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调和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柴油调和的概念

柴油调和的概念

柴油调和的概念
柴油调和是通过混合不同来源的柴油油品,以达到更好的燃烧和更低的排放的一种工艺。

在此过程中,将高含硫量的重质柴油和低含硫的轻质柴油混合,从而降低总体的含硫量。

此外,同样可以混合具有不同燃烧性质的柴油,从而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

柴油调和在现代内燃机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如NOx和PM)的排放,同时提高闪点、降低凝固点等优点。

柴油调和的实际应用通常是根据产量、市场需求和质量要求。

在柴油调和过程中,常见的原材料包括精炼重油、轻质柴油和柴油衍生物等。

经过柴油调和后,油品的含硫量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柴油的性能更稳定,燃烧效率更高,在车辆运行中可以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柴油调和还可以在柴油燃烧中提高能量利用率,从而节省燃料成本。

在工业生产中,柴油调和可以提高产出和效率,同时将资源浪费降至最低。

这种工艺是一种成熟的高效油品生产和处理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柴油调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混合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油品应该质量稳定。

2.混合使用的油品应该配比合理,不能超过某些限制。

3.混合过程中应该保持油品的温度和压力稳定,以确保混合的质量。

总体来说,柴油调和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工艺,它可以提高柴油油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且在有害气体排放方面有明显的好处。

在未来,随着燃料标准的不断提高,柴油调和技术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

调和汽油柴油制作加工技术及配方精修订

调和汽油柴油制作加工技术及配方精修订

调和汽油柴油制作加工技术及配方精修订汽油和柴油是两种不同的燃料,用于驱动汽车和机械设备等。

虽然它们有着相似的制作加工技术,但配方方面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汽油和柴油的制作加工技术及配方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精修订。

汽油的制作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石油炼制和添加剂的加入。

石油炼制是将原油经过多个工序进行分馏和裂化,得到不同煤油的过程。

首先,原油被加热,使其沸腾,形成蒸汽。

然后,通过分馏柱将蒸汽冷却并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

汽油通常在40-205摄氏度之间分离出来。

然后是添加剂的加入,添加剂可以提高汽油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清洁剂、起动剂、辛烷值提升剂和抗冲击剂等。

清洁剂可以清除进气阀和活塞上的油垢,减少积碳生成。

起动剂可提高汽油的着火性能,使发动机更容易启动。

辛烷值提升剂可提高汽油的抗爆震能力,减少发动机爆震的发生。

抗冲击剂可改善汽油在高温和高压下的稳定性。

柴油的制作加工技术与汽油类似,但有一些区别。

柴油通常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较高温度下分离出来。

柴油的石油炼制过程还包括催化裂化、脱硫和脱氮等处理。

催化裂化可以将高沸点的石油馏分转化为低沸点的柴油。

脱硫和脱氮可以减少柴油中的硫和氮化合物,减少排放。

柴油的配方主要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柴油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从石油中提取的。

添加剂可以改善柴油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起动剂、润滑剂、增效剂和抗冻剂。

起动剂可以提高柴油的着火性能,使发动机容易启动。

润滑剂可减少柴油在高压下的磨损和摩擦。

增效剂可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和能量输出。

抗冻剂可降低柴油的凝固点,防止冻结。

为了精修订汽油和柴油的配方,需要考虑燃料质量要求和环境要求的变化。

燃料质量要求包括燃烧效率、能量输出、排放等方面的要求。

环境要求包括排放标准、碳排放、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汽油和柴油的配方已经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例如,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汽油和柴油中的硫含量已经大幅降低。

汽柴油的调和技术

汽柴油的调和技术

汽柴油的调和技术一、什么是调合技术调合技术就是用炼厂生产的一些国标或非标油品,油田生产中产生的轻烃(凝析油)及化工产品经过精制装置精制处理后,辅以一些添加剂,调合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国标汽、柴油,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节约石油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

汽柴油的调合技术在国外油品的贸易领域已十分成熟,如可利用抗爆剂,将90#汽油调成93#、97#油,将-5#、0#柴油调合成-10#油出售。

在我国,每年都有生产几百吨石脑油产品,由于石脑油辛烷值低,RON 只有40—60左右,除小部分进入重整装置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份外,大部分石脑油只能以乙烯裂解原料出售,价格低且不稳定,如果我们采取调合技术,将石脑油通过精制脱去硫,并与高辛烷值组份混合,再加入抗爆剂,就可调合出90#和93#汽油,这就可以为国家节约数量可观的石油资源。

由此可看出,汽柴油调合技术是有效节约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石油资源的有效途径的一门应用技术,应在国内大力推广。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问,调合油能用吗?质量可靠吗,要回答这问题,就要从炼厂生产的工艺谈起。

二、炼油厂汽柴油的生产方法我国现在使用的汽、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未经炼制的石油,通常称为原油,用原油炼制汽柴油要经过以下基本过程:1、先将原油脱盐脱水,然后进行常压蒸馏,分割出适宜作为汽、柴油的馏分,这种馏叫做直馏馏分,如石脑油、常一、常二线柴油等。

2、再以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常、减压重油等为原料,用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二次加工方法,将高沸点馏份裂解为适宜作燃料的低分子烃,经过分馏得到汽、柴油的热裂化,催化裂化和焦化组份。

如果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还需要采用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等方法,制得重整汽油组份和轻烷基化油。

3、将直馏馏份油和二次加工方法得到的馏分油分别进行电化学精制、加氢精制、脱硫醇和脱蜡,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油品质量。

4、最后根据不同牌号汽、柴油的质量要求,以上述各种馏份油为组份,按所需的比例并加入适量的各种添加剂进行调和,即得到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柴油。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全套PPT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全套PPT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全套PPT标题:汽柴油调和技术及其应用导语:大家好,我是XXX。

今天我将跟大家分享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燃料行业的技术,汽柴油调和技术。

本次演讲将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及效益等方面来介绍汽柴油调和技术。

第一部分:技术原理1.1什么是汽柴油调和技术1.2技术原理汽柴油调和技术的核心在于汽油和柴油的混合比例。

通过调整两者的比例,可以控制燃烧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当柴油比例较高时,燃烧速度较慢,适合用于重负荷的工作环境;而当汽油比例较高时,燃烧速度较快,适合用于高速运行。

1.3调和技术的研究第二部分:应用领域2.1交通运输行业2.2工业领域在一些需要使用燃油作为能源的工业领域,如工厂、发电站等,调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调整汽油和柴油比例,可以提供适合不同工况的燃料,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农业领域农业机械具有工农业兼顾的特点,需要在不同工况下运行。

调和技术可以根据农机工况的不同,调整混合比例,以获得最佳的燃烧效率。

这不仅降低了燃油成本,还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效益及前景展望3.1效益通过汽柴油调和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耗。

这不仅节约了石油资源,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由于调和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调整燃料比例,减少了燃油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2前景展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汽柴油调和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新的调和比例和工艺参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汽柴油调和技术也有望应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车辆的领域。

总结:。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作者:徐建宏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6期摘要:受到目前的经济技术和工艺等局限,石油炼制工业中的油品在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以后仍然不能满足市场上的普遍使用要求,这种时候就需要对油品进行调和以达到市场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柴油调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汽柴油调和;技术分析;应用现状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深化节能、提高品质和强化环保方面石化工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石化行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很多油品在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之后还存在着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以及不能满足环境要求的状况,因此,为了满足市场以及环境需求,汽柴油调和技术诞生,所谓的汽柴油调和技术就是指在出厂前将两种或者以上的制造出来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加入添加剂,使其能够满足客户以及环境需求的一种技术,比如可以在石脑油脱去硫后,与高辛烷值进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成分中添加抗爆剂,最终调和出90#和93#的汽油。

1 进行汽柴油调和的目的目前,大部分市场上的油品都是通过调和以后制成的。

进行汽柴油调和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对不合格的油品进行调和以后,能够提高油品的性能,使其符合客户的要求标准,并且保证油品的质量;二是能够提高油品的质量等级,最大限度上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基础油组分的使用,能够增加产量[1]。

2 油品调和原理油品调和的过程主要是让基础油组分之间能够相互溶解以达到均质的目的,在油品中添加添加剂也是在组分之间的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主要是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子、涡流以及主体对流扩散。

2.1 分子扩散各组分分子间的运动会引起物质的相互扩散和传递,这种扩散主要是在不同的物质分子之间所进行的。

2.2 涡流扩散在运用泵循环调和和机械搅拌调和时,机械能够将其传递给液体组分,让其高速流动,这会与低速流动的组分产生一个剪切作用,进而出现旋涡,这种旋涡会使范围内的液体组分出现对流扩散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只能够在局部产生。

浅谈汽柴油的调和技术及应用现状

浅谈汽柴油的调和技术及应用现状

2012年8月(下)工业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浅谈汽柴油的调和技术及应用现状王海春(茂名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茂名525011)1前言进入90年代,石化工业面临着强化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深化节能创效的严峻挑战,各行业对石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炼油装置加工工艺局限以及出于技术经济的综合考虑等因素,经过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所得到的油品还不能完全符合用户使用质量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因此,油品调合技术应运而生。

所谓油品调合技术,就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炼油厂生产的油料,在出厂前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基础组组分油或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的一门应用技术[1]。

例如将石脑油通过精制脱去硫后,与高辛烷值组分混合,再加入抗爆剂,就可调合出90#和93#汽油。

2炼油厂汽柴油调和的目的炼油厂出厂的汽柴油,大部分都是通过调合而成的油品。

汽柴油调和的目的不外乎三种:一是调和后使油品具有使用要求的各种性质和性能,符合规格标准要求,并能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性;二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等级,改善油品使用性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可以促进基础油组分的合理使用,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收率,增加产量。

3炼油厂油品调合机理油品调合主要是使各基础油组分之间相互溶解达到均质的目的。

在油品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大部分也是组分之间的溶解过程(仅有少数添加剂例外)。

溶解过程的机理是扩散过程,而扩散主要分为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和主体对流扩散三种形式。

3.1分子扩散各组分(包括添加剂)分子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物质传递和相互扩散,这种扩散的特点就是在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进行。

3.2涡流扩散当采用机械搅拌调合器或泵循环调合等方式进行调合油品时,机械能传递给部分液体组分,使其形成高速流动,它与低速流动的组分(或精致液体组分)的界面产生剪切作用,从而形成大量漩涡,漩涡促使局部范围的液体组分对流扩散。

这种扩散仅限于在涡流的局部范围进行。

柴油调和技术配方

柴油调和技术配方

柴油调和技术配方一、概述柴油调和技术配方是指通过混合不同成分的柴油原料,以获得符合特定要求的柴油产品。

这项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柴油的品质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

二、柴油原料选择1.原油种类选择–原油地理原产地的选择–中轻质原油与重质原油的比例决策2.原油的物化性质–密度、粘度、硫含量等特性的要求和控制–湿度、温度等影响物化性质的因素三、柴油配方的关键指标(碳氢化合物数目)值–CN值与柴油的燃烧性能和动力学特性相关–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碳氢化合物的数目需进行调整2.凝点–低凝点可提高柴油的流动性–高凝点可能导致在低温环境中无法正常使用四、柴油调和技术配方流程1.原油的预处理–原油稳定处理,去除杂质,降低硫含量等–原油混合,确保成分均匀分布2.添加剂的选择与配比–添加剂用于改善柴油的性能和稳定性–添加剂种类包括抗氧化剂、抗磨剂、增效剂等3.调和和温度控制–不同成分原油的调和比例–调和温度对柴油性能的影响五、柴油调和技术配方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调整柴油配方–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2.挑战–原油资源的分布和供应限制了调和技术的应用范围–成本控制和技术难题的挑战,包括调和配方的优化和稳定性的保证六、柴油调和技术配方的应用领域1.车用柴油–根据车辆类型和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配方–提高燃油效率和动力输出2.工业用柴油–适应不同工业设备的要求,提供稳定的燃料供应–减少设备故障和维护成本七、结论柴油调和技术配方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通过调整柴油的成分和配比,满足市场和环境的需求。

这项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原油资源限制和技术难题的挑战。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柴油调和技术配方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汽柴油调和技术概述

汽柴油调和技术概述

汽柴油调和技术概述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汽柴油调和技术是利用柴油机原有发动机器件,将合成汽油与柴油混
合在一起,即经过化学改性处理或混合组件制造成汽柴油,并进入柴油发
动机燃烧技术,汽柴油作为柴油机用户的一种替代燃料,可替代大部分柴
油机使用纯柴油或柴油燃料。

混合调和技术是把合成汽油和石油柴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生成
新的汽柴油,可以直接进入发动机燃烧。

与纯柴油不同,汽柴油的燃烧速
度和燃烧效率更高,排放更少烟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化学改性技术是采用特殊的试剂和反应条件,将合成汽油分子结构中
的气态部分合成挥发性油脂,改变油脂抗氧化性能,将气态烃与柴油混合,得到新的汽柴油,也可以直接进入发动机燃烧。

改性过的汽柴油,有更强
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减少柴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和甲烷,有利于空气
质量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项 加油站数量 汽油产量(万吨) 汽油销量(万吨) 柴油产量(万吨) 柴油销量(万吨) 中石油 19362 2544.7 4396.7 5904 9178.7 中石化 30121 3710 4754 7717 9850.8


从上表可看出,两大集团的汽柴油销量均远大于自 身产量,其中2011年中石化汽油销量比汽油产量多 1044万吨,柴油销量比柴油产量多2133.8万吨;中 石油汽油销量比汽油产量多1852万吨,柴油销量比 柴油产量多3274.7万吨。“两桶油”的汽柴油总销 量与总产量的差值高达8304.5万吨。 由此可见,中石化、中石油每年会有大量的汽柴油 资源依赖于三大油企间的资源串换,以及从地方炼 厂,社会调油企业外采。
二.炼油厂汽柴油的生产方法



我国现在使用的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 来的,未经炼制的石油,通常称为原油,用原油炼 制汽柴油要经过以下基本过程: 1、先将原油脱盐脱水,然后进行常压蒸馏,分割出 适宜作为汽、柴油的馏分,这种馏分叫做直馏馏分, 如石脑油、常一、常二线柴油等。 2、再以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常、减压重油等为原料, 用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二次 加工方法,将高沸点馏份裂解为适宜作燃料的低分 子烃,经过分馏得到汽、柴油的热裂化,催化裂化 和焦化组分。如果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还需要采用 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等方法,制得重整汽油组分和轻 烷基化油。
外采汽油追加检测指标
项目 气味 馏程 未洗胶质,mg/100mL 质量指标 无异常 无异常(轻组分多或重组分多) 不大于30 20~30洗后胶质不得大于2.5 环境温度,℃ >15 45 5~15 55 <5 65 计算公式: DI=1.5*T10+3*T50+T90+ 11*氧含量(质量分数, %) 中红外机 中红外机及SH/T0663联 合使用 GB/T 11132 中红外机与SH/T0663或 SH/T0713联合使用 试验方法 由三名持证质检员判断 GB/T 6536

由此可看出,炼厂也是先生产出各种组分,再调 合成成品油。只不过炼油厂可根据需要,生产出 各种符合的组分油,而调合技术是利用各种非标 油及化工原料,经过精制后,再调合出符合要求 的成品油,两种工艺是一致的,只不过调合技术 生产油品是不冒烟的炼厂。
三.调和油的市场现状

1.中石油和中石化汽柴油销量大于产量;
GB/T 8019 GB/T 8017
蒸气压,kPa 不低于 蒸发指数DI值 不大于
570
565
560
N-甲基苯胺 甲缩醛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不小于
未检出 未检出 8
碳酸二甲酯 未检出 备注: 1.使用SH/T0663检测,甲缩醛和叔丁醇峰重叠 ,不能分离,若叔丁醇处出现,则可怀疑该油品添加了甲缩醛。 2.使用GB/T11132方法检测,若汽油中芳烃含量特别高(一般大于30%),烯烃含量少,则可判定汽油为化工调合汽油。 3.使用SH/T 0663检测,碳酸二甲酯在二异丙醚(DIPE)处出峰;使用SH/T 0713检测,碳酸二甲酯在甲苯后出峰。




在我国,每年都有生产几千万吨石脑油产品,由于 石脑油辛烷值低,RON只有40—60左右,除小部分 进入重整装置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份外,大部分石 脑油只能以乙烯裂解原料出售,价格低且不稳定,如 果我们采取调合技术,将石脑油通过精制脱去硫,并 与高辛烷值组分混合,再加入抗爆剂,就可调合出 90#和93#汽油,这就可以为国家节约数量可观的石 油资源。 由此可看出,汽柴油调合技术是有效节约成本,有 效利用现有石油资源的有效途径的一门应用技术, 应在国内大力推广。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问,调合油能用吗?质量可 靠吗,要回答这问题,就要从炼厂生产的工艺谈起。
汽柴油调合技术概述
一.什么是汽柴油的调合技术
调合技术就是用炼厂生产的一些国标或非标油品, 油田生产中产生的轻烃(凝析油)及化工产品经 过精制装置精制处理后,辅以一些添加剂,调合 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国标汽油、柴油,以达到最大 程度降低成本,节约石油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 汽柴油的调合技术在国内外油品的贸易领域已十 分成熟,如可利用抗爆剂,将90#汽油调成93#、 97#油;利用降凝剂将-5#、0#柴油调合成-10#油 出售。

2.社会加油站的大量需求; 3.汽柴油加工企业资源分布不均; 4.调和油原料大多是炼厂外卖产品。


பைடு நூலகம்
四.汽柴油调合是一门实用技术

汽柴油调合是一门实用技术,既然是技术,就 应有它的一套理论规律和方法,并不是简单地 将几种原料随便调合在一起就可以了。由于缺 乏调合知识,乱调油导致的问题油事件比比皆 是,如去年“岳阳门事件”,今年年初滇、黔、 桂等地的“熄火门事件”。 为此,中石化专门为外采油在国标的基础上又 外加了九项标准来保证油品质量。
3、将直馏馏分油和二次加工方法得到的馏分油 分别进行电化学精制、加氢精制、脱硫醇和脱蜡, 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油品质量。 4、最后根据不同牌号汽、柴油的质量要求,以 上述各种馏分油为组分,按所需的比例并加入适 量的各种添加剂进行调和,即得到质量符合国家 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我国炼厂一般汽油调合方案
汽油标号 90# 93# 93# 93# 93# 95# 95# 95# 97# 97# 调和组份比例 % 催化汽油 100 70~72 70~72 68~70 60~64 58~60 38~41 53~56 28~33 39~44 33~35 30~26 32~35 34~24 35~30 58~55 10~12 12~14 12~14 12~14 20~15 32~30 40~36 12~14 20~15 10~13 10~13 重整汽油 烷基化油 MT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