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分析

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分析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一定的感染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有数十万人死亡。
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核病的诊断中,血清TB-IgG水平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血清TB-IgG表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IgG,在结核病的过程中,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这种特异性抗体。
通过检测血清中TB-IgG的水平可以辅助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PPD皮试,即结核菌素皮内试验。
PPD阳性者表示对结核菌素具有过敏反应,也可提示存在结核病感染。
1. 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血清TB-IgG水平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IgG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初步诊断,有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根据一些研究表明,血清TB-IgG水平检测在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敏感性上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提供辅助诊断的信息。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结核病的活动性和非活动性阶段的判断上并不十分准确,也容易受到某些其他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 PPD阳性者分析PPD(结核菌素)皮试是一种通过皮下注射结核菌素来检测患者对结核菌素的过敏反应的方法。
如果在注射后48-72小时出现硬结和红斑,即为PPD阳性反应。
PPD阳性者表示对结核菌素具有过敏反应,这通常意味着存在结核病的感染或曾经接触过结核病菌。
PPD皮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经济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中。
3. 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关系分析研究表明,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结核病人的血清TB-IgG水平与PPD皮试的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即TB-IgG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PPD阳性反应。
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ppt课件

Dheda K, et al.The immunology of tuberculoisis:From bench to beside.Respirogy,2010,15:433-450
2020/11/29
11
结核检测的方法比较
• 不能区分卡介 苗接种者
• 不能区分NTM • 48-72小时复诊
接触史 临床症状 病原/病理
2020/11/29
16
TB-IGRA 产品特性
➢高灵敏度,检出率85%以上
➢高特异性
RD1区编码的ESAT-6和CFP-10两个特异性抗原
该抗原具 有较强的Thl细胞免疫原性,且在所有制备卡介 苗的菌株及环 境中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均不存在该抗原,不受卡介苗和非分
支杆菌影响
IFNg
TNFa
CK
电镜下的结核杆菌
3
2020/11/29
4
2010年新发880万例结核患者,59%在亚洲,26%在非洲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epidemiology,strategy, financing:WHO report 2011(WHO/HTM/TB/2011.16).Geneva:WHO,2011
尚未发病的一种特殊状态
结核分枝杆菌(MTB)
注:感染后发病与否和机体易感性有关!
暴露 感染
1%
疾病进展
9%
L潜ate伏ncy
LTBI
90%
自愈
复燃
活动性结核病
2-5% 5-10% HIV>10%
一直存在活菌 需预防性服药
未根治
细菌全部被清除
【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技术(TB-IGRA)

【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技术(TB-IGRA)结核病简介结核病:我国重⼤传染病之⼀;是由结核分⽀杆菌引起的慢性⾁芽肿性炎症。
可累及除指甲和⽑发外的全⾝各个脏器,治愈后仍有复发风险;以肺结核最常见,⽽肺外结核占10%-20%。
· 结核分枝杆菌(MTB)是结核病的致病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可以侵⼊⼈体全⾝各种器官,主要感染肺部。
· 全世界约三分之⼀的⼈群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201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在2011年有870万新发病例, 140万⼈死于结核病。
· 活动性结核:有临床症状或影像学改变,具传染性诊断⽅法:影像学⽅法、细菌学⽅法、病理学⽅法、免疫学⽅法· 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感染后尚未发病的⼀种特殊状态,⽆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具免疫学检测阳性(PPD/ IGRA阳性),有活菌,5-10%可发展,有85%~90%新诊断的活动性肺结核由LTBI演变⽽来。
诊断⽅法:⽪肤结合菌素试验(TST)、γ⼲扰素释放试验(IGRAS)TB-IGRA检测原理γ-⼲扰素的产⽣⼈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将产⽣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存在于外周⾎中,这些T淋巴细胞再次接触结核抗原后被激活,进⽽分泌出IFN-γ。
γ-⼲扰素的检测将特异性抗原加⼊到患者全⾎样本中培养,以IFN-γ的含量变化来判断患者机体内结核特异性T细胞的存在与否及强弱。
TB-IGRA试剂盒中包含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卡介苗和⼤多数⾮结核杆菌中普遍缺失RD1区编码的ESAT-6和CFP-10蛋⽩)。
临床运⽤1、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尤其涂/菌阴性):TB-IGRA从细胞⽔平上检测结核感染,检出率⾼(85%以上),早期感染即可检出,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2、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TB-IGRA取静脉⾎进⾏检测,克服肺外结核患者痰样找不到结核菌,病灶部位取样难的问题。
3、感染性疾病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不明原因发热;咳嗽、咳痰>2周;咯⾎、胸痛等症状疑似结核,胸⽚/CT不能明确诊断者;⾝体其他器官疾病,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结核排查,阴性结果在很⼤程度上可以排除结核。
TB-IGRA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ppt课件

昆明三院
TB-IGRA 90.0% 90.7% 80.0%
QFT-GIT 86.8% 87.3% 80.0%
总标本数 342
322
20
老年医院
TB-IGRA 76.6% 76.5% 78.6%
QFT-GIT 67.3% 66.2% 85.7%
总标本数 248
234
14
厦门CDC
TB-IGRA 70.9% 70.6% 100.0%
精选ppt2021最新
6
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 测
TB-IGRA
精选ppt2021最新
7
TB-IGRA原理、方法
精选ppt2021最新
8
特异性T细胞体外检测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
• IGRA技术目前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在欧洲获得了CE标志认证,在日 本已经被MHLW批准
• “特异性T细胞体外检测”方法在国际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TB感染 的辅助诊断,已成为欧美国家结核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精选ppt2021最新
18
消化科/心内科/肾内科/骨科
肺外结核免疫学辅助诊断
40%的结核感染者存在肺外病灶,1/4的结核患者为肺 外结核。而对肺外结核取样难度大,用IGRA检测为阳性时,高 度怀疑结核。单肺外结核不具有传染性,可分布在综合医院的 呼吸科外的其他科室。
精选ppt2021最新
19
儿科
可判断传染 可进行定性
优点 性高低
及半 定量分 析
分子诊断
核酸检测
特异性高, 涂阳标本检 出率高
检出率20-
30%,不能
区分非结核
缺点
分枝杆菌; 取样难
检出率59% ,耗时长( 2-6周);缺 陷的活菌无 法培养;肺 外结核病人 取样困难
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

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一、名称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二、项目简介、临床意义及收费标准T-SPOT.TB是一种记数单个结核特异的效应T细胞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方法,其灵敏高于ELISA方法。
该检测通过检测受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而活化的效应T细胞来诊断结核感染。
该检测适用于所有具有结核潜伏感染风险或怀疑是结核病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治疗还是免疫状况,其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为90%-95%,特异性为93%-100%。
对临床诊断或排除结核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收费标准:740元/人份,收费依据:混合淋巴细胞培养(W0309050020)(250元)×2次;干扰素测定(W0309060008)(120元)×2种抗原。
三、标本采取1.静脉血:肝素锂(绿头管)抗凝管采集静脉血4ml,立即颠倒数次,充分混匀,以免血液凝固。
采血后向试管中注入血液时请缓慢进行,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细胞破坏影响检测结果。
2.脑脊液:无菌小瓶留取4ml以上,每毫升加125IU肝素(0.02ml)抗凝并立即混匀。
3.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无菌密闭容器留取50ml以上,每100毫升加2500IU(0.4ml)抗凝并立即混匀。
4.关节液:无菌小瓶留取4ml以上,每毫升加125IU肝素(0.02ml)抗凝并立即混匀。
四、检测时间、报告时间检测时间:每周二(节假日除外)进行检测,标本必须在上午9点前送达实验室。
报告时间:周三出报告。
五、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必须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后如果超过4小时未送检将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2.检测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关节液,须同时送检静脉血。
3.冬季运送标本时注意保温,避免冷冻。
六、联系科室和电话检验科微生物室(TeL:84205491)。
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80.3%(118/147)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88.64%(39/45)
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0.7%(243/268)
两种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比较研究
90.9%(290/319)
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杆菌γ-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Tuberculosis结核TB •Interferon(干扰素) •Gamma( γ) •Release(释放) •Assay(测定)
•原理: 感染者体内被结核菌(TB)抗原致敏的效应T细胞; 在体外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在APC辅助下)后,会分泌大 量IFN γ细胞因子; 通过IFN- γ的检测,判断结核感染情况。
IGRAs
APC
IFNg release assay
细胞 因子
ELISA
细胞 因子
ELISPOT
活化/细 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体外刺激: RD1抗原T cell
IFNg
TNFa
CK
活化标志物
细胞因子
两种TBIGRA比较
高孟秋,刘菲,纪滨英等 两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比较研 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0:762-765
原因
• HIV 感染和艾滋病破坏了机体的免疫
系统;加剧了结核的发病,
1/3HIV
病人死于结核
• 多菌耐药的结核菌感染率增加
• 贫困 移民等
• 细菌学涂片率低,2/3TB病人菌阴性
结核发病机理
结核分枝杆菌MTB
活动性结核: 发病状态 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是宿主感染结核杆菌后尚未
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88.6%(39/44)
国外mparison of Tuberculin Skin Testing, QuantiFERON-TB Gold and TSPOT.TB in Children
Latent TB检出高
Positive Tuberculin Skin Test or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Radiographic Lesions Suggesting Old Healed Tuberculosis
临床应用案例
肺外结核辅助诊断:
➢某院感染科,女,75岁 ➢临床症状:发热数日,胸痛,干咳 ➢检测结果:X射线胸腔积液影像,积液涂片(-)、积液培养
(-)、TB-IGRA T-N 350pg/ml,积液单核细胞增多,血沉 快 ➢结果分析:对于肺外结核的诊断,涂片与培养的阳性率极低, TB-IGRA(+),结合其他非特异辅助指标可明确诊断肺外结 核。
A
25
NTM(非结核分枝杆菌)比例增高
2000 年全国流调分离的抗酸杆菌菌株中,NTM 菌株占11. 1% , 其中90% 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NTM 肺病的临床表现与结核病相似, 既可有全身中毒症状, 亦有局部损害表现。但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20%-50% 的病 人无明显症状,除非做菌型鉴定,凭临床表现难与肺结核病相 鉴别。
A
16
TB-IGRA 产品特性
➢高灵敏度,检出率85%以上
➢高特异性
RD1区编码的ESAT-6和CFP-10两个特异性抗原
该抗原具 有较强的Thl细胞免疫原性,且在所有制备卡介 苗的菌株及环 境中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均不存在该抗原,不受卡介苗和非分
支杆菌影响
IFNg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早期和准确的结核病诊断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提供有效的治疗举措至关重要。
近年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逐渐成为结核病的主要诊断工具之一,本文将探讨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一、T-SPOT.TB的原理与技术:T-SPOT.TB是一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技术。
该方法基于测量体外T细胞的干预和测量干预期间T细胞产生的干预细胞因子的原理,通过寻找和计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的干预斑点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二、T-SPOT.TB的优势:与传统的结核诊断方法相比,T-SPOT.TB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1. 高度特异性:T-SPOT.TB能有效区分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降低了假阳性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2. 高敏感性:T-SPOT.TB能更早地检测出结核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3. 快速结果:T-SPOT.TB的检测结果通常在24小时内可得,对于紧急情况和迅速诊断起到了关键作用。
4. 无交叉反应:T-SPOT.TB不受BCG疫苗和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素的影响,避免了传统诊断方法的交叉反应。
三、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1. 早期诊断:由于T-SPOT.TB的高敏感性,它能够早期检测出结核感染,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传播,为尽早治疗提供了依据。
2. 预测疾病进展:通过监测T细胞反应的变化,T-SPOT.TB可以评估结核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以便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
3. 监测治疗效果:T-SPOT.TB可以用于评估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4. 作为筛查工具:T-SPOT.TB可以作为结核病的筛查工具,在高感染风险群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以便早期发现结核感染,减少疾病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培养
抗体检测
IGRA方法
• 取样操作简便
• 检出率高(活动 分子诊断
结核和潜伏结核) • 区分BCG、NTM • 检测肺外结核
• 特异性差 • 误诊肺炎、肺癌 • 肺外结核难
• 假阳/假阴多; (涂阴45%/35%) • WHO建议禁用
• 操作复杂 • 技术要求高 • 涂阴检出低
34%
• 肺外结核难
结核检测的方法比较
• 不能区分卡介 苗接 病原/病理
TST(结核菌素皮试)
• 不能区分NTM • 检出率低20% • 肺外结核难
涂片 镜检
结核 诊断
X射线
• 耗时长4-8周 • 检出率低50% • 涂阴检出低
22%-38% • 肺外结核难
10
TB-IGRA
•Tuberculosis(结核TB) •Interferon(干扰素) •Gamma( γ) •Release(释放) •Assay(测定)
•原理: 感染者体内被结核菌(TB)抗原致敏的效应T细胞, 在体外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在APC辅助下)后,会分泌大 量IFN- γ(细胞因子)。通过IFN- γ的检测,判断结核感染情况。
IGRAs
APC
IFN-g release assay
细胞 因子
ELISA
细胞 因子
ELISPOT
活化/细 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体外刺激: RD1抗原T cell
IFNg
TNFa
CK
活化标志物
细胞因子
两种TB-IGRA比较
高孟秋,刘菲,纪滨英等.两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比较研 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0):762-765
目录
contents
1. 结核病的诊断现状 2. TB-IGRA产品介绍 3. TB-IGRA的临床应用 4. TB-IGRA检测方法及结果解释
结核病现状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tubercle bacillus)引 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 •以肺结核最常见,死亡人数仅次于艾滋病。也可见于全 身各器官。肺外结核占整个发病率的10%-20%,死亡率占 结核病全部死亡率的14.1%-17.6%。 •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群感染,《201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显示:2013年有900万新发病例, 150万人死亡。 •中国是结核病高发区,发病数居全球第二,现有600万活 动性肺结核,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 传染病的前列。
注:感染后发病与否和机体易感性有关!
暴露 感染
1%
疾病进展
9%
L潜ate伏ncy
LTBI
90%
自愈
复燃
活动性结核病
2-5% 5-10% HIV>10%
一直存在活菌 需预防性服药
未根治
细菌全部被清除
不发展为结核病
不需要预防性服药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Dheda K, et al.The immunology of tuberculoisis:From bench to beside.Respirogy,2010,15:433-450
11
目录
contents
1. 结核病的诊断现状 2. TB-IGRA介绍 3. TB-IGRA的临床应用 4. TB-IGRA检测方法及结果解释
TB-IGRA方法介绍
原理: 机体内被结核菌抗原致敏的效 应T细胞,在体外受到相同抗原的 刺激(在APC辅助下)后,会分泌 大量IFN- γ(细胞因子)。通过IFN- γ 的检测,判断结核感染情况。
TB-IGRA 产品特性
➢高灵敏度,检出率85%以上
➢高特异性
RD1区编码的ESAT-6和CFP-10两个特异性抗原
该抗原具 有较强的Thl细胞免疫原性,且在所有制备卡介 苗的菌株及环
境中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均不存在该抗原,不受卡介苗和非分支
杆菌影响
IFNg
TNFa
CK
国内外相关研究
TB-IGRA快速简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80.3%(118/147)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88.64%(39/45)
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电镜下的结核杆菌
2
2010年新发880万例结核患者,59%在亚洲,26%在非洲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epidemiology,strategy, financing:WHO report 2011(WHO/HTM/TB/2011.16).Geneva:WHO,2011
原因
• HIV 感染和艾滋病破坏了机体的免疫
系统,加剧了结核的发病, 1/3HIV病人死于结核 • 多菌耐药的结核菌感染率增加 • 贫困、移民等 • 细菌学涂片率低,2/3TB病人菌阴性
结核发病机理
活动性结核: 发病状态 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是宿主感染结核杆菌后
尚未发病的一种特殊状态
结核分枝杆菌(MTB)
张华,黄圣文,罗振元.结核分枝杆菌r-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院 感染学杂志 2009年第19卷第14期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内文章
sensitivity
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
90.24%(74/82)
TB-IGRA与TST检测菌培阳性肺结核患者比较
发病人群前五位的国家
• India(2.0 million–2.5 million) (26%)
• China (0.9 million–1.2 million)
38%
• South Africa (0.40 million–0.59 million)
• Indonesia (0.37million–0.54 million)
• Pakistan (0.33 million–0.48million).
结核病现状及危害-传播范围广
逐年 增加
全球27个MDR-TB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尤其严重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ultidrug 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 (M/XDR-TB): 2010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WHO/HTM/TB/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