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育口诀对照表

宝宝发育口诀对照表

【宝宝发育口诀对照表】

大运动口诀:

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精细运动口诀:

三月玩手、五月抓手、七月换手、九月对指、一岁乱画、二岁折纸、三岁搭桥。

社会认知能力口诀:

二月笑、六月认生、九月做再见,一岁示需要、二岁做游戏、三岁会穿衣。

【宝宝发育助记口诀】

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学扶走捏小物,一岁说话会迈步。二岁跑跳上下楼,吃饭坐盆会洗手。三岁歌舞骑小车,画画折纸搓泥球,辨色数数认形状,待人接物有礼貌,穿脱鞋袜和衣裤。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新生儿男宝宝的平均身高会高于女宝宝一些,根据幼儿生长发育测评标准显示, 新生儿的身高标准范围为男宝宝-53.6cm,平均值为50.2cm,女宝宝-52.8cm,平均值为49.6cm,伴随着孩子的月份成长,由于受营养、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在迅速生长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月份里,都要一份标准量表,家长可随时参考。 测量,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 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幵。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温馨提醒:无需天天为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 -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一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幵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 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 个月 5 个月 6 个月 ? 4-6 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 个月 5 个月 6 个月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 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 1.5 厘米左右。 7-9 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08本儿科复习题1-8章+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生儿期 2. 围产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 7.青春期 8.儿科护理学 1.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2. 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 3. 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4. 幼儿期:指1~3岁的小儿。 5. 学龄前期:是指3至6~7岁的小儿。 6. 学龄期:是指6~7岁至12~14岁。 7. 青春期:指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 8.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与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护 理学科。 二、填空题 1.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的机体引起不同的病理变化,如肺炎链球菌在小儿的肺部感染多是引起,而在年长儿则多发生。 2.小儿体液免疫不健全,新生儿只能从母体获得,而缺乏和,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3.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方面:①,②,③,④。 4.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 5.婴儿期和水平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6.儿童心血管疾病以为主,儿童白血病以占多数。 7.儿童时期是、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8.儿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至的儿童。 9.肝脏右下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6~7岁后正常情况下。 1. 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 2. IgG、 IgM、 IgA 3.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4.从胎儿到青少年期。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5. SIgA、 IgG 6.先心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7.心理、行为 8. 胎儿、青少年期 9.2cm以内、不应触及 三、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小儿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为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2.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为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3. 小儿最易发生意外的年龄为

儿科学口诀文档

[转]小儿生长发育口诀+儿科总结- 小儿生长发育指标 时间:2010-11-21 11:41:19 来源:网友提供 标签:新生儿,症状,小儿,红细胞,肺炎,胆红素,呼吸,临床表现,血清,青紫,肺动脉,黄疸,正常,生长发育,个月,明显,血红蛋白,体重,病理,早产儿 简介: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2.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一岁以后能说话.3.小儿动 正文: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 2.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3.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4.小儿神经发育规律: 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 5.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四咿五呀六爸妈;七八模仿九会意;一岁娃娃会说话. 6.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爬八作九扶站;一岁娃娃会说话 7.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4、5翻身辨声佳,6、7会坐学咿呀,8、9爬行10叫爸,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3岁学穿鞋和袜。 儿科生理病理总结 一,绪论: 1、围生期: 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 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 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 3、身高(长): 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 出生: 33;三个月: 40;12个月: 46;2岁: 48;5岁: 50;15岁: 53-54 4、骨骼: ①头颅骨: 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 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 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 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 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 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 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 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 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表1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年龄组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初生 2.54 2.92 3.30 3.68 4.06 1月~ 3.84 4.47 5.10 5.73 6.36 2月~ 4.72 5.44 6.16 6.887.60 3月~ 5.40 6.19 6.98 7.778.56 4月~ 5.94 6.757.56 8.379.18 5月~ 6.267.148.02 8.909.78 6月~ 6.747.688.62 9.5610.50 8月~7.198.199.19 10.1911.19 10月~7.578.619.65 10.6911.73 12月~8.089.1210.16 11.2012.24 15月~8.489.5910.70 11.8112.92 18月~8.8710.0611.25 12.4413.63 21月~9.3110.5711.83 13.0914.35 2.0岁~10.0111.2912.57 1 3.8515.13 2.5岁~10.9012.231 3.56 1 4.8916.22 3.0岁~11.4012.911 4.42 1 5.9317.44 3.5岁~12.2713.8215.37 16.9218.47 4.0岁~12.6914.4616.23 18.0019.77 4.5岁~13.361 5.3017.24 19.1821.12 5.0岁~14.081 6.2118.34 20.4722.60 5.5岁~14.8817.1319.38 21.6323.88 6.0岁~15.7718.3720.97 23.5726.17 7.0岁~15.2519.3023.35 27.4031.45 8.0岁~16.2120.9725.73 30.4935.25 9.0岁~17.2222.9428.66 34.3840.10 10.0岁~18.4225.1531.88 38.6145.34 11.0岁~20.1527.9235.69 43.4651.23 12.0岁~22.2831.0139.74 48.4757.20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婴儿身高体重标准参考: 1个月男:身高48.2-52.8cm,体重:3.6-5.0kg;女:身高47.7-52.0cm,体重:2.7-3.6kg 2个月男:身高52.1-57.0cm,体重:4.3-6.0kg;女:身高51.2-55.8cm,体重:3.4-4.5kg 3个月男:身高55.5-60.7cm,体重:5.0-6.9kg;女:身高54.4-59.2cm,体重:4.0-5.4kg 4个月男:身高58.5-63.7cm,体重:5.7-7.6kg;女:身高57.1-59.5cm,体重:4.7-6.2kg 5个月男:身高61.0-66.4cm,体重:6.3-8.2kg;女:身高59.4-64.5cm,体重:5.3-6.9kg 6个月男:身高65.1-70.5cm,体重:6.9-8.8kg;女:身高63.3-68.6cm,体重:6.3-8.1kg 8个月男:身高68.3-73.6cm,体重:7.8-9.8kg;女:身高66.4-71.8cm,体重:7.2-9.1kg 10个月男:身高71.0-76.3cm,体重:8.6-10.6kg;女:身高69.0-74.5cm,体重:7.9-9.9kg 12个月男:身高73.4-78.8cm,体重:9.1-11.3kg;女:身高71.5-77.1cm,体重:8.5-10.6kg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月龄体重(单位kg)身高(单位cm)男女男女 01月 3.6-5.0 2.7-3.648.2-52.847.7-52.0 02月 4.3-6.0 3.4-4.552.1-57.051.2-55.8 03月 5.0-6.9 4.0-5.455.5-60.754.4-59.2 04月 5.7-7.6 4.7-6.258.5-63.757.1-59.5 05月 6.3-8.2 5.3-6.961.0-66.459.4-64.5 06月 6.9-8.8 6.3-8.165.1-70.563.3-68.6 08月7.8-9.87.2-9.168.3-73.666.4-71.8 10月8.6-10.67.9-9.971.0-76.369.0-74.5 12月9.1-11.38.5-10.673.4-78.871.5-77.1 15月9.8-12.09.1-11.376.6-82.374.8-80.7 18月10.3-12.79.7-12.079.4-85.477.9-84.0 21月10.8-13.310.2-12.681.9-88.480.6-87.0 2岁11.2-14.010.6-13.284.3-91.083.3-89.8 2.5岁12.1-15.311.7-14.788.9-95.887.9-94.7 3岁13.0-16.412.6-16.191.1-98.790.2-98.1 3.5岁13.9-17.613.5-17.295.0-103.194.0-101.8 4岁14.8-18.714.3-18.398.7-107.297.6-105.7 4.5岁15.7-19.915.0-19.4102.1-111.0100.9-109.3 5岁16.6-21.115.7-20.4105.3-114.5104.0-112.8 5.5岁17.4-22.316.5-21.6108.4-117.8106.9-116.2 6岁18.4-23.617.3-22.9111.2-121.0109.7-119.6 7岁20.2-26.519.1-26.0116.6-126.8115.1-126.2 8岁22.2-30.021.4-30.2121.6-132.2120.4-132.4 924.3-34.024.1-35.3126.5-137.8125.7-138.7 10岁26.8-38.727.2-40.9131.4-143.6 131.5-145.1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1.0-4 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 年WH 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 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 1 )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 K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 K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重(Kg) /身(长)高的平方(眄 (3)评价(P 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咼标准

备注:双实线上为w 2岁儿童的卧式身长,双实线下为》2岁儿童的站式身高 ----- WHQ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 .6 1 8 8 0 6 5 3 2 0 .8 .7 .5 4 10. 11 13. 15. 17. 19. 21. 87. 90. 94. 98. 102 106 110 4 .8 3 0 0 3 9 0 9 7 6 . 5 .4 .3 5 10. 11 13. 15. 17. 19. 22. 87. 91. 95. 99. 103 107 111 5 .9 4 2 2 5 1 5 4 3 2 .2 .1 .0 6 10. 12 13. 15. 17. 19. 22. 88. 91. 95. 99. 103 10 7 111 6 .0 6 3 4 7 4 0 9 9 9 . 8 .8 .7 7 10. 12 13. 15. 17. 20. 22. 88. 92. 96. 100 104 108 112 7 .1 7 5 6 0 7 4 4 4 .4 .5 .5 .5 8 10. 12 13. 15. 17. 20. 23. 88. 93. 97. 101 105 109 113 8 .2 8 7 8 2 0 9 0 0 .0 .1 .1 .2 9 10. 12 14. 15. 18. 20. 23. 89. 93. 97. 101 105 109 113 9 .4 0 8 0 5 3 4 5 5 .6 .7 .8 .9 1 11. 1 2 14. 16. 18. 20. 23. 89. 94. 98. 102 106 110 114 0 0 .5 1 0 2 7 6 8 0 1 .2 .3 .4 .6 1 11. 1 2 14. 16. 18. 20. 23. 90. 94. 98. 102 106 111 115 1 1 .6 3 2 4 9 9 3 4 6 .8 .9 .1 .2 4 11. 12 14. 16. 18. 21. 24. 90. 94. 99. 103 107 111 115 0 2 .7 4 3 6 2 2 7 9 1 .3 .5 .7 .9 1 11. 1 2 14. 16. 18. 21. 24. 91. 95. 99. 10 3 108 112 116 3 .8 5 5 8 4 5 2 4 7 .9 .1 .4 .6 2 11. 12 14. 16. 19. 21. 24. 91. 95. 100 104 108 11 3 117 4 .9 7 7 0 7 8 6 9 .2 .4 .7 .0 .3 3 11. 13 14. 16. 19. 21. 25. 92. 96. 100 105 109 113 117 5 .1 8 8 2 9 1 1 4 .7 .0 .3 . 6 .9 4 11. 13 15. 17. 19. 22. 25. 92. 96. 101 10 5 109 114 118 6 .2 0 0 4 2 4 5 9 .2 .6 .9 .2 .6 5 11. 13 15. 17. 19. 22. 25. 93. 97. 101 10 6 110 114 119 7 .3 1 2 6 4 7 0 4 .7 .1 .5 .9 .2 6 11. 13 15. 17. 19. 22. 26. 93. 97. 102 106 111 115 119 8 .4 2 3 8 7 0 4 8 .3 .7 .1 .5 .9 7 11. 13 15. 17. 20. 22. 26. 93. 98. 102 107 111 116 120 9 .5 4 5 0 9 3 9 3 .8 .2 .7 .1 .6 8 12. 13 15. 17. 20. 23. 26. 94. 98. 103 107 112 116 121 0 .6 5 7 2 2 6 3 8 .3 .8 .3 .7 .2 9 12. 13 15. 17. 20. 23. 26. 94. 99. 103 108 112 117 121 1 .7 6 8 4 4 9 7 3 .8 .3 .8 .4 .9 1 12. 13 15. 18. 20. 23. 27. 95. 99. 104 108 113 118 122 0 2 .8 8 0 6 7 2 2 7 .3 .9 .4 .0 .6 1 12. 14 15. 18. 20. 23. 27. 95. 100 104 109 114 118 123 1 3 1.0 9 2 8 19 6 6 .2 .8 .4 .0 .6 .2 5 12. 14 16. 18. 21. 24. 27. 96. 100 105 110 114 119 123 0 4 .1 0 3 0 2 9 1 .7 .3 .0 .6 .2 .9 1 12. 14 16. 18. 21. 23. 26. 96. 101 105 110 115 119 124

宝宝生长发育对照表

宝宝生长发育对照表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2.0-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5865.0642.1442.51 5个月8.2467.4643.24 43.52 6个月8.77 69.66 44.44 44.35 4-6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1463.98 41.3941.58 5个月7.6265.89 42.18 42.59 6个月8.27 68.1743.3143.57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左右。 7-9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9.12 71.2 44.944.9 8个月8.5272.9 45.4 45.5 9个月9.72 74.2 45.945.7 7-9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8.5869.2 43.8 44.1 8个月8.9071.244.4 44.5

9个月9.15 72.644.8 44.8 10~12个月体格生长进一步放慢。体重每月平均增加150-250克,身高增长1-1.5厘米。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10-12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90 75.446.346.0 11个月10.17 76.7 46.646.4 12个月10.4278.046.9 46.8 10-12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40 74.0 45.245.2 11个月9.52 75.2 45.445.3 12个月9.6476.445.6 45.4 13~18个月出生第二年起体格生长开始明显较前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200克左右,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1.0厘米左右。从第二年起,宝宝的胸围开始超过头围,一般前囟门也在18个月以前关闭。 13-18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3个月10.42 78.046.946.8 15个月10.8480.747.5 47.6 18个月11.55 83.548.0 48.4 13-18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3个月9.64 76.445.645.4 15个月10.42 79.9 46.2 46.5 18个月11.0182.5 46.8 47.2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用口诀复习过程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 用口诀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一岁左右能独走.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 四月大笑五认生; 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小儿神经发育规律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

四咿五呀六爸妈; 七八模仿九会意;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 4、5翻身辨声佳 6、7会坐学咿呀 8、9爬行10叫爸 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 3岁学穿鞋和袜 小儿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头钩桡三3岁前 月舟大小幼儿园 尺骨远端小学后

青春期前豆骨见 注:正常小儿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6-12个月,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6-8岁时出现。而9-13岁时出现豆骨。 小儿握持反射特点: 一紧二松三消失; 四握五抓六移物; 九月随意钳小珠; 一岁用匙无翻书.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指几种常见的疾病发疹时间,即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风水性莫悲伤(风、水、猩、麻、斑、伤)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 发热伴皮疹疾病 传麻猩水幼伤风 斑恙天战土钩登 丹鼻流行北亚回 组织皮肌系统红 血白霍奇恶性网 变风亚败结多形

皮肤粘肤淋巴综 药热药疹与血清 1.传染病 麻疹;猩红热;水痘;幼儿急疹;伤寒、副伤寒;风疹;斑疹伤寒;恙虫病;天花;战壕病;野兔病;钩端螺旋体病;登出血热;丹毒;马鼻疽;流行性出血热;北亚蜱性斑疹热;回归热。 2.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恶性网状细胞病; 4.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变态反应性亚改血症;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药疹、药热;血清病。 带状疱疹诊断要点:集、带、单、中、痛。 集簇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不过中线、剧烈疼痛。 麻疹:鼻涕眼泪脸上挂(指卡他症状明显),高热哭闹不说话(指发热及精神状态),戴帽穿衣出疹子(指出疹顺序),三个3天记清它(烧3天,疹3天,退3天)。 水痘”的皮疹特点可简单记为:

婴儿成长发育对照表

婴儿成长发育对照表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2.0-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58 65.06 42.14 42.51 5个月8.24 67.46 43.24 43.52 6个月8.77 69.66 44.44 44.35 4-6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14 63. 98 41.39 41.58 5个月7.62 65.89 42.18 42.59 6个月8.27 68.17 43.31 43.57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左右。 7-9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9.12 71.2 44.9 44.9 8个月8.52 72.9 45.4 45.5 9个月9.72 74.2 45.9 45.7 7-9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8.58 69.2 43.8 44.1 8个月8.90 71.2 44.4 44.5 9个月9.15 72.6 44.8 44.8 10~12个月体格生长进一步放慢。体重每月平均增加150-250克,身高增长1-1.5厘米。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10-12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90 75.4 46.3 46.0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大到精细。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部分。 大运动 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等。 新生宝宝:能在俯卧位将身体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1 个月:能在俯卧位短暂抬头片刻; 2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45 度; 3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90 度,竖直位能抬头但不稳定,可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 4 个月: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撑抬起胸部,扶住髋部能坐; 5 个月:扶腋下能站直,能直腰靠背坐; 6 个月:喜欢被扶着腋下跳跃; 7 个月:会翻身,俯卧位可向左右追逐物体;

8 个月:长时间稳坐,开始学爬; 9 个月:扶着栏杆能站立; 10 个月:会自己从坐位攀栏站起; 11 个月:会扶栏行走或被大人牵一手行走; 12 个月:会独站片刻,约1/4 宝宝会独走; 15 个月:走得好,能蹲下拾物; 18 个月:行走快,能扶栏独自上楼梯,会倒退走几步; 24 个月:会跑; 36 个月:双脚交替上楼梯。 精细动作 指手及手指功能,如取物、搭积木、绘图等。手功能的发育遵循先用手掌握物,再用橈侧(拇指侧),再用手指。先用4 个手指一把抓,后用拇指和食指钳取,先会抓握后会放松。视觉的发育是精细动作发育的必要基础。 出生到2 个月:握紧触及手的物体; 2 个月:短暂握住拨浪鼓; 3 个月:两手放松,常拉自己的衣服;

4 个月:两手在胸前玩弄,见到新鲜物体两臂会挥动; 5 个月:手伸向物体,碰到时会随手抓起; 6 个月:双手可各拿一块边长约2.5 厘米的方木; 7 个月:可在两手间传递玩具,能用一把抓的方式取到小丸; 8 个月:出现敲打及抛掷玩具的动作; 9 个月:伸出食指拨弄小物件,用拇指、食指拿小丸,但近小指一面的腕部仍靠在桌上; 12 个月:可垂腕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丸; 15 个月:搭方木两块,将小丸放入小瓶中; 18 个月:搭方木3 ~4 块,将小丸从瓶中倒出,会用笔在纸上乱画; 24 个月:搭方木5 ~6 块,模仿画竖线、横线,会逐页翻书; 30 个月:搭方木八块,会穿短裤和便鞋; 36 个月:会用三块方木搭桥、串木珠、解纽扣、画圆圈和十字。 语言的发育 语言发育除受语言中枢控制外,还需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配合,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宝宝先理解后表达,先会发语音再会用词和句。 新生儿:大声啼哭;

儿科学考点速记口诀

儿科学考点速记口诀,临床医师必备! 1.小儿运动发育: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注释】 1.抬头3个月 2.翻身4个月 3.坐6个月能坐一会,还不稳,7个月就能坐稳了。 4.滚7个月 5.爬8个月 6.走1岁 7.跳2岁2.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岁乙脑【注释】刚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1个月乙肝疫苗(第2次)出生乙肝卡介苗

2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1次)2月脊灰炎症好3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2次)百白破(第1次)345月百白破4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3次)百白破(第2次)5个月百白破(第3次)6个月乙肝疫苗(第3次)8个月麻疹疫苗8月麻疹 岁 百白破(复种)2岁乙脑疫苗岁乙脑3岁

乙脑疫苗(复种)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6-7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3.过度期食物添加:支离破碎(汁泥破碎)【注释】月龄添加辅食1~3个月汁状食物:菜汤、水果汁4~6个月泥状食物: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7~9个月末状食物: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朱、饼干10~12个月碎状食物: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等

4.新生儿保暖(1)暖箱湿度:相对湿度50%~60% (2)暖箱温度:1kg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5度(2斤10天需35)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3斤10天需34)2kg的婴儿出生2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4斤2天需34) 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 身 (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上肢都是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头颈20,双9上,臀8下肢为26)6.风湿热诊断标准:五(舞蹈病)环(环形红斑)星(心脏炎)光(多关节炎)下(皮下小结)【注释】主要表现次要表现

儿科记忆口诀

儿科记忆口诀 1.儿童运动的发育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疫苗接种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白百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5.小儿出牙歌 6月出牙2岁半,6-7岁把牙换。 乳牙月龄减去6,17-30恒牙够。 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20个,2~2.5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17-30岁恒牙出齐。 6.川崎病myheart m(膜)-口腔粘膜充血,hand(手)-手足红斑,eye(眼)-球结合膜充血,anatomy (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肿大,rash(皮疹)-皮疹,T(体温)-发热 总结5句话:发热5天伴四项,淋巴黏膜眼手足,皮疹舌头似猩红,排外诊断川崎病,丙球糖皮血小板。 7.小儿补液量 8.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 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 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

9.小儿体重歌 生时体重3千克,一周体重掉些个, 前半年月600-800,后半年月降一半, 若按公式算体重,月乘点7点25. 算时勿忘加基础,前半加3后加6, 两岁以后青春前,年龄乘2加8、7, 两岁一岁最好记,两岁12、一岁9。 10.小儿身长歌 小儿出生是半米,生长最快一岁里, 前半年月2.5,后半年减1厘米, 一岁时为75,两岁时为85, 两岁以后这样记:每年增长5-7, 身长基础为70,再加年龄乘以7. 注:小儿出生50厘米。前半年每月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长1.5厘米。2岁以后每年长5-7厘米。2岁以后身长的计算公式:70+年龄x7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1]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1]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 3.0 岁? 11.40 12.91 1 4.42 1 5.93 17.44 3.5 岁? 12.27 13.82 15.37 1 6.92 18.47 4.0 岁? 12.69 14.46 16.23 18.00 19.77 4.5 岁? 13.36 15.30 1 7.24 19.18 21.12 5.0 岁? 14.08 16.21 18.34 20.47 22.60 5.5 岁? 14.88 17.13 19.38 21.63 23.88 15月? 18月? 21月? 2.0岁? 2.5岁? 年龄组 初生 1月? 2月? 3月? 4月? 下 等 中下等 中 等 中上等 上 2.54 2.92 3.30 3.68 4.06 3.84 4.47 5.10 5.73 6.36 4.72 5.44 6.16 6.88 7.60 5.40 6.19 6.98 7.77 8.56 5.94 6.75 7.56 8.37 9.18 5月? 6月? 8月? 10月? 12月? 6.26 7.14 8.02 8.90 9.78 6.74 7.68 8.62 9.56 10.50 7.19 8.19 9.19 10.19 11.19 7.57 8.61 9.65 10.69 11.73 8.08 9.12 10.16 11.20 12.24 8.48 9.59 10.70 11.81 12.92 8.87 10.06 11.25 12.44 13.63 9.31 10.57 11.83 13.09 14.35 10.01 11.29 12.57 13.85 15.13 10.90 12.23 13.56 14.89 16.22

0-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男) 年龄体重(kg)身高(cm)心智发育初生 2.9-3.8 48.2-52.8 伏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 1月 3.6-5.0 52.1-57.0 伏卧抬头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436.0 55.5-60.7 伏卧抬头90度,笑出声、尖叫声、应答性发声。 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180度,3月 5.0-6.9 58.5-63.7 能手握手。 4月 5.7-7.6 61.0-66.4 能翻身,握住摇荡鼓。 5月 6.3-8.2 63.2-68.6 拉坐,头不下垂。 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6月 6.9-8.8 65.1-70.5 怕羞,认岀陌生人,方木能递交。 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8月7.8-9.8 68.3-73.6 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表示再见。 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10月8.6-10.6 71.0-76.3 命令,如“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12月9.1-11.3 73.4-78.8 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 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语,模仿做家务事,能叠两块积木,15月9.8-12.0 76.6-82.3 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能自己吃饭,18月10.3-12.7 79.4-85.4 能识一种颜色。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21月10.8-13.3 81.9-88.4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宝宝从母亲一朝分娩,来到人间,就意味着一切将由依赖到独立,我们关注宝宝健康的全面发展,给宝宝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和环境来 配合宝宝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在宝宝的健康旅程中,怎么样的身体 成长指标才能算是健康的宝宝呢?为了让您能轻易掌握宝宝的各项健 康指数,现就宝宝的各项健康指标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0-1岁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年龄男孩女孩 月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0 50.50 3.30 49.90 3.20 1 54.60 4.30 53.50 4.00 2 58.10 5.20 56.80 4.70 3 61.10 6.00 59.50 5.40 4 63.70 6.70 62.00 6.00 5 65.90 7.30 64.10 6.70 6 67.80 7.80 65.90 7.20 7 69.50 8.30 67.60 7.70 8 71.00 8.80 69.10 8.20 9 72.30 9.20 70.40 8.60 10 73.60 9.50 71.80 8.90

11 74.90 9.90 73.10 9.20 12 76.10 10.20 74.30 9.50 婴儿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婴1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预防接种 :初生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1个月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婴2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婴3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0~12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和智力发育水平对照标准表

0~12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和智力发育水平对照标准表 0~12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1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5.03公斤女婴约4.68公斤 身长男婴约57.06厘米女婴约56.17厘米 头围男婴约38.43厘米女婴约37.56厘米 胸围男婴约37.88厘米女婴约37厘米 坐高男婴约37.94厘米女婴约37.35厘米 2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6.03公斤女婴约5.48公斤 身长男婴约60.30厘米女婴约58.99厘米 头围男婴约39.84厘米女婴约38.67厘米 胸围男婴约40.10厘米女婴约38.78厘米 坐高男婴约40.00厘米女婴约39.05厘米 3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6.93公斤女婴约6.24公斤 身长男婴约63.35厘米女婴约61.53厘米 头围男婴约41.25厘米女婴约39.90厘米 胸围男婴约41.75厘米女婴约40.05厘米 坐高男婴约41.69厘米女婴约40.44厘米 4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7.52公斤女婴约6.87公斤 身长男婴约65.46厘米女婴约63.88厘米 头围男婴约42.30厘米女婴约41.20厘米 胸围男婴约42.68厘米女婴约41.60厘米 坐高男婴约42.72厘米女婴约41.56厘米 5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7.97公斤女婴约7.35公斤 身长男婴约66.76厘米女婴约65.90厘米 头围男婴约43.10厘米女婴约41.90厘米 胸围男婴约43.40厘米女婴约42.05厘米 坐高男婴约43.57厘米女婴约42.30厘米

6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8.46公斤女婴约7.82公斤 身长男婴约68.88厘米女婴约67.18厘米头围男婴约44.32厘米女婴约43.20厘米胸围男婴约44.06厘米女婴约42.86厘米坐高男婴约44.16厘米女婴约43.17厘米 7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8.8公斤女婴约8公斤 身长男婴约70厘米女婴约68厘米 头围男婴约45厘米女婴约43.70厘米胸围男婴约44.60厘米女婴约43.5厘米坐高男婴约44.70厘米女婴约43.8厘米 8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9.12公斤女婴约8.49公斤身长男婴约71.5170厘米女婴约69.99厘米头围男婴约45.74厘米女婴约44.65厘米胸围男婴约45.13厘米女婴约43.98厘米坐高男婴约45.28厘米女婴约44.40厘米 9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9.4公斤女婴约8.8公斤 身长男婴约73厘米女婴约71厘米 头围男婴约46厘米女婴约45.2厘米 胸围男婴约45.6厘米女婴约46.5厘米 坐高男婴约45.6厘米女婴约44.6厘米 10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男婴约9.66公斤女婴约9.08公斤身长男婴约74.27厘米女婴约72.67厘米坐高男婴约46.92厘米女婴约46.03厘米头围男婴约46.09厘米女婴约44.89厘米胸围男婴约45.99厘米女婴约44.89厘米 11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

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