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doc
病理诊断中常用免疫组化抗体及其表达

常用抗体(按字母排序)AE1/AE3阳性部位:细胞浆对照:结肠、乳腺AE1可与大多数的酸性细胞角蛋白(I型)反应,而AE3识别所有已知的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
AEl/AE3抗体的混合物,包括CKl-8、10,14、15、16、19。
该抗体可与几乎所有的上皮反应(除肾上腺、肝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一些肾细胞肿瘤,一些类癌和胰岛细胞)而与一些中间丝状蛋白无交叉反应。
此抗体可用于鳞状细胞肿瘤(包括梭形细胞变异型)、腺癌、移形细胞癌、小细胞癌、类癌、多型性腺瘤(上皮成分)、胸腺瘤、间皮瘤(包括肉瘤样成分)、脊索瘤、生殖细胞肿瘤(除外精原细胞瘤)、滑膜肉瘤和上皮样肉瘤的诊断中。
AFP阳性部位:细胞浆对照:胎儿肝脏AFP可标记卵黄囊(内胚窦)肿瘤、某些生殖细胞肿瘤和肝细胞肿瘤。
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AFP的敏感性较低,只有44%的肝细胞癌阳性,但其特异性高,因此可与其他抗体联合应用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中。
AR阳性部位:细胞核对照:前列腺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R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呈一定的相关性,高分化的肿瘤AR的表达要高于低分化的肿瘤。
在前列腺癌中,AR已作为病人对激素反虚性的一项指标,对抗激素治疗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Bcl-2阳性部位:细胞膜,浆对照:淋巴结Bcl-2可用于滤泡性淋巴瘤和滤泡性增生鉴别:85%的滤泡性淋巴瘤细胞浆阳性,而滤泡性增生只有生发中心部位散在的T细胞阳性。
Bcl-2在单核样B细胞淋巴瘤中阳性,而在单核样B细胞增生病灶中阴性,因而具有鉴别价值。
Bcl-2还可以用于确定滤泡性淋巴瘤是否累及骨髓。
原发性乳腺癌通常Bcl-2阳性,而肺和胃肠道肿瘤转移到乳腺的罕见阳性(即使阳性,也是灶性弱表达)。
Bcl-6阳性部位:细胞核对照:淋巴结Bcl-6表达于正常的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和其相关的淋巴瘤。
在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以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的Hodgkin淋巴瘤中,可以检测到Bcl-6的表达。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之欧阳法创编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标记谱系第二节上皮细胞标志1.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CK是一种中间丝蛋白,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特异标志物。
CK分子量为40~60KD,根据其分子量不同分为20余种,并粗略划分为高分子CK(HCK)和低分子CK(LCK)。
2.广谱细胞角蛋白PCKPCK标记所有单层上皮、复层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来源的良恶性肿瘤、滑膜瘤和间皮瘤等少部分间叶源性肿瘤亦可阳性。
3.高分子角蛋白HCKHCK主要标记复层鳞状上皮及鳞状细胞癌,HCK (34βE12)常用于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观察基底细胞存在与否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4.低分子细胞角蛋白LCKLCK主要存在于单层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因此,LCK主要用于内脏腺上皮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细胞角蛋白7 CK 7CK7分子量为54KD。
主要标记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卵巢、肺和乳腺上皮为CK7阳性,而结肠、前列腺和胃肠道上皮为CD7阴性,因此可用于卵巢癌(CD7+)和结肠癌(CK7-)的鉴别。
6.细胞角蛋白8 CK8CDK8分子量为52.5KD,主要标记非鳞状上皮,因此主要用于腺癌和导管癌的诊断,鳞癌一般不表达CK8。
有报道肝细胞癌主要表达CK8和CK18。
7.细胞角蛋白10 CK10CK10分子量为56.5KD。
主要标记上皮的基底上层和颗粒细胞层,同时CK10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比,高分化者常阳性,主要用于鳞癌的诊断。
8.细胞角蛋白13 CK13CK13分子量为53KD。
标记所有的复层上皮,包括角化和非角化上皮。
主要用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9.细胞角蛋白18 CK18CK18分子量为45KD,属低分子量A型细胞角蛋白。
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为阴性。
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10.细胞角蛋白19 CK19CK19分子量为40KD,分布于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肝细胞不表达CK19,因此可用于肝癌和转移性腺癌的鉴别。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标记谱系第一节上皮细胞标志1.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CK就是一种中间丝蛋白,就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特异标志物。
CK分子量为40~60KD,根据其分子量不同分为20余种,并粗略划分为高分子CK(HCK)与低分子CK(LCK)。
2.广谱细胞角蛋白PCKPCK标记所有单层上皮、复层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来源得良恶性肿瘤、滑膜瘤与间皮瘤等少部分间叶源性肿瘤亦可阳性、3。
高分子角蛋白HCKHCK主要标记复层鳞状上皮及鳞状细胞癌,HCK(34βE12)常用于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观察基底细胞存在与否有助于前列腺癌得诊断。
4、低分子细胞角蛋白LCKLCK主要存在于单层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因此,LCK主要用于内脏腺上皮肿瘤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5。
细胞角蛋白7 CK 7CK7分子量为54KD。
主要标记腺上皮与移行上皮细胞,卵巢、肺与乳腺上皮为CK7阳性,而结肠、前列腺与胃肠道上皮为CD7阴性,因此可用于卵巢癌(CD7+)与结肠癌(CK7—)得鉴别。
6。
细胞角蛋白8 CK8CDK8分子量为52、5KD,主要标记非鳞状上皮,因此主要用于腺癌与导管癌得诊断,鳞癌一般不表达CK8。
有报道肝细胞癌主要表达CK8与CK18、7、细胞角蛋白10 CK10CK10分子量为56。
5KD、主要标记上皮得基底上层与颗粒细胞层,同时CK10表达与细胞得分化程度呈正比,高分化者常阳性,主要用于鳞癌得诊断。
8。
细胞角蛋白13 CK13CK13分子量为53KD。
标记所有得复层上皮,包括角化与非角化上皮。
主要用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得诊断、9、细胞角蛋白18 CK18CK18分子量为45KD,属低分子量A型细胞角蛋白。
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为阴性。
主要用于腺癌得诊断。
10、细胞角蛋白19 CK19CK19分子量为40KD,分布于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主要用于腺癌得诊断。
肝细胞不表达CK19,因此可用于肝癌与转移性腺癌得鉴别。
病理科开展免疫组化抗体作用使用范围

CK(35?h11)
30.
CK高分子量
细胞角蛋白(高分子量)
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E12)可以识别分子量为68kDa、58kDa、56.5kDa和50kDa的细胞角蛋白,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可与P63联合应用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
——
43.
CD15
——
此抗体可以标记外周血中所有嗜中性粒细胞、骨髓中的早幼粒细胞及中幼粒细胞,也可以与树突状网织细胞和R-S细胞反应,主要用于标记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
可用于鳞癌和腺癌、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亦可用于导管上皮良、恶性增生的鉴别诊断。
——
34.
CK7
细胞角蛋白7
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在卵巢、乳腺、肺的腺癌中呈阳性反应,而胃肠道的腺癌阴性,现通常认为CK7是腺癌和移行上皮细胞癌比较特异性的标志
——
35.
3.
MC
鼠抗-人肥大细胞胰蛋白酶
该抗体是肥大细胞较好的标记物。研究表明在皮肤、鼻与肺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肥大细胞胰蛋白酶表达水平均由增高。该抗体可与肥大细胞中的胰蛋白酶ɑ和?亚基反应,有助于评估此类疾病的肥大细胞中胰蛋白酶的含量。
MastCellTryptase
4.
CEA
癌胚抗原
CEA存在于某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如结肠癌、肺癌、乳癌、胃癌和胰腺癌,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也有少量CEA存在。此抗体与180kDa的CEA反应,也可与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抗原(NCA)反应,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病理诊断中常用免疫组化抗体及其表达

白胞细巴淋B性慢是要主�瘤巴淋胞细B的别级低数多大、胞细B的化活的心中发生于达表32DC 结巴淋�照对 膜胞细�位部性阳 32中瘤巴淋金奇霍型典经及以�瘤巴淋胞细巴淋小B�病血
。一之标指断诊要重是�管血 是构结结巴淋解了助帮以可网CDF示显过通。网CDF中泡滤示显以可且并�瘤肿的源来其及胞 绕围、形变、多增网CDF中瘤巴淋胞细T性胞细母疫免管血。性阳瘤中日�瘤肉CDF。坏破否
胞细T别级高别鉴��%59为均性异特和性感敏�瘤巴淋胞细B和瘤巴淋胞细T别级低别鉴于用
�物记标的瘤肿性胞细巴淋T和胞细T性应反为作可OR54DC。体构异种一的54DC是OR54DC 结巴淋�照对 浆�膜胞细�位部性阳 。)+43DC(瘤肿状 OR54DC
胞细泌分内的粒颗泌分有含有所于布分泛广也�中粒颗泌分的胞细泌分内经神于在存仅不AgC 腺上肾�照对 浆胞细�位部性阳 AgC
。断诊别鉴和断诊的瘤肿性源管血性恶�良于用要主体抗此。体抗关 相子因ⅢV、43DC于优均性感敏和性异特其且�达表性阳%001均瘤肿管血性恶和性良在13DC 结巴淋、瘤管血�照对 膜胞细�位部性阳 13 D C
。病疹丘样瘤巴淋、瘤巴淋性变间胞细大 、胞细S-R的瘤巴淋金奇霍记标要主体抗此。03DC达表胞细S-R的瘤巴淋金奇霍型典经有所乎几 结巴淋�照对 浆�膜胞细�位部性阳 。)CDF(胞细状突树泡滤记标可也。32DC �原抗1-iK� 03DC
。断诊的瘤肿泌分内经神分部及癌泡滤旁泡滤腺 状甲、癌样髓腺状甲、生增胞细C腺状甲于用要主。泌分�胞细C�胞细旁泡滤腺状甲由素钙降 腺状甲�照对 浆胞细�位部性阳 素钙降 ninoticlaC 。叠重些有应反化组疫免瘤肿的源来种两这管 意助辅有具断诊别鉴对�低很率惟阳瘤肿性液黏而�性阳癌腺性液浆巢卵的有所乎几在521-AC 癌巢卵�照对 浆�膜胞细�位部性阳 。6-lcB达表可也胞细T常正多很�意注应�外另 。性阳胞细多较到测检能也中瘤巴淋胞细 T性胞细母疫免管血。达表性阳6-lcB有伴可时变转瘤巴淋胞细B大漫弥向瘤巴淋带缘边脏脾当 巴淋胞细B大漫弥 、瘤巴淋性泡滤在 。瘤巴淋的关相其和胞细B心中发生泡滤的常正于达表6-lcB 结巴淋�照对 核胞细�位部性阳 6-lcB 。达表的6-lcB到测检以可�中瘤巴淋nikgdoH的主为胞细巴淋性节结及以瘤巴淋ttikruB、瘤 521AC 尽�癌腺肠直结非而癌腺巢卵于向倾�时性阳弱或性阴AEC而性阳都65MAH和521-AC当。义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精品推荐-doc】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实验所用的抗体有哪些?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
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
免疫组化实验所用的组织和细胞标本有哪些?实验所用主要为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大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后者包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片。
其中石蜡切片是制作组织标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长期存档,供回顾性研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对组织内抗原暴露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进行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中首选的组织标本制作方法。
石蜡切片为什么要做抗原修复?有哪些方法?石蜡切片标本均用甲醛固定,使得细胞内抗原形成醛键、羧甲键而被封闭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同时蛋白之间发生交联而使抗原决定簇隐蔽。
所以要求在进行IHC染色时,需要先进行抗原修复或暴露,即将固定时分子之间所形成的交联破坏,而恢复抗原的原有空间形态。
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有微波修复法,高压加热法,酶消化法,水煮加热法等,常用的修复液是pH6.0的0.01 mol/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
免疫组化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哪些?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
抗体交叉反应的原因:指抗体除与其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它抗原发生反应。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原特异性指用于免疫动物的抗原性物质中含有多种抗原分子,它引起动物产生针对多种抗原分子特异性的相应抗体。
病理诊断常用免疫组化抗体及表达(CD21---D)

病理诊断常用免疫组化抗体及表达(CD21---D)CD21阳性部份:细胞膜对照:淋巴结CD21是CD3的互动受体,表达于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和 B淋巴细胞。
此抗体主要用于标记B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并且可以显示滤泡中FDC网。
通过显示FDC网可以帮助了解淋巴结结构是否破坏、FDC肉瘤阳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的FDC网增多、变形、围绕血管,是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CD23阳性部份:细胞膜对照:淋巴结CD23表达于生发中心的活化B细胞,大多数低级别的B细胞淋巴瘤(主要是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以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R-S细胞,但套细胞淋巴瘤不表达CD23,也可标记滤泡树突状细胞(FDC).CD30(Ki-1抗原)阳性部份:细胞膜/浆对照:淋巴结几乎所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表达CD30.此抗体主要标记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淋巴瘤样丘疹病。
CD31阳性部份:细胞膜对照:淋巴结、血管瘤CD31在良性和恶性血管肿瘤均100%阳性表达,且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CD34、Ⅷ因子相关抗体。
此抗体主要用于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CD34阳性部份:细胞膜对照:淋巴结、血管瘤、胃肠间质肿瘤CD34在血管肿瘤中性表达,但CD34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于CD31。
CD34主要用于判定是否有内皮细胞的分化,与CD117联合应用鉴定胃肠道间质瘤,鉴别单纯性纤维肿瘤(通常阳性)和肉瘤样间皮瘤(通常阴性)、隆凸型皮肤纤维瘤(通常阳性)和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通常阴性)、乳腺的梭形细胞癌(CD34-)和恶性叶状肿瘤(CD34+).CD45RO阳性部份:细胞膜/浆对照:淋巴结CD45RO是CD45的一种异构体。
CD45RO可作为反应性T细胞和T淋巴细胞性肿瘤的标记物,用于鉴别低级别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鉴别高级别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敏感性80%、特异性85%)CD56(Leu19)阳性部份:细胞膜对照:淋巴结CD56抗原主要表达于、星形细胞、施万细胞、NK细胞和小部份活化的T淋巴细胞。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标记谱系第一节上皮细胞标志1.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CK是一种中间丝蛋白,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特异标志物。
CK分子量为40~60KD,根据其分子量不同分为20余种,并粗略划分为高分子CK(HCK)和低分子CK(LCK)。
2.广谱细胞角蛋白PCKPCK标记所有单层上皮、复层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来源的良恶性肿瘤、滑膜瘤和间皮瘤等少部分间叶源性肿瘤亦可阳性。
3.高分子角蛋白HCKHCK主要标记复层鳞状上皮及鳞状细胞癌,HCK(34βE12)常用于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观察基底细胞存在与否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4.低分子细胞角蛋白LCKLCK主要存在于单层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因此,LCK主要用于内脏腺上皮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细胞角蛋白7 CK 7CK7分子量为54KD。
主要标记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卵巢、肺和乳腺上皮为CK7阳性,而结肠、前列腺和胃肠道上皮为CD7阴性,因此可用于卵巢癌(CD7+)和结肠癌(CK7-)的鉴别。
6.细胞角蛋白8 CK8CDK8分子量为52.5KD,主要标记非鳞状上皮,因此主要用于腺癌和导管癌的诊断,鳞癌一般不表达CK8。
有报道肝细胞癌主要表达CK8和CK18。
7.细胞角蛋白10 CK10CK10分子量为56.5KD。
主要标记上皮的基底上层和颗粒细胞层,同时CK10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比,高分化者常阳性,主要用于鳞癌的诊断。
8.细胞角蛋白13 CK13CK13分子量为53KD。
标记所有的复层上皮,包括角化和非角化上皮。
主要用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9.细胞角蛋白18 CK18CK18分子量为45KD,属低分子量A型细胞角蛋白。
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为阴性。
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10.细胞角蛋白19 CK19CK19分子量为40KD,分布于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肝细胞不表达CK19,因此可用于肝癌和转移性腺癌的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标记谱系第一节上皮细胞标志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CK 是一种中间丝蛋白,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特异标志物。
60KD 根据其分子量不同分为20 余种,并粗略划分为高分子CK(LCK 。
CK 分子量为 40? CK(HCK 和低分子2. 广谱细胞角蛋白PCKPCK 标记所有单层上皮、复层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来源的良恶性肿瘤、滑膜瘤和间皮瘤等少部分间叶源性肿瘤亦可阳性。
3.高分子角蛋白 HCKHCK 主要标记复层鳞状上皮及鳞状细胞癌,HCK( 34 B E12 ) 常用于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观察基底细胞存在与否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4?低分子细胞角蛋白LCKLCK 主要存在于单层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因此,LCK 主要用于内脏腺上皮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 细胞角蛋白 7 CK 7CK7 分子量为 54KD 主要标记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卵巢、肺和乳腺上皮为CK7 阳性,而结肠、前列腺和胃肠道上皮为CD7 阴性,因此可用于卵巢癌( CD7 + ) 和结肠癌 ( CK7 —) 的鉴别。
6. 细胞角蛋白 8 CK8CDK8 分子量为 52.5KD ,主要标记非鳞状上皮,因此主要用于腺癌和导管癌的诊断,鳞癌一般不表达CK8 有报道肝细胞癌主要表达CK8 和 CK187. 细胞角蛋白 10 CK10CK10 分子量为 56.5KD 。
主要标记上皮的基底上层和颗粒细胞层,同时CK10 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比,高分化者常阳性,主要用于鳞癌的诊断。
8. 细胞角蛋白 13 CK13 CK1 3 分子量为 53KD 标记所有的复层上皮,包括角化和非角化上皮。
主要用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9. 细胞角蛋白 18 CK18CK18 分子量为 45KD 属低分子量 A 型细胞角蛋白。
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为阴性。
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10. 细胞角蛋白 19 CK19CK19 分子量为 40KD 分布于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肝细胞不表达 CK19 因此可用于肝癌和转移性腺癌的鉴别。
11. 细胞角蛋白 20 CK20Merkel细胞角蛋白 20 ( CK20 分子量为 46KD, 主要标记胃肠道上皮、尿道上皮细胞。
主要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粘液性肿瘤和Merkel 细胞癌的诊断。
和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非粘液性肿瘤均不表达12. 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CK2QEMA 是一组糖蛋白,广泛分布在各种正常上皮细胞膜及其肿瘤细胞中,分布与细胞角蛋白相似,但对内脏腺上皮的表达优于细胞角蛋白。
对上皮源性肿是低分化腺癌,最好与细胞角蛋白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率。
13. 上皮特异性抗原Epithelial Specific Antigen,ESA范围瘤,尤其ESA 为分子量 40KD 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属较广谱的上皮细胞标志,大多数细胞为阳性反应,在肿瘤细胞中,腺癌细胞表达强于鳞癌细胞。
ESA 系似 EMA上皮标记谱14.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PSA 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目前认为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之一。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但不能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因为绝大多数的前列腺增生上皮均呈阳性反应。
15.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e acide phosphatase,PSAPPSAP 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磷酸酶。
正常前列腺组织,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均表达有PSAP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但不能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16. 甲状腺球蛋白 Thyroglobuli , TGTG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甲状腺上皮性肿瘤具有较高特异性,常用于各种甲状腺癌和转移性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7. 肝细胞抗原 HPCHPC 是肝细胞较特异标记物,阳性颗粒定位于肝细胞浆。
主要标记肝细胞及肝细胞发生和良恶性肿瘤、非肝细胞无交叉反应。
18. HCG- BHCG 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用于胎盘滋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癌的诊断以及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第二节软组织标记2.波形蛋白Vimentin波形蛋白主要分布于间叶细胞及其起源的肿瘤组织、上皮细胞及其肿瘤一般不含此蛋白。
常用于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如间皮瘤、滑膜肉瘤、脑膜瘤等诊断, 对癌与肉瘤、恶黑与癌、胸腺瘤与淋巴瘤、未分化癌与小细胞间叶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结蛋白DesminDesmi n 为肌细胞的中间丝蛋白,正常分布于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上述细胞来源的良恶性肿瘤 desmin 阳性反应。
主要用于子宫、皮肤和胃肠道平滑肌肿瘤,横纹肌肿瘤和肌上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肌动蛋白(广谱) Act inMSA 是一种具有收缩能力的微丝蛋白,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肌型细胞中。
5.Actin (HHF35 是一种广谱的肌动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和肌上皮细胞,肌源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以及肌上皮等均可呈阳性反应。
肿瘤6.肌动蛋白(横纹肌)Sarcomeric Act in横纹肌肌动蛋白是一种具有收缩能力的微丝蛋白,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
用于各种类型的横纹肌肿瘤的诊断,亦可标记具有横纹肌细胞分化肿瘤。
7.肌调节蛋白 MyoDIMyoDI 是横纹肌肿瘤的一种标记。
主要用于横纹肌肉瘤的诊断,阳性颗粒胞核。
少数非肌源性组织包括腺上皮、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腺胞瘤可见胞浆阳性。
8.肌红蛋白Myoglobin位于细状软组织肉Myoglobin 是骨骼肌肌浆中的一种肌红蛋白,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
但对肿感性较差。
主要用于横纹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少数恶性中胚叶混合胎瘤、肾母细胞瘤中肌母细胞亦可见阳性表达。
9.肌球蛋白(骨骼肌)Myos in(Skeletal)瘤的敏瘤,睾丸畸骨骼肌肌球蛋白可分为 I 型肌纤维(慢收缩肌纤维)和 II 型肌纤维(快收缩肌纤维),主要用于横纹肌肿瘤或含有横纹肌成分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0. Myoge ninMyoge nin 为肌细胞生成素,是横纹肌及其肿瘤较特异标记物,与MyoD1 有一定互补作用。
Myoge nin 对某些去分化的横纹肌肉瘤标记较理想,免疫表型为胞核型。
11. 肌动蛋白(平滑肌)Smooth muscle Act inSMA 是一种标记平滑肌的肌动蛋白,主用于检测血管平滑肌,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肌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瘤等。
在判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时,根据肌上皮细胞阳性与否和分布,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12. 肌球蛋白(平滑肌)Myosin (Smooth muscle )平滑肌肌球蛋白主要用于标记血管和内脏平滑肌细胞以及肌上皮细胞,被认为是平滑肌较为特异和可靠的标记,有助于间叶肿瘤的诊断和分类,亦可用于乳腺肌上皮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区别。
13. Caldesm on它是一种与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结合的钙结蛋白,具有调节平滑肌收缩的功能,将其作为平滑肌标志,用于良恶性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研究。
14. Calpo nin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主要分布于平细胞和肌上皮,对平滑肌肿瘤、肌上皮肿瘤诊断有意义,亦可用于乳腺肌上判断乳腺良恶性。
15.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Vffl -related An tig ne (F Vffl -RAg )滑肌皮显示,F Vffl -RAg 是一种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肝窦、脾窦内皮以及淋巴管皮细胞、是血管内皮及其内皮源性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
主要用于血管源内性良性肿瘤和血管肉瘤的诊断。
少数附睾、子宫和输卵管的腺癌样瘤亦可表达。
血管内皮肿瘤阳性表达强于恶性血管内皮肿瘤。
血管外皮及其肿瘤细胞不表达F毗。
良性16. 内皮细胞标记CD31CD31 是一种重要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
主要用于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亦可用于各种肿瘤间质中血管生成的研究。
血管外皮细胞及其肿瘤细胞不表达。
17. 内皮细胞标记 CD34CD34 主要标记骨髓干细胞和内皮细胞。
常用于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亦可用于各种肿瘤间质中血管生成的研究。
目前CD34 也是胃肠间质瘤较理想的标志物。
18. 溶菌酶Lysozyme(Muramidase)Lysozyme 与 AACT 均为组织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物。
主要用于组织细胞瘤、纤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和组织细胞恶性淋巴瘤等诊断,由于其特异性不强,恶应与 AACT CD68 等联合应用,以提高其准确性。
19. a 1抗糜蛋白酶A1ACTA1ACT 是一种蛋白酶,为巨噬细胞,组织细胞的标记,肝细胞和星形胶质细性表达,由于该抗体缺乏特异性,目前主要用于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诊诊断。
20. 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 MCAMCA 为间皮细胞标记,正常间皮细胞和间皮瘤阳性表达,阳性颗粒定位于细膜,多为薄膜型,某些腺癌亦可胞浆阳性,MC/主要用于间皮瘤的诊断。
21. 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CR 是一种钙结合蛋白,是间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理想的标志,在上皮性间皮断中,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约为 50%,也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胞阳断与鉴别胞瘤的诊第三节神经组织标志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GFAP 为中间丝蛋白之一,主要用于星形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瘤、混合性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数室管膜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鉴别诊断。
唾液腺肌上皮细胞及其肌上皮细胞瘤亦可阳性反应。
2. 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eurofilament ( NF)NF 是神经元特异性中间丝蛋白,由三个不同分子量(68 、160 和胞的诊断200KD的亚单位构成的多聚体,以不同的比例分布于中枢外周神经元以及肿瘤中,其阳于节细胞神经瘤,副节瘤、小脑或外周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性见亦有助于3. NestinNestin是一种新的中间丝蛋白,在神经上皮干细胞中极为丰富,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NET) ,星形胶质细胞瘤常呈阳性反应,故在这些肿瘤的诊断及研中具有重要意义。
究4.S-100 ProteinS-100 是一种可溶性酸性蛋白。
有 3 种亚型,即 S-100a 、S-100r 、S-10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