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件-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有机化学: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醇,俗称薄荷醇或薄荷脑。
CH3
7
CH
CH2 CH2
1
6
2
CH2 CH2 CH
CH
54 3
8
9
10
OH
CH3 CH3
• 3-萜醇分子中有3个不同的手性碳原子,故有4对 对映异构体,分别是〔 〕薄荷醇、〔 〕异薄 荷醇、〔 〕新薄荷醇和〔 〕新异薄荷醇。即 以下的四个非对映异构体和各自的对映异构体。
练习题17.1 香叶烯〔C10H16〕,一个由月
桂的油中别离而得的萜烯,汲取3摩尔氢分
子而成为C10H22,臭氧分解时产生以下化
合物CH3:CCH3 H C H HC CH2CH2C C H
O
O
O
OO
依据异戊二烯规则,香叶烯可能的结构是什 么?

类别 单萜类 倍半萜类 二萜类 三萜类 四萜类 多萜类
H+
重排

Cl
Cl
• α-蒎烯
〔张力较大〕
小〕 氯化莰
〔张力较
• 从上式可看出,虽然首先生成3o 碳正离子,但 由于分子内四元环的张力较大,因而仍重排成2o 碳正离子,使其转变成具有张力较小的五元环。 因此,减少环的张力是上述重排发生的主要原因。
• 生成的氯化莰经碱处理后,可排除氯化氢,发生 另一次重排,形成莰烯〔以构象式表示反响过 程〕:
• 3.双环单萜 在萜烷结构中,C8假设分别与C1、C2或C3相连时, 则可形成桥环化合物,它们是莰烷、蒎烷或蒈烷;假设C4与C6 连成桥键则形成zaozi007烷,它们的根本碳骨架及编号如下:
C8~C1相连
7
1
6
2
54 3
8
10

有机化学萜类甾体PPT课件

有机化学萜类甾体PPT课件

CH3
CH2
CO
H
O
H
18-去甲基-孕甾-4-烯-3,20-二酮 18,19-双去甲基-5α-孕甾烷
词首“去甲基”的采用,可能会使 某些甾体化合物出现同物异名的 现象。如:
5β-雌甾烷
H
19-去甲基-5β-雄甾烷
第24页/共32页
5.当母核的碳环扩大或缩小时,分别用词首“增碳” (Homo)“失碳”(Nor)来表示,若同时扩增或缩 减两个碳原子就用词首“增双碳”(Dihomo)“失双 碳”(Dinor)来表示,并在其前注明在何环改变。例 如:
第17页/共32页
11 1 10 9
12 13
17
C D 16
2
A
B
8 14 15
3
7
45 6
A/B反式稠合
CD AB
A/B顺式稠合
两种稠合方式的区别在于C5-H构型的不同。 在甾体化合物中,如果某个基团:
朝向平面前的,称为β位 朝向平面后的,称为α位
第18页/共32页
R
2
1
12
11
13
9 10
——二环第脂8页环/共烃32页命名——
这4种饱和双环萜自然界不存在,存在其不饱和和 含氧衍生物。松节油中存在:
α-蒎烯 构象式
β-蒎烯
α-蒎烯与β-蒎烯在0℃可与HCl加成,较高温度会发生骨架的
重排,生成莰的结构。4元环扩为五元环,减少环张力。瓦格
涅尔-麦尔外英(Wangner-Meerwein)重排。
第2页/共32页
二、单萜类化合物 (一)链状单萜
CH2OH
橙花醇
CHO
CH2OH
(存在于玫瑰油、香茅 油中)

第15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ppt课件

第15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ppt课件


1,7,7-三甲基二环[ 2.2.1 ]-2-庚酮 自然界存在的樟脑为右旋体,合成品为外消旋体。
CH2SO3Na O
樟脑-10-磺酸钠注射剂
(3)龙脑(2-樟醇)
7 6 5 4 1 2 3 OH
冰片
六角片晶,升华似胡椒 又似薄荷的香气,发汗、 镇痉、止痛、驱虫,人 丹、冰硼散的成分
樟脑经硼氢化钠还原得龙脑和异龙脑
OH COOH
正系 3α,7α,12α-三羟基-5β-胆烷24-酸(胆酸)
A 5 H
17 D
10 H B 9 C 8
13 D 14 H
17
1、环 稠合 方式 分类
正系(5β型—C5)
H
别系(5α型--C5 ) A/B 反 B/C 反
A/B 顺
B/C 反 C/D 反
C/D 反
备注:C4~C5、C5~C6、C5~C10有双键,无正系、别系之分
编号次序
12 19 1 2 A 3 4 11 9 10 H 5 H 6 B C 8 7
链状单萜 头

单萜
苧烯 尾 头
单环单萜

双环单萜
樟烷(莰烷)
1、链状单萜
基本骨架: 尾 头 头 尾 头 尾 头


CHO
CH2OH
罗勒烯
月桂烯
柠檬醛
香茅醇
Z
H
E
H
CHO
CHO
合成VA原料
β-柠檬醛(橙花醛)
H CH2OH
α-柠檬醛(香叶醛) 90%
CH2OH H
橙花醇 Z
香叶醇 E
2、单环单萜
第2节 甾体化合物
一、甾体化合物结构 (一)基本结构

类和甾类化合物课件

类和甾类化合物课件

植物醇
OH
植物醇(Phytol),别名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 植醇,叶绿醇。粘性液体,沸点202-205℃/1.26kpa,折光 率 (20℃)1.462-1.466。天然存在于茉莉油中, 也存在于茶 叶中,是叶绿素以及维生素E和K的一组分。具有很弱的 花香和香酯香气,作为定香剂,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从 理伦上讲可从乙炔和丙酮为起始原料,经一系列反应制得。 植物醇可在合成维生《素类和E甾的类中化合间物》体PP中T课获件 得。
松香酸
COOH
松香酸为一种单晶片状结晶(很难结晶);熔点173~ 174℃,比旋光度【α】-106°(绝对酒精);不溶于 水,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工业用的 松香酸是黄色玻璃状固体,熔点有时可低至85℃。 松香酸可从脱氢松香酸合成,脱氢松香酸可从2-异丙基 萘合成。松香酸的甘油酯称酯胶,可用于油漆。松香 酸用于发酵工业,并且可用作肥皂和造纸工业的填料。
《类和甾类化合物》PPT课件
山道年
O
O
O
山道年
山道年存在于某些蒿属植物中,为无色晶体,熔 点174-176℃,遇光变黄,可溶于乙醇、氯仿和苯。 有α-、β-两种立体异构体。用作驱蛔虫和驱蛲虫剂。 我国化学家黄鸣龙对山道年的立体构型研究作出 了重要贡献。
《类和甾类化合物》PPT课件
愈创木薁
又称愈创蓝油烃,蓝色油状,见光后变绿色,最后变 成黄色。沸点165~170℃(1.33kPa)。熔点31.5℃。不溶 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氯仿。对热、弱酸、弱碱 稳定。存在于桑种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根和 根皮,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 的叶,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叶等植物中。本品具有消炎及促进组织 肉芽再生作用,能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并有防热、 防辐射、防皲裂作用。用于烧烫伤、皲裂、冻疮、湿 疹、皮炎的治疗及预防高热辐射。

北大有机第十六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ppt课件

北大有机第十六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ppt课件
CH3
C
H 3C
CH2
lim o n e n e 单环单萜
-P in e n e 双环单萜
植 醇
开链双萜醇
OH 金合欢醇
开链倍半萜
杜松烯
双环倍半萜
C H 2O H
vitamine A
单环双萜醇
CH2OH
Terpenoids 萜类化合物
CH3
(首 ) H 2C (尾 ) H 2C
CH
CH2 (尾 )
基本骨架
月桂烯
CH2OH H
H CH2OH
CHO H
H CHO
* CH2OH
香 叶 醇
橙 花 醇
-柠 檬 醛
顺反异构体
-柠 檬 醛
香 茅 醇
Terpenoids 萜类化合物
环状单萜 a. 单环单萜
Lemonene 1,8-萜二烯
7
1
6
2
54 3
8
9
10
* * * OH
薄荷醇
*
*
O
薄荷酮
OH (-)-薄 荷 醇
CH3
2
1
10 9
8
3
4
56
7
H
甾族化合物 (Steroids)
4. Cholesterol:
CH3 CH3
2
1
HO3
A 4
CH3
H CH3
13
10 9 B
CD 8
5
6
H
7
H
C8H17
17
HO
A/B, B/C, C/D trans-
3--醇
m.p. 148.5°C [] -31.5° (C=2, C2H5OC2H5)

有机化学14 萜类与甾体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学14 萜类与甾体化合物-PPT课件
第十四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两类天然产物。 它们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这两类天然产物与药物的关系 极为密切。 第一节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
本章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1.了解萜的定义、分类和一般性质 2.了解重要的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课堂练习
命名下列化合物
OH
(1)
α -蒎烯
(2)
4-异丙基-1-环己醇
(3)
莰烷
O
(4)
2-甲基环己酮
第十四章
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第二节 甾体化合物
1.掌握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2.熟悉甾体化合物的命名
4.了解重要的甾体化合物 能力目标: 能运用化学方法鉴别常见的甾体化合物
根据分子中所含异戊二烯的单元数,可将萜类化合物 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四萜等。 (见表14-1)
三、萜的一般性质
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含有碳-碳双键或羟基、羰基、羧基等 官能团。因此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羰基反应,内酯结 构水解开环等。
第十四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
常见的萜类化合物
第十四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萜类化合物具有 (C5H8)n 的通式,这种结构特点称为:
异戊二烯规律
3
CH 3 CH 2 头 异戊二烯 C 5H 8 C CH CH 2 尾
H 2C 头
CH C
CH CH 尾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二十一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terperoids and steroids)
第一节 萜类 一、萜类的涵义和异戊二烯规律 二、萜类的分类、命名 三、几种重要的萜类化合物
第二节 甾族化合物
总目录
第一节 萜类
一、萜类的涵义和异戊二烯规律

萜烯(terpenes)的早期涵义:
具有C10H16组成成分的烃类,因其分子中含 有烯烃双键,称为萜烯。
α-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 γ-胡萝卜素
总目录
第二节 甾族化合物
甾的基本结构
R1、R2多为甲基
R3为具有2、4、5、8、 9、10个碳的侧链
胆固醇
总目录
练习:异戊二烯单位的划分
OH OH
异戊二烯
牻牛儿醇(单萜)
金合欢醇(倍半萜)
O
OH
CH2OH
维生素A(双萜)
薄荷醇 (单萜) 樟脑 (单萜)
对于某些萜类的划分方式,可 以有其他选择,如薄荷醇!
总目录
三、几种重要的萜类化合物
1. 柠檬醛
CHO CHO
H3C H3C
CH3 C CHCH2CH2C CHCHO
柠檬醛a
柠檬醛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薄荷醇和薄荷酮
* * *OH
* *
O
总目录
3. 蒎烯、冰片或龙脑(2-菠醇)和樟脑(2-菠酮)
H OH
冰片(龙脑)
(±)-樟脑
总目录
4. 四萜
维生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
CH2OH
VA1

维生素A1是油溶性物质,为黄色晶体,存 在于鱼肝油、蛋黄等中。
胡萝卜素是多烯色素,红色结晶,可通过 柱层析法分离出三种组分,结构非常相似:

第二十一章萜类与甾族化合物 - PowerPointPresentation

第二十一章萜类与甾族化合物 - PowerPointPresentation

⑵ 我国命名:一律按英文俗名的音译,再按上
“烷、烯、醇”等类名。或采用习惯上形成的俗 名,如:樟脑、薄荷醇。 注意:萜类结构比较复杂,为简便起见,通常 用简式表达,写法是:只写C—C间的键,C— H键可以不写且未端代表一个C原子,但连有其 它基团必须标出来,并且每个C必须满足4价。
OH
薄荷醇( 3 —蓝醇,单萜) 存在于薄荷油中 侧柏烷 松节烷 蒎烷
系统命名为“3-孟醇”,又叫 “薄荷脑、薄荷精”。结构中8个 对映体。分别命名为(±)薄荷 脑,(±)新薄荷, (±)异薄荷脑, (±)新异薄荷脑。天然的为左旋体。 并且其3个取代基均在e键上。
* * *
OH
薄荷醇
应用:存在于薄荷油中,低熔点固体,具有芳
香凉爽气味,是人丹、清凉油的主要成分之一; 有杀菌、防腐作用,并有局部止痛的效力。用 于医药、化妆品及食品工业中,如清凉油、牙 膏、糖果、烟酒等。 3. 双环单萜 也可以当做桥环化合物来命名。在自然界中存在 较多的是蒎和菠两类化合物,在蒎烷中重要的是 蒎烯(α ,β ),在菠烷中重要的是2-菠醇(冰 片)和2-菠酮(樟脑)。
存在于动物的肝、奶油、蛋黄和鱼肝油中。人和动 物生长的必需养分,缺乏时会引起夜盲症、干眼症、 皮肤粗糙、降低抗感染能力,导致眼角、眼膜硬化。
CH 3 CH 3
CH 3
CH
CH 3
COOH 松香酸
存在于松脂中,是松香的 主要成分。松香是广泛用于造 纸、制皂、制涂料等工业上的 原料。
六 三萜 三萜是由六个异戊二烯单位连接而成的 化合物,如角鲨烯。
CH2OH
O O 山道年 O
是由山道年花蕾中提取出的无色 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3个环,其中一个是内酯环,易被 水解成山道年酸盐而溶于碱中,而再 加酸酸化又重新生成山道年,并且从 溶液中沉淀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α型
2020/10/26
2. 与羟基有关的反应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 e键羟基比a键容易。
HO
H
H
H
(2)氧化反应: a键羟基比e 键容易。
O
2020/10/26
H H
几类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1、胆甾醇 :从胆石中发现的固体状醇,故 又称胆固醇。
存在于人体的各组织中。
2020/10/26
11
14 15
12
17
11
13
16
12
17
11
13
16
1
9
14
15
1
9
14
15
2
10
8
2
10
8
3
5
7
4
6
3
5
7
4
6
β构型,用实线表示 α构型,用虚线表示
2020/10/26
三、命名
HO
11
CH2OH
20C O
OH
H
H
3
O
11β,17 α,21-三羟基-
H
孕甾 -4-烯-3,20-二酮
2020/10/26
通式(C5H8)

存在
n=1
挥发油
n=2 n=3 n=4 n=5 n=6 n=8
挥发油
挥发油、树脂、苦 味素 挥发油、叶绿素、 苦味素 海绵、植物病菌、 昆虫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 乳胶角质
植物胡萝卜素类
练习: 三萜基本骨架含碳原子数为: C
A. 10 B. 20 C. 30 D.40
2020/10/26
第十八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2020/10/26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第一节 萜类
来源:挥发油(又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从植 物的花、果、叶、茎、根中得到有挥发性和香 味的油状物
作用: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 祛痰、止咳、驱 风、发汗、驱虫、镇痛
2020/10/26
生物功效: a. 抗白血病、抗肿瘤活性:莪术醇(curcumol)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对热和空气中的氧都 比较稳定。
2020/10/26
2、胆甾酸 在人和动物的胆汁中,含有几种结构与胆甾醇类
似的酸,称为胆甾酸。例如胆酸和脱氧胆酸。
2020/10/26
胆酸和脱氧胆酸与甘氨酸(H2N-CH2-COOH) 或牛磺酸(H2N-CH2-CH2-SO3H)以酰胺键相 结合,这种结合胆酸总称为胆汁酸。
2020/10/26
激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氮激素,如肾上 腺素、甲状腺素和胰岛素等;另一类就是甾 体激素。根据来源甾体激素又可分肾上腺皮 质激素和性激素两类。
2020/10/26
具有调节糖代谢作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2020/10/26
具有调节水及无机盐代谢作用:
2020/10/26
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抗 病毒、抗休克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以控制 严重中毒性感染和风湿病等。
在碱性胆汁中,胆汁酸以钠盐或钾盐形式 存在,称为胆盐。
2020/10/26
胆盐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乳化剂),能降低水 的界面张力,使脂肪乳化为微粒并稳定地分散于 消化液中,增加了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机会,从 而加速脂肪的水解,以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
乳化的脂肪不仅容易消化,而且一部分高度乳化 的脂肪微粒,可不经消化而直接由肠粘膜吸收。
四、甾族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
BC、CD之间都是反式并联。 正系:AB顺式; 别系:AB反式(多)
12
17
11
13
16
12
17
11
13
16
1
9
14
15
1
9
14
15
2
10
8
2
10
8
3
5
7
4
6
3
5
7
4
6
2020/10/26
四、甾族化合物的构象分析举例
1. 与双键有关的反应
H2/Pt
HO
H
HO
C6H5CO3H HO
10 15 20 30 40 >40
(一)单萜(p534) 链状单萜类:罗勒烯、香叶醇 、 柠檬醛、
香茅醇
单环单萜类:苧烯、薄荷醇 双环单萜类: 松节油、樟脑、龙脑(冰片)
2020/10/26
名称 半萜 单萜
倍半萜
碳原子数 5 25
三萜 四萜
30
40
2020/10/26
维生素D广泛存在于动物体中,含量最多的 是脂肪丰富的鱼类肝脏;也存在于牛乳、 蛋黄中等 。
2020/10/26
维生素D包括几种生理作用相同的物质,其中以 维生素D2和D3的作用最强。
由于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 液中钙、磷浓度增加,有利于钙、磷沉着,所以 能防治佝偻病和软骨病。
13
19
16
1
9
14
2
10
8
15
O
3
5
7
R
202O0/10/26
4
6
7-脱氢胆甾醇:存在于人体皮肤中。当受到紫外 线照射时,它的B环打开转变为维生素D3。
HO
2020/10/26
紫外线 HO
麦角甾醇 它的B环打开生成维生素D2。
紫外线
HO
HO
2020/10/26
维生素D也叫抗佝偻病维生素,因为缺乏时, 儿童会得佝偻病,成人则患软骨症。
定义:看作是异戊二烯的低聚物、氢化物、 含氧衍生物(高聚物天然橡胶除外)
2020/10/26
例:
CH3
H2C

CH2

异戊二烯
2020/10/26
CH2


C尾H2
H3C
C头H3
月桂烯
二、分类
根据所含异戊二烯单位数
类别
异戊二烯单位数
碳原子数
单萜
2
倍半萜
3
二萜类
4
三萜类
6
四萜类
8
多萜类
>8
2020/10/26
OH C CH
HO
3, 17β-二羟基-17α-乙炔基- 1,3,5(10)-雌甾三烯
2020/10/26
CH3 H CO
H
H
H
O
18-去甲基- 孕甾 -4-烯-3,20-二酮
2020/10/26
O
H
H
H
HO H
雄甾酮
O
H
H
H
HO H
表雄甾酮
2020/10/26
5-H构型:5α即别系,5 β即正系。
治疗早期宫癌等。 b.抗疟活性:青蒿素(arteannuin)等。 c.促进肝细胞再生活性:如齐墩果酸。 g. 还有消炎、泻下、降血脂、降低转氨酶等活性。
2020/10/26
一、结构
CH3 H2C
CH2
特征:碳原子数是5的整数倍
异戊二烯规律:看作是若干个异戊二烯 分子以首尾相连而成。 (C5H8)n
H3C21
CH
12
C18H3 20
17
13
C22H2 H
C23H2
C24H2
CH
25
C26H3
C27H3
1
C19H3 9
H
14
16
2
10
8
15
H
H
3
5
7
HO
4
2020/10/26
6
C-3上的羟基是β型的
在体内C-3上-OH常与脂肪酸结合成胆甾醇酯。
21
22
24
26
20
23
25
18
12
17
27
11
第二节 甾族化合物(Steroids)
一、基本骨架
环戊烷多氢菲,四 个环用字母A,B, C和D表示,17个 碳原子按特定顺序 编号。
R1 R2
R
C
D
A
B
2020/10/26
二、基本骨架的编号
1 2
A
3 4
2020/10/26
12
11
C C19H3 9
10
8
B
5
7
6
C18H3 R
17 13
D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