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选择及疗效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核 摘 除 术 ; 合 术 关 再 髓 融
中 图分 类 号 : 8 . R6 1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O 4 4 6 2 0 一 9 0 7 一 3 l 0 — 0 X( 0 6) 0 — 6 l 0
或 半 椎 板 切 除 髓 核摘 除 术后 同一 间 隙复 发 患 者 9 9例 , 均 复 发 时 间 为 术 后 6 平 9个 月 ( ~l0个 月 ) 再 次 手 术 时 8 3 , 5 5例 采 用 单 纯 扩 大 切 除椎 板 髓 核摘 除 术 或 双 侧 开 窗 髓 核 摘 除 术 ( 内 同定 组 ) 4 非 .4采 用 全 椎 板 切 除 减 压 髓 核
摘 除 3 0 融 合 内 同定 术 ( 固定 组 ) 术 后平 均 随 访 6 6。 内 。 6个 月 ( 6 9 3 ~ 6个 月 )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基 本 情 况 和 临 床 效 , 果 。结 果 : 组 患 者 总 的 临 床 结 果 优 良率 为 8 - , 中非 内 同 定组 为 8 . , 固 定 组 为 8 . , 两 l% 其 8 0 % 内 0 4 1 两组 优 良率 % 差 异 无 显 著性 。两 组 血 量 、 术 时 间 、 后 住 院 时 间 相 比有 显 著性 差 异 , 内 同定 组 优 于 内同 定 组 。结 论 : 手 术 非 腰 椎 间盘 突 症 术 后 复 发 再 次手 术是 必要 的 , 纯髓 核 摘 除 术是 较 理 想 的 方 法 。 单
维普资讯
中国脊 柱脊髓杂志 20 0 6年第 l 6卷第 9期 C i s o ra o pn n pn hn eJunlfs ieads ia e l
,0 6,o, N . 20 V l 6,o9 1

2023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2023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2011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
优化1000字
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腰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了
腰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该指南结合实践和
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医生和患者进行诊疗的依据。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该疾病通常表现为下腰痛、下肢放射痛、
肌力下降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该指南提出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选择。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目的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等,
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修复和肌肉松弛;手术治疗是保守治
疗无效后的选择,主要是清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

该指南的出台有效地引导了临床医生的治疗选择,并取得了明显的
疗效。

然而,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药物治疗亟待优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对症治疗,没有针对疾病本身的干预措施。

因此,如何研发有效的干预药物成
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物理治疗需要进一步规范:物理治疗中存在手法不规范、操作
不当等问题,在实际治疗中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因此需要有更为严
格的规范和标准。

三、手术治疗需精细化管理:手术治疗需要进行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术后康复等管理措施,以保障手术的效果和减少术后并
发症。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涉及医学的多个领域,在实践中需要
科学理性地选择治疗措施,避免盲目使用和不合理的治疗方式,从
而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腰痛这一常见疾病。

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发布时间:2021-11-03T07:41:02.0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6期作者:蒋俊良邓永成[导读] 目的:比较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20.2到2021.5月期间从我院蒋俊良邓永成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骨与创伤外科650021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20.2到2021.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术治疗,观察指标取治疗效果、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P<0.05)。

腰椎恢复情况评分治疗前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镜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更加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术;腰椎功能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骨科疾病之一,具体主要指椎间盘纤维被破坏,而髓核组织突出在刺激神经根后,则会导致腰腿部位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以L4-5、L5-S1突出为最常见的发生部位。

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可分为多种,除去腰椎退行性病变以外,诱发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原因和因素还可分为多种,比如外伤、姿势不当、缺乏锻炼以及过度劳累等[1]。

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比较分析了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2到2021.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男女26/24例;年龄31~62岁,年龄中位数(43.46±4.75)岁,病程1~3年,病程中位数(1.85±0.32)年;27例和23例为观察组男女患者数,年龄32~62岁,年龄均值为(43.46±4.75)岁,病程1~4年,病程均值为(1.99±0.33)年。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掌握与手术策略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掌握与手术策略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掌握与手术策略摘要:我科自2003年起在既往临床实践基础上,对77例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进行总体化掌控,并针对第一次手术方式的不同而进行再次手术方式的个体化选择,术后进行3-12个月随访疗效,优良率87%,特做此报告,以供同道参考。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原节段突出症再次复发的问题也愈加明显。

该病临床上一旦出现,保守治疗效果大多不佳,多需再次手术治疗,但复发的诊断要点掌握和再次手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在既往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科自2003年以来,针对复发病例临床资料的区别,进行了复发诊断要点的总体化掌控和个体化的手术技术选择,取得初步的经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共77例,男54例,女23例,年龄25-57(45.07±8.5)岁,病程4个月-27个月,平均(11±2.3)个月;第一次手术后症状消失与再次症状复现间隔时间6-15个月,平均13±2个月;L4-5复发病例55例,L5-S1复发病例20例,L3-4复发病例2例。

2、个体化资料:①第一次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经皮微创治疗共20例。

其中经皮椎间盘镜治疗4例,经皮单纯三氧刀治疗、经皮单纯射频热凝治疗16例②第一次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经后入路开窗式髓核取出术或经后入路半椎板切除髓核取出术49例③第一次手术方式选择经后入路全椎板切除髓核取出术8例。

3、诊断要点掌控:①第一次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6个月以上再次出现②复发后体征与第一次术前体征一致,即感觉肌力改变部位与第一次术前相同③CT扫描显示第一次手术干预部位与临床症状、体征出现部位一致④MRI显示确为病变间隙髓核再次明显突出,而非瘢痕组织之“伪影”⑤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

注意事项:【1】6个月内症状复发多为蛛网膜炎,MRI增强能很好区别瘢痕组织性狭窄硬膜外纤维化等疑似病例。

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1 . 5 3 文献标识码 : B
Cl i n i c a l E仃e c t Ana l ys i s o f Thr e e Di fe r e nt S ur g i c a l Pr o c e dur e s i n Tr e a t i ng Re c ur r e n t Lum b ar Di s c He r n i at i o n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扩 大开 窗髓 核摘 除术 、 后路 经椎 间孔腰椎 间融合 术 ( t r a n s f o r a m i n a l l u m 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 T L I F ) 、 后路腰椎问融合术 ( p o s t e i r o r l u m 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 P L I F ) 三 种术式 治疗 复发性腰 椎 间盘突 出症 的临床 效果 。 方法 2 0 0 5年 5月至 2 0 1 2年 6月收治并随访 6 5例 , 其 中行后路扩大开 窗髓 核摘除术 ( A组) 1 2例 、 T L I F ( B组 ) 2 6例 、
A组 和 B组手术时 间低 于 c组 ( P< 0 . 0 5 ) , A组术 中失血量 少于 B组 和 C组 ( P<0 . 0 5 ) 。 P L I F ( C组 ) 2 7例 。结 果
术 中硬脊膜撕裂 3例 ( B组 1例 、 C组 2例 ) , 神经根损伤 2例 ( B组 1例 、 C组 1例 ) 。术后切 口均 I 期 愈合。三组疼 痛视觉模拟评分 、 O s w e s t r y功能 障碍 指数评分 和椎 间隙高度末 次随访时与术 前 比较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术后并发症 ( A组腰椎失稳 1例 , B组和 c 。 组发 生断钉各 1例 ) , B组 和 C组椎 间均骨性 融合 , 无假关 节形成 及腰椎失 稳 。结论 三种术式均 可获得满意疗效 , 相对 而言 , T L I F是较为安全 理想的一种术式 。 关键词 : 复发性 ; 腰椎 间盘突出症 ; 后路腰椎 间融合术 ; 椎 间孔 腰椎间融合术 ; 椎 间盘摘除术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3讨论
微创 手 术组 : 者取 健 侧 侧卧 位 , 患 为便 于 定 位 和穿 刺 , 下 腹 部 垫一 软 枕 , 高 1 m, 腰 部 呈 屈 曲状 , 光 机 透 视下 垫 5c 使 X
定 位 。 龙胆 紫 横 向标 记 , 患侧 后 正 中线 旁 开 8 1 m范 以 以 ~2c
轻 度疼 痛 , 下 肢放 射 痛 , 正 常工 作 ; : 状有 改 善 , 无 能 可 症 伴下
脊 柱 退行 性 病变 , 为骨 科 常见 病 、 多发 病 . 以纤 维 环 破裂 后 是
髓 核 突 出压 迫神 经 根造 成 的腰 腿 痛 为主 要 表现 , 几 年来 发 近
肢轻 微 放射 痛 、 木 , 麻 能做 轻 工作 ; : 有 神 经根 受 压表 现 。 差 仍
围为进 针 点 。常 规 消毒 铺 巾 , 针 点 05 进 .%利多 卡 因局 麻 。X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手 术 能够 取 得 良好 效 果 的 关 健 是 手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 复发率 比较 ( 】 %)
传 统 组 3 1 (21 1 (16 (.) 8 2 .) 3 (89 (32 8 64 .) 2 3 .)2 53 (1 1 0 7 .)5 1 .)
微创组 4 8 3 (67 1 (o8 (I) 4 83 4 9 .) 121 2 6 .) 0 2 .)2 42 (.) 4( 1 7 ( .)
20 0 8年 1月~ 0 0年 1月 本 院接 受 传 统 手 术 和 微 创 手 21
术 治 疗 的腰 椎 间 盘突 出 患者 8 6例 ,其 中 ,传统 组 3 8例 , 男
3 0例 , 8例 , 龄 1 ~ O岁 , 均 3 . , 程 04 7 . 女 年 85 平 56岁 病 .~ 20个 月 , 均 l. 月 ; 创 组 4 平 1 5个 微 8例 , 3 男 6例 , 1 女 2例 。 龄 年 1 — 9岁 , 74 平均 3 . , 程 05 7 . 月 , 均 1 48岁 病 .~ 00个 平 1个月 。 两 组 患 者 的性 别 、 龄 、 情 等 一般 资 料 比较 , 年 病 差异 无 统 计学 意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高国勇;镇万新;刘俊良;代成甫;林二虎;刘洋【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1)004【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局部麻醉下后外侧入路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摘除髓核、减压神经根.术后随访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平均手术出血量(7.2 ±2.1)mL,手术时间(63.7±9.2)min,未发生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神经根断裂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 ~ 19个月,平均(12.4±2.1)个月,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末次随访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疗效,优1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该术式不需要处理后方硬膜神经根的瘢痕组织,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总页数】3页(P290-292)【作者】高国勇;镇万新;刘俊良;代成甫;林二虎;刘洋【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张忠民;闫晓辉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江源;万顺新;韩东明;易鑫明;胡贯怀3.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J], 郑国卿; 徐文停; 杜亮; 倪诚; 李卓4.经皮椎间孔镜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J], 徐小平;严小虎;潘显明5.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巴昭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林蔚
【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
【年(卷),期】2009(12)4
【摘要】目的评价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适用范围.方法根据手术适应证对725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选择椎间盘镜下手术(179例)、小切口椎板间开窗(384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162例)等术式治疗.结果 7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椎间盘镜组优良率(88.27%)及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优良率(90.89%)高于半椎板切除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镜组优良率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椎间盘镜下手术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总页数】2页(P411-412)
【作者】林蔚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浙江,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R687.3
【相关文献】
1.不同术式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J], 郑杰;周伟中;杨永宏;叶虹
2.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J], 左宇;刘芳;李捷一
3.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动态的远期影响比较 [J], 杨敬; 常鑫; 陈丽娟; 何保华; 朱伟; 王强
4.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J], 尹利强;张建;吴永贵;李晋惠;杨青
5.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CTGF、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 [J], 陈孝江;马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1 .
了解患者 的初次手 术情 况 , 据现 有 的临床表 现 以及体 征 , 根
结合影像学检查 , 制定出符合患者情况的手术方案 。P I LF是
目前临床运用较 多的手 术方式 之一 。短节段 手术 中多采 用 全椎板切除减压 、 间融 合器 +植 骨融合 、 弓根 螺钉 内 固 椎 椎 定术 , 使术后腰椎 节段 稳定性及融合率明显提高 J 。本研 究
结果表明 , 两组 患者 的术后 J A评分 和 V S评 分均 有显 著 O A 性差异 , 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具 P< .5 。 ( 上接第 18 页 ) 11 骨小梁 与抗 压力 骨 小 梁 的交 叉 部位 , 关 节 软骨 面 1—0 距 .
[ ] 王会学 , 晓健 , 5 叶 河海龙 , 两种术武治 疗复发性腰 椎间盘 突 等. 出症 的疗效 比较 [ ] 中华临床 医师杂 志 , 1 , ( ) 5 8— J. 2 1 1 2 :0 0 5
21 02年 5月 第2 4卷 下半 月 第 1 0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M o rM f ieeP o l Mt dc J un o n s epesHe h Ch
Ma . 0 2 y 2 1 Vo . 4 S 12 HM N . 0 o 1
【 临床研究 】
复 发 性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术 式 选 择 及 疗 效 比较 研 究
进展 [ ]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 ,1 8 : 1 6 5 2 12 ( )6 — 9 . 0 9
[ 2] 车艳 军, 陈 亮, 杨惠林 , 复发性 腰椎间盘 突出症再手术 的 等.
如年龄 、 性别 、 业 、 职 体重 等。复发性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患 者 , 由于将患者 的椎 间盘髓核摘 除以及 其余 的残存 结构退 变 , 从
疗效果 , 院对 7 我 2例患者根据其 临床 的不 同特 点 , 采用不 同
的术式进行治疗 , 现将 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患者共 7 2例 , 中男 5 其 6例 , 1 女 6例 ;
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 ,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
12 手术方法 .
两组均 在全麻 下沿原切 口进 入 , 椎旁 肌 对
进行 常规剥离 。A组采用椎 间盘摘 除术 , 大开窗或半椎 板 扩 切除 , 松解椎管 内硬 膜 、 经根 粘连 ,摘 除复发 椎 间盘 。B 神
组患者取俯 卧位 , 以患椎 棘突 间为 中心 , 取后 正 中入 路纵 向
复发性腰 间盘 突出。按照 患者 的情 况 以及 采取 的手术方 法 将 患者分 为 A、 B两组 , 两组 患者年龄 、 性别等 一般资 料无显
著差 异 , 有 可 比性 ( 0 0 ) 具 P> .5 。
2 1 两组 J 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 见 表 1 . O 。 2 2 术前 、 . 术后 3个 月及末次 随访 的 V S评分及改善率 A
【 关键词 】 复发 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式选择; 术 椎间盘摘除 ; I 术 PF L
di1.9 9 ji n 17 0 6 .0 2 1. 1 o:0 3 6/.s .6 2— 39 2 1.0 05 s
中图 分 类 号 : R 8 .3 6 1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7 06 (0 2 1 6 2— 3 9 2 1 )0—18 0 10— 2
而引起其对应 的椎 间隙 高度 下降 , 加 上腰 部 肌 肉长期 失 再
术式选择及 疗效分 析 [ ] 中国脊柱 脊髓 杂志 ,0 0 2 ( ) J. 21, 9 : 0
7 0 ~73 3 5.
[ ] 麻剑宇 . 3 两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问盘突出症 的临床对 比分析
[ ] 医学信息 ,0 12 6)9 . J. 2 1 ,4( :0
两组患者在 术前 、 术后 3个 月及末 次随访 的 V S评 分有 显 A 著差异( 00 ) P< .5 。见表 2及表 3 。
表 1 两 组 手 术前 、 术 后 3个 月及 末 次 随访 J A 评 分 及 改善 率 ( ± ) 手 O s
注: 与术前 比较 , P( .5 O 0
Ma 201 y. 2
第2 4卷
下半月
第1 0期
V0. 4 S 12 HM No 1 .0
( 上接第 18 10页)
表 3 两 组 腰 痛 V S评 分 及 改 善 率 ( ±s A x )
注: 与术前 比较 , P< .5 O 0
3 讨 论
总之 , 复发患者的治疗应本着彻底而充 分帮助患 者减 对 压、 重建患者脊柱稳定 性 的原则 , 努力 做到选 择合 适的手 术
切 口长 1 ~ 5m, 侧椎 旁肌 肉 自 突及椎 板骨 膜下 剥 O 1c 将双 棘
离, 安置双侧的椎弓根钉 , 全椎板减压 , 常规 处理椎 间隙后 将 植骨填塞于间隙前 方 , 后方 正 中植 入填有碎骨 粒 的 C g , ae 上
棒后椎间隙适 当加 压 , 口放负压 引流 j 切 。 13 疗效 评价 . 采用 日本骨科 学会腰 痛评分 系统 (O 2 JA 9 分法 )以及腰痛及腿痛视 觉疼痛评 分 (i M aM g esMe vs n ou c , u V S) 对患者手术前 、 A , 术后 3个 月和末次 随访进行 评分 , 并 计算改善率 。 14 统计学处理 . 所有数据采用 S S I. P S7 0统 计软件处 理 ,
作者简介 : 李 11 0 8
真( 99一) 男, 17 , 汉族 , 广东河源人 ,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 脊柱 。
( 下转第 18 15页)
21 0 2年 5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 a fC ie eP o l at dc lJun lo hn s e pe8He h l
( 收稿 日期 :02— 3— 8 21 0 0 )
18 l5
[ ] 胥少汀 , 4 主编. 骨科 手术并 发症预 防及处 理 [ . 京 : 民军 M]北 人
医 出 版 社 ,0 2 6 . 2 0 :1
血、 患者相对无痛苦而愿接受 , 作简单 、 间短 , 操 时 疗效 满意 , 是一种简便 、 行之有效 的治疗方法 , 尤其适 宜基 层医院使用 。
李 真
(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骨 三科 , 广东 东莞 5 30 ) 2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 盘突出 RD ) 式选择及临床 症(LH 的术 疗效。 方法: 选择20 年 1月至21年 1月在我院治疗的7 0 9 2 01 2 2
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随机分为两组 , A组采用传统椎 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 , B组采用后路腰椎 间融 合术 ( LF 进行 治疗 , PI) 比较两组 的治疗效果 。结果 : 两组的 J 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 O P< .5) 两组腰痛及腿痛视觉疼痛评 分(V S) A 与术前 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O0 。结论 : P< .5) 根据不同病情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进行 x 检验 , 0 0 P来自 .5表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初次手术年龄 2 7 5~ 6岁 , 中位年龄 4 . 9 7岁 ; 次 手术时 年 再 龄3 6 3— 9岁 , 中位年龄 4 . ; 9 6岁 病程 6个月 一1 , 5年 中位病 程 5年 。所有患者采用 MR 成像 、 I x线片进 行复查 , 确诊 为
方式并认真地操作手术过程 , 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 保
参 考 文 献
[ ] 王洪伟 , 1 李长青 , 周 跃. 复发性腰椎 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治疗
目前 , 腰椎间盘 突出症是 一种 常见 的脊柱 骨科 病症 , 其
手术方式 的选择对 于临床治疗效果 显得尤 为重 要 , 果不选 如 择合适 的手术方 式其 复发 的可能性 就会 明显 升高 。椎 间盘 突 出症复发 的具体 原 因 目前 尚不清 楚 , 但大 多数学 者认 为 , 导致术后 复发 的主要原 因是椎 间盘 突 出切 除不 彻底 J 。临 床研究发现 , 影响椎 间盘 突出术 后疗效 的 因素有很 多方 面 ,
近年来 , 随着生活 节奏 的加 快 , 许多骨科 疾病 的发病 率 也在逐年升高 , 复发性腰椎 间盘突出症 (eurn lm a i rcr tu br s e dc h mi o , L H) e  ̄i R D 就是其 中一种 , n 严重 影响患 者和 其家人 的
身心健康及生活质 量 。该病 是指 在进行 了腰椎 间盘切 除术 之后 经历 了半 年的“ 无痛期” , 后 在原手术节段所残 留的椎问 盘组织 于手术侧 或对 侧再 次 突 出从 而 引起 的神 经症 状 。 据有 关数据显示 , 首次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后 的再手术率 为 1 % 一 0 。虽然对复发 性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临床研 究 已 0 2% 经很 多年 , 但对其复 发原 因、 病理 特点 和治疗原 则仍有 不 同 观点 J 。为了更好地研 究复发 性腰椎 问盘突 出症手 术的治
51 .
( 收稿 日期 :0 2— 2— 8 21 0 2 )
参考文献
[ ] 赵定麟 , 1 赵 杰, 主编. 实用创伤 骨科学及新进展 [ . M]上海: 上
5 m, c 尾端抵股骨外侧骨 皮质 , 螺纹 完全位 于骨折 线 的近侧 , 方能起到加压固定作用。② 空心 钉的位 置 : 选择 A 均 O标 准
人 民军 医 出 版 社 ,0 5 6 1 2 0 :9 .
[ ] 王亦璁 , 3 主编. 骨与关 节损伤 [ . 3版.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