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 总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碘量法(标准状态:被代替)

萤石 总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碘量法(标准状态:被代替)
萤石 总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碘量法(标准状态:被代替)

勘查行业技术标准汇编

一、固体矿产调查勘查行业标准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6-200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10)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 27、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0249-2010)

萤石矿资源上市公司一览

萤石矿资源及上市公司分析(一)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在 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下或加热时发出蓝色或紫色萤光,并因此而得名。晶体常呈立方体、八面体或立方体的穿 插双晶,**体呈粒状或块状。浅绿、浅紫或无色透明,有时为玫瑰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 。八面体解理完全。摩氏硬度4,比重3.18。 一、萤石矿用途 萤石的用途十分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目前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 业,其次用于轻工、光学、雕刻和国防工业。因此,根据用途要求,目前我国萤石矿产品主要有四大系列品种, 即萤石块矿、萤(氟)石精矿、萤石粉矿和光学、雕刻萤石。 1、冶金工业 萤石具有能降低难熔物质的熔点,促进炉渣流动,使渣和金属

很好分离,在冶炼过程中脱硫、脱磷,增强 金属的可煅性和抗张强度等特点。因此,它作为助熔剂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及铁合金生产、化铁工艺和有色金 属冶炼。冶炼用萤石矿石一般要求氟化钙含量大于65%,并对主要杂质二氧化硅也有一定 的要求,对硫和磷有严格的限制。硫和磷的含量分别不得高于0.3%和0.08%。其产品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GB8216-87《萤石块矿》执行。 2、化学工业 萤石另一重要用途是生产氢氟酸。氢氟酸是通过酸级萤石(氟石精矿)同硫酸在加热炉或罐中反应而产生出来 的,分无水氢氟酸和有水氢氟酸,它们都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强烈的腐蚀性。它是生 产各种有机和无机氟化物和氟元素的关键原料。 在制铝工业中,氢氟酸用来生产氟化铝、人造冰晶石、氟化钠和氟化镁。

碘量法测铜

1 实验原理 碘量法测定铜的依据是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和I2,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如下: 2Cu2+ +4I-=2CuI+I2 或2Cu2+ +5I- =2CuI+I3- I2+2S2O32- =2I- +S4O62- Cu2+与I-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Cu2+浓度减小(如形成络合物等)或引起CuI溶解度增大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量KI,可使Cu2+的还原趋于完全。但是,CuI沉淀强烈吸附I3-,又会使结果偏低。通常使用的办法是在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K sp=1.1×1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K sp=4.8×10-15)。在沉淀的转化过程中,吸附的碘被释放出来,从而被Na2S2O3溶液滴定,使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得到提高[2]。即 CuI+SCN- =CuSCN +I- 硫氰酸盐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2,致使测定结果偏低。溶液的pH值一般应控制在3.0~4.0之间。酸度过低,Cu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2(Cu2+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 Fe3+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但可加入NH4HF2掩蔽。NH4HF2是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因HF的K a=6.6×10-4,故能使溶液的pH值保

持在3.0~4.0之间。 2 材料 2.1主要试剂 2.1.1 KI溶液(200 g·L-1)。 2.1.2 Na2S2O3溶液(0.1 mol·L-1):称取25g Na2S2O3·5H2O于烧杯 中,加入300~500mL新煮沸经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 约0.1g Na2CO3,用新煮沸且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1L,贮存于 棕色试剂瓶中,在暗处放置3~5天后标定。 2.1.3 淀粉溶液(5g·L-1):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的水,搅匀, 再加入100mL沸水,搅匀。若需放置,可加入少量HgI2或H3BO3 作防腐剂。 2.1.4 NH4SCN溶液(100g·L-1); 2.1.5 H2O2(30%,原装); 2.1.6 Na2CO3(固体); 2.1.7 K2Cr2O7标准溶液(C(K2Cr2O7)=0.01667mol·L-1); 2.1.9 H2SO4溶液(1 mol·L-1); 2.1.10 HCl(6mol·L-1,即1:1); 2.1.11 NH4HF2(200g·L-1); 2.1.12 HAc(7mol·L-1,即:1); 2.1.13 氨水(7mol·L-1,即1:1); 2.1.14 尿素(原装) 2.1.15 HNO3(1:1)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

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试剂 ①淀粉指示液 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水冲稀至100mL。 ②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Na2S2O3·5H2O)=mol/L。称取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和无水碳酸钠(Na2CO3)溶于水中,转移到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③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c(1/6K2Cr2O7)=L。称取105℃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④溶液标定 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1g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入盐酸溶液5mL,密塞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同时作空白滴定。 硫代硫酸钠浓度c(mol/L)由下式求出: 式中:V1——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2——滴定空白溶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c(Na2S2O3)=L。移取100mL刚标定过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于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使用时配制。

碘标准溶液:c(1/2 I2)=L。移取碘于500mL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加适量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仪器 恒温水浴,0~100℃。150mL或250mL碘量瓶。25mL或50mL 棕色滴定管。 测定步骤 ①取200mL水样各加入碘标准溶液,密塞混匀。在暗处放置10min,用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 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 ②以水代替试样,重复步骤①。 ③硫化物含量C (mg/L)按下式计算: 式中:V0——空白试验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i——滴定收硫化物含量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试样体积,mL; ——硫离子(1/2S2-)摩尔质量(g/mo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六年十月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与开发秩序,提高勘查成果质量,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发挥勘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资源储量分类的原则性意见,在以往我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开发成果利用的基础上,参考类似矿种及兄弟省工作经验,编制《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暂行技术要求》),可作为该类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评审的暂行依据。对《暂行技术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请及时反馈给省储量评审中心,以便统一修正。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技术要求起草人:宋锋、尚玉忠、李军、王卫、翟丹丹。 本技术要求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1 范围 《暂行技术要求》规定了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分类、地质勘查工作要求、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内容。 《暂行技术要求》的地质勘查主要指为了满足矿山开发而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 《暂行技术要求》适用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勘查设计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勘查报告编写。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成果验收、评审的依据;还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萤石粉取样化验制度

萤石粉取样化验制度 一、总则 1.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正常开车,降低企业能耗,公正评定供应商供应的萤石粉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萤石粉入厂后进行化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萤石粉取样; (2)萤石粉混样; (3)萤石粉送样并化验; (4)出具化验报告; (5)决定是否采购及采购详情。 二、萤石粉取样 3.运输萤石粉车辆进厂后,由生产副总会同供应商分别按照取样标准进行取样。 4.对于进厂的萤石粉,原则上需对每车都进行化验。 5.对萤石粉取样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但不得同时混用此两种方法: (1)采用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层次的萤石粉分别取样; (2)采用分部位取样法,对位于不同部位的萤石粉分别取样。6.采用分层取样的操作要求。分层取样时,应当分别并至少从顶部、中部、底部三个部位进行采样,并尽量分别从车辆的两侧及后部分层取样。 7.分部位取样的操作要求。分部位取样时,应当分别并至少从车辆

前部、中部、后部进行采样。 8.取样的工具。取样只能使用探子,不得使用其他工具。使用探子取样时,应当将探子插入足够深的地方。 9.取样的量的要求。生产副总和供应商按照取样要求每车用探子取10次,然后装入指定容器内。 10.取样的其他要求。 (1)如果货物从外观上有明显不同的,例如粗细、颜色、干湿等,应当分别从不同外观的地方取样,禁止从具有同一外观处分别取样。(2)取样化验水分含量时,应当避免在下雨时取样。 三、萤石粉混样 11.生产副总和供应商从同一辆车上取下的样品放入同一备好的容器内,由生产副总或其指定的人搅拌混匀。 12.生产副总或其指定的人员将盛有样品的容器进行编号,编号可以采用数字序号方式,也可以采用运输车辆车牌号方式,但不得在编号中透露任何关于供应商或产地信息。 13.盛放萤石粉的容器应当干净、无杂质。 14.生产副总应当将容器编号对应的供应商记录好,除向总经理汇报外,不得将此信息透露给任何人。 四、萤石粉送样及化验 15.生产副总指定专人将混匀的样品送往中心实验室。 16.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将样品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除保留化验必需的样品外,还应当保留两份样品备份。

实验八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实验八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B 教学内容: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 实验类型:验证 教学对象:化工、环境工程、药学、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医学检验、制药、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授课地点:中南大学南校区化学实验楼302 授课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练习巩固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2、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意义; 3、学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掌握铜盐中铜的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5、掌握碘量法的测定方法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6、熟悉氧化还原特殊指示剂终点颜色判断和近终点时滴定操作控制 二、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量点、氧化还原特殊指示剂、滴定终点、铜盐中铜含量的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移液管、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电子分析天平、实验报告的撰写(数据处理三线表表格化)、有效数字 三、技能点 玻璃器皿的洗涤、移液管的使用、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铜盐中铜的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淀粉指示剂的变色特征和近终点时滴定操作控制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现场讲解指导等 六、复习引入

1、复习配位滴定法有关知识,提问学生: (1) 铜盐中铜的含量测定是用什么方法测定的?(间接碘量法) (2) 铜盐中铜的测定中以什么作指示剂?(淀粉溶液) (3) 滴定终点颜色如何判断?(蓝色消失30s后不返色为终点) [引入]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 [引言] 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石胆,为透明的深蓝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其溶液呈弱酸性。在无机工业上用于制备其他铜盐的原料;也可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饲料添加剂,并用于镀铜。在防治鱼病中,硫酸铜的作用非常明显,硫酸铜是鱼病防治中常用的药品,它可治疗鱼的原生寄生虫病,农业上主要用于防治果树、麦芽、马铃薯、水稻等多种病害,也可用于稻田、池塘除藻。无机农药波尔多液就是硫酸铜和石灰乳的混合液,在有机农业中可以做杀真菌剂用。蓝矾韭菜中的蓝矾也可能是农药的残留,而不是菜农为保鲜而涂抹。硫酸铜是可溶于水的,消费者可以在水中浸泡再用淘米水清洗就可放心食用。硫酸铜中铜的含量常用滴定碘法来测定。 [新授]课题: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 [提出任务]教师提出本课题的学习任务: 1、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用K2Cr2O7作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KI和HCl 溶液?为什么要放置一定时间后才能加水稀释?为什么在滴定前还要加水稀释? 3、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操作方法。 [任务探索] 1、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有关学习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 在实验中加入KI的作用是什么? (2) 碘量法测定铜时,溶液的酸度如何控制?酸性介质如何选择? (3) 在实验中加入KSCN溶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过早的加入? [归纳]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基本原理在以硫酸或HAc为介质的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I -作用生成

碘量法测铜

定量分析综合试验《铜合金中Cu含量的测定》 试 验 研 究 报 告

班级050911 学号15 姓名冯靖 2007年12月 铜合金中Cu含量的测定 050911 冯靖 摘要研究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的方法。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我们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该方法是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和I2,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在沉淀的转化过程中,吸附的碘被释放出来,从而被Na2S2O3溶液滴定。 关键词铜合金;铜含量;间接碘量法 1 引言 一提起铜,入们便似乎觉得它不过是一种传统的古老金属材料,而事实绝非如此。一方面在现代国民经济建设中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少不了它;另一方面在现代国防科技高新技术中它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由于铜合金中铜的含量的不同会引起其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性的不同,因而需要对铜的含量进行测定。现市场已经有专门的仪器来测定,但因仪器昂贵、操作技术不易掌握,普通实验室难以普及应用。

所以,我们仍旧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该方法是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 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和I 2,析出的I 2 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 2 S 2 O 3 标准 溶液滴定[1]。实验的意义是使我们掌握Na 2S 2 O 3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和间接碘量 法测定铜的原理,以及了解淀粉指标剂的作用原理等。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通过查阅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组队合作中和探讨中,独立完成实验。 2 材料与方法 2.1主要试剂 2.1.1 KI溶液(200 g·L-1)。 2.1.2 Na 2S 2 O 3 溶液(0.1 mol·L-1):称取 25g Na 2 S 2 O 3 ·5H 2 O于烧杯中,加入300~ 500mL新煮沸经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约0.1g Na 2CO 3 ,用新煮沸且 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1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暗处放置3~5天后标 定。 2.1.3 粉溶液(5g·L-1):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的水,搅匀,再加入100mL 沸水,搅匀。若需放置,可加入少量HgI 2或H 3 BO 3 作防腐剂。 2.1.4 NH 4 SCN溶液(100g·L-1); 2.1.5 H 2O 2 (30%,原装); 2.1.6 Na 2CO 3 (固体); 2.1.7 K 2Cr 2 O 7 标准溶液(C(K 2 Cr 2 O 7 )=0.01667mol·L-1); 2.1.8 KIO 3标准溶液(C(KIO 3 )=0.01667mol·L-1); 2.1.9 H 2SO 4 溶液(1 mol·L-1); 2.1.10 HCl(6mol·L-1,即1:1); 2.1.11 NH 4HF 2 (200g·L-1); 2.1.12 HAc(7mol·L-1,即:1); 2.1.13 氨水(7mol·L-1,即1:1); 2.1.14 铜合金试样。 2.2实验原理 碘量法测定铜的依据是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KI作用,生 成CuI沉淀和I 2,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 如下:

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江西省赣州市 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规划 (2005—2010年)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5年9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2) 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简况 (2) 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 (3) 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4) 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 (6)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8) 三、2010年规划目标 (9) 四、2015年远景目标 (10) 第四章萤石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1) 一、政府投资的区域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 (11) 二、政府投资的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 (12) 三、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15)

四、商业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 (15) 五、勘查资金来源 (16) 第五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6) 一、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16) 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19) 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19) 五、严格矿山准入条件 (20) 六、萤石资源保护 (21) 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2)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23) 附表目录 附表1:赣州市萤石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表2:2004年萤石矿山基本情况表 附表3:赣州市萤石精选厂基本情况表 附表4:萤石资源规划开采区基本情况表 附表5:萤石资源规划勘查区、开采区、储备保护区坐标表

附图目录 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规划图(2005-2010) 1:500000

矿产一般工业要求基本知识

目录 一、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床 (66) 1、黑色冶金熔剂石灰岩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66) 2、有色冶金熔剂、电石、制碱石灰岩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66) 3、耐火材料衬炉用、熔剂用白云岩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66) 4、冶金用石灰岩粒度要求 (66) 5、冶金用白云岩粒度要求 (66) 6、水泥用石灰质原料矿石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77) 7、粘土质、硅质原料矿石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77) 8、矿山露天开采技术条件一般要求 (77) 二、岩金矿床及其伴生组分 (88) 1、岩金矿工业指标参考表 (88) 2、岩金矿共生(铜、铅、锌)矿产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88) 3、岩金矿伴生组分评价参考表 (88) 三、铜、铅、锌、银、镍、钼矿床 (99) 1、矿床工业指标制订的一般原则 (99) 2、铜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99) 3、铜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99) 4、铅锌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1010) 5、铅锌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1010) 6、镍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1010) 7、镍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1010) 8、钼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1010) 9、钼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1111) 10、银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1111) 11、银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表 (1111) 12、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表说明 (1111) 13、铜精矿质量标准 (1111) 14、铅精矿质量标准 (1212) 15、锌精矿质量标准 (1212) 16、银精矿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7、钼精矿质量标准(GB3200-89).................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硫铁矿床...............................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碘量法测定铜

碘量法测定铜 一、方法原理 在弱酸性溶液中,Cu2+可被KI还原为CuI,2Cu24I-==2CuI I2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由于CuI溶解度比较小,在有过量的KI存在时,反应定量地向右进行,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间接测得铜的含量。 I22S2O32-==2I-S4O62- 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滴定终点不明显,并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加入少量KSCN,使CuI沉淀转变成CuSCN,因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得多(K sp,CuI=1.1×10-10,K sp,CuSCN=1.1×10-14)能使被吸附的I2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 CuI SCN-==CuSCN I- 使终点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且此反应产生的I-离子可继续与Cu2作用,节省了价格较贵的KI。 二、主要试剂 1.0.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用差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180℃烘两小时)分析纯K2Cr2O7固体0.7~0.8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使其溶解之,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台秤上称取6.5g硫代硫酸钠溶液,溶于500mL 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5g Na2CO3,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摇匀后备用。 3.Na2SO4:30%水溶液。 4.碘化钾:A·R。 5.硫氰酸钾溶液:20%。 6.淀粉溶液:0.5%。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到沸腾的100mL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 7.盐酸:3mol/L。 8.硝酸:1:3。 9.氢氧化铵溶液:1:1。

燃烧—碘量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1

燃烧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浅析 (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 郝勇王秀英张中法 摘要:硫的分析方法,有硫酸钡重量法、燃烧碘量法和比色法。燃烧—碘量法是测定钢铁中硫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用此法测定时炉温、助熔剂、氧气流量及选择显色效果好的淀粉水溶液、淀粉吸收液的配制和使用等都对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最佳的测定条件。 关键词:钢铁;助熔剂;酸性环境;回收率;显色效果试验 硫在钢铁中主要以MnS和FeS形式存在,可以引起钢的热脆性,降低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疲劳极限、塑性和耐磨性,硫的存在对钢的耐蚀性和可焊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硫的测定就成为金属分析的一项常检项目,检测的结果是材料质量和性能判别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要求碳素钢中S%≤0.05%,优质结构钢中S%≤0.045%,工具钢不超过0.03%,高级优质钢中S%≤0.02%。钢铁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重量法、燃烧滴定法、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和真空直读光谱法等,其中燃烧滴定法又分为燃烧—碘量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燃烧—碘量法是目前工厂理化室普遍采用的硫的分析方法。 一、方法要点与原理 方法:将试样放在高温氧气流中燃烧,使硫形成二氧化硫气体,然后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并用高锰酸钾标液滴定,然后用淀粉指示终点。 原理:试样在高温下通氧燃烧生成SO2, 3MnS+5O2Mn3O4+ 3SO2↑ 4FeS+7O24Fe2O3+4SO2↑ 生成的SO2在酸性淀粉溶液或淀粉水溶液中被吸收生成H2SO3, SO2+H2O H2SO3

生成的H2SO3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2KMnO4+10KI+16HCl 5I2+2MnCl2+8H2O+12KCl H2SO3+I2+H2O H2SO4+2HI 过量的I2与淀粉指示剂作用呈蓝色,指示终点。 由于硫转化为SO2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达到符合定量分析要求的回收率,而且回收率随条件变化而变动,所以不能直接以理论值计算。只能用组分相近的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操作,求出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借此计算试样硫含量。 二、试剂 1、0.1N高锰酸钾标液:称高锰酸钾3.161g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10ml 此标液加500ml的蒸馏水便配成0.002N的高锰酸钾日常标液。 2、淀粉吸收液:取淀粉2g,以蒸馏水约200ml,加热溶解,全溶后煮沸一分钟,稀释至5000ml,加碘化钾1g混匀。 3、助熔剂:纯锡粒。 三、分析方法 钢标样500mg,放入已处理的瓷舟中,在吸收器中注入25~40ml淀粉水溶液,并把淀粉水溶液中滴加一滴1+1盐酸,然后用橡皮塞塞紧燃烧管,并通氧和滴入高锰酸钾标液,使吸收液呈浅蓝色,这时停止通氧,取下橡皮塞用长钩将盛有试样的瓷舟推入燃烧管中最热部分,立即以胶塞将管口塞严,预热10~30秒。通氧使试样燃烧,当吸收器底部溶液蓝色消失时,即滴高锰酸钾标液。滴定速度应与蓝色消退速度相适应。到溶液退色很慢时,减慢速度到溶液蓝色与原来蓝色相同,继续通氧10~30秒,色泽不变为终点。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油页岩、石煤、泥炭 报批稿

ICS73.020 D10/19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油页岩、石煤、泥炭Specification for oil shale, stone coal and peat exploration (报批稿) - ××- ××发布××××- ××- ××实施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勘查目的及阶段 (2) 4.1 勘查目的 (2) 4.2 勘查阶段 (2) 5 勘查工作程度 (3) 5.1 勘查控制基本要求 (3) 5.2 普查阶段要求 (5) 5.3 详查阶段要求 (6) 5.4 勘探阶段要求 (8)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9) 6.1 矿产勘查测量 (9) 6.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0) 6.3 物探工作 (10) 6.4 探矿工程 (10) 6.5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11) 7 可行性评价 (13) 7.1 概略研究 (13) 7.2 预可行性研究 (13) 7.3 可行性研究 (13) 8 资源储量估算 (14) 8.1 工业指标 (14) 8.2 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 (14) 8.3 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 (14) 8.4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及估算结果 (1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勘查类型划分及参考勘查工程间距 (1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陆相油页岩有机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 (2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样品的采取及分析测试项目 (22)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矿床的一般工业指标及其共、伴生矿产参考评价指标 (25)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石煤资源量估算的具体要求 (27)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铜盐中铜的测定原理和碘量法的测定方法; 2、学习终点的判断和观察。 二、实验原理: 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I -作用生成不溶性的CuI沉淀并定量析出I2:2Cu2++ 5I- =2CuI↓ + I3- 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 I3 -+ 2S2O32-=3I-+ S4O62- 由于CuI沉淀表面吸附I2故分析结果偏低,为了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被Na2S2O3溶液滴定后,再加入NH4SCN,使CuI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CuSCN沉淀。 CuI + SCN- = CuSCN↓+ I - CuSCN吸附I2的倾向较小,因而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消耗的体积及试样的重量, 计算试样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CuSO4中铜的测定:准确称取CuSO4·5H2O试样0.5~0.6 g两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5ml 1 mol/L H2SO4溶液和100 ml水使其溶解,加入100g/L KI溶液10ml,立即用Na2S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2ml淀粉作指示剂,继续滴至浅蓝色。再加100g/L KSCN 10ml,摇匀后,溶液的蓝色加深,再继续用Na2S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 四、数据记录和处理 2、铜盐中铜的测定

注:CuSO 4·5H 2O 的摩尔质量M=249.68 g/mol 。 五、问题讨论 1.本实验加入KI 的作用是什么? 答:本实验中的反应式为: 23252Cu I CuI I +--+=↓+ 222334623S O I S O I ---- +=+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I -不仅是Cu 2+的还原剂,还是Cu +的沉淀剂和I -的络合剂。 2.本实验为什么要加入NH 4SCN ?为什么不能过早地加入? 答:因CuI 沉淀表面吸附I 2,这部分I 2不能被滴定,会造成结果偏低。加入NH 4SCN 溶液,使CuI 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而CuSCN 不吸附I 2从而使被吸附的那部分I 2释放出来,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但为了防止I 2对SCN -的氧化,而NH 4SCN 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碘量法测硫 国标

HJ/T60-2000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的碘量法。本标准规定的硫化物是指水和废水中溶解性的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的总称。 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硫化物。 1.2.2试样体积200ml,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时,本方法适用于含硫化物在0.40mg/L以上的水和废水测定。 1.2.3共存物的干扰与消除:试样中含有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等能与碘反应的还原性物质产生正干扰,悬浮物、色度、法度及部分重金属离子也干扰测定,硫化物含量为2.00mg/L时,样品中干扰物的最高允许含量分别为S2O32-30mg /L、NO2-2mg/L、SCN-80mg/L、Cu2+2mg/L、Ph2+1mg/L和Hg2+lmg/L;经酸化一吸收预处理后,悬浮物、色度、浊度不干扰测定,但SO32-分离不完全,会产生干扰。采用硫化锌沉淀过滤分离SO32-,可有效消除30mg/LSO32-的干扰。 2、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与过量的碘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由硫代硫酸钠溶液所消耗的量,间接求出硫化物的含量。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盐酸(HCI):p=1.19g/ml。 3.2磷酸(H3PO4):p=1.69g/ml。 3.3乙酸(CH3COOH):p=1.05g/ml。 3.4载气:高纯氮,纯度不低于99.99%。 3.5盐酸溶液:1+1,用盐酸(3.l)配制。 3.6磷酸溶液:1+1,用磷酸(3.2)配制。 3.7乙酸溶液:1+1,用乙酸(3.3)配制。 3.8氢氧化钠溶液:c(NaOH)=lmol/L。将40g氢氧化钠(NaOH)溶于500ml水中,冷至室温,稀释至1000ml。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萤石的选矿方法

萤石的选矿方法 1、萤石的选矿方法 我国萤石矿山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力(跳汰机)选矿和浮游选矿等。 (1)手选、重选 手选主要用于萤石与脉石界限十分清楚、废石容易剔除、各种不同品级的矿石易于肉眼鉴别的萤石矿,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选矿方法。 重力(跳汰机)选矿主要选别矿石品位较高、粒径在6~20mm的粒子矿。重力选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显著等优点。 (2)萤石浮选 萤石浮选主要的问题是与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 1) 含硫化矿的萤石矿 一般先用黄药类捕收剂将硫化矿浮出,必要时用硫化钠活化,然后再加脂肪酸得萤石,有时在萤石浮选作业中,加少量的氰化物抑制残余的硫化矿,以保证萤石精矿的质量。 2) 含重晶石方解石的萤石矿 一般先用油酸作捕收剂,浮出萤石,加少量的铝盐可以活化萤石。加糊精可以抑制重晶石和方解石,而活化萤石。在用量少的时候,水玻璃也有类似作用。 用烤胶来抑制方解石和重晶石的研究证明,对于含有较多的方解石、石灰岩、白云岩等比较复杂的萤石,抑制脉石矿物用烤胶,木质素磺酸盐,效果也很好。 3) 萤石与石英的分选 用脂肪酸做捕收剂,用水玻璃做脉石抑制剂、浮选萤石、用碳酸钠调整矿浆pH为8~9。 水玻璃的用量要控制好,少量时对萤石有活化作用,过量萤石也会被抑制。为了少用水玻璃,又能增强对石英类脉石的抑制,常常添加多价重金属阳离子(Al3+,Fe2+)及明矾、硫酸铝等; 加入Cr3+,Zn2+离子也有效果,这些离子不仅对石英,而且对方解石也有抑制作用。 此外,为了获得优质低硅的萤石精矿,还必须控制磨矿细度及浮选矿浆浓度(精选作业的矿浆浓度应低)、温度、药剂组合与用量。 4) 萤石和重晶石的分选 一般常用将萤石和重晶石混浮,然后进行分离,混浮用油酸做捕收剂,水玻璃做抑制剂。混合精矿的分离,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1) 用糊精或丹宁同铁盐抑制重晶石,而用油酸浮萤石。 2) 用烃基硫酸脂浮选重晶石,而将萤石精矿留在槽中。 研究结果表明,萤石和重晶石的分离,先浮萤石或先浮重晶石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2.选矿工艺 1)粒级控制的工艺研究: 磨矿粒度选择 干法和湿法磨矿 阶段磨浮工艺流程 2)矿浆pH值: “全碱工艺”:全碱性(pH=9.0)浮选 “碱—酸工艺”:碱性(pH=9.0)粗选,弱酸性(pH=6.0)精选 “全酸工艺”:全弱酸性(pH=6.0)浮选 3)中矿处理 中矿循序返回和集中返回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1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 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3-2002) 1 范围(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 勘查的目的任务(略) 4 勘查工作研究程度 4.1 地质研究 4.1.1 区域地质 预查阶段应全面收集与预查区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料、研究成果及各种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类比。 普查阶段应详细收集与普查区成矿有关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及矿产资料,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研究成矿地质 国土资源部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 精选范本

背景、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大致查明成矿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应收集详查区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及矿产资料,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 4.1.2 矿区(床)地质 4.1.2.1 地层 预查应大致了解含矿层位及矿体空间展布。 普查应大致查明含矿层位及矿体空间展布。 详查与勘探应详细划分地层层序,岩性组合,建立标志层,确定准确的含矿(控矿)地层年代;研究沉积环境与成矿的关系;确定矿体赋存层位及矿体在地层中的空间分布。 4.1.2.2 地质构造 预查阶段应大致了解矿区内较大的褶皱、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地段。 普查阶段应大致查明矿区内较大的褶皱、断层及节理裂隙发 育地段。 精选范本

详查阶段应研究矿区构造与矿体空间分布关系。基本查明对矿体影响较大的褶皱、断层1和破碎带的性质、规模、产状、分布规律以及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和对矿石质量的影响。研究节理裂隙的性质、产状、分布规律和发育层位、地段及程度。 勘探阶段应详细查明对矿体影响较大的褶皱、断层和破碎带的性质、规模、产状、分布规律以及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和对矿石质量的影响。 4.1.2.3 岩浆岩 预查阶段应大致了解矿区岩浆岩体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 普查阶段应大致查明矿区岩浆岩体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 详查阶段应基本查明对矿体影响较大或较多的岩浆岩体(包括脉岩)的种类、形态、规模、产状、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分布规律以及与成矿的关系、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和对矿石质量的影响。 1落差(褶幅)大于或等于30m(缓倾斜矿体20m)的褶皱、断层构造 精选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