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自我小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二-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试题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粤教版-语文-高二-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试题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8分)A.白朴的《天净沙·春》中的“小桥流水飞红”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是以景写情,表现了类似的情感。

B.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散曲多首,语言质朴,风格清丽。

C.乔吉,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张可久合称“张乔”。

其作品多吟咏山水,写法上重视技巧,讲究词藻音律,风格典雅清丽,为元散曲婉约派代表。

D.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产生的新诗体,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它的艺术风格为雅俗共赏,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解析表现的情感不同,白朴的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马致远的抒发了“断肠人在天涯”的伤感。

答案A正宫越调hslx3y3h天净沙·夏白朴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这首小令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景。

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凉爽,高楼前树阴直垂到画檐。

纱帐藤席上,一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子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

整个画面没有夏日的燥热、喧闹,而是静谧、清爽,抒发了恬静、悠闲的感受。

打印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四单元+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四单元+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他论散曲结构,曾说过:“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他常与张可久并提,后人认为他的成就比张可久高,他被称为元代的“曲家翘楚”。

辽西老张大哥性情散淡,终日在家吟风弄月,烹茶饮酒,描绘丹青,又极喜好元人散曲,每日一曲一书,自娱自乐。

颇让人羡慕。

曾经问过老张大哥为何极喜散曲,他说:“就喜欢读这清新活泼,语言通俗易懂,铺陈挥洒不留馀蕴之口语方言的散曲,可能是它与生活更近吧。

”总觉得言语粗鄙直白,无唐诗宋词的瑰丽婉约,又因元一朝存世不过八十七年,【课内挖掘】白朴与山东阿胶1233年,也就是金哀宗天兴二年,蒙古大军攻破金都城开封,烧杀劫掠,一个名叫白朴的年轻人在兵乱中与母亲失散,被诗人元好问带到山东聊城避难。

这一段经历导致两个后果:一是白朴立志不做元朝官吏,于是便游山玩水,饮酒作曲,后来居然成为元曲四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驾齐驱;二是在聊城的经历使他对阿胶印象深刻,并作曲一首: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

这一曲牌名叫《秋夜梧桐雨之锦上花》,在元朝就已经广为流传。

《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写唐明皇宠爱杨贵妃,长生殿七夕盟誓,沉香亭舞霓裳,歌舞欢乐,不料安禄山等叛乱,明皇仓皇出走,行至马嵬坡,将士迫明皇缢死贵妃。

贵妃死后,明皇思念成梦,醒来正听见雨打梧桐,更添愁闷。

只好以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的方式缅怀岁月,保养天年。

在此之前,关于唐代服用阿胶的风气与方式,我们曾经谈到,杨贵妃“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至于暗服的方式,究竟是不是阿胶一碗、芝麻一盏之类的方式,没有任何交代。

至于唐明皇是否以“阿胶一碗,芝麻一盏”之类的方式,“保了天年,有了本钱”,唐代文献更没有记录,相反当时记录的是“治一切风”“阿胶主风最甚”。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doc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课时训练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一、夯基训练1.根据语境,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这首小令中,写瀑布比喻奇妙,夸张惊人,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

”答案: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默写。

除能够背诵、默写之外,还要求能够理解句子的内涵,这样才能根据题干要求写出准确的句子。

2.填空。

乔吉,字,作品集有。

白朴,字,号,有等作品。

答案:梦符《乔梦符散曲》太素兰谷《墙头马上》二、延伸阅读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驻马听】吹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表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参考答案: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

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

解析:这首小令主要表现了吹笛人高超的技术。

笛声一起,便“裂石穿云”,可以想象笛声是清亮的,老天都会感动。

而“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则更深层次地表现笛声的优美,笛声让鹧鸪听到都会摇摇欲坠,梅花听见都会飘落化作“黄昏雪”。

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古曲《梅花落》是感伤离别的曲子,作者听到这样美妙的笛声,这样凄哀的曲子,不由地想起家乡,想起自己的亲人,勾起离别之痛。

这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着力夸张渲染吹笛人的高超技术和笛声的优美的同时,将感情更深入了一个层次,使这首小令让人读来更为感动,达到了感情和艺术上的统一。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55010023)【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 即景抒情诗四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 即景抒情诗四首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碣.石偈.子谒.见暮霭.喝.斥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A.形形色色B.茕茕孑立C.忍无可忍D.蛰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4.把下列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打个比方,学习有点像风,我们肉眼看不见风,只是根据刮风的结果(如树枝摇动)来判断风的强度。

②同样,我们也只能通过测量学习的结果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以及学习的性质。

③正因为如此,学习与成绩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性。

④也就是说,学习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测量的只是学习结果。

⑤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

A.⑤④①②③B.⑤④②①③C.④⑤③①②D.④⑤③②①二、能力提升5.阅读《登幽州台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

5山水田园诗四首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储光羲《钓鱼湾》)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身世简单,但总让后来人捉摸不透。

有人说他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一种精神追求、效法古人而隐居;是为出仕造声势;有人说他考进士落第孟浩然好乐忘名: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

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

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

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

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

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

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他事情。

一个求仕的大好机会失掉了,而他事后也毫不后悔,其“好乐忘名”的程度实在让人感叹!徽州小游与当地人攀谈几句,知道了好的去处:斗山街的明清建筑、许国牌坊、陶行知公园、新安碑园、黄宾虹纪念馆。

放下行装,抖擞精神,背上相机,我便轻装上阵了。

站在太平桥上,便感到了一江两岸的气势。

江为练江,是新安江的上游。

唐代孟浩然有诗赞曰:“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不错。

古人云“澄江如练”,但这里倒不知是江如练还是练如江了,真想随一船顺游而下直到新安江,必有机会体会“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境。

对岸山上葱翠中一古塔耸立,起翘的檐角上似垂风铃。

从形制上看年代久远,“深山藏古寺”,那里一定有可看的。

不急,先神游一番徽州老街再说。

一、基础巩固1.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的20个字中却包含了大量信息:日暮江畔夜景,游子旅客愁情。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练习 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练习 含解析

,学生用书[P107~108])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这首写瀑布的小曲,没出现“瀑布”二字,那么,瀑布的形象是通过哪几个词表现出来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解析:这首小曲写法别致,从瀑布的形、色、气势和感觉等描写瀑布。

答案:用“石壁”写其全貌,用“冰丝”写其外形,用“悬霄汉”写其高,用“怯衣单”写其寒,用“白虹”“玉龙”“晴雪”写其色,用“饮”“下”“飞”写其气势。

2.这首小曲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解析:抓住描写瀑布的关键词语可以发现,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比喻。

答案: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展现瀑布之壮观,主要得力于比喻手法的运用。

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3~4题。

【越调·天净沙】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请对“春山暖日和风”展开想象,用文字把三幅画面勾画出来。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 李清照词二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 李清照词二首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仙.境翩跹.掀.起纤.尘不染鲜.为人知B.窖.洞肴.馔姚.姓摇.唇鼓舌尧.天舜日C.伎.俩社稷.滑稽.按图索骥.心有余悸.D.掮.客潜.能虔.诚黔.驴技穷谦.谦君子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A.打肿脸充胖子B.乐此不疲C.李代桃僵D.肆无忌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B.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由于“醉驾入刑”增加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提高了违法者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一些醉酒司机为逃避检查驾车冲闯执勤卡点,伤害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_____________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_____________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_____________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二、能力提升5.阅读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然后回答问题。

粤教版-语文-高二-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同步试题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粤教版-语文-高二-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同步试题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名句积累】1.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倪瓒《越调·小桃红》)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越调·天净沙·秋》)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4.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

(胡祗遹《中吕·阳春》)5.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

(钱霖《【般涉调·哨遍】看钱奴》)6.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白朴《双调·驻马听》)7.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干。

(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8.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

(一分儿《双调·沉醉东风》)9.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卢挚《【双调·寿阳曲】别珠帘秀》)10.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卢挚《【双调·沉醉东风】秋景》)【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诗意:白云飘来,山势迷蒙,景物更佳。

白云飘去,山色晴明,美如图画。

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

我倚着手仗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看见了山那边的风景:野鹿在山草丛中安眠,山猿在野花中玩耍。

我爱这变幻迷人的云霞,爱这秀丽的山峰,它的富贵无法估计。

我边走边看,那云山对我也充满爱意。

赏析:前四句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

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

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

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

但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 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蟾.宫/婵.娟勒.索/勒.紧沉疴./坎坷.B.稂.莠/津梁.露.水/露.骨骠.骑/镖.局C.僭.越/客栈.哈.达/哈.欠隽.秀/镌.刻D.畸.形/稽.查拘泥./泥.淖昳.丽/卷帙.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金文明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è”并没有错,显然是无稽之谈。

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

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A.强不知以为知 B.无稽之谈 C.无可非议 D.乌龟垫床脚——硬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公务用车选用车型都是国产的,外资和合资企业的无一款入选,自主品牌将独享每年高达千亿元以上的市场蛋糕。

B.有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最古老的祖先是生活在5亿年前的一种形似蠕虫的生物——皮卡虫,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C.年仅22岁的正教授级硏究员刘路3月31日前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领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

D.就像越南战争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一样,虽然美军在伊拉克伤亡远不及越战,但是这场战争可能形成美国单极时代终结的标志。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__。

要使读者看不到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⑤便是死症⑥便太浅显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二、能力提升5.阅读乔吉的《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石壁高垂雪练寒”一句是如何来写瀑布的?下文中哪一句话与之相应?请简要分析。

6.阅读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这首小令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全是白描。

请就全词简要分析“春景图”的构图艺术。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殿前欢】夏薛昂夫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①。

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

有丹青画不如。

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

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注:①冰壶:指月亮。

(1)曲中作者为什么对西湖的夏日景象产生出了“有丹青画不如”的感受?(2)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薛昂夫曲中“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都有表现流连忘返、乐而迷路的相似之处,但在表达这种感情的写法上有所不同。

试简要说明这种写法的不同。

8.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三、语言运用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10.(2012·安徽卷)安晴同学一直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天,安晴向协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

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安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安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华: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

安晴:哦,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

李华: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晴:好的,我出个小节目。

参考答案1.解析:A项,chán,lè/lēi,kē/kě;B项,lánɡ/liánɡ,lù,piào/biāo;C项,jiàn/zhàn,hǎ/hā,jùn/juān;D项,jī,nì/ní,yì/zhì。

答案:C2.解析:A项,“无可非议”应改为“无可厚非”。

答案:C3.解析:A项,成分赘余,去掉“以上”;C项,表意不明,“前”既可作形容词,表示以前之义,又可作动词,表示往前走之义;D项,搭配不当,“形成”改为“成为”。

答案:B4.解析: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句③④中,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而句④能。

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押韵的有首句的“营”,句①中的“成”,句④中的“整”和句⑤中的“症”。

因此选B项。

答案:B5.参考答案:“石壁高垂雪练寒”写瀑布依托的对象是壁立千仞的石崖。

高垂,写瀑布高居壁顶飞流直下。

雪练,写瀑布的颜色像一匹雪白的飘绢。

寒,写出由“雪”而生的冷感。

仅仅这一句,已极其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全貌。

下文与之相应的是“露华凉,人怯衣单”,这一句说明了“寒”的因由和作者的切身感受。

6.参考答案:首句是广阔的春天背景,二、三句写大背景衬托下的人家,但并非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写“小桥流水人家”里的那户小小的独户之家,而是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大院人家。

在这院子里有别致的栏杆、雅致的楼阁、可凭窗远眺的帘栊、吐翠的杨柳、摆动的秋千,人似乎听见大院中少女嬉戏的笑语欢声。

二、三句的这种描绘,可谓结构中的主体,犹如文章中的“猪肚”,它使读者感悟到春光图里的主人公不是自然景色,而是活跃的人家。

有了如上所见的“背景”和“主体”还不完整,也不完美。

最后一句写“氛围”,以院外大自然的景色“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入曲,殷实的大院就显得更加和谐与春意盎然了。

短短篇幅,精辟文字,能结构出如此完美的图景,《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小令精品。

7.参考答案:(1)看到的是西湖夏日柳枝扶疏、碧水万顷、月影沉璧、流莺啼鸣、笙歌婉转、青年男女互唤嬉戏的景象,感到难以用笔画出。

或: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实有虚的美丽动人景象,感到难以用笔画出。

(2)李词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出的是担心和“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而薛曲则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出对西湖喜爱的感情。

8.参考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9.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情景演绎式扩展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在本题中就是要扣住“悠然”二字,而陶渊明的“悠然”是通过南山的幽静朦胧映射出来的。

参考答案:远处的南山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清澈的泉水沿着崎岖蜿蜒的沟涧涓涓奔流,发出汩汩的声响。

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里缓缓飘出,将整座南山笼罩在一片雾海之中,像梦一样轻柔而缥缈。

10.解析:该题着重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对话的情境,内容的补充要注意两人对话意思的进程,前后要能衔接得上,不能“答非所问”;还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说话者的身份,要有礼貌等。

答案示例:①你好!我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吗?②请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③我想参加,有哪些内容呢?④太好了!我们还打算跟他们联欢呢,你能出个节目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