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布景》教学设计1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舞台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种类、设计方法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知识,提高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舞台布景这一领域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舞台布景的特点和魅力。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设计方法,学会简单的舞台布景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舞台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设计方法。
2.难点:如何设计出富有创意的舞台布景。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设计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的舞台布景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舞台布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幕布、画纸、画笔等。
2.教材: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3.素材:优秀的舞台布景设计作品、相关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精彩的舞台布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舞台布景的美感。
提问:“你们对舞台布景有什么印象?知道舞台布景有哪些种类吗?”2.呈现(10分钟)讲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设计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舞台布景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9《舞台上的布景》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9《舞台上的布景》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舞台布景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构成和作用;2. 学会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舞台布景;3. 培养对舞台布景的审美和创造力;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2. 舞台布景的构成和作用;3. 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4. 舞台布景的展示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舞台布景的基本构成和作用;2. 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3. 舞台布景的展示和评价。
教学难点:1. 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2. 舞台布景的展示和评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舞台布景实物或图片、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2. 学具:绘画纸、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舞台布景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舞台布景的构成和作用,以及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舞台布景,并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1. 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2. 舞台布景的构成和作用;3. 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4. 舞台布景的展示和评价。
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设计的舞台布景;2. 用手工制作自己设计的舞台布景;3. 写一篇关于舞台布景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了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舞台布景,并进行了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19 舞台上的布景(教案) 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19 舞台上的布景——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舞台布景在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舞台布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舞台布景艺术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舞台布景的分类:写实布景、象征布景、抽象布景等3. 舞台布景的设计要素:线条、形状、色彩、空间等4. 舞台布景的制作方法:绘画、剪贴、拼贴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设计要素,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舞台布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舞台布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舞台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台布景的魅力。
- 提问:舞台布景在表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学习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介绍舞台布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定义和作用。
-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分类:写实布景、象征布景、抽象布景等。
3. 学习舞台布景的设计要素- 讲解舞台布景的设计要素:线条、形状、色彩、空间等。
- 示范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舞台布景,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舞台布景。
4. 学生实践- 给学生发放绘画材料,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舞台布景设计要素,创作一幅舞台布景作品。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舞台布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 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舞台布景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舞台布景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课下收集自己喜欢的舞台布景图片,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舞台上的布景教案

舞台上的布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舞台上的布景》为题,以五年级学生对戏剧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欣赏戏剧舞台上各具特色的布景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包括戏剧的种类、表现形式等。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能够利用废旧材料或简单的道具设计出合适的戏剧布景。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戏剧布景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制作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戏剧布景的图片资料、相关视频、废旧材料和简单的道具。
2.学生准备:废旧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5分钟)a.教师播放一段戏剧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魅力。
b.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戏剧的印象和感受,包括对角色、剧情、舞台布景等方面的认识。
c.教师引出本课主题——“舞台上的布景”,并简单介绍布景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
2.观察分析(约10分钟)a.教师展示各种戏剧舞台布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布景的特点和设计要素。
b.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布景图片,并尝试总结布景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c.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戏剧布景设计的要点和基本原则。
3.探索实践(约20分钟)a.分组活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儿童剧或戏曲剧场景进行布景设计。
要求体现该剧的主题和氛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
b.学生制作布景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创意性。
c.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布景作品,并针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引导学生从色彩、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4.创意拓展(约5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延伸:根据本课所学的戏剧知识,可以尝试表演一段小戏;或者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故事情节,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布景设计;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设计等。
舞台上的布景教案

舞台上的布景教案教案标题:舞台上的布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舞台布景的重要性以及对表演的影响。
2. 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舞台布景。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舞台布景的概念,并讨论其在表演中的作用。
2. 展示一些著名舞台布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舞台布景设计的兴趣。
知识讲解:3. 解释舞台布景的基本原则,如舞台尺寸、背景选择、道具摆放等。
4. 介绍不同类型的舞台布景,如戏剧、音乐会、舞蹈等,并讨论其特点和需求。
实践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制作一个舞台布景。
6.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表演类型选择主题,并进行头脑风暴,提出设计构思。
7. 指导学生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布景,如纸板、彩纸、布料等。
8.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运用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呈现与评价:9.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舞台布景设计,并解释他们的构思和选择。
10. 学生们互相评价和讨论彼此的设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1.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2. 邀请学生观看一场表演,并让他们分析和评价舞台布景的设计。
1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剧院或演出场地,了解实际舞台布景的制作过程。
14. 鼓励学生在学校或社区的其他活动中应用他们的舞台布景设计技巧。
教案评估:15.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16. 评估学生的舞台布景设计和制作作品,包括创意性、技术性和美观度。
17.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理解和收获。
教案扩展:18. 将舞台布景教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音乐、舞蹈或戏剧,进行跨学科教学。
19.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舞台设计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技能。
20. 提供更高级的舞台布景设计技巧和知识,适应不同年级和能力水平的学生。
备注:这个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辅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舞台上的布景》精品教案

《舞台上的布景》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舞台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场景构思、背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设计者对于演出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场景空间立体综合效果的把握与想象,是对各种艺术手段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体现出设计者极大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随着我国的富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各种形式的演出、晚会等成为我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孩子们也可以从各种渠道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舞台美术,如大型广场演出、文艺晚会、电视晚会、社区演出、校园演出等。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因此,每一个孩子对舞台艺术都有着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但如何引导从艺术的角度来了解与欣赏舞台美术,并亲身参与到舞台美术设计的活动中,可以说不但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整体上是设计与应用,因此在具体的创作中,也可以有一些造型表现的成分,但教学的着重点应立足于对舞台美术设计的了解、感受、制作与排练演出上。
教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多个课时进行,尤其实践环节可以与学校艺术节、新年联欢演出、参赛节目的排练等相结合,从而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了解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体会舞台布景对剧情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欣赏舞台布景及其表现方法,尝试以班级为单位设计舞台布景,利用舞台布景表演节目。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感受舞台布景设计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三种基本的舞台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班级活动的舞台布景。
《舞台上的布景》教学设计3篇

《舞台上的布景》教学设计3篇课时:3-4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感受舞台美术设计所带来的综合艺术效果2.尝试设计课本剧的舞台美术场景与道具服饰,并进行排练与演出,提高学生将艺术设计与大胆实践创造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重点:对舞台美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与设计制作难点: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的方式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师)教学课件(包括经过剪接的舞台演出片段不同类型的舞台美术图片,舞台场景设计的草图舞台表演幕后情况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引入:同学们,随着我们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你们看过什么舞台演出?哪一场演出你印象深刻?(学生回答交流)教师小结: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都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我们一般把它称为舞台美术。
(2)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二、感受了解(1)为什么说舞台美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哪些艺术手段与形式呢?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享受?下面,我先播放一段精美的舞台演出,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教师播放课件:舞台演出片段)(2)交流讨论,教师概括小结舞台美术的特点与需要设计的内容,并以报童的舞台美术设计做进一步的图示说明。
三、学习舞台美术布景的设计(1)通过课件展示布景设计的有关图片,如西博会晚会舞剧大梦敦煌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为舞台的主要形象的?为什么?在整体的设计上还考虑了哪些因素?(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主题形象在整体舞台美术设计中的意义及其他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如灯光道具天幕等。
(3)欣赏几幅舞台场景的设计草图,强调草图的基本设计要点,如要突出演出主题选择主题表达的形象注意舞台欣赏的视觉效果说明性地大概画出舞台设计的基本效果等。
舞台上的布景(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舞台上的布景》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不同风格的舞台布景,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2.增强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设计舞台布景时大胆尝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动手制作舞台布景模型,掌握一定的美术技巧和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舞台布景模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舞台布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2.教学难点
(1)舞台布景的创新设计:学生在设计舞台布景时,往往难以打破常规,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灵感。
(2)舞台布景的色彩搭配:学生在进行色彩搭配时,容易产生不和谐感,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突破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布景设计、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舞台上的布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戏剧或表演时,有没有注意过舞台的布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舞台布景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台上的布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感受舞台美术设计所带来的综合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尝试设计课本剧的舞台美术场景与道具、服饰,并进行排练与演出,提高学生将艺术设计与大胆实践创造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舞台美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与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的方式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
三、教学策略
舞台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场景构思、背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设计者对于演出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场景空间立体综合效果的把握与想象,是对各种艺术手段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体现出设计者极大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随着我国的富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各种形式的演出、晚会等成为我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孩子们也可以从各种渠道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舞台美术,如大型广场演出、文艺晚会、电视晚会、社区演出、校园演出等。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因此,每一个孩子对舞台艺术都有着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但如何引导从艺术的角度来了解与欣赏舞台美术,并亲身参与到舞台美术设计的活动中,可以说不但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整体上是设计与应用,因此在具体的创作中,也可以有一些造型表现的成分,但教学的着重点应立足于对舞台美术设计的了解、感受、制作与排练演出上。
教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多个课时进行,尤其实践环节可以与学校艺术节、新年联欢演出、参赛节目的排练等相结合,从而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