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铁路枢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枢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该篇文章的主题是“铁路枢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根据题目要求,文章需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格式进行写作。
正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铁路枢纽建设项目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关键项目之一。
本报告将对铁路枢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描述,以期为项目决策和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铁路枢纽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具体位置)3. 项目规模:(投资额、占地面积等)4.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目标及其背景)三、评价范围本报告对铁路枢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范围进行详细说明。
评价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2. 水环境影响评价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4. 噪声和振动评价5. 生态环境评价6. 城市景观评价7. 社会影响评价四、评价方法与数据收集本报告采用了以下评价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1. 文献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了解项目背景和类似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
2. 实地考察:到项目建设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
4.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对项目的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大气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将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排放。
2. 水环境影响:项目对附近水体的水质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3. 土壤环境影响:项目可能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应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
4. 噪声和振动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一定噪声和振动,需进行噪声隔离和减振措施。
5. 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6. 城市景观影响:项目将对周边城市景观产生一定变化,需进行景观设计与规划。
7. 社会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将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应采取补偿和安置方案。
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一、评价工作概述1、评价工作思路2、评价范围及对象3、环境保护目标二、规划概述1、建设规模2、规划年度3、运营管理模式4、主要技术标准5、旅行速度和运营时间6、用地规模7、投资估算三、规划影响分析1、城际铁路规划政策符合性和相容性2、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3、城际铁路规划协调性分析4、规划环境影响分析四、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与相关规划协调的对策措施2、满足制约因素的对策措施3、环境影响控制措施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六、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附图:省铁路网规划示意图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地区示意图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宁波地区示意图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金华地区示意图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台州地区示意图一、评价工作概述1、评价工作思路本次评价在对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主要围绕《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与城市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以及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制约因素、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以本项规划与沿线各城市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为评价重点。
(1)规划相容性分析依据《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及各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功能定位(性质)、城市发展目标(社会、经济和环保)、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分析轨道交通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2)规划协调性分析依据《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及各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相关专项规划,就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案、场(段)站选址,分析《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与、宁波、台州、金华都市圈地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专项规划的协调性。
(3)规划环境资源制约因素分析在详细规划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宁波、台州、金华都市圈各城市环境特征、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制约因素;根据沿线各城市资源供应能力、区域环境质量、分析规划方案建设规模(分类占地、能源消耗、水源消耗)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性。
环境保护部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3.04•【文号】环审[2014]29号•【施行日期】2014.03.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29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你单位《关于申请〈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复核的函》(甬轨指函〔2013〕21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曾以《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8〕65号)批复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工程发生变更,主要变更内容有:1处停车场位置北移,高架段部分区间线路调整,最大偏移量110米。
地下段线路最大偏移量56米,相应车站、风亭、冷却塔位置发生变化。
取消1处地面车站。
运营期列车编组及对数增加。
1处主变电站位置调整。
变更后工程起于高桥西站,止于天童庄站,线路全长22.40公里,其中地下线长15.07公里,地面线长1.04公里,高架线长5.98公里,过渡段长0.31公里。
设20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5座。
设停车场1处,车辆基地1处。
设主变电站2处。
变更后项目建设总体符合《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
因此,我部原则同意你单位按照项目变更后的方案及下述要求进行建设。
二、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依据报告书提出的达标控制距离要求,在地铁沿线、停车场、车站风亭、冷却塔以及主变电站的噪声、振动、电磁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振动和电磁等敏感建筑物。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境境
境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资估算 向建设、设计单位反馈意见
制定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3.14 建设 constru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 试、验收以及试运行。 3.15 运营 opera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评价程序
2
HJ453-2008 3.10 车组 set of car
由单节车编成固定的基本行车单元,可在轨道上独立运行的车辆组合体。 3.11 列车 train
在线路上运行的,由一个或多个车组组成的集合体。 3.12 车辆段 wikipedia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 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3.13 停车场 depot
采用专用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 导向轨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
主要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30000~70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二○○七年八月成都目录前言1 总论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目的和指导思想 (3)1.3环境要素选定与评价范围 (3)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2工程分析 (7)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10)3.1自然环境 (10)3.2生态环境 (12)3.3社会环境 (13)3.4环境质量现状 (16)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4.1评价内容 (17)4.2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 (17)4.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4.4 工程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 (5)4.5 水土保持方案 (6)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5.1 声环境影响评价 (7)5.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8)5.3水环境影响评价 (11)5.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5)5.5 固体废物和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16)6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及投资估算 (19)6.1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19)6.2 环保投资估算 (24)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5)7.1本项目收益 (25)7.2损失部分 (25)7.3效益总和 (26)7.4无法量化的社会效益 (27)7.5小结 (28)8评价结论 (29)8.1线路方案合理性分析结论 (29)8.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9)8.3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 (30)附件:1、《关于新建铁路渝利线工程穿越玉峰山森林公园征求意见函》(中铁二院环工函[2007]214号);2、《关于请求同意渝利铁路通过龙溪河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函》(中铁二院环工函[2007]22号);3、《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渝利铁路建设拟通过龙溪河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环保问题的复函》(长寿府函[2007]46号)前言工程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西起重庆市江北区,向东途经重庆市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正线长度259.264 km,投资297.3亿元。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审﹝2014﹞119号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审﹝2014﹞119号上海铁路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你部报送的《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技术评估意见及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高邮市、宝应县和镇江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均悉。
受环保部委托,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技术评估意见及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高邮市、宝应县和镇江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在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并有效减缓对沿线环境敏感目标影响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考虑,同意你部按《报告书》所述内容建设。
二、原则同意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高邮市、宝应县和镇江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
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你部须落实预审意见和《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制订施工期环境保护手册,做到规范施工、文明施工,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并在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中重点落实以下要求:(一)进一步优化铁路线位走向,减轻铁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等敏感目标的影响。
(二)加强沿线生态保护。
根据相关保护管理规定和相应主管部门意见,严格落实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和洪水调蓄区等生态红线区域的各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施工营地、弃渣场等临时工程不得设置在生态红线区域内。
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环评第二次公示(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简称甬金铁路)工程内容:(1)建设内容①甬金铁路正线工程甬金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新建桥梁56座-55.187km,隧道47座-94.637km,路基35.525km。
设车站9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新建车站6个。
沿线新建直供牵引变电所3座,改造既有牵引变电所3座。
②东孝(含)至义乌(不含)既有线改造工程东孝站东端咽喉增设渡线1条;为满足沪昆客运专线跨线动车组下线运行,既有沪昆铁路义乌至东孝段按增设CTCS-2级列控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
③金华东站扩能改造工程金华东站新建峰前到达场,设到达线8条(含推峰线2条)。
调车场向南侧扩建,既有上行到发场维持既有,调车场规模按22条布置,调车场新增加2股道;将沪昆下行正线向外拨移(改线长度2.11km)。
④宁波东客车技术整备所改造工程宁波东客车技术整备所存6、存7改为客车整备线,将存1~存3改为客车停留线,存4、5作为客车车底停留线。
⑤北仑港站增设车辆装卸检修所工程在北仑港增设装卸检修所一处,办理货车装前卸后的安全检查并宣传爱车。
北仑港站车辆装卸检修房屋设于货物装卸线(货物装卸站台旁),建筑面积约100m2。
⑥新建宁波动车所在邱隘设宁波动车所,近/远期规模为存车线24/40条,检查库线6/10条。
动车所走行线长5.6km。
(2)工程等级Ⅰ级铁路,设计速度160km/h,预留200km/h,采用电力牵引。
(3)工程投资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336.24亿元,其中土建投资309.87亿元。
(4)工期计划2017年1月开工,2020年12月全线完工,总工期4年(48个月)。
线路走向:金华至宁波新建铁路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
金甬铁路自义乌站引出,利用既有沪昆线东行3.6km,于既有沪昆线K305+300处设鹤田线路所,新建线路起自沪昆线新建鹤田线路所(左线即上行线接入鹤田线路所,右线即下行线接入义乌站),上跨沪昆线,下穿杭长客专,在东阳城区东北侧设东阳站,在嵊州市长乐镇南侧设南山湖站,在嵊州、新昌城区结合部新昌江西侧设嵊州站,在新昌县黄泽江东岸设新昌站,在奉化市溪口镇班溪设溪口站,在方门村南侧上跨甬台温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及S214,至奉化站对侧并站,再沿甬温铁路接入云龙站。
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11.04•【文号】环审〔2024〕113号•【施行日期】2024.11.04•【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4〕113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报送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铁发改函〔2023〕278号)、《关于暂缓审批〈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长赣工管〔2023〕1号)、《关于启动审批〈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怀邵衡安长赣〔2024〕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江西省境内,包括正线和相关工程。
正线自长沙西站接轨引出,经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江西省萍乡市、吉安市、赣州市,于赣州市赣县区衔接既有赣瑞龙铁路。
正线全长429.459公里(湖南131.886公里、江西297.573公里),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为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行列车对数近期(2035年)为32对/日至91对/日;远期(2045年)为40对/日至114对/日;新建桥梁273座长182.672公里,新建隧道117座长193.779公里,桥隧比为87.66%;正线设车站10座(新建9座、扩建1座)。
设牵引变电所10座(新建8座,改建2座)。
相关工程包括长株潭枢纽配套工程、萍乡地区配套工程和赣州枢纽配套工程。
该项目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2〕1499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实施将对沿线生态、声环境、水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本批复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建设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减缓和控制。
我部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7月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五、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说明:本环评报告书简本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摘要,环评报告书将根据公参征集的意见和技术评审会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文本以环评审批部门的公示材料为准。
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简称“甬金铁路”)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客货运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最高速度160km/h。
建设期: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总工期为48个月。
1.1.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预留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2800m;5、限制坡度:6‰;6、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动车组;货车HX系列;9、牵引质量:4000吨;10、闭塞方式:自动闭塞;11、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
1.1.3 建设项目地点工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绍兴市、宁波市区境内。
金华至宁波铁路位于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线路西起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金华市,途经金华市所辖义乌市和东阳市、绍兴市所辖嵊州市和新昌县、宁波市所辖奉化市,向东延伸至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文化中心、浙江省副省级城市宁波市。
线路西连金华(义乌)地区,与沪昆铁路、杭长客专、黄金铁路衔接;中间在嵊州站与规划的杭绍台城际交叉;东接宁波枢纽,与甬台温铁路,宁波北环线,宁波港口北仑支线和镇海支线,规划的甬舟铁路和穿山港支线衔接。
金甬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其中金华市境内60.051km,绍兴市境内63.147km,宁波市境内62.15km。
具体线路走向见“附图1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地理位置图、附图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线路走向示意图”。
图1.1-1 工程线路地理位置图图1.1-2 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51.1.4 功能定位甬金铁路东起宁波枢纽,与沿海通道、杭甬通道相连,西与沪昆通道相通,形成了宁波地区及宁波-舟山港至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
路网上填补了浙东南片区的空白,缩短了宁波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运输距离,进一步完善浙东地区铁路网布局,增强浙东南片区路网的机动灵活性,为沿海战略要地提供便捷、快速、大能力的运输通道。
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网抗灾害的能力,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宁波、舟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长三角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重要的“桥头堡”,是我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前沿阵地。
宁波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着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000多亿美元,宁波舟山港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港,与世界主要港口之间互通、互联。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可与东南亚、欧洲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金甬舟铁路的建设,打通了宁波舟山与内陆腹地联系的便捷通道,并通过沪昆铁路、渝怀铁路、兰渝铁路、欧亚大陆桥通道等“陆路的丝绸之路”沟通中东和欧洲国家。
更加方便宁波舟山乃至全省产能过剩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及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同时也方便内陆腹地外贸物资通过宁波舟山港、经海上丝绸之路通向世界各国,因此,建设金甬铁路是宁波舟山以及全省更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这对进一步提升宁波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1.5 建设必要性甬金铁路的建设是加快宁波、舟山融入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宁波-舟山港拓展中西部内陆腹地、缩短内陆腹地出海通道时空距离的需要;是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加强舟山新区、宁波都市圈与浙中城镇群联系,推进沿线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扩大宁波经济区开发、促进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需要;同时是区域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绿色交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2.1 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范围①甬金铁路正线工程甬金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新建桥梁56座-55.187km(按左线统计,下同),隧道47座-94.637km,路基35.525km,正线桥隧比为80.83%。
设车站10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新建车站6个,远期预留车站1个。
沿线新建直供牵引变电所3座、直供分区所4座、开闭所1座,改造既有牵引变电所3座。
设东阳、新昌、云龙综合维修车间。
②东孝(含)至义乌(不含)既有线改造工程东孝站东端咽喉增设渡线1条;为满足沪昆客运专线跨线动车组下线运行,既有沪昆铁路义乌至东孝段按增设CTCS-2级列控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
该区域车流情况:浙赣线现状:客车63对/日,货车50对/日;杭长客专现状:103对/日。
甬金铁路义乌接轨后,利用既有浙赣线东孝至义乌段,浙赣线车流变化为:货车增加4对/日,普速客车不变,开行动车组3对/日。
③金华东站扩能改造工程金华东站新建峰前到达场,设到达线8条(含推峰线2条)。
调车场向南侧扩建,既有上行到发场维持既有,调车场规模按22条布置,调车场新增加2股道;将沪昆下行正线向外拨移(改线长度2.11km)。
④宁波东客车技术整备所改造工程宁波东客车技术整备所存6、存7改为客车整备线,将存1~存3改为客车停留线,存4、5作为客车车底停留线。
⑤北仑港站增设车辆装卸检修所工程在北仑港增设装卸检修所一处,办理货车装前卸后的安全检查并宣传爱车。
装卸检修所规模为6人/班,四班制,总定员24人。
北仑港站车辆装卸检修房屋设于货物装卸线(货物装卸站台旁),建筑面积约100m2,设料具间、钳工间、值班室、更衣休息间。
⑥新建宁波动车所在邱隘设宁波动车运用所(简称宁波动车所),近/远期规模为存车线24/40条,检查库线6/10条。
动车所走行线长5.6km。
(2)设计年度初期2025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3)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表1.2-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1.2.2 主要工程项目及规模(1)线路工程金华至宁波新建铁路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
金甬铁路自义乌站引出,利用既有沪昆线东行3.6km,于既有沪昆线K305+300处设鹤田线路所,新建线路起自沪昆线新建鹤田线路所(左线即上行线接入鹤田线路所,右线即下行线接入义乌站),上跨沪昆线,下穿杭长客专,在东阳城区东北侧设东阳站,在嵊州市长乐镇南侧设南山湖站,在嵊州、新昌城区结合部新昌江西侧设嵊州站,在新昌县黄泽江东岸设新昌站,在奉化市溪口镇班溪设溪口站,在方门村南侧上跨甬台温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及S214,至奉化站对侧并站,再沿甬温铁路接入云龙站。
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新建桥梁56座-55.187km (按左线统计,下同),隧道47座-94.637km,路基35.525km,正线桥隧比为80.83%,其中金华市境内长度60.051km,绍兴市境内长度63.147km,宁波市境内长度62.15km;另有义乌接轨右线绕行段长9.505km,云龙接轨右线绕行段8.894km。
(2)站场工程①全线车站概况金甬线义乌至云龙段设义乌、苏溪、东阳、南山湖、嵊州、新昌、溪口、奉化、云龙等车站9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义乌、云龙、奉化)。
②车站性质及规模全线车站的性质及股道数量见下表。
表1.2-2 车站性质及股道数量表(3)轨道工程正线轨道采用重型轨道结构、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除长度大于1km以上的隧道及隧道群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外,其余地段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4)路基工程全线正线路基长度35.4685km,义乌右绕行线1.5471km,云龙右绕行线1.794km,正线路基占全线正线总长19.14%。
其中:一般路堤长度19.18km,占全线路基总长46.92%;软土、松软土路基长度9.68km,占全线路基总长24.26%;软质岩路堑长度4.0km,占全线路基总长10.02%;硬质岩路堑长度7.05km,占全线路基总长17.67%。
其中无砟轨道路基长度0.39km,占全线路基总长0.977%。
宁波动车所动走线路基为软土、松软土路基,长1.335km,占动走线全长23.84%。
金华东站个别路基工点设计类型主要有:边坡防护路基、水塘路堤和整体道床地基加固路基等。
(5)桥涵工程洪水频率:桥梁1/100;涵洞1/100;技术复杂、修复困难的特大桥采用1/300检算。
①贯通方案正线线路全长185.349km,共有大中桥55座—55187.03延米,占线路长度的29.77%。
其中特大桥26座—47924.37延米,大桥26座—6971.85延米,中桥3座—290.81延米。
共有框架小桥32座—498.4纵延米-16858.9顶面平方米,涵洞171座—3297.1横延米,公路桥5座—545纵延米-6540桥面平方米。
②动车走行线特大桥1座-4264.99延米,中桥12座-523.65延米。
③金华东站扩能改造工程新建框架中桥2座1560顶面平方米,新建框架涵17座477横延米。
(6)隧道工程①隧道分布贯通方案新建左线隧道共47座(包括1座单线隧道)、新建右线单线隧道共2座,左线总长为94637.85 延米,在义乌至云龙段新建线路中隧线比51.06%。
全线包括双线隧道46座-90286.85延米;单线隧道3座-9176延米,其中左线单线隧道1座-4351m,右线单线隧道2座-4825m。
大于10km以上的隧道共2座-25133延米。
千石岩隧道(14729m)是本线最长的隧道。
(7)电气化①牵引网供电方式正线和动车所走行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站线、存车线和库线等采用直接供电方式。
②牵引变电所项目牵引变电所新建3座,利用2座,扩容1座,外接电源均为220kV。
牵引变压器采用220 kV三相V/v结线变压器。
新建东阳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20)MVA;新建嵊州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16)MVA;新建溪口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12.5)MVA;既有奉化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由2×(20+20)MVA增容为2×(31.5+31.5)MVA;既有义乌和规划宝幢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