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冰灾
雪灾是哪一年

雪灾是哪一年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
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
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
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
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
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反圣婴)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
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这次雪灾。
气象专家表示,华南地区持续低温,与拉尼娜现象及异常大气环流有密切相关。
专家指,处于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高空出现了一个阻塞高气压并长期持续,极涡在西伯利亚停留不动,导致北方
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
在冷空气来袭的同时,来自印度洋与西太平洋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西南、江汉、华南、江南、江淮一带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兼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不过,专家强调,中国遭罕见冰雪灾害天气是多种因素造成,拉尼娜不是唯一祸因。
物态变化

1.2008年我国湖北省等地区发生了特大冰灾,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电力抢修队的队员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又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冰晶附在冰柱上使之加粗解:无雨的现象排除了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化,无雪的现象排除了由固态向其他状态转化的情况.在寒冷的夜晚,气温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冰晶附着在冰柱上使之加粗.故答案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冰晶附在冰柱上使之加粗.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图所示是拍摄雪灾中的场景:如图甲中拍摄的是雪灾中电线上的冰柱,冰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凝固现象.如图乙拍摄的是解放军战士协同群众抗击雪灾,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解答:解:冰柱现象是液体直接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过程.向路面抛撒沙子,使路面变得粗糙,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防止车辆出现事故.故答案为:凝固、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3.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解答:解:无雨的现象排除了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化,无雪的现象排除了由固态向其他状态转化的情况.在寒冷的夜晚,气温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直接形成固态的冰,聚集在电线和高压电塔原有冰柱上,叫做凝华.故选B.4. 2008年元月中旬到二月初,我国南方发生了十分罕见的冰雪灾害.下面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图片,图a 雾淞现象它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图b是电线结起的冰柱现象它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的图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从而防止行人和车辆打滑(或增大摩擦).解: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变成冰粒发生凝华现象,附着在树枝上就形成雾凇景观;电线结起的冰柱是由水变成的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答案为:凝华,凝固.增加路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防止行人和车辆打滑(或增大摩擦).5. 如图,2007冬天我国南方遭遇了特大冰冻灾害.高压线和铁塔上冻起厚厚的冰霜,使得一些地方的电力设施被损坏.其原因之一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凝华B.凝固C.升华D.汽化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一般发生在温度降低时,且凝华过程放热.解:A、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厚厚的冰霜,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正确;B、凝固是指物质由液体变为固态;不符合题干中的现象;故B错误;C、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不符合题干中的现象;故C错误;D、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不符合题干中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A;6. 去年春节前,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分析:融雪剂中含有的氯化钠加入水中,能降低水的凝固点,从而加快雪的溶解,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加快了金属制品的锈蚀.解:A、氯化钠加入水中,能降低水的凝固点,故A正确;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能增加水中盐的含量,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故B正确;C、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加快了金属制品的锈蚀,故C正确;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增加了盐的含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故D错误,故选D.7如图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电线结起的冰柱现象,它是()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由水凝固而成的D.由水汽化而成的分析:新闻报道南方雪灾下冻雨,在电线上凝固成冰,一根冰柱长达几米,重达几十斤,把铁塔压弯变形,甚至倒塌,致湖南等几省停电.:解:雨是液态的,冰柱是固态的,由液态变固态是凝固.故选C8.2008年的南方雪灾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图是拍摄的雪灾中的场景:甲图中描绘了雪灾中电线上的冰柱;乙图描绘的是解放军战士协同群众抗击雪灾,他们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这两张照片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分别是:甲:凝固;乙:增大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防止人和车辆打滑)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决定摩擦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解:冰柱现象是液体直接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过程.向路面抛撒沙子,使路面变得粗糙,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防止车辆出现事故.故答案为:凝固;增大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防止人和车辆打滑).9. 2008年的南方雪灾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上图是拍摄的雪灾中的场景:甲图中雪灾中电线上的冰柱是凝固(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要放热;乙图描绘的是解放军战士协同群众抗击雪灾,他们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这是为了增大(填“增大”、“减小”)摩擦.解:电线的冰雪熔化成水下降的过程中,水放出热量,凝固成冰.向冰雪路面上撒沙子,使路面变粗糙,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车滑倒.故答案为:凝固;放;增大.10 2008年初,南方发生雪灾,以下是雪灾中的三个场景.图甲中的冰柱是由于雨水凝固(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弯曲的电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乙是人们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的情景,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图丙中汽车套紧急刹车后,仍会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分析:(1)凝固是由液态变固态形成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3)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答:解:(1)冰柱是水由液态变固态凝固形成.(2)弯曲的电线发生了形变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弯曲的电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3)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4)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惯性汽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故答案为:凝固;发生形变;增大摩擦;惯性.11.如图是南方雪灾中汽车被积雪覆盖的现象;右图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电线结起的冰柱现象.雪和冰柱分别是由水蒸气凝华和水凝固而成的.(选填“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凝华”、“水凝固”或“水汽化”)分析:“雪”、“冰柱”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天气后直接凝华为固体的,“冰柱”就是水凝固而成.解:雪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自然现象,在空气层中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冰柱是水凝固成冰后,慢慢积累成冰柱.故答案是:水蒸气凝华和水凝固.12.。
2008年南方罕见冰雪冰冻灾害

事件概述2008我国南方出现罕见雨雪冰冻灾害眼看春节又要来临,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也提前开启。
此时令人不禁想起2008年春节前夕那场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
2008是一个亲切而又独具魅力的数字组合,它和造型精妙的中国印一道深深烙在人们心中。
然而就在人们进入新年、体验2008即将带来的缤纷梦想时,首先飘落在人们视野的却是南方飞舞连翩的雨雪。
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肆虐的时间正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迁徙的春节前夕,它席卷的地域偏偏是以往习惯了温煦冬阳的南方,其危害之大50年来从未有过。
一时间,城乡交通、电力、通信等遭受重创,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政府,从相关职能部门到普通民众,上下一心形成了一条抗击冰雪灾害的有力链条。
亿万国人的共同努力赢得了这次冰雪抗灾的最终胜利。
图集·冰雪之战如果文字可以作假,那么这些照片的真实度你完全可以相信。
在抗击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每一张图片都记录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现在就让这些图片带我们去重温一下当年那场“冰雪保卫战”吧。
视频·雪战如果图片还不能让我们感到足够的震撼,那么视频将更加立体全面的展现事实原貌。
在这场罕见的冰冻灾害面前,党中央、各相关部委、解放军官兵、基层百姓...都用实际行动写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战胜灾难的壮丽诗篇。
【雪战(1)(2)(3)(4)(5)(6)】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程度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特征天气过程分析2008年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分析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接连出现四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致使我国南方近20个省(区、市)的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
灾害的突然出现,使得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一时间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此次灾难最终导致一亿多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罕见冰冻灾害的发生呢?气象专家分析指出: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至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原因。
2008年冰灾带来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呈现方式:采用动画、图表、文字 等多媒体元素,丰富视频内容
声音处理:采用专业的录音设备, 确保声音清晰度和音量控制
视频推广和传播策略
第六章
视频推广渠道和方式
社交媒体推广: 在各大社交媒 体平台上发布 视频,吸引更 多人观看和分
享
合作推广:与 相关机构或企 业合作,共同 推广视频,扩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影响
农作物受灾:冰灾导致农作物减产 或绝收
渔业受灾:冰冻天气导致水产养殖 受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畜牧业受灾:冰冻天气影响饲料供 应,导致畜牧业受损
森林火灾:冰冻天气可能引发森林 火灾,破坏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和心理影响
社会经济影响:冰灾导致交通瘫痪、物资供应中 断,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心理影响:冰灾给人们带来恐惧、焦虑等心理 压力,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预防措施视频内容
第四章
政府层面的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对2008年冰灾带来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总结
冰灾危害:交通受阻、电力中断、 供水不足、农作物受损等
总结:冰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 大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来减少损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 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加强宣传教育等
2008年十大灾难

2008年十大灾难10、雪灾1月10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7个地区不同程度受灾。
其中,因灾死亡38人,紧急转移安置16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1亿亩;倒塌房屋14.9万间,损坏房屋60.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
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个地区受灾最为严重。
9、手足口病今年3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从2008年5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76321例,死亡40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浙江、河北、山东和湖南。
8、西藏打砸抢事件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发生不法分子通过打砸抢的方式破坏多出店铺、烧毁多出房屋、打伤许多无辜百姓,冲击党政机关,造成恶劣影响。
继而,在甘肃、四川省某些地区同时发生类似的事件。
此次事件共有18名无辜群众被残害致死,382名群众受伤(其中重伤58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值勤中伤亡(其中牺牲1人、重伤23人),财产损失总计逾2.44亿元人民币。
7、列车相撞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
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初步认定事故系列车超速所致,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被免职。
6、汶川大地震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地震。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案例

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案例第一篇: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案例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案例2008年从1月10日开始,一场持续近1个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中国南方十九个省区市,其影响范围之广、所造成的灾害之重为历史罕见,属五十年一遇,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
此次灾害天气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拉尼娜极端气候影响所致。
受灾害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交通中断,电力、供水设施遭受重创,春运受阻,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时值春运高峰,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广东、湖南段被冰雪覆盖断路,积压了大批车辆,受困者有的长达十几天;广州、杭州等地的火车站大批旅客滞留,许多旅客不得不留在当地过年。
几十万子弟兵和武警战士,数十万警力,18万电力抢修人员,成千上万名干部群众都紧急行动起来。
投入人员之众、物资之多,为1998年抗洪以来所仅见。
截止2月12日,灾害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受灾较为严重。
一.本次抗灾的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坚持领导重视,靠前指挥。
这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工作决定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充分证明了领导重视,深入一线,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二是必须坚持军警民携手,共同抗灾救灾。
这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工作决定性胜利的根本性因素,充分证明了应急管理工作中军地协同作战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最有效途径。
三是必须坚持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救灾合力。
这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工作决定性胜利的基础性因素,充分证明了及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
四要在2008进一步抓好以下工作:抓好“一案三制”、“一网五库”建设;抓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抓好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抓好应急宣教培训工作;抓好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设;抓好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抓好应急管理区域合作。
08年湖南冰灾归纳总结

08年湖南冰灾归纳总结经过激烈的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的碰撞,湖南在2008年遭受了一场罕见的、规模巨大的冰雪灾害。
这次冰灾对湖南的经济、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灾后的总结中,通过归纳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灾害。
本文将对湖南冰灾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 影响1. 经济影响湖南冰灾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农田受灾严重,农作物损失严重,养殖业和渔业遭受了损失。
交通受阻,铁路、公路、航空受到严重干扰,物流系统瘫痪,导致商品无法及时运输,市场供应短缺,价格飞涨。
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停工停产,造成员工收入减少,就业形势严峻。
2. 生活影响冰灾导致了湖南居民生活的不便和困扰。
电力供应受到严重影响,大面积停电,造成了供暖和日常生活用电的问题。
交通受限,人员往来困难,重要医疗资源和物资无法及时输送。
同时,由于冰雪导致的公共设施损坏,给居民的出行、用水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不便。
二. 应对措施1. 深入研究气象预报加强对气象预报的研究与投入,提高气象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冰雪天气来临前,提前发布预警,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进行预测和预警,以便相关部门和居民做好准备。
2. 完善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冰雪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应对措施。
加强对应急演练的训练,提高应对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形成跨区域的统一指挥与协调机制,共同应对冰雪灾害。
3. 增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各类设施的抗灾能力。
例如,加固电力设施,确保供电稳定;加强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交通通畅能力;完善供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
4. 改善居民的应急能力加强对居民的应急教育和培训,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在教育系统中加强灾害防护知识的普及,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加强社区组织和居民自治能力,提高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
5. 建立灾后重建资金和援助机制在冰灾发生后,要及时进行灾情调查,评估损失,建立灾后重建资金和救灾援助机制,确保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008年冰灾主要原因

2008年冰灾主要原因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杨先生说的:在入冬或者隆冬前期,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冷空气比较少,一个是强度比较弱,再一个次数比较少。
因为大家知道要下雪或者下雨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就是暖湿气流(空气要有相当的湿度,要有水分,温度比较高),这个气流就来自于南方,来自于热带地区;再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冷空气配合,冷空气来自于极地,来自于高寒地区。
2008年隆冬前期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相对来说明显偏弱,次数也不多,即使有暖湿气流的配合没有冷空气也不太容易下雪。
所以在一月份之前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降水相对比较少,空气比较干燥,温度偏高。
但是到了一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环流的变化使我们国家冷空气的活动比较活跃,冷空气活跃以后再加上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也在逐渐加强,正好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
所以这段时间一是冷空气比较强,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还有暖湿气流比较强盛,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相遇的比较巧,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低温天气,这是主要的原因。
特点、1、持续时间长。
历史上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最长的1954年只有10天,这次郴州连续28天维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部分山区持续近2个月。
1月13日至2月5日,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雪量达135.1毫米。
2、受灾范围广。
从工业到农业,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从单位到居民,全市所有行业,11个县(市、区)、257个乡镇(街道)、3298个村(居)委会、30381个村(居)民小组全部受灾。
3、受灾强度大。
冰雪灾害造成郴州市电网全面瘫痪,几乎所有企业停产,城镇和农村停电、停水,通讯不畅,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106国道及大部分县乡公路的交通全面中断。
特别是电力、林业、通讯遭受毁灭性重创。
全市数十年电力建设成果一朝被毁,郴州一度成为电力“孤岛”。
雨雪量和冰冻程度最大(全市平均最大雨雪量达171.2毫米、电线覆冰厚度40毫米、较高海拔地区达60毫米以上,个别地方达到100毫米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冰灾
2008年冰灾是指发生在2008年1月广泛影响中国南方交通的冰冻天气灾害。
因正直春运,所以影响许多人的出行。
範围
2008年1月28日,长江流域持续出现特大风雪,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14个省同时受灾,
灾情
损失
1954年后以来最严重的雪灾。
据中国民政部提供的数据,共有7786.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4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20.9亿元。
第三轮风雪导致各地高速公路、机场路面结冰及大量积雪,陆空交通瘫痪。
15万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白云机场有大约一百班飞机取消。
由于京广及京九铁路的供电网受到风雪摧毁,加上煤的运输受阻,铁路电力供应中断,大量旅客被困在湖南铁路上。
由于粮食运输停顿,各地包括香港的猪肉蔬菜价格飙升。
星岛日报新华网
报导
2008年1月30日,中国民政部透露,自10日以来的华中华东雪灾已使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17个省级行政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受灾,38人死亡,161.7万
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
广州地区滞留旅客近80万人,沪宁杭地区滞留旅客逾10万人。
新华网新华网2008年1月31日,据中国民政部透露,自2008年1月10日至2008年1月31日的雪灾已使湖南、湖北、贵州等19个省级行政区受灾,60人死亡,2人失蹤,175.9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