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浅析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

2、增译 引经据典是中文旅游景点介绍常用的修辞手 法之一。但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对外国游客来说 一无所知,很容易使他们如坠云雾,莫名其妙。增 译法是为目的语读者增加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知 识,使得他们能更好的感受该景点的魅力。通常来 说,历史典故,名人,朝代,地名等都需要注释。 例如:炎帝陵为历代炎黄子孙敬奉祖先的圣 地。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 has ever since been a holy plac e where the Chinese peopl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不同于在中国的家喻户晓,炎帝对外国 人来说则是全然陌生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增补 了关于炎帝的信息。这一翻译方法一方面宣扬了本 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也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外国旅 客的感受。 3、类比法 类比法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缩小文化差 距。这一方法是通过借用目的语中一致或相似的对 应表达式来翻译源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形象。 汉语中的词句不一定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 项,通过借用相似的表达式,译文可以很好地实现 吸引读者和传递信息的预期功能。类比法是一种非 常实用的翻译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译者可以 用很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很难懂的含义。这一方法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

在汉语传统 文化 中 ,龟 ” “ 象征长寿 ,八卦 ” “ 作为我 国古代一 套具有 象征意义的符 号 , 这些对 不谙 中国文化 的西方读者却未必 能领会 , 但 因 此 译 者 加 上 了“y oin sogvy 这 一 短 语 , 且 用 括 号 加 注 的 形 smbl ig tl ei ” z i n t 并 式将“ 八卦” 的含义增补 出来 , 利于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 文信息 , ’ 有 实 现 译 文 预期 的功 能 。
背上的花纹。
P n y o h s l n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c l d “o t ie ct ”, y oii t o g vt . i g a a o g b e a l e t ros i y s mb l ng i l n e i z s y T e s u h r n o h r ae et et r ieShe d a d t i t e oh r o r h o t e n a d n r e g t sa h t s ’ a a l h t e u t n r oo n , f g ts t n t e e s sd n woo h s et r ieSl g . i t a e , wo o h a t i e a d t n t e we ta t t s ’ e s W t is r he o o h
2 汉 语 旅 游 文本 英 译 应 考 虑 译 文 读 者 接 受 习惯 .
aeus set adlns te at no e hl w ee ls au ( vn e,t e n e,h tr fh o t nrsmbe B gaa r s a p e t w eo a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 科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一、“目的论”视角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目的论”是指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功能。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让他们对目的地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注重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二、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1.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译文。
如果原文是充满诗意的描述,译文也要通过词语的精美和句式的优美来传达原文的意境;如果原文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译文也要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2. 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
这就要求译文中充分体现出目的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标建筑、美食特色等方面的信息,让游客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介绍北京的旅游文本时,要注重体现北京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特色小吃,而在翻译介绍上海的旅游文本时,要突出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
3. 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目的地的文化信息,还要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翻译旅游指南时,要注意将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游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
4. 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引导游客参与到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中来,让他们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景点介绍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在翻译美食介绍时,可以适当增加口味、刺激味蕾,让游客愿意品尝当地特色食品。
5. 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旅游文本英译策略研究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旅游文本英译策略研究在旅游文本英译策略研究中,功能目的论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翻译者有效地转换和传达源文本的意义和功能。
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
功能目的论强调翻译应该考虑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功能差异。
在旅游文本中,源文本的功能通常是为了吸引读者,宣传旅游景点或活动,鼓励读者选择某个目的地进行旅行。
翻译者需要在目标文本中保留这个功能,并尽可能地传达源文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翻译者可以通过采用一些翻译策略来实现上述的目标。
可以考虑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旅游景点的美丽和吸引力,或者使用一些表达强调的句子结构。
翻译者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文化修辞手法,以适应目标文化的习惯和口味。
在翻译食物介绍时,可以使用目标文化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来描述食物的口感和特色。
翻译者还应该注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口语化和正式化的差异。
在一些目标文化中,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产生共鸣,但在一些正式的文化环境中,使用正式化的语言可能更为合适。
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来决定如何调整语言风格。
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群体的特点。
不同的读者群体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因此翻译者应该根据目标读者群体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如果目标读者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可能可以使用一些时尚流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功能目的论是一个重要的翻译策略,在旅游文本英译中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传达源文本的意义和功能。
翻译者可以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化修辞手法和适当的语言风格来实现这一目标。
翻译者还应该考虑到目标读者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旅游文本翻译论文:旅游文本翻译交际功能目的论翻译行为错误分析

旅游文本翻译论文:旅游文本翻译交际功能目的论翻译行为错误分析【中文摘要】中国正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与绚丽的自然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湖南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期。
但是,由于中外文化背景及语言的差异,中国文化与外国游客之间存在着不小的文化隔膜。
如何吸引海外游客,如何更好的宣传湖南旅游资源和湖南文化,这关系到湖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来看,湖南旅游文本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存在于语言层面,或是语用或文化方面。
根据旅游文本的翻译,本文拟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湖南旅游文本英译的错误及其翻译对策。
关于旅游文本的英译,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过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给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但是这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译文的预期功能、翻译的及参与者。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交际功能、论和翻译行为的理论视角来看,旅游文本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文本,其翻译的评价的是以语和目标受众为导向的标准。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湖南旅游文本的英译错误为例,认为旅游文本的英译要符合论,交际功能以及翻译行为这三个重要的理论要素,避免语言层面的、语用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错误,这样才能提高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
根据诺德对翻译问题和错误三大分类:语言类、语用类和文化类,本文的主体包括了三章。
第一章结合旅游文本的交际功能着重探讨湖南旅游文本英译的语言类错误,认为湖南旅游文本英译的语言类错误集中体现在文字学、语法、语义以及修辞等层面,针对这些错误,本章指出可以采用直译和删减的方法来避免语言错误。
第二章结合旅游文本的着重探讨湖南旅游文本英译语用类的错误,认为湖南旅游文本英译的语用类错误,主要有不专业的文化术语、不地道的专有名词以及中国式英语,提出了音意双译,意译和增意等翻译方法。
第三章结合旅游文本的翻译行为着重探讨旅游文本英译文化类错误,归纳出湖南旅游文本英译的文化类错误是对源语文化的误解、用词累赘以及语义重复和用词不当,建议采用增添,改写和类比等方法来传达出旅游文本中的文化意义。
浅析旅游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2、违背连贯性原则
(1)保护水资源,建设新家乡
译文一:Protect water resource, Construct new hometown
译文二:Protecting, Constructing [10]
上述例子是提示性公示语。译文一翻译的内容,语意没有连贯性,违背了连贯性原则;此公示语的目的主要是提醒人们保护资源建设家乡,因此译文二简洁、明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符合连贯性原则。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公示语是以一种包括文字语言或图片标记的特殊文体,呈现在公众场合,并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服务,方便交流和文化传播。
(二)公示语的功能
公示语指能够在公共区域和场所展示给大家不同意思的文字,包括路标提示、广告牌、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以及提示语等能够让大家理解的标示,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功能。因此公示语可根据这四种功能分为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
例如:
1.指示性公示语:汉语:无障碍通道
译文:Wheelchair Access
2.提示性公示语: 汉语:小心落水
译文:Beware of Drowning
3.限制性公示语:汉语:请勿入内
译文:No Entering
费米尔的目的论认为,决定翻译目的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译文的接受者即译文受众,译文受众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各自不同的交际需求。翻译目的论的核心观念则在于翻译的目的以及译文的功能。所有翻译都必须严格遵循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
(二)目的论的三个原则
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的观点,翻译中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旅游广告诗的英译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旅游广告诗的英译闫朝晖【摘要】旅游广告诗指被写入旅游宣传资料的旅游诗歌,其主要功能为感染功能,辅以表情功能。
按照功能目的论倡导的“目的决定方法”的原则,译者在翻译旅游广告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点化”夷诗、精当选词、巧添主语、创造新词等灵活的翻译方法,突出译文的感染功能,兼顾表情功能。
%Advertisement poems refer to those ones that are written into tourism texts, whose major function is appellative and minor function is expressiv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nd justifying means"advocated by the functional school, 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flexible approaches like borrowing foreign poems, selecting appropriate words, using coinages, adding subjects, etc. , so as to highlight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appellative function and pay proper attention to its expressive function.【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5)001【总页数】5页(P96-100)【关键词】功能目的论;旅游广告诗;感染功能;表情功能;翻译【作者】闫朝晖【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画旨》)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英公示语翻译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英公示语翻译作者:刘燕林蔡进宝鲍梦娜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07期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全域旅游”规划理念,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但部分景区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语义错误、语用错误、文化差异和英译遗漏四类错误。
笔者采用“偶遇抽样法”,对赣州部分景点的英译公示语进行拍照记录,运用翻译目的论对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语言环境创建为依托、肩负责任感、把好质量关和制定公示语英译规范三种指导策略。
引言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带动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建设、美化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新机遇面前,“全域旅游”政策顺应而生。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赣州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其推出的四个旅游品牌——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赣州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它开辟了“一核三区”旅游新格局,拥有5个旅游产业集群,包含15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在赣州“全域旅游”发展的风生水起时,部分景区公示语的错误翻译或不规范翻译情况令人堪忧。
作为外宣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的体现,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因此,公示语正确的英译不仅代表着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还影响着外国游客对景区的进一步了解。
一、功能目的论及其对公示语英译的启示(一)功能目的论目的论是在德国学者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凯瑟琳娜·赖斯和费米尔合编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基础上進行的发展和补充。
目的论认同赖斯和费米尔的观点,认为翻译是有目的性的,是以实现跨文化语言交流为目的,实现语言代码间的转换,而翻译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
此外,诺德还提出“功能+忠诚”原则。
“翻译目的论”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翻译目的论强调目的决定方法,翻译应多考虑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应遵守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目的原则,其他两个原则要服从目的原则,换言之,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摘要】纵观西方翻译理论30年来研究的发展,可谓学派林立,内容丰富多彩。
其理论研究“实现了从语言学向文学、又向文化、乃至最后向国际政治学的转向,相应地,翻译研究的趋势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译文地位从低于原文经过等于原文一直到比原文更重要,译者的地位从低于作者到被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等一系列转变。
”(潘文国,2002)其中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翻译时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的需求。
旅游翻译旨在传达信息,传播文化。
本文研究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希望能够寻求更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旅游英语;翻译;应用;缺陷
一、功能目的论简介
功能目的论是德国翻译功能派理论的一个分支,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
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次提出功能分类翻译批评理论,也就是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她认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
第二阶段: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
汉斯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他提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是文本目的。
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
她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翻译行为理论,即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她指出翻译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
第四阶段: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他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二、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功能分类
赖斯将原语语篇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信息类,用于描述事物;
第二类:表情类,用于表达态度;
第三类:操作类,用于发出呼唤;
第四类:视听类,用于补充信息。
2.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比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旅游文本属于信息类语篇,语篇功能是描述事物,其翻译目的是激发外国游客参观景点的兴趣,译者应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比如增译、减译、反译、调整等。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相当一部分要落实在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无不在语言中有所反映。
要处理好旅游文本中大量的文化信息的翻译转换,译文必须要以侧重译文读者的方向为准则(邢怡,2003:3)。
例:
再就文章而言,以唐宋为盛,产生了名震文坛的“唐宋八大家”。
明清时期,小说发展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产生了《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其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被称为湖海散人山西籍文人罗贯中。
北宋米浦更是在书法上造诣颇丰,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大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更是传为佳话。
译文:
In relation to article,Tang Dynasties and Song Dynasties were the peaks of it,and “eight great writers in Tang and Song” had surprised the literati circl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novel reached peak of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The four most famous novels,including “heroes of the marshes”,“pilgrimage to the west”,“a dream in red mansions” an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were in that period. Among them,the author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s Luo Guanzhong of Shanxi,who also was called “writer of lake and sea”. Mi Pu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d abundant achievements on calligraphy. Yuan Haowen of Jin dynasty said:”about love,ask what and why;for love,people can live and die”,which was more legendary.
在这里,我简化了最后的一句诗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大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简要地表达作者的意思,”about love,ask what and why;for love,people can live and die”。
毕竟没有相同文化积淀的外国游客未必能理解古汉语中的夸张的修辞。
译者试图通过简化句子和去掉夸张的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自然感受(沈群英,2004)。
三、功能目的论的缺陷
功能目的论的缺陷有两个方面:
1.目的论只对非文学文本有效。
2.目的论对译文微观层面上一些特点的传达关注不够。
虽然翻译目的得到了实现,但是在风格和语义层面上可能不是很充分。
四、结论
功能目的论实质是从实践中来,每一篇文章都要实现一个特写的目的和功能。
译者要把这种目的和功能贯穿在翻译的始终,比如:一个企业简介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让顾客购买东西。
译者就要顺着这个目的,找到方法,译出合适的内容,为读者、旅游者提供优质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刘慧梅,杨寿康.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资料的英译[J].北京:中国翻译,1996(5).
[2] 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M]. 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