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骨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以确保他们得到安全和有效的护理。
骨科危重病人的护理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些患者可能面临骨折、骨骼相关感染等严重情况。
遵循以下常规可帮助护士和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常规
1. 评估:在接触骨科危重病人之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药物过敏史和当前疼痛程度。
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变化。
3. 疼痛管理: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根据需要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包括麻醉药物、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
4. 防止感染: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佩戴手套和口罩,并及时更换创口敷料。
5. 骨折固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固定和定位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夹板或外固定器。
6. 缓解压力和体位: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定期更换体位,使用合适的支撑和垫子,以减轻压力,并防止压疮的发生。
7. 合理用药: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和抗血栓药物,注意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过敏反应。
8. 协调团队合作:骨科危重病人的护理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合作,确保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9.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结论
通过遵循上述的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我们可以确保病人得到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并定期更新自己的
专业知识,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护理操作应根据医疗机构的政策和实践指南进行调整。
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

8 ・ 0
护理 实 践 与 研 究 2 1 第 7卷 第 2 0 0年 4期 ( 半 月 版 下
创伤 骨科 患者 术后 疼痛 影响 因素评 估及 护理 对 策
黎 彩红
摘 要
刘姗姗
目的 : 讨 创 伤 骨科 患 者 术 后 疼痛 的影 响 因素 并 制定 护 理 对 策 。 方 法 : 22例 创 伤 骨 科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观 察组 和 对 照 组 各 1 1例 , 探 将 8 4 对
n en iee c - fu d i tecmp r o f otp r i ana e dv u us gitre t n wt a pid( 0 0 ) h e si a a i a t f rn ev ¥ o n h o ai no s e t ep i f r n ii a n ri e ni i p l i f d , a n s p o av t i dl n n v o s e P< . 5 .T ermi o rt w s sn e
关键词 骨科 ; 伤 ; 痛 ; 估 ; 理对 策 创 疼 评 护 d i1 .9 9ji n 17 9 7 .0 02 .4 o :03 6/ .s . 62— 66 2 1 .4 03 s
As e s e t o h n u nc a t r fp s o e a i e pan o a e  ̄ W t r h p d c ta m a a d i s t t t a e y o u sn . s s m n ft e i f e e f c o s o o t p r tv i fp f n l l ih o t o e i r u n n t u e s r tg fn r i g i
t h s e s n fp i sc rid o t c o d n o VR tn ad. n ii u lit r e t n o u — h ta c ig p so e ai a n we ea a z d, a whl t e a s s me to a n wa are u c r i gt S sa d r I d vd a ne n i fn r v l e a v o s
骨科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及时进行护理干预,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病程,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对患者适时止痛,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结果:大部分患者疼痛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进行不断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结论:对骨科患者使用正确的疼痛评估方式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但缓解患者疼痛感,还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骨科;疼痛评估;护理干预疼痛是大部分骨科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1]。
对疼痛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改善,以降低骨折患者由于疼痛导致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复,对于骨科患者而言,效果显著,因此,对于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
疼痛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也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共有的特征以及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成立,1995年将疼痛称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它受心理因素及其它因素影响,引起机体发生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出汗,骨骼肌收缩紧张等,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3]。
2000年及2001年,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疼痛论坛上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因此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疼痛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于做好骨科患者的护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4]。
为了更好的研究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手段,更好的预防以及缩减疼痛,让患者在无痛情况下,进行诊治以及功能锻炼,尽早恢复。
本文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详细资料如下。
骨科专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医学

并发症风险评估
压疮风险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皮肤状况,识别压疮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 施预防压疮的发生。
01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了解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如 长时间卧床、骨折等,采取相应措施预 防静脉血栓形成。
02
03
感染风险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体温、血象等指标,及 时发现感染征象,采取相应措施预防 和治疗感染。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心理状态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了解生活质量的影响因 素。
社会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社会交往、工作或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了解社会功能恢 复情况。
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使用生活质量问卷,如SF-36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护理效果综合评估
综合评价量表
使用综合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疼痛、功能、心 理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以了解 骨骼和关节的功能状况。
疼痛部位检查
检查疼痛部位是否有肿胀、压痛、畸形或活 动受限等情况。
神经功能检查
检查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以排除神经损 伤的可能性。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01
焦虑和抑郁评估
02
应激反应评估
03
应对方式评估
使用相关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和 抑郁程度,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重大生活事 件或创伤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 患者的心理影响。
了解患者面对疾病和疼痛的应对 方式,如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患者社会状况评估
家庭支持情况
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对患者 病情的态度。
工作状况
询问患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工作性质、工作时长等, 以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1 王桂 兰 , 义 兰. 理 行 为 的 关 怀 性 , 院 病 人 和 护 士 观 点 4 刘 护 住
3 李秀云 , 林成娟 . 医院专职 陪护 人 员压力 因素调 查研 究[ ] J.
护理学杂志 ,0 6 2 ( ) I5 20 ,0 9 :4 . 4 杨霞. 儿科 护理 中对 患儿 家长心理 护理 体会 [ ] 解放 军护 J.
中华 护理 杂 志 ,0 2 3 ( )3 1 3 2 2 0 ,7 2 :9 ~ 9 .
[] J .护理 学杂志 ,0 34 ( 0 :2 . 20 ,3 1 )2 3 6 张莉 , 李兰. 护理干预 对脊柱侧 弯手 术患儿 家属 焦虑情 绪影 响的研 究调 查[ ] 中华护理杂志 ,06 1 :2 J. 20 , 134—35 2.
疼 痛是 伴随创伤骨折患者 突 出而 痛苦 的l 临床症状 , 伤手 创 术后疼痛是 临床最需 紧急处理 的急性伤 害性疼痛 。疼痛是组织
损伤或潜在 组织 损 伤所 引起 的不 愉 快 的感 觉 和情 感体 验 … 。
11 疼痛评 估首次疼痛
评估 , 记录于疼痛评估表。对新 患者 、 手术后 患者 的疼痛评分每 天 3次 , 3天后每天 1 , 次 连续 1 , 0天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 必要 时 进行再评估 。 12 疼 痛评估 内容 . 包括疼痛部 位和范 围, 疼痛的性质 , 疼痛 的严重程 度 , 重和缓解疼痛 的因素 , 加 随时间和环境 的变化 , 心
S ie 2 0 , 6 2 ) 2 5 2 6 . pn ,0 1 2 ( 1 :3 4~ 3 1
2 邱贵兴 , 庄乾宇.青 少年特发性脊柱侧 弯的流行病 学研 究进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引言概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患者评估、手术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
正文内容:1. 患者评估1.1 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准确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1.2 生命体征监测: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必要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这些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手术准备2.1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科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2.2 手术室准备:骨科手术室的准备工作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好,手术器械和材料准备充足,并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等的调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3. 术后护理3.1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2 病情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排尿情况等,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功能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4. 疼痛管理4.1 疼痛评估:骨科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症状,因此疼痛管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案。
骨科患者的护理评估

在患者基本康复后,进行巩固和提高训练,如体育活动、日常活动等 。
家庭护理指导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日 常护理方法,如翻身、 按摩等,以预防褥疮、 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康复训练指导
向患者家属传授康复训 练的方法和技巧,以便 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 练。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必要的心理家庭成员是否具备照顾患者的技能和知识,以及是否有足够的 时间和精力。
家庭经济状况
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包括家庭收入、医疗费用负担等。
社区资源利用评估
康复中心
01
评估患者所在社区是否有康复中心,以及康复中心提供的服务
内容和质量。
护理机构
02
了解患者所在社区是否有护理机构,以及护理机构提供的服务
内容和质量。
志愿者组织
03
了解患者是否能够获得志愿者组织的支持,以及志愿者组织提
供的帮助和服务。
05
骨科患者康复进程评估
康复目标设定
短期目标
在康复初期设定的短期目标通常与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有关。
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则关注患者的全面康复,包括恢复工作能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进展监测
02
骨科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疼痛评估
疼痛部位
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范 围和程度,了解疼痛的性 质和特点。
疼痛强度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如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或NRS(数字评分法), 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
疼痛影响
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 、工作和睡眠等方面的影 响。
运动功能评估
关节活动度
平衡与协调性
记录与报告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课件》

1
充分沟通
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2
患者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疼痛管理的信息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疼痛。
3
团队合作
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综合性的疼痛管理计划。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
课件》
疼痛管理是骨科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课件将介绍疼痛管理的定义、
重要生理和心理特征
了解疼痛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助于理解和应对患者的疼痛感受。
1
生理特征 ️
疼痛的生理机制、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区别,以及影响疼痛感受的生理
因素。
2
心理特征
指标,评估疼痛的强度。
骨科护理中的非药物疼痛管理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多种非药物疼痛管理技术可供骨科护士采用。
按摩疗法
热敷和冷敷
针灸疗法
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
应用热敷或冷敷物品,以减轻炎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
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
症、肿胀和疼痛。
减轻骨科疼痛。
骨科护理中的药物疼痛管理策略
疼痛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如焦虑、抑郁和失眠。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评估工具
了解和有效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护士准确评估骨科患者的疼痛水平。
可视模拟评分法
疼痛问卷调查
疼痛观察量表
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
通过让患者回答一系列问题,
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和生理
在图形上标记出疼痛的程度。
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
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但使用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镇痛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创伤显微外科郝珊珊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疼痛,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方法总结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6月对58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
结果绝大多数患者疼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积极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结论创伤骨折患者,通过疼痛评估,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骨科患者疼痛评估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其中尺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3例,脊椎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骨折7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0例,多发骨折6例。
58例患者均予以入院或手术后疼痛评估,针对不同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
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采取简单易行的疼痛评分工具,来评估记录疼痛的强度,疼痛缓解的程度,这也是有效疼痛管理的组成部分。
2 疼痛的评估
2.1 疼痛评估方法入院时建立患者信息表,新病人,手术病人,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疼痛评分每天三次,三天后每天一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再评估。
2.2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疼痛部位和范围,疼痛的性质,疼痛的严重程度,加重和缓解疼痛的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病人对疼痛的处理及处理结果,每个人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很大,描述也不尽相同,应准确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2.3 疼痛的原因创伤疼痛与组织损伤,手术操作以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
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社会层次,文化素质,痛阈以及暗示与安慰有关。
2.4 疼痛的测量与记录方法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1-3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为中度疼痛,7以上为重度疼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从睡眠中痛醒),疼痛尺,面部表情量表,由六张从微笑或幸福直到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表情图组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3-5岁)、老年人及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
3 护理
3.1 对症处理创伤骨折后要妥善固定,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采取舒适的体位,四肢损伤病人应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不仅要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还要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及感觉、足趾及手指活动情况。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行牵引,复位,固定或理疗,正确的体位,合理的翻身,牵引及外固定,松紧合适的石膏固定等均可减轻疼痛。
3.2 疼痛的观察观察疼痛时患者精神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疼痛时测量生命体征可以观察病情变化,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如疼痛剧烈应寻找原因,对患者身体变化的观察不容忽视。
3.3 疼痛的处理镇痛药物的使用,对于创伤患者的疼痛,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是使用有效的镇痛药物,对于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骨折后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尽早应用止痛药,及时解除疼痛,预防性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少,镇痛效果好,且24h
总用药量一般比疼痛时再用药的药量小[1]。
目前提倡超前镇痛,提倡多模式镇痛,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提高镇痛效果,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1)术前镇痛:超前镇痛,提高痛阈,减轻疼痛。
(2)术中镇痛:由麻醉科医生承担。
(3)术后镇痛:多模式镇痛,采用镇痛泵静脉持续镇痛,肌注,术后禁食期过后口服药物等多模式镇痛。
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亲人的陪伴,给予心理安慰。
3.4 观察药物的反应镇痛药物分解热消炎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
不良反应有出汗,恶心呕吐,尿潴留,眩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等,用药期间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注意观测呼吸和频率变化,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追踪评估,肌肉注射三十分钟,口服后一小时,再评估疼痛并记录,疼痛评分结果进行交接班。
3.5 疼痛的管理镇痛效果的观察是疼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管理是通过疼痛的评估、治疗和护理以控制疼痛的过程,包括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持尊严,护士是疼
痛的主要评估者,是镇痛措施的主要落实者。
创伤包括手术疼痛由创伤刺激引起,并因刺激的种类程度以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创伤及手术是疼痛发生的主要外在原因,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2],疼痛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
合理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防止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一系列影响。
通过疼痛管理,重视健康宣教,对病人规范化的疼痛评估,根据疼痛进行个性化护理,尽早治疗疼痛,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1.
[2]段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