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税务大赛案例分析共24页
2010德勤税务案例中文版

2010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分组比赛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八日分组比赛规则32010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分组比赛规则总则1. 参加过以前年度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的学生不得再次参赛。
2. 参赛队员须携带本人有效学生证进入赛场。
3. 只有参赛队员可进入指定的比赛房间。
参赛队员在比赛期间除不得擅离房间外,亦不得以任何形式联络房间外的任何人。
4. 任何队伍违反以下规则,均有被取消参赛资格的可能性。
5. 评审委员会对各项规则及裁定享有最终解释权及决定权。
6. 主办方保留修改参赛规则的权利。
如规则修改,将适用于所有参赛队伍。
7. 个案分析环节占分组比赛总分的55%,竞答环节则占分组比赛总分的45%。
8. 全国比赛共有11个参赛名额,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共占八个名额。
每个比赛组分数最高的两支队伍,即共六支队伍,连同余下其他大陆队伍中分数最高的两支可进入全国决赛。
港、澳小组分数最高的两支队伍,以及台湾小组分数最高的队伍亦将进入全国决赛。
个案分析比赛1. 比赛进行期间,各参赛队员只可使用以下由主办方提供的参考资料(各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税收法律法规汇编》《税收法规汇编2002/03 – 2010/04》除上述资料外,各参赛队不得携带任何自备的其它资料至比赛场地。
2. 主办方将向每支参赛队提供四套竞赛试题。
3. 参赛队员需在限时内于指定的房间内,讨论个案及撰写书面报告。
主办方将为每支参赛队伍提供两部便携式电脑、两个移动存储U盘、两台计算器、文具和纸张若干用于文书处理工作。
4. 书面报告的指定语言为中文,简体或繁体均可。
5. 书面报告内应注明学校名称。
46. 书面报告如果是电子版,撰写的格式必须为Word文檔,并储存于主办方提供的U 盘内。
参赛队伍亦可选择在主办方提供的纸张上手写书面报告。
除以上的格式外,任何格式均不被接纳。
7. 书面报告的篇幅限于十页A4纸以内,附录不计算在内(所有电子版报告字体大小需设定为14号字体,并且不隔行书写)。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德勤公司的历史与业务范围
合伙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 资比例或者协议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责任。合伙人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还规定,会 计师事务所符合一定条件,可以是负有限责任的法人。 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事务所以全部 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各合伙人对其个人执业行为承 担无限责任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克服了合伙制或无限连 带责任给无过错的合伙人造成的不公平这一缺陷。如果 负债是由于经营管理造成的,合伙人要对事务所的债务 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负债是由于合伙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会计师事务所在数量、规模上应扩大发展
会计师事务所应扩大执业范围,扩展执业资格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有待提高
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缺乏,多招些有才能的人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应努力完善
案例分析:德勤公司的历史与业务范围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扩张方式多种多样,但没有像 国际四大会计公司那样在全世界拓展 Niven& Co., 1969年 更名为 Touche Ross公 司
1968 年成立 了 Tohm atsu事 务所
1989 年, Deloit te&To uche 形成
案例分析:德勤公司的历史与业务范围
以“Deloitte”、“Deloitte&Touche”、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德勤”或其他相关 的名称运营的每一个成员所/公司均为独立的法律实体。有 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 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合 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的民间审计组织形式。它是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际会计公司改制而形成的一种事务 所组织形式。
德勤税务大赛案例分析

100%
法易中国(上海)
4家子公司 (南京、厦门、深圳、杭州)
80% 上海法易 (2011收入5000万, 营业税纳税人)
2
永新公司(新加坡)
客户
上海法易
设计、安装、测 试、调试服务
问题分析一:
• 重庆一家企业拟向永新公司购入环保工程设备
事件
• 对方财务人员,此业务模式需要将全部合同价 款作为完税价格,计算关税、增值税,推高进
公允价值基本不变,转让A、 B、C公司股权所得为0
0
21
三、(2)上海法易收购交易
• 根据09年59号文第六条(三):资产收购,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 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 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税务处理:
• 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 受让企业取得转让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 重组交易各方按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
213号第11条、51条
• 安装、测试、调试服务发生在设备过境后,且在合同中单独列名, 该费用无需计入海关完税价格; 213号第15条
4
法律依据一:
第十一条 以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进口
货物的完税价格时,未包括在该货物实付、 应付价格中的下列费用或者价值应当计入 完税价格:
海关总署令
(三)买方需向卖方或者有关方直接或
11
问题分析二:
(二)法易中国对其在华企业提供共享服务模式:
预计从2013年起,法易中国将向集团内在华企业提供营销支持、市场调查、采购 及成本安排、信息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和法律支持等一系列共享服务,并按成本加成 8%的价格向集团内企业收取服务费。
税务师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公司成立初期,由于业务发展迅速,内部管理较为松散,财务制度不健全。
2010年,公司开始实施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但部分旧制度并未及时废止,导致公司在税收申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011年,税务机关对A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公司在税收申报中存在以下问题:1. 2008年至2010年,A公司在申报增值税时,多次将不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收入计入应税收入,导致少缴增值税税款。
2. 2009年至2011年,A公司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将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支出计入成本,导致多抵扣企业所得税税款。
3. 2010年至2011年,A公司在申报土地增值税时,未按规定计算增值额,导致少缴土地增值税税款。
案例分析:一、增值税问题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下列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一)销售货物的同时,无偿赠送的货物;(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同时,无偿赠送的劳务;(三)进口货物的同时,无偿赠送的货物。
”2. 案例分析:A公司在申报增值税时,将不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收入计入应税收入,违反了上述法律依据。
税务机关要求A公司补缴少缴的增值税税款,并依法进行处罚。
二、企业所得税问题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下列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一)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二)赞助支出;(三)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四)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
”2. 案例分析:A公司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将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支出计入成本,违反了上述法律依据。
税务师法律案例分析真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甲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员工人数也相应增加。
然而,在经营过程中,甲公司因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在税收缴纳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保障公司合法权益,降低税收风险,甲公司决定聘请税务师进行法律案例分析。
二、案情简介1. 甲公司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过程中,将部分业务招待费计入税前扣除,实际发生额为30万元,账面列支50万元。
2. 甲公司2010年度购进一批原材料,发票金额为1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认证。
在申报增值税时,甲公司将该批原材料全部计入进项税额,共计17万元。
3. 甲公司2011年度购置一套固定资产,价值200万元,已计入固定资产账。
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甲公司将该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入税前扣除,年折旧额为20万元。
4. 甲公司2012年度发生一笔坏账损失,金额为10万元。
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甲公司将该笔坏账损失计入税前扣除。
三、法律分析1. 关于业务招待费的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甲公司将业务招待费计入税前扣除,实际发生额为30万元,超过最高扣除限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 关于原材料进项税额的处理根据《增值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甲公司将购进原材料全部计入进项税额,共计17万元,符合法律规定。
3.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年限不得低于10年。
甲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入税前扣除,年折旧额为20万元,符合法律规定。
4. 关于坏账损失的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按照实际发生额扣除。
甲公司将坏账损失计入税前扣除,符合法律规定。
财税技能大赛案例

财税技能大赛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们就说有这么一家小型的服装制造企业,叫“时尚衣坊”。
这企业不大,但是事儿可不少。
老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时尚舞台,可这财税方面的问题就像一个个小怪兽,挡在他的梦想道路上。
二、案例详情。
# (一)成本核算混乱。
“时尚衣坊”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布料、辅料、人工成本的核算那叫一个乱。
比如说,他们进了一批高级丝绸布料,本来是打算做一批高档礼服的。
结果呢,生产线上管理不善,这批丝绸布料有时候被拿去做普通连衣裙了,但是成本核算的时候,却没有区分清楚。
这就导致了成本核算的大混乱,做出来的衣服成本忽高忽低,老板看着财务报表直挠头,就像看着一团乱麻,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 (二)税收优惠政策不会用。
国家呢,其实为了鼓励像“时尚衣坊”这样的小型制造企业发展,出台了不少税收优惠政策。
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啊,小型微利企业税收减免啊之类的。
可是这企业的财务人员呢,就像住在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了一样,对这些政策完全不了解。
本来可以少交很多税的,结果全按老规矩交,老板知道后,那心疼啊,就像眼睁睁看着自己兜里的钱白白溜走了。
# (三)发票管理漏洞百出。
发票管理在“时尚衣坊”也是个大问题。
采购原材料的时候,有时候供应商给的发票不规范,财务人员也没仔细检查就收下了。
等到税务部门来查账的时候,发现这些不规范的发票,这可就麻烦了。
还有销售发票,有时候开错了金额或者商品名称,搞得客户也不满意,差点影响了和大客户的合作关系。
这发票管理啊,就像个筛子,到处都是漏洞。
三、解决方案。
# (一)建立精确的成本核算体系。
首先呢,得给每个生产环节都设置明确的成本核算标准。
就像给每个小怪兽都贴上标签一样。
比如说,对于不同种类的布料,从进货开始就贴上专门的标签,在生产流程中,每用到一块布料都要详细记录,是用在高档礼服上还是普通连衣裙上,这样就能精确计算出每件衣服的成本了。
同时,加强生产线上的管理,避免材料乱用的情况。
德勤杯会计案例大赛比赛案例

Accounting Case Study Competition2013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IntroductionBeijing Paper Products (BPP) is a listed company in A-share market. The company designs and manufactures different paper products and its main customers are domestic newspaper and book publishers who themselves are under pressure to consolidate as a result of the growing competition from alternative information provider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w media.Industry backgroundThe current market for BPP in 2011 is not encouraging. According to Great Wall Securities, since 2009 the pape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ed to recover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sales volume increased quarter by quarter in 2009. However, the momentum slowed down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0. Market quarterly growth rate in 2010 was 19.49%, 7.06%, 2.42% and 3.62%, respectively. In the mean time, average net profit margin in 2010 was only 4.09%, or 14% lower than 2009. BPP’s response to this more and mor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has been to attempt to secure higher volumes through increasing their market share and to search for cost reductions in spite of the need to improve customer service levels. Acquisition is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strategy to achieve BPP’s objective.The acquisition optionMr. Zhang Lei is the CEO of BPP, and has spent a lifetime in the paper industry but has had little experience in acquiring other companies. He has engaged a consulting firm, Jing Hua Consultants (JHC), to perform initial search for possible acquisition candidates. One month later, JHC recommended a family owned and managed firm, Happy Paper (HP), based in Shandong Province.HP is founded by Mr. Yan Heng ten years ago who is still the CEO and sole shareholder of HP. The technology used is more dated than BPP’s and manning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HP’s product range has some significant overlap with BPP’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distinctive products. Mr. Yan’s son, Frank, is Sales and Marketing Director and his son-in-law, Henry, is Operations Manager.Mr. Zhang recognizes th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BPP and HP. The sales, service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of the two firms are totally distinct but their customers include the same publishers in Shandong. Reconciling the two information systems would be difficult, with customers looking for much higher service levels. Historically, BPP, with its ow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ction, has a better record of product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However, HP is better regarded by its customers for its flexibility in meeting their changing demands. In terms of strategic planning BPP has developed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ts strategic plans, while the family dominance at HP means that planning is much more opportunistic and largely focused on the year ahead. Each company has to operate within a climate of heightened environmental concern overtoxic by-products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 are other similarities in that both companies have felt that product superiority is the route to success but whereas BPP’s is 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HP’s is through customer service. Clearly integrating the two companies will present some interesting challenges and the family ownership of HP means that a significant premium may have to be paid over the current book value of the company.Financial information on BPP and HP (RMB mn) for 2010BPP HPSales1,759.5810.0Cost of sales1,099.8607.5Gross margin659.7202.5Sales & administration246.681.0Marketing85.512.6R&D40.5 4.5Depreciation90.09.0Operating profit197.195.4Net assets2,475.01,332.0Debt900.0612.0Equity1,575.0720.0Earnings per share (RMB)0.1250.133Dividend per share (RMB)0.0560.100Return on sales11.20%11.80%Employees11,2506,750Absenteeism (days p.a.)816Patents50Manufacturing facilities43Sales from products less than 5 years old20%5%Sales mixNorthern China40%14%Eastern China25%70%Southern China15%10%Western China15%5%Exports5%1%Your RoleYou and your fellow teammates are management consultants of JHC. Mr. Zhang is very impressed by your previous work of finding HP as the potential acquisition target and he now asks you to:1) assess whether HP is an appropriate acquisition target for BPP.2) assuming that the acquisition proceeds, identify and evaluate possible sources of integration problem。
法律会计税务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制造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
近年来,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销售额逐年增长。
然而,在2019年的一次税务检查中,该公司被发现存在严重的税务违规行为,包括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等。
以下是具体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事实(1)虚开发票在税务检查中,该公司被查出存在虚开发票行为。
经查实,该公司在2018年至2019年间,虚构了多项业务,虚开了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些发票主要用于抵扣该公司实际发生的进项税额,从而降低应纳税额。
(2)偷税漏税除了虚开发票,该公司还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具体表现为:一是少计收入,将部分销售收入未纳入会计核算;二是隐瞒支出,将部分费用未在会计核算中体现;三是利用关联方交易,降低利润,逃避税收。
2. 违规原因分析(1)企业管理层法律意识淡薄该公司管理层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足,对税收风险的认识不够,导致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存在漏洞。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税务管理措施,使得税务违规行为得以发生。
(3)税务人员素质不高该公司税务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违规行为。
3. 法律后果(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该公司虚开发票、偷税漏税行为,将被处以罚款。
经计算,该公司应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500万元。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该公司虚开发票、偷税漏税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若查实,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责任。
(3)声誉损失税务违规行为给该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声誉损失,影响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案例分析总结1. 加强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税务管理,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税务违规行为。
2.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企业应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确保税务工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