳李俊伟新闻·人物主持人:李俊伟E-mail:hnjyxtrw@在一个雨后初霁的午后,记者来到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
这是黄桥镇的一所“明星学校”,从2012年至今,学校每年都在小学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县一类学校”。
此外,学校还获得“安全文明校园”“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邵阳市示范性家长学校”“2017年度湖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管理学校没有别的巧,就是要投入足够的爱。
”说起办校经验,校长黄葵华的笑容如这雨后阳光一样明媚。
“给孩子一个五彩的童年”2012年2月,黄葵华调入黄桥镇中心小学当校长。
当时学校刚搬迁到新校址,整个学校只有三栋新修的大楼,其他设施十分紧缺,操场还是一片荒草地,校园内看不到一丝绿色。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黄葵华奔走于县教育局、财政局等单位,终于争取到了校园绿化工作所需的资金。
绿化苗木运到学校的那个傍晚,天正下着雨,黄葵华和老师们一起冒雨协助吊车师傅栽种树木。
等一切都忙完的时候,已经到了凌晨。
虽然那是一个辛苦的雨夜,但黄葵华回忆起来却露出幸福的笑容。
她至今还记得种好树木的第二天,学生们到校时惊喜的表情,他们兴奋地说:“怎么一夜之间,学校就有了这么多树,我们都能听见鸟叫声了。
”接下来的几年,黄桥镇中心小学又建好了操场、教师宿舍,安装了校园班班通……校园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
在黄葵华看来,学校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更要给他们创造一个五彩的童年,让他们在学习中长知,在活动中受益。
因而,黄桥镇中心小学每学期都会举行丰富的课外活动。
其中,从2014年开始开展的“爱的旋律”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大特色,黄桥镇中心学校曾组织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来现场观摩。
2018年11月,黄桥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以“金色童年,幸福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各年级师生献计献策,精心筹备,在文艺汇演中呈现出了精彩的作品:饱含深情的歌曲演唱、令人捧腹的话剧表演、动感活力的拉丁舞蹈、铿锵有力的经典诵读……家长们纷纷表示:“中心小学很不错,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在在多彩的活动中快乐成长。
教学有误,教育有悔——由学生的一则玩笑引起的思考

教学有误,教育有悔——由学生的一则玩笑引起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7-06T15:24:25.4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作者:姚应龙[导读] 人有三急。
这不,趁学生做作业的间隙,我去了趟厕所。
姚应龙湖北天门市石家河镇石家河小学431706人有三急。
这不,趁学生做作业的间隙,我去了趟厕所。
轻松之后,健步如飞,刚走进教室,舌尖嘴快的刘一的声音在教室里飘荡:“老师,苏二说你有神经病!”我心中一惊,眉头顿锁:去了趟厕所,居然被人诊断为神经病了,这是怎么回事?本学期,这个班的纪律越来越差,前两天和班主任、学生交流时,从他们口中得知,只有我上课时,班上的纪律才会好些。
数学、英语老师上课时,纪律都不好。
上学期期末考试,这个班英语成绩全校倒数第一。
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纪律好,并不是因为我十分严厉,而是因为他们从心里服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教学一向是很认真的。
对每篇课文的解读都是很深刻到位的。
因而,每节课,能充分地把握住“教什么”和“怎么教”。
每节课和学生交流的都是我有切肤之感的东西,每节课我都力争上得真诚、深刻、丰富,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充满了新鲜感;每节课都能让学生睁大眼睛谛听。
强烈的课程意识让我时刻思考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焉能没有老师?窃以为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伟大,至少也不会渺小。
但苏二为什么还喊我“神经病”呢?“他是怎样喊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我问刘一。
“他看到您走了,就说‘那个神经病终于走了’……”刘一言之凿凿。
面对刘某的大胆检举和揭发,苏二并没有为自己辩解,看来刘一的举报是真实的了。
“苏二,你为什么要说我是神经病?”我厉声问苏二。
苏二通脸通红,十分窘迫,站在座位上不知所措。
也不回答我的问题。
“我是神经病吗?”我转头问班上的学生。
“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震颤、行走不稳定、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缩以及无力等是神经病最常见的表现,我有这样的症状吗?”“没有”。
“她就好比黄荆花”——记邵阳县黄荆中学教师黄朝阳

挑就是一个多月。
“ 她就好 比黄荆 花。 ” 陪记者一 同前来采访 的邵 阳 县教育 局办公室 主任赵江波介绍 , 黄荆花在黄荆 乡最
即便如此, 黄朝阳依然快乐 , 因为这是 自己的选择。 选择 固然幸福 , 那被选择更是一种幸福 。每年安
平常不过 , 每到夏季 , 漫 山遍野都是 , 但就是这些看起 排工作时 , 都令校 长 肖育德十分头痛 。认识 、 不认 识 来不起 眼的花 , 当地人却说能够酿 出最好的蜜 。
科” , 黄荆 中学 的其他班主任 宁愿多上 1 0节课也不愿
上 。” 副校长陈向明说 。 “ 闻讯赶来 的黄老师把 他送往 医院打夹板 , 连 夜又将
“ 那天她 没在 医院呆 多久 , 又 回到课 堂 , 硬 是将 晕倒 。” 肖育德说 , 在 最后还是学校 领导和老师强行 经历 了这件事后 , 8 5 班 的同学变得懂事许 多。 小
这位小 皇帝变 了 , 不仅改掉 陋习 , 还与黄 老师一起 资 眼泪夺 眶而 出。
助了两 名特困生。
黄朝 阳的病不是小病 。经诊 断 , 她患 的是胸椎血
对 家庭贫苦 的孤儿 , 黄朝 阳无私奉献 。香娟 ( 化 管瘤 , 随时都有 生命 危 险。考 虑到黄朝 阳的情况 , 学 名) 是一个孤儿 , 唯一 的亲人 就只剩下年 迈病重 的舅 校 主动为她减 少课 时 ,并提议让年 轻教师来接 她的
关 爱是她最大法宝
黄荆人都知道 黄朝阳教书教得好 ,但很 多人未
今年 6月底 以来 , 因持续高温 晴热 的天气 , 黄荆 必知道她的秘诀 。 “ 她最 大的法 宝就是关爱 。” 主持学校工作 的副 乡旱上加旱 。 不巧 的是 , 干旱期间正值 中考冲刺阶段 ,
曾曦老师我们的校园作文

曾曦老师我们的校园作文哎,说起曾曦老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简直是我们校园里的明星。
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从外星球来的,因为她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实在太“非凡”了。
她的课,永远是我们学校的头号大戏。
那天一进教室,我就看到曾老师站在讲台上,穿着一条特别显眼的红裙子,红得像太阳一样耀眼。
她一边整理课件,一边跟我们打招呼:“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历史。
别担心,这不是那种让你们头疼的历史,而是要让你们乐在其中的历史!”同学们顿时一片哗然,大家都好奇曾老师这次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我旁边的李明兴奋地低声跟我说:“听说老师会用魔术让我们记住历史事件,真的假的?”我调皮地笑笑:“那要是能变出几百年后的历史书,我就开心了!”曾老师果然没让我们失望。
她一边讲解,一边用各种幽默的例子,把那些枯燥的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
她说:“比如说,拿清朝来说吧,你们知道乾隆皇帝喜欢什么吗?他不仅喜欢诗词,还特别喜欢写诗。
但他写的诗啊,几乎每首都是为了显摆自己有多么聪明。
”大家哄堂大笑。
曾老师的风趣让我们对历史这门课有了新的认识。
每次上她的课,班里的气氛都特别轻松,大家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开心地笑一笑。
记得有一次,曾老师带着我们去校园外的博物馆参观。
那天阳光明媚,大家都像小鸟一样雀跃。
参观完后,曾老师提议去附近的小吃街吃点东西。
于是,我们一群人像追着食物的猎人一样,奔向了小吃街。
曾老师一边吃着炸串,一边跟我们聊天:“哎,你们这帮小鬼头,平时都不愿意动,一到食物面前,简直是风卷残云!”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吃着吃着,我发现曾老师还特别会照顾每个人的口味。
她对每个人的喜欢都记得清清楚楚,有次她专门给我买了我最爱的奶茶,还说:“这可是你的最爱,不能让你饿着。
”除了课堂和外出的活动,曾老师在学校里还是我们的大朋友。
每次有问题或者烦恼,她总是耐心倾听,不论多么琐碎的问题,她都会认真对待。
就像有一次,我因为数学题头疼得不行,曾老师毫不犹豫地找了个空闲时间,耐心地帮我解答,直到我完全弄明白为止。
优秀校长个人主要事迹材料(10篇)

优秀校长个人主要事迹材料(10篇)优秀校长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自任职以来,__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爱,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的赤诚之爱,这爱既滋润了孩子,也成就了他的事业,更升华了他的人生理想,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授予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小学十佳新锐校长”、全国“学校管理创新示范校长”、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最佳园丁”、“中华杰出英模人物”、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现代教育技于198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__小学任教师,由于她工作踏实认真,很快就担任了学校教导主任,并于__年7月至__年7月间被抽调上派锻炼。
__年8月,教育局任命她为公平小学副校长,__月起,担任__小学副校长,从20__年8月开始任__小学校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李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
正因如此,她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曾被评为二道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春市骨干校长,长春市师德先进个人,吉林省师德模范,省级校本科研骨干,连续三年被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还参加了长春市影子校长培训,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她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她撰写的论文《对语文课改的再认识》发表在中国教育改革论丛上,获得了全国课改优秀教师称号。
她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推广实验”顺利结题,获得同行们的好评,__小学也被评为先进实验校。
__小学在她的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佳绩,被评为长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家长学校建设先进单位,在各种大型检查中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一、定思路:用先进的思想引领学校。
坚持“民主治校,遵循人本;科研兴校,立足校本;质量立校,突出生本。
”的办学理念,坚持“让每一个学生每天有进步,让每一个家长每天都放心,让每一个教师每天有提高,让每一个时期学校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的办学目标,实施激励教育,锻造素质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致力于打造资质、提升素质、锤炼品质,将“育人为本”落到实处,让__小学成为和谐社会的阳光地带!二、抓班子———用共同的要求凝聚干部她带头加强自身学习与修养,率领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廉洁奉公。
创新书写芳华——访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振华实验学校教师肖海波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发布了青少陆续讲述他们的创新故事。
创新名师作为湖南省首个获得“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邵东县第一中学科技辅导员兼邵东一中振华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肖海波在2018年全国首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中,被破格通过了高级认证。
从农村小学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无论平台在哪里,肖海波都一如既往地沉浸在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最美的年华开出最绚烂的花。
1996年至1999年,肖海波在邵阳师———访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振华实验学校教师肖海波文本刊记者秦银银田春忆兴趣引路执迷不悔39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创新名师肖海波(前排左一)带队参加第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肖海波(左一)在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留影40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创新名师2016年,肖海波(右二)荣获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肖海波(左一)与学生在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留影41创新名师青2017年,肖海波构思了一个以防治结核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动画。
为了让画质更精美,播放更流畅,他采用最新的Motion Graphics制作技术,历经6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科普动画《功夫结核》,荣获第七届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今年,他正在着手制作一部以声学、光学、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教育动画,想让更多人接受科普知识。
在多次与同行的交流过程中,肖海波提得最多的就是坚持:“能使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那是理想;而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东西,却是信念。
”不忘初心,不忘理想,肖海波没有沉浸在鲜花与掌声中,他总是提醒自己,还可以更好,还能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奇葩——记邵东县杨桥镇石子塘中学教导主任曾仲红老师做人梯——用我们的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
化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
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学生带来光明。
这首诗是无数人民教师的座右铭,也是邵东县杨桥镇石子塘中学教导主任曾仲红老师的真实写照。
一、汲清泉,育新苗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不能只有一桶水。
1989年毕业于邵阳师范的曾仲红老师,深感自己的知识功底浅,文化底子薄,于是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先后获得中文专科、法律专科、中文本科三个自考毕业文凭,并通过首届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
其勤奋苦学,可见一斑。
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先后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四项基本功、班级管理等培训;初中语文教师第一轮和第二轮继续教育学习,并取得了普通话二乙证书和计算机高级证书。
同时,系统地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不断更新观念,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人才观,并以此指导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使他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时俱进,成为杨桥镇的教学能手和教改标兵。
1989年刚参加工作时,曾仲红老师在杨桥镇狮子小学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及数学教学,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数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
他的数学课一般只讲15分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轻松,效果良好。
1990年获得全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第一名,该班数学由原来的全乡第十名一跃到全乡第一名。
1991年曾仲红老师到石子塘中学担任语文和历史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曾仲红老师将“奇特心象联想记忆法”介绍给学生,利用数字谐音和联想,把知识点形象化。
例如: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把这一史实想象为:爱迪生为自己的发明成功异常兴奋,手里攥着一把汽球....(1879)在欢呼。
又如:东汉末年,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指导学生想象为:黄巾起义军为了与敌人区别,每人头上束着一把..黄丝.(184)。
又如: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
指导学生想象为:太平天国起义军战士个个本领高强,十八..(1851)样样精通。
通过心象联想将枯燥..般武艺无味的数字变为形象生动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开阔了,成绩也突飞猛进。
1997年曾仲红老师参加邵东县历史教学比武获得第一名。
所教班级的历史成绩比同年级其它班一般要高出20多分。
在语文教学中,曾仲红老师在学生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层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努力减轻学生负担,重视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渗透人文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设计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采用课前说话、即兴演讲、知识竞赛、男女生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认真观察生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了愉悦,真正是寓教于乐,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1994年曾仲红老师参加佘田桥老区语文教学比武获得了全区第一名,1996年参加镇语文教学比武获得了第一名,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镇教学质量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
1997年辅导学生糜平枚在《迎香港回归》演讲赛中获邵阳市第一名。
由于教学效果显著,曾仲红老师多次获得各种表彰和奖励,先后五次获政府嘉奖。
二、化春雨,艳桃李曾仲红老师经常说:“学生是鲜花,需要我们用心去浇灌;学生是露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是的,二十年来,曾仲红老师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挚爱,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
他深信付出一份爱,就会有一份回报103班学生曾娟因受社会青年纠缠,又与家长争吵,赌气离家出走,家长一气之下,不管这个女儿了。
但曾老师没有放弃,多次寻找,到处打听,终于在一个小网吧找到曾娟和那个社会青年。
曾老师首先开导那个社会青年,要求他不要再来纠缠曾娟,否则报警;又多次找曾娟谈话,和她谈理想,谈人生,曾娟终于泣不成声,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曾老师对学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129班学生申勇,脑子灵活,但自制力差,由于父母长年在桂林做服装生意,由公公、婆婆带养,隔代管教,很难到位,申勇一度迷于上网,有时彻夜不归。
上课打瞌睡,成绩下降很快。
曾老师多次与其在桂林做服装生意的父母联系,共商对策,最后由曾老师亲自带养,同吃同住,日夜看管。
后来以全校第一名的高分考上邵东三中。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曾老师的特点学生王腊梅是一个特困生,母亲瘫痪在床十六年,父亲又体弱多病,多次因交不起学费要辍学。
曾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次又一次带着钱物到王腊梅家看望,并发动全班学生献爱心,为她捐款。
曾老师光为她一人就垫交学费1780元。
这样的事,在曾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举不胜举。
他所教班级的巩固率一直居全县前茅,多次获得“控流保学先进个人”称号。
在曾老师眼里,只要热爱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王冠军,在家是“小皇帝”,在校经常违纪,且性格执拗逆反心强。
家长又护短,教育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许多人劝曾老师:“他父母都不管,你就别费力不讨好了。
”但曾老师没有放弃,他不厌其烦,一次次做王冠军父母的思想工作,终于感动了他们,取得了共识。
他一次次找王冠军谈心,用尽了千方百计,王冠军终于有了些转变,但时有反复,连他父母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但曾老师还是不放弃。
转机发生在一次意外事件后,那次王冠军充当“武林高手”一脚踹破了一个玻璃瓶,结果玻璃刺穿了右脚,一时鲜血直流。
曾老师马上替他紧急包扎后,背着他跑到一里外的医院救治。
当时骄阳似火,汗水浸透了曾老师的衣裳,王冠军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当曾老师又用自行车将他送到家后,王冠军第一次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您放心,我再也不会不懂事了!再也不会让您为我操碎心了!”此后,王冠军完全变了一个人,毕业时顺利考上了高中。
育栋梁甘洒三春雨,为师表不摘二月花。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只有爱,才能赢得爱。
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
曾仲红老师用教育的爱换来了他事业的成功。
对学生的爱也换来学生的尊重。
在学校测评中,他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赤诚换真金,生命溅火花。
老师们都知道,2003年,曾老师患胃病、胆结石病。
从五月到十一月,每夜都痛得很厉害,一痛就是好几个小时,呕吐不止直至吐黄胆水,经常彻夜难眠,多次因呕吐惊醒楼上楼下的邻居。
白天痛时,打一两针止痛针,继续上课。
整整半年时间,曾仲红老师在疼痛中度过,但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仍然坚持着上课,没有请一天假,没有耽误一节课。
2003年11月3日,这一夜对曾老师来说显得格外漫长。
胆结石发作,疼得在床上打滚,黄胆水吐个不停,妻子要连夜送他去县城医院治疗,曾老师不肯,说:“没关系,我挺得住,打一针止痛针就可以了。
”妻子知道,他是怕耽误明天初三的课,同时也知道他的脾气,只好按照曾老师的说法去做。
打电话叫来了学校附近的医生,给曾老师连打两针止痛针。
但这一次止痛针不管用,天刚刚亮,曾老师又催妻子去叫医生来打止痛针。
这一次,妻子说什么也不肯听他的话,坚持要送他到县医院治疗。
一检查才知道是胆囊肿,胆肿大到150mm,是正常人的二倍多。
必须立即进行胆切除手术,否则胆一将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手术后,仅住了五天院,还没有拆线,医生不准出院,他硬是出院了,医嘱要休息两个月,他硬是第二天就走上了讲台。
妻子生气地说:“你真的是不要命了。
”他笑着对妻子说:“教育就是我的生命,没有教学,没有学生,我的生命也将完结。
”曾仲红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事业狂,工作狂,且经久不衰。
三、创新意,结硕果二十年来,曾仲红老师先后担任过小学班主任、小学校长、中学班主任、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乡团支部书记、中学教导主任。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锐意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5年,曾仲红老师担任石子塘中学教导主任。
他团结全体教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抓教学,他平日里一手拿课表,一手拿教师工作量分配表,两栋教学楼,十几间教室,逐间检查,每天三、四趟,教学风气立马高涨。
抓教改,建立固定的教研活动日制度。
教研活动日定为星期三。
为了方便教师听课,教导室对星期三的课表进行了特殊处理。
即第一节全校各班都是语文课;而第二节全校没有一堂语文课。
那么,语文教研课定在第二节,只需将主讲教师的课调至第二节,其他教研课定在第一节,也只需将主讲教师的课调至第一节,其他教师的课不需调整。
减少了调课量,保证总的上课秩序不乱。
在教师评价方面,他实行了学生评教制度,每个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由学生代表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量化评价。
这一制度的实施,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在学生评价方面,他实行了“星级评价激励制”,设立了“文明星、纪律星、学习星、艺体星、劳动星、创新星、进步星”七星,实行“一月一评,期末总评,可上可下,动态管理”。
呕心沥血迎国检,道是无情却有情。
2007年4月13日,其母生日,他家离学校不过600米,先天晚上陪寿,他没有时间回去,当天上午十一点多钟了,母亲打电话来,正准备回家一趟,县教委领导来督查了,公事为重,国检为重,只能不孝了。
时隔两天,4月15日,在镇政府退休的表叔母因车祸去世。
平时经常往来,理应前去吊丧,仅两公里之遥,但因国检在即,只能不孝了。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该校的迎国检工作得到了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省教育厅的蒋主任说:“你们学校,学籍证件看不出一个是假的,国检绝对可观。
”“学籍管理就全省而言,慈利县最好,你校比慈利县还好。
”“学籍管理十分过硬。
”由于省市领导的大力推介,不少兄弟单位到该校参观。
2007年5月,邵阳市东区教育系统三级领导一行二三十人到该校详尽参观,细细询问,硬要曾仲红老师介绍经验。
天道酬勤,千古定则。
不到四五年,石子塘中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石子塘中学的教学质量由原来的全县17名提升到全县第4名,上升了13个名次。
2006年为全县第八名。
2007年全县第十四名,2008年全县第五名。
2005年、2006年、2007年该校的家长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
2006年该校被评为“县仪电管理先进单位”;该校语文组被评为“县优秀教研组”,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在省市立项,并获得表彰。
2006年,全县两次大型教育教学研讨会(“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农村远程教育研讨会”)都在该校举行。
2006年曾仲红老师被评为“善抓教学的领导”的称号。
2007年曾仲红老师被评为邵阳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