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方法

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方法一、温度马铃薯在贮藏期间与温度的关系最为亲密,作为种薯的贮藏,一般要求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贮藏可以保证种用品质,使田间生育健壮和取得较高的产量。
10-11月,马铃薯正处在后熟期,呼吸旺盛,分解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简单消失高温高湿,这时应以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最适温度应在4℃;贮藏中期的12月至其次年2月,正是气温处于寒冷低温季节,薯块已进入完全休眠状态,易受冻害,这一阶段应是防冻保暖,温度掌握在1-3℃;贮藏末期3-4月份,气温转暖,窖温上升,种薯开头萌芽,这时应留意通风,温度掌握在4℃。
二、湿度在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期间,保持窖内相宜的湿度,可以削减自然损耗和有利于块茎保持新奇度。
因此,当贮藏温度在1-3℃时,湿度最好掌握在85%-90%之间,湿度变化的平安范围为80%-93%,在这样的湿度范围内,块茎失水不多,不会造成萎蔫,同时也不会因湿度过大而造成块茎的腐烂。
三、空气马铃薯块茎的贮藏窖内,必需保证有流通的清洁空气,以削减窖内的二氧化碳。
假如通风不良,窖内积聚太多的二氧化碳,会阻碍块茎的正常呼吸。
种薯长期贮藏在二氧化碳较多的窖内,就会增加田间的缺株率,和长时期植株发育不良,结果导致产量下降。
通风又可以调整贮藏窖内的温度和湿度,把外面清洁而新奇的空气通入窖内,而把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等排出窖外。
四、堆放方法马铃薯种薯在窖内的堆放方法有积累黑暗贮藏、薄摊散光贮藏、架藏、箱藏等等。
五、管理方法马铃薯种薯在入窖前,要将窖内清理洁净,用石灰水消毒地面和墙壁。
对于种薯要严格选去烂薯、病薯和伤薯,将泥土清理洁净,堆放避光通风处;入窖后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消毒杀菌(每120平方米用500克高锰酸钾兑700克甲醛溶液),每月熏蒸一次,防止块茎腐烂和病害的扩散。
并且每周用甲酚皂溶液将过道消毒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另外种薯贮藏期,老鼠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此外,还要严格掌握窖温、湿度。
保持通风,降低贮藏期间的自然损耗。
马铃薯的贮藏与加工

马铃薯别名土豆,也叫洋芋,属茄科,是一种宜菜、宜粮的一年生植物。
当今国内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为第4大粮食作物。
对马铃薯进行有效的贮藏保鲜和加工,不仅可以调节鲜薯的供应期,延长加工利用时间,而且还可以增加马铃薯食用方式,实现马铃薯附加值的提升。
现将马铃薯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如下。
1.贮藏保鲜(1)沟藏法选地势高且干燥的场地,挖一条宽0.8~1.5米,深0.9米的沟。
把在冷凉处预贮的马铃薯在将要结冻时入沟贮藏,散放薯块,厚度40~50厘米,并在每隔1米的地方放1根竹竿做成的通气筒,通气筒要高出地面0.5米,然后盖上草帘。
当环境气温下降时要盖土,并确保其厚度不低于冻土层,且沟的顶部要隆起。
(2)通风库贮藏法将马铃薯装筐堆码于库内,每筐约25千克。
每垛高以5~6筐为宜。
此外,还可散堆在库内,堆高1.3~1.7米,薯堆与库顶至少要留60~80厘米的空间。
薯堆中每隔2~3米放1根竹竿做成的通气筒,还可在薯堆底部设通风道与通气简连接,然后用鼓风机吹人冷风。
在秋季和初冬的夜间,可打开通风系统让冷空气进入,白天则关闭,阻止热空气进人。
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温,春季气温回升后,则可采用夜间短时间通风、白天关闭方法,以缓和库内温度的上升。
(3)冷藏①贮藏库消毒。
用40%福尔马林50倍液、1%高锰酸钾配成的药剂,均匀喷洒贮藏库四周,或每立方米用硫磺粉15克发烟熏蒸24小时,亦可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7克、40%福尔马林10毫升熏蒸24小时。
②预贮。
将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放在通风良好、15~20℃的库房中,经过15~20天的预贮,促进表皮木栓化;③冷库贮藏。
对经过预贮的马铃薯块茎进行挑选,然后散堆或装箱、装袋贮藏于冷库中,但贮藏过程要注意库内的通风散热,通常贮藏量为冷库容积的60%~65%。
(4)药物处理为抑制或减少收获后的马铃薯发芽,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及防腐,可采用青鲜素(MH)或萘乙酸甲酯等药剂对其进行处理。
通常药物处理时间在马铃薯的休眠期即收获后2个月内较适宜,否则马铃薯便开始萌芽,此时用药物处理就难以抑制发芽。
如何科学贮藏马铃薯

如何科学贮藏马铃薯马铃薯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
马铃薯适宜贮藏温度为2℃~4℃,湿度为85%~90%.马铃薯贮藏期间易感染病害腐烂,严重时会出现烂窖等现象,因此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科学管理,严防烂窖。
一、三种贮藏方法1.堆藏。
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先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之后,将马铃薯入仓,一般堆高约1.5米,每堆750公斤,周围用箩筐或木板围好,中间放若干竹制通气筒。
此法适于短期贮藏和秋马铃薯的贮藏。
2.通风库贮藏。
将马铃薯装筐堆码于库内,每筐约25公斤,垛高以5~6筐为宜。
此外还可散堆在库内,堆高1.3~1.7米,薯堆与库顶之间至少要留1米的空间。
薯堆中每隔2~3米放一个通气筒,还可于薯堆底部设通风道与通气筒连接。
冬季注意保温,必要时还要加温。
春季气温回升后,则采用夜间短时间放风,白天关闭的方法以缓和库温的上升。
3.药物贮藏。
贮藏中采用青鲜素或萘乙酸甲酯等药剂处理,可以抑制或减少发芽,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还能防腐。
方法是:98%萘乙酸∶丙酮∶细泥土∶马铃薯=1∶2∶100∶3300.以500公斤薯块为例,需要98%萘乙酸甲酯15克,溶解在30克丙酮或酒精中,再慢慢拌入1~1.5公斤干细泥土中,快速充分拌和后,装入纱布或细麻布袋中,将药物均匀地撒在500公斤薯块上,药物要现用现配。
在贮藏时,四周可遮盖1~2层纸板,使药物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挥发。
药物处理的时间以收获后2个月左右比较适宜(即在休眠期).否则,经过休眠期开始萌芽的马铃薯即使用药物处理,仍不能抑制发芽。
二、贮藏期管理从12月份至来年2月末,正是严寒冬季,马铃薯从呼吸旺盛转入休眠期,散热量减少。
这个时期主要进行防冻保温,可在窖口覆盖草帘防寒。
密封窖口和通气孔,窖内温度下降至2℃时要覆盖保温物,如盖玉米秸,温度仍低于2℃,玉米秸上面可盖塑料布,布上再盖玉米秸,但塑料布不得直接盖在马铃薯上,以免因水汽使马铃薯潮湿。
家庭长久储存土豆方法

家庭长久储存土豆方法
方法一:
1、将土豆袋装放入地窖里,只要温度和湿度适中,可保存3个
月以上。
2、选择阴凉的地方,将土豆放在干燥的纸箱里,用10厘米左右的黑沙土覆盖,保持干燥和通风,就能较长期间的储存。
3、将挖出来的土豆去根洗净,埋入沙土中,然后将沙土压紧,
不让其透气。
吃时再挖出来即可。
4、将土豆放入麻袋或框里,用秕谷或沙子埋住按紧,上面用塑
料袋或一些废纸盖住即可。
方法二:
①将马铃薯放在旧纸箱中,并在纸箱中一起放进几个未成熟的苹果。
这些苹果在成熟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些乙烯气体,乙烯气体可使马铃薯长期保鲜。
②贮藏前将马铃薯放入浓度为目分之一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15分钟
左右。
这样,可使马铃薯贮藏一年后,相对减少一半左右的损耗,且这样不影响食用及繁殖。
注意在保存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阳光照身射,另外要定期翻动、检查。
③严格挑选,除去受病虫害的、机械损伤的及蔫萎的。
然后将选好的马铃薯放在12~16《C的地方,以后在40天内逐渐将温度降至3~5℃,相对湿度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之九十五之间,可贮存很长时间。
④挖个小土窖,使温度适当,且隔几天就通通风,也可使马铃薯存放数月不坏。
土豆不要让太阳晒和阳光的返照就不会发绿。
30.马铃薯的贮藏方式

项目五 马铃薯的贮藏方式
• (二)窖藏
• 窖藏略与沟藏相似,其优点是可以自由进出和检查贮藏情况, 便于调节温湿度,贮藏效果较好。
• 窖藏在我国各地有多种形式。
• 1、北方一作区的贮藏窖形式与结构
• 北方广大农村使用的马铃薯贮藏窖多为地下式棚窖,还有屋脊 式的地下或半地下式的半永久性贮藏窖,在城市郊区菜队以及 机关单位使用的则多为拱形地下式永久性砖窖。在土壤结构紧 密的地区,还有井窖和窑洞窖,有条件的村镇和农户也建造了 永久性砖窖。
• 用地下防空洞等设施来进行马铃薯贮藏,其原理及管 理方式与普通的通风库基本相同。
项目五 马铃薯的贮藏方式
• 一、通风库的特点
• 通风库是棚窖、窑窖的进一步发展,有较完善的隔热、 隔潮设施和通风设备,造价虽较高,但贮藏量大,操作 比较方便,可以长期使用,是目前最主要的马铃薯贮藏 场所。
• 通风库主要利用昼夜温差和库顶与库底温度的差异,通 过关闭通风窗,调节库内温度、湿度,从而保持较低而 稳定的库温。
宜进行建造。简易贮藏是利用自然低温来维持和调节贮藏 适宜温度的贮藏方法,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 在我国,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马铃薯的播种与收获季节 不一,各地都有一些适宜于本地区气候特点的典型贮藏方 法。
项目五 马铃薯的贮藏方式
• 一、贮藏场所的形式和结构
• (一)沟藏(埋藏)
• 沟藏是指从地面挖一深入土中的沟,其大小和深浅主要根 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贮藏量而定,将马铃薯堆 积其中,再用土或秸秆等覆盖,覆盖厚度随气温变化而增 减,以保持贮藏产品适宜的贮藏温度。
• 3、中原、南方二作区的大仓式堆积贮藏库
• 这种贮藏库是适于中原地区大量贮藏马铃薯块茎的一种方式。
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

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一、引言马铃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主要食物,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马铃薯的贮藏管理一直是种植者和加工者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良好的贮藏管理制度对于保证马铃薯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贮藏环境、货物处理、储藏设备、贮藏方法等方面来探讨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
二、贮藏环境1. 温度马铃薯的贮藏温度是贮藏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马铃薯的最佳贮藏温度为4℃-7℃。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有效地减缓马铃薯的新陈代谢,降低贮藏温度还可以减轻蒸腾作用,减少失重,延长存放期限。
2. 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防止马铃薯蒸散失重和水分流失,在贮藏期间保持马铃薯的新鲜程度。
一般而言,马铃薯的适宜湿度范围为80%-85%。
在贮藏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湿度检测仪器来监控湿度的变化,保持适宜的贮藏湿度。
3. 通风通风系统的使用有助于马铃薯贮藏管理。
通过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促进马铃薯的通风、降温和湿度稳定。
在贮藏管理中,应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均匀和适当。
4. 光照马铃薯的贮藏环境中应该尽量避免光照的影响。
因为光照会刺激马铃薯内部的淀粉转化为蔗糖,并会导致马铃薯褐变、变甜、脆变等不良现象。
因此,贮藏环境中应该尽量避免光照,采取有效措施遮光,避免马铃薯受光照影响。
5. 温湿度控制在马铃薯的贮藏管理中,建立一套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贮藏环境的温湿度应该通过专业的监测和检测设备来进行控制,确保贮藏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贮藏环境进行巡检和控制调节,确保贮藏温湿度的稳定。
三、货物处理1. 质检在马铃薯贮藏管理过程中,质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货物进入贮藏环境之前,应对马铃薯进行质检,包括外观、色泽、大小、形状、气味、软硬程度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通过质检设备对马铃薯的内部品质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分类处理根据不同的品质和用途,对马铃薯进行分类处理也是贮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马铃薯贮藏方式

马 铃 薯 贮 藏 方 式
李 春秀 ( 阿勒 泰市委 农村 工作 办公 室 , 阿 勒泰 8 3 6 5 0 0 )
一
、
散装贮藏
分类 贮 藏 . 易 于 贮 藏管 理 的防 腐 处理 , 方 便搬 H j , 每
箱互 为独 立 , 相互 不挤 压 , 适 合 机械 恒温 库 藏 另
一
、
美 国竹柳 简介
③ 材 质 优 良 ,用 途 广 泛
其 木 材 气 干 比重 为
1 . 生物 学特 性
0 . 4 2 8克/ 米。 ,抗 压 强 度 为 4 . 8 2 8兆 帕 ,抗 弯强 度 为 4 . 6 2 2兆 帕 , 木 材综 合 纤 维含 量 为 8 9 . 8 8 %, 木 质素 含
做 到机 械化 搬运 与码 放 。每个 箱 子可 以 独立 藏 不
进 行防腐 处理 , 管理 过程也 方便 。堆藏 1吨马铃薯 块 茎需 占用 1 . 5 ~ 1 . 6米 的空 间 。 自然 通 风贮 藏 的马 铃 薯 堆的高 度不 能超过 2 。 0米 , 以避 免薯堆 中的温度 不
一
由于牢 同耐 H j 及 易于拆 卸 折叠 性 ,钢 制箱 电成
般 来说 , 贮 藏高 度 限定在 4 . 0 ~ 4 . 5米 。一 些 品种 在
为人 们 的关 注对 象 。钢制 箱要 求侧 板 需 对马铃 薯 柔 和 接触 , 对 于容 量 超 过 3吨 的钢 制箱 , 要 求框 架 高 ,
N
●一 … 一
… …
o n
~ … …
g
一 ~
C
.
u n
一 ~ ,
简述马铃薯贮藏技术

马铃薯贮藏技术简述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马铃薯的质量和安全,必须采用科学的贮藏技术进行保存。
本文将从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入手,介绍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温度是影响马铃薯贮藏的主要因素之一。
马铃薯的最适贮藏温度为 10-15°C,温度过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过快生长,从而降低其品
质和耐储性;温度过低则会导致马铃薯受冻,使其品质下降。
湿度也是影响马铃薯贮藏的重要因素。
马铃薯的适宜湿度为
60%-70%,湿度过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表面潮湿,从而易受病菌感染;
湿度过低则会导致马铃薯失水和皱缩。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影响马铃薯贮藏的因素。
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需要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环境,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延长其保鲜期。
在选择马铃薯贮藏方式时,应根据马铃薯的品种、数量、贮藏时间和贮藏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马铃薯贮藏方式包括地下贮藏、通风贮藏、冷藏贮藏和气调贮藏等。
在进行马铃薯贮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马铃薯进行贮藏。
2. 贮藏前应将马铃薯进行整理,去除泥土、污垢和病斑等。
3. 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马铃薯的质量和状态,及时处理问题。
4. 避免马铃薯与有毒、有害物品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1.贮藏特性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
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
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较适低温下贮藏的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
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在贮藏中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
当温度降至0℃时,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薯块变甜,食用品质不佳,加工品会褐变。
如果贮藏温度升高,单糖又会合成淀粉。
当温度高于30℃和低于0℃时,薯心容易变黑。
2.品种与收获
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品种能延长贮藏期,早熟品种,寒冷地区栽培的品种或秋作的马铃薯休眠期长,利于贮藏。
马铃薯的生长后期不能过多灌水,增施磷钾肥能提高马铃薯的耐贮性和抗病性。
我国北方春种的马铃薯,多在7月份雨季来临前收获;夏秋播种的多在9月中旬收获。
当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变黄、倒伏和枯萎时,马铃薯可以采收。
收获应在晴天进行,将薯块就地晾晒半天左右,散发部分水分,使薯皮干燥,以便降低贮藏中的发病率。
3.贮藏条件
菜用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5℃,但用作煎薯片或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应贮藏于10℃~13℃的条件下。
马铃薯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0%,湿度过高易会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块皱缩。
马铃薯贮存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需避光贮存,因为光照会促使其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
正常薯块的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都有毒害作用。
4.贮藏方法及管理
4.1沟藏 7月中旬收获马铃薯,收获后预贮在荫棚或空屋内,直到10月份下沟贮藏。
沟深1~1.2m,宽1~1.5m,沟长不限。
薯块厚度为40~50cm,寒冷地区厚度可达70~80cm,上面覆土保温,要随气温下降分次覆盖。
沟内薯堆不能过厚,否则沟底及沟中部温度易偏高,薯块受热会引起腐烂。
4.2窖藏用井窖或窑窖贮藏马铃薯,每窖可贮3000~3500kg,由于只利用窖口通风调节温度,所以冬季保温效果较好。
但入窖初期窖温不易降温,因此马铃薯不能装得太满,并注意窖口的开闭。
只要管理得当,薯块贮藏效果很好。
使用棚窖贮藏时,窖顶覆盖层要增厚,
窖身也要增加,以免冻害。
窖内薯堆高度不超过1.5m,否则入窖初期易受热引起薯块萌芽及腐烂。
窖藏马铃薯易在薯堆表面“出汗”(凝结水),在严寒季节可在薯堆表层铺放草帘,以转移出汗层,防止发芽与腐烂。
马铃薯入窖后一般不用翻动,但在气温较高地区,因窖温也相对较高,可酌情翻动1~2次,去除病烂薯块,以防腐烂蔓延。
4.3通风库贮藏一般薯堆高度不超过2m,堆内设置通风筒。
装筐码垛存放,更加便于管理及提高库容量。
不管使用哪一种贮藏方式,薯堆的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
4.4冷藏出休眠期后的马铃薯转入冷库中贮藏可以很好地控制发芽和失水,在冷库中可以进行堆藏,也可以装箱堆码。
将温度控制在3℃~5℃,相对湿度85%~90%。
马铃薯在贮藏后期易发芽,而且薯块变得皱缩,为控制其发芽,除用低温外,还可用药物控制。
4.5药物处理氯苯胶灵是一种采后使用的抑芽剂,粉剂的使用剂量为1.4~2.8g/kg,使用时将粉剂撒入马铃薯堆中,上面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经处理后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抑芽剂必须在马铃薯愈伤后使用,否则会干扰马铃薯的愈伤,造成马铃薯贮藏期腐烂。
出休眠期前的马铃薯使用该抑芽效果更好,出休眠期后再使用,抑芽效果明显减弱。
此外用α~萘乙酸甲酯或α~萘乙酸乙酯处理马铃薯抑芽效果也
很好,每10t薯块用药量为0.4~05kg,使用时与15~30kg细土制成粉剂均匀地撒在薯堆中。
应在休眠中期进行,不能过晚,否则会降低药效。
青鲜素对马铃薯也有抑芽作用,但需在薯块采收前3~4周进行田间喷洒,用药浓度为0.3%~0.5%,遇雨时应重喷。
4.6辐射处理用射线辐照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剂量相同,剂量率愈高时效果愈明显。
经照射的马铃薯在常温下能够很好地贮藏几个月,但经照射后的薯块维管束周围可能有褐变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