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肌缺血药重点

合集下载

22抗心肌缺血药

22抗心肌缺血药
②用药后要注意休息,不能突然变换体位,以防出现体位 性低血压。
第二十二章
抗心肌缺血药
思考题
1.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2.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心绞痛有 何意义?
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基金,用于奖励世界上为和平、物理学、化
学、医药、文学做出贡献的人。一百多年后,在佛契哥特 (Robert F. Furchgott)、伊格纳罗(Louis J. Ignarro)及穆 拉德(Ferid Murad)三位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揭开了硝酸甘油 作用之谜:硝酸甘油在体内产生的一氧化氮能够舒张血管,改善 血液循环。他们也因此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
第二十二章
抗心肌缺血药
案例22.1分析:
患者心绞痛的同时还有高血压,普萘洛尔既有抗心绞痛作 用,而且还有抗高血压作用。维拉帕米属钙拮抗剂,有扩血管 作用,也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给
予硝酸甘油的目的是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可迅速缓解症状
。 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药前后监测血压、心率。
第二十二章
抗心肌缺血药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的用药护理
5.嘱咐患者用药前后监测血压,严密观察用药后血压变 化及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可适量应用解热镇痛药; 直立性低血压应采用坐位、半卧位或卧位,并缓慢更换体 位;反射性心率加快,可用β 受体阻断药防治。 6.告诉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为防止夜间发作,可在临 睡前服药。 7.告诉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会出现短暂的头痛,若头痛 持续不缓解且严重,应报告医生。在长期使用本类药物后 ,切忌突然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以防停药反 应引起心绞痛突然发作或心肌梗死。
第二十二章 抗心肌缺血药
(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

抗心肌缺血药

抗心肌缺血药
硝酸甘油含服后1~2分钟起效,4分钟 血浆浓度达高峰,血浆t1/2约4分钟,作用 持续20~30分钟。
硝酸甘油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由肾 排泄。
16
硝酸甘油的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
1 降低氧耗量
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 LVEDP, LVEDV减小、心室壁肌张力降低。
较大剂量时扩张小动脉(阻力血管), 降低后负荷。
28
心率 动脉压 心室容积 心室压力 收缩力 射血时间 舒张期灌注 时间
硝酸酯类
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阻滞药
29
注意事项
1 普萘洛尔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 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有效量。
2 久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突然停药会 加剧心绞痛的发作,引起心肌梗死或突 然死亡。
8
(三)混合性心绞痛:是指劳累性和自发性心绞 痛混合出现,由冠状动脉的病变使冠状动脉 血流贮备固定地减少,同时又发生短暂的再 减损所致,兼有劳累性和自发性心绞痛的临 床表现。
9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 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包括了 初发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 心绞痛在内。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上发 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冠状动脉痉挛等。
10
影响心肌供氧及耗氧的因素
心肌供氧取决于:
动静脉氧分压差 冠脉血流量( 冠脉灌注压,冠脉阻力,
和灌注时间)
心肌耗氧取决于
心肌收縮力,心率 心室壁张力(与室内压和容积呈正比) 临床上常以“二项乘积”(收缩压×心 率)粗略估算心肌的耗氧量。
11
12
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 ①硝酸酯类; ②钙通道阻滞药; ③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④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药; ⑤其它抗心肌缺血药。

抗心肌缺血药

抗心肌缺血药

硝酸酯类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示意图
对 照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硝酸酯类的效应
非缺血区
缺血区
非缺血区
缺血区
心肌局部缺血时
给硝酸甘油后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临床应用】 各型心绞痛:稳定型(首选),发作 频繁,静滴;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 CHF:急性(静脉给药),慢性 (长效制剂+强心药) 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
硝酸酯类和CCB合用:扩血管作用↑,硝酸酯类主 要作用V,CCB主要扩张小A,且又有较强的扩张冠 脉作用。 β受体阻断药和CCB合用:硝苯吡啶+心得安 协同↓氧耗,βR阻断药可取消CCB反射性心率↑; 而CCB可↓βR阻断药缩血管作用。
表1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
作用
室壁张力 心室容积 心室压力 心率 收缩性
【临床应用】
• 稳定型心绞痛:可用 • 不稳定型心绞痛:慎用 • 变异型心绞痛:忌用
【不良反应】
• 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量开始。 • 久用停药时,会加剧心绞痛的发作或心梗, 应逐渐减量。
【禁忌症】
• 心脏功能抑制 • 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 哮喘/慢阻肺禁用
第三节 CCB的抗心绞痛作用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①阻断βR→心率↓及收缩力↓→耗氧↓ ②收缩力↓→射血时间相对↑→心室容积 ↑ →耗氧↑(缺点)。总耗氧↓ 2. 改善缺血区血供: ①耗氧↓→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 管舒张→血流流向缺血区↑供血; ②心率↓、舒张期延长,利于冠脉灌注和 血流向内膜缺血区。 3. 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组织供氧。 4. 改善心肌代谢:↓FFA,↑糖代谢,耗氧↓

心血管内科抗心肌缺血药物用药观察

心血管内科抗心肌缺血药物用药观察

心血管内科抗心肌缺血药物用药观察临床从两个方面改善心肌缺血:一方面扩张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以缓解心绞痛,如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另一方面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如果糖磷酸钠、门冬氨酸钾镁、磷酸肌酸等。

一、扩张血管药物(一)硝酸甘油1.适应证硝酸盐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或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疗效良好,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以预防AMI后的心室重构。

在治疗高血压方面,静脉滴注常用于控制严重的高血压或术中控制血压升高。

排除药物的耐受性影响后,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效基本相等,但由于剂型、给药途径不同,所以用药选择仍有不同。

2.禁忌证青光眼患者忌用。

3.用法及用量(1)舌下含服,每次0.25~0.5mg,5min可重复1次,直至疼痛缓解。

(2)静脉滴注应注意个体化。

4.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头部胀痛、心跳加快,严重者可晕厥。

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

(1)舌下含服时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药片放于舌下自然溶化吸收,不饮水、进食或吸烟,未全溶前不可吞下。

用药后应休息15~20min,不可过早活动,以免发生晕厥。

舌下含服1片后,若症状不缓解,可在5min后再含服1片,但15min内不可超过3片,多用可致冠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而发生低血压。

用药后,若症状不缓解且有加重,应警惕心肌梗死,尽快报告医生。

(2)静脉给药时,不可直接静脉注射,必须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充分混匀。

急救时,可与利多卡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三通管输入。

静脉输入时,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药物的单位时间入量,细致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据病情调整滴速。

(3)本药具有挥发性,遇光、热不稳定,应避光密封、阴凉处存放。

片剂应放在棕色玻璃瓶内,每次服用后拧紧瓶盖,以防失效。

(4)用药后出现头痛反应时,可减少药物剂量或减慢滴速,也可采取物理治疗,如头部冷敷,保持安静或给予温和的止痛药。

第31章抗心肌缺血药

第31章抗心肌缺血药

影响冠脉血流量的因素:
① 冠状动脉阻力 ② 灌注压 ③ 侧枝循环 ④ 心肌舒张时间
冠脉的分支垂直穿过心肌,在心 内膜下分支成网状。冠脉在心缩期受 压迫,心舒期供血增加。心率减慢可 相对延长舒张期,增加冠脉血流。
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
①心室壁肌张力(与心室容积和心室 腔内压力成正比) 室壁肌张力越高耗氧越多
两药对降低耗氧量有协同作用。
注意:两药都有降压作用,剂量过 大,降压过低,反而使冠脉流量减 少,加重心绞痛的发作。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
作用
动脉压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射血时间
硝酸酯类
↓ ↑(反射性) ↑(反射性)
缩短
β受体 阻断药
↓ ↓↓ ↓↓
延长
两药合用
↓↓ ↓ / 不变
药理作用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① 舒张小动脉,外周阻力降低,减 轻心脏后负荷。
② 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心 脏作功减少。
③ 阻滞Ca2+进入肾上腺素能神经末 梢,抑制NA的释放。
药理作用
2. 改善冠脉血流量
扩张冠脉,解除痉挛,促进侧 枝循环形成和开放,使冠脉血流量 改善。
药理作用
3.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用法
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从小量开 始,逐渐增加,不超过300mg/d。
长期应用不可突然停药,应逐渐 减量至停药,否则会加剧心绞痛发 作,甚至心肌梗死或猝死(长期用 药使β受体数目增多,突然停药时, 内源性儿茶酚胺与大量β受体结合所 致)。
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的优点
减少不良反应,普萘洛尔可取消硝 酸甘油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硝 酸甘油可缩1)舒张冠脉及侧枝血管,使血 液流向缺血区。
冠脉狭窄时,缺血区阻力血管 因缺氧而舒张,非缺血区阻力相对 增高,给药后,可迫使血液从输送 血管经侧枝血管流向缺血区。

抗心肌缺血药

抗心肌缺血药

器官
骨骼肌
主要受体
2
生理学效应
糖原分解

1 2 2
2
糖原分解 糖原分解 抑制胰岛素释放
刺激胰岛素释放 肾素释放 支气管扩张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刺激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肾 支气管平滑肌 交感神经末稍
1 2 2 2
上海瑞金医院施仲伟
一、药理作用:
(一)阻断心肌β1受体 →降低心肌耗氧量
用法用量: 片剂:①预防心绞痛:一次5-10mg,一日2-3 次,一日总
量10-30mg。 ②缓解症状:舌下含服,一次5mg。
针剂:静脉滴注,初始剂量可从1-2mg/小时开始,根据个
体需要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8-10mg/小时。
硝酸酯类药物特点比较表
药物 给药 用量 用法 显效时间 持续时间 途径 (mg/次) (分钟) 硝酸甘油 舌下 0.5 SOS 1-2 20-30分钟 (急救) 贴膜外用 25 Qd 24小时 5 5-10 Tid Tid 2-3 15-30 2-3小时 2-5小时
注意事项
1. 注意用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在加用β-受体阻滞剂时, 其β-受体阻滞作用往往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悸等, 从而可能延误低血糖的及时发现。 2.本品应尽可能逐步撤药,整个撤药过程至少用二周时间, 每次剂量减半,直至最后减至半片23.75mg,停药 前最后的剂量至少给4天。若出现症状,建议更缓慢 地撤药。若手术前要停用本品,必须至少在48小时停 药,除非有特殊情况,如甲状腺毒症和嗜铬细胞瘤。 3. β-受体阻滞后心脏对反射性交感兴奋的反应降低使全 麻和手术的危险性增加,对于要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人 最好停止使用本药,如有可能应在麻醉前48小时停用。
(五)耐受性:

心脏缺血药物治疗方案

心脏缺血药物治疗方案

一、概述心脏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脏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梗死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脏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心脏缺血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病因治疗、症状治疗和预防治疗。

二、病因治疗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1)阿司匹林:每日75-325mg,口服。

(2)氯吡格雷:每日75mg,口服。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1)华法林:初始剂量为3-5mg,根据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剂量。

(2)肝素:静脉注射,负荷量80-100U/kg,维持量12-15U/(kg·h)。

3. 抗心肌缺血药物(1)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每次0.5mg,每5-10分钟1次,连用3次。

(2)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日2-3次,每次20-40mg,口服。

(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滴注,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4.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脏缺血。

常用的抗氧化剂有:(1)维生素C:每日1000-2000mg,口服。

(2)维生素E:每日100-200mg,口服。

三、症状治疗1. 疼痛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口服。

(2)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等,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2. 心律失常治疗(1)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病情调整剂量。

(2)心脏起搏器:适用于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3. 心力衰竭治疗(1)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2)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初始剂量为每日5-10mg,逐渐调整剂量。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四、预防治疗1. 改善生活方式(1)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加重心脏缺血。

坏死的心肌细胞治疗方案

坏死的心肌细胞治疗方案

一、引言心肌细胞坏死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坏死的心肌细胞会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坏死的心肌细胞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坏死的心肌细胞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方面。

二、药物治疗1. 抗心肌缺血药物(1)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治疗心肌缺血的经典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

(2)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3)ACE抑制剂:ACE抑制剂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肝素等。

3.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 心脏康复药物(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2)ACE抑制剂:ACE抑制剂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三、手术治疗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术方法,通过建立新的冠状动脉通道,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提高心功能。

3.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四、康复治疗1. 生活方式干预(1)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心肌损伤,应戒烟限酒。

(3)适度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3. 社会支持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甘油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一百多 年的历史了,至今仍在使用,效果很好, 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线药物。
硝酸酯类
[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松弛平滑肌;特别是对血管平 滑肌的选择性高;
机制:
在平滑肌局部分解释放出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作为血管内皮 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松弛平滑肌。
硝 静脉→回心血量↓ 心脏前负荷↓

心室容积↓
甘 油
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耗氧量↓ 防
↓ 动脉 外周阻力↓→心脏后负荷↓


冠脉阻力↓


心肌缺血区供血供氧↑
血 扩张冠脉的输送血管
绞 痛
管 促冠脉侧支循环开放
第二节 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硝酸甘油是硝酸酯类的代表药;
硝酸甘油是合成烈性炸药的重要成分;
二、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一)降低心肌耗氧量: 心肌耗氧量: 心肌收缩力 (正相关) 心率 心室壁张力 :左室内压力 心室容积
1、小剂量:
舒张容量血管(静脉血管) → 回心血 量↓ → 心脏的前负荷 ↓ →心室容积↓→心 室内压(LVEDP) ↓ →室壁张力↓ → 耗氧 量↓;
2、大剂量:
(1) 舒张阻力血管(动脉血管) →外周阻 力↓ →心脏的后负荷↓ → 心脏的射血阻 抗 ↓ → 左室内压和左室壁张力 ↓ → 射血 力度减小 →耗氧量↓;
(4)主动脉舒张压:降到60mmHg时→则冠脉 供血明显↓;
(5)代谢性调节:
• 心绞痛发作时:
是心肌耗O2与供O2 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心肌急剧而短暂的缺血与缺氧→无氧代 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刺激神经末 梢→引起疼痛;
缺血区的阻力血管已因缺氧、乳酸等代 谢产物堆积→代谢性调节→而处于舒张 状态→有利于缺血区的血供;
注: Ca++ ↑ ↓
MLC →MLC-PO4 (Ca++ ↑→使促肌球蛋白链磷酸化→血管平滑肌收缩)
硝酸甘油 ( nitroglycerin)
[药理作用] : 一、基本药理作用: (一)对血管的作用: 1、∵硝酸甘油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高;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对血管的作用; 2、扩血管特点:
(1)小剂量→主要扩张静脉; (2)大剂量→才有扩张动脉作用; (3)松弛较大的冠状血管;
目标
1.掌握硝酸甘油、硝苯地平、普萘洛 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护理 要点。
2.熟悉硝酸酯类的作用机制;阿替洛 尔和硝酸异山梨醇酯的作用特点和不良 反应。
3.了解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和心绞痛的 分型。
WHO:
从发病到死亡在6 hour 以内,称为猝死; 心源性猝死可在出现症状后1hour 内死亡,甚 至立即死亡。
第一节 概述
一、 心绞痛:
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 而短暂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 征。
在欧美国家,冠心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我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 长(中、老年发病)等因素,其发病率是逐 年上升的,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多发 病。
二、 心绞痛典型发作: 发作诱因:劳累、情绪激动;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
心室内压
心室容积 心室壁张力 心

每分钟射血时间

心肌收缩力 氧
主A舒张压
心 冠脉血流 冠状小A阻力
代谢性调节
肌 动静脉血氧分压差
供 冠脉侧支循环 氧 心外膜及心内膜下血流
心肌耗O2 =心肌供O2 →正常; 心肌耗O2 >心肌供O2 →心绞痛。
四、 从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见→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作为NO的供体,在平滑肌局部
→消耗巯基(-SH)→分解释放出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 血管内皮舒张 因子;
NO的受体鸟苷酸环化酶中的Fe ++ ,二者 结合后→可激活GC (鸟苷酸环化酶);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 NO的供体 平滑肌产生释放NO
3、∵松弛血管平滑肌( 小V > 小A). ∴ 治疗量: (1). SBP略降(10~15mmHg); (2). DBP不变; 注:与Ca++拮抗药不同点( 小A > 小V ).
( 二) 对心脏的作用:对心脏无明显作用; 剂量加大,可因降压而反射性加快心率。
(三) 对其他平滑肌的作用:松弛、短暂、无价值。
(2) 动静脉血氧分压差:
动静脉血氧分压差越大→有利于组织 对O2的摄取;
(3)心外膜及心内膜下血流:
生理状态: 因冠状动脉从心外膜呈直角分布,从心外 膜垂直流向→心内膜,贯穿于心室壁成网 状分布于心内膜下;
因此,心内膜下血流易受心室壁肌张力及 心室内压的影响,更易发生缺血;
∵心室收缩期压力较大,∴心内膜下血流 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舒张期的血液供应;
缓解心绞痛的主要治疗对策是:
1、降低心肌耗O2量(为主): (1)舒张静脉;(2).舒张小动脉→回心血量↓→
心缩力↓→心肌耗O2量↓; 2、 增加心肌供O2量: (1)扩张冠状动脉;
(2)改善动脉供血;
3、新研究--- 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预防心绞 痛发展为AMI→并可缩小心梗的范围→ 有利于冠心病的预后;
生理状态: 冠状动脉在活动状态时→可明显扩张 →供O2量可增加6-7倍; 心绞痛是心肌耗O2与供O2 之间的平 衡被打破→心肌耗O2 ↑ 或心肌供O2 ↓→诱发的;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 →在活动 状态时→由于动脉壁弹性↓→不能很好 的扩张→供O2量不能相应增加→心肌急 剧而短暂的缺血与缺氧→诱发心绞痛的 发作;
疼痛部位:胸骨中、上段后方,可放射 到左肩、左上肢; 疼痛性质:压榨性、窒息性;制动; 持续时间:3 – 5 min ,很少超过15 min; 缓解方式: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疼痛可在 1 - 3 min内完全缓解; 病情加重:可发展为心肌梗塞(AMI)。
三、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 1、影响心肌血液供应的相关因素: (1)冠状小动脉阻力:
↓与NO受体Fe ++ 结合
激活 GC (鸟苷酸环化酶) ↓(+)
GTP → cGMP
(细胞内第二信使cGMP的含量↑) ↓(-)
细胞内Ca++释放和细胞外Ca++内流
细胞内Ca++释放和细胞外Ca++内流 ↓
↓ 细胞内Ca++减少

MLC-PO4→ MLC ( 使肌球蛋白链去磷酸化)
↓ 血管平滑肌舒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