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

合集下载

高校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江西部分高校为例

高校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江西部分高校为例

党 员教师思想政 治、 职责意识 、 职 业道德 与法律意识 、 职业归属 感状 况的调 查分析 , 得 出以下结论 : 高校党 员教 师思
想政治上积极 向上 , 但部 分高校党 员教 师思想政 治上存在模 糊认识 ; 高校 党 员教 师职 责意识清晰 , 敬业精 神强 ; 高
校党 员教师职业道德 水平 高, 法律 意识强 ; 高校党 员教 师热 爱教 师职 业, 但 职业 归属 感 荣誉 感缺失。不 同性别 、 年 龄的高校党员教 师思 想政 治状 况存在一 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 高校党 员教师 ; 思想政 治状 况;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2 2 3 7 ( 2 0 1 4 ) 0 1 — 0 1 0 2 — 0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2 2 3 7 . 2 0 1 4 . 0 1 . 22 0
师师德 水平 的重要举 措 。为全 面 了解高 校党 员教师

的职业道 德 与法 律 意识 状 况 、 党 员 教 师 的 职 业 自我
i  ̄Yr , 和人 生价 值 观状 况 、 党 员 教 师 对 学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认 识 和 评 价 等 。 本 次 调 查 样 本 从 上 饶 师 范学 院 、 南 昌大 学 、 江 西 师范 大 学 、 江 西 农业 大学 等 江西 省属 国办普 通 本 科高 校 抽取 。共发 放 问卷 6 O O
第3 4卷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0URN AL OF S HANGRA O NOR MAL UNI VER S I T Y

李绍燕[芒种]红色经典文学对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意义

李绍燕[芒种]红色经典文学对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意义

红色经典文学对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意义李绍燕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从提高科学化水平的视角”(项目编号:JXGXDJKT.ZD-2013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绍燕(1980—),女,江西新余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红色经典文学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教育资源,红色经典文学的价值取向、理念、创作范式等方面对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传承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从红色经典文学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高职学生红色经典文学教育的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红色经典文学教育的对策。

关键字:红色经典文学;高职学生;党员教育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高校文化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资源。

高职院校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主要借助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运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合理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简述红色经典文学发展的主要历程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重要指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主义合理集合,兼收我国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及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体系,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回顾分析红色经典文学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建国至文化大革命前期(1949-1976年),这一时期为红色经典产生的时期。

如:1964年空政文工团编排的歌剧《红岩》,受到观众的广泛喜好和传唱。

剧组在南京、广州、上海等地区表演,《红岩》歌剧红遍大江南北。

二是自文化大革命结束至80年代末为沉寂期,这一阶段红色经典文学遭受巨大的冲击,当代文化作品及教育与研究出现断裂,从而导致红色经典由最初的发展喧嚣转变为沉寂期。

“党建工作深入研究生学术阵地”创新模式

“党建工作深入研究生学术阵地”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一、研究背景研究生培养作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部分,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要务。

教育部在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在第三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7款中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

反映出国家希望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所创新,发挥党建工作的“主阵地作用”来提高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质量。

而国内研究生培养往往侧重学术研究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科研素质培养脱钩;在日常管理上,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和党建工作普遍呈现两张皮现象[1]。

在此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如首都师大[2][3]、同济大学[4]、武汉大学[5]等逐渐开始重视依托专业平台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并开展结合专业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江西师大软件学院设有一个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依托江西省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设有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决策、电子商务、人力资源4个专业方向,在校研究生绝大多数都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具有良好的交叉学科学术基础和党建基础。

软件学院党委以“党建工作和学术活动有机融合,思想政治和科研素质共同提升”为工作主线,通过党建工作深入研究生学术阵地,建立党建与学术有效融合机制,探索并实践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模式。

二、研究意义党建工作深入研究生学术阵地必然对研究生学术带来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具有引领作用目前浮躁的学术氛围往往使得研究生,甚至是某些研究生导师急功近利,做出一些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

“风清气正”是党建工作的原则,由党建工作占领的学术阵地必将“风清气正”。

2.对于加强研究生科技服务社会的意识具有带动作用通过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使研究生从相对封闭的学术空间走向社会,利用拥有的科技知识和成果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也能增强研究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完整word版)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

(完整word版)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

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1、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研究;2、党的创新理论与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3、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研究;4、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研究;5、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6、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创新研究;7、网络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8、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与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模式创新研究;9、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10、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11、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12、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13、高校“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入党工作研究;14、当前高校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15、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16、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途径研究;17、加强党员入党后教育的方式、途径和机制研究;18、新形势下高校党员创先争优的实践途径研究;19、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研究;20、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21、高校“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研究;22、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4、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25、高校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研究;26、高校教工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27、高校部门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28、高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9、高校用工制度改革与全员聘用制实施研究;30、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A 表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申 请 书项 目 类 别研 究 方 向项 目 名 称项 目 负 责 人所 在 学 校(党委盖章)项目起止时间申 请 日 期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制2012年3月项目承诺书申请者承诺: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浸润式”主题思政教育活动的策划路径

“浸润式”主题思政教育活动的策划路径

“浸润式”主题思政教育活动的策划路径作者:幸灵敏来源:《江西教育A》2020年第10期主题思政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以国家重大政治活动、节庆日、纪念日以及社会生活热点事件、话题为契机,围绕某个主题实施的思政教育活动。

“浸润式”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积极创设教育情境,注重氛围营造和过程参与、体验,促进学生学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

主题思政教育活动是载体,“浸润式”教育是方法,二者有机结合,可有力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020年“七一”到来之际,由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南昌师范学院承办,南昌师范学院“青风学堂(江西省红色文化育人基地)”主创的云端思政课——“江西省大中小学生战‘疫’思政课”上线播出,在全省大中小学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这堂战“疫”思政课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为契机、以“感悟战‘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通过师生讲演故事的形式,融情于景、寓教于剧,从设计到实施,是“浸润式”教育方式在主题思政教育中的创新运用。

一、找准切入点,凝练精神,增强思想情感契合度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展现的抗疫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担当的综合体现。

作为一堂50分钟、面向全体大中小学生的主题思政课,从青少年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战“疫”素材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整合后展示给学生,精选出一组代表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战“疫”故事,用他们直击心灵的事迹凝练出爱国主义精神,将整堂课分为“大爱逆行”“平凡英雄”“青春绽放”三个篇章,由“我们在一起”“逆行者”“萤火”“我最亲爱的”“誓言”“春暖花开”6个小故事来呈现,并通过串词、旁白和屏幕背景的渲染,将“七一”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感悟战‘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从学习、感悟、传承三个层面营造情感冲击力、精神感召力,最后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舞台上的集体宣誓作结尾,一气呵成的设计,激发了所有在线听课师生的情感共鸣。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结题审批书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结题审批书
项目实际完成时间
项目计划经费
项目实际支出经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作者
刊物年期、出版社和出版日期、使用单位
注:(1)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请注明年、期;
(2)专著请注明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3)最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者填“使用单位”;
(4)课题组成员填写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批准的、实际参加研究的人员。
最终成果内容简介(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社会效益)(限1800字)
项目经费支出情况
明细
支出额(元)
备注
专家评审意见(评语、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年月日
会议鉴定专家签名
姓名
职务职称
从事专业或工作内容
工作单位
签名
学校主管部门意见:
年月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管部门意见:
年月日
1、此表一式3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学校管理部门和个人各保存一份。
项目编号: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
项目结题审批书
项目类别
研 究 类 型
项目名称
项目批准日期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学校
项目起止时间
填表日期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制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务
职称
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
承担任务
联系电话
最终成果
论文(篇)
研究报告(篇)
著作(部)
计算机软件(项)
项目计划完成时间2、专家鉴定意见应1份原件,其余2份可用复制件。

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

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

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1、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研究;2、党的创新理论与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3、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研究;4、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研究;5、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6、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创新研究;7、网络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8、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与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模式创新研究;9、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10、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11、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12、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13、高校“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入党工作研究;14、当前高校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15、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16、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途径研究;17、加强党员入党后教育的方式、途径和机制研究;18、新形势下高校党员创先争优的实践途径研究;19、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研究;20、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21、高校“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研究;22、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4、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25、高校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研究;26、高校教工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27、高校部门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28、高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9、高校用工制度改革与全员聘用制实施研究;30、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A 表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申 请 书项 目 类 别研 究 方 向项 目 名 称项 目 负 责 人所 在 学 校(党委盖章)项目起止时间申 请 日 期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制2012年3月项目承诺书申请者承诺: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探究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探究
赁2 O l 3 . Ⅱ
党 建 研 究
新 时 期 高校 党 建 工 作 探 究
汤 印 大
( 南 昌大学 科 技 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2 9 )
高 校 党 建 足 党 的 建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进 一 步 加 强和改进高校 党 建工 作 , 是 高 举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旗
建工 作 会 议 代 表 时 强 调 , 要 全 面加 强 和 改进 新 形 势 下 高 校 党
为 了壮 大 学 校 党 组 织 的 力 量 , 增强 党组织 的影 响力 , 各
地每年都要发展 一些积 极分 子加入党 组织。多数 高校 党组 织是 紧紧依靠每个党员教 师做 好工作 的, 党员 中的绝 大多数
义。

随着 E t 前社会形势 的变化 , 高校 毕业生党员 的组织 关系 难转移问题越来越 明显 。一是随着就业压力 的增大 , 现在待
分配的毕业生不断增 多 , 待其 毕业离 校之后 , 我们 很难 联系
到学生 , 而其 本 人 也 没 有 意识 到 积极 主 动 地 解 决 其 个 人 的党
以上 问题尽管是 在少 数高校存 在 , 但必须 引起各级党 组
织 的高度重视 , 如不认 真对 待 . 势必影 响党对 高校 工作 的领
导, 影 响党的路线方 针 政策 的贯彻 落实 。因此 , 为 了保证 高
校 的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和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我 们必须坚 持党 要管党 的原则 , 切 切实实把高校 的党建工作搞好。 二、 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党建工 作 面 临 的形 势 已经发 生 了许 多新 的变 化 。
3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