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色彩美(2008江苏南京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浅谈古诗的色彩美

浅谈古诗的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
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1.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
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
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
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
“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
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赏析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赏析古诗词中的色彩美色彩是生命的外部象征,能给人强烈直觉,丰富人的想象,激发人的感情。
古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明亮轻快的色泽,充溢着诗人愉悦的感情;凝重灰暗的色调,则寄寓诗人伤感怨悱的意绪。
他们撷草木之艳,集虹霓之彩, 用心于设色,然后泼洒于诗行中描绘出一幅幅清新艳丽、生动可感的彩色画境,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碧空,银星素月、丹枫金菊、鸭绿鹅黄、青松翠竹、绿叶红花等以色彩之美吸引着诗人。
例如倡导“诗中有画”的王维曾说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独特的敏感和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以画家的表现技法来展现山水景物,所以他的诗不但意味深长,而且还具有鲜明生动的画意。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如火的红叶和蓊郁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山石白,树叶红,而山中主色调则是翠,三种色彩强烈、醒目,反差明显,组合在一起更诱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白石滩》这首小诗描写白石滩的月夜景色。
诗中“绿”字,表面上看只是形容蒲草之色,用的平常;但细细品味,却大有妙处。
蒲草生长在水中,又是在夜里,诗人却清清楚楚地见到它的绿色,并且感到它那么肥嫩,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这就巧妙地暗示出月色的皎洁、明亮。
全诗仅二十字,就写出了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纱之亮,浣溪女之美。
这一幅笼罩在月光的银纱中的绿色风景画,给人以清朗、明净、纯洁的美感,它也寄寓着诗人对这种美的热情追求。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脍炙人口、传唱千古的佳句更是传神地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一望无际的莲叶铺展着无穷的碧绿,而阳光映照下的荷花也闪耀着别致的艳红。
古代诗词鉴赏中的色彩美的赏析

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 观感;同时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
色彩的运用
冷——暖
➢ 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 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 而热烈。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色彩的运用
➢有时,诗人在一首诗中运用多种色调来刻画 意境。
结语
➢ 因此,由诗及画、再由画及诗地审视色彩运用与文 人雅士独特的审美趋向和审美情趣,对于提高我们对古 诗词(尤其是古代写景题材诗歌)的鉴赏感悟能力与提 升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是十分有益的。
谢谢~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第 一 章 初 恋宣 告结束 今 天 天 气 阴沉, 我带着 一个小 盒子和 一束花 去见一 个 最 重 要 的 人。 仁 慈 医 院。 “ 姐 姐 , 我又来 看您了 。七年 了,你 看静儿 是 不是长 高了, 我今天 拿到大 学通知 书,姐 姐我长 大了, 今天是 您三十 岁的生 日, 七 年 前 您 说 若你在 手术中 不幸逝 世,在 您三十 岁生日 的时候 打开这 个叫‘ 生命’ 的 宝 盒 ” 。 我 将 宝 盒 打开, 里面是 一本手 书稿, 书名就 叫《生 命宝盒 》。我 将 它 打 开 。 。 我 叫 东 方 宁儿 ,二十 二岁。 上大学 后一直 想去我 梦想的 城市马 赛 。 马 赛 我 来了。 次日, 我登上 了去马 赛的飞 机,心 中无比 的激动 ,那里 有我的 梦 想 , 我 的 爱。我 的罗明 。罗明 是我高 中学长 ,今年 二十五 岁,阳 光帅气 ,我们 交 往 四 年 , 自交往 以来我 一直追 着他的 脚步, 高中后 他上大 学学习 建筑设 计,他 成 绩 好 , 我 拼命的 读书, 和他上 了一所 大学, 他毕业 后来到 马赛留 学,我 们已经 两 年 没 见 了 。 马 赛 。 到 了 马 赛 直奔罗 明说的 海边花 园别墅 。手里 拿着送 给 他 的 生 日 礼物, 今天是 他的生 日,我 前日骗 他说不 知道他 生日是 哪天, 今天他 看 见 我 带 着 生日礼 物站在 他面前 ,应该 会很惊 讶吧。 花 园 别 墅 。 终 于 到 了 , 好 美 的 别墅, 外形别 具一格 。站在 别墅门 口,我 心里十 分忐忑 。“叮 咚。”
古诗词的色彩美

句时 , 学 生 马 上 能联 系《 屈原列传》 和《 琵 琶行》 , 进 而
会 使 诗人 产 生 脱 离 官 场 返 乡的 心情 。 ( 2 ) 以考 查 鉴 赏表 达 技 巧 的 形 式 出现 。如 ( 2 0 1 0 ・ 安
徽卷)
想 到 屈 原 和 自居 易 两 位 历 史 人 物 , 看 到“ 请缨 ” 一词 . 也 能联 系到
渲染 了时 局 的艰 危
古 诗词的色彩姜
画 岳 新环
宋代诗人 杨万里描 绘六 月西湖荷 花 的姿色风韵 :
( 解析 ) 《 汉书 ・ 终军传》 汉武帝想让 南越王归顺 , 派 终 军 前 往劝 说 . 终军请求给 他长缨 , 必 缚 住 南越 王 . 带 回 到皇 宫 门 前 。后 用 “ 请缨 ” 来 指 投 军报 国 。“ 朝 廷 谁 请 缨” 中暗 示 朝 中无 人 为 国分 忧 . 借 以 表 达 诗 人 对 国 事 的 深 深 忧 虑 ( 3 ) 以填 空 题 的形 式 出 现 。 如 ( 2 0 0 8 ・ 浙江卷 ) 日暮 倚杖 水 边
观 赏 不 尽 的 江 南 夏荷 图 . 让 人 浮 想 联 翩 。色彩 虽然 只 是 事物客观显现 . 但 在 诗 人 那 里却 有 其 妙 用 . 用 它 装 点 画 面. 营造 意 境 . 以 期淋 漓 尽 致 地 表 达 自己 的 感 情 。
一
、
单一 的色 调 渲 染 画 面
尔辈 何 伤 吾 道 在 , 此 心 惟 有 彼 苍 知 。苍 颜 华发 今 如
堡 : 墨 I l { i
因. 最近五年语文高考很少考“ 用典 ” 这 一名 词 术 语 , 即 使考“ 用典 ” . 考 题 也 常 限 于 三 种 类型 :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答题策略

3i不离句. . 司 句不离段。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词语 、 句子的理解都要结合具 体语境进行分析 ,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
考点 二 : 构 分析 结
以准确 地说 明 事物 ; 图 表往往 使读 者一 目了然 , 常直观 地理 解 被说 明 的事 物 ; 配 非 作 诠 释 能使说 明 的内 容更 具体 、 更充实 。
2答题要规范 、 本 . 具{
象下定义 、 给文章加标题、 给概括出的内容寻找相应依据 、 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其实 都属于这类能力题。
如 2 0 年 南通 市卷 第 7 :通 读全 文后 , 为本 文拟 一 个恰 当的标 题 ”上 海 08 题 “ 请 ;
市卷《 深层海水的利用》 1 :从全文看, 第 4题 “ 深层海水具有
和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结构从全文看一般为总分式 , 从段落结构看常见的还有并
列式 、 递进式等。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2 . 分析结构时要重视首括句 、 尾结旬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 , 注意标点 , 尤其注意 有分层作用的分号 、 句号, 归纳层意 , 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只要 能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 并将其依次连缀起来 , 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全文的说明顺
,
— — — —
和
K OCHA HI0NGCHE A NG Z T
特点 , 它给 2 世 纪的人 类 带来的 新机遇 是 ( ) 1 1
—
—
(1 2一
(1 3
一
”
一
。
古诗词中的缤纷色彩,人间的另一种绝色

古诗词中的缤纷色彩,人间的另一种绝色文:可快在中华民族辉煌的诗歌宝藏中,古诗不仅是感情的美学,更是文字、音乐、色彩的美学,字里行间,有似海的深情,有优美的旋律,还有那缤纷的色彩。
“诗中有画”可不是在夸张,古诗词通过文字,可以给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着色,尽管不是绘画那样直观的冲击,可诗中多彩的世界也同样令人叹服!如何描绘无限春光,让这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春色通过笔端浮现?杜甫在窗前独坐,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的终年不化的雪,望见柳树上嬉戏的两个黄鹂,望见飞向青天的一行白鹭,这黄的鹂、绿的柳、白的鹭、碧的天,真像是要把人的眼给看花了,色彩如此缤纷,感情如此蓬勃,自然而然地就写下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句子,不仅让后人根据此诗作画,还有人从中悟出了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呢!杜牧在江南的春色里惆怅,如画的江南景,在烟雨濛濛中更具魅力,草木青葱,繁花似锦,水村山郭,酒旗迎风招展,最迷离的是春风春雨里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尤其是南朝遗留的一些庙宇,使江南春日的风光多了几分沧桑感,也就不仅仅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生机勃勃,还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深沉凄迷。
宋祁在东城游湖,在春光明媚中看到水波潋滟,杨柳如烟,杏花烂漫,咏出了“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千古名句,绿柳红杏,烟雾朦胧,与诗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洒脱心境相得益彰。
春日里的色彩是亮眼的,那古诗中秋冬时节的色彩则多了几分冷峻,就像苏轼的《赠刘景文》,荷花凋谢,荷叶枯萎,菊花凌霜傲雪,但也只是独立疏篱,花叶衰残,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在初冬时节。
此时,橙子金黄、橘子青绿,“青黄杂糅,文章烂兮”,虽然比不上松柏的“自有岁寒心”,可这“经冬犹绿林”的橙橘却有青松翠柏没有的艳色,它们也无惧风雪,它们也无畏严寒,它们是人间的另一种绝色: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再比如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清朗舒雅,林逋对梅花是真爱,被称作“梅妻鹤子”,种梅养鹤成癖,写梅写鹤,皆是脉脉的深情。
【诗的语言】(三)形象性之“色彩美”

【诗的语言】(三)形象性之“色彩美”诗歌的艺术语言当以意、神、色为主要,诗在情感的策动、韵味的摇曳下,配上美丽多姿的色彩,晃若置入了人间仙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组合出的明丽色彩,点缀得恰到好处。
又如《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黑黝黝的云雾,橙黄色的渔火,再涂上一层想象中的“红”色,这样的景象,你能领会吗?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里碧绿莲叶中的荷花,更显得“万绿丛中一点红”!许是各人欣赏的不同吧,我比较喜欢的是“诗情画意”的诗,那种既动情,又有画意,有动有静、意象连绵、耐人寻味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这里我说的“诗情画意”,就是诗中所蕴涵的情趣,能让人遐想,体会到美或为其情境所动。
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这里说的“诗情画意”,是许多诗人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精炼展示富有意象的画面,是中国诗歌最值得称赞的一种艺术空间。
但要注意:诗之与绘画的区别在于:诗以语言间接反映色彩,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示画面。
诗人对色彩的敏感并不亚于画家,只是因为诗家在对色彩的反映上是通过精炼的文字来反映而已。
读者只要接触到作者所描绘形象的语言,从中感受其表达的境界,借助想象和联想,自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感受不是单纯的景物,它夹杂着情感,体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思想。
所以在品读这类诗歌时,能置身在其中的人,画意的感觉也是很好的人。
所以,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诗歌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画意的培养。
我们举例说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斩醅酒,红泥小人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一首相饮的小诗,其诱人之处,正在于“绿”酒、“红”炉两种色彩的和谐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仿佛在向客人含笑招手。
大家体会一下:色彩本身就是美的,世界的精彩其实缘于色彩,诗歌的美当然也应缘于色彩。
古诗词中的色彩-高中作文

古诗词中的色彩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古典诗词串起了我国悠悠五千年历史。
诗词虽不能像绘画一样用丰富的颜色去展示画面,但却可以通过精妙的描写来传情达意,正所谓“诗中有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诗人通过色彩简单的搭配和对比,就能展现出画卷美。
正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仿佛让人鼻间已充斥了酒香。
“红”就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体,将冬日里的严寒驱散,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而“红”“绿”对比,更体现了气氛的热烈,情调的欢快,将简单生活中的小情调体现的淋漓尽致。
诗人还可以通过色彩的点画结合,展现出含蓄的画面美。
如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的黑色着重渲染,铺陈开来。
然后再取亮光进行点染,色调明暗对比很明显,此类诗句初看不觉惊异,但越品味,越能咂摸出其中的意韵,体会其色调分明的画面美。
有时候,诗人还可以仅用单一的色彩表现出变化之美,取其色调之深浅浓淡,便能浸润情感,达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正如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中所写“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其中写出了黄蝶在菜花丛中飞舞,一淡黄一深黄相互映衬,蝴蝶和花仿佛融为一体,将暮春时节农村景色描绘出来,十分自然真切,别再风趣,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
诗人运用色彩还可以不拘泥于一句一联,通篇使用色彩,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也更加开阔。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在本篇的开头便出人意料地用雪白的梨花比喻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勒出了塞外八月即飞雪的奇景。
接着又用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压顶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展现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表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当然,诗词中精妙的色彩还远不止这些。
在诗人笔下,诗歌中的色彩总是饱蘸着感情,焕发出神奇的魅力,这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写景效果,而成为别具一格的抒情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
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这种“着色的情感
.....”,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
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
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
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
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3分)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
(2分)
答:▲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答:▲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
(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答:▲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
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
答:▲
【参考答案】
13.(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2)全篇用色 (3)多色组合
14.(2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15.(3分)不能。
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意思对即可)
16.(3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
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意思对即可) 17.(3分)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意思对即可)
(08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