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合集下载

《旅游地生命周期》课件

《旅游地生命周期》课件

总结词
维护品质、稳定市场
详细描述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稳定阶段,应对策略主要是维护产品和服务品质,保持现有市场份 额。这一阶段,旅游目的地已经相对成熟,吸引了稳定的游客群体,需要注重维护和提 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持游客满意度。同时,也需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份额,防止竞争
对手的侵蚀。
停滞阶段的应对策略
总结词
案例三:丽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
01
丽江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和停滞
阶段。
影响因素
02
丽江旅游地生命周期受到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政
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发展策略
03
丽江应加强文化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以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
THANKS
02
有利于预测旅游地的未来发展趋 势,为旅游投资和经营提供决策
支持。
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 略,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吸引 力。
03
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02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探索阶段
总结词:旅游地处于起步 期,知名度低,游客数量 少。
旅游地开始受到外界关注 ,有少数游客前来探访。
04
当地旅游业发展面临瓶颈, 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创 新点。
01 03
详细描述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地的 吸引力逐渐下降,游客数量 增长缓慢或停滞。
衰退阶段
总结词:旅游地进入衰退 期,游客数量减少,旅游 业萎缩。
详细描述
由于各种原因,如自然灾 害、社会动荡或竞争激烈 等,旅游地的吸引力逐渐 下降。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授课学时:总学时(45)学分:3课程性质:《旅游地理学》的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资源与环境相关的本科专业的一门必选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该课程传授有关旅游行为与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旅游行为时空变化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旅游学科、地理学科的相关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旅游、地理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知识: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环境容量;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 正确的认识旅游行为能力;¨ 能够利用所学的旅游地理学的时空理论分析现代旅游行为;¨ 具备自学更高的与旅游学科、地理学科有关理论能力。

态度与情感:增强对旅游行为深入理解的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旅游、地理相关学科的乐趣。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在修读基础地理课程或基础旅游课程的基础后修读本课程。

课程内容:第一章导论【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和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重点与难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论教学内容(学时)3个课时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作业与思考】1 简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简述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旅游地理研究回顾【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理解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掌握现代旅游地理学(国外旅游地理学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旅游地理学 教学课件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旅游地理学 教学课件

表6.1 颐和园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比率
(引自保继刚,1987)
日期
外地游客/% 本地游客/% 抽样量/人
1983.8.10星
69.01
30.99
784
期四
1983.8.14星
48.05
51.95
949
期天
1985.6.6星
73.95
26.05
574
期四
1985.6.9星
71.68
28.32
977
2020/6/16
期天
游客量/104人
12100200
10100000 800
600 400
200 0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年份
2020/6/16
图6.2 颐和园游客年变化曲线 (引自:保继刚,1998)
游客量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 三个方面:
· 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 · 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 · 作为预测工具
就中国情况而言,布特尔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2020/6/16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 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
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年份
游客量
图6.6 建水燕子洞年游客量变化曲线 (引自保继刚,1998)
2020/6/16

旅游地理学重点

旅游地理学重点

旅游地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及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3、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1、我国旅游地理学代表著作(27)《诗经》——颂扬了殷商西周时代的民间出游。

《山海经》——被认为是中国最早记述山川风物古迹的典故。

《汲冢书—穆天子传》——以神话传奇的色彩描绘周穆王驾八骏出游西域的故事。

《史记》——司马迁——“纵观山川形势,考察风光,访问古迹,采集传说”。

——《货殖列传》含有丰富的旅游地理学内容。

《西域风土记》——班勇——西域长史,以亲身见闻所撰写。

《吴时外国传》(《扶南传》)——康泰(中国最早到海外的海上旅行家之一)——出使南海的经历和途中从传闻中了解到的一百多个国家的情况。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法显(东晋)、玄奘(唐)——中亚和南亚的古代历史、山川风物、宗教艺术。

《水经注》——郦道元——描写河川、综合性地理名著。

游记文学:元结《石溪记》、柳宗元《永州八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石钟山记》、……《梦溪笔谈》——沈括——寓科学研究于旅游《西游录》——耶律楚材《长春真人西游记》——李志常宋赵汝适的《诸蕃记》、元王大渊的《岛夷志略》、明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以及清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宋元明清时期记述海上旅行以及中外海上交通盛况和东南亚、南亚、东亚诸国见闻的姐妹篇,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海上丝路和海上瓷路的兴衰。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与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

它涉及对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旅游动机的理论与实践- 旅游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模式与规律- 旅游者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策略-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3. 旅游地的发展与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旅游地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旅游地的管理模式与政策制定4. 旅游区域影响- 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旅游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旅游区域影响的评价与调控5. 旅游规划与设计- 旅游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旅游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旅游地的规划设计与案例分析三、旅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旅游者的旅行模式2.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3. 旅游媒介(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企业的市场策略4. 旅游支持系统(政策、环境等)- 旅游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旅游环境的质量与保护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 深度访谈- 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2. 定量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模型构建- 实证研究3. 实地考察方法- 考察目的地的选择- 考察内容与方法- 考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4.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经济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生态学视角五、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 初始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旅游地理学的起源- 早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确立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旅游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引言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对旅游活动认识的深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旅游地理学课件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旅游地理学课件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25
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




保继刚在对丹霞山进行研究时指出影响该旅游地生命 周期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形象危机和景区开发不足。 保继刚研究认为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旅游资源的共性大、独特性小和空间竞争替 代性强。 谢彦君在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认为直接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是需求因素、效应因 素和环境因素。 伍海琳在强调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需求因素、效应 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同时,也给出了针对旅游地生命周 期各项影响因素的控制策略。 李亚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部因 素和外部因素。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唐承财 旅游管理学院
1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背景、掌握旅游地生命 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 论研究进展等内容。
学习重点与难点

理解掌握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述和案例分析
2
主要内容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
22
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与 阶段特征也作了探讨。一些研究肯定了Butler的旅游 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标准。 保继刚认为肇庆七星岩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与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非常一致。 陆林研究认为,黄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 索阶段与参与阶段,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 黄山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方向。 杨效忠对普陀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支持了Butler 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曲师大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曲师大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郭来喜,1985)二、中西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一)英国,皮尔斯(Pearce,1989)1.供给的空间模式2.需求的空间模式3.旅游地地理4.旅游流5.旅游影响6.旅游空间模型(二)郭来喜(1985)1.旅游地起因及其产生的地理背景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3.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及其技术经济评价、开发利用论证4.旅游区(点)布局与建设规划5.旅游区划与旅游地域组织体系6.适合不同对象的旅游路线组织与方案设计7.旅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8.旅游业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作用与影响两位学者的观点在内容上差异:前者偏重研究旅游主体的研究,后者偏重于旅游客体研究。

两位学者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后者主要为定性、经验性研究。

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组成。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对旅游客体的研究。

地理学者将旅游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来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旅游通道。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随着大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出现了许多新的旅游方式,如:生态旅游、替代性旅游、自然旅游等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随之出现。

1.研究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但重点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3.从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为主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的融合研究,注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二、《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分析与讨论
1.为什么丹霞山通过阳元石景区的开发走上 了复苏之路?
2.为什么七星岩经多方努力却仍不能遏制衰 退的趋势?
3.为什么鼎湖山通过负离子开发使游客量与 游客停留时间都增加?
22
23
鼎湖山与七星 岩的接待情况
24
原因分析
鼎湖山、丹霞山和七星岩,这三个旅游地衰退的原因 不是重大突发事件,也不是政治、经济原因,即不是 外部原因。
30.99 51.95 26.05 28.32
784 949 574 977
6
游客量/104人
1200 10100200 8100000 600 400 200
0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年份
图6.2 颐和园游客年变化曲线 (引自:保继刚,1998)
28
七星岩衰退的形象要素分析
在 google 上 输 入 “ 旅 游 + 旅 游 线 路 + 肇 庆 + 七 星 岩 +** +”搜索结果(限在过去一年内更新过的网页):
29
鼎湖山复苏后的形象要素分析
在 google 上 输 入 “ 旅 游 + 旅 游 线 路 + 肇 庆 + 鼎 湖 山 +**+ ”结果(限在过去一年内更新过的网页):
系列基础设施,树立了良好 的形象但仍然难以遏制游客量
面临衰落的市场(保继刚,1999)
下滑的趋势。
鼎湖山 开发游乐园等新景点,改造了 旅游产品单一:“到飞水潭照一张像,
基础设施,仍然难以遏制游客 到鼎湖山烧一柱香”;
量下滑的趋势。
形象危机:“清,清不过鼎湖山的水;
绿,绿不过鼎湖山的树” ;
空间竞争剧烈,面临一个衰落的市场 (吴楚材等,1998)。
25
旅游承载力的影响
受休假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景区临时性超负荷 现象普遍 ,但长期超负荷现象较少,并且这些出 现超负荷的景区却被预言为处于永久成熟期如黄山 (陆林,1997)、故宫、颐和园(保继刚,1999,徐 红罡,2001)。 国内旅游者感知容量容忍度较高,景区承载力瓶 颈主要是生态容量问题,但除极少数生态极其脆弱 的景区外,这些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负面影 响。目前景区遇到的容量问题实际上大多是游道容 量问题。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9时57分25秒 09:57:2521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9时57分25秒 上午9时57分09:57:2520.10.21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120.10.2109:5709:57:2509:57:25Oc t-20
•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是非替代性竞争。
36
三、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特点 • 非遍在性旅游资源 • 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 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
37
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 影响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 影响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石林
3
接待容量 量饱 合 域










A



B



C
D
E
时间
图6.1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
(引自Butler R W, 1980)
4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 个方面: · 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 · 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 · 作为预测工具
就中国情况而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 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的地位级别和可进入性,而以地位级别为主要。 • 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替代性竞争是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38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9:57:2509:57:2509:5710/21/2020 9:57:25 AM
12
13
14
15
16
17
The rejuvenation of Mount Danxia
Image crisis Plan a new attraction Yangyuan Stone
18
Yangyuan district
19
Yangyuan Stone
20
The results after Yangyuan Stone opened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09:57:2509:57Oc t-2021-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9:57:2509:57:2509:57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120.10.2109:57:2509:57:25October 21, 202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年份
游客量
图6.6 建水燕子洞年游客量变化曲线 (引自保继刚,1998)
11
Introduction: about Mount Danxia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年份
图6.4 广东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洞、曲江狮子岩 洞和云南弥勒白龙洞的游客量年变化曲线 (引自保继刚,1995)
宝晶宫 古佛岩洞 狮子岩洞 白龙洞
9
游客量/104人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本章提要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 旅游地空间竞争
1
第一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 研究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几个演化模型,如 戈曼森(Gormsen E)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 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c J M)的旅游发展模 型,奥珀曼(Oppermann 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 空间模型(Pearce D,1995),但受到学者们广泛 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Butler R W)的旅游地 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30
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
产品会老化,形象危机、复苏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什么?
旅游地形象传播的渠道与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判断及其对 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影响
所以,推动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最本质的原因是市场 (市场需求),如果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从根本上不再符 合市场需求,则该旅游地很难通过改善形象来走向复苏。
31
旅游衰退与复苏的驱 动力是市场,其中最 关键的是潜在客源市 场
32
旅游者的 心理图像与旅 游地的生命周 期(Plog,1974, 2001)
33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
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解释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可以用引力模型来分析。
旅游研究中的基本引力模型为
Tij=G * PiAj /Dijb
26
旅游形象的影响
旅游地
衰退的表现
衰退的直接原因
丹霞山 游客量停滞增长;
根源在于形象危机:是由于景区开发不
游客停留时间短,住宿率低; 足和现有景区老化而引起的旅游者对旅
总体经济效益不高
游地的综合感知印象危机(保继刚, 1995)
七星岩 尽管有关方面非常重视,先后 产品不再时兴;
开发游乐园等新景点,改造一 空间竞争剧烈;
27
在 google 上 输 入 “ 旅 游 + 旅 游 线 路 + 韶 关 + 丹 霞 山 +** +”搜索结果(限过去一年内更新过的网页):
说明在商业性的旅游 宣传中,丹霞山的形 象构成要素仍然是日 出与别传寺,但阳元 石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从宣传推销的产品类 型来看,仍以观光旅 游为主。
游客量
7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以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为例
200 150 100 50
0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图6.3 肇庆七星岩游客量年变化曲线
8
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游客量/104人
…(1)
Ti1/Ti2=A1/A2 * (Di2/Di1)b …(2)
34
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 • 遍在性旅游资源 • 共性大,个性强 • 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
35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 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名山的地 位级别、功能和可进入性。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年份
龙宫洞 阿庐古洞
图6.5 贵州安顺龙宫洞和云南泸西阿庐古洞的游客量年变化曲线 (引自保继刚, 1995)
10
游客量/104人
60 50 40 30 20 10 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日上午9时57分 20.10.2120.1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