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与儿童诗

合集下载

儿歌和儿童诗

儿歌和儿童诗

儿歌和儿童诗在儿童的世界里,儿歌和儿童诗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与智慧。

儿歌,那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音乐和语言的结合体。

它往往有着简单明快的节奏,像小鼓点一样敲打着孩子们的心。

歌词通常通俗易懂,充满了童趣。

比如那首《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旋律欢快,歌词重复,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跟着哼唱起来。

这种简单的重复,不仅帮助孩子们记住了歌词,更让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儿歌的题材丰富多样,有描述动物的,像《小鸭子》;有讲述日常生活的,如《洗手歌》;还有充满幻想的,比如《小星星》。

这些儿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孩子们带入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它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教给孩子们各种知识和道理。

比如《小兔子乖乖》,在欢快的歌声中告诉孩子们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儿童诗则更像是一幅用文字描绘的美丽画卷。

它的语言更加优美、细腻,富有想象力。

儿童诗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空放光明。

星星像颗颗宝石,镶嵌在蓝色的幕布中。

”这样的诗句,把月亮和星星比喻得如此形象,让孩子们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夜空图。

与儿歌相比,儿童诗的篇幅可能更长一些,它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一首好的儿童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发他们的共鸣。

比如《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假如我是一片雪花,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这首诗充满了孩子般的天真幻想,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会到自由和快乐。

儿歌和儿童诗在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通过聆听和诵读,能够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它们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节奏感,让孩子们对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有更敏锐的感知。

儿童诗与儿歌比较

儿童诗与儿歌比较

儿童诗与儿歌比较儿歌与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常见的两种体裁,大部分人不会把这两者之间的界线分得非常清楚,但是儿歌与儿童诗之间还是有差异的,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儿歌在古代为童谣,属于“歌”的范畴,来自于民间歌谣。

而儿童诗则是在五四时期“新诗”(即白话诗)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诗”的范畴,来自于文人的创作,常称为自由体诗。

五四运动以前,人们对儿歌与儿童诗的研究常常只是表面上的论及到,五四运动以后,儿歌与儿童诗的研究范围才逐渐扩大,视角也逐渐变广,许多学者从教育心理学、科学、文学和民间文学等角度,分别讨论了儿歌与儿童诗各自在形式、内容和意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2 语音特征2.1 儿歌注重韵律化儿歌形式规整,它的音乐性是外化的,表现在押韵和节拍上。

儿歌几乎都押韵,无韵不成儿歌。

儿歌的押韵规律主要有三:一是句句押韵。

如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穿棉袄。

耳朵长,尾巴小。

三瓣嘴,胡子翘。

一动一动总在笑。

这首儿歌每句的末字“袄、小、翘、笑”都是押的“ao”的韵,属于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容易记住,又动听。

二是隔句押韵。

如一首传统儿歌:刚刚六点过,太阳就落坡。

鸭子跳上架,猫儿进了窝。

蝙蝠天上飞,正把蜜蜂捉。

这首儿歌第一句入韵“o”,然后隔句押此韵,读起来既具有一个韵押到底所产生的流畅活泼的音乐美,又具有隔句押韵所形成的节奏舒缓的特点。

2.2 儿童诗注重散文化儿童诗形式自由,它的音乐性是内在的,儿童诗对韵律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尤其是儿童诗歌的“诗”和“歌”界线清晰后,儿歌的韵律美更为突出,而儿童诗“概念”的韵律则慢慢淡出,一般都是自由用韵,押韵也只是大概押韵或者是完全自由化,相当于一种“自由体”。

如一首儿童诗《草帽》:草帽上的小洞洞是我给阳光开的一扇扇门你看阳光钻下来了他们调皮地踩着我的影子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这首儿童诗在韵律上没有什么约束力,自然、朴素的自由风格却更具魅力。

尽管儿童诗在节奏韵律上得到了放松,但并没有影响它的音乐美,反而更为随和。

儿歌和儿童诗

儿歌和儿童诗

儿歌和儿童诗儿歌一、简介儿歌是以低龄儿童为主,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

内容都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

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福建浦城儿歌《月光光》。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

二、儿歌的分类儿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3 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及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等。

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

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

三、儿歌的特点(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

”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

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

常见儿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

就每句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

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

”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儿童文学-儿歌和儿童诗ppt课件

儿童文学-儿歌和儿童诗ppt课件

儿童诗的分类
7、儿童科学诗:用凝练生动的诗句来描绘科 学现象、反映科学规律赞颂科学精神的诗。
8、儿童题画诗:为画面或照片题写的诗。其 特点是诗情与画意有机融合,内容源于画面, 但又不囿于画面。
(四)儿歌与儿童诗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形象性强,语言简练,音韵和谐
不同点:
(1)对象上:儿歌多为婴幼儿创作,童诗则为少年 儿童创作
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4.问答歌
•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
我家来? •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
来。
•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 什么花秋天第一香?什么鸟秋天排成一字 长?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金箍棒,有力量,
老妖婆,真正坏,
妖魔鬼怪消灭光。
6.谜语歌
一张笑脸庞, 总是朝太阳, 生的儿女多, 谁吃都说香。(拟人)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比喻)
7.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说十四是四十, 就打谁十四,
– 谁说四十是十四,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页。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3、意境优美隽永
《月亮》
刘饶民
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4、想象丰富奇特
《海 带》
谢采筏
我真想见见海的女儿 但每次都没找着 今天总算不坏
• 桂花秋天第一香;鸿雁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儿歌和幼儿诗的相同之处

儿歌和幼儿诗的相同之处

儿歌和幼儿诗的相同之处
儿歌和幼儿诗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娱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它们有以下相同之处:
1.语言简单易懂:儿歌和幼儿诗都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便于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2.韵律与节奏:儿歌和幼儿诗都强调韵律和节奏,通过重复的
音节、字母或音调来加强记忆和娱乐效果。

3.情感表达:儿歌和幼儿诗都能表达情感,如快乐、悲伤、友
善等,通过歌曲或诗歌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育功能:儿歌和幼儿诗常常包含着教育和启发孩子们的内容,如数数、颜色、动物、自然等,通过歌曲或诗歌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各种知识。

5.娱乐性:儿歌和幼儿诗的共同目的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使他
们感到快乐和开心,通过歌曲或诗歌的形式来创造有趣的体验。

总的来说,儿歌和幼儿诗都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学习、发展和娱乐,通过简单易懂、韵律、情感和教育等方面的表达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举例说明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

举例说明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

举例说明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儿歌和儿童诗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学形式。

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了解世界,培养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然而,儿歌和儿童诗之间有着显著的异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地论述这些异同。

一、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儿歌作为最古老的儿童文学形式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视为儿童的游戏和伴侣。

儿歌通常使用音乐的节奏和简单的韵律,帮助孩子们记住歌词并学习基本的语音、韵律和词汇。

相比之下,儿童诗则更注重表达情感、思想和感悟。

儿童诗不仅要求语言伶俐生动,还需要具备深刻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一些经典的儿歌如《小星星》《儿歌唱过山》《小兔子乖乖》等,常常通过简单的歌词和慷慨激昂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幸福的氛围。

反之,儿童诗如《松果》《童年》《小溪流》等则着重描绘孩子们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通过轻盈婉转的语言抒发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此外,儿童诗在审美和艺术上的要求也远高于儿歌。

儿童诗的创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感受,同时还需具有对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有深刻的体验和洞察。

然而,尽管儿歌和儿童诗在文体和表达上有许多的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

无论是儿歌还是儿童诗,它们都是以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为出发点,用语言和文学向孩子们传达温情和爱。

正是这种关爱和呵护,让孩子们愉悦地成长并渐渐走向成熟。

二、儿歌和儿童诗的现状随着儿童文学的不断发展,儿歌和儿童诗的创作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从传统的民谣与童谣到逐渐兴起的儿童诗歌,这些作品都在通过语言和韵律帮助孩子们认识世界和自我。

同时,这些篇章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读物之一,也为儿童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们发现的问题是儿歌和儿童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相比之下,一些无聊和庸俗的低质量篇章却可以大量传播,给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带来深刻的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让儿歌和儿童诗真正成为孩子们内心的寄托和启迪,就需要注重儿童文学的质量和格调,同时也需要提升儿童文学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儿歌与儿童诗》课件

《儿歌与儿童诗》课件
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诗鼓励孩子们想象和创造,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育和娱乐
儿童诗既有教育的目的,又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欢笑。
பைடு நூலகம்
儿歌和儿童诗的教育意义
文化意义
通过儿歌和儿童诗,孩子们可 以了解各种文化、传统和价值 观。
教育价值和作用
儿歌和儿童诗可以提高孩子们 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 力。
幼儿园应用
儿歌的历史和演变
1
古老起源
儿歌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口头传统。
2
文学发展
随着文学的发展,儿歌开始被记录和出版,丰富了儿童文化。
3
现代形式
现代儿歌融合了音乐、动画、互动元素,成为多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诗的定义和特点
韵律和节奏
儿童诗通过韵律和节奏给孩子带来愉悦感,同时有助于他们发展语言和记忆能力。
儿歌和儿童诗在幼儿园教育中 被广泛使用,帮助孩子们学习 和发展。
总结
儿歌与儿童诗是儿童文化的珍贵瑰宝,它们通过歌曲和诗歌的形式,让孩子 们享受美妙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在孩子的成长中,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儿歌与儿童诗》PPT课 件
《儿歌与儿童诗》PPT课件将带您探索儿歌和儿童诗的美妙世界。我们将介绍 它们的定义、历史、分类,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让我们一起 来领略它们的魅力吧!
什么是儿歌和儿童诗
1 儿歌
短小易记的歌曲,特别适合儿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和表达情感。
2 儿童诗
具有韵律、想象力和故事性的诗歌,通过文字呈现美妙的意象和情感。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共5张PPT)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共5张PPT)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 (一星期后交);
《教程》和《作品选》里的所有儿歌和儿童诗 都要反复去读,要能背诵一些。
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 一、作家链接(同学们自己看)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或情调。
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
“红杏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4、儿童诗歌的分析:主题,结构,表达方式, 重押韵上口,音乐性鲜明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优、缺点等。 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4、多朗读(有表情地)。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两者合称儿童诗歌。
3、分析修辞手法。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红杏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4、多朗读(有表情地)。
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
4、多朗读(有表情地)。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儿童诗的类型 (三)童话诗
以诗歌的形式讲述童话故事的儿童叙事诗 特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叙事脉络清楚;重叙述, 但与童话故事相比,故事简单些。 (四)科学诗 以优美凝练的诗句来描写和表现科学知识内容的儿童 诗。 特点:将丰富的科学知识融入诗的意 境,实现科学与 诗性的完美结合。
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
例:《后门有个盆》
后门有个盆 后门有个盆, 盆里有个瓶, 忽听叮当一声响, 不知是盆碰瓶, 也不知是瓶碰盆。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七)时序歌 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导儿童 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传统 儿歌形式。 时序表现和几种情况: 春、夏、秋、冬季节顺序; 十二个月顺序; 二十四节气顺序;
句式
◆“三三七句式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一般以多 式的形式 呈现 ,每节由三句构成,其中 第一、二句为三言句,第三句为七言句。例《小蚱蜢》
小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 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 脚一跷: “ 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 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三、儿童诗的类型
几种常见的儿童诗歌类型介绍 (一)生活诗 高度凝炼地摹写儿童的生活情景和浪漫情怀;表现出 爱与美的主题;具有叙事的风格。 例:《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自然诗
对自然现象进行形象化的诠释,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自然、解 读世界,展现自然之美。 例:《谁看见过风?》《我看见了风》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睡着
时由母亲或其他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
特点: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
畅。对孩子的影响在“声”而不在“义”。
例:《摇篮》
摇篮
黄庆云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摇, 鱼宝宝睡着了。
雁儿们 徐志摩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晚霞在他们身上, 晚霞在他们身上, 有时候银辉, 有时候金茫。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听他们歌唱! 有时候悲伤, 有时候欢畅。
三、儿童诗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儿童诗分为不同类型 从表现手法分: 叙事诗 抒情诗 生活诗 自然诗 童话诗 故事诗 讽刺诗 寓言诗
从内容分
(一)高度凝炼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 儿童诗是儿童生活、儿童心理、儿童单纯理想的 诗 性外化和儿童情感的自然流露,儿童诗意地表现着他 们单纯而富有儿童情趣生活和儿童对世界的希望和想 像。 例:《乡下的孩子》 作品高度浓缩地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平凡但充满童 趣、野趣和温暖,快乐的生活,表现乡村儿童特有的 生活情趣。
一二三,三二一 一二三, 三二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 到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到十七, 十八和十九, 二十、二十一
答算题 樊发稼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个孩子答算题。 七张白纸桌上摆, 七只小手握铅笔。 七双眼睛闪闪亮, 七颗心儿一样细。 七份答卷交老师, 七张小脸笑眯眯。 几个小孩答对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
数数歌 郭明志 “1”像铅笔细长。 “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拧一遭。 “9”像勺子能吃饭 “0”像鸡蛋做蛋糕”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六)绕口令 也称急口令或拗口令,指用许多双声、叠韵词语和发 音相近的字词来组成具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味的传统 儿歌形式。 特点:拗口 押韵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的区别: 产生的时代 审美风格 语言运用 二者的联系: 类似的外在节奏 趣味性
三国刘备打草鞋
来来来, 三国刘备打草鞋, 草鞋打给苏妲己。 苏妲己的脸又红, 一打打到赵子龙。 赵子龙的本领高, 一打打到高老幺。 高老幺的镰刀快, 一杀杀到猪八戒。 猪八戒的嘴嘴长, 揪起两个耳朵晒太阳”。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四)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 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 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特点:新奇的构思,大胆的夸张,幽默的风格 例:《小槐树》
谁看见过风?
英国 科瑞斯蒂娜· 罗塞蒂
谁看见过风? 你没有, 我也不能。 不过当枝头的叶子瑟瑟抖动时, 风就在走过。 谁看见过风? 你没有, 我也不能。 可是当叶子们垂下他们的面庞, 风就在吹拂。
我看见了风 高帆 我在楼上看见了风, 请你一定相信—— 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 踩出了一溜清晰的脚印。 风是一个胖子, 钻进了对面的树林, 挤得小树摇摇晃晃, 树缝里冒出了它气喘吁吁的声音… 可是当我下楼去找, 却不见了它的踪影, 草地平平树林静静, 不知风在哪里藏身。
月光幻想曲 杜荣琛 月光流进池塘里发亮 我口渴了 想舀一杯月光来喝 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
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 我的口袋破了 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 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
夏日雨景 徐鲁 雷公公开着夏天的洒水 轰隆隆地从天空驶过…… 洗亮了田野上所有的小溪, 还有老橡树上的每片绿叶。 蒲公英伸开金色的小巴掌, 一万颗露珠儿在花蕾上闪烁; 蘑菇们也从泥土下醒来了, 白色的小帽儿上顶着草叶。 樱树抖着满晶亮的水花, 彷佛金色的花瓣儿被风吹落……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 儿歌的节拍类型:
节拍字数一致。 节拍一致字数不一致 节拍不固定 ◆ 押韵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
变换韵脚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二)单纯浅显,易记易唱 儿歌的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简短 的篇幅集中或描绘幼儿的某一种活动,或介绍某一 事物,或简明地说明某一个道理,通俗易懂,易记 易唱。 例:《排排坐》 (三)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儿歌有着很明显的游戏成分,可以在孩子们玩游戏时, 配合游戏一边玩一边念唱,是一种锻炼孩子语言和 思维能力的“游戏歌” 。例:《坐火车》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第一节 儿 歌 第二节 儿童诗
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 第四节、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
第一节
儿 歌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 “歌谣体”诗歌。 儿歌的特征 (一) 强调听觉,重音韵节奏 儿歌的韵律节奏创造了儿歌的音乐性。 儿歌音乐性的表现 鲜明的节奏:由语音的强弱、长短、轻重有规律的交替和儿 歌的节拍构成。 押韵:诗句末尾的字,韵母一致或相近。
谁会飞
谁会飞? 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游? 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调调头。
谁会爬? 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慢慢爬”
谁的耳朵
谁的耳朵长 谁的耳朵短? 谁的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 马的耳朵短, 象的耳朵遮着脸。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三)以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抒发情感 儿童诗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 感受诗情和诗美。
儿童诗中的形象塑造凭借作者准确、精要又充满童稚情感的语言和拟人、
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四)用富于音乐性的语言传达诗意
儿童诗音乐性语言的具体表现:
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韵律 例:《雁儿们》
乡下的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 唱歌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 盛开的野菊。 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哦, 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 儿童诗,必然要体现与儿童审美追求相一致的趣味 和情调。以儿童的情思,用孩童的眼睛细致地观察和 思考世界。 例:《月光幻想曲》 以奇特的想像写出了对月光的独特感 。 《夏日雨景》 用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之语揣度大自然的神秘。
唐鲁峰
谁的耳朵尖? 谁的耳朵圆? 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 猴的耳朵圆, 狗的耳朵听得远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三)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 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使前一句诗的末尾 一 词作为后一句诗的开头,且每个层次转换韵脚的传统 儿歌形式。 特点:修辞特点——顶针手法应用, 押韵特点——中途换韵,“随韵粘合” 《三国刘备打草鞋》
第二节
儿童诗
一 、儿童诗的含义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炼的

言抒写儿童心声,表现儿童情趣,与儿童所理解并喜 爱的诗。 ◆儿童诗是“诗”,必须具有诗的情韵情致,诗的意 象,诗的韵味 。 ◆儿童诗是“儿童的”,必须抒写儿童的情感,彰显 儿童的情趣,为儿童所认可,欢迎和喜爱。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 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踢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中飘。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五)数数歌 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 特点:体现出数的排列,具有从多方面认识数并由此扩展认识 与数有关的事物的功能。 例:识序数 例:《一二三,三二一 》 识量词 例:《答算题 》 识事物 例:《十条腿》 识倍数 例:《数蛤蟆》 计算口决 例:《数学歌》 识数形 例:《数数歌》
排排坐
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个, 我一个,
弟弟睡了留一个。
坐火车
柯 岩
小板凳,摆一排, 穿大山,过大河, 小朋友们坐上来, 火车跑遍全中国。 这是火车跑得快, 大站小站我都停, 我当司机把车开。 注意车站别下错。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隆,呜!呜!)(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隆,呜!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