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思考

的 超 市 , 营 时 间 与 K V 的 营 业 时 间 经 T 相 同 , K V 为 顾 客 进 行 娱 乐 活 动 提 在 T
稿) 的通 知 》 国税 发 [ 9 3 第 19号 ( 19 ] 4
文 件 ) 规 定 , 乐 场 所 为 顾 客 进 行 的 娱
娱 乐 活 动 提 供 的 饮 食 服 务 及 其 他 各
方 向被 写 入 “ 一 五 ” 划 ;0 1年 国 十 规 21 务 院 原 则 性 地 通 过 了 个 人 所 得 税 改 革 的 草 案 。然 而 , 实 的 情 况 是 : 人 现 个 所 得 税 的 税 负 过 重 及 不 均 衡 征 收 已 经 成 为 影 响 居 民 个 人 收 入 增 长 的 重 要 因 素 。有 关 数 据 显 示 , 国 居 民 收 我
家 中 , 基 尼 系 数 超 过 04 .9的 不 超 过
入 占 国 民收 入 的 比 重 在 19 — 07 9 4 2 0 年 问 呈 现 波 浪 式 下 降 趋 势 。 与 此 同 时 , 居 民收入 作 为税 基 的个 人 所得 以
税 收 入 无 论 是 绝 对 规 模 还 是 相 对 比
管 中存在 如下具 体 问题 : ( ) 富 差 距 扩 大 的 现 实 愈 加 一 贫 清 晰 从 20 0 0年 开 始 , 我 国 基 尼 系 数 已 越 过 04的 警 戒 线 , 以 每 年 01 . 并 .% 速 度 递 增 。国 家 发 改 委 社 会 发 展 研 究
被 主 管 税 务 机 关 认 定 为 “ 业 实 施 企
下 发 的 《 于 对 量 贩 式 K V 超 市 征 收 关 T
营业税 批 复》 内地 税 字 [o 4 第 1 5 ( 2o ; 0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思考

我 国 个 人 所 得 税 改 革 思 考
●苏吉余
纳税 所得额 由原来 的超过 5 0 0 0元至 1 0 0 0 0元提高至超过 1 5 0 0 0 至3 0 0 0 0 元 的级距 , 等等。中/ hi商业 者可 以从本次税改获益较 多, 也是改善个体工商业者经营环境 的重要措施 。 工 资薪金 原来适 用 1 0 %税 率 的应纳 税所得 额 为 5 0 0元 至 2 0 0 0元 , 对应 的收入金额大约在 2 5 0 0元至 4 0 0 0元之 间( 不考虑 “ 三险一金 ” ,下 同 ) 。而 目前 适 用 1 0 %税 率 的收 入 区 间 在 5 0 0 0 — 8 0 0 0元。所有这些 改革 措施均是为 了提高中低收 入阶层 的实 际收入 。 工薪阶层 的纳税 主体范 围, 由改革前 的约 2 8 %下降 至7 . 7 %, 纳 税人数 由 8 4 0 0万减少至 2 4 0 0万 , 大约 6 0 0 0万工 薪 者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1 5 %的税率被直接 取消 , 原来 中高收入 阶层 收人 在 4 0 0 0 ~ 8 2 0 0 0元适用 1 5 %~ 3 5 %的税率 ,而 目前 只有 达 到收入在 8 0 0 0 ~ 8 3 5 0 0元适用 于 2 0 %一 3 5 %的税率 。 目的在 于 培育 与扩大中产阶层的在人 口结构 中的比重 ,最终形成橄榄 型 收入分配结构是改革的 目标 。
一
、
3 . 维持 最高档税率不 变 , 适 当加 大对高收入者 的调节力度 。
本 次税改 只要 收入在 8 3 5 0 0以上者均需按 4 5 %税率缴纳个 税 , 而 2 0 1 1 年之 前 8 4 0 0 0 — 1 0 2 0 0 0元之间 可以按 4 0 %税率 缴税 , 只 有收入在 1 0 2 0 0 0元 以上才需 按 4 5 %税率 纳税 。显而易见 , 这 是 针对高收入群体的抑制性举措。 4 . 税负变化平滑 , 避免 出现税负陡升陡降的凸点现象 。工 资 薪金 所得 征税 级次 由 9级简并为 7级 ,其主要考虑在 于 9级 超
关于现阶段个税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财税金融张媛媛摘要: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文章针对现阶段江苏省个税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对省内个税制度改革的现实状况、新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提出有利于个税制度在未来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对策建议—、弓I言目前在我国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现阶段江苏省个税制度改革大幅度的减轻了人们的纳税负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在个税制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影响江苏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本文对江苏省个税制度改革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助力江苏省经济稳步、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二、江苏省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现状(一)江苏省个税制度改革的发展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与分不够完善,农村区域间的发展不均,不同间的・仍,人们对现阶段江苏省个税制度进一步改革的高。
(二)2017〜2019年江苏省税收总额与个税税额的变化1的数据,2018年的个税占税的, 6.449%,大2017的,此,2018的个税制度改革在一度提高了税和个税总额。
但2019年的个表12017-2019年江苏省税收的总体情况表GDP(亿元)税收总额(亿元)个税税收总额(亿元)个税占比(%)2017年85900.96484.3386.8 5.9652018年92595.47263.7468.4 6.4492019年99631.57339.6349.3 4.759税收总额的变化个人所得税的变化图12017-2019年江苏省个税税额与税收总额的趋势图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4.759%,小于2018的,此,个税制度改革减轻了人们的纳税负担,了减降税的效果。
1数据显示,自2018年个税制度改革,2019年江苏的税同比增长1.0%,税改扩大了总体的税;2019江苏的个人税同下25.4%,税改了个税的总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围 内的项 目过 于 简单 , 反 而 限制 了个 这
税 的调控 能力 , 不能 确保 低 收入 家 庭 最 基 本 的生 活质 量 。 背 了设 定个 税 最 初 违 的缘 由以及公 平 性原 则 。
( ) 制 类型 的设计 缺 乏 灵活 性 , 二 税 导 致税 负不公
对 劳 动所 得按 照超 额 累进 的 税率 征 收 ,
我 国个人所得税 改革 的几点思考
■ 曳 l l l i 一 l | 爱 i i § 甏《 i 誊 鏊 毫 |鏊
一
、
提 高 个 人 所 得 税 免 征 额 的
首 先 ,减 少 了工 薪 者 的纳税 数 量 。
问题 。
制度 可 以分成 三种 :归类 所 得税 制 度 、 综 合 汇 总 所 得 税 制 度 和 混 合 型 所 得 税 制度 。 国 目前实 行 的就 是分 类所 得 税 我 制. 就是 把个 人 获取 的 各种 金 额所 得 划 分成 1 1种 。然后 分 别 扣 除不 一样 的费 用 ,使 用 不一 样 的税 率及 计 税 方法 , 实 行分 类课 征 , 目前世 界 上仅 有 极少 数 国 家实 行归 类所 得 税制 的课 税 模 式 , 所 之
5 %下 调 至 3 %之 后 . 人 所 得 税 占 税 收 个
限 。 税法 规 关于 扣 除金 额范 围及 相关 个 标 准 的设 置 目的就 是 要 确保 职工 最 基 本 的生活 质量 。 由于职 工们 最基 本 的生 活 费用 支 出越 来越 庞 大 , 分在 扣 除 范 划
资、 收入 间 的差距 以及 不 公平 性 。 ( ) 资 薪金 的税 率级 次 过 多 , 三 工 难
以对 收入 进行 公 平调节 我 国 现 行 的 个 人 所 得 税 大幅 下 降 , 个人
试谈对个人所得税思考

试谈对个人所得税的思考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个人收入的差距,这是市场经济的缺陷。
征收个人所得税正是政府宏观干预的手段,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措施。
尽管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一直都在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税负不公,税制模式存在弊端,违背立法原则不同的应税项目使用不同的税率与同一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的税率并存,无法体现横向公平。
如,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同属劳动所得,应该同等纳税,但二者的税率是不同的。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个人收入划分为11类。
这种税收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缺点是各类收入所使用的税率不同、免征税额不同,导致不同类别收入的税负不同,无法体现纵向公平。
2.费用扣除范围过窄,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中,一般都针对纳税人不同的社会负担情况规定相应的扣除标准。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纳税人的个体差异因素,对净所得征税的特征表现不明显。
综观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制,像我国这样费用扣除不考虑家庭支出是很少的。
费用扣除缺乏灵活性,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方法比较简单,征纳双方都易于掌握。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缺点。
3.征收管理力度不够,征收手段落后,人为操作空间大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
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更侧重源泉扣缴。
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
源泉扣缴执行力度的不同使得个人所得税只能管住工薪阶层,没有管住高收入阶层。
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高。
由于征管水平的限制,事实上的税基不透明,缺少一个很好的纳税人收入管理系统,工薪阶层由于收入单一、实行代扣代缴,成了实际上最主要的纳税人。
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探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讨,并非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应用于现实政策,而是在理论上深刻地剖析和思考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新理解和运用,使得个人所得税改革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经济政策领域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是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把握分析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历史规律,并且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经济政策。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我们同样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去审视税收制度的演变,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国家的税收政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要求我们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矛盾性和发展性。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我们也要深入研究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针对性地进行改革调整。
也需要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在长期发展中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规划未来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在经济政策领域,我们需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我国税收政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我们也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通过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而使改革更有社会的支持和认同。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具体探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该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核心目标。
在现实中,我国的税收政策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个人所得税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高收入者和财产所有者的税收征收并不够严格。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热点问题的再思考

费所得 、 财产租赁所得 、 财产转让 所得 、 息股 息红利 所得 、 然所 得共计 外 , 利 偶 在全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个税 普法宣传 , 形成纳税 人“自觉纳 税” 的
1 1种 所 得 征 收 个 人 所得 税 , 于 其 他 所 得 则 不 予 征 税 , 税 面 较 窄 。 特 别 良好氛 围, 对 征 同时提高企事业单位领导 、 财务人 员的扣税 意识 , 使其能认 真履 保 是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 , 如果不及时调整 , 很可能会 出现该征 的不 征 , 不该 行代 扣代 缴 税 款 的义 务 , 证 税 款 及 时 准 确 扣缴 。 征 收 的还 在 继 续 征 收 的 现 象 , 一 些 有 所 得 又 有 纳 税 能 力 的人 游 离 于 个 人 使 笔者相信 , 随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深入 , 它必将深 入人心 , 迎来税 收史 所得税之外。 上的春天。
现 已经 成 为 我 国 第 四大 税 种 , 为我 国经 济 发 展 提 供 了坚 实 的 物 质 基 础 。
1 加 强 对 高 收 入 群体 的监 管 和征 税 , 小 贫 富 差 距 . 缩 从 世 界 各 国 来 看 , 收入 群 体 都 是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主 力 军 , 强 对 高 收 高 加
参考文献 :
5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不健全 , . 税款流失严重 主要表现在 :1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淡薄 , () 自行 申报 纳 税 的 习 惯 尚 未养成 , 这是客观上造成税款 流失 的主要原 因。( 税收 征管法律 制度还 2)
不 完 善 , 纳 税 人 偷逃 税 的行 为处 罚 太 轻 , 足 以起 到 震慑 的 作 用 , 税 人 对 不 纳
三 、 进 措 施 改
1 个 人 所 得 税 具 有 增 加 国家 财 政 收 入 的 作 用 .
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的几点思考

摘要:2019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本次个人所得税法较以往做出了非常大的修订。
首次提出了“综合所得”的概念,摒弃了以往按月申报方式,改为按月预缴年度汇算清缴模式,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措施,研发了纳税人手机端APP操作软件。
这一系列变化成为本次改革的亮点。
新的模式与思路必然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变化以及出现的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与方法做出一些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个税改革;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的一项重要保障,是纳税人最为直观面对的一项税收政策。
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到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已经历经了七次的修订。
每一次的修订,都是结合当时国情、民生、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都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了浓厚的一笔,都会给纳税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税负的降低。
然而,最新一次的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不仅仅只是税负降低这单一的表现形式,我们从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直观感受的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这个里程碑式的变化面前,专业领域的财务、税务工作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个人所得税法的重要改革变化(一)对纳税人分类提出具体明确的界定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首先明确了纳税义务人范围的全面界定,提出了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的概念。
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
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选取了以183天为时间节点的界定标记,规定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区别对待。
纳税人类别概念的清晰明确帮助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合理清楚的辨明纳税人身份,确保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准确。
(二)将多种形式的收入做统一规范居民个人的收入范围提出了“综合所得”的概念,其包含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近年来,在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逐步扩大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不公进行再次调配,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直接调配居民收入主要工具的个人所得税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本文首先阐述了个人所得税的特征和功能,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如税制模式存在弊端、税率级别过多,税率扣除缺乏综合考虑、费用扣除不合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弱,征管技术落后等,并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如由分类所得税制向综合所得税制转型、减少累进级次,降低边际税率水平、优化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规范税前扣除范围、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升征管技术水平等。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税收制度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ly increase in the total economy, the income gap is gradually expanding. Under this background, how to us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again allocation, become a pressing problem, as the main tool of income allocation as residents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in the process of the role is more and more attract sb.'s attention.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then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such as too many drawbacks, tax rate level exists in the mode of tax system, tax deduction lack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expense deduction unreasonable, the taxpayer's tax awareness is weak,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backward,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in our country, such as by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come tax to the comprehensive income tax system transformation, reduce the progressive grades, reduce marginal tax rate, optimization of expense deduction standard design, standardize the tax deduction range, improve the taxpayer awareness to pay tax, to enhanc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administration.Keywords:Personal income tax,Income distribution, tax system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2)2、国外研究现状 (3)(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4)二、个人所得税相关理论概述 (4)(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4)1、税制模式为分类征收 (5)2、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同时使用 (5)3、纳税单位以个人为主 (5)(二)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5)1、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5)2、增加财政收入 (5)3、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5)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6)(一)税制模式存在弊端 (6)(二)税率级别过多,税率扣除缺乏综合考虑 (6)(三)费用扣除不合理 (6)(四)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弱,征管技术落后 (7)四、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7)(一)由分类所得税制向综合所得税制转型 (7)(二)减少累进级次,降低边际税率水平 (8)(三)优化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规范税前扣除范围 (8)(四)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升征管技术水平 (9)五、结论 (9)参考文献......................................................... 10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从2011年9月1日至今,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两年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但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而且高收入者收入来源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一直以来的工资类收入比重下降,其他的投资类收入比如理财收入、经验收入等比重上升。
最让民众愤愤不平的是,高收入人群中的高额公积金和各种隐性福利以及“灰色收入”是游离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外的。
在媒体曝光的兰州石化“万元公积金”事件后,吉林烟草工业公司也被新闻曝光,公司高管团队的职工缴纳了高额公积金,所有高管的公积金账户每月入账额均超过1.4万元,缴纳最多的竟然达到每月1.8万元。
经过相关部门核查,该公司五名高管一共超额缴纳公积金230余万元。
于此同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的个税总收入中,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超过5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低收入者仍是个税的主要承担者,缴纳税额较多,税收负担较重,这一系列事件让个人所得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试图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研究明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定位和个人所得税需要发挥的作用,为以后个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只有改革思路理顺,才能为目前和以后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和相关要素的制定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其二,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中的不同意见以及观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新的角度把观点中深远想法结合起来,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促使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平稳有序的进行。
现实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切实发挥个人所得税应有的功能。
在收入的再分配角色中,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切实发挥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功能是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
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在征收个税的基础上适当地使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
其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制度,国民自有的缴纳身份号码是必须的,个人所得税作为和国民息息相关的税种,缴税身份号码的完善不仅可以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更能给其他税种的建设提供一个平台,促进中国税制的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从198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国内学者一直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做研究,随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的发展,学者们努力寻找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关于税收改革效果方面,刘晓燕和庞彦龙(2015)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如从个人征税单位向“家庭”征税单位转变、采用分类与综合并行的征收模式、改善税收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水平等。
王景和韩瑜(2014)指出我国在政策层面早已提出了个税改革的目标,但征管方面的难题制约了个税改革的进程,同时个税制度改革的滞缓也同样制约了税收征管改革的步伐,因此应先期推进个税制度的立法改革,然后通过建立信息监控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改善外部环境等措施来提升个税征管质效。
王嵩(2014)从多角度阐述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对个人所得税的目标定位,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对策建议,如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将全部所得纳入征税范围、健全个人所得费用扣除制度、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完善配套制度等。
孙亦军(2013)认为我国的税收收入规模小,税基过窄,无法完成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他根据2011年税改后的最近数据分析,此次税改初步实现了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但是税改存在误区,首先,减少个税收入不符合我国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税制改革方向;其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与“聚财”功能错位;最后,我国税改有“头痛医痛”的误区,税改只是针对免征额和扣除额进行改革,这种改革不能解决我国税制中的根本问题。
胡绍雨(2013)认为我国个税采用列举法规定税目的方法是导致我国个人税基过窄的原因之一。
关于我国个税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徐建讳、马光荣、李实(2013)根据Wagstaff的计算比较了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国内贫富差距问题上的效果,即税前和税后的基尼系数平均为0.329和0.296,个人所得税使基尼系数在税后缩小了3.3个百分点。
他们利用微观住户的调查数据,就我国税制改革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如果税制不变单单提高免征额,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收益最大,由于免征额的提高没有对低收入群体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反而会提高我国的基尼系数。
胡志勇(2013)提出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个税需要考量的问题,适用统一的税收要素有失公平原则。
关于税制模式,我国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税制模式不能考量纳税人个体之间的税负承受能力,难以保证纵向公平。
靳东生(2005)提出综合所得税制下可以按年计算应税所得,合理设计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税负公平问题。
考虑到我国税制的发展水平,他认为我国尚不具备实行综合所得税制的经济社会环境,实现综合所得税制需要过程。
王红晓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中,按照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两个维度出发,对三种税制进行了比较,提出综合所得税制是我国个税改革的方向。
由于我国尚不具备实行综合所得税制的条件,认为我国应该实行交叉型的分类综合所得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