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二:陶氏化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陶氏化学的财务故事

陶氏化学的财务故事

陶氏化学的财务故事作者:郝秋红谈多娇王晓敏来源:《会计之友》2014年第24期一、陶氏化学的品牌故事陶氏化学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位居世界化学工业界前列,在2013年美国500强中排名第52位。

陶氏公司一直是世界上权威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公司运用“科学、技术以及人元素”的力量坚持不断改进。

陶氏化学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涉及纯水、食品、药品、油漆、包装、个人护理产品、建筑、家居和汽车等众多领域。

1897年赫伯特·亨利·陶(Herbert Henry Dow)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米兰德市创建陶氏化学公司。

公司最初的业务是从盐水中提取氯气,以及制造漂白粉、农用杀虫剂、氯化钙、金属镁和乙酰基水杨酸等。

此后,公司不断推出二溴化乙烯、苯乙烯、溴、基纤维树脂以及聚苯乙烯树脂等众多新产品。

公司发展过程中还成功地摆脱了杜邦公司的兼并企图。

此后,陶氏化学一直以产品为导向,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研发出各种化工原材料出售给客户,再由客户将这些材料应用到日常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终端产品。

目前,作为业界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化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文化,公司视科学技术知识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

有着近120年历史的全球化工业领先企业——陶氏化学公司一直为推动公司的整体变革而努力。

公司总能在遇到不可预测的挫折时凭借“韧的战斗”逾越障碍,坚持执行清晰的战略目标。

本文以2010—2013年四年期的年报资料来分析“世界500强+百年老店”陶氏化学由“沉重的肉身”返老还童的关键因素。

二、陶氏化学的财务分析(一)业务优化从资产负债表上看,2010—2013年陶氏化学账面资产均为700亿美元左右,公司规模稳定不变。

不仅总资产规模固定,而且资产结构也变化不大,固定资产净值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一直在25%上下。

陶氏化学企业简介

陶氏化学企业简介

陶氏化学企业简介关于陶氏化学陶氏是一家多元的化学公司,世界500强公司之一,运用科学、技术以及“人元素”的力量不断改进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要素。

2008年销售额达58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员工46,000名。

陶氏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使客户能为各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包括纯水、食品、药品、油漆、包装,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建筑、家居和汽车等众多领域。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氏就已经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至今在华投资额达9亿美元。

2009年陶氏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为37亿美元。

陶氏在大中华地区共有五个业务中心和20个生产基地,员工约3900名,就销售额而言,中国已成为陶氏的第二大市场。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陶氏已九次荣登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榜,在全球享有盛誉。

陶氏也坚持在中国倡导可持续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维持一流的环境、健康和安全表现,提供创新性环保产品,创造改变行业面貌的合作机会等,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更高标准。

2009年4月1日,陶氏收购全球领先的特殊材料制造商罗门哈斯公司。

罗门哈斯2008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在全球30个国家拥有98个生产基地,员工约15,000名。

⏹关于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陶氏建筑业务部由陶氏建筑应用及陶氏建筑用化学品组成,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从墙体保温到屋面系统为建筑“穿”上节能的外衣,增强您居室的隔热保温性能,构筑绿色屋面等等。

让人们享受美好的宜居生活,为客户创造更完备的工作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并竭尽所能。

陶氏建筑业务部在全球拥有1,700名员工及30多个工厂,年销售额逾20亿美元。

在过去的60多年里,陶氏化学被认为是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材料的领导者。

自从开发出蓝色舒泰龙™牌挤塑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以来,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一直在不断努力更新和提高保温板领域的研究和技术,用以向全球客户提供满足各种建筑应用最佳的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及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意大利陶瓷40年的伟大胜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意大利陶瓷40年的伟大胜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意大利陶瓷40年的伟大胜利Cherrv
【期刊名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1964年,意大利陶瓷行业的企业家们决定把意大利陶瓷协会(AssopiaStrelle)转移到Sassuolo,其中心将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陶瓷生产基地。

那是在四十年前,自那以后经济、政治及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都表明这一行业已成为意大利室内设计工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其质量、创新和设计闻名于世。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Cherrv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54.667
【相关文献】
1.意大利的设计和西班牙的色彩--2005年意大利博罗尼亚陶瓷展观后感 [J], 俞康泰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意大利,法国金属制品工业观感 [J], 蒋冶鑫
3.辉煌40年京都酒醉京城——记京都辉煌40年大型庆典活动 [J], 黄学辉
4.意大利展团强势出击,零距离体验“意大利制造”魅力 11家意大利企业携国际
领先陶瓷生产技术参展 [J],
5.团结奋进的40年──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胜利 [J], 束迪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陶氏化学简介

陶氏化学简介
陶氏化学水处理事业部UF,EDI,MBR(Dow Water Solutions UF,EDI,MBR)负责DOWTM UF及DOWTM EDI在亚太 地区的销售和全球技术服务。公司的生产基地占地42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现有员工265人,资深的 膜分离技术专家、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先进的分析检测手 段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随时随地解决用户遇到的问 题。
陶氏水处理事业部上海技术中心(UF,EDI,MBR)
Dow Water Solutions Shanghai Tech Center(UF,EDI,MBR)
地址:上海市广中西路757号多媒体大厦757号6A室 200072 电话:021-61404333 传真:021-61404399
超滤膜的材料很多,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是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砜(PES)、 聚丙烯(PP)三种。
☆ 聚醚砜PES和聚砜PS 聚醚砜分子结构如下:
O
S
O
O
n
以上分子结构中的-SO2集团由于两侧苯基的存在而比较稳定,苯醚或者苯砜集团具
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特点:
1) pH耐受范围宽,可以达到1—13;
1)过滤膜采用PVDF材质,化学稳定性高,耐酸碱、抗氧化、易清洗、使用寿命长; 最大瞬时耐次氯酸钠可以达到5000mg/L。
2)膜表面经过亲水改性,膜孔成型好、孔径小、孔隙率高、水通量大、水量衰减小。 3)外压式运行方式,进水条件宽,截留物不易堵塞进水流道。 4)采用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反洗效果好,性能恢复能力强。
(2)内蒙上都发电公司超临界机组——中国首次在600MW机组上使用DOWTM全膜分离 水处理技术(简称IMT)即(UF+RO+EDI)技术。

陶氏化学分析报告

陶氏化学分析报告

陶氏化学分析报告1、陶氏化学基本概况 (7)2、化学工业发展和企业演进路径 (9)2.1、化学工业发展简史 (9)2.2、化工企业演进路径 (10)3、陶氏化学发展进程研究 (12)3.1、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领跑者构建行业高壁垒 (12)3.2、全球资源整合确定多元化战略边界 (16)3.3、遭遇增长极限在摸索中前行 (19)图表目录图 1:陶氏化学股本结构及股东持股占比 (7)图 2:DOW 历年总营收和资产总额 (7)图 3:DOW 历年净利润 (7)图 4:陶氏化学历年资本支出 (8)图 5:陶氏化学历年 R&D 投入 (8)图 6:DOW 化工各板块营收占比 (8)图 7:DOW 化工各板块 EBIT 占比 (8)图 8:DOW 基础设施板块业务营收占比 (9)图 9:DOW 大宗消费品板块业务营收占比 (9)图 10:DOW 特殊材料及化学品板块业务营收占比 (9)图 11:DOW 特殊塑料板块业务营收占比 (9)图 12:化学工艺和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10)图 13:企业竞争力必备要素 (11)图 14:企业发展演进路径 (11)图 15:电解海水制氯过程 (12)图 19:公司初创阶段发展史(1897-1920) (13)图 20:米德兰物理实验室 (14)图 21:陶氏化学 Styron TM商品 (14)图 22:一战后公司发展历程(1920-1940) (14)图 23:陶氏化学战略镁材料海报 (15)图 24:陶氏化学塑料制品海报 (15)图 25:二战后陶氏化学业务划分及占比 (16)图 26:陶氏化学莎纶产品 (16)图 27:陶氏化学战后时期产业链 (16)图 28:陶氏化学扩张时期销售额 (17)图 29:陶氏化学海外销售额占比 (17)图 30:陶氏化学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各项业务营收占比 (18)图 31:公司 1987 年各项业务营收占比 (19)图 32:公司 1987 年国内外营收、利润占比 (19)图 33:陶氏化学并购时间轴 (20)图 34:陶氏化学 1994 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21)图 35:陶氏化学 1994 年各业务利润占比 (21)图 36:陶氏化学 1994 年各地区营收占比 (21)图 37:陶氏化学 1994 年各地区利润占比 (21)表 1:陶氏化学海外投资、合资扩张历程 (17)表 2:陶氏化学 20 世纪 80 年代部分产品及全球市场份额 (18)表 3:陶氏化学业务剥离明细 (19)表 4:陶氏化学主营业务划分及产品概况 (22)前言我们之前的报告《纵览全球化工 50 强——他山之石系列报告一》中已经对全球化工 50 强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分布以及财务信息进行了一个梳理。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

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证明有机物可用普通的无机物制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年德国化学家凯库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式。

转变为贵重的黄金和白银。

由于炼丹活动符合帝王、永世霸业的愿望,因而受到他们的大力推崇,于是从古代到中古时代,这种活动很快地得到开等化学溶剂和试剂,以及许多酸、碱、盐,甚至意识到了一些粗浅的化学反世纪,是近代化学实验时期。

在这一时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物理学等学科的重大突破,说”,建立了氧化学说,并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近代化学实验方法近代化学实验的蓬勃发展与近代化学实验方法论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人们创立或发展了诸如系统定性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解法等很多经典的化学实验方法。

1.系统定性分析法:系统定性分析法是为了检验矿物质中的微量甚至痕量元素,克服传统的湿法定性检验法和吹管检验法的局限性而被创立的。

2.重量分析法:19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分离和测定方法以及操作技术方面。

在19世纪人们发现了钛、铍、硒和碲钼、钨、铬、镉、锗、铌、钽、钒、铱等元素及一些稀土元素。

3.滴定分析法:是在18世纪中叶从法国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最初的含义只是一种对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纯度进行简易、快速测定的方法。

4.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光谱线来分析某种元素存在与否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本生(R.W.Bunsen,1811—1899)和基尔霍夫(G.R.Krichhoff,1824—1887)共同创立的。

近代化学实验的特点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近代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科学实践活动,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历经两百多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明确了化学科学实验的性质、目的和作用化学实验不再是服务于炼丹术等封建迷信和宗教神学的婢女,不再是从属于观察的附带的东西,而是一种独立的化学科学实践、重要的化学科学认识方法。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简介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简介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简介第一篇: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简介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简介1897年创建于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位居世界化学工业界第二名的国际跨国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居第一位)。

陶氏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工厂。

主要研制及生产系列化工产品、塑料及农化产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净化、造纸、药品、交通、食品及食品包装、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等领域。

公司业务涉及18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4.6万人,2003年总销售额达330亿美元,产品类型多达3,500余种。

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具领导地位的全球企业,以科学和技术见称,为各个主要消费市场提供创新的化学品、塑料、农用化工产品及服务,年总销售额达400亿美元。

陶氏的客户遍布全球175个国家,所服务的多个市场,包括食品、运输、保健和医药、个人及家居护理、建造与工程等,均是对人类生活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

陶氏于在2004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05位, 财富全美500强中排名第34位。

作为业界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清楚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深知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陶氏化学多年来一直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文化。

2001年,在全球最具权威的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评定中,陶氏荣获全球化工界“2001年可持续发展领导者”称号,2002年又在全球最大的2,500家全球化工企业中脱颖而出,获选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

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总部日前落户上海,以进一步统领和推进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业务。

陶氏大中华地区总裁麦健铭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为提升陶氏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我们必须确立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以及针对中国的市场战略,并加大投资力度。

”麦健铭说,陶氏在华业务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他希望未来几年,陶氏能迅速做大中国市场,取代德国,成为陶氏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据《上海证券报》2009年3月11日消息,2008年全球化工行业最受瞩目的并购案——陶氏化学收购罗门哈斯案终于在一波三折后拨云见日。

陶氏化学

陶氏化学

陶氏化学:加速变革的一年11月初,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是寒冬,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CEO利伟诚再次来到中国,参加在陕西榆林举行滴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滴奠基仪式。

这壹计划耗资巨大滴煤化工项目壹直备受瞩目,随着该项目滴奠基,双方开始启动项目滴审批流程。

《商务周刊》从陶氏获悉,双方已选定榆神煤化学工业园作为该壹体化化工项目滴场址,目前,双方正在积极准备该项目其他各方面滴30余个支持性文件,并将尽快提交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审批。

在11月3日滴奠基仪式上,利伟诚难掩兴奋:“陶氏目前正在向利润增长型企业转型,并已取得良好成效,这壹项目符合我们在中国这样滴高增长地区进行投资滴战略。

”2009年是陶氏化学公司加速变革滴壹年,外界注意到,虽然几经波折,但陶氏变革滴脚步基本按照利伟诚设计滴战略规划推进,并初步显示出积极滴效果。

这家百年化学公司变得更轻快起来。

今年4月,陶氏化学最终完成了对全球领先滴特殊材料制造商罗门哈斯滴收购,利伟诚希望陶氏向功能化学品和特殊化学品业务倾斜滴增长战略有了壹个成功滴开始,随后,陶氏成立了高新材料事业部这壹多元化业务部门,以顺利完成对罗门哈斯滴无缝整合。

整合之初,利伟诚预期,新成立滴高新材料事业部将为陶氏每年节约出13亿美元滴巨大成本协同优势。

让他感到高兴滴是,整合罗门哈斯6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他当初希望用12个月设定滴目标,陶氏提供给本刊滴数据是成本协同优势目标已完成110%以上。

同时,陶氏目前已基本还清了当时用于收购罗门哈斯滴过桥贷款。

“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在财务上滴灵活性,也进壹步实现了资产负债表滴去杠杆化。

”利伟诚说。

变革滴努力开始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不久前公布滴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陶氏本季每股收益0.63美元。

陶氏称,这壹业绩壹方面源于价格滴环比增长,另壹方面得益于电子和特种材料、涂料和基础设施(高新材料)、功能产品和功能系统销量滴增长,以及公司为削减成本和实现收购带来滴协同优势而采取滴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二:陶氏化学发展史2017-7-21 扑克智咖:裘孝锋导读:之前的报告中已经对全球化工50强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分布以及财务信息进行了一个梳理。

但这个梳理只是描述了这些公司历经几十年发展的结果。

我们更想了解这些公司是怎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周期状况下,逐步走到这一步的。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公司发展历程的研究,来揭秘这些公司是如何做大做强的,这里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为什么把陶氏化学作为第一家研究发展历史的公司?因为陶氏化学就是化学工业企业的标杆。

回顾陶氏化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几点经验: 1.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跑者。

纵观陶氏化学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公司的最主要发展思路是以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

公司顺应化学工业技术发展和变革趋势,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加大新工艺流程的改造与变革,不断推出引领化学工业技术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构筑行业强大的进入壁垒。

2.研发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度重视研发。

回顾陶氏化学的发展史,有一段印象很深刻:在大萧条期间,很多公司削减了研究开发经费,但陶氏化学继续扩大研发投资。

公司成立了米德兰物理实验室,也被称作陶氏的“创意工厂”,进行包含乙烯、苯乙烯、PVC、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乙草胺等一系列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正是这段时间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带来陶氏在大萧条期间“创意爆炸”,为塑料时代打开了大门。

3. 在面向未来的调整中,公司的兼并重组体现了一种战略眼光和主动精神。

20世纪70年代期间,由于化学学科和化学工程学科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基础石油化学品市场已经饱和,未来盈利空间大大缩小,陶氏化学公司在自身战略边界内遭遇了增长极限。

与此同时,一些诸如新型材料、信息学、化学生物学、制药等与化学相关的新兴行业迅速发展,并拥有大量高附加值商品。

这些领域继而成为陶氏化学公司寻求下一阶段发展的首要目标。

公司出售了大量低附加值的日用聚合物类产品和基础石油化学产品生产线来筹集资金,用于在制药行业和专用化学品领域的扩张。

4.坚守主营阵地,在失败中调整战略边界。

陶氏化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表现出了对医药行业极大的兴趣。

然而,由于进入制药行业所需要的门槛太高,陶氏化学在制药行业学习能力的欠缺,直接导致公司难以打破其他公司所建立的行业壁垒与战略边界。

最终陶氏化学结束了公司在制药行业的战略尝试。

陶氏化学公司遭遇进军医药行业的惨败后,积极汲取教训,重新调整战略营销模式,坚守公司主营业务的研发与竞争优势,并向产业链下游进行延伸和拓展,不断确立和调整新的战略边界。

本文结构如下:前言1、陶氏化学基本概况2、化学工业发展和企业演进路径2.1、化学工业发展简史2.2、化工企业演进路径3、陶氏化学发展进程研究3.1、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领跑者构建行业高壁垒3.2、全球资源整合确定多元化战略边界3.3、遭遇增长极限在摸索中前行前言我们之前的报告《纵览全球化工50强——他山之石系列报告一》中已经对全球化工50强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分布以及财务信息进行了一个梳理。

但这个梳理只是描述了这些公司历经几十年发展的结果。

我们更想了解这些公司是怎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周期状况下,逐步走到这一步的。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公司发展历程的研究,来揭秘这些公司是如何做大做强的,这里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希望通过解读这些公司的发展历史,为中国企业的崛起提供一些指引。

为什么把陶氏化学作为第一家研究发展历史的公司?因为陶氏化学就是化学工业企业的标杆。

回顾陶氏化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几点经验:第一、研发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度重视研发。

回顾陶氏化学的发展史,有一段印象很深刻:在大萧条期间,很多公司削减了研究开发经费,但陶氏化学继续扩大研发投资。

公司成立了米德兰物理实验室,也被称作陶氏的“创意工厂”,进行包含乙烯、苯乙烯、PVC、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乙草胺等一系列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正是这段时间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带来陶氏在大萧条期间“创意爆炸”,让公司研发的StyronTM聚苯乙烯树脂成为公司在未来50年间首屈一指的核心商品,为塑料时代打开了大门。

目前陶氏每年研发投入16亿美元,全球有5.6万研发人员,总部研发人员就达7500人。

第二、在面向未来的调整中,公司的兼并重组体现了一种战略眼光和主动精神。

20世纪70年代期间,由于化学学科和化学工程学科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基础石油化学品市场已经饱和,未来盈利空间大大缩小,陶氏化学公司在自身战略边界内遭遇了增长极限。

与此同时,一些诸如新型材料、信息学、化学生物学、制药等与化学相关的新兴行业迅速发展,并拥有大量高附加值商品。

这些领域继而成为陶氏化学公司寻求下一阶段发展的首要目标。

公司出售了大量低附加值的日用聚合物类产品和基础石油化学产品生产线来筹集资金,用于在制药行业和专用化学品领域的扩张。

1987年,陶氏化学公司在基础石化产品上和塑料上的业务营收已经从之前的85%降低到52%。

前几年美国陶氏和道康宁的重组,将道康宁有机硅的优势技术和陶氏化工新材料技术有机对接,大大提升了陶氏新材料在电子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又如最近正在进行的杜邦和陶氏的合并重组,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结婚是为了离婚生孩子”。

杜邦和陶氏的合并重组方案将会重组为三个专业更为突出,优势更为显著,竞争力更为强大的公司。

即以杜邦公司优势技术为主,组建一家农化、生物公司;以陶氏公司优势技术为主,组建一家化工新材料公司;以两家优势技术结合,组建一家专用化学品公司。

由两家世界级的化工公司,组建成为三家更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化工公司。

第三、坚守主营阵地,在失败中调整战略边界。

陶氏化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表现出了对医药行业极大的兴趣。

公司在1981-1982年先后收购理查德森-维克斯公司的药品事业部,以及日本船井制药公司,并与日本大冢制药公司合资成立一家制药企业,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寻求契机。

然而,陶氏化学在制药领域真正里程碑式的活动则是1986年公司组建马里昂-默里尔-陶氏制药公司。

由于资金链问题,陶氏化学公司只保留了此公司67%的股权。

然而,由于进入制药行业所需要的门槛太高,陶氏制药公司在新的产品开发方面鲜有成功,且自身原本拥有的药物专利权也即将到期,再加上公司收购的马里昂实验室以及默里尔药品事业部仅具有强大的销售能力,但在研发能力上并不擅长。

陶氏化学在制药行业学习能力的欠缺,直接导致公司难以打破其他公司所建立的行业壁垒与战略边界,使之在5年后市值暴跌五分之四。

最终,陶氏化学将他旗下的这个制药公司以7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制药公司霍切斯特,结束了公司在制药行业的战略尝试。

陶氏化学公司遭遇进军医药行业的惨败后,积极汲取教训,重新调整战略营销模式,坚守公司主营业务的研发与竞争优势,并向产业链下游进行延伸和拓展,不断确立和调整新的战略边界。

1、陶氏化学基本概况陶氏化学成立于1897年,是全球化工行业的百年老店。

作为全球化工行业排名第二的跨国公司,陶氏化学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有189个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球布局的全产业价值链资源整合的网络体系。

目前,公司总共拥有员工56000人,产品系列达7000多种。

公司拥有总市值770.5亿美元,旗下拥有72家控股子公司,总股本达12.22亿股,且全部为海外流通股。

公司最大的两家持股股东为The Vanguard Group以及BlackRock, Inc.,持股占比分别为6.22%和6.10%。

公司前20名机构股东总持股数为4.20亿股,占比34.67%。

受原油价格的波动,公司的营业收入这两年有所下滑,2016年营收为481.58亿美元,与2015年同比降低1.27%。

但受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影响,公司积极新建大型裂解装置,资本开支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也导致资产总额稳步上升。

公司最近几年的净利润基本在30多亿美金以上,其中2015年更是高达80亿美金。

作为一家科技型公司,陶氏化学始终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最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均在15亿美金以上,占到营业收入的3%左右。

作为一家多元化公司,陶氏化学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渠道整合能力以及资本创新能力成功构筑其在全球化工行业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链各产品以及农化产品,建立公司内部强有力的上下游产品体系,并在全球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影响力。

同时,公司通过技术交叉渗透产业融合,实现了基础化学的主要核心技术与生物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医药等各个高新技术的融合拓展,逐步开发并完善出新的产业链和产品体系。

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分为特殊塑料、特殊材料及化学品、农业化学品、大宗消费品、基础设施和油气开发6大板块。

其中,特殊塑料板块为公司第一大板块,营收和EBIT分别占比42%和39%;油气板块由于主要进行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并提供部分石油化学品进行公司内销,故并未考虑在营收中;其余四大板块营收分布较为平均,占比处于10%-20%之间,但特殊材料板块以及农业化学品板块EBIT 较低,仅占比1%和8%,尤其是特殊材料及化学品板块,属于典型的营收较高但利润很小的销售板块。

2、化学工业发展和企业演进路径2.1、化学工业发展简史有史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和应付战争等过程密不可分的。

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它最初是对天然物质进行简单加工以生产化学品,后来是进行深度加工和仿制,以至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没有的产品。

它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足以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加工的形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从那时起人类就能运用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制漆、造纸以及制造医药、火药和肥皂。

在公元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化学加工业从最初的炼丹术、炼金术逐步发展成为草药制药、实验室制药,并由此衍生出诸如算、碱、盐等无机基础化学品的制备方法,为早期的化学工业发展提供了准备条件。

化学工业的建立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主要发生地位于美国和德国两大工业重地。

依赖于以煤工业、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快速增长,大量德国化学品制造商迅速发展并扩大规模,逐步占领并统治了欧洲市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运输业和通信业逐渐成熟,促使轮船、电报、蒸汽动力铁路以及电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快速发展,导致美国国内外市场的大批量商品生产和服务领域拓宽,并进一步得到完善,并带领一批诸如化学品生产商等首先受益于这种市场和技术的人群进入发展的高峰。

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则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这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一些主要领域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