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导论培训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特异性免疫
发生 细胞组成
作用时效 作用特点
作用时间
种系进化形成,先天具有
个体遇到抗原刺激,后天获得
黏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 NK细胞、T细胞、γ δT细胞、 递呈细胞 B1细胞
即刻~96小时内
96小时后
非特异性;无需增殖分化,作 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细胞克隆
用迅速无免疫记忆
45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 一、抗原表位的概念 • 二、抗原表位的类型 •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46
一、抗原表位的概念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 抗原表位(epitope)——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 genic determinant,AD)。
4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 第二节 医学免疫学发展简史
5
本章学习要求
• 掌握免疫、免疫应答的概念 • 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 理解免疫应答的类型 • 了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简史
6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7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 免疫的新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
(一)淋巴结
T、B淋巴细胞居留地 与接触抗原的场所。
淋巴结的功能
过滤作用。
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20
外周免疫器官
(一)淋巴结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21
(二)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结构
22
(二)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滤血功能。
脾脏的功能
免疫细胞居住场所。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实验室诊断技能
实验室基础知识
了解实验室常见仪器、 试剂、实验指标等基础 知识,为实验操作和结 果分析打下基础。
血液检查
掌握血液常规检查、血 生化检查等实验项目, 为诊断贫血、白血病等 疾病提供依据。
尿液检查
掌握尿液常规检查方法 ,包括尿沉渣检查、尿 液化学检查等,为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
医学影像学技能
发展。
生理学
生理学定义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包括细胞生 理、器官生理和整体生理。
生理学的作用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医学、生物学、心理 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生理学经历了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
病理学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和机制的科学,包括病因学、发 病学和病理形态学。
3
临床医学是医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 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方面。
医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医学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了简单的医疗知识和经验,如使用天然植物和 动物药来治疗疾病。
近代医学
自文艺复兴以后,医学逐渐摆脱了经验医学的束缚,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
自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特别是 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06
医学前沿领域介绍
基因与基因组学
基因与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01
从基因的发现到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基因与基因组学
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02
基础医学概论 1第一节概述_PPT幻灯片

三、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能与T、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TCR/BCR) 特异性结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 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 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免疫应答 第四节 临床免疫 第五节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免——免除 疫——疫病 免疫:拉丁文 immunitas,
除劳役之意,而后引申为免除瘟 疫,意为抵抗病原生物感染,即阻 止病原体侵入机体、中和毒素或病 毒。
输血反应 排斥反应 过敏反应
2、出生就有、稳定遗传 3、反应迅速、无记忆性 4、同一种属、小差异性 组成: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二、免疫的类型
(二)适应性免疫
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特异性抗原刺激 后产wel生com的e 免to u疫se,the针se 对Pow特er定Poi抗nt t原emplates, New 特点Con:ten1t d、es作ign,用10力ye强ars、ex有per特ien异ce 性
抗原性 异物
异己成分
清除
固有免疫
抗原性
适应性免疫
异物
机体识别和排除
概括
“抗原性异物”
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
自己 非己
一、机体的免疫功能
• 超敏反应
• T、B细胞联合缺陷
• 红斑狼疮
二、免疫的类型
(一)固有免疫
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 步建wel立com起e 来to u的se主the要se 针Pow对er入Poi侵nt t病em原pla体tes的, Ne一w 系列 防御Con机ten制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特点: 1、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第二节 生命与健康
一、生命
生命定义:生物大分子的存在形 式,由物质、信息、能量3种基 本要素组成的综合运动,具有自 我调节、自我复制和对内外环境 选择性适应的属性。
生命从何时开始? 社会学家认为从分娩并得到社会 承认后开始 生命神圣论者认为从受精卵开始
生命的基本表现(P7):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既 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生长发育 生殖遗传与变异 反应性: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精力充沛;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意承担责任;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牙齿清洁,无龋齿;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第三节 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水平
2.特点:强度弱,范围小,灵敏度低,仅局 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内。 举例: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四、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刺激 控制 指 令 受控
部分
部分
机能 活动
特点:对受控部分活动无法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中 极少见,仅在反馈机制受抑时出现。
(二)反馈控制系统
特点: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双向信息联系。 受控部分影响控制部分,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 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体生理学研 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2.生理学研究方法——实验
动物实验 急性实验(在体、离体实验) 慢性实验
人体实验
人群资料调查 特殊研究
历史上第一部基于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 ——心与血的运动(哈维,英)
他估計心脏搏动72次/ min,每次 搏动泵血量约兩盎司,每h有540 磅血液從心脏泵入动脉。
基础医学导论课件:绪论

课程面向对象——已经是成人的大学生 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
▪ 学习是有目的的 ▪ 学习是自愿的 ▪ 学习应当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 ▪ 应该设定清晰的学习目的和最后目标 ▪ 需要反馈 ▪ 应该提供思考的机会
21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 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越来越广泛的交叉渗透
▪ 现行的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from the beginning of civilization — 5,000 years ago or more — until 2003, humanity created a total of five exabytes (billion gigabytes) of information. From 2003 to 2010, we created this amount every two days. By 2013, we will be doing so every ten minutes, exceeding within hours all the information currently contained in all the books ever written. So it isn't that we need more knowledge; it is that we ne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know, through what Firestein calls “controlled neglect”. Researchers must selectively ignore vast quantities of facts and data that block creative solutions, and focus on a narrow range of possibilities. "To make discoveries, researchers need to look beyond the facts.” Ignorance includes an important discussion about scientific errors and their propagation in textbooks. I admit that I passed one on in my last book, The Believing Brain (Times Books, 2011): I repeated as gospel the 'fact' that the human brain contains about 100 billion neurons. Firestein reports that it is actually around 80 billion, and that the number of glial cells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most textbooks state. The 'neural spike' recorded by neuroscientists as a fundamental unit of brain activity, Firestein reminds us, is an artefact of our measuring devices and ignores other forms of neural activity. Even the famous and widely printed 'tongue map', which shows sweet flavours sensed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bitter on the back and salt and sour on the sides, is wrong — the result of a mistranslation of a German physiology paper. These and other errors arise as a result of our lack of scepticism towards the knowledge we have.”
中医基础理论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和技巧01中医基础理论概述1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和特点23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断、防治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特点。
中医注重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和功能的整体协调,强调个体差异和因人制宜的诊疗思想。
03中医基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历史01中医基础理论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02中医基础理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杰出的医学家和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组织和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天人合一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症状等不同因素,进行个体化诊疗。
强调预防为主,注重养生保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治疗时要考虑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02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和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脏腑理论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其功能是沟通身体内外,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经络理论脏腑经络理论阴阳理论包括阴和阳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身体的平衡。
五行理论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相互生克制化,调节脏腑功能和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阴阳五行理论病因包括外感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等。
病机指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包括邪正斗争、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
病因病机理论包括望诊(观察舌象、面色、形态等)、闻诊(听取声音和嗅闻气味等)、问诊(询问病史等)和切诊(诊脉等)。
基础医学导论课件:呼吸系统

¾ 呼吸道 Respiratory tract
¾ 肺 Lungs
胸膜 Pleura and 胸膜腔 plural cavity 纵隔 Mediastinum
呼吸道
呼呼吸吸道道 RReessppiirraattoorryy ttrraacctt
¾ 上呼吸道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呼吸部 respiratory region
呼吸道
3.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frontal sinus (额窦)
额额窦窦
ethmoidal sinus (筛窦)
sphenoidal sinus (蝶窦)
maxillary sinus (上颌窦)
额额窦窦
筛筛窦窦 蝶蝶窦窦
上上颌颌窦窦
鼻Nasal passage 咽Pharynx 喉Larynx
¾¾下下呼呼吸吸道道 LLoowweerrrreessppiirraattoorryyttrraacctt
气气管管TTrraacchheeaa 支支气气管管BBrroonncchhii
呼吸道
鼻 Nose
1. 外鼻 External nose
鼻鼻前前庭庭
鼻鼻后后孔孔
呼吸道
2. 鼻腔 Nasal cavity
Lateral wall Nasal conchae 鼻甲 Nasal meatus 鼻道 Sphenoethmoidal recess 蝶筛隐窝
上上鼻鼻甲甲 中中鼻鼻甲甲
下下鼻鼻甲甲
蝶蝶筛筛隐隐窝窝
上上鼻鼻道道 中中鼻鼻道道
下下鼻鼻道道
Opening:
EEtthhmmooididaallininffuunnddibibuululumm 筛筛漏漏斗斗((额额窦窦))
基础医学导论课件:脑神经、内脏神经、脊髓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
咀嚼肌、鼓膜张肌等(运动)
分支:
上颌神经 眼神经 三叉神经
1.耳颞神经→颞区皮肤、腮腺 2.颊神经→颊部皮肤和口腔侧壁粘膜
三叉神经节 下颌神经
3.舌神经→舌前2/3粘膜感觉
4.下牙槽神经:下颌牙,牙龈及
耳颞神经
下唇皮肤和粘膜;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颊神经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头、颈、胸、腹脏器
(4)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味蕾、嗅器
(5)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肌节演化的眼外肌、舌肌
(6)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鳃弓演化的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7)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平滑肌、心肌、腺体
顺序名称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12对脑神经的性质和位置
性质 感觉性 感觉性
连脑部位 端脑 间脑
混合性
疑核 下泌涎核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副交感) 耳神经节
茎突咽肌
腮腺
一般内脏感觉
孤束核下半 中枢突 下神经节 周围突 咽、舌后1/3粘膜,颈A窦、颈A小
球等
孤束核上半
特殊内脏感觉
下神经节
舌后1/3味觉
IX、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
分支:
1、舌支→舌后 1/3 粘膜,司一般内脏感觉和味觉 2、咽支→咽肌及咽黏膜 3、鼓室神经→ 岩小神经→耳神经节
视网膜节细胞 → 视神经→ (视 神经管) → 视交叉 →视束→丘 脑(外侧膝状体) →视皮层
III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一般躯体运动——眼外肌的运动
中 中脑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ery的肺炎 双球菌转化实验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1953文年档仅供W参a考t,s不o能n作为(科学美依据),请与勿模C仿;ri如c有k不(当之英处,)请联提系网出站或D本人N删A除。分子的 双螺旋结构模型,1962年共获诺贝尔奖。
1903 Neuberg 首先提出生物化学概念
发展:静态—动态—机能生物化学
1953 Watson and Crick:DNA双螺旋结构
1972 Berg:gene engineering
1976 Kan:产前检验 β-地贫
1977 Shine:克隆了人生长激素抑制基因
1982 Cech:发现四膜虫rRNA可自我剪切(Ribozyme)
1986: PCR技术
1990: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进入临床(因组时代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903 年 Carl Neuberg首次提出“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中国:古代4200年前已开始造酒、酿醋、做豆腐 2.世界:生化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有了一
定发展才出现的 3.发展史:
(1)叙述生化: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主要工作: 组成、结构、生理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Vit C(抗坏血酸),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为蔬菜与 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菜,以及柑桔、 红果、柚子、猕猴桃、酸枣等含量尤其丰富。
Vit C促进“胶原”的形成。胶原填充在细胞之间(细胞外基 质), 使其排列更为紧密,尤其血管细胞, 有了胶原的填塞, 更能确 保其严密性、 弹性而不易出血。如果缺乏Vit C,就可引起坏血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953年J. Watson 和F. Crick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 模型。
以DNA半保留 复制机制,揭示了生 物界遗传性状能世代 遗传的分子奥秘。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 pioneer biochemist, Carl Neuberg (1877-1956) spent over thirty years of his productive career a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1903-1937) and as Director of the Kaiser Wilhelm Institutes of Biochemistr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y. His varied research interests resulted in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fermentation processes, solubility and transport phenomena in cells, the chemistry of carbohydrates, sugars, enzymes, and amino acids, and photochemistry. Neuberg was forced out of his position after the Nazi rise to power, and taking refuge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of his life, he worked at New York University.
生物化学——起始于19世纪中期,在20世纪初期形成独立学科。 分子生物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对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
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诠释而出现。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1962年Watson、Crick 与Wilkins共享诺贝尔
生理/医学奖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 Crick)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Rosalind Elsie Franklin
克里克在纪念DNA结构发 现40周年的文章中说道:“富兰 克林的贡献没有受到足够的肯定, 她清楚的阐明了两种形态的DNA, 并且定出A型DNA的密度、大小 与对称性。”
(2)动态生化:1930年后研究代谢过程 (3)分子生物学:50年代后:
DNA—双螺旋模型—分子遗传学
生化在几十年中飞速发展,在较短年代里集中着大量科学发 现。其中很多都称的上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里程碑,有划时代的 意义。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的起源
2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的研究内容
3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的学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起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分子 类别、结构、作用及其体内变化过程,在分子层次探 讨生命活动的本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 科学各学科的共同基础,又是自然科学领域中发展最 为迅速的前沿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