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产业发展情况
甘孜牦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甘孜牦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中国藏区地域最广、牦牛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牦牛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近年来,甘孜牦牛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品牌不断提升,产业效益不断增加。
首先,甘孜牦牛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甘孜州牦牛存栏量已达到1000万头,占全国牦牛存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牦牛养殖基地之一。
同时,甘孜州的牦牛养殖场和牧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传统的牦牛产业主要以养殖为主,但近年来,随着牦牛深加工业的兴起,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目前,甘孜州已经建立了一批牦牛深加工企业,涉及牦牛肉加工、牦牛皮革加工、牦牛奶制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牦牛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产业品牌不断提升。
甘孜牦牛以其肉质鲜美、皮革优良、奶制品丰富而闻名,近年来,甘孜州加大了牦牛品牌建设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牦牛品牌产品,如“甘孜牦牛肉”、“甘孜牦牛皮革”、“甘孜牦牛奶制品”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最后,产业效益不断增加。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业品牌的不断提升,甘孜牦牛产业的效益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甘孜州牦牛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总的来说,甘孜牦牛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养殖环境的改善、深加工技术的提升、品牌建设的加强等。
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甘孜牦牛产业迈向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牦牛产业现状

耗牛产业现状RevisedonNovember25,2020牦牛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特有牛种,是惟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畜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
它以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高寒牧区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资料,可提供奶、肉、毛、绒、皮革、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在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经济地位。
中国是牦牛的主产国,占世界总数1400万头的92%,分布于青海(470万头),西藏(415万头),四川万头),甘肃(112万头),新疆(25万头),云南(5万头)。
蒙古是世界上第二个牦牛较多的国家,有牦牛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5%,其余分布在吉尔吉斯、哈萨克、尼泊尔、印度等;此外,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也有少量牦牛分布。
牦牛分布区域辽阔,由于主产地的地理生态条件、草地类型、饲牧水平、选育程度、社会经济结构等不同,致使牦牛在体态结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利用方向等方面有所差异。
形成中国牦牛的11个优良类群和一个培育品种大通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长毛牦牛、甘肃天祝白牦牛、西藏亚东牦牛、西藏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新疆巴州牦牛、四川九龙牦牛、麦洼牦牛、云南中旬牦牛。
牦牛对高寒草原高度的适应性,具有肉、乳、毛、役兼用的多种经济用途。
1牦牛产品的特点牦牛是青藏高原不可替代的牛种。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牧草生长期短、辐射强、气压低,牦牛在此生态条件下能正常生产和繁衍。
并具有乳、肉、毛、役兼用的多种经济用途。
与其他培育品种不同的生产性能和特点,在高寒草原终年放牧无补饲,生产和繁殖具有季节性。
产肉性能:牦牛体重220~350kg,屠宰率50%,肉蛋白质21%~22%,脂肪2%~3%。
牦牛肉暗红色,肌肉纤维粗。
牦牛肉质鲜美,具有高蛋白(比黄牛高%),低脂肪(比黄牛低%),低热量(比黄牛低%),多氨基酸(比黄牛多2种)的特点。
中国牦牛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牦牛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牦牛生产情况世界现有牦牛头数约1700万头,中国是牦牛主产国,有牦牛1600多万头,占90%以上。
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高寒藏区的重要特色产业。
西藏自治区、青海藏区、四川藏区、甘肃藏区、云南藏区、新疆巴州均有分布。
2015年以来,全国牦牛存栏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506万头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1621万头,年均增长1.5%;牦牛肉产量也由2015年的45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53万吨,年均增长3.6%。
总体而言,全国牦牛(活重)总成本呈V形趋势。
2012年为最高点(每头3758元),之后下降到2016年低点(每头2757元),2017年后呈上升趋势。
分环节看,各养殖环节均实现盈利。
据西藏和其他四省藏区牦牛养殖户调查,各环节成本收益各不相同。
母牛、犊牛、架子牛和育肥牛纯收益分别为1177元、1043元、1414元和2861元,育肥牛环节收益最高。
二、牦牛屠宰情况牦牛的现代化屠宰加工技术迅速普及,牦牛肉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消费量、销售半径都在迅速提高和扩大。
牦牛肉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很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而藏区对牦牛肉的传统消费方式并未受影响。
2020年中国牦牛屠宰量约为370万头,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10万头,同比上升2.78%。
中国牦牛胴体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从2016年的41万吨上升至2020年48万吨,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胴体产量上升幅度下降。
2018年中国牦牛平均胴体产量达到最大值,为131千克/头,随后牦牛平均胴体产量开始下降,到2020年中国牦牛平均胴体产量下降至128千克/头。
随着中国牦牛屠宰量的不断上升,中国牦牛净肉产量也在不断上升,到2020年中国牦牛净肉产量上升至39万吨,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2万吨,同比上升5.41%。
三、牦牛产值我国的资源禀赋和最小成本的经济铁则,决定了养殖阶段的“小群体大规模”与屠宰加工阶段的“小产能大产量”是适合现阶段我国肉用牛(肉牛、牦牛、水牛、奶牛副产物)产业基本国情的产业模式,逐母牛产地、粗饲料资源及环境条件而居的育肥场(户、企)所客观形成的中国特色“肉源分散”格局与人口占全国36% 以上分散于农村的民生需求是其基础。
青海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青海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牦牛是青海牲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重要的畜牧业资源。
牦牛肉、牦牛毛、牦牛皮等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价值,因此,牦牛产业的发展对于青海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现状目前,青海牦牛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等。
同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牦牛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目标为了推动青海牦牛产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目标:在未来五年内,提高牦牛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提高牦牛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策略1.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牦牛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牦牛养殖业的结构,提高优良品种的比例,提升牦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对牦牛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4.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牦牛产品营销网络,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实施方案1.加强科技研发,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牦牛产业的科技水平。
2.加大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牦牛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加强对牦牛养殖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牦牛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4.加强对牦牛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加强对牦牛产品的市场开发和营销网络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六、保障措施1.加大对牦牛产业的财政投入,提高对牦牛产业的支持力度。
2.加强对牦牛产业的政策扶持,为牦牛产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3.加强对牦牛产业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牦牛产业的人才水平。
4.加强对牦牛产业的监管和服务,保障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七、总结青海牦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按照以上实施方案,加大对牦牛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牦牛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牦牛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牦牛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在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被广泛饲养。
牦牛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以及保护牦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牦牛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经济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牦牛的饲养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甘肃等地。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牦牛养殖户达到300万户,养殖数量约为5000万头。
牦牛市场规模巨大,占据了农牧业产值的相当比例。
经济价值牦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首先,牦牛的肉类供应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牦牛肉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备受消费者青睐。
其次,牦牛毛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广泛用于纺织品和毛绒制品。
此外,牦牛还可以提供鲜奶、皮革等副产品,进一步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存在的问题品种退化在长期的人工驯化过程中,部分地区的牦牛品种发生了退化。
品种退化主要表现在体形较小、生长慢、产奶量低等方面,这影响了牦牛市场的发展。
销售渠道狭窄牦牛市场的销售渠道相对狭窄,主要以传统的农贸市场和个体商户为主。
这些销售渠道的问题在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交易效率低下,阻碍了牦牛市场的发展。
养殖技术不足由于地域差异和技术落后等原因,牦牛养殖技术在一些地区仍然滞后。
养殖技术不足导致养殖成本较高,影响了牦牛养殖的规模和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牦牛生活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但由于过度放牧和环境污染等原因,牦牛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这对于牦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未来发展趋势品种改良为了提高牦牛市场的质量和竞争力,需要加大品种改良的力度。
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优质的牦牛品种,可以提高牦牛的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拓宽销售渠道为了推动牦牛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牦牛交易市场和销售渠道。
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拓宽牦牛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市场的发展。
强化技术支持加强牦牛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向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023年牦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牦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牦牛是我国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区。
牦牛是一种重要的草地畜牧动物,是高原地区重要的传统产业,牦牛产业对于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对牦牛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况我国的牦牛产业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发展较为完善,主要以放牧为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环保,对于“草原 + 牦牛”的生态产业有更高的需求,牦牛肉等产品也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爆款。
二、市场分析1. 牛奶市场目前国内牦牛的牛奶市场极小,暂无成熟的商业化牦牛乳加工企业。
但是,牦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含量优于牛奶,摄入后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防止牛奶蛋白过敏等作用。
有潜力的市场正在形成。
2. 肉食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牛肉、羊肉价格逐渐上涨,而牦牛肉则以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等特点,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目前,牦牛肉已经在大型超市和酒店等场所供应,同时也被加工为其他产品,如牦牛灌肠、牛肉干、灰豆肉等。
3. 毛皮市场牦牛毛皮温暖舒适,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商品。
藏区的毛皮厂开始集中收购和加工牦牛毛皮,利用现代化工艺技术加工生产成各种毛皮制品,如大衣、帽子、皮靴等,供应到全国各地及国外地区。
三、前景分析牦牛产业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具有天然的绿色和有机特点。
未来几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生产技术的提升,牦牛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考虑进一步提升牦牛肉产品质量,完善供应链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规模、优质、品牌、社会效益的牦牛养殖模式;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术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促进牦牛产业跨越式发展。
牦牛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趋势

牦牛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趋势牦牛,作为我国西藏高原上的特有动物,一直以来都是藏区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产肉、产毛、产奶的多功能性,牦牛产业一直是藏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牦牛产业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牦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发,对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牦牛养殖环节的现状及趋势1. 现状:牦牛养殖主要集中在我国西藏、青海等藏区地区。
由于牦牛在这些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养殖效益较高。
目前,牦牛养殖主要以散养和半散养为主,规模化经营较少。
2. 趋势:未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牦牛养殖将逐渐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管理。
在环保意识上升的今天,生态养殖模式将受到更多关注,绿色养殖也将成为发展趋势。
二、牦牛产品加工环节的现状及趋势1. 现状:牦牛产品主要包括牦牛肉、牦牛奶制品和牦牛毛制品。
目前,牦牛产品加工主要还停留在传统水平,加工工艺相对简单,产品附加值不高。
2. 趋势:随着国内外对牦牛产品需求的增加,牦牛产品加工业也将逐渐迈向现代化。
提高产品的加工技术水平、开发更多牦牛产品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牦牛市场营销环节的现状及趋势1. 现状:牦牛产品的市场销售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主要在本地销售,市场较为局限。
2. 趋势:未来,随着交通、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牦牛产品的销售将逐渐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化营销将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个人观点及总结在对牦牛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后,我认为牦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牦牛产品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推广也将为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对牦牛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对牦牛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牦牛是高原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被誉为“青藏高原的百宝之兽”,其产业发展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分析牦牛产业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牦牛产业现状分析1. 养殖规模扩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牦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在青藏高原等地,越来越多的牦牛养殖基地和现代化养殖场相继建立,养殖数量和养殖区域不断增加。
2. 提高养殖技术:现代养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牦牛产业的发展。
通过科学管理、合理饲养和疾病防控,牦牛的养殖效益得到提高,养殖者的收益也相应增加。
3. 产品加工创新:牦牛肉、牛皮、牦牛奶等众多牦牛副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利用牦牛的毛、角等资源进行加工和开发,开创了牦牛副产品的多元化市场。
4. 高品质农产品:牦牛产业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倡导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通过全程监管和溯源体系来确保产品的品质。
高品质的牦牛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二、牦牛产业发展趋势的展望1. 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牦牛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而牦牛奶作为高原乳业的代表,也备受青睐。
2. 高品质农产品的重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牦牛肉和牦牛奶作为天然、绿色、营养丰富的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深加工与品牌建设:目前,牦牛产业主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深加工程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牦牛产业应加大对产品深加工的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4. 优化养殖模式:在牦牛养殖上,要改变传统方式,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提高牦牛养殖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牦牛产业的同时,还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对草原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5. 国际市场开拓:牦牛产业在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的竞争,因此,开拓国际市场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D. Mo l e c u l a r c l o n e o f a me mb e r o f t h e g e n e f a mi l y t h a t
encodes PM G A , a he ma ggl ut i ni n of m ycopl a s ma g a l l i s e p t i c um . I n f e c t I m m u, 1 9 93, 61: 90 3  ̄90 9
6 8: 4 2 38  ̄4 2 4 4.
【 9 】 胡 景韶 ,胡诚 隆 ,蒋学 良 ,等 . 一 种 由枝 原 体感 染 的 绵 羊 增 生性 间质 性肺 炎 的研 究 U 】 . 中国兽 医杂 志 ,
1 9 8 2 . ( 5 ):2  ̄ 6 .
C a l n e k W ,J o h n Ba r n e s H. Di s e a s e o f p o u l t r y . 1 0 t h
【 7 ] L i t a mo i J k,W a n y a n g u S W ,S i ma n P K. I s o l a t i o n o f
m yc op l a s ma bi ot y pe F 38 f r om s he e p i n Ke n ya . Tr o pi c a l
e d. Ame s :I owa s t a t e uni v e r s i t y Pr e s s ,1 9 9 7, 2 35  ̄2 9 6. Re mi Ko va c i c, V a l e r i e La una y, Phi l i p pe Tu ppi n, e t a 1 . S e a r c h f or t he pr e s e nc e o f s i x m yc o pl a s ma s pe c i e s i n
长期 以来 ,本县牦牛业和全 国其它牦牛产 区
a nd Se r one ga t i ve f or hum a n i m m unode ic f i e nc y v i r us .
J C M ,1 9 9 6 ,3 4( 7 ):1 5 0 5 ~ 1 5 1 0 .
中图分类号 :¥ 8 2 3 . 8
文献标识码 :1 0 0 3 — 4 8 8 9 ( 2 0 1 3 ) 0 6 — 0 0 1 2 - 0 2
1 塔县牦 牛基本情 况
塔县牦 牛总存栏 数为1 . 7 7 Y 头 ,主要分布在红 其拉甫 区域 、达布达尔乡、马尔洋乡 、大同乡 、库 克西力克乡等 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高山区。属高寒
.
A n i m a l He l a t h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1 9 9 0 ,2 2( 4 ):2 6 ( >2 6 2 .
【 8 】 包惠芳. 霉形体及霉形体病研 究进展 U 1 . 中国兽 医科技 ,
2 0 0 2 ,3 2( 8):1 6  ̄ 1 8 .
Ba s e gg i o N M , Gl e w P, M a r ha n F. Si z e a nd ge no mi c l oc a t i on of PM G A m ul t i g ene f a mi l y of m yc opl a s ma
l _ _
些
兰
釜 塑
牦牛产业发展情况
加尼玛 ・ 扎依 克 , 努 热力百克 ・ 马 达优 甫
( 塔 什库 尔干塔 吉克 自治县 畜牧 兽 医科技 局 改 良站 , 新疆 塔 什 库 尔干塔 吉 克 自治县 8 4 5 0 2 0)
摘 要 :本文对帕米 尔牦牛现状进行调查 ,揭 示牦 牛选 育工作 中存在 的 问题 ,并对牦牛选育工作现状提 出建议 ,为塔 什 库 尔干县发展特 色牦牛业提供 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牦牛 ;产业发展 ;选育
品种选育繁育体 系对促进牦 牛品种性 能的提高与
牦 牛 资 源 的开 发 利 用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同 时
寒草原草场 ,谷地为高寒草甸草场 。主要牧草有嵩 草 、苔草 、针茅 、早熟禾 、冰草、搭草等。
在高寒草地畜牧业 的可持续发展 中 ,是实现牧业
收稿 E l 期 :2 0 1 3 一 o 4 — 1 1
干旱 大陆性 气候 。一般 在4 O 0 0 m以上 的高 山 ,有 高 山荒 漠植 被外 ,多 为裸露 岩 石 。3 0 0 0 ~ 4 O 0 0 m为高
牦牛是塔县高原一个特有畜种 ,是高寒草地
畜 牧 业 的一 个 不 可 替 代 的 牛种 。但 又 是 一个 生 产 性 能 低 ,未 经 正 规 选 育 、培育 提 高 的 原 始 畜 种 。 因此 ,加 强 牦 牛 的本 品种 选 育 改 良和 建设 牦 牛 本
Wi n n e r F,R o s e n g a r t e n 1 K, Ci t t i C. I n v i t r o c e l l i n v a s i o n
of my c o pl a s ma ga l l i s e pt ic u m. I nf e c ion t i m m uni t y, 2 00 0,
2 牦 牛选育 工作 现状 、存在 的问题及 改进 措 施
2 . 1 牦 牛选 育工作 现状 及存 在 的 问题
作 者 简介 :加 尼 玛 ・ 扎依克 ( 1 9 8 1 一 ), 女, 塔 吉克 族 , 大 学本
科, 助 理畜牧 师 , 从 事基层 畜牧 兽 医和 畜禽 改 良
工作。
g a l l i s e p t i c u m. mi c r o b i o l o g y j a n ,1 9 9 6 ,1 4 2 :1 4 2 9  ̄ 1 4 3 5 .
Ma r k ha m P F, G l e w M D , W hi t he a r K G,W a l k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