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
金工实习实验报告

金工实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金工实习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金属加工技术,学习和掌握金工技能,提高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了解实验所需的金属材料、工具和设备。
2. 设计制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制定金工实习项目和操作步骤。
3. 实验操作:根据设计制定的项目和步骤,进行金属加工操作,包括切割、焊接、锻造、钣金等。
4. 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要点:1. 切割:使用手工工具,如锯子、剪刀等进行金属切割,或使用机械切割设备,实现金属材料的切割。
2. 焊接:通过电弧焊接、气焊、激光焊接等技术,将金属材料连接起来,形成固定结构。
3. 锻造:利用锤击或压力等方式,改变金属的形状和结构,实现金属变形和加工。
4. 钣金:利用金属板材,通过切割、翻边、弯曲、冲压等工艺,制作各种金属零件和结构件。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记录,得到一系列金属加工的结果,包括切割好的金属材料、焊接连接的结构、锻造后的金属形状和钣金制作的零件。
深入讨论:通过金工实习实验,学生可以学到以下内容:1. 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特点:金工实习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金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各种金工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操作。
3. 金工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提高金工技能,包括切割、焊接、锻造、钣金等技术。
4.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工实习实验是金属加工技术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验还能增加学生对金工工艺的兴趣和理解,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结论:金工实习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记录,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金属加工技术,提高金工技能和对金属材料的理解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还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加对金工工艺的兴趣和理解。
材料专业实践报告 材料工程专业实训报告

材料专业实践报告1. 实践背景作为材料专业学生,实践是我们提高专业能力、了解行业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本学期的材料工程专业实训中,我参与了一项关于材料性能测试和分析的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材料测试技术和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2.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材料性能的理解,为日后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3. 实践内容3.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首先做了一些实验准备工作。
包括阅读实验指导手册,了解实验流程和操作要点。
我们还熟悉了实验室常用的材料测试仪器,例如力学性能测试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3.2 材料性能测试在本次实践中,我们选取了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首先是力学性能测试,我们使用了拉伸试验机测量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
然后,我们利用硬度计对材料进行了硬度测试,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抗压能力。
最后,我们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3.3 数据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将数据绘制成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硬度特点。
并通过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进一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4. 实践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我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我熟练掌握了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仪器和设备,例如拉伸试验机、硬度计和电子显微镜。
其次,我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硬度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了关于材料质量和性能评估的结论。
5.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我更加了解了材料工程专业的要求和工作内容。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参与更多的材料工程实践项目,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并在未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3]。
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有机灌输到各门课程中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追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5]。
课程思政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验课程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创新,首先,实验课程的层次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次,实验课程要充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的理念;再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实践的思想觉悟。
目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验课主要是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缺乏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多实验课程较少涉及课程思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和塑造。
实验课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教学模式,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讲授专业知识,又提升学生思想品德。
一、教学实践(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格实事求是的品格是学生将来求学和工作均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6],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反复为学生讲解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涉及众多实验,例如低碳钢静拉伸实验、金属材料硬度测定、金相组织观察等,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格。
第一,教导学生“只唯实”。
教师要教导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同样要有这种品质,在探寻实验真理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对教师的尊重就不敢质疑其观点,而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探求事实真相。
要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注重细节、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验结果的习惯,将实事求是的精神灌输给“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陈军修,刘亚,吴长军(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针对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在深入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热爱劳动和立志报国的品质的基础上。
关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考

关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考摘要: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较强,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当今社会发展对金属材料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
实践教学是学生将理论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快捷方式,具备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实验教学具备的条件1.1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特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作为材料类的品牌专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一门能够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教学探索的学科。
该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深奥,通过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一定的科研技能并增强对本专业的认知水平及从业兴趣[2]。
1.2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具备的实验教学条件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作为我校的传统专业,从师资配备到教学运行各环节都具备相对完善的条件。
目前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常规实验教学的开展,有独立的金相制样室、热处理室、硬度检测室、显微镜互动系统;所开的实验课基本为课程实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包括金相试样的制备、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操作及硬度测定、金相组织的观察、相图的建立、合金钢回火稳定性测定等,从宏观操作到微观组织结构分析,从性能检测、数据整理到形成报告,能够满足金属材料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2存在的问题及不足2.1师资队伍不稳定,实验教学能力不均衡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少,有资历的教师多数都是同时承担着理论教学、研究生培养、行政管理等多重任务,没有过多的精力思考实验室的建设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青年教师虽然书本知识够扎实,理论教学能力较强,但是工程实践经验匮乏,见识只局限于实验室,导致实验教学枯燥、缺乏鲜活的生产案例。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探讨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探讨一、课程背景介绍金属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涵盖了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传统金属加工行业中,金属材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金属材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缺陷与位错理论、塑性变形、强化机制、相变与析出反应、变形与断裂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不仅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是理解金属材料在加工与应用过程中行为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实验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金属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与分析等过程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近年来,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逐渐成为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新趋势,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研究与实践在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
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金属材料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行业需求融入到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与实用的知识。
五、课程评价与展望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未来的发展,因此对金属材料学课程的评价与展望显得尤为重要。
在评价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报告与论文的质量、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展望方面,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未来发展应该更加注重行业需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材料工程技术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工程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材料工程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以某高校材料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一则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案例。
二、案例概述该案例以“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过程1. 实验准备(1)实验目的: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拉伸实验、压缩实验、冲击实验等,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3)实验器材:拉伸试验机、压缩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样品夹具、标距尺、温度计等。
(4)实验步骤:①样品制备;②安装样品;③调整试验机;④进行实验;⑤数据处理。
2. 实验操作(1)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选取合适的金属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
(2)安装样品:将试样安装到试验机上,确保试样与夹具接触良好。
(3)调整试验机:调整试验机至合适的速度和载荷,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进行实验:启动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拉伸、压缩或冲击实验。
(5)数据处理: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力学性能指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判断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实践教学效果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以竞赛为载体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教学特色提出了以竞赛为载体的金属材料工程类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化工行业为依托,构建了完善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了本专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科竞赛;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18-0045-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8.021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依托我校“113”[一种理念,即需求(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简称OBE);一种模式,即CDIO (生命周期)培养模式;“三化”措施,即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制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深、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本科生培养和强化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在材料类专业学科竞赛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组委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一项本科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是目前材料类专业规格最高、制度最健全、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赛事。
大赛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锻炼材料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为全国材料学科大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材料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沈阳化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鼓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尤其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自2018年以来,我校连续3年获得国家一等奖,体现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优良的培养机制。
因而,专业根据近3年来指导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的经验,积极探索产教研融合背景下本科大学生竞赛指导的创新与改进模式,通过学科竞赛模式来培养本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金属材料综合性实验——碳含量的测定

金属材料综合性实验———碳含量的测定*钟涛生,王晓娟,黎文博,赵英杰(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和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基础理论的掌握依靠理论课堂教学来解决,而基本实践技能的提高须靠实验教学来完成。
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实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实验教学中的专业综合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专业生产问题解决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质训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3],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之后,我院也意识到了开设专业综合型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确定了在材料类专业(即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试点率先进行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现就其中的黑色金属材料中碳含量测定的实验方案与实践分享如下。
1布置任务综合实验第一天即召集同学,给每个同学分发20钢、45号、T8钢、T12钢和铸铁等几种成分不同、但是形状和色泽外观极为相似的黑色金属圆棒,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整理出若干种黑色金属碳含量鉴别的方法和原理,然后再重新召集同学并检查各位同学查阅资料的整理情况,随机抽查部分同学进行材料汇报,并对各种材料鉴别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讨,从而确定出三种最为可行的鉴别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实践。
总体实验方案与进程如表1所示。
2查阅碳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要求同学们利用四天时间到图书阅览室或者电子阅览室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根据最近三届学生综合实验的实践,同学们查阅了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并整理出了摘要:文章综合概括了我院金属材料综合性实验———碳含量的测定的实施方案以及金相分析法、火花法、最高硬度法和光电法等测量钢中碳含量的实验原理和特点,然后实践了利用金相分析法、火花法和最高硬度法分析鉴别相互混淆的20钢、45钢、T12钢、T8钢和铸铁等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属材 料工 程专业 具有 理论 与实践 、开 发与 应 用 紧密结 合 的特 点 ,是 理工结 合 、涉及 知识 面较 广 的工程应 用 型专业 。所 培养 的学 生应经 受 系统 、严 密 的工 程技 术基 础训 练 ,掌 握金 属材料 科学 的现 代 理 论 和研究 方法 ,了解金属 材料 设计 制造 、分析 测
苗 润 生 ,邵 红 红 ,王 兰
( 江苏大学 材料科学与1 程学院 ,江苏 : 镇江 22 1 ) 10 3
摘 要 :论述 了开设 专业综合 实验 的 目的,重 点介 绍了专业综合 实验 的改革思路 、特点和 具体的 实施过程 。通过五年 来的教 学 实践表明 :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动 手能 力、实验技能 以及创新 能力都得 到 了较 大幅度的提 高,为后 续的毕业设计及 今 后 面 向 企 业 的 工 作 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 关 键 词 :专业综合 实验 ;金属 材料 工程 专业 ;教 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 4 . 6 24;Q 4 文献标 志码 :A 62 di 0 36 /. s.6 2- 5 0 2 1 .20 3 o:1 .9 9ji n 17 45 .0 20 .3 s
i lme tt n f t e o r h n ie x ei n s w r ito u e . T r u h f e y a s e c i g p a t e, i wa fu d t a h mp e na i s o h c mp e e sv e p r o me t e e n r d c d h o g v e r i ta h n r ci c t s o n h tte s d n s uo o u e r i g a i t ,ma i ua ie a i t ,e p rme ts i s a d i n v t n a i t a e b e x e sv l i r v d, t e t ’a t n mo s la n n b l y u i np lt b l y x e i n kl n n o ai b l y h v e n e t n i ey mp o e v i l o i
Te c i g Pr cie o h pe il e m p e e i e Ex e i e t a h n a tc ft e S cai d Co z r h nsv p rm n Pr g a n M e a a e ilEn i e rn o r m i t lM tra gn e i g
型金 属材料 和提 高现 有金 属材 料性能 ,对 材料热 加
丁处理 过程 进行 工艺 设计 、质 量分析 、生 产管理 和
“ 金属材料学”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和“ 等多 门
课 程 。以往本 专业 大多实 验教学 遵循 实验 随课 程走 的传 统教 学模式 ,实验教 学依 附 于理 论教 学 的进 度 安 排 ,实 验 的 内容仅 限 于刚学 过 的理 论 ,多为 基础 型验证性 实验 ,实 验 内容 比较 单一 ,通 常都在 再现 前 人 的结 果 。当然 ,通过 这些 实验 ,学生 能够 掌握 基 本 的实 验技 能 、实验方 法 、实验仪 器 的操 作 和实
w i a i ago u dt nfrh u sq et i o apoet n l t okn. hc h s a odf nai esbeu n dp m rj dpa ri h ld o o ot l ca nw g
Ke r s p ca i d c mp e e s e e p r n ;mea tr le gn e i g ta h n r ci e y wo d :s e il e o r h n i x e i z v me t tl mae a n ie r ; e c i g p a t i n c
1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 的现状
江苏 大学金 属材 料工 程 专业 实 验 教 学涵 盖 “ 金
属学 原理 ” 金 属材 料 组 织 控 制原 理 ” 金 属 材 、“ 、“
料 强韧化 ” 材料 力学 性 能 ” 材 料 物 理 性 能 ”、 、“ 、“
试 、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术 ,具备开发新
MI n s e g S AO Ru -h n , HAO Ho g h n , W AN L n n —o g G a
( col f t isSinea dE g er g J ns nvri , hni g2 2 1 C ia Sh o o e a cec n ni e n , i guU i sy Z ej n 10 3, hn ) Ma r l n i a e t a
第 1 O卷
第 2期
实 验 科 学 与 技 术
E p r n ce c n e h oo y x ei me t in e a d T c n lg S
Vo . 0 . 1 1 No 2 Ap . 01 r2 2
21 0 2年 4月
Hale Waihona Puke 金 属 材 料 工 程 专 业综 合 实验 课 程 的教 学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