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_唐子来
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法定的发展规划实行二级体系 , 分别是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 。结构规
划由郡政府编制 , 呈报中央政府的规 划主管部门审批 ; 地方规划由区政府 编制 , 不需要呈报中央政府审批 , 但 地方规划必须与结构规划的发展政策 相符合 。由于 1985 年的地方政府法 撤消了大都会地区的郡政府 , 二级规 划体系 与 单 一 行 政 体 系 之 间 发 生 矛 盾 。1990 年的城乡规划法确定在大 伦敦和其它大都会地区实行一体发展 规划 , 包括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二个 部分 , 由区政府编制 , 结构规划部分 呈报中央政府审批 。
开发 控 制 是 地 方 规 划 部 门 的 职 能 , 但环境与交通部可以通过两种方 式进行干预 。第一 , 如果开发者对于 地方规划部门的开发控制表示不服 , 可以向中央政府的规划主管部门提出 上诉 , 由此可能否决地方政府的开发 控制决策 ; 第二 , 主管部长有权 “抽 查” (call2in) 任何规划申请 (一般是 影响较大的开发活动) , 并且取代地 方规划部门 , 直接作出开发控制的决 策。 4 规划运作体系 411 发展规划 41111 法定规划 : 结构规划 、地方 规划和一体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 1999 年第 23 卷第 8 期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123 No18 Aug1 1999
的任务是为未来 15 年或以上时期的
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 , 作为地方规
划的依据 , 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
国外城市规划的理念和趋势

交通组织模式
空间序列 密度分布
住宅组团布局模式
新城中心 高速道路
公交专用道路 邻里中心
新城绿心 组团分隔绿带
步行体系
步行体系
5
多层住宅区 (沦为贫民窟)
重建后的场景
Milton Keynes New Town(1967)
新的邻里中心模式
Milton Keynes New Town, 1970s
人车交通分流
(1)立法:新镇法(New Town Act, 1946) 城镇开发法(Town Development Act, 1952)
(2)体制:新城开发公司 (New Tow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 )
(3)财政:国家低息贷款
3. 新城建设的目标:区域职能
(1)经济发达地区: 疏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
7
4. 新城市主义的开发管制方式
街道-街坊-建筑的设计准则(design guidelines)
新城市主义的经典案例:Seaside
8
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
from urban renewal to urban regeneration
城市更新
Urban Renewal
1. 城市更新的动因解析 2. 对于城市更新的批评和反思 3. 城市更新案例
(2)经济落后地区: 区域增长极核
4. 新城建设的原则 (1)平衡(Balanced):
居住/就业平衡、产业结构平衡、社会结构平衡 (2)自足(Self-contained):
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5. 新城建设概念的演进 (1)城市规模:从小到大 (2)建设密度:从低到中 (3)功能分区:从单一到混合 (4)交通组织:从一元到多元
英国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_曼彻斯特的经验__曹晟唐子来

① 参见 . Retrieved 9 September 2010.
国际城市规划 2013 Vol.28, No.6 25
本期主题
是排在伦敦和伯明翰所在地区之后的英国第三大都市区 。 [1,2] 内城的零售和办公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空间破败和
推进。
曼彻斯特内城西部、中心城区的上游地区,与老特拉福德工
业区隔艾威尔河相望。作为曾经的英国第三大港口,索尔福
2.3 多途径的配套政策
德码头地区曾经是大量工业和仓储设施集聚的工业片区。
在支撑机构方面,设置了专门的公司(UDCs, RDAs, EPs)。
城市开发公司(UDCs: Urb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是 3.2 空间转型过程 1980 年代英国政府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所采用的标志性 3.2.1 1980 年代的初步转型
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业经济见长的
后工业城市,取得了空间、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重效益。曼彻
斯特内城的中心地区和滨水地区作为其城市转型的代表,尤其
具有典型性。一方面,解读其城市转型有助于我们认知工业城
市转型的过程和阶段 ;另一方面,其转型中的一些核心项目对
我们在城市转型中谋划发展定位、选择规划方案、制定实施策
进了创意产业、媒体产业、体育产业、教育产业、生物医疗 河港口的历史特征,曼彻斯特的空间转型集中于旧城和滨水
产业等知识型、创意型、休闲型产业的兴起,通过持续的文 地区,其中两个区域最具典型特征,分别为城市中心地区(the
化驱动和城市营销,曼彻斯特被提振为英国乃至欧洲重要的 City Centre)和索尔福德码头地区(Salford Quays)(图 3)。
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设计构想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25202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设计构想收稿日期6225作者简介肖 云(682),男,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湖南长沙 肖 云摘 要:在以防洪堤为主体的风光带景观设计中,针对如何打破空间的单调与防洪设计限制的问题,从场所的肌理分析出发,通过“景观肌理”的揉曲、分质、重塑,期望能重构生态、艺术、人文的风光带,并试图从“肌理设计”的角度探讨了一种新的设计视角,以提升场所的人文意境。
关键词:风景园林,滨水风光带,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 人依水而生,文化伴水而蕴。
穿城而过的河流,往往流淌着城市的历史,孕育着时代的文明,而城市滨水区更组成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构建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
目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滨水景观,既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同时又能传神“勾勒”出当地特有的文化风采,也自然地成为了景观规划设计界热衷探讨的一个课题。
在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规划设计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引入“肌理设计”的概念,试图恢复场所逝去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场所的人文意境。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曲《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一条“红色”河流———浏阳河。
这条“红色”河流,源浏阳,穿长沙,汇湘江。
其河道十曲九弯,两岸紫霞丹花,青山翠枝,名人故里,数不胜数。
它以清澈的河水滋润着周边土地,养育着两岸人民,培育出众多的志士与名人,是一条富有人文内涵的文化之河。
浏阳河风光带是长沙城市形象的构架之一,政府力图通过风光带的建设,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类型多样的滨水开放空间,塑造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滨水区。
本次设计的风光带为浏阳河西岸中的一段,南北长约1400m ,东西宽约52m 。
风光带以防洪堤为主体,防洪堤的修建将浏阳河两岸原有自然肌理清理殆尽,形成生硬与模式化的“堤坡式”景观。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新型城镇化首先必须解决制度问题

在 过 去 的 三 十 年跟 经 济 发 展 是 一个 模 式 都 强 调 速度 .跟 粗 放式的G DP 一 样 。未 来 如 果城 镇 化 不 转 型 还 是 粗放 型 ,在 资 源 红 利 、土地 红 利 、人 口红 利都 减 少 的 情 况 下 ,从 效 率 的 角度 来看 这样 的城镇 化 是走 不 下去 了 。 在 谈 到 农 民工 市 民化 是拉 动 经 济 重 要 的 动 力 时 .唐 子 来
全 国 政 协 委 员 、北 京 大 学 光 华 管 理 学 院 名 誉 院 长 厉 以 宁 :
“ 两 会 ”前 夕 ,全 国政 协 委 员 、北 京 大 学 光 华管 理 学 院 名 誉 院长 厉 以宁 在 接 受 南方 日报 记 者 专访 时指 出 :与 传统 “ 城镇化” 所不 同 , “ 新 型城 镇 化 ”不 仅仅 是 城 市 人 1 3的 增 加和 城 市 面 积 的 扩大 ,而 是 要 在产 业支 撑 、人 居 环境 、社 会 保 障 、生 活 方 式 等各
地筑 和城市 规划学 院教授 唐子 来 :
新 型 城 镇 化 首 先 必须 解 决 制度 问题
全 国政 协 委 员 、 同济 大 学 建筑 和 城 市 规 划学 院教 授 唐 子
来 在 接 受 记 者 采访 时强 调 ,尽 管 中 国 目前 城 镇 化 产 生 的 问题
方面 都 实 现 由 “ 乡 ”到 “ 城 ” 的转 变 。 “ 新 型城 镇 化 是 以城 乡
资 .往 往 力所 不 及 。结 果 无论 在 先 工业 化 和 先城 市 化 的 国 家还 是 在 后 起 的 工业 化 国家 中 .都 发 生 了所 谓 的 “ 城 市 病 .即农 村 人 口大 量 涌入 城 市 城 市 中 出现 了 棚户 区或 贫 民 窟 环 境 恶化 、 过 分 拥 挤 、 失业 激 增 、社 会 治 安 欠 佳 , 以致 出现 了 “ 反城 市 化 ” 倾 向 ,即 穷人 继 续 涌入 城 市 ,富 人 纷纷 迁 离 城市 ,搬 到郊 区甚 至
论文城市规划

引言我国都市规划通过了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开展,差不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都市规划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都市规划法规、规划编制和规划行政治理三局部,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现行的规划体系是在方案经济的根底上形成的,进进21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土地使用体制等,与都市规划体系休戚相关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体制从方案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土地使用制度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
面对这种转变,都市规划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内容涉及都市规划体系的各个组成局部,并要建立起一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都市开展建设的高效的都市规划体系。
对改革的内容、方法在规划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运用所学治理学、经济学知识,盼瞧能为都市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
第一章简述近代都市规划的开展研究都市规划理论的开展历史,对现今都市规划的开展有深刻、长远的妨碍。
对西方近代都市规划理论与中国近代都市规划的形成与开展历史过程与历史特点,做探究性的对比,可将中国的都市规划置于更加宽阔的空间,对现今的都市规划及开发建设无疑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都市规划理念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几经演变,充分表达了人类都市规划思想的精华。
第一节近代都市规划的思想开展从一百年多年都市规划开展的实践瞧,近代都市所发生的住房咨询题、交通咨询题、环境污染咨询题,是都市面临的共同性咨询题。
但在不同开展水平的国家里,这些咨询题的表现形式、严峻的程度、解决的途径等有非常大差异。
都市规划在西方已有百年的开展历史,出现了一系列的规划思想与理论,其中有许多理论对我国的都市规划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一、都市规划理论的起源大多数研究都市规划理论的学者认为,都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
闻名的都市规划理论家坎贝儿〔Campbell〕认为,都市规划理论的起源与历史上几个闻名的都市规划运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19世纪初,霍华德的“田园都市〞〔GardenCity,EHoward〕。
世界博览会的经典案例研究之三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

1992年世博会是推动西班牙南部 Ⅸ域经济发展的政策T具,塞维利亚则 是南部区域的巾心城市。,世博会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区 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包括从马 德里到塞维利亚的高速铁路直达世博 会场址、塞维利亚机场的新候机楼、塞 维利弧港u泊位的增加、塞维利亚市内 及其周边路网的改善。
心岛上,桥梁不仅是必要的交通设施, 也是世博会的标志性景观。,这些桥梁 的创造性设计使交通功能和美学造型 融为一体,已经成为塞维利亚城市景观 的标志之一。
图5单轨电车和空中缆车
者大道贯穿南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 晚,世博会的盛况可以尽收眼底,最高 日的客流量达到近7万人次。单轨电 车环绕西班牙展区和国际展区,也是兼 具交通和观光功能,最高日的客流量为 4.3万人次。
发现者大道西侧的中部和北部区 域作为国际展馆区域,五条东两向的林 荫大道与南北向的发现者大道交汇,形 成多元的空间结构,使各个困家的展馆 都能够面向林荫大道作为公共开放空
*救爵f{f15岛等学校博P#科点擘项科研堆金项目“世界博览会的闰际比较和经验借鉴”和L海市科委“世博会规划没计导!『!IJ”课题资助(编号
5.1 主越展馆 维塞利亚世博会围绕“发现的时 代”作为主题,设置了五处主题展馆。 卡图哈修道院改造成为15世纪馆,展 示哥伦布和其他航海探险家的伟大发 现对于欧洲文明进程的划时代影响。 航海馆展示15世纪以来航海技术的重 大发展,整个展馆使人仿佛置身于巨大 的船舱之中。自然馆顺应了人类世界
模型、图片和电影等方式,展示亚马逊 热带雨林和拉丁美洲的自然环境,以及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进行的科学考察活 动。
参考文献(4条) 1.Memoria General de la Exposicion Universal Sevilla 1992 2.Cartuja 93 10 Aniversario (1993 -2003) Especial 3.克劳德·塞旺.竹田一平 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 2003 4.上海市人民政府.国际展览局 中国2010年世博会论坛 2003
世界城市轴线比较研究

世界城市轴线比较研究何嘉宁1.城市轴线案例研究北京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km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写到:“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
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面部署的。
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
一根长达7.8km,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但北京的传统轴线与西方城市轴线不同,巨大尺度的轴线在空间上存在,但被紫禁城和景山隔断,南北难以穿越,除非从空中鸟瞰,否则不易为人所感知。
解放后,由于城墙和永定门等城门的拆除,北京轴线在前门以南和景山以北的轴线逐渐模糊,但故宫前的中段轴线由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而得到加强,并使原先封闭的轴线具有了开敞特性的新的空间特点。
与此同时,东西向的长安街逐渐成为北京城的又一主要轴线,首都重要机关和建筑沿此轴线布置,阅兵式等重要政治仪式亦沿长安街行进。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成功申奥后的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以及即将动工的永定门复建工程将又一次强化北京原有南北轴线。
巴黎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渐扩大形成的。
公元888年,法兰西王国成立,以巴黎为首都。
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经历了大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香榭丽舍大道构成的主轴线初步形成。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奥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
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和绿地,许多新的轴线形成,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 Prof essional Ser vices) A3 餐饮设施 (Food a nd Dri nk) B1 商务设施 (Business) B2 一般工业 (Gener al Indust ry) B3 -7 特殊工业 (S peci al In dustr ial
行使地方规划之间的协调职能 。 同样 很重要 的是 实 现 土地 开 发 权 的国 有 化 ,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土地业主只是 拥有当时 (指 1947 年) 的土 地 用途 和相应的市场价值 , 如果规划控制造 成土地开发价值的变化 , 则由中央政 府进行赔偿或者征收土地开发费 , 从 而使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地实施规划 。
划的依据 , 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
衡 , 确保地区发展与国家和区域政策
相符合 (见图 2)。
结构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采取
“公众 评议” (public ex amination) 而
不是 “ 公众听证” (public inquiry) 的
方式 , 更多的是关注整个地区发展而
不是考虑具体利益得失 。 在完成公众
理念 , 对于英国和其它 国家的城市发 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 1909 年 , 英 国通 过了 第一 部 涉 及 城 市 规 划 的 法 律 (Housing , Tow n Planning etc.A ct, 1909), 标志 着城 市规 划 作为 一 项 政 府职 能 的 开
端 , 战前颁布的其它城 市规划法在不 同程度上对此 加以改进 。 但就整个体 系而言 , 英国战前的城 市规划并不完 善 。 编制规划不是地方 政府的法定义 务 ;规划职能只是对于 开发活动的被 动控制 , 而不是对于城 市发展的积极 引导 ;规 划只 是 各 个 地方 政 府 的 事 务 , 缺乏中央政府机构 来统筹城市和 区域的协调发 展 ;有关 开发控制的赔 偿法律也不完 善 , 使地 方政府无法有 效地 实施规划 。
自 1909 年 以来 , 英 国先 后颁 布 了 40 余部规 划法 。 其 中 , 1947 年 和 1968 年规 划 法对 英 国城 市 规划 体 系 的影 响最大 。
根据 1947 年的 规划 法 , 几乎 任 何开发活动都 要申请规划许可 。 不仅 如此 , 规划职能不再只 是对于开发活 动的控制 , 制定发展规 划成为每个地 方政府的法定 义务 , 并 由中央政府来
英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行三级体 系 , 分别是中央政府 (central government)、 郡 政 府 (county council) 和 区政 府 (district council)。 根 据 城市 化程 度 , 划 分 为 7 个 大 都 会 区 域 (metropo litan regio ns) 和 47 个非大都 会 区 域 (non-metropolitan regions)。 1985 年 的 地 方 政 府 法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 , 1985) 解 散了 大伦 敦和其它 6 个大都会地区的郡政府 。
国外规划研究
PLA NNING STUDIES OV ERSEA S
英பைடு நூலகம்
国
的
城
市
规
划
体
唐
系
子 来
【提要】 英国是 最早 进行城 市规 划立 法 , 也是城市规划体系最为完善的国 家之一 , 对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本文 从 历 史 回 顾 、 规 划 法 规 体 系 、 行政体系和运作体系等方面评述 了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 【关键词】 英国 ;城 市规划体系
开发 控 制 是 地方 规 划 部 门 的 职 能 , 但环境与交通部可 以通过两种方 式进 行干预 。 第一 , 如 果开发者对于 地方规划 部门 的开发 控制 表示 不服 , 可以 向中央政府的规划主管部门提出 上诉 , 由此可能否决地 方政府的开发 控制决策 ;第二 , 主管部长有权 “ 抽 查” (call-in) 任何规 划申请 (一 般是 影响 较大的开 发活 动), 并且 取代 地 方规划部门 , 直接作出 开发控制的决 策。 4 规划运作体系 4.1 发展规 划 4.1.1 法 定规 划 :结 构规 划 、 地 方 规划 和一体发展规划
英国的规划主干法具有纲领性和 原则性的特征 , 实施细则是由中央政 府的规划主管部门所制定的各项从属 法规 , 主 要 包 括 《 用 途 分 类 规 则》 (Use Classes O rder)、 《 一 般 开 发规 则》 (G eneral Development Order) 和 《特别 开 发 规 则》 (Special Development Order)。 《 用途分 类规则》 界定
图 2 英 国 HUMBERSIDE 结 构 规 划 (1994 年) 要目
城市规划 1999 年第 23 卷第 8 期
C ITY P LANNING REV IEW V ol.23 No.8 A ug.1999
的任务是为未 来 15 年 或以 上时 期的
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 , 作为地方规
中央政府的规划主管部门是环境 与交通部 , 其基本职能包括制定有关 城市规划的法规和政策 , 审批郡政府 的结构规划和受理规划上诉 , 并有权 干预区政府 的地 方规划 和开 发控 制 , 以确保城市规划法的实施和指导地方 政府的规划工作 。
法定的发 展规 划实 行二 级体 系 , 分别是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 。 结构规
评议之后 , 结构规划呈报中央政府的
主管部门 , 并附上公众评议的详细内
1947 年 的 城 乡 规 划 法 (T 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 , 1947) 为 英国的现代规 划体系奠定了基础 。 在 同一时期 颁布 的专 项法 包括 1945 年 的工 业分布法 (the Distribution of I ndustry A ct , 1945)、 1946 年的新 城法 (the N ew T own Act , 1946)、 1949 年 的国 家 公园 和 乡 村通 道 法 (the National Parks and Access to the Countryside A ct , 1949) 和 1952 年的 城镇 发 展 法 (the T own Development A ct, 1952), 对英国 的 战后 城市 规 划也 都 产生 了相应的影响 。 2 规划法规体系 2.1 城乡规 划法
1 历史回顾 18 世纪末 和 19 世纪初 , 在作为
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 , 能源和交通 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 煤替代水成 为工业的主要能源 , 铁路替代河道成 为运输的主要方式 , 为工业的大规模 集中提供了条件 , 导致城市的急剧膨 胀 , 引发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 特别是 环境卫生和住房问题 。 现代城市规划 就是起源于政府在城市环境卫生和住 房等方面进行的公共干预 。
38
土地和建筑物的基本用途类别 (见图 1), 以及每一类别中的具体内容 。 在 同一类 别内 的 用 途 变化 不 构 成 开发 (development), 因而不 需要申请规划 许可 。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科学技 术的进步 , 用途分类也进行相应的调 整 。1987 年 的 《 用 途 分 类规 则》 提 出了综合性的商务用途类别 , 包含办 公 、 科研和轻型生产活动 , 以适应高 科技的新兴 产业 。 《 一般 开发 规 则》 界定不需要申请规划许可的小型开发 活动 , 并提出 相应 的基 本规 划要 求 , 因为这些开发活动对于周围环境没有 显著 影响 , 可 以 采用 通 则 式 管 理方 式 。《 特 别开发规 则》 界 定特 别开发 地区 (如新城 、 国家公园和城市复兴 地区) 由特定机构来管理 , 不受地方 规划部门的开发控制 。 2.3 城市规划政策
结构 规 划 (Structure P lans)、 地 方规划 (Local Plans) 和一 体 发展 规 划 (Unitary Development Plans) 是法 定规 划 (Sta tutory Plans), 编 制程 序 和内容必须遵 循法定要求 。 结构规划
1 导言 2 欧 洲的 、 全 国的 和区域 的发 展 背
景 3 郡 域发 展背 景 :社 会 、 经济 和 环
境趋势 4 目标和总体策略 5 住房供给 6 就业与经济 7 商业服务设施 8 环境保护与改良 9 交通运输 10 废弃地 、 废弃物和矿产资源 11 能源生产和节能 12 休闲设施 13 发展资源 、 实施 、 监控和评价
划由郡政府编 制 , 呈报 中央政府的规 划主管部门审 批 ;地方 规划由区政府 编制 , 不需要 呈报中央政府审批 , 但 地方 规划必须与结构规划的发展政策 相符合 。 由于 1985 年的 地方 政府 法 撤消了大都会 地区的郡政府 , 二级规 划体 系与 单 一行 政 体 系 之间 发 生 矛 盾 。 1990 年的 城 乡 规划 法 确定 在 大 伦敦 和其它大都会地区实行一体发展 规划 , 包括结构规划和 地方规划二个 部分 , 由区政 府编制 , 结构规划部分 呈报 中央政府审批 。
Groups) B8 储运 设 施 (S torage of Dist ribu-
tion) C1 旅馆 (Hotels and Hostels) C2 有居住 设施的 机构 (Resi dent ial
Insti tut ions) C3 住宅 (Dwell ing Houses) D1 无 居 住 设 施 的 机 构 (N on-resi-
1968 年的 规 划法 确 立 了 发展 规 划的二级 体系 (two-tier system), 分 别是战略性的结构规划和实施性的地 方规划 。 1971 年的 规 划法 和 以后 颁 布的一系列法规从各个方面补充和完 善了这 一 规划 体 系 。 1990 年 的规 划 法作为现行的规划立法 , 只是综合了 原有的规划法和有关的专项法 , 但基 本原则仍然是建立 1947 年 和 1968 年 规划法的基础上 。 2.2 城市规划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