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3A电空转辙机巡检作业指导书.pdf

合集下载

电务设备道岔类作业指导书

电务设备道岔类作业指导书

电务设备道岔类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道岔设备技术要求一、转辙机和密检器1 转辙机公共要求1.1 电动转辙机机壳侧面的两端与直股基本轨垂直距离的偏差:内锁闭道岔≤10mm;外锁闭道岔≤5mm。

1.2 各种转辙机安装水平、牢固、无老伤裂纹,内部清洁无异物。

1.3机内各部件安装牢固,接线端子及配线良好。

1.4安全遮断器的动静接点接触良好,通、断电源性能正常,在插入手摇把或钥匙时应可靠断开,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

1.5转辙机加锁、密封良好、引线无脱落。

1.6高速铁路转辙机接地良好。

1.7视频缺口探头定标正确、固定良好。

2 S700K 型转辙机2.1 转辙机电源开关锁的通、断电源性能良好,摇把齿轮的轴用档圈无脱落,摇把档板、滚珠丝杠、摩擦连结器作用良好,滚珠丝杠轴向窜动量≤1mm。

2.2滚珠丝杠、动作杆、检测杆、齿轮组、锁闭块等保持油润。

2.3转辙机上、下两检测杆无张嘴和左右偏移现象。

2.4 TS-1接点表面清洁,外壳无裂纹。

2.5转辙机动作电流≤2A(54欧姆),故障电流≤3A。

2.6技术指标见(表一):表一3 ZYJ系列转辙机3.1 公共部分3.1.1电机、油泵组、管路无异声,油箱油位保持在标尺上下标记之间;油管路及各接头部分连接牢固,无渗漏油。

3.1.2油缸、动作杆动作平稳、无颤抖、爬行现象。

3.1.3动、静接点组安装牢固,接点接触深度≥4mm;接点接触压力两侧均匀,接触良好,动接点手扳摆动量≤2mm。

3.1.4滚轮在动作板滚动灵活,落下时,与动作板间隙≥0.5mm。

3.1.5启动片不与动作板或动作板盖板磨卡,速动片快速切断动作接点性能良好;接点组拉簧弹力适当,作用良好。

3.1.6橡胶油管转角半径不小于150mm,槽道口封堵良好,槽道外管路胶管防护良好,油管外观无较大龟裂。

3.1.7锁闭杆(表示杆)平顺、无张口。

3.2 ZYJ7转辙机3.2.1 惯性轮与电机轴摩擦作用良好,手动检查不抱死;转辙机转换终了时,接点不反弹;3.2.2 溢流压力、动作时间等关键数据见(表二、表三、表四):表二表三表四3.3 ZY(J)4转辙机3.3.1 表示杆平顺、无张口;主机缺口符合1.5±0.5mm标准,转换锁闭器符合4.0±1.5mm。

电务段S700K转辙机入所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务段S700K转辙机入所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务段S700K转辙机入所检测作业指导书1 作业准备1.1组织开展安全预判及安全讲话,落实安全措施。

1.2准备工具、材料:螺丝刀、扳手、长嘴钳、组合锉、游标卡尺、塞尺、专用套筒、专用内六角、手摇把、电转机钥匙、MF14万用表、500V兆欧表、手电筒、砂纸、白市布、专用油脂等。

1.3工装设备:行吊、叉车、电动转辙机测试台、激光打标机。

1.4穿着防护服、工作鞋。

1.5 准备电动转辙机入所检测卡片。

2 检测作业流程做到一外观检查、二检测调整、三验收入库。

2.1一外观检查:两项内容。

2.1.1检查转辙机外观无裂纹、变形,内部清洁无异物。

2.1.2对照入所检测卡片,记录转辙机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型号规格。

2.2二检测调整:上测试台,对S700K转辙机十大机构逐项进行检测与调整。

2.2.1电机机构:测试电机相间绝缘和电机对地绝缘,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电机齿轮组啮合情况是否良好,电机线缆有无破损。

2.2.2摩擦联结器机构:检测转换力是否符合标准。

在高温、潮湿及频繁摩擦环境下,原预定的摩擦力可能会略有下降,需要从新进行调整。

2.2.3滚珠丝杆机构:检测丝杠圆跳动是否合格,检查丝杆表面有无锈蚀,有无机械损伤,其传动面上的任何损伤都会降低传动效率。

2.2.4接点机构:检测接点电阻值是否过大,配线及接头有无破损,18位插接件有无损坏。

2.2.5遮断开关机构:检测绝缘体是否完整,按钮开关接点接触是否良好,阻值是否过大。

2.2.6转辙机机盖机构:检查通风盖、摇把锁、暗锁机构功能是否良好。

2.2.7保持联接器机构:检查保持器标牌、铅封标志是否良好,测试保持器功能是否良好。

2.2.8锁闭块机构:检查锁闭块有无锈蚀,是否可以良好动作。

2.2.9检测杆、叉形接头及鼓形销、导向套筒及密封法兰组件:检查上、下两检测杆有无张嘴和左右偏移现象,测试叉形接头销孔与鼓形销配合旷量是否超标。

检查导向套筒及密封法兰组件密封防水是否良好。

2.2.10动作杆、导向法兰、密封法兰组件:检查动作杆是否平直、有无损伤。

ZYJ7+SH6转辙机及道岔转辙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

ZYJ7+SH6转辙机及道岔转辙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

双杆交分道岔
1.检查各杆件不刮碰 2.溢流压力调整不达标
18号外锁道岔 18号道岔尖轨表示缺口注意可靠性调整
交流内锁道岔 机内检修参照通用部分,道岔调整参照ZD6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
作业后 1.防护罩固定加锁;2.扳动试验,检查缺口;3.料具清点无遗漏,作业人员全部下道,室内防护员人员销记;4.作业全部结束,人员
处加垫,开程小时协调工务校正轨距,同时对磨耗超限的草帽绝缘 机在转换过程中有类
、销轴进行更换,在锁钩与锁闭杆重合点用钢板尺测量锁闭量; 似空转的异常声响
2.通过尖轨与基本轨间夹异物方式调整溢流压力,松开溢流阀锁紧 时,可以判断为机内
螺丝,用专用扳手顺时针旋转压力增大,逆时针旋转压力减小,调 液压油有空气,处理
准备 仪表料具准备 尺、M5/M6筒扳子、4mm/6mm夹板、抹布、开口销、尖嘴钳子、长嘴钳、
小镜子、小钩子、密贴调整片、针管、毛刷、竹片、接点环、四氯化碳
、1.粘调油整、道机岔油开、程液:压18油号、尖钟轨表第油一牵引点160±5mm,第二牵引点118± 5mm,第三牵引点75±5mm,12号第一牵引点160±5mm,第二牵引点75± 5mm,外锁交分头第一牵引点145±5mm,第二牵引点88±5mm,心85±
有SH6型转换锁闭器
员全部下道,室内防护员人员销记;4.作业全部结束,人员返回室内或撤除网外, 时,结合
擦拭接 点
动时,应保证接点接触深度≥2mm 擦拭安全接点和自动开闭器接点,动静接点光滑清洁,无烧痕
1.检查油路接口螺丝防松标记无变化,密封件无渗漏,油箱内油量在标
电机油 尺上限;
泵 2.检查电机油泵组转动时无异声、惰性轮作用良好;
3.检查油缸防串动标记无位移

巡视作业指导书

巡视作业指导书

巡视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济南维管段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巡视作业。

2 引用文件铁道部《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铁运[1999]1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济南维管段《济南维管段牵引变电设备运行检修实施细则》(电运济安[2009]66号)关于印发《济南维管段标准化工区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电运济办[2008]32号)3 巡视前准备3.1 设备巡视对人员的要求(见表1)表1 设备巡视对人员的要求序号内容备注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安全合格证2 人员精神状态正常,无妨碍工作的病症,着装符合要求3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变电设备4 按每天的6点、12点、18点、22点进行整点巡视3.2 危险点分析(见表2)表2 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 误碰、误动、误登运行设备2 擅自打开设备网栅门,擅自移动临时安全围栏,擅自跨越设备固定围栏3 发现缺陷及异常单人处理并未及时上报4 擅自改变检修设备状态,变更工作地点安全措施5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保持距离不够,造成人员伤害6 夜间巡视,造成人员碰伤、摔伤、踩空7 雷雨天气,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8 进出高压室、控制室、电容器组室,未随手关门,造成小动物进入9 不带安全帽、不按规定着装,在突发事件时失去保护10 未按照巡视线路巡视,造成巡视不到位,漏巡视11 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12 生产现场安全措施不规范,如警告标示不齐全、孔洞密封不良、带电设备隔离不符合要求,易造成人员伤害3.3 安全措施(见表3)表3 安全措施序号内容1 巡视检查室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2 巡视检查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高压设备的防护栅或进入高压分间3 牵引变电所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之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4M,室外≥8M4 在有雷、雨的情况下必须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要穿绝缘靴、戴安全帽,并不得接近避雷针和避雷器5 进出高压室、控制室、电容器组室,必须随手关门6 发现设备缺陷时,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不得擅自处理7 严格按照巡视线路巡视8 巡视前,检查所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完好3.4巡视工器具(见表4)表4 巡视工器具序号工器具名称使用的数量使用前的检查内容1 安全帽1个/1人齐全、完好,有合格证标签,未过期2 绝缘靴1双/1人齐全、完好,有合格证标签,未过期3 望远镜1副完好4 测温仪1台电池充满电,开机正常5 应急灯1个充满电,使用正常6 钥匙1套齐全,无遗漏4 变压器巡视内容及标准设备部位巡视项目巡视标准图例本体温度1.变压器本体温度计完好、无破损,表盘内无潮气冷凝2.检查变压器上层油温数值。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色灯信号机)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ZD 型道岔)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S700K 提速道岔)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站内轨道电路)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区间轨道电路)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电缆线路)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ZY 型电液道岔)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道口信号设备)
1、作业程序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控制台、人工解锁盘)1、作业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组合架、分线盘)
1、作业方框图
2、重点卡控项目
3、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信号设备作业指导书---集中检修21。

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指导书一.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程序二.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1作业钱准备:1.1工长布置检修任务,明确作业要求及标准;1.2组织开展安全预想,布置安全措施;1.3准备工具、量具、仪表、材料:吊车、专用小车、压力机、移位接触器试验台、减速器试验台、电动转辙机试验台、火碱池、卸轴器、各类样板、MF14万用表、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测力计、专用套筒、铜棒、手锯、手锤0.75KG、手摇把、电转机钥匙、内.外弹簧钳各一个、移位接触器试验垫片(1.5mm、2.5mm各一个)、测力计(0.5N-3N、0N-10N各一个)、钢丝刷、毛刷、砂轮片、油石、剪刀、样冲、划针、铰刀、丝锥、扳牙、平头.十字头螺丝刀(150mm、350mm各一个)、扳手(300mm、150mm各一个)、呆口扳手(14-17mm、12-14mm、8-10mm各一个)、棘轮扳手、套筒(5mm、6mm各一个)、克丝钳、偏口钳、尖嘴钳、长嘴钳、方锉、平锉、圆锉、半圆锉、三角锉、什锦锉;1.4穿着防护服、工作鞋;1.5准备电动转辙机入所修检查卡片。

2修前检查:2.1对照入所检查卡片逐项检查、填写;2.2核对各部件编号与台账一致;2.3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重点记录、整修;2.4各部件分解清洗。

3拆卸分解:3.1按下列程序:机盖-配线-电机-减速器-开闭器-移位接触器-主轴-动作杆-齿条块-表示杆-遮断器-锁体等分解;3.2将电机拆下放在指定位置;3.3用专用工具,拆卸各零部件,不得锤击、敲打;3.4分析入所检查卡片的内容,做到检修前心中有数;3.5用汽油清洗各部件,无油污。

4脱漆:将机壳、机盖、护套、方圆孔套、罩壳等放在机壳内捆绑好,在喷砂机内进行脱漆、或碱水池脱漆(碱液温度在10-20度条件下需用120小时以上,碱液温度在20-40度条件下需用72小时);5油漆:油漆要调均匀,稠度适当,铲除锈斑,涂防锈漆一遍。

待干后,机盖、机壳内部涂绿色调和漆一遍。

电务设备驼峰类作业指导书

电务设备驼峰类作业指导书

电务设备驼峰类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驼峰类设备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 车辆传感器主要技术要求1.1检查基础不破损、不倾斜,箱盒体不腐蚀、无裂纹、油饰良好、铭牌标识齐全、清晰。

1.2箱盒盖关闭严密,盘根防尘防水良好,加锁装置良好。

1.3检查配线无破皮,端子紧固,绑扎良好,线头无伤痕,配线整齐,垫片螺母齐全。

1.4电缆引入封胶不龟裂,无废孔。

1.5箱盒内部清洁,油漆良好。

1.6表面无铁屑、杂物;引入线安装、防护良好。

1.7端子编号、电缆去向铭牌正确清晰,配线图纸正确清晰。

1.8车辆传感器技术标准(T-LJ型):1.9线圈直流电阻:1000Ω±10%。

1.10线圈对地绝缘电阻≥20MΩ。

1.11传感器空载电压8V±0.5V。

1.12传感器安装传感器高度:44±2mm;中心度:35mm。

1.13计轴误差率±0.01%。

1.14车辆传感器技术标准(CYL型-无源)1.15线圈直流电阻:1000Ω±10%。

1.16线圈对地绝缘电阻≥20MΩ。

1.17传感器电压VPP≥2V。

1.18计轴误差率±0.01%。

1.19车辆传感器适应车速范围:无源、有源型 3~30km/h。

1.20车辆传感器安装要求1.20.1 传感器安装传感器高度:有源为44±2mm;距离中心度:35mm;无源37±2mm;距离中心度:15±3mm。

2 车辆减速器主要技术要求2.1 轨枕板完整、无严重破损,减速器整机及部件安装方正,无变形、无裂纹,各部螺栓、弹簧垫圈齐全紧固,机体清扫良好。

2.2控制阀箱、管路各部密封作用良好,不漏气、漏油,箱内阀体安装牢固,各部油饰良好。

2.3气缸、油缸使用的高压胶管不得有漏气、漏油、变形及其它异状,外表面无严重龟裂老化,不得与其它零件相碰。

2.4各轴挡圈、销、轴安装良好,调整垫板不脱出、锁压角铁固定良好。

2.5各轴套绝缘良好,减速器轨道电路区段绝缘电阻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应≥50Ω。

车辆段ZD(J)9转辙机年检作业指导书

车辆段ZD(J)9转辙机年检作业指导书
5.表示杆左右表示杆之间缝隙不大于1mm,无弯曲;正常动作中,锁闭柱能顺利落入表示杆的锁闭缺口内,无卡阻;内表示杆清洁滑润,表面无异物。
6.动作板、动作杆等活动部位检查:滚轮在动作板上应灵活滚动;动作板上的速动片动作灵活,当道岔转换到位时,启动片尖端离开速动片时,锁块应快速切断动作接点;动作杆上的燕尾锁块动作灵活,无卡阻;锁闭铁无旷动、无变形,正常操动无移位;各固定螺母和螺丝紧固,齐全,无损伤。
2.配线及插接端子:接线端子无松动,螺帽垫圈齐全;线把整齐、美观;插接件安装紧固,接触良好。
3.挤脱器:正常操动时挤脱柱以及锁闭铁不应窜动,挤脱柱侧面固定螺丝紧固。
4.自动开闭器:紧固绝缘座安装紧固螺丝,目测动接点打入静接点深度不小于4mm,距离静接点座不小于3mm,用手扳动静接点,其旷动量不大于3.5mm;检查动接点环不低于静接点片,但静接点不得被动接点座圆柱台撑开;拉簧作用良好,在动作杆和表示杆正常出入条件下,动接点能在静接点组迅速转接,并带动锁闭柱顺利上升或落下,接点片及动接点环无积炭、油污。
3、施工负责人必须在作业区域前后50m道床中心设置红闪灯,方可作业。
4、行走过程中注意路面,防止绊倒。
5、开展检修工作前,必须先断遮断开关。
6、严禁将手脚和工器具放置在尖轨及基本轨之间,防止夹人夹物。
7、转换道岔试验时,必须执行复诵应答制度。
8、进行电气部件及影响密帖的机械部件更换调整后,必须进行一致性检查,经试验良好后方可交付使用。
作业后
9、工器具清理核对齐全。
10、行走注意与室内沟通行车情况,及时下道避让。
记录表格
填写《车辆段ZDJ9内锁闭道岔检修记录表》
检修项目
检修步骤及标准
1.外观检查
1.基坑、工作台面检查。标准:基坑或工作台面无积水、杂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