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陈皮(一)

合集下载

陈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陈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陈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1. 陈皮的作用与功能•陈皮是一种中药材,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行气、健脾、消食、理气开胃。

•陈皮具有较强的理气作用,可以舒缓胃肠道紧张痉挛,减轻腹部胀气问题。

•陈皮还具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缓解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陈皮还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陈皮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可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等问题。

2. 陈皮的主治陈皮主治的症状主要包括:•胃气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泛酸等问题。

•消化不良引起的恶心、呕吐、胃下垂等症状。

•胃肠道紧张痉挛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问题。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等症状。

3. 陈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陈皮常见的使用方法有煎汤、煲汤、泡茶等。

•煎汤法:将适量的陈皮破碎后加水煎煮,一般用量为3-9克,可根据个人症状调整用量。

•煲汤法:将陈皮连同其他食材一起煲汤,可以增加汤的风味,并发挥药物效果。

•泡茶法:将适量的陈皮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蜂蜜或其他调味品。

•陈皮一般可以每日使用1-3次,每次使用的量视个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用量为3-5克,儿童用量减半。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慎用陈皮。

•陈皮具有药物性质,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在使用陈皮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在使用陈皮的同时,尽量避免食用过量的油腻、辛辣等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总结陈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行气、健脾、消食、理气开胃的作用。

其主治的症状包括胃气不足、消化不良、胃肠道紧张痉挛等。

使用陈皮可以采用煎汤、煲汤、泡茶等方法,每日使用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在使用陈皮时需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慎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等。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在使用陈皮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量的油腻、辛辣等食物。

陈皮的知识

陈皮的知识

陈皮的知识
陈皮,也被称为陈皮橙或晒皮,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理疗和烹饪调味。

它是柑橘属植物普通橙的果皮经过晾晒加工而成。

陈皮的使用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和食品加工,具有多种功效和用途。

陈皮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作药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的味道苦味、辛味和温性,其功效主要包括理气、健脾、消食、化痰、舒肝、散寒等。

陈皮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肠不适,尤其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胀气和腹泻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此外,陈皮还具有镇咳化痰、祛痰止咳、舒缓哮喘等作用,对于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陈皮也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之一。

它的香气独特,能够提升菜品的口感和香味,尤其在煲汤、炖煮和炒菜等烹饪过程中应用广泛。

在广东菜和潮州菜等地方菜系中,陈皮常被用来调味,为菜肴增添特殊的风味。

此外,陈皮还可以用来制作糕点、茶饮和酒类等食品,使其更加香甜可口。

除了在中医药学和烹饪中的应用,陈皮还有其他的用途。

陈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陈皮还可以用于制作香皂、香薰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其芳香特性使其
成为许多香料和香精的主要成分之一。

总之,陈皮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

它在中医药学、烹饪和护理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益处。

因此,了解陈皮的知识对于我们认识和运用它的价值至关重要。

陈皮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

陈皮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

陈皮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1. 介绍陈皮,又称陈皮橙、陈皮梨,是指晒干新鲜橙子皮制成的中药材,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

陈皮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陈皮的功效、作用、功能和主治。

2. 功效陈皮具有以下几种主要功效和作用:2.1 消食化积陈皮有较强的促进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它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减轻胃肠道积滞。

2.2 祛痰止咳陈皮有祛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它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痰液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症状。

2.3 调理气机陈皮具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胸闷、脘腹胀痛等症状。

它能够舒展气机,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胸腹不适感。

2.4 消除湿气陈皮有消除湿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气困扰导致的身体不适。

它能够渗透湿气,促进湿气的排除,改善湿痹症状。

2.5 安定情绪陈皮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失眠、情绪不稳等情况。

它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缓解情绪紧张,帮助安定情绪。

3. 功能根据陈皮的功效和作用,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主要的功能:•消化功能:促进消化,减轻消化不良症状;•咳嗽功能:祛痰止咳,缓解呼吸道症状;•调理功能:调理气机,缓解胸腹不适感;•排湿功能:消除湿气,改善湿痹症状;•安神功能:安定情绪,缓解焦虑和失眠。

4. 主治根据中医药学理论以及临床实践,陈皮可以用于下列主治:•消化不良:包括胃胀、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痰多:包括痰液黏稠、咳嗽难解、气喘等症状;•胸闷脘痛:包括胸腹胀闷、呼吸不畅、脘腹胀痛等症状;•湿痹症状:包括湿气困扰、关节疼痛、身体沉重等症状;•情绪焦虑:包括焦虑不安、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等症状。

5. 用法和注意事项•陈皮常用于中药煎剂中,可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一般用量为3~10克,可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用量;•陈皮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存放陈皮时应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陈皮中国药典

陈皮中国药典

【拼音名】Chén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别名】橘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

质稍硬而脆。

气香,味辛、苦。

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

质较柔软。

【鉴别】(1)本品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

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形状不规则,壁不均匀增厚,有的作连珠状。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18~26μm,副卫细胞不清晰;侧面观外被角质层,靠外方的径向壁增厚。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直径3~34μm,长5~53μm,有的一个细胞内含有由两个多面体构成的平行双晶或3~5个方晶。

橙皮苷结晶大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黄色或无色,呈圆形或无定形团块,有的可见放射状条纹。

螺纹、孔纹和网纹导管及管胞较小。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至约 8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陈皮是什么-陈皮是什么橘子皮-陈皮功效作用

陈皮是什么-陈皮是什么橘子皮-陈皮功效作用

陈皮是什么-陈皮是什么橘子皮-陈皮功效作用陈皮是什么-陈皮是什么橘子皮-陈皮功效作用陈皮是一味中药,同时也是泡水养生最常见的药材。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陈皮并不是橘子皮,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以下是pincai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陈皮是什么_陈皮是什么橘子皮_陈皮功效作用陈皮,中药名。

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陈皮是一道常用中药,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和广东均有陈皮出产,其中以广东陈皮的质量最优,广东陈皮产自广东省新会,是当地的一种著名药材。

陈皮是特定柑果的干燥成熟果皮,经过一定年份的陈年后,可以称谓陈皮。

俗话说:“千年人参,百年陈皮”,即是指陈皮的养生保健功效优异,可以人参相提并论。

而挥发油是陈皮的主要成分之一,占药材总含量的2%一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挥发油有着较强的生理活性作用。

1.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陈皮提取物对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而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陈皮的这些抗氧化作用对如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衰老等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2.抗癌抗肿瘤的作用陈皮含有一种叫作石油醚的物质,提取该种物质,进行体内抗肿瘤作用和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研究。

结果表明对移植性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剂量增加到合适的区间,抑制效果会有一定的上升。

3.抗炎杀菌很多实验证明,陈皮的提取液对黑曲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陈皮乙醇提取液的杀菌活力高于制霉菌素的溶液。

将提取液放置一定时间后,对少数较敏感菌株(如青霉、梨头霉)仍会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4.对心血管的作用通过注射陈皮注射液,研究动脉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发现,陈皮注射液可明显提升心输出量和心脏收缩幅度,增加心脏指数,并且短暂地增加心肌耗氧量。

陈皮中药的作用与功效

陈皮中药的作用与功效

陈皮中药的作用与功效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舒肝理气、消食化滞、行气止痛的功效,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陈皮的作用与功效,并探讨其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一、陈皮的基本介绍陈皮,又称陈皮皮、陈皮子、陈皮汁等,是指晒干成熟的柑橘果皮,主要来源于柑橘属植物中的宽皮果品。

按其陈旧程度分为不同等级,最好的是至少陈脱10年的老皮。

陈皮味苦、辛,性温。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柑苷类、倍半萜类及有机酸物质等。

二、陈皮的作用与功效1. 舒肝理气陈皮能够缓解肝气郁结,舒缓肝脏,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乳房胀痛、胃脘胀闷、痛经等症状。

2. 消食化滞陈皮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够增加胃肠蠕动,增加食欲。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 行气止痛陈皮具有行气的特性,能够调理气机,缓解疼痛。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胃痛、腹痛、痛经等症状。

此外,陈皮还具有化痰止咳、祛湿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感冒等症状。

另外,并有抗菌抗炎、降脂降压、抗氧化等作用。

三、陈皮的理论基础1. 中医理论基础陈皮的作用与功效与中医理论中的肝、胃、脾三脏相关。

中医认为,肝为气机调畅之脏,气机郁滞可导致肝郁气滞的病理状态。

陈皮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能够调理肝脏,缓解肝气郁结所致的不适。

同时,陈皮还能调和胃气,促进消化,有助于消食化滞。

此外,陈皮还能行气止痛,缓解气机不畅所引起的疼痛症状。

2. 现代药理基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皮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橙皮素、槲皮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柠檬烯能够抑制细胞外的炎性因子,减轻炎症反应。

橙皮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槲皮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具有抗酸胀、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四、陈皮的临床应用陈皮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以下是陈皮的一些常见临床应用:1. 陈皮龙骨牡蛎汤组方:陈皮、龙骨、牡蛎、苍术、茯苓。

陈皮的性味与功能主治

陈皮的性味与功能主治

陈皮的性味与功能主治1. 性味陈皮,又称陈皮、陈香皮、广皮,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以下性味特点:•味道:陈皮的味道苦、辛、酸、甘,有一定的酸爽味。

•性质:陈皮性温,归经属脾、胃经。

2. 功能主治陈皮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调理脾胃、健脾胃陈皮具有健脾胃、理气化湿、行气止呕的功效,能够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脾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常见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脘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2.2 理气宽中、痰湿化湿陈皮具有疏肝健脾、理气宽中的作用,能够调节气机,平缓气滞,消除胸腹胀闷、善于散肝气。

同时,陈皮还具备化痰湿、行气化痰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痰症积湿、胸闷咳嗽、呕吐泄泻等病症的治疗。

2.3 碍气宽胸、止咳化痰陈皮有疏肝胸、行气降逆的作用,能够舒展胸膈、宽胸降气,对于胸腹胀闷、胸痹、胸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陈皮还能够止咳化痰,有效缓解咳嗽痰多、喉痛等症状。

因此,在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疾病中常常被应用。

2.4 开胃理气、消食导滞陈皮具有开胃理气、消食导滞的作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对于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常常被应用于胃脘不舒、食欲不振、食积嗳气等疾病的治疗。

3. 使用注意事项在应用陈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陈皮性质温,脾胃虚寒及有积滞痰湿等病症患者慎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以上是对陈皮的性味与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陈皮作为一味常用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但是请务必在使用前咨询医药专业人士的指导,以确保药物安全和疗效。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陈皮是中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它是指柑橘类水果的外皮,经过干燥而制成。

陈皮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陈皮具有理气化痰的功效。

中医认为,气滞引发了很多疾病,如胸闷、脘腹胀满等。

陈皮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气滞的症状。

此外,陈皮还具有化痰的作用,可以改善痰湿的症状,对于咳嗽、咯痰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陈皮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对于咳嗽与痰多的患者,可使用陈皮来进行治疗。

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和苦味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促使痰液分泌和排出,从而达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此外,陈皮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防治病菌感染引起的咳嗽。

陈皮还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脾胃虚弱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陈皮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可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

此外,陈皮还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可缓解胃部不适和腹痛等症状。

陈皮还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等是肝气不畅的表现。

陈皮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可平复情绪,缓解烦躁和易怒的情绪。

此外,陈皮还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有助于保护肝脏健康。

陈皮还具有止呃、止泻的作用。

对于患有呃逆、泻痢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适量地使用陈皮来进行治疗。

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和单宁能够收敛肠道,减少肠道神经的兴奋,从而达到止呃、止泻的效果。

在生活中,陈皮还可以用来烹饪调味。

陈皮具有独特的香味,可以增加菜肴的风味。

如炖鸡汤、烤鸭等菜品中常加入陈皮来调味,使得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总的来说,陈皮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化痰、健脾开胃、舒肝理气、止呃止泻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但在使用陈皮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来确定剂量和用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知识必学:陈皮(一)
清朝同治年间,弱不禁风的同治皇帝腹痛腹泻,御医诚
惶诚恐把完脉,沉思再三,遂推荐广州老字号陈李济药厂的 追风苏合丸给圣上服下,很快治愈了皇帝的病。

而这味追风 苏合丸,主药就是陈皮,陈李济的王牌产品陈皮是广州尽人
长寿不倒翁” ,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说
起。

陈李济始于 1600 年,这是一块见证我国中药四百年发
展历史的“活化石” ,绵延至今仍欣欣向荣。

我国现存古老 的中药老字号,北方人会说北京同仁堂,江南人会说杭州胡 庆余堂,而与之南药代表陈李济,比同仁堂还要 早 69 年。

相传,广三足鼎立的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 末牌坊脚(今北京路 194 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

一次,李 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在原地苦候失主,终于
原封不动把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

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
号“陈李济” ,寓意“存心济世” 。

可以说,没有诚信就没有
陈李济”。

陈李济百年老字号文化源远流长,品质一脉相 承,堪称国药典范。

陈皮采用历史悠久、被誉为“贡品级陈
皮”的新会陈皮, 广受人们信赖与喜爱。

陈李济将入选之柑,

号, 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
本钱 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

”并将草药店取字
去肉存皮, 律开成四瓣, 并蒂相连似花开之状, 剔除杂质,
并叠好装入草席包,标明入库年号,按先后顺序存入果皮仓 储藏。

果皮仓楼底为杉木栏栅,底下数口煮蜜锅,夜以继日 炼蜜泛丸, 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 徐徐渗入陈皮之中, 久而久之,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光亮如抹油之状;内层附 着薄层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

陈皮别名橘皮,来源为芸香科
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除挥发油外,陈皮主
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 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 1〜4mm 。

外表面橙红色或
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 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

质稍硬而脆。

气香, 味辛、苦。

广陈皮常 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 1mm 。

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

质较柔软。

橘最早出 现于长江下游的江淮地区。

文献记载可见于《考工记》 :“橘 逾淮而北为枳。

”江淮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适宜橘的生长。

到了汉代,长江中游一带开始有了橘的种植 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 亦云:“生南山川谷。

”《神农本草经》
中南山川谷指的应是今秦岭地区,属于长江中游流域。

到陶 弘景开始提及橘皮药材的道地产区, 《本草经集注》 : 桔为好,西江亦有
而不如。

其皮小冷,疗气,乃言胜桔。

北 人亦用之,并以陈者为良。

”陶弘景所云东橘应是今长三角 地区的江浙一带,而西江则应是今江西地区。

到了宋代江浙
含黄酮类成分。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 。

采摘成熟
以东
地区名副其实的成为橘皮的道地产区。

如《本草图经》:“今
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O ”到了明朝,橘皮道地产区南移
到广东,至今仍以广产者为道地。

《本草纲目》:“今天下多
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本草害利》:“广东新会皮
为胜,陈久者良,故名陈皮。

福建产者名建皮,力薄。

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次矣。

”其道地产区与今完全吻合。

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对橘的植物性状有了详细准确的描述:
“桔、柚,生南山川谷及江南,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
木高一、丈,叶与枳无辨,刺出于茎间。

夏初生白花,六
月、七月而成实,至冬而黄熟,乃可啖。

”根据所述,应是今之芸香科植物橘。

李时珍《本草纲目》:“橘实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

”《本草崇原》:“橘生江南及山南山谷,今江浙荆襄湖岑皆有。

枝多坚刺,叶色青翠,经冬不凋,结实青圆,秋冬始熟,或黄或赤,其臭辛香,肉味酸甜,皮兼辛苦。

橘实形圆色黄,臭香肉甘,脾之果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主流本草中所记载的关于陈皮的植物来源品种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没有什么疑问。

世间有川陈皮、广陈皮等,以广陈皮为上品;广陈皮中以新会产地陈皮为正品,尤以新会陈皮为上品,更以经年陈藏为珍品,因此有“百年陈皮胜黄金”和“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说法。

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汉族传统名产,当地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
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陈皮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食养俱佳的著名地方特产,它是广东道地药材,
乃“广东三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和“广东十大
中药材”之一。

(新会大红柑)广陈皮历史规格:1、冈州皮:又名庄口。

冬至时采摘加工。

张大、皮厚、朱红色。

2、头红:冬至前后采摘加工。

张大色红。

3、极红:霜降后采摘
加工。

张大色橙红。

4、苏红:霜降时采摘加工。

色红略带
青色。

5、二红:霜降前采摘加工。

色青多红少。

6、拣红:分级时拣下或自落果实剥下。

多青黑色。

7、青皮:未成熟
果皮。

张小皮薄、青黑色。

围绕广陈皮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寄托了人
们对于健康、养生、爱情等美好愿望的期待与向往,流传至今,回味无穷。

元末明初的新会诗人黎贞写下了“尘外亭前桔柚肥”的诗句。

明朝理学大师、新会人阵白沙徜徉于家乡青山绿水的柑橘园,咏叹
“橙桔盈园野芳杂” 。

由柑橘所成的陈皮渐渐和新会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新会陈皮是新会柑其果皮经晒干或焙干后的陈年贮存品,
原产新会,尤以境内潭江流域冲积带平原,特别是银洲湖沿岸所产为好。

地方标准《新会陈皮》中规定,按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微红
皮和大红皮等三种货式。

从果顶正三瓣开皮,留果蒂部相连,反皮,
自然晒干和自然贮存即可,这与其他水果退皮和应用情况全然不同,
这种习惯做的新会陈皮用于药
材,已成为国家部颁标准要求。

拣果要考眼力,扁身薄皮方为上品;开皮讲究刀法,正三瓣连蒂算得标准;反皮要有门路,失水软反才是正路;晒皮要趁时机,冬至前晒皮才有好天气;存皮要有方法,新皮通风常晒,适时防虫,旧皮定装定仓,适时返晒。

而且新会人素有存皮的习惯:有“麻绳串灶尾熏,麻袋装阁楼放”的习惯,也有“年年晒新皮,旧皮少伺理”等的做法。

在岭南街头,目前仍流行着“当街开柑串晒皮”的独特风景,我老家便是广西的,小时候常常看到这种情景,然而小时候没有学中药,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子干。

宋代以前,新会虽然已经有人种柑橘,但都是小打小闹,自产自销,没有规模化生产。

当地人对柑橘皮入药不甚了解,只知其香味,偶尔烹调时用之,这种做法至今仍在沿用。

也有懂医之人,将柑皮晒干留用,作为化痰止咳、理
气止痛的一味中药。

到了元朝,新会人种柑已经非常普遍,
仅龙溪陈氏一户人家便有“甘(柑)子田租十石”;明代时新会已经利用境内的冲积平原大规模种植柑橘,清朝时“其
柑种植之千百成围,每岁大贾收其皮”。

小时候经常吃一种小吃,便是以陈皮做的,叫九制陈皮,酸爽可口。

九制陈皮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属于凉果类食品,全称广式九制陈皮,有别于苏州的苏式陈皮。

九制陈皮采用优质的柑橘皮为原料,经过拣皮、浸漂、保鲜、切皮、腌制、沥干、调料、反复晒制、贮存、包装等多个工序,始成正式产品。

因工艺繁杂严谨,故称之“九制” 。

(九制陈皮)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