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文化设施,对于推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1. 数字化馆藏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数字化馆藏建设。
通过数字化处理,已经将大量文献、图书及期刊转化为电子资源,方便用户检索和使用。
数字化馆藏的建设也对馆藏资源的长期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信息技术的普及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现在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自助借还书、智能检索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图书馆APP,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3.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利用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对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读者信息管理以及馆藏数据统计等功能。
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1. 加快数字化馆藏建设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将会加快数字化馆藏建设的步伐。
未来,数字化馆藏将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图书和期刊,还将包括音像资料、地方志、古籍善本等特色馆藏资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 强化馆藏资源共享未来,高校图书馆将会更加强化馆藏资源的共享。
借助于信息技术,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将馆藏资源进行共享,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云技术将馆藏资源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联动,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
3. 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未来,高校图书馆将会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愈发引人关注。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进程,因此,高校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 教育信息化的进展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如课件、录播、网上测试、作业提交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便捷。
在管理方面,高校管理系统的建设也相当的完善,使处事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科研方面,科学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大型通用软件平台和大规模科学计算中心的建设等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 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尽管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宽广的发展前景相比,它面临的问题,不言而喻。
首先是网络教学缺乏规范,很多学校仅仅是使用了在线教学平台,而且教师纷繁复杂的录制课件,甚至有些了只是将以前的“PPT”根据需要切割组合成课件。
其次是知识产权问题,一些高校的信息化教育中存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短板,或者是未取得相关教育知识产权,这样更会带来知识产权的争议。
此外,还有安全和保密问题、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1. 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未来,高校将加强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对教学平台、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未来高校也将更好地运用云计算技术,把各项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云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3. 网络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校将更加注重网络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未来高校将逐渐意识到,发掘并培养更多的网络人才,代表着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所以高校将以拥有网络人才为基础,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
202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2022年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平稳中透着坚决、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进展,更加注意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布满了期盼。
慧聪行业讨论依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进展现状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进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22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育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22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
回顾2022年的教育信息化,培育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冲突,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育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培育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行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进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
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将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连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沟通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意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供应人才支持和学问贡献。
同时确定了将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22-2022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投入额226.8250.8272.6304.8增长率9.0%10.6%8.7%11.8%从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来看,硬件投资仍旧占据肯定优势,份额在68.0%,但从2022-2022年的变化看,它的份额呈现渐渐下降的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仍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现有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现状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与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推动教育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渐普及,例如在线教育、网络课程等,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代表之一,它能够方便地将教育资源传达给学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许多知名高校也开始提供MOOC课程,供大家免费学习。
在线课程不仅能够使得普通人们接触到高端的教育资源,也为教育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在线教育的盛行,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机会平等化。
2、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另一象征。
教育机构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 把信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校园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智慧校园工程覆盖了各个教育领域,包括教学、管理、生活等各方面。
二、现存问题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全国各地普及,但仍需关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现存问题大部分与技术、资源和教育内容的质量有关。
1、技术问题尽管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但由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更新速度快,部分教育机构和教师还没有尽快跟上新技术的使用和学习,导致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并不理想。
此外,大多数学校缺乏保障网络的投入,使得网络会有死角,导致教育信息化应用上的阻碍。
2、资源问题尽管教育信息化当中包含了许多可以供教师、学生参考的资源,但教师们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分析和筛选资源。
同时, 由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部分教师不知如何挑选优质的资源来加强教学效果。
另外,一些教育资源的质量无保障,也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带来了隐患。
3、教育内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课程的质量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培养信息素养等重要职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转变和发展。
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电子图书馆、数字资源库、数字化图书馆等信息化建设项目纷纷涌现,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的阅读和查询服务。
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元化自主学习的机会。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快,维护成本较高,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
针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研究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促进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
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促进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图书馆成为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的转型与发展。
2. 正文2.1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场馆和学习资源库,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学术信息资源的中心,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向。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文章将介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提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数字化资源建设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数字化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量的纸质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扫描、转换成电子文档,形成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
这些数字化资源不仅方便了师生的查找和使用,也提高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水平。
2.自动化设备应用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设备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助借还书系统、自助查询终端、RFID标签应用等,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了师生的图书借阅和查询。
3.网络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也日益完善。
通过建立图书馆网站、数字资源检索系统、学术资源库等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网络信息服务,满足了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
4.智能化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读者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图书馆资源、读者服务、财务管理的全面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以上就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深度融合教学科研需求随着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将更加深度地融合教学科研需求,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朝着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图书馆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书籍借阅服务,而是更多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服务。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效能、拓宽服务范围。
本文将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建立了校园网和教学网,实现了宽带网络的覆盖。
同时,高校还建设了各类实验室、学习空间等教育信息化的场所。
2. 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
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逐渐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灵活性强的教学模式。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3. 学习资源共享: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学习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构建数字图书馆、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来自不同高校、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4. 管理与服务改进:高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信息化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所有有关学生、教师以及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服务都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数字化、网络化处理。
这些改进提高了办事效率,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加强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趋势1.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各个环节。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校可以进行更加精准的学生评估、个性化的学习推荐、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智能化发展。
2. 移动学习的兴起: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一种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获取。
移动学习的普及将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 大数据的应用:高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与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利用信息化优势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推进模式,更好地实现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
因此,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了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培养优秀社会人才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证。
基于此,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教学管理引言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对高校维持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可以加速高校信息化教学,并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保障。
予以高校教学工作充足的创新改革机遇,借助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各高校之间可以实现更加充分的交流与了解。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将教育信息化充分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
2012年以来,教育部不断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
有关部门在会议上对于教育信息化做了众多战略部署,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包含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多元技术的教学网络环境。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合理推进信息化教学,能够优化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能够巧妙地结合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校的实际发展,充分发挥新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的优势,这对于提高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培养优秀的高校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状况(一)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方式存在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共享方式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之所以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让位发挥出充分作用,是因为高校自身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和需求
缺乏顶层设计 院校资金投入不足 缺乏政策性保障措施
缺乏专业人才 应用软件跟不上需求 信息化未采用国家标准
16%不知如何 查询相关标准
所需的外部支持与服务
技术培训 信息化规划培训 协会\机构\单位交…
项目管理培训 其他 3
156 150 143 97
二、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
1. 校园信息化支持服务
信息化部门投入情况
制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绝大多数学校认为信息化投入较高或很 高,认为很少的仅4%
相比较而言,211院校的信息化程度投入更高
高校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学校下拨的信息 化经费和学校信息化常规经费,高职高专的大 部分经费都来自于信息化部门之外
65.87%普通全日制高校和63.46%高职高专院 校认为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 超过60%211院校认为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及 系统整合不够
闻
化
发
展
布
示
需要继续推进:
42%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使用 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40%教室/会议室预约系统 39%建立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26%建立科研项目交流平台 20%建立科研知识共享平台
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课程学习资源 图书馆数字资源
校园新闻资讯 问题交流咨询 整合加工的网络学习资源
其他
30 53 64
其他
计算中心 信息化管理
办公室 图书馆
电教中心
网络中心
校园卡中心
22 38 66
96 104
未建立指导机构
其他
地方高教处
学生会
发展规划部
教代会
134
信息化专家组
139
党政联席会
0.00%
高职高专院校 一般全日制高校 211院校
20.00% 40.00% 60.00% 80.00%
一、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机制体制保障
院校个数
信息化队伍学历情况
各院校信息化部门人员博士学历分布
156
0-2 172
17
8
1
3
2-4
4-6
6-8
8-10
人数区间
正高级职称人数
11
2
4
0
3
0-2
2-4
4-6
6-8
8-10 10-12
一、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机制体制保障
信息化部门组织与实施情况
贵校设置了哪些信息化服务机构
向学校信息化部门提出指导意见的机构
学校信息化经费来源
很少 信息化投入程度
4%
一般 24%
很高 33%
较高 39%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41.65% 42.66% 31.13%
211院校 一般全日制高校 高职高专院校
56.17%
34.12% 25.60%
31.74% 24.22%
12.70%
0.00%
学校下拨信息化经费
学校信息化常规经费 信息化信息部门外经费
一、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机制体制保障
信息化资金和设备情况
2012-2013年信息化部门建设投入资金分类统计
合计
126,270 116,958
信息化部门计划外收入
46,499 36,323
学校下拨的信息化建设年度经费 学校信息化部门的常规运行经费
87
11% 30%
16%
二、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
2.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高等院校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
尚在起步 14%
已经完成 22%
正在建设 基本实现
38%
26%
已有48%的院校完成了建 立开发工作;
38%的院校正在建立;
14%的院校也已处在起步 阶段;
所有参评院校均已开始进 行信息系统的建设。
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基本已经普及整个 校园
75%身份认证系统支持跨校区访问
25%身份认证系统支持跨学校访问(跨 区域的联邦认证)
65%身份认证系统支持移动信息平台
68%提供一个账号支持两个或多个设备 上网
社交网络账号提供的内容服务
141
125
127
39 6
招
重
校
可
其
生
要
园
转
他
新
文
载
2012-2013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投入资金累计 107
0-500
51
11
500-1000
1000-1500
资金金额(万元)
17 1500以上
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和未来打算
购买成套软件产品(137所)
18 51
115
用外包系统,很多定制(123所)
44 48
51
用外包系统,少量定制(125所)
CITO(首席信息技术官) CIO(首席信息官) 0.00%
50.00%
100.00%
高校信息化规划制定情况
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 散落在学校总体规划中
单列信息化规划 0.00% 20.00% 40.00% 60.00%
一般全日制高校 高职高专院校 211院校
80.00%
60%的211高校,60.8%的普通高校以及50%的高职高专有单列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提供给学生的公共计算机装备情况和发展预期需求
公共计算机类设施更新频度政策
不同计算机更换周期不同
29%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防范措施
减少5%
没有正式规定
多个数据中心提供冗余
39%
36%
不变46%
69%由院系提供
4年以上
25%
签约其他学校做异地备份 2%
增加 49%
3-4年
6%
三年内 1%
签约某商业机构
5%
签约某政府机构 0%
给
校
校
未
运
与
自
建
营
运
建
成
商
营
自
或
商
维
进
共
行
建
无线网络建设模式
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建设模式
三、高等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 网络建设水平
全校网络接口(布线的网络接入点)总数(个)
88
40
42
33
5000以下 5001-10000 10001-30000 30001以上
各档终端用户网络连接点数总计
2011年 2014年
2011年 2014年
2011年 2014年
2011年 2014年
2011年 2014年
2011年 在各地区分布及所属类别占比情况
各地区参与调研学校的占比情况
西南地区 12%
西北地区 9%
华中地区 14%
东北地区 12%
华北地区 14%
华南地区 6%
校园网出口带宽
5G及以上
2G-5G(含2G,不含5G)
1G-2G(不含2G)
500M-999M
100-499M
100M以下
7
30 53
48 32
43
校园网的主干带宽利用率
29
69
46
63
30%以下 30%-59% 60%-79% 80%以上
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平均利用率
6
30
64
112
30%以下 30%-59% 60%-79% 80%以上
调查共分为4个问卷面向四个方面,共回收932份问卷:
校级信息化管理部门 信息中心/计算中心 网络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 教育技术中心
1 教育信息化规划与管理现状 2 信息化应用系统发展现状 3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4 信息化教学及资源建设现状
总体介绍
参与调研的各高校在各地区分布的情况
2011年 2014年
公共机房平均每台电脑每天利用时间(小时) 132
54 20 2 A、1小时以下 B、1-3小时 C、3-8小时 D、8小时以上
对师生自用电脑提供维护支持服务(如重装系统、杀毒)
去年做过灾难恢复测试
D免费提供有限服务
85
其他
C个别院系信息化人员提供这类服务 B提供收费服务
28 7
无防范措施
A不提供这类服务
3.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具体情况
90%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 88%覆盖全校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82%提供带校名后缀的电子邮件系统 74%院校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 74%建立科研管理数据库 63%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交换系统 65%院校建立了校园信息门户 58%在社会化网络上开通官方帐号 53%配备可交互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27 11
29
三、高等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 网络管理情况
85%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57% 是开放的网络 78% 无线网络速度流畅 71% 已经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49% 收费 44% 有补贴
无线网络建设模式
33%
18% 15%
34%
交给运营商
学校与运营商共建, 学校主导 学校自建自维
尚未建立全校网络覆 盖
64,029 67,031
49,250 51,757
2013年(万元) 2012年(万元)
2012-2013年信息化设备更新情况
新增
132572
淘汰
登记拥有量
111579
28868 7477 1387
服务器
16827 5864 367
大容量存储
32091 12812
26433 9047
高性能计算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