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 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南》。

4. 职责

4.1 变更申请人负责提出书面变更申请。

4.2 各部门负责归口部门的变更审核。

4.3 分管副总负责变更的审批。

4.4 变更的审核部门负责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

5. 工作程序

5.1 变更分类

5.1.1 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 原料介质变更;

2)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3)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4) 操作规程的变更;

5) 工艺参数的变更;

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5.1.2 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

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 安全设施的变更;

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 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6) 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

7) 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变更。

5.1.3 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

2) 人员的变更;

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4) 管理职责的变更;

5)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5.2 变更申请人提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

5.3 申请变更部门将书面变更申请报至变更审核部门,审核部门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

5.4 审核后报至分管副总处,进行变更审批。

5.5 变更审批后,变更申请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变更的实施。5.6 变更实施前,变更的实施部门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

制定控制措施后实施变更。

5.7 变更审核部门对变更的实施结果进行验收。

6 变更的程序

6.1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变更的程序,

6.1.1生产技术部的所有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检查、了解、学习中发现的任何能够对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等有益的改进措施,均可向各自的主管领导提交变更申请。

6.1.2相交领导收到变更申请后,应及时将变更申请递交至变更所涉及的车间主任。

6.1.3各车间主任收到变更申请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提事项进行讨论和研究,充分分析变更的可行性性、可靠性与潜在的风险,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补充或修改,对于技术上可行、风险上可接受的变更,经生产技术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6.1.4对于不予采纳的变更,各车间主任要及时把不予采纳的理由反馈给变更申请人。

6.2管理变更的程序,

管理变更的相关程序按行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6.3设计变更的程序

6.3.1、设计单位出于对施工图自我完善和补充,在不改变原使用功能和不提高原造价的前提下,由设计单位自行出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生产技术部签字确认,总经理批准后下发。

6.3.2设计单位虽出于对施工图自我完善和补充,且不改变原使用功

能,但提高了工程造价,应事先书面征求生产车间主任及车间技术员的意见,经生产车间主任组织技术员及生产技术部经理及相关领导开会讨论批准后,方可出设计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由生产技术部经理确认,总经理批准后下发。

6.3.3生产技术部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由生产技术部现场技术负责人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由生产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再经总经理签发。

6.3.4施工单位因不可抗拒等原因要求对施工图作出变更,生产技术部现场技术负责人到现场察看后确实需要变更,由生产技术部现场技术负责人或生产车间主任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由生产技术部经理审核确认签字后,再经总经理签发。

6.4变更的验收:凡是涉及工艺、技术的变更、设备设施的变更以及设计变更都需要进行变更验收,评价变更后的效果、影响及存在的各种风险等,

6.5 由于变更而产生的各项资料均应交行政部档案室存档。

6.6 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中通过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变更建议;积极地学习、消化、吸收国内、国外同行业中先进的经验与技术,提出改进和优化现有工艺技术或参数或操作方法的变更意见。并对采纳的部门给予一定奖励。

6.7 任何员工在未得到许可的条件下,不得擅自进行任何变更,否则公司将视为违章作业,严肃处理。

变更申请表

注:可加附页加以说明

附表2

变更验收表

注:可加附页加以说明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 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南》。 4. 职责 4.1 变更申请人负责提出书面变更申请。 4.2 各部门负责归口部门的变更审核。 4.3 分管副总负责变更的审批。 4.4 变更的审核部门负责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 5. 工作程序 5.1 变更分类 5.1.1 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 原料介质变更; 2)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3)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4) 操作规程的变更; 5) 工艺参数的变更;

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5.1.2 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 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 安全设施的变更; 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 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6) 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 7) 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变更。 5.1.3 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 2) 人员的变更; 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4) 管理职责的变更; 5)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5.2 变更申请人提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 5.3 申请变更部门将书面变更申请报至变更审核部门,审核部门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 5.4 审核后报至分管副总处,进行变更审批。 5.5 变更审批后,变更申请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变更的实施。5.6 变更实施前,变更的实施部门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

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99页

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xx-X-X实施日期: 20xx-X-X

目录 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 (1) 一、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 (1) 二、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及管理 (1) 三、安全规章制度的文本及文字要求 (2) 四、其他 (3) 第一部分目标 (4) 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4) 二、20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7) 三、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9) 四、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0)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和职责 (18) 一、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 (18) 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19) 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章程 (21) 四、安全管理机构 (25) 五、公司安全员任命通知 (27) 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29) 七、安全生产责任制 (35) 第三部分安全生产投入 (59) 一、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59) 二、20xx年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62) 三、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63) 第四部分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73) 一、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73) 二、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78) 三、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81) 四、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92) 五、班组安全达标管理制度 (94)

六、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99)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09) 八、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14) 第五部分教育培训 (117) 一、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17) 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122) 第六部分生产设备设施 (128) 一、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128) 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32) 三、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37) 四、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139) 五、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42) 六、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45) 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51) 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59) 第七部分作业安全 (163) 一、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63) (一)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63) (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1) (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8) (四)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3) (五)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90) (六)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95) (七)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99) (八)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201) 二、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205) 三、变更管理制度 (208) 四、三违管理制度 (213) 五、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19) 第八部分隐患排查和治理 (225)

公司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持续壮大的活力,不断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中的变更管理,使各项管理绩效得以进一步提升,以顺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技术革新和各项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能满足于现状的安全要求所给予的及时必要的更新管理。 3.内容 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部给予综合监督管理实施。 3.2各部门在本职范围内对各自存在的不足项进行汇总,然后提出申请给予适时修订完善。 3.3相关规定 (1)“三同时”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1)设计变更应立足于确保结构安全、改善使用功能、合理控制造价和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应本着节约原则,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严禁迎合承包商利益而变更。所有的设计变更(或变更通知)应先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经公司批准后通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依此作出设计变更(或变更通知)。 2)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应包括: ①设计变更申请人 ②记时计变更原因

③记时计变更方案可能增加或降低工程造价的估算,包括返工重做的经济损失和工期的影响(延误或提前) ④公司批复意见 3)设计变更申请报告一式三份,申请人、公司主管单位和设计单位各一份。 4)设计变更的程序。 ①设计单位出于对施工图自我完善和补充,在不改变原使用功能和不提高造价的前提下,由设计单位自行出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主管部门确认后下发。 ②设计单位虽出于对施工图的自我完善和补充,且不改变原使用功能,但提高了工程造价,应事先书面征求公司的意见并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经公司批准后方可出设计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确认后下发。 ③公司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由公司主管部门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并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作出设计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确认后下发。 ④承包商或监理人员要求对施工图作出变更,应先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报公司审批,公司审批后通知设计单位作出变更。设计单位根据变更申请报告的要求,合理作出变更,设计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确认后下发。 ⑤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基建办提出意见报分管领导以会议集体研究批准后,书面通知设计单位作出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指:1涉及结构安全。2影响使用功能。3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经济签证额大于3万元或工期延误大于5天。4改变了原平面布置或外观效

变更管理规定

变更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变更项目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类变更项目的管理。 3.职责: 生产部是本制度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本制度。负责变更的组织和管理。 技术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项目变更的组织和管理;负责现有厂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公共区域的技术项目的变更申请和实施。 设备部负责机械、设备、设施项目变更的组织和管理;负责现有厂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公共区域设备的变更申请和实施。 变更项目所在车间负责本部门变更申请和实施。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机构及人员变更的管理。 安环部负责法律法规、安全设施的变更管理及各项变更的安全审查。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主管项目变更的组织和管理。 4.程序和管理要求 变更类型 变更管理类型、项目及主管部门职责表

a)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b)更换同一型号的设备或管线; c)清扫容器、管线或其它设备; d)更换同一型号的配件;

e)日常的设备、设施防腐保温处理; f)修理或重新标定的仪器、仪表; g)工艺参数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的调整。 变更程序 a、生产部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和《变更申请表》、《变更验收表》,监督实施,对所有变更内容进行备案。 b、变更项目所在部门或主导部门负责变更申请、变更项目的风险评价、组织实施与变更材料收集管理。 c、安环部负责审查变更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d、审查部门负责人负责变更的审查和验收并为变更实施部门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完善实施方案。 a)变更申请前先由车间、技术、设备、安环、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初步论证,确定变更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确定申请部门。 b)原则上变更项目所在单位或主导部门负责提出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风险辨识、编制风险控制措施。 c)《变更申请表》填写后,由部门负责人初步审核,签署部门意见,报安环部。 变更的审查、审批 不通过则返回变更申请单位补充完善后重新填写《变更申请表》进行审查手续。 变更的实施和运行 有技术部或设备部主导的变更应组织变更区域关联部门明确分工后组织实施。 a)变更项目申请单位编制变更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内容、责任人员和控制目标;进行危害和影响分析,制定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查; b)变更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和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及时将批准的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通知有关单位和岗位人员; c)变更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及车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施过程的现场监督。实施过程中如有变更,则按本程序重新办理变更手续;

变更管理规定---化工安全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变更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及生产车间的变更管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三、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四、内容: 1、职责的划分: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变更管理。 设备部负责设备变更管理。 生产中心负责工艺技术变更管理 项目部:负责新建、扩建项目的技术变更 2、工艺、技术变更主要涉及工艺技术、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 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包括: (1)生产能力的改变; (2)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3)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4)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5)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6)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7)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8)软件系统的改变; (9)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10)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11)操作规程的改变; (12)试验及测试操作; (13)装置布局改变; (14)产品质量改变。 3.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更新改造;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变更;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指在设计交底后或在施工过程中,参与建设任一方提出对工程的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法等提出对设计进行的修改与变更,需要设计单位审查同意的;或由于设计部门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 第五条变更要求 1.工艺、技术及设备变更 (1)变更申请人应初步判断变更类型、影响因素、范围等情况,按分类做好实施变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变更申请。工艺、技术及设备变更申请审、批表参见附表。 (2)工艺变更申请审批内容: ①变更目的; ②变更涉及的相关技术资料; ③变更内容; ④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确认是否需要工艺危害分析,如需要,应提交符合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要求且经批准的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⑤涉及操作规程修改的,审批时应提交修改后的操作规程; ⑥对人员培训和沟通的要求; ⑦变更的限制条件(如时间期限、物料数量等)。 (3)应确保变更涉及的所有安全相关资料以及操作规程都得到适当的审查、修改或更新,按照工艺管理相关要求执行。 (4)完成变更的工艺、技术、设备在运行前,应对变更影响或涉及的如下人员进行培训或沟通。必要时,针对变更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变更目的、作用、程序、变更内容,变更中可能的风险和影响,以及同类事故案例。变更涉及的人员包括: ①变更所在区域的人员,如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等; ②变更管理涉及的人员,如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人员等; ③承包商; ④外来人员; ⑤相邻装置人员;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以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宗旨,对本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有效控制,更好的满足市场、顾客的需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技术、采购、生产、检验、包装、仓储等各阶段和部门。 3.职责 3.1 相关部门完成有关产品更改信息的收集并向总经办传递。 3.2 技术部组织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更改,并形成文件,保持记录。 3.3 相关部门负责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 3.4 技术部项目责任人负责推进变更进度及归档、保存更改的文件。 4.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更改时机 4.1.1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经过评审和批准的阶段输出要求更改。 4.1.2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纠正预防措施要求更改。 4.1.3 顾客要求更改或产品功能、性能要求更改。 4.1.4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更改。 4.2 设计和开发更改过程 4.2.1 设计初期方案设计、评审更改,

包含功能布置、外观尺寸等细节修改和调整更改。 4.2.2 结构设计、评审及相关意见更改。 4.2.3 模具厂家对开模数据及相关处理工序及工艺的意见更改。 4.2.4 试制、装配及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产生的问题及意见更改。 4.2.5 规格及标准的更改,因顾客特殊需求或因技术、市场趋势,对现有产品或正在开发产品的规格及标准提出更改。 4.2.6 其他产品相关的问题更改。 5.变更流程权责单位流程图简要说明使用表单各单位/部门 NG 变更提出①效果图细节更改②结构设计更改③生产工艺更改等《变更通知单》技术部 OK NG 初步核实接受相关单位变更并对提出的变更进行初步确认和核实《变更通知单》总经办审核 OK 对更改过程、需要费用及结果确认《变更通知单》技术部发放①对无法更改的变更申请退回申请单位②确认可以更改的内部联络单通知变更并跟踪相关实施进展③按项目进行相关变更汇总《变更通知单》技术部 NG 变更资料归档对更改资料进行分类、留档《变更通知单》相关部门 OK NG 执行对确认后的变更申请单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并执行到位《变更通知单》技术部 NG 验证、测试 OK 相关部门执行变更后的产品进行实际检测,判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相关检测报告》总经办 OK 验收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最终的验收审核《变更通知单》结束 6.使用表单 6.1 变更通知单.xls 编制审核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1. 在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中,班组所属的层级是:√ A决策层 B管理层 C执行层 D操作层 正确答案: C 2. 下列选项不属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环节的是:√ A检查纠正 B工作规划 C制定目标 D程序确定 正确答案: D 3. 以下对管理评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涉及具体环节的落实情况 B是ISO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D从整个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 正确答案: A 4. 判断安全管理的效果如何的主要依据是:√ A危害源确认 B风险评估 C危害分析 D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 D 5. 下列对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制定制度时应明确最终成果 B制度应具有预防性 C制度不需要数据和记录的支持 D制度的执行需要成本 正确答案: C

6. 下列对制度的预防成本与失败成本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同增同减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杠杆关系 D互不影响 正确答案: C 7. 企业安全制度是否有效,其判断标准不包括:√ A是否与领导意愿挂钩 B是否做好跟进工作 C是否配备检查表 D是否由专人负责检查 正确答案: A 8. 下列选项不属于HSE管理体系主要内容的是:√ A制定方针目标 B实施与监测 C不合格产品检查 D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 C 9. 对HSE管理体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循环过程 B不需领导的参与 C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D多用于高危行业 正确答案: B 10. 下列对安全目标的理解,错误的是:√ A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B目标的难度越低越好 C目标应符合企业实际 D制定目标时应提前考虑具体实施情况 正确答案: B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记录 风险分析 评价

变更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建立本制度。 1.2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规程、工艺、技术、设施(含建构筑物)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 变更管理的要求 2.1 变更申请单位应详细阐明需要变更原因、依据和内容,并按规定实施变更的程序。 2.2 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应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2.3 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2.4 对改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应将变更结果作为《过程改进(项目)工作表》的附件。 3 变更的类型及主管部门 变更类型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的变更、管理变更及其它变更,其主要内容及主管部门见下表:

4 变更管理的分级 按变更影响范围、潜在危险性、重要程度等将变更进行分级管理,分为两级:公司级和车间级。分级标准如下:

5 变更程序 5.1 变更申请:在实施变更时,变更申请单位应填写《变更申请/验收表》,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5.2 变更审批 5.2.1 公司级变更的审批 ⑴《变更申请/验收表》填好后,经申请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报主管职能部门和企业分管领导审批。主管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⑵变更批准后,实施单位应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再次对变更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完善、落实控制措施。 ⑶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监督、指导实施单位进行变更。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5.2.2 车间级变更的审批 ⑴《变更申请/验收表》填好后,经单位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报单位第一责任人审批。单位第一责任人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⑵变更批准后,实施单位应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再次对变更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完善、落实控制措施。 ⑶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单位领导应监督、指导实施单位进行变更。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1)依法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能使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 (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可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的现状。 (3)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对企业环境的安全卫生状态作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从根本上促使施工企业健全安全卫生管理机制,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提升 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4)推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二、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原则 (1)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71 (2)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适用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和国际劳工组织 (110)167号公约等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程的要求。 (4)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标准,结合各项目的实际加以充实。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 ⑸企业应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指导、帮助项目经理部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变更管理制度

ZDZD-06-10-01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变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对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规范变更管理,有效地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根据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要求,特制定变更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的变更。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本制度由安全部制订和负责修订。 第四条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的变更;生产调度部负责工艺变更;技术部负责技术变更;设备部负责设备变更;基建处负责基建设施的变更。 第三章变更内容 第五条人员变更包括新入厂员工的培训、人员调动等。 第六条工艺变更包括工艺指标、操作规程的变动等。 第七条技术变更包括设计过程中图纸、工艺线路的更改等。 第八条设备变更包括设备的更新改造、配件材质或型号的变更、安全设施的变更、临时用电设备的变更等。 第九条基建设施变更包括新、改、扩建涉及厂房、设备基础、基建设施(厂区公路、给排水设施)的更改等。 第十条管理变更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及职责、公司内部管理标准等的变更。 第四章变更程序 第十一条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的变更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人员变更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变更。 第十三条工艺变更程序 1、工艺指标的调整由所在车间提出变更申请并报生产调度部,生产调度部上报公司生产副总、总工程师,经批准后下发到车间; 2、操作规程的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技术变更执行《设计和开发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设备的变更程序 1、设备的更新改造按照《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及购置管理制度》执行; 1

安全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了加强变更规范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2.0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管理变更,人员调动的管理工作。 3.0职责 3.1人事部门负责人员和组织等管理的变更。 3.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更新、大修等的变更。 3.3技术部门负责工艺参数、配方和原辅材料等的变更。 3.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变更后的隐患评估。 3.5各主管领导负责相关变更方案的审核。 3.6总经理负责相关变更方案的批准。 4.0引用法规、标准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4.4《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5.0工作程序 5.1工艺操作指标的变更 5.1.1一般指标变更由技术负责人向公司提交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申请表。由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协调设备、安全、调度、供应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工艺指标变更申请进行变更后的隐患论证。由技术部门编制工艺指标变更通知单,经总经理批准签发批准,下发生产部门,并备案。 5.1.2工艺配方变更、原材料替代变更 1)生产部门不准私自变更工艺配方。 2)对于新型原辅材料的采用、替代,由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试验方案及隐患评估,编制试验计划,上报总经理批准、签发后,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5.2设备的变更 关键设备及装置的更新、大修要由相关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有关技术人员广泛搜集新设备、新技术信息,研究在用设备、装置存在的问

题,提出改造方案,评估其变更后的隐患变化,经相应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总经理同意、批准后,适时安全实施。 5.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5.3.1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并协调国家认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5.3.2 设备管理部门应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 5.3.3设备管理部门对新改扩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生产设施进行隐患评估;技术管理部门对新改扩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进行隐患评估。 6.0档案管理 6.1人员的管理,由人事部门存档。 6.2设备档案、工艺技术的档案实行相应部门管理原则,其他人员在密级范围内可以复印,但原件必须保存在归口部门。 6.3要加强技术保密管理,严格遵守管理的规定。 7.0相关记录 7.1变更申请表 7.2变更验收表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制度 一、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责任目标 为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 1、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目标和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监督有关部门、人员切实执行。 2、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 3、不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及宿舍的安全、防火检查。 4、负责项目劳保用品、防护设施、用具计划的审批。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对整个现场的安全实行网络管理。 (二)安全生产领导小级成员组长: (三)安全工作奋斗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机械伤害事故、重大火灾、交通、中毒事故,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队伍伤亡事故。 2、杜绝因工死亡事故,重伤事故控制在0.2‰以下,年负伤额控制在8‰以下,月轻伤频率控制在1‰。 3、施工现场安全达标优良,争创市安全样板示范现场。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 1、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严格履行安全考核指

标和安全生产奖罚办法。 3、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制度。 4、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承包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因素,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 5、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调查,认真制定落实防范措施,及时解决。 (二)项目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对承包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施工特点,提出贯彻实话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3、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配合项目经理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对所属职能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其执行情况。 4、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应研究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三)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工程项目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对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 3、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4、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格的防护措施、设备投入使用。 5、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6、参加、配合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逐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行政部。适时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公司内发生的各项变更进行评价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关部门:生产车间。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 本文件的变更指管理变更、人员变更、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场所变更;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4.1.1 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公司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1.2 人员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临时来厂人员等。 4.1.3 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4.1.4 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5 场所变更指工作场所、环境发生变化。 4.2 管理变更时,由生技科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 4.3 人员变更管理 4.3.1 新员工入厂和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4.3.2 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3.3 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 4.4 工艺变更管理 4.4.1 由工艺变更的技术负责部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 4.5 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4.5.1 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单位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 4.5.2 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6场所变更时由场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AQ/XX-01-028-2011 1目的 为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避免由于变更失控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在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方面存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化。 3职责 3.1技术部是变更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艺、技术变更管理。 3.2生产部、综合管理部协助技术部做好设备设施、管理变更方面的变更管理,并建立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变更管理档案。 3.3各部门(车间)根据各自职责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程序 4.1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4.2变更类型 4.2.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2)原料、介质变更; 3)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5)操作规程的变更; 6)工艺参数的变更; 7)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 4.2.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5.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变更;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4.2变更管理的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对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4.3变更程序 4.3.1变更申请:在实施变更时,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3.2变更审批: 1)填写《变更申请表》后,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2)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4.3.3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4.3.4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 支持/相关文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附则 本标准由技术部提出、起草并负责解释

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管理体系 一、总则 为了落实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促进本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天津市有关规定以及联合研究院实验室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体系。 二、方针 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实验安全监督管理。 三、原则 安全监管实行职、权、利的统一,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 四、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 (一)、企业法人 1.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的责任。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程和规范,主编制公司生产、财务计划的同时,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有步骤地改善劳动条件,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消防事故隐患,消除粉尘毒害,负责督促安全和措施计划的落实。 2.督促所属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各种安全。对各级干部和有关人员,每年进行一至二次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教育。 3.在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要亲自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查明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每年至少召开二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表彰先进,分析事故规律,制订防范措施,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5.注重对安全生产的投入,随时协调和组织安全生产工作,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关系。 (二)、企业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协助法定代表人做好安全方面的技术领导工作,在本企业施工安全生产中承担技术领导责任。

2.领导制定年度和季节性施工计划时,要确定指导性的安全技术方案。 3.组织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应严格审查是否具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可行性,并提出决定性意见。 4.领导安全技术攻关活动,确定劳动保护研究项目,并组织鉴定验收。 5.对本企业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技术上负责,组织审查其使用和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组织编制或审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重大项目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6.参加特大,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三)、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对承包项目工程上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指定本项目工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其实施。 3.在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强化安全工作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4.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外包队必须即使向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与管理,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外包工队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将强劳动保护工作。 5.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6.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现场中的相关问题后,组织制定措施,即使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发生事故时,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公司变更管理制度

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程序 文件 文件编号: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变更管理制度版号:初版 拟订:审核:批准:生效日期: 1 目的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变更的批准,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员的变更批准,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批准工艺、技术的变更,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批准生产设施的变更。 3.2办公室负责管理变更的归口管理,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生产设施的归口管理、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工艺、技术的归口管理。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变更提出申请并实施。 4控制程序 4.1变更类型 4.1.1工艺、技术变更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b.原料介质变更; c.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d.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e.操作规程的变更; f.工艺参数的改变; g.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4.1.2设备设施的变更 a.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b.安全设施的变更; c.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d.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e.临时的电气设备; 4.1.3管理变更 a.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b.人员的变更 c.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d.管理职责的变更 e.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4.2变更程序 4.2.1各部门在本单位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需要变更时,应向分管领导提出申请,说明变更的原因及技术依据,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4.2.2各分管领导在接到变更申请后,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4.2.3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4.2.4变更实施结束后,分管领导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分管领导还应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2.5所有变更的记录应填写在“兴发金冠化工有限公司变更记录”上。 2

安全变更制度及表格模板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备(设施)、人员、管理制度等所作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变更的控制管理,确保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适用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和员工变动等变更管理。 3 职责 3.1安全技术部是变更的主管部门。 3.2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各种变更的申请和批准变更的实施。 4 程序 4.1变更申请 4.1.1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管理方式(制度)、人员调配、消防等进行修改,应由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的人员提出变更申请。 4.1.2办理变更申请时,要填写《变更申请表》,待批准后实施。应急特殊事项的变更,可先请示主管领导同意后,实施变更处置,应急结束后补办变更手续。 4.2变更审批 4.2.1根据变更项目的重要程度、影响围、投资情况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 情况实行分级管理。 4.2.1.1一般变更:变更影响只局限于单个(部门)单位的变更,由变更主管部门会同基层单位有关人员,对变更容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及风险评价分析,报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4.2.1.2重大变更:变更影响多个单位的变更,由变更主管部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进行可行性研究,报经理批准后实施。 4.3.2不论变更申请是否批准,变更主管部门都应将审批结果及时反馈给申请人及其所在单位,经批准并实施的变更应通知相关部门,并做好记录。 4.4变更的实施 4.4.1各种类型变更见下表:

4.4.2.1项目变更主管部门和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制定“变更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容、责任人员和控制目标。 4.4.2.2变更项目主管部门和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应及时将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以文字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明确岗位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 4.4.2.3变更项目主管部门和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施过程的现场监督。 4.4.2.4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安排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安全员和班组监护人员,负责实施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4.5变更项目的验收 4.5.1变更实施结束后,由变更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变更的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管理体系、人员资格管理 制度 1、建筑施工企业应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施工设施、设备及临时建(构)筑物的安全管理、分包(供)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检查和改进、安全考核和奖惩等制度。 3、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 (1) 工作内容;(2 )责任人(部门)的职责与权限;(3)基本工作程序及标准。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管理体制、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应适时更新、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 5、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6、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各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专职安全管理及相关岗位人员。 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1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决策机构,负责领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管理目标,审议、决策重大安全事项。 1.2各管理层主要负责人中应明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管理层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3各管理层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并组织落实本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实现本管理层的安全管理目标。 1.4 各管理层的职能部门及岗位负责落实职能范围内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职责,实现相关安全管理目标。 1.5各管理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承担的安全职责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宣传和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组织或参与企业生产安全相关活动; 4)协调配备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制订企业安全生产考核计划,查处安全生产问题,建立管理档案; 8、建筑施工企业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应形成责任书,并经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确认。责任书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奖惩规定等。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教育培训包括计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人员资格审定等工作内容。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应依据类型、对象、内容、时间安排、形式等需求进行编制。 3、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类型应包括岗前教育、日常教育、年度继续教育,以及各类证书的初审、复审培训。 4、建筑施工企业新上岗操作工人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2 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