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科普视频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碳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好奇心。
2.教学内容:
-简要回顾已学的碳元素知识,如碳的化学性质、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等。
-介绍本节课将围绕碳及其氧化物展开学习,强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实验验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及其氧化物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2.教学内容:
-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反应原理和应用。
-环保意识、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
3.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熟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结构及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碳相关的现象,如碳燃烧、碳酸盐的形成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教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复习编者:审核:备课组第一部分:知识点一、碳的单质1.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结构物理性质用途金刚石硬度色态熔点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色态硬度熔点性性性性C60回答: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对吗?为什么?,。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⑴稳定性含义是,应用(举例)⑵可燃性(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将3g碳,①放在盛有8g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后,瓶中的气体是;②若是10g氧气,则瓶中的气体是;③若是7g氧气,则瓶中的气体是;④若是3g氧气,则瓶中的气体是。
(相对原子质量:氧---16、碳---12 )根据可燃性,碳的用途是,其不利之处是。
⑶还原性①碳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②碳与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具有还原性的是。
根据还原性,碳的用途是,其不利之处是。
二、碳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物理性质用途二氧化碳1. 色味体固态CO2叫 .2.密度比空气 .3. 溶于水.一氧化碳1. 色味体2.密度比空气 .3. 溶于水.2.化学性质与用途化学性质用途二氧化碳1.三不:2.与反应,方程式:3.与反应,方程式:一氧化碳1. 性,原因是:2. 性,方程式:3. 性,方程式:现象、注意点注意点回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可用碳与氧气反应或煅烧石灰石。
⑴药品:⑵原理:(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⑶装置收集装置:⑷检验方法:⑸验满方法:。
小结: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常见类型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三、碳酸钙1、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物质有、、、等,2、用熟石灰砌墙的全过程:①制生石灰②制熟石灰③在空气中硬化四、总结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其它反应:、、第二部分:典型题一.推断题1、A、B……G七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大连市第四十七中学赵毅超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单元复习课,要注重碳单元的系统知识整理归纳,学会梳理和组合相关知识的串联方式,强调要重读课本,俯视课本,完整构建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
在《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章里,学生认识了几种含碳物质,对每一种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学生都有了比较深刻地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物质之间的联系,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掌握,但要想总结得出各物质间的关系,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所以在课前发给学生学习预案,使学生在课前巩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课堂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课堂上一味的重复基础知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这一过程中设置了“你问我答”环节,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
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找出本章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围绕该物质总结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围绕该框架将本章的基本化学方程式书写出来,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通过能力提升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依据及操作方法。
(3)关注环保及健康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复习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的方法。
(2)能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体验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由对碳及其氧化物的不同用途的讨论,体会到物尽其用的道理。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梳理基本知识,形成科学系统2.注重提高学生复习质量和解题效益,培养科学探究的规范意识三、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复习归纳问题的方法2.探究学习的方法与规律的应用五、板书设计C H2CO3CO2CO CaCO3附:第六单元复习随堂练习1.下列用途与碳单质无关的是()A.冶炼金属B.制火药C.做致冷剂D.吸附色素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使用的仪器有()A.导管B.集气瓶C.试管D.酒精灯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CO2都有毒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用CO2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化合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一、如图所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3 4 CaCO 3 1 CO 2 6 、 7C 2 5 H 2CO 31: 6: 2: 7: 3: 4: 5:二、知识网络图:三、自我检测:C 60化学性质化学 性质化学 性质制法碳氧化物单 质总结归纳是知识提升的重要手段啊!牛刀小试:学过去的知识要记牢啊!好好回忆!二氧化碳1、请将下列物质、性质、用途连线。
2、(1)(2009年桂林)有一种无色气体A ,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A 溶于水生成B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 不稳定,能分解出C 和气体A ,A 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成淀D 。
推断:A B C ______D (2)根据知识网及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快速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
(填“有”或“无”,“能”或“不能”)可燃性 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毒性 C CO CO 23、如何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你构建的知识网,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有CO 2参加的反应:(2)有CO 2生成的反应:金刚石 石 墨活性炭、木炭 铅笔芯、润滑剂 玻璃刀 吸附性强 作电极硬度大 导电性良好 质软、滑腻 除臭剂四、典题精练:1、(2009年盐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B .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C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D .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贸然进入2、(2009年黑龙江)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通过复习学会梳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难点:1.对单元知识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2.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知识回顾]1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所以, 决定了性质;性质决定了 ;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 。
2.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比较(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下列装置代号填充)[问题讨论]1.完成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反应条件2.某纯净气体通过下图装置时,可观察到:A 中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据 此判断:气体和黑色粉末可能的组合是什么?3.如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证明O2中混有CO2的装置内应盛______。
(2)贮气: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装置___端通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气体从装置____端通入。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装置____端通入 ③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端通入。
[例题赏析]例:请你选用以下仪器和药品,按实验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检验CO 还原性和CO 2化学性质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盐酸、石灰石、氧化铜粉末、木炭粉、氢氧化钙溶液。
(1)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用字母表示)_ __;(2)A 装置的药品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_____; (3)B 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 (4)D 装置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C 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1、将以下左例和右例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1.石墨 a..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2.活性炭 b.导电3.金刚石 c. 新型催化剂4.C 60 d. 切割坚硬金属2.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产生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 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种黑色粉末是( )A 、氧化铜B 、木炭粉和铜的混合物C 、木炭粉D 、氧化铜跟木炭的混合物 3.小强、小明和小梅三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2015-2016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案

2015-2016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一、学习目标1.能记住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2.能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3.会运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分析物质的性质、用途、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一)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阅读课本106页第一自然段,填空:1.由碳元素组成的常见的单质有、、。
可见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例如: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组成的单质,氧气和臭氧则都是由组成的单质。
(二)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比较2.阅读课本第106-107页内容并完成下面表格,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外观和结构C60分子形似足球。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微晶粉末呈黄色。
硬度质脆导电性几乎不导电几乎不导电导热性良好良好很差用途制备新材料、医学应用等结构、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是由于。
由此我们可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3.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的结构,它们都具有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变化。
三、自主探究4.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金刚石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D.一定是石墨【中考链接】4.(2010•邵阳)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C.C60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反思与小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木炭和活性炭主要由组成的。
其中“碳”指的是碳元素,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名词均用碳,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炭”则专指含碳元素的单质,包括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
四、自我测评: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墨制铅笔芯B.用石墨制成金刚石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用金刚石划玻璃2.选择下列物质的编号填空:通常用来作油墨原料的是( ),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做家庭净水剂的是( ),用来作黑火药的是(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情感目标: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元素?2.什么是单质?二.创设情景:由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三.自主学习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知识点1】碳单质导入新课: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磷元素可以组成白磷和红磷,碳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他们是、、等。
比较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猜一猜】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
【知识点2】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木炭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焦炭 冶炼金属【猜一猜】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是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注意:“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的是碳元素,他是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有广泛的、概括的含义,如碳原子、碳元素、碳单质、碳的化合物等;“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结论】:由以上两表知,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知识点3】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为四个电子,既不容易失去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故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但碳在高温下,化学性质较活泼。
(2)可燃性:充分燃烧::C+O 2 CO 2不充分燃烧:2C+O 2 2CO(3)还原性:①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右图)操作注意事项:a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要烘干并混合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难点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区分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碳的单质 (10分) 1.金刚石、石墨和C 60
(1)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
(2) 、 、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
不同,因此它们的 存在着很大差异。
(3)木炭具有 结构,它具有 能力, 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
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 来吸附毒气。
(4)C 60分子是由 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A 充分燃烧生成CO 2 ,化学方程式为
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
③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Fe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
知识点二:碳的氧化物 (20分)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 色, 气味 状态 ,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 ,可用于 。
⑵化学性质:①“三不”:不 、不 、不 。
②与水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其生成物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③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 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⑴用途:主要表现在 、 、 、化工原料等。
⑵温室效应:
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 。
②危害:导致两极的 ,使 ,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 、农业减产等。
③缓解措施: , , 。
4.一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
可燃性:CO + O 2 =
与CuO 等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O +Fe 203 = 现象 毒性:CO 易与人体内的 结合,便 失去输送氧的能力。
用途:① ②
■单质碳、一氧化碳、氢气的化学性质
②可燃性 化学性质 △ 点燃
【自我测评】(13分)
1.美国曾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一次袭击中。
美军对伊拉克使用了石墨炸弹,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发电厂顿时陷于瘫痪,全城一片漆黑,这是由于石墨( )
A.质软
B.有吸附性
C.能导电
D.易燃、易爆炸 2.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墨水,其理由是( )
A.单质碳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D.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
3.超临界CO 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
B.超临界CO 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其中复燃
C.CO 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D.超临界CO 2流体与固体干冰的组成相同
4.将N 2、CO 、CO 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剩余的气体是( )
A. CO 2
B.CO 和H 2
C.N 2
D.CO 2和N 2
5.某化合物R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3O 2点燃2CO 2+3H 2O ,则R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C 2H 6 B.C 2H 6O C.C 2H 4 D.C 2H 4O 2
6.下列各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B.只含碳元素的物质
C.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D.只含氧元素的物质
7.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倒如白磷和红磷。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一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8.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 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与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9.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通过水
B.通过足量石灰水
C.点燃混合气体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0.(1)从你学过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可用作致冷剂的物质是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化合物
(2)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并填写物质有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_性。
用碳和氧化铜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利用了碳的_____________性。
(3)有人想在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热爱祖国”四个大字,请你指出一种腐蚀的化
学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操作步骤:a 将熔化的蜡液涂在大理石的表面,并刻出四个大字使大理石露出;b_____________ ;c 清理干净 【整理学案】(2分)
我的收获与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