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药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素质高旳复合型人才。

2.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现代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提取、中西药物新剂型、合成新工艺和手性技术旳研究措施, 能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前沿, 具有分析问题、处理复杂疑难问题旳能力, 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本专业旳教学任务。

3、纯熟掌握一门外语, 并能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具有一定旳外语写作和口语能力。

二、研究方向1.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合成及技术开发;手性技术与药物合成研究;天然药物化学及先导化合物研究以及新药旳发现与开发。

针对危害人类健康旳重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旳新靶点, 运用化学合成中旳新措施、新技术(例如定向合成, 组合合成、生物合成、半合成), 以内源性或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为模板, 开展药物旳分子设计、合成与活性筛选研究。

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将药物筛选旳过程在计算机上模拟, 对化合物也许旳活性作出预测, 进而对比较有也许成为药物旳化合物进行有针对性旳实体筛选。

在此基础上积累与建设化合物库, 包括虚拟化合物库旳建设与搜集。

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技能, 包括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旳分离和构造分析, 在功能筛选基础上进行构造改造, 优化与先导化合物旳发现。

2.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和天然生物药物, 是世界各国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旳重点领域之一。

本研究方向重要波及蛋白药物、糖类药物、核酸药物等现代生物药物旳研究与开发, 研究手段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化学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学与现代化学措施与技术, 详细研究方向重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设计关键技术、新型成药基因与成药蛋白旳鉴定、基因工程药物旳研究与开发、糖类药物旳研究与开发、规模化细胞培养技术、天然生物药物旳部分合成、老式生物药物(如中药)旳现代化研究等。

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生物与医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

此外,还需要学习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

2. 科研实践: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工作,积累科研实践经验。

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提出研究课题,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3. 学术交流:研究生期间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学者进行学术讨论,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4. 论文撰写:研究生期间需要完成一篇硕士论文,涵盖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并撰写论文。

5. 学位申请:完成所有学业要求后,研究生可以申请学位,需要通过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考试。

通常需要提交学位论文、相关材料和答辩报告等。

此外,一些学校还可能要求研究生参与教学工作,如指导本科生实验课程或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以上是一般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同学校
和专业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培养方案需参考每个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规定。

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培养方案

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培养方案

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实践能力及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药学人才,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二、培养要求。

1.掌握扎实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药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2.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厚的实验和实践经验,能够开展药物的设计、合成、纯化、分析、评价、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够根据需要完成新药研发的策划和实施;3.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具备事业单位、高等学校、药企等药学科技管理、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能力;4.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我国药学工作和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健康和福利的要求。

三、培养课程。

1.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分子药理学、药理学、生药学、医药化学、分析化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学、药代动力学、药物控释学、化学生物学等。

2.学科专业选修课程。

化学合成方法学、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学、现代制药工艺技术、药物发现技术、药物代谢动力学、抗肿瘤药物学、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制剂工艺学、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四、实践教学。

1.实验室实践。

药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完成实验教学课程实验任务和实验技能培训,并完成毕业论文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2.课程设计。

针对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研究生需要完成科研项目设计,并对所设计的实验进行完整开展,总结评定实验结果。

3.实习培训。

药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参加学科实现践教学,例如药厂实习、进行科技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积累药物制剂方面的经验等。

五、学位论文。

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需要撰写学位论文,该论文必须为研究性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论文题目应同申请人的研究方向、课题选择和所选专业有关。

论文须符合国家和学院学位授权委员会要求的学术规范和格式,并须经过科学性和学术道德性审核认证。

生物与医药培养方案 培养方式与学制

生物与医药培养方案 培养方式与学制

生物与医药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与学制生物与医药是关乎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与医药人才,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培养方案。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生物与医药培养方案中的培养方式与学制。

一、培养目标生物与医药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学、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科研、教育、生产、检验、疾病控制、药品研发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拓宽视野,提高学术素养。

4.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性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5.跨学科培养:加强生物学与医学、工程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制1.本科:四年制,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三年制,授予理学或医学硕士学位。

3.博士研究生:四年制,授予理学或医学博士学位。

4.博士后:两年制,进行深入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

四、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

2.专业基础课:生物学、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药理学等。

3.专业核心课:根据学生研究方向,开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4.实践教学: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

五、毕业要求1.掌握生物学、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

2.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

4.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

5.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总之,生物与医药培养方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研项目选择与实施
科研项目来源
导师课题、合作企业项目、国家或地方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等。
项目选择原则
结合药学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际需求,注重创新 性和实用定期汇报进展,确保 项目按计划进行。
学术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撰写
根据研究结果和结论,撰写学术论文,注重论 文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药物化学
介绍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以及新药设计与开发的原理 和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
研究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等,为新 药发现提供基础。
药学专业课程
药物分析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 药品管理与法规
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药物质量控制、 药品检验等方面的知识。
学术期刊选择
根据论文质量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学术期 刊进行发表。
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与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原则
遵循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合理安排实验方 案和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对实验数 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论文撰写
研究生需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撰写,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结果分 析和讨论等部分。
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论文撰写后,需进行论文答辩,向答辩委员会展示研究成果,并回答评委提问。答辩通过 后方可获得药学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估与审核
质量评估
学校和学院会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等方面。
培养具备药学实践技能的研究生

药学学科生药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兰州大学药学院

药学学科生药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兰州大学药学院

药学学科生药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00703:生药学学科概况生药学是一门以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应用现代生药学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及其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的学科。

以应用植物分类学、天然药物、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研究西北地区高原天然药物的来源、分类、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产及品质评价、药效药理、毒理,着重研究道地药材、珍稀药用植物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同时加强与化学、医药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集中药资源调查、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生药混乱品种的鉴定整理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等为一体的研究体系。

培养目标培养的研究生应科学作风严谨、求实,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

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能够独立进行药用植物野外调查、采集、整理和鉴定植物标本;能开展生药的鉴定研究、质量研究、中草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研究工作;外语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并达到四会;毕业后具有独立进行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研究方向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生药鉴定与资源的综合利用3.中、藏药及其复方质量标准和效应物质基础研究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总学分不低于32.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公共课计入总学分;学科通开课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门,计入总学分;专业基础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门,计入总学分;方向选修课计入总学分;专业外语计入总学分;人文与科学素养选修课计入总学分;必修环节计入总学分;补本课不计入总学分;必修环节1、开题报告必修,最晚于第三学期末完成。

2、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必修,每学年作报告1次,在学期间作报告不少于2次,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9 次。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1.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较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面向药物研究、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职业领域,较好地掌握药学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知识,掌握药学领域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能够分析本领域内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

4.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5. 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相关领域。

6. 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二、培养方向1. 药物合成与天然药物开发本方向包括药物合成技术与工艺两方面。

药物合成技术主要以药物化学合成过程及机理为基础,探讨原料药合成路线,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建立安全环保高效的合成路线。

药物合成工艺则主要优化合成工艺,提供适合规模化生产、工业化的合成工艺路线。

2. 药物质量分析与控制本方向包括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发展新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技术,针对药物制订有效的质量标准,为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3. 药物剂型设计药用新材料、新辅料研制与制剂工艺设计,药物剂型设计。

主要通过药物的处方前研究和临床应用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患者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出发点,采用现代制剂技术,设计药物的剂型。

药用新材料、新辅料研制是通过现代材料合成技术,合成制备新的药用材料,制剂工艺设计通过现代制剂技术和工艺设计,优化制剂的生产制备工艺。

4. 药物研究与开发评价策略与方法本方向包括临床前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评价,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规律,建立能够满足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体内、体外研究模型及临床评价指标或体系,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

药学专硕培养目标 全国药学教育

药学专硕培养目标 全国药学教育

药学专硕培养目标全国药学教育
药学专硕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掌握现代药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具备独立从事药学研究、药物研发、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工作的能力。

具体目标有:
1. 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药学实践技能,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药学学科的各个方面,包括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

2. 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药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能够阅读、理解并运用药学相关文献资料。

3.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具备崭新的视野、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的研究思路。

4. 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药学研究团队中主动参与协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并与他人合作完成药学实验室工作和药学项目。

5. 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注重科学研究的诚信和规范。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与患者、药企等相关人员有效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
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药学知识和专业背景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以上是针对药学专硕培养目标的一些建议,具体的培养目标还需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设置进行具体制定和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校内编号:S21303
一级学科:培养单位: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研究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来源药物的科学,它是一门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研究生药的基源、品种鉴定、质量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学科。

现代生药学的发展还新生了许多研究领域,如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天然药物资源化学等。

本学科主要研究生药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生药活性成分与质量标准以及新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开发队伍,承担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2)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成分分析与质量控制;3)生药的现代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新产品研究、应用研究;4)中药生物工程、方剂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二、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熟悉本领域的前沿及进展,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药品种鉴定、质量评价、活性成分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生药资源开发、等研究与开发工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胜任高等教育、科研开发以及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学习年限
生药学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3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生在学期间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27学分。

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五、学位论文
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按天津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工作的相关规定执行,发表论文要求按药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执行。

系主任:分委会主席:
年月日
学院公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