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合集下载

三线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三线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东北师范大学 孙世军 2018.1.31Fra bibliotek0011
“三线一单”背景介绍
目录
0022
“三线一单”编制主要依据
0033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解读
04 04 其他相关要求
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2016 年 7 月 15 日 《“ 十 三 五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改 革 实 施 方 案 》 环 环 评 [2016]95号
5 2018-2-1
2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4]第9号);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5]第31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7]第70号);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16]第48号); 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59号); 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7]第682号); (2)技术导则 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4); ②《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③《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 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 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
落实“三线一单”根本目的:协调好发展与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 底线不突破。
4 2018-2-1
背景介绍
2018年1月5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 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环评[2017]99号)。

“三线一单”划定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三线一单”划定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试点探索经验,探 讨 “三线 一 单 ”划定的总体思路与 基本考虑,提 出 各 地 划 定 “三线 一 单 ”的主要任务与 预 期 成 果 ,为 各 地 开 展 “三 线 一 单 ”工 作 提 供 指 导 。
征 ,提 出 环 境 空 间 数 据 库 建 设 、生 态 环 境 分 区 管 控 体 系 构 建 、环 境 质 量 底 线 建 立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划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制 定 等 重
点 任 务 与 预 期 成 果 ,为 各 地 开 展 “ 三 线 一 单 ” 划 定 工 作 提 供 指 导 。
environmental space management. Five major tasks and achievement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spatial databa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and control system , environmental quality baseline, resource utilization upper lim it, and the negative list of
quality baseline; the
environmental access
“三 线 一 单 ”是 环 境 保 护 部 门 深 人 推 进 环 评 制 度 改 革 ,强 化 环 境 保 护 源 头 预 防 的 重 要 手 段 [1]。2017
年 6 月 ,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关 于 印 发 〈“三 线 一 单 ” 试 点 工 作 方 案 〉的 通 知 》(环 办 环 评 函 [2017] 894
第 40卷 第 3 期 2018年 5 月

“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

“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

应 用·APPLICATION96“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文_赖运东 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在阐述“三线一单”内涵作用的基础上,就其编制要点展开分析,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旨在通过进一步提升“三线一单”的编制和应用质量,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管理;环境保护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Lai Yun-dong[ Abstract ]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its compi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precautions in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quality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Key words ]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 “三线一单”的内涵作用1.1 “三线一单”的基本内涵“三线一单”中的“三线”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

苏州市“三线一单”工作编制过程概述

苏州市“三线一单”工作编制过程概述

苏州市“三线一单”工作编制过程概述作者:嵇艳张金萍李勤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2期摘要:苏州市从2018年5月开启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称“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工作,苏州市严格按照国家及省里的各项技术要求,科学认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文从“三线一单”的编制背景、编制技术路线及编制过程来介绍苏州市“三线一单”的编制情况。

关键词:“三线一单”、技术路线、分区管控、准入清单1.“三线一单”的定义及编制背景2015 年 7 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提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017 年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目标要求。

2017 年 9 月,生态环境部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工作。

2018 年 1 月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将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确定为生态环境部重点工作。

2018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及青海省于 2019 年底前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審核和上报工作。

2019年,其他19个省份也陆续开展了“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

江苏省在首批省市中, 2018年5月苏州市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18]169号)文件要求正式开展了“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

“三线一单”中三线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编制苏州市三线一单报告,建立符合苏州市实际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旨在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按全省统一规范落实在一张图上,并根据环境管控单元的特征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可应用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实施统一编码,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精细化、清单化管理[1]。

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

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

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11.19•【文号】环环评〔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环环评〔2021〕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和落地应用的指导,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地方实践,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到2023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完善,更新调整、跟踪评估、成果数据共享服务等机制基本确立,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环境准入等领域的实施应用机制基本建立,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5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体系、政策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机制更加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基本原则系统管控,分类指导。

以环境管控单元为载体,系统集成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各项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对优先、重点、一般三类管控单元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水平。

坚守底线,严格管理。

以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为底线,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制止违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行为,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三线一单”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运用分析姜郡亭

“三线一单”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运用分析姜郡亭

“三线一单”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运用分析姜郡亭发布时间:2023-06-18T13:33:10.13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7期作者:姜郡亭[导读] 文章首先对“三线一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有关成果和环保规划衔接以及小区域生态管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强化小区域生态管控,对“三线一单”成果开展跟踪评估,持续增强应用效果,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进行。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遂昌分局 323000摘要:文章首先对“三线一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有关成果和环保规划衔接以及小区域生态管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强化小区域生态管控,对“三线一单”成果开展跟踪评估,持续增强应用效果,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进行。

关键词:“三线一单”;小区域生态;环保工作引言: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构建了优异的外部环境。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不但要借助外部环境建设,还应按照“十四五”环保规划要求,全面落实相关的顶层设计工作,这和环保工作实施效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在生态环保工作中,“三线一单”始终是关键的指导思想,可以对生态功能定位进行确定,对区域发展中的重点维护区域进行精准控制,把该理念运用于生态环保规划中,将促进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实现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进行衔接,促进经济及环境良好发展,为其奠定夯实基础。

1.“三线一单”相关介绍对于“三线”来看,第一是环境质量底线,第二是资源利用红线,第三是生态保护红线。

对于“一单”来看,主要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实际进行执行时,应全面按照党中央及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等来完成。

基于“三线一单”管控措施的执行,促使社会进入“三线一单”执行应用阶段。

结合某市“三线一单”实施效果来看,划分出了重点、一般等管控区域。

实际的保护单元准入清单包含能源资源利用及环境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结合管控单元等级开展划分。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发布时间:2023-04-27T08:12:02.96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7期作者:陆磊沈曙刚[导读] 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浙江绿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笔者梳理了全国各省(区、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及其主要情形,对不同划定方法及适用性进行探析,分析了不同划定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划定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实施建议,以期为优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提供借鉴。

1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1.1 划定方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从根本上来自空间管控,上位遵从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与主体功能区开发与保护格局相匹配。

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对应主体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对应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中环境质量不达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污染物排放较为集中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主要对应限制开发区内的农产品主产区等区域。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19 2018-2-1
6、“三线一单”约束作用
(1)水环境质量底线
①水环境分析
水环境控制单元细化:以乡镇为最小行政单位细化水环境控制单元(可以到村); 水环境现状分析:分析近5-10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 以全口径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建立”控制断面-控制河段-对应陆域”污染物源与水 质的响应关系,分析各控制单元污染源的贡献,并确定各控制单元主要污染来源。
技术方法,合理确定管控空间的尺度,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三线一单”。
14 2018-2-1
4、主要任务
(1)开展基础分析,建立工作底图。收集整理基础地理、生态环境、国土开发 等数据资料,开展自然环境状况、资源能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形势等 方面的综合分析,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底图。 (2)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空间。识别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并严 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空间用途分区和管控要求,形成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 红线图 。 (3)确立环境质量目标,提出排放总量限值。开展水、大气环境评价,明确各 要素空间差异化的环境功能属性(环境质量标准),合理确定分区域、分阶段的 环境质量目标,识别需要重点管控的区域,测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形成水环境 质量底线、允许排放量及重点管控区图,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允许排放量及重点 管控区图,形成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底线及土壤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图。
该指南适用于地市级行政区“三线一单”编制。其他地区参照执行。 ①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重要 抓手; ②是推进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环境保护参与空间规划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 基础支撑; ③是实施环境空间管控、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的重要手段。
11 2018-2-1
12 2018-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指南适用于地市级行政区“三线一单”编制。其他地区参照执行。 ①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重要 抓手; ②是推进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环境保护参与空间规划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 基础支撑; ③是实施环境空间管控、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的重要手段。
11 2018-2-1
2、定义
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 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区域),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完整性,提 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区域。(属限制开发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 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 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基本要求,实施严格管控。 (属禁止开发区域)
5 2018-2-1
2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4]第9号);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5]第31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7]第70号);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16]第48号); 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59号); 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7]第682号); (2)技术导则 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4); ②《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③《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12 2018-2-1
2、定义
资源利用上线:指按照自然资源资产“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原则, 以
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参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合自然 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出的分区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度、效率 等上线管控要求。
环境管控单元:指集成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
次划分为一般敏感、敏感和极敏感3个等级。
(2)生态空间识别:
基于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区和其他有必要实施保护的陆域、水域和海洋,衔接土地利用和
城镇开发边界,明确生态空间,生态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管理。
(3)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空间管制——已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 严格落
实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和管控要求。尚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
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 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 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
落实“三线一单”根本目的:协调好发展与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 底线不突破。
4 2018-2-1
背景介绍
2018年1月5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 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环评[2017]99号)。
技术方法,合理确定管控空间的尺度,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三线一单”。
14 2018-2-1
4、主要任务
(1)开展基础分析,建立工作底图。收集整理基础地理、生态环境、国土开发 等数据资料,开展自然环境状况、资源能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形势等 方面的综合分析,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底图。 (2)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空间。识别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并严 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空间用途分区和管控要求,形成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 红线图 。 (3)确立环境质量目标,提出排放总量限值。开展水、大气环境评价,明确各 要素空间差异化的环境功能属性(环境质量标准),合理确定分区域、分阶段的 环境质量目标,识别需要重点管控的区域,测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形成水环境 质量底线、允许排放量及重点管控区图,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允许排放量及重点 管控区图,形成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底线及土壤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图。
南》划定。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严禁任意改变用途。
18线 : 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原则,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环境质量只能改善不能
恶化(可以分阶段改善,最终达以功能);达标区,环境质量维持基本稳定,且 不低于环境质量标准。 内容:实施总量管控——按照最不利条件预留安全余量,提出区域(流域)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限的建议并确定区域内纳入总量管控的重点行业。超 出要求需推动制定污染物减排方案(区域或重点行业),并动态调整区域行 业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 (水、大气、土壤)
19 2018-2-1
6、“三线一单”约束作用
(1)水环境质量底线
①水环境分析
水环境控制单元细化:以乡镇为最小行政单位细化水环境控制单元(可以到村); 水环境现状分析:分析近5-10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 以全口径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建立”控制断面-控制河段-对应陆域”污染物源与水 质的响应关系,分析各控制单元污染源的贡献,并确定各控制单元主要污染来源。
8 2018-2-1
主要依据
(3)相关文件
⑬《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号) ; ⑭《环境保护部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 行)》(环办环评[2016]14号) ; ⑮《环境保护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 号) ; ⑯《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水利部关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 (环环评[2016]190号); ⑰《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 [2015]78号) ; ⑱《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13]92号) ; ⑲《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生态[2017]48 号) ; ⑳《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水体[2016]186号) ; (21)《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4 年第55号)。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东北师范大学 孙世军 2018.1.31
0011
“三线一单”背景介绍
目录
0022
“三线一单”编制主要依据
0033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解读
04 04 其他相关要求
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2016 年 7 月 15 日 《“ 十 三 五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改 革 实 施 方 案 》 环 环 评 [2016]95号
15 2018-2-1
4、主要任务
(4)确定资源利用上线,明确管控要求。从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改善、自然资源 资产“保值增值” 等角度,开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形成自然资源资产 负债表、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图和生态用水补给区图,地下水开采重点管控区图, 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图等(可选)。 (5)综合各类分区,确定环境管控单元。结合生态、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 素及自然资源分区成果,衔接乡镇或区县行政边界,建立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环 境管控单元,统一环境管控单元编码,实施分类管理,形成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图。 (6)统筹分区管控要求,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统筹生 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分区管控要求,明确空间布局、污 染物排放管控、风险管控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要求,建 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及相应治理要求。 (7)集成“三线一单”成果,建设信息管理平台。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 集成开发数据管理、综合分析和应用服务等功能,实现“三线一单”信息共享及 动态管理。
上线的管控区域,衔接行政边界(乡镇、街道),划定的分区分类环境管控 的空间单元。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指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
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提出的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开 发利用等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情形。
13 2018-2-1
3、基本原则
1、加强统筹衔接。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相关污染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的实施,环
3、突出差别准入。针对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开发利
用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要求,促进精细化管理。
4、实施动态更新。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等
因素变化,“三线一单” 相关管理要求逐步完善、 动态更新,原则上更新周期为5年。
5、坚持因地制宜。各地区应在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可行的
16 2018-2-1
5、技术路线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路线
17
2018-2-1
6、“三线一单”约束作用
1、生态保护红线:
工作要求: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
内容:
(1)生态评价: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识别生态功
能重要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域分布。
按照生态功能重要性依次划分为一般重要、重要和极重要3个等级,按照生态环境敏感性依
境质量目标管理、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 空间规划、战略和规划环评等工作, 统筹实施 分区环境管控。(将环保所有环境要素和自然生态的管理职能统一,并将国土、水利、规 划及其它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成果纳入)
2、强化空间管控。集成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