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防治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防治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日益增加。

然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在这个我的世界、英雄联盟等虚拟世界越来越被青少年接受的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在我国,据统计,每10名学生中就有2~3名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

由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不可接受和不稳定性,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丧命事故。

1. 压力大随着家长、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高中、大学考试、选专业等各种备考之外,还有人际关系、家庭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加在柔弱的青少年身上,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 网络依赖早期,青少年可能沉迷于棋牌游戏、书本等等。

但是,现在的青少年往往会沉迷于网络世界中,有一种被带钃的感觉,一旦沉迷就难以自拔。

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社交应用软件及其他各类应用软件中,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

3. 手机依赖随着社会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手机在现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尤其在年轻人之间更是如此。

然而,手机的普及有时也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手机的依赖性导致了青少年难以理性使用,甚至有时会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作为家长或者是社会一份子,我们应该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着想,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应对。

防治心理健康问题,虽然难以短期见效,但是长期持之以恒地开展相关活动仍然是必要的。

1. 关注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翁。

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建立高质量、高精度的教育平台,为其提供更加积极、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同时,社会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其正确的生活方式,营造一个能够配合他们生长、发展的社会环境。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就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的维护。

可以加强校园心理疏导服务、提供心理辅导、夏令营、摄影课程等体验式心理活动,让青少年真正感受到心理健康的意义。

2023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2023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2023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2023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万多名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正在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环境,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为了及早发现包括抑郁风险在内的心理问题,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将为学生开展每年至少一次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己都需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社会方面需要营造一个友善的环境,减少对青少年的过度压力和负面影响。

青少年自己也需要学习如何调节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且持续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教育机构、专业心理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发和推广,确保青少年能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场合接触到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事业。

教育机构则需要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教师队伍的培训和选拔也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提升,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干预。

专业心理机构应承担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重任。

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情况。

这与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和压力增加有关,例如学业压力、家庭期望、社交关系等。

其次,网络和手机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

许多青少年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和网络视频等虚拟世界中,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和学习等重要方面。

这种虚拟世界的依赖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加剧,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沮丧、社交障碍等。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许多家长和教育者重视学术成绩和功利性的教育,而忽视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

很多学校也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导致青少年缺乏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最后,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对待仍然存在着困难。

在一些家庭和社区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和接受度有限,甚至存在歧视和侮辱的态度。

这导致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被忽视和隐瞒,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总体来说,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关注和改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增加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是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重要途径。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Ⅰ. 背景介绍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了解目前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该调查的主要结果。

Ⅱ. 调查对象及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全国范围,样本为来自不同省份的5000名年龄在10-19岁之间的青少年。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或在线填写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

Ⅲ. 结果呈现1. 总体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容乐观。

约有4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和自卑等问题居多。

2. 不同性别的差异:男女青少年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女生相较于男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自卑情绪,而男生则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冲动行为。

3. 不同地区的差异:中国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明显差异。

一线城市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睡眠不足和学业压力过大的问题,而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孤独和失落感。

4. 学业压力的影响:学业压力是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70%的调查对象表示感到压力过大,这一数据显示出对学业成绩的过度追求可能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5. 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是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调查显示,家庭亲密度和家庭沟通程度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家庭冲突和父母离异则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6. 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互联网的普及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和网络欺凌等问题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广泛关注。

7.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改善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势在必行。

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Ⅳ. 结论与建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青少年心理现状和数据

青少年心理现状和数据

青少年心理现状和数据青少年期是人生中一个关键的阶段,年轻人面临着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现状,并参考相关数据,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压力和焦虑年轻人在面临学业压力、家庭期望、社交问题和自我认同等多重压力的同时,往往会感到焦虑。

根据最新的数据,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正在上升。

一项研究发现,高中生的焦虑程度比上一代高出20%。

这表明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二、抑郁和自杀倾向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杀倾向。

一项全球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青少年自杀率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减缓。

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10万名青少年因自杀而失去生命,而更多的青少年则面临着抑郁和自残的风险。

这些数据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干预力度。

三、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不仅给青少年带来了便利,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孤立感、羡慕心理和自尊心受损。

一项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健康的社交关系。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鉴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心理健康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也应该普及,确保青少年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五、建立支持系统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稳定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

这些支持系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理解、安慰和指导,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

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年轻人感受到他们被接纳和重视。

六、培养积极心理健康最后,青少年应该学会主动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

运动、艺术创作、社交互动和自我反思等方法都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和塑造积极的心态。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阶段,这是人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会适应变化、建立独立的身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但同时,青少年也面临着很多心理压力和痛苦。

本文将分步骤阐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1. 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普遍问题。

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厌学、失眠、恐惧、焦虑、抑郁等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元化、复杂性趋势。

当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元化、复杂性趋势。

比如,有的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与家长交流,引发了与家庭的矛盾。

而其他的孩子则是在社交层面上存在困难,缺乏自信心和奋斗意愿。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内容1. 教育体制的改变造成心理压力。

当前的教育要求过高,考试竞争压力和加强分数分化都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经常为理论课、实践课、考试、考核等问题而烦恼,背负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大。

2.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影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也发生变化,传统的道德、法律准则更加快速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新的价值观或者道德规范也尚未形成。

青少年对此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道德标准,因此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 精神环境负面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灾难、恐怖事件以及网络信息流失不是孩子们可以轻易消化的内容,会带来心理的阴影和伤害,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冲击。

此外,日常环境中的负面因素,也让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更加恶化。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改善方法1. 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

父母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多维度的方式为他们设置目标和贡献观点,让他们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学会接受与宽容。

2. 英雄模型引领孩子成长。

家长和社会名人(比如老师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英雄模型,让孩子们学会从他人身上获得成功之路的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中 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中 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竞争压力的增加,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约有 10% 30% 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一比例不容小觑,意味着在我们身边,每十个孩子中可能就有一到三个孩子正在经历着心理上的困扰。

学习压力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们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激烈的竞争。

为了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他们往往需要长时间地学习,参加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孩子们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

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如父母之间的频繁争吵、离异等,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缺乏安全感。

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度的严厉或过度的溺爱,都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担。

比如,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期望孩子达到过高的标准,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而过度溺爱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陷入心理困境。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然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暴力内容等可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社会对成功的单一标准定义,如过分强调成绩和物质财富,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让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

在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焦虑症和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

焦虑症的表现可能包括过度担心、紧张不安、睡眠障碍等。

抑郁症则可能导致孩子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我评价过低等。

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与以往相比,当下的青少年面临着更多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出年轻一代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在讨论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背后的背景因素。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竞争激烈的学业压力、家庭不和谐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健康问题的表现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

焦虑、抑郁、自卑、自闭、注意力不集中等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青少年面临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增加他们产生问题行为的风险。

3. 影响因素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业压力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过度竞争和学习负担过重给青少年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家庭环境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着直接影响,缺乏家庭温暖和亲密关系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此外,社交媒体的使用和网络暴力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4. 解决方案(1)教育系统的改革:学校应该着眼于减轻学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提供更多多元化的发展途径。

(2)家庭环境的改善:家长需要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亲密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提高互联网素养: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提高青少年对互联网的正确认知和使用,教导他们如何识别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有助于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4)建立支持系统:社会应建立更多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治疗服务。

同时,增加社区活动、课外俱乐部和志愿者活动等,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支持网络。

5. 结论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需要我们的关注与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研究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而有75%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1]。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人体的健康状态有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健康状态(第一状态)、疾病状态(第二状态)及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非病非健康的临界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的定义也被人们不断地进行着补充,健康不仅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心理方面及社会适应等方面[3]。

心理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何预防心理亚健康的发生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笔者就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1心理亚健康的界定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2008年以陶芳标为主编制了《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4,5],问卷中指出亚健康状态包括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两部分,其中心理亚健康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共有39个项目,每个项目分6个等级,分别将持续3个月以上赋值为1,持续2个月以上赋值为2,持续1个月以上赋值为3,持续2w以上赋值为4,持续1w以上赋值为5,没有或持续不到1w赋值为6。

将症状持续不到1个月的赋值为0,持续达1个月以上的赋值为1,分别计算每一个调查对象的得分,将总分≥1的界定为存在心理病理症状,界定标准为全国青少年学生症状数的P90,将心理病理症状总数≥8界定为心理亚健康状态[6]。

刘欢欢[7]也曾对心理亚健康做过研究,将其定义为:”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的状态”。

2不同层次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状况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有很多。

梅松丽[8]在对长春市1271名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发现,有34.8%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感到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8%、14.9%及11.6%,另外敌对症状、焦虑、抑郁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

张衡[9]对呼和浩特市29中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407名学生中,与108名属于心理亚健康状况,占总调查人数的26.5%,主要表现在紧张、心理烦躁、人际关系敏感、学习适应困难等方面。

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状况也不容忽视。

雷军在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10]中指出,在被调查的409名高职学生中,大约有76.7%的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都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劳累,且存在着自我感觉压抑、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较高。

李力生[11]等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61.8%,其中女生亚健康者的比例为56.%,男生则较高,为67.7%,作者认为可能与男女生处理事情的方式,应对情绪的方法及生活习性不同所致。

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干预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干预所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集体(团体)辅导、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生物反馈疗法、个体心理咨询等等[12]。

不同干预方法的使用,所达到的干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肖艳红[13]等对120名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在校大学生采用集体心理辅导、生物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发现,3个月后,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等均有显著性降低。

陈瑜[14]对广州某医科院校168名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w的干预实验,共将其分为音乐组(34人)、健身组(33人)、健康课组(32人)、综合组(32人)、对照组(37人),共五组。

实验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以及综合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4因子得分,PSQI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建设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意义与展望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未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社会实践,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收到了来自诸如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心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心理健康不仅是一切个人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格上活泼好动,情绪波动比较大,易激动好怒,更容易出现诸如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出现学习困难、沟通及情感交流障碍等问题。

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对于有心理亚健康行为的青少年能够做出及时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以求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今后顺利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勇.试议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2):60.
[2]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2002,176:23-56.
[3]Mikolaidis G.Indeterminacy of definitions and criteria in mental health:case study of emotional disorders[J].Eval Clin Pract,2013,19(3):531-536.
[4]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1-1033.
[6]陶芳标,邢超,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292-295.
[7]刘欢欢.广东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及生物反馈干预研究
[D].第一军医大学,2004.
[8]梅松丽,李晶华,马晓黎,等.长春市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7,02(36):215-216.
[9]张衡.呼和浩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0]雷军.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94):18-19.
[11]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24):990-992.
[12]李爱叶.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及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2010,1:48-50.
[13]肖艳红,陈光,肖万英.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9):2895-2896.
[14]陈瑜.广州某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