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教育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社会政治制度与教育
一、社会政治制度变迁中的教育 二、平等教育与教育民主
一、社会政治制度变迁中的教育
(一)、古代专制社会:人的依赖性和依附于政 治的教育
(二)、近代民主社会:人的独立性与独立于政 治的教育
(三)、现代民主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民 主化
二、平等教育与教育民主化进程 (一)平等与教育平等 教育是通向平等的入口还是社会成层的手段?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代表人物:皮奥雷、道林格等 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与工资的关系分析的不
够精确,没有考虑市场的内部结构。 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
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效益不在于它提高人的认 知能力,而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在主要劳动力市 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
在主要的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有显著的关系 ,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却没有关系 。即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否认劳动力市场是一个 竞争性市场,教育与工资不一定有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 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 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人力资本”,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 他类型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 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 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总是成正比的。
其次,教育、教育产品不能像商品、经济组织那样进行严格而
准确的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更难以计算它的即时“利润”。
再次,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水平仅仅是其众
多因素之一,而且相当多的时候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最后,人力资本理论着重从经济角度衡量和研究教育问题,容

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 生产力B 科学技术C 政治经济制度D 文化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 科学技术B 政治经济制度C 文化D 生产力3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 布鲁钠B 赞可夫C 舒尔茨 D皮亚杰4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A 1948年B 1952年C 1958年D 1960年5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 政治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生产力D 文化6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A 制度化B 系统化C 体制化D 全面化二、填空题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

3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5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6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7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8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 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三简答题1 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 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4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5为什么说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 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教育的?7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8 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9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0 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11 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12 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 略重点的选择
(二)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1.直接影响:入学者已有水平 2.间接影响:年长一代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人口质量
(三)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学龄人口多——基础教育 成人人口多——成人教育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哪些人能接受教 育
古代阶级社会:统治者垄断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享受不到优质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受教育权均等
(四)政治制度队教育管理体制有着重要影响
法国、日本:高度中央集权制度 美国:地方分权 我国:大政方针集中统一,地方分级管理
三、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是由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三部分组成。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和作用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生产力 响 • 政治 • 人口 • 文化
教育

响 • 经济 • 政治 • 人口 • 文化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受社会制约,什么样的社会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社会历史进程制 约教育的发展水平。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 织形式
古代:个别教学 近代:班级授课制 20世纪中后叶:个别化教学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教育的性质由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政治
教育由人民当家做主
(二)政治制度影响教育宗旨和目的
•教育宗旨和目的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

教育学教案(2)

教育学教案(2)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学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正向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对这些关系的认识。

重点难点: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决定和影响。

2. 掌握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4.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一)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二)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三)制约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四)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一)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决定受教育权(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四)教育内容的取舍(五)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它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P.28)中央集权式:中国、法国地方分权式:美国、加拿大中央、地方合作:英国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三)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四)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经济功能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

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可能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概论》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概论》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尼比斯特相信这种不同缘于两种文化不同的哲学体系:“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于是东亚人更强调事物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西方不是这样,西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教学方法
杨振宁在中国学物理演绎物理学
在美国学物理归纳物理学
“芝加哥风格”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构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以,我们主要分析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这里生产力是构成社会的根本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和教育在社会构成层次上相当的社会因素。人口因素是教育的背景。我们选择这四者和教育的关系来较有代表性的揭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2)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3)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
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A、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
B、教育程度提高改变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和家庭观
C、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
2000年2%2%96%
(3)制约着课程设置及部分教育内容
A、课程门类。
由古代学校教育的人文课程到自然科学进入学校课程
B、课程内容
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的内容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4)促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
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学校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战略重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战略
(二)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1、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

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是渐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从这个意义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接着,党中央又提出来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1998年,教育部为落实《纲要》的精神和要求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等基本目标。

这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有所贡献、有所创造的机会。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和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务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公布义务教育法,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国民教育制度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以后,义务教育后阶段的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是否允许个人办学,是否确立重点学校等,对谁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的制约。

教育学 第二章习题答案

教育学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题.单选题1.明代乐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2.学校通过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来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体现了教育的()A.文化功能B.人口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3.教育承担着(),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A.发明新科技B.创造新的生产工具.C.传递科学知识D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4.自西汉起,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这与()有关。

A.政治B.生产力水平C.社会文化D.人口状况5.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这说明了()。

A.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经济的发展会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经济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6.欧洲古代中世纪教育的神学性是由宗教僧侣对教育的垄断决定的,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是由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这体现了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哪个方面?()A.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B.影响教育的宗旨和目的C.影响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D.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7..影响教育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B.科学技术C经济D.文化8.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作用不包括( ) 。

A.影响教育目的B.影响学校课程设置与内容C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D.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9.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和网络技术等被应用于教育和教学领域,这是由()影响了教学的的手段。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数量和需求C.教育规模D经济发展水平10.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启动点是( ) 。

A.加大投入,预算优先B.提高认识,转变观念C.实现“两基”,保证“两全”D.依法治教,依法施教11.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的因素是( ) 。

《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梳理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学》(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二、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知识延伸: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舒尔茨是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从中说明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增加了。

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三、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学校文化1.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 (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的互动)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精英教育or大众教育? ❖ 义务教育的年限? ❖ 文盲率?入学率?升学率?
Company Logo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专业设置与招生培养)
❖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是思想阵地;知识分子集中)
Company Logo
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 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 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Company Logo
Hale Waihona Puke 3、现代中国我国,一直采用减免学费和提供助学金的办法资助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子 女接受各种程度的教育;努力提供大量资金发展老、少、边、穷地区教育事 业;用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方式增加教育落后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 会等等。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而造成了各地 区间的学生受教育条件的极大差别,使得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竞争受高等 教育机会方面明显地处于不利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不能很快就彻底实 现受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但是社会主义正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各种 社会条件 。
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 我国近年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大学生找工作难;知识性 失业。
Company Logo
❖ 现在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率几近100%,高 中阶段的升学率也已达到96%以上,高等教育的 升学率如果将专门学校计算在内的话则超过60%。 高等教育机构也将从学校选择学生走向学生选择 学校的时代。这不仅关系到各级教育机构的生存, 而且还将带来入学考试过程、学费负担以及学校 经营等结构性的变革。
Company Logo
2、当代美国
据美国官方1976年提供的资料表明:平均年收入3000美元以上, 3000~5999美元以下,9000~10499美元以下,13500~14999美元 以下和18000美元以上的白人家庭子女在技术学校和各类高等学校注册 的人数占收入段家庭子女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4%、31%、43%、 50%和65%。法国工人占总人口的49.8%,工人子女上大学的只占大学 生数的10.2%;上层阶级占总人口的4.5%,其子女上大学占大学生数的 57%。上述情况的表明,不仅仅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穷人家书 籍报刊少,父母知识水平低,家庭人口通常较多,住房条件差,也会给 学习带来种种困难。
Company Logo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 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最后定出四条办法。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 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 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 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 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 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 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 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 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 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Company Logo
❖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生中的欺负学生、逃学、上课秩 序混乱、暴力犯罪、卖淫等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演 愈烈,成为困扰日本教育的严重问题。据1998年日本总 务厅的调查,有受欺负经验的中小学生为33%,曾看到别 的儿童被欺负的中小学生达到56%。另外,中小学的校内 暴力事件高达24000件,其中,3/4是在中学发生的。有 的学生不堪被欺负所带来的身心痛苦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也发生了报复杀人事件等,事态越来越严重了。2000年, 在名古屋市的一个中学,居然发生了受害金额达5000万 日元的恐吓勒索事件,完全超出了大人们的想像。这既反 映了社会、家庭的问题,也反映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 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
Company Logo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 战后的教育体系虽然为日本的迅速现代化作出 了巨大贡献,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教育 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受 “学历社会”和“经济主义”的影响,日本教 育中存在着过于偏重智育,而忽视学生身心健 康发展的倾向。这种重视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 忽视学生心灵教育的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精神 荒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 培养什么样的人?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4、教育又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 学校有自己的办学规律,违背学校教育规律会受到惩罚。
❖ 朱清时: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包括:第一,要教育学生做好人,一定要 坚守高的道德标准。第二,对教育千万不要瞎折腾,要让教师和学生 有尽可能多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书、想问题。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大纲
一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与文化
Company Logo
考点指南
熟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人力资本理论。 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2)学校文化的特征。 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1)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2)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