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 内科学
内科学尿路感染教材教学课件

针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如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进行保肾治疗;同时加强抗 感染治疗,控制感染源。
其他相关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源;鼓励患 者多饮水,勤排尿;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再次感染。
VS
处理
如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及时给予对症 治疗;如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 重并发症,应立即抢救,给予强效抗生素 、补液等治疗。同时针对出现的其他并发 症进行相应治疗,如尿路结石患者应进行 排石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进行透析治 疗等。
01
02
03
细菌培养
将尿液接种于培养基上,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可明 确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菌落计数
通过计算培养基上的菌落 数量,可判断尿液中细菌 的数量,有助于评估尿路 感染的严重程度。
药敏试验
检测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 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用 药。
影像学检查在尿路感染中应用
超声检查
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 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发现尿路 结石、肾积水等病变,有助于诊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老年人尿路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儿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处理策略
注意药物选择
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选 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
加强护理和预防
注意老年人个人卫生和饮食调节,避 免长时间卧床等导致尿路感染的因素。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急性肾盂肾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疗程和剂量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疗程通常 较长,需要足够剂量和疗程的抗 生素治疗,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的风险。
妊娠期妇女合并尿路感染处理策略
诊断与评估
内科学课件: 尿路感染-

SMZco或環丙沙星治療12-18周。再發可每次給予同 上治療或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
六、留置導尿管的尿路感染
醫院獲得性感染最常見原因。 有症狀,立即強有力治療,更換導尿管。必要時
考慮改變引流方式。 無症狀細菌尿,暫不治療,拔管後治療。
尿感治療目前採用分型治療 急性膀胱炎 急性腎盂腎炎 再發性尿路感染 妊娠期尿路感染 男性尿路感染 留置導尿管的尿路感染 無症狀性細菌尿
一、急性膀胱炎 最常見 1.初診用藥 單劑療法 3天療法。療程完後1周復查尿細
菌定量培養。男性、孕婦、複雜性尿感、擬診為腎盂 腎炎不宜採用上述療法。
三、無症狀細菌尿
隱匿尿感。 60歲以上老年婦女可達10%。孕婦約占7%。
尿路感染的併發症
腎乳頭壞死 腎盂腎炎嚴重併發症之一,常發生於嚴 重者伴糖尿病或尿路梗阻,可併發G-菌血症、ARF。 高熱、劇烈腰痛、血尿等。
腎周圍膿腫,由嚴重腎盂腎炎直接擴展而來,G-, 多有糖尿病、尿路結石等。原症狀加重,並出現明顯 的單側腰痛,向健側彎腰時加劇。
力極差者,多為金葡菌、大腸桿菌。 淋巴道:極其少見。 直接:很少見。
二、細菌致病力: 細菌特殊菌毛對尿路上皮的吸附能力。
三、機體抗病能力 尿路通暢時尿液的沖洗 前列腺液殺菌 尿路黏膜分泌IgG 、IgA及吞噬細胞殺菌 尿液pH低、高滲透壓,高濃度尿素
四、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器質性,功能性 尿路畸形和結構異常 腎發育不良 尿路器械檢查 機體抵抗力下降 遺傳因素 其他易感因素:尿道口周圍、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妊娠
2. 男性首次尿感亦應做 IVP 3. 排尿期膀胱-輸尿管返流檢查 4. 逆行腎盂造影
診斷標準
内科学课件讲课第五篇第七章尿路感染

02 细菌性尿路感染
病原菌种类及特点
常见病原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
特点
多为肠道正常菌群,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尿路时可引起感染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过程
01
02
03
细菌侵入尿路
多通过尿道上行感染,少 数可由血行感染或淋巴道 感染
细菌在尿路中繁殖
引起尿路粘膜炎症反应,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发热 、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上尿路感染患者还可出现腰痛、 肾区叩击痛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尿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诊断 。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等异常表现 ;细菌学检查可明确致病菌种类,为治疗提供依据。
老年人尿路感染
发病率和病因
老年人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主 要与免疫力下降、慢性疾病、长
期卧床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 可能出现轻微尿路刺激症状或全身 感染症状,易被误诊或漏诊。
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注意加 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等。
脓尿等。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等。
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症 治疗如解热镇痛等。
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不洁性行为等。
其他相关并发症
1 2 3
前列腺炎
男性患者可出现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需进行前列腺液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治 疗。
肾周脓肿
严重肾盂肾炎可并发肾周脓肿,表现为腰痛加剧、 高热不退等,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给予穿 刺引流或手术治疗。
内科学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后者主要指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尿路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感。
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感。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属等。
约5%~15%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肠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
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感。
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性尿感增多,耐药甚至耐多药现象呈增加趋势。
(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并不致病。
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内科学课件:尿路感染

实验室检查
影象学检查:
➢ IVP指证:女性:反复发作,
疑
为复杂性尿感
考虑肾盂肾炎
妊娠期曾有无症状性菌尿或尿感
少见细菌
急性期经7-10天治疗无效
男性:无论首次发作后复发
幼童:反复发作
➢ 注意:急性期禁止IVP,感染消除后4-8周进行
有症状
无症状
征
, 实 验
菌尿(+), 菌尿(-) 菌尿(-) 急 白细 白细 白细 性 胞尿(+) 胞尿(+) 胞尿(-)
培 养
(+)
培 养
(-)
室肾 检盂
感染性尿 非感染性
6周
查肾
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
复
炎 调整药物,14天疗法
诊
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
➢ 轻型: 口服 72h 有效 继续原药 无效 按药敏换抗生素
×14天
➢ 严重:i.v.或i.m.庆大or妥布 头孢唑啉,头孢噻肟 24-48h后按药敏调整
热退72h后 改口服, ×14天
➢ 重症:联合用药:氨基糖甙类+半合成青霉素
i.v.
3代头孢菌素
影像学明确有无梗阻
治疗
➢ 再发性尿感:
复发:未治愈,潜伏的细菌又引起炎症,多在
停药6周内,方法,更换药物,改变治疗途径,用足疗 程
治疗
抗菌药物的疗效评估
➢ 见效: 疗程完成后, 细菌尿(-)
➢ 治愈: 疗程完成后, 细菌尿(-), 并且 停药1周和6周后仍(-)或为重新感染
➢ 失败: 疗程完成后仍细菌尿(+), 或 随访期内复发
内科学尿路感染

八、尿感的定位诊断
上尿路感染的支持点:
患者全身感染性症状较明显 尿中有白细胞管型 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有细菌生长 致病菌为少见致病菌 复杂性尿感
九、鉴别诊断
1、全身性感染疾病 2、慢性肾盂肾炎 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 灶粗糙的肾皮质疤痕,伴有肾盏 变形者 3、肾结核
尿路感染与肾结核的鉴别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氏阴性 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尿感 的70%以上。 其他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 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 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细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 输尿管乃至肾脏引起感染。 血行感染:细菌经体内感染灶侵入 血流,到达肾脏引起肾盂肾炎。
转,在停止抗菌药物后 l 周和 1 个月再追踪 复查,如没有细菌尿或虽有细菌尿,但仅 为重新感染,则可认为原先的尿感已治愈;
假阴性主要可见于:
患者在近7天内用过抗菌药 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不足6小时 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粒细胞核 左移 血沉增快
5、影像学检查
女性IVP的适应症为: 再发的尿感 疑为复杂性尿感 有肾盂肾炎的临床证据 少见细菌,如变形杆菌等感染 妊娠期曾有无症状细菌尿或尿感者 感染持续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尿路感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协和医院肾内科
一、概述
尿 路 感 染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尿感 ) 可分为上尿路 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 (膀胱炎),临床上统称为尿路感染。 重点: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并发 症,常用实验室诊断与定位诊断方 法、治疗原则。 难点:尿路感染的尿常规特点、尿 菌结果的评定。
尿路感染ppt课件内科

目录
CONTENTS
• 尿路感染概述 • 尿路感染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与预后 • 尿路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尿路感染概述
定义及分类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 繁殖而引起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根据 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 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不适、下腹部不适等
急性肾盂肾炎
发热、腰痛、膀胱刺激征 等
慢性肾盂肾炎
间歇性发热、腰痛、膀胱 刺激征等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尿液分析
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等
尿液培养
细菌培养阳性,可明确病 原体
血液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增高,慢性 期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B超检查
肾脏形态改变,如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等
案例二:儿童患者
总结词
儿童患者的尿路感染通常与包皮过长有关。
详细描述
儿童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容易发生包皮过长、包皮炎等感染。因此,对于 儿童患者,需要关注包皮清洗,保持清洁卫生。若发生感染,需要选用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案例三:肾盂肾炎患者
总结词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尿路感染。
详细描述
造成损害。
风险评估
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并 发症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
预后影响因素与评估方法
预后影响因素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感染类型、治疗方式等。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等指标,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 预后情况。
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内科学--尿路感染

(二)定位诊断
?临床表现
? 下尿路(膀胱) 尿路刺激征 ? 上尿路(肾盂)尿路刺激弯 ,自膀胱颈部的尿道口至尿 道外口,长约 16-22cm 。有三处狭窄,二个 弯曲。
分类
分类
感染 部位
病程
上尿路 下尿路
急性 慢性
结构功能 复杂性
异常
非复杂性
三、病 因
病原体: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最常见致病菌: 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杆菌占85%。
四、发病机制
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
(三)影像学检查
B超、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 IVP)
IVP适应症: ? 复发尿感 ? 疑为肾盂肾炎 ? 感染持续存在 ? 小儿反复尿感 ? 男性首次尿感除外前列腺疾病应作 IVP
九、诊断
(一)定性诊断
1、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
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l0 5/ml; 无症状: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 且为同一菌种。
(三)易感因素
性别 性活动
尿液引流 不畅
易感 因素
医源性 因素
机体免 疫低下
遗传 因素
(三)易感因素
尿液引 流不畅
尿路 梗阻
结石 前列腺增生
神经源性 膀胱
脊髓损伤
结构功能 膀胱输尿管反流
异常
妊娠
(四)细菌的致病力
致病菌特殊的血清型对 尿路上皮的吸附能力:
P菌毛能产生溶血素、 铁载体等对人类血清的杀 菌能力有抵抗性的毒素。
五、病 理
?膀胱炎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膀胱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医科大学授课教案
(共页、第页)
课程名称:内科学课程内容尿路感染
教师名称:杨定位职称:副主任医师教学日期:
授课对象:七年制教材版本:内科学7年制教材
授课方式:多媒体学时数2学时听课人数:90人
本单元或单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原因以及尿路感染的病理;熟知尿路感染的尿液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熟悉尿路感染的诊断流程及鉴别诊断;熟悉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尿路感染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学时
2。
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1学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熟悉、了解和自学)
重点:尿路感染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尿路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难点: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以及尿液细菌学检查分析
对学生的要求:
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及病理,细菌的致病力及机体的防御机制
2.熟悉熟悉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
查及影像学检查
3.熟悉尿路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尿路感染的治疗
原则
外语词汇:
Urinary Tract Infection,Acute Cystitis,Acute Pyelonephritis,chronic
Pyelonephritis,Asymptomatic bacteriuria,sterile pyuria
辅助教学情况
课件光盘
复习思考题
1.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2.何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3.如何分析尿细菌定量培养的结果?
4.如何鉴别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
5.尿路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6.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参考资料:
1.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Brenner and Rector’ The Kidney. Sixth Edition. Edited by Barry M. Brenner.
Harcourt Asia W.B.SAUNDERS.
主任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