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

合集下载

种子学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种子(seed):是指能够生长出下一代个体的生物组织器官。

2、植物学种子:是指由胚珠(ovule)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3、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

4、《种子法》中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5、人工种子: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出现一种起源于体细胞而在体内没有的特殊组织结构——胚状体,将形成的胚状体,经过分离、筛选,包被于人工种皮之中,便形成人工种子。

6、原原种: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者亲本最初的一批种子,可用于繁殖原种种子。

原原种由育种家负责保存和生产。

原种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育种家种子(breed seed)7、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种子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种子;或:我国规定的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原种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

8、良种:是指用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后,供应大田生产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检定种子(certified seed)。

9、品种:是指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植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10、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11、植物新品种权(简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受权品种(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12、职务育种: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或者持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所育成的品种。

13、非职务育种:是指单位的职工育种不属于本职工作范围,不是单位交付的任务,也不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育成的品种。

种子学重点整理

种子学重点整理

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存生活力的期限。

即种子存货时间,亦指一批种子从收获到发芽率降到50%时所经历的时间。

植物学种子:种子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统称农业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植物人工种子四大类。

良种:即必须是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前者是品种特性,如丰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等;后者则指种子的播种品质,如纯、净、饱、健、壮等。

形态成熟:(收获指标)指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

生理成熟:(种用价值指标)指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脱水耐性:种子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综合特性 , 它指的是种子对低含水量或脱水的忍耐程度, 即植物种子在脱水后的活力或发芽力的变化情况。

种子水分:种子中所含有的一切水分,包括自由水和束缚水。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种子的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与解吸的性能。

脂肪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 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之为酸败。

高温、高湿、强光、多氧,种皮不致密、破损,易酸败。

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NaOH)毫克数,表示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多少。

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表示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生理休眠:种子本身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或存在着发芽的障碍(这种障碍能逐渐消失或采用人为的方法破除),虽然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而仍不能萌发;由遗传性决定。

综合休眠:种子的休眠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轴和胚组成。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内部胚胎和提供适宜生长条件的功能;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组织,为胚胎发育提供养分;胚轴包括胚芽和胚根,是种子内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胚是种子的生长点,具有发育成植物的潜在能力。

2. 种子的功能种子具有保存和传播植物遗传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出发点。

种子内含有胚乳和胚,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

种子具有抵抗逆境环境和保持生命活力的能力,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生长,完成繁殖过程。

种子还可以通过鸟类、昆虫和风力等方式进行传播,实现植物的扩散与适应性。

二、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1.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囊包裹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受精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指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产生胚芽和胚乳等组织,形成种子的胚部分;胚囊包裹是指受精卵被包裹在子房内形成成熟的种子,以保护和储存胚胎。

2. 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成熟是指种子在胚囊包裹下逐渐发育完全,获得很高的生物活性和休眠状态,具备生长发芽的条件。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胎发育完全,胚乳形成丰富的储藏组织,种皮形成坚硬的外壳,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种子成熟可以通过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形态特征来判断,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和保存条件。

三、种子的保存和利用1. 种子的保存种子的保存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保持种子的生物活性和胚胎的生长能力。

种子保存的关键是控制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气体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以防止种子的腐败、变质和对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子保存的方法包括干燥、冷藏、真空封存、冷冻和低温干燥等多种技术。

2. 种子的利用种子的利用包括播种繁殖、植物育种和栽培生产等多个方面。

播种繁殖是指将种子投入土壤,使其生长发芽,完成植物繁殖的过程。

种子学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种子:高等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体。

核型胚乳:被子植物最常见,初生胚乳核发育初期只进行核分裂,不形成细胞毕,沿着胚囊边缘形成大量的游离核,充满胚囊,形成细胞壁。

细胞型胚乳:核质同时分裂,形成大量胚乳细胞。

如烟草。

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均称为无性种子。

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最早在柑桔中发现。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地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这种现象即种子败育。

种子生理上的成熟: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和生理上成熟(发芽能力)。

酸价;表示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参数。

碘价;表示脂肪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参数,是指100克脂肪能吸收I的克数。

碘价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多,品质好。

临界水份;自由水刚刚出现或留下的仅为束缚水时含水量叫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低于临界水分种子能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称为安全水分。

种子休眠;凡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应萌发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初生休眠;即先天性休眠。

在种子形成后即进入休眠,是由于种子内部生理抑制所引起的,所以又称生理休眠。

次生休眠;指原来没有休眠或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由于遇到不良环境条件而使它重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使在给予适宜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又称二次休眠和再度休眠。

休眠期;种子从收获那天起至发芽率达到80%时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寿命;单粒正常发育成熟的种子,在普通的储藏条件下,维持生命力的最长期限。

种子利用年限:把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农用种子规定的最低要求(90%)的期限。

种子活力:播种成苗是事关生产成败重要环节,指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的潜在能力。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净度分析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净度分析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净度分析种子学是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有关种子生产、处理、保存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由于成熟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种子学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种子学的净度分析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种子的净度种子的净度是指种子中所含杂质的多少,也就是种子中所含有害杂质的百分比。

种子的净度对于种子的质量和纯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种子生产和销售中,净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种子的净度直接影响到种子的萌发力和品质,同时也会影响到种子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种子的净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纯度分析2. 杂质分析3. 不完全种子和变色种子的分析4. 杂草种子和其他杂种子的分析二、种子的净度分析方法种子的净度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测定种子的净度和纯度,以便评价种子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种子净度分析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人工直接观察和鉴别种子中的杂质来进行净度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有一定经验和技术。

直接法适用于对种子杂质数量较少和种子形状规整的情况。

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计算种子中的杂质和杂种子的密度和重量来进行净度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种子杂质数量较多和种子形状不规整的情况。

间接法可以利用离心机、飘浮等设备来分离和计算种子中的杂质和杂种子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种子的净度和纯度。

3. 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对种子中的杂质进行染色或处理,然后通过显微镜或其他仪器来测定种子中的杂质和杂种子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种子中的微小杂质和杂种子进行分析和计数。

种子的净度分析方法还包括气体流动法、遥感法等,这些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仪器来进行分析。

不同的种子净度分析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三、种子的净度分析标准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种子净度分析标准和规定。

种子学pdf

种子学pdf

种子学
种子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对象是种子及其发育、结构、生理和功能。

种子学主要关注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其在植物群落中的生态学意义。

种子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种子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营养储备、发育过程、分布方式、传播途径、休眠机制、萌发条件等方面。

种子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还包括苔藓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孢子和孢子囊。

种子学在农业、园艺、林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种子的特点和生活史,可以指导种子的合理采集、保存、传播和利用,对于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种子学也对植物的繁育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种子学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态特性等内容,具有广泛的学科交叉性和应用价值。

种子学

种子学

种子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种子(植物学上的、农业上的):植物学上的: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农业上的:指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2.良种:是指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3.珠孔受精(顶点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必须通过珠孔,才能达到受精的目的4.合点受精:花粉管直接穿过合点而进入胚囊5.中点受精:花粉管不经过珠孔,亦不经过合点,而中途直接从珠被刺入,再穿过珠心层进入胚囊6.平衡水分:种子对水气的吸附和解吸以同等速率进行时的水分7.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8.碘价:指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克数9.酸败: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蛤气11.休眠: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11.硬实:因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12.种子寿命:指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的期限13.农业种子的寿命:指种子的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90%以上发芽率的期限14.正常型种子:采用干燥、低温和密闭的方法贮藏可以大大延长寿命的种子15.顽拗型种子(异常型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水分、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的种子16.萌发:有活力的种子经过休眠之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内部生理代谢活化,有胚恢复生长成苗的现象17.萌动:指种子吸胀后,胚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限度时,胚根突破种皮的现象18.吸胀冷害:干燥种子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的现象19.种子活力:常指田间条件下的出苗能力及与此有关的其他特性和指标20.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21. 种子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实验室可控制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来表示二、大题1.良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纯净一致,种子应属于一个品种,不混有其它品种,也不含有异作物和杂草种子,以及虫卵、虫瘿、菌瘿、泥土、沙粒等杂质2)饱满完整,种子充分发育,充实饱满、性状大小整齐一致、组织紧密、不含细小粒、秕粒、破损粒及胚部受伤粒等3)健全无病虫,种子外部及内部没有感染病害,没有被害虫蛀食,也没有害虫潜伏其中4)生活力强,种子具有旺盛的生活力,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势强、发芽率高、长成的幼苗整齐一致2.种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新品种选育和引进2)种子繁殖和推广3)种子加工和包装4)种子推广及销售5)宏观管理3.简述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1)花开放→花药破裂→散出花粉粒→靠自然界的各种动力(风、虫、鸟、水等)传播到柱头2)从柱头吸取水分和养料→萌发→长成花粉管→从花粉粒的发芽孔伸出来→花粉粒的外壁被挤破→内壁随着花粉管伸长→发芽孔延伸到柱头上→从柱头钻进花柱→到达子房内部的胚珠中→两个精核(雄配子)先后滑到胚囊中→一个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另一个与胚囊中部的2个极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原始胚乳细胞4.受精障碍发生在哪三个时期1)授粉期2)配子发育前期3)融合期5.授粉期不亲合现象的发生原因有哪些1)雌雄花器成熟时间不同2)花粉粒在形态上的某些差异3)生理上差异6.生理上不亲和性发生在花器中的哪些位置和受精过程的哪些时期1)发生在柱头表面。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种子加工:对种子从收获到播种前采取的各种技术处理,是把新收获种子加工成为商品种子的过程,包括种子清选、精选分级、种子干燥、种子处理和包衣、种子包装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种子休眠:是指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健全种子不能萌发或延迟萌发的现象。

扦样:检验一批种子之前,利用专用扦样工具,从种子批中随机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供检样品的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新技术。

种子临界水分:种子中的结合水达到饱和、无游离水存在时的含水量,称为种子的临界水分。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发芽力:是指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形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率表示。

初次样品:从种子批的一个扦样点上扦取的小部分种子。

种子精选:根据种子外形、比重、空气动力学特性、色泽和静电特性等的差异对种子进行分离。

人工种子:狭义的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括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广义的人工种子是在胚状体或一块组织(顶芽、腋芽)- 一个器官(小鳞茎等)之外加上必要的营养成分(人工胚乳)后,用具有一定通透性而无毒的材料将其包裹起来,形成的与天然种子相似的颗粒体二、填空题1.根据园艺植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上的特点,大体上可将园艺植物种子划分三大类。

(淀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油料种子)2.种子萌发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吸胀、萌动、发芽)3.种子干燥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

(自然干燥、通风干燥、加热干燥、干燥剂干燥和冷冻干燥)4.衰老劣变种子的渗漏现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精确的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园艺植物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种子包装及种子贮藏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难点:强化种子生物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等基础理论及种子基地管理、种子法规与管理等社会科学属性。

绪论重点、难点:园艺植物种子学的概念及园艺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种子的含义(一)种子的概念园艺植物种子是指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个体、植物器官和组织,★可概括为真种子、果实、营养器官、菌丝组织与孢子及人工种子。

真种子(real seed)由胚珠经受精作用发育而成的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果实(fruit)由子房或子房与花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具有种子和果皮的繁殖器官和贮藏器官。

完全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叫真果。

由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共同发育而成的叫假果。

果实:单果、聚合果、复果单果:肉质果、干果肉质果:浆果、瓠果、柑果、梨果、核果干果:裂果、闭果裂果:荚果、角果、蒴果、蓇葖果闭果:瘦果、分果、坚果、颖果、翅果浆果由1至数个心皮组成。

瓠果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

梨果由花筒和子房愈合一起发育形成的假果。

核果由1至多个心皮组成,种子常1粒,内果皮坚硬,包于种子之外,构成果核。

中果皮肉质。

干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

荚果由单(心皮)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角果由两个合生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

长角果长度为宽度若干倍的叫长角果,即角果细长。

短角果长和宽相近似的叫短角果,即角果很短。

蒴果由合生心皮(复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蓇葖果由离生心皮的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仅沿一个缝线(腹缝线或背缝线)裂开。

瘦果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

分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生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

也叫离果、双悬果、双瘦果。

坚果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

颖果由2~3个心皮组成,每室含1粒种子。

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开,此为与瘦果的区别。

翅果果皮伸长成翅。

聚合果聚合果是一朵花中由许多离生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也叫聚花果。

营养器官:无性繁殖植物的主要繁殖器官,如山药的块根、马铃薯等的块茎、蒜等的鳞茎等。

虽能开花结子,但为了保持其独特性状及一致性等,只在进行有性杂交育种等情况下,才直接用种子作为繁殖材料。

菌丝组织与孢子:蘑菇、草菇、平菇、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常用的繁殖材料,生产上常用菌丝作为繁殖材料。

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synthetic seed)。

狭义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括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广义是指在胚状体或组织(顶芽、腋芽)、器官(小鳞茎等)之外加上必要的营养成分(人工胚乳)后,用具有一定通透性而无毒的材料将其包裹起来,形成与天然种子相似的颗粒体。

(二)种子与品种品种是能作为生产资料的栽培植物群体(特有类别)。

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区域性或地区性、时间性和局限性。

良种是指优良品种,也代表种子级别。

种子是品种种性的载体。

二、种子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4.提高复种指数、调节供应期5.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增加园艺产业的竞争能力三、种子学的内容与理论基础(一)种子学的研究内容园艺植物种子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种子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将园艺学、生物科学与经营管理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生物学与生理生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种子检验与种子标准化、种子加工与包装、种子贮藏、种子法规与管理等。

(二)种子学的基础理论与生产应用是建立在植物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病理学、昆虫学、微生物学、种子加工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等学科基础上的独立科学体系,也是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种子贮藏、种子经营、种子法规与管理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园艺等生产服务。

四、种子产业发展历程园艺种业发展趋势(一)国外种业发展简史(二)中国种业发展简史(三)中国园艺种业发展现状1.产业科技⑴育种单位:①国家、省级研究机构②外商独资企业③市、县级企事业单位④民营企业⑵研究内容及手段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评价、利用、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对种子产业链之中包括制种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包衣技术、鉴定技术、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深度不够。

品种的研发工作仍以传统手段为主,以实现产量、熟性、抗性、品质等育种目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始进入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领域,但大多仍处于研究阶段。

⑶种质资源我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云南、西藏、黑龙江等地区都有丰富的园艺植物资源,尤其是观赏植物资源。

2.种子市场与种子企业⑴市场规模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居世界首位;果园面积超过1000万hm2,是世界第一果品生产大国;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91.8万hm2。

⑵生产经营企业①企事业转化型;②科教转化型;③外来产业型;④资本融合型;⑤其他类型。

⑶效益①经济效益行业盈利水平高于其他传统产业。

②社会效益对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三)园艺种业发展趋势1、规模化与国际化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扩张,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2、重视研发创新3、良种化与品牌化4、运作市场化与产业一体化第一章园艺植物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第二节种子的化学成分第三节种子的形成与发育第四节种子的休眠第五节种子的萌发第六节种子的活力与寿命复习思考题难点:种子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同化物质积累及成熟过程中的脱水作用。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与构造二、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一)根据胚乳有无分类(二)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一、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一)种子的外部形态1、形状:主要决定于基因型,常见的有圆球形(豌豆)、椭圆形(菜用大豆)、扁椭圆形(扁豆)、卵形(蕹菜)、扁卵形(西瓜)、扁圆形(马齿苋)、圆锥形(苦苣)、肾脏形(菜豆)、盾形(葱)、近似方形(豆薯)、臼齿形(甜玉米)、纺锤形(牛蒡)、披针形(黄瓜)、楔形(菊苣)、三棱形(守宫木)、元宝形(菱)等。

2、色泽: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使种子外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斑纹,并能稳定遗传。

这些颜色之分、深浅之别、纹理之差和光泽有无等色泽特征,可以作为鉴别园艺植物种和品种以及种子新鲜度的主要依据。

3、大小:种子的大小通常用长、宽、厚或千粒重表示,长、宽、厚指标对种子加工清选有特殊意义,千粒重是生产实践中衡量种子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般划分为大粒种子、较大粒种子、中粒种子、较小粒种子和小粒种子5个等级。

大粒种子:平均每粒种子在1克以上者和平均每克种子在1~10粒者。

较大粒种子:平均每克种子含有11~150粒者。

中粒种子:平均每克种子含有151~400粒者。

较小粒种子:平均每克种子含有401~1000粒者。

小粒种子:平均每克种子含有1000粒以上者等。

4、表面特征:表面粗糙的种子,或是表面具有穴、沟、网纹、条纹、突起、棱脊等雕纹结构,或是表面具有翅、冠毛、刺、芒和毛等附着物。

(二)种子的基本构造由种皮、胚和胚乳3个部分组成。

种皮:广义包括果皮。

是种子的外部保护组织,其层次的多少、结构的致密程度、细胞的形状及胞壁的加厚状况等,因物种类而有较大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种子的干燥、贮藏、加工、休眠、萌发、寿命等。

⑴果皮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一般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3层组成。

各种园艺植物3层果皮的形状和厚度不一样。

⑵种皮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

外种皮质厚而强韧,内种皮多成薄膜状。

★种皮上通常可以观察到种脐、脐条、内脐、发芽口等胚珠的遗迹,也是种子外观鉴定的重要特征。

种脐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与母体植株维管束相连的地方,为种子成熟后从珠柄上脱落所留下的疤痕,简称脐。

种脐的颜色、形状、凹凸及存在部位等因园艺植物种类或品种不同而异。

根据凹凸状况,可将种子分为凸出种皮型(如豇豆)、与种皮相平型(如刀豆)和凹入种皮型(如菜豆)3类。

种脐的位置,有位于种子尖端(如白菜)、位于种子侧面(如菜豆)和位于种子基部(如牛蒡)3种情况。

脐条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为珠被和珠柄的愈合在种皮上留下的脊状突起,又称种脊、种脉或缝线。

脐条的有无、长短决定于形成种子的胚珠类型,由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脐条较长(如黄瓜),由半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脐条较短(如菜豆),而由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没有脐条(如板栗)。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为脐条的终点部位,通常在种皮上稍呈疣状突起。

豌豆等种子的内脐比较明显。

发芽口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是种子萌发时水分的入口和胚根的出口,又称种孔或发芽孔。

菜豆、豇豆等种子的发芽口非常明显。

发芽口的位置决定于形成种子的胚珠类型,由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发芽口与种脐位于同一部位,由半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发芽口位于种脐靠近胚根的一端,由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发芽口位于种脐相反的一端。

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新植物的原始体,为种子最主要的部分。

每粒种子通常只有1个胚,但柑橘属和仙人掌属等植物中也有1粒种子具2个或2个以上胚的多胚现象。

⑴胚的组成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4部分组成。

⑵胚的形状依其在种子内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型、折叠型和偏左型6种类型。

胚芽是未发育的植株地上部分,是叶、茎的原始体,位于胚轴的上端(子叶着生点以上部分),顶部为茎的生长点,又称上胚轴或幼芽。

在各种园艺植物成熟种子萌发前,胚芽的分化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在生长点基部已形成1片或数片初生叶,有的仅仅是一团分生细胞。

禾本科植物的胚芽由3~5片胚叶所组成,最外部的1片胚叶呈圆筒状,称为胚芽鞘。

胚轴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渡部分,位于子叶着生点和胚根之间,又称胚茎或下胚轴。

胚轴在种子萌发时伸长的程度决定了幼苗子叶是否出土。

萌发后胚轴明显伸长者,将子叶顶出土面,如黄瓜、番茄等;萌发后胚轴伸长不明显者,致使子叶留存土中,如蚕豆、豌豆等。

胚根是植物未发育的初生根,位于胚轴的下端,有1条或多条,又称幼根。

在胚根中可以区分出根的初生组织与根冠部分;根尖有分生细胞,萌发时迅速分裂、分化和生长,产生根部的次生组织。

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包被着一层薄壁组织,称为根鞘,当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根鞘而伸入土中。

子叶是胚的幼叶,其数目和功能因园艺植物种类而异。

单子叶植物具1片子叶,双子叶植物有2片子叶,裸子植物为2片至数片。

主要功能是贮藏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利用;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芽着生于2片子叶之间,子叶起保护作用;出土的绿色子叶也是幼苗最初的同化器官;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盾片)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在种子萌发时分泌水解酶,使胚乳中贮藏的养分迅速分解为简单的可溶性物质,并吸收转运供胚利用,起传递养分的桥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