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探讨
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理工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2届)题目: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学院:工学院专业:交通运输学生姓名:陈潇学号:08570201指导教师:李磊职称:讲师合作导师:职称:完成时间:2012年5月20日成绩: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引言 (1)1.1研究背景 (2)1.2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3)1.2.1研究目的 (3)1.2.2研究内容 (3)2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3)2.1国外研究现状 (3)2.2国内研究现状 (4)3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 (5)3.1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体系 (5)3.2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问题与不足 (6)4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7)4.1系统设计策略 (7)4.2设计方法 (8)4.2.1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0)4.2.2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分析 (11)5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9)5.1管理功能模块分析和设计 (9)5.2管理业务流程分析和设计 (11)5.2.1应急预案功能模块设计 (11)5.2.2应急资源功能模块设计 (12)5.2.3预防预警功能模块设计 (13)5.3系统信息发布处理流程分析及设计 (14)6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输入界面设计 (15)6.1应急预案输入设计 (15)6.2应急资源输入界面设计 (15)6.3预防预警输入界面设计 (16)7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输出界面设计 (16)7.1应急预案输出设计 (16)7.2应急资源输出设计 (17)7.3预防预警输出设计 (18)8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19)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工学院交通运输专业陈潇(08570201)指导老师:李磊(讲师)摘要: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国家倡导的交通出行方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能和节省用地等特点。
银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

ⅩⅩⅩⅩ银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确保本行信息科技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信息系统因下列原因导致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突发性情况。
主要包括:(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应急管理是指为有效防范和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釆取的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备必要的资源,编制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处置应急事件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涉及风险评估、应急策略、信息系统恢复和重建、应急资源、人员分工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操作指引。
第二章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第五条本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分为2个级次。
一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总行牵头组建,二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分行牵头组建。
(一)一级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应急决策小组、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执行小组和应急保障小组组成.各小组隶属应急决策小组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应急决策小组:行长为应急总指挥和应急决策小组组长;分管综合管理、运营管理、计划财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的副行长担任副组长;总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应急决策小组负责决定应急处置重大事宜,包括决定运营中断事件通报、对外报告和发布相关信息;批准启动总体应急预案等。
应急指挥小组:信息科技部总经理任组长,综合管理部、运营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行政保卫部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国内外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阪神大地震的教训
因为信息不通畅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内 阁安全保障室在紧急关头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 中央政府应急管理中枢机构的作用,而且日本 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当,把7级大地震当作 一般的灾害来处理,最终导致6000多人死亡及 失踪,受伤人数高达4万多,房屋损坏近25万 幢,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受灾损失 最大的一次,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强烈指责。
震后1-2分钟
电视:东北地区发生地震,从电视台预先架在 楼顶的摄像机拍下的录像可见震中城镇大片房 屋摇晃,从直升机转播可见仙台市一栋小楼起 火。 警察厅和岩手、宫城、山形等县警察总部启动 灾害警备对策总部,从地方警察机构收集灾害 信息。 消防厅启动对策总部,按预案要求,了解和掌 握情况。 陆上自卫队东北方面总参谋部进入非常状态, 并派人到灾区。
摩托罗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科瑞讯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广州市110社会联动系统 上海城市应急联动中心 鼎天应急指挥系统 清华紫光:城市应急指挥系统
摩托罗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指通过采用统一的公众报告 紧急事件和紧急求助的平台,整合城市各种应 急救援力量及市政服务资源,实现多警种、多 部门、多层次、跨地域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 联合行动,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紧急救援 或抢险救灾行动,从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综 合救援体系及集成技术平台。 一期工程,110/120/119/122 二期工程,123特服号资源 三期工程,将防洪、防震、防空、护林防火等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结合
黑龙江林火信息管理与火灾损失评估
火场信息定位查询 火灾扑救力量信息查询 火灾损失评估
智慧应急指挥平台解决方案

通讯录
语音调度
视频调度
辅助调度
融合通信系统
智能语音点名、智能语音通知、智能语音指令发布、应答统计
固话、手机、单兵等① 发起语音点名、语音通知或语音指令:• 业务对象:接入系统的任意集群手台、公网固话、公网手机、单兵等终端;• 发起方式:调度台自主选择单个终端或临时编组或固定预案组、值班管理模块或其他业务平台名单,通过软件界面一键派发;• 通知内容:录音文件、现场录音、文本转语音或第三方平台推送的文字/语音;② 终端接收和确认方式:• 固话/手机以接电话方式接收通知,集群手台以自动语音方式接收通知;• 话机/手机通过数字按键回复确认接收或重听,集群手台通过按PTT键回复确认接收;若没有回复确认则系统自动重复追播;• 终端确认接收通知成功后,系统会向终端播放确认语音;③ 确认后统计:• 系统支持统计应答情况名单,并生成应答情况柱状图和应答率饼状图;通过柱状图显示每次点名的应答数与实答数,通过饼状图显 示每次点名的应答率(实答数/应答数),通过列表直观的呈现单次点名中报备人员应答情况。
现场处置
融合通信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公共数据中心 公共信息平台
智慧城市
智慧政务
智慧城管
智慧交通
智慧环保
智慧教育
智慧社区
智慧旅游
智慧停车
海绵城市
精准扶贫
物理场所
基础配套
应急平台建设思路
应急指挥平台体系:构建省、市、县(区)三级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应急平台架构
厅级应急平台:1)向应急管理部平台上报突发事件及汇接数据,配合上级平台进行统一 调度;2)接收下级平台事件上报、数据汇接;3)对下级平台进行统一指挥调度;4)联 动公安、气象、交通等部门进行协同救援;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是指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时,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参与协同应对的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旨在加强灾害风险管理,提升应急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组成,各级负有各自的应急管理职责。
国家应急管理体制以国务院应急管理机构为核心,省、市、县级应急管理机构则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本级的应急管理工作。
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分别负责灾害防治、救援救灾、应急管理规划、预警预报、信息通信、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核心组织,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设立了灾害应急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研判预警中心、信息通信中心等部门,以保障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都承担着不同形式的应急管理职责。
政府部门作为主体,发挥着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专业机构发挥着技术支撑、救援救灾的作用;企业单位负有自救互救的责任,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社会组织作为公益机构,参与志愿服务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在国际应急救援行动中,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都积极参与,为世界各国提供经验分享、技术援助和人员支持。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成熟和有效运作,有效提高了国家的安全防范和救援能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和各类安全风险不断增加,我国应急管理体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此,我国应当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应急资源的整合和互通共享,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全面提高国家的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水平。
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2 0 1 3 年 第1 9 期l 科技创新与应用
胜利油 田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董 琰
( 中 国石化 胜 利 油 田 管理 局 信 息 中心 , 山 东 东营 2 5 7 0 0 0 )
摘 要: 为使胜利油田在应对 突发事件 中应急处置、 应急管理方面达到较 高水平 , 在充分吸收 国内外先进企业应急信息管理经验 基础上 , 结 合 大型 国有石 油 企 业在 油 田勘 探 开发 的 业务 特 点 , 研 究 开发 了胜 利 油 田应 急指挥 信 息 管理 系统 。系统 依 接报 、 应急处置 、 应 急 物资 管 理 和调 配 、 应 急 力 量 管 理 和 调度 、 应 急 预 案 管理 、 应 急 专家 管 理 、 指挥 调度 、 模 拟 演 练 及培 训 、 应 急 评估 、 地 理 信息 等 功 能 。其功 能框 图如 图 1 。 3 . 2 系统 架 构 由于 油 田应 急 行 动 是 一项 复 杂 的工 程 , 涉 及 的部 门较 多 , 而 且 这 些部 分 分 属 不 同 的层 面 。根 据项 目建 设 原则 , 将 系统 分 为 四层 结 构 模式 , 即数 据 支持 层 、 通 讯 支 持层 、 业务同 应用层 、 综 合 展示 层 , 如 图
对 油 田造 成 的 经 济损 失 和不 良社 会 影 响提 供 了技 术 支撑 。 关 键词 : 应 急; 信 息 管理 ; 设计 ; 实现 1引言
2 0 0 9 年, 胜 利 油 田在 充分 研 究 国 内外 先 进企 业 应 急管 理 与处 置 经验基础上 , 提 出 了提 升 和 改 进 应 急 工作 的思 路 , 即 借 助 网 路 和 信 息化手段 , 建 立 和 健 全 油 田统 一 指 挥 、 功能完善 、 反映灵敏 、 协 调 有 序、 运 转 高效 的应 急管 理 和 处 置机 制 , 预 防和 应 对 突发 事 件 , 减 少 突 发 事件 造 成 的损 失 。应 急 指挥 信 息 管 理 系统 于 2 0 1 0年全 面 开 始研 发、 建设工作 , 经过 3 年 的历 程 , 目前 已完 成 主 要 模 块 的 研 发 , 并 在 油 田开 始 推 广实 施 。 2 设计 目标 、 指 导 思想 2 . 1设 计 目标 在充分调研国 内外应急管理现状基础上 ,提 出总体建设 目标 是: 在数 字 化 油 田理 论 指 导下 , 依照 “ 平 战结 合 ” 的原 则 , 采 取 总体 规 划、 分步 实 施 的建 设 计 划 , 采用 先 进 网路 和信 息 化 技 术 , 建设 覆盖 油 田 主要 生 产 矿 区 , 统一 指 挥 、 反 应灵 敏 、 协调有序 、 运 转 高 效 的应 急 指挥信息管理系统 , 全 面提高油 田应急管理和处置 能力 , 预 防和妥 善 应 对 各类 突 发 事件 , 减 少 突 发 事 件对 油 田造 成 的经 济 损 失 和不 良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探讨

Ab ta t sr c :W i o u n t e s e ,e re c n g r a l t n in t o ul me e c n g me t n t fc so a t h h f y meg n y ma a e sp y mo ̄at t o h w t b i e r n y ma a e n — ' e o o d g i fr t n s s m .F rt , t e s u c f e r e c no ai s a a z d S c n l , te c n t cin o me e c oma i y t o e i l h o r e o me n y ifr t n i l e . e o dy h o s u t fe r n y sy g m o n y r o g ma a e n no ain sse i b i .L sl ,te f n t n o me e c a a e e tifr t n s s m i e p t t . n me ti r t y tm u l a t h ci f g fm o s t y u o e r n y m n g m n oma o y t s x ai e g n i e ad T e p p r a ep e re c n g r ul meg n y ma a e n no a i y tm ,te i o t t o tn f — h a e n h l me n y ma a e t b i e re c n me t f r t n s s C g s o d g i m o e h mp r n n e t a c o e
有助于各 级政 府建 立应 急管 理系统 , 为应急体系建设 打下基础 。 关键词 : 应急管理 ; 息系统 ; 信 总体架构 ; 应急功能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随着全球交流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疫情和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一、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1. 总体架构设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明确的总体架构设计,包括确定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协调机制、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 应急响应体系构建应急响应体系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
应急响应体系应该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应急预案编制等。
同时,还需要明确卫生应急事件的级别划分和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3. 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有效的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是防止疫情和灾害扩散的重要手段。
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测和预警机制,包括各类疾病和灾害的监测指标、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4. 卫生资源保障体系卫生资源保障体系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体系应该包括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布局、医疗物资和药品的储备与调配、专业人员的储备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卫生资源调度和集中指挥系统,确保卫生资源能够及时投入到应急救援中。
二、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1. 加强预防与应对能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需要加强预防与应对能力。
通过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推广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疫情的发生。
同时,应该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应急响应的能力。
2. 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预案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积极探索和总结卫生应急管理的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卫生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准确、及时和有效。
3.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卫生应急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作。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可以及时获取疫情和灾害的最新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探讨
1、前言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事故、灾害、突发重大事件多发和危害增大成为一种客观趋势。
2002年我国发生各类事故107.5万起,死亡13.93万人,大部分发生在城镇[1]。
一些事故在国际上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吉化公司发生毒气泄漏,造成70人受伤,数万人疏散以及松花江的污染。
如何应对这些天灾人祸,能否尽可能的预防这些灾害的发生?能否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些灾难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灾害发生的情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科学的评估?能否做出最迅速最及时的应急反应决策?能否将有限的可以用于救灾的人力物力做出最合理的安排?能否尽快的开展恢复重建工作?这些都需要一个计算机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为应急管理者解决这些问题。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基础。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辅助决策支持技术,使应急管理部门能够运用现代化手段,掌握重大危险源信息变化情况,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其代表政府综合管理安全工作的职能。
同时,系统使应急指挥决策化、科学化、智能化。
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以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目标,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信息化、数字化的“应急管理”平台,使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工作准确、快捷和高效。
总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可以有效集成各个方面的应急资源信息,在应急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关的各种应急资源,并进行定位。
②可以实现对各种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在应急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