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刘恒的小说与电影
最后的寓言——刘恒的《苍河白日梦》读解

作者: 张颐武
出版物刊名: 当代作家评论
页码: 85-91页
主题词: 现代性话语;白日梦;后新时期;刘恒;知识分子;消费文化;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寓言;作家
摘要: <正> 刘恒的《苍河白日梦》是这个作家进入电影界并成为大众传媒所关注的'明
星'式的人物之后写出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提供给我们这个复杂难解的'后新时期'文化的新的洞见与沉思.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作家编织过的无数个电影故事在我们周围衍生和播散的时候,当他的名字印在无数个由大明星主演的。
推荐的经典文学与影视作品

推荐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一、现代经典文学作品鲁迅: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郭沫若:诗集《女神》;茅盾:小说《子夜》;巴金:小说《家》、《寒夜》,散文集《随想录》;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话剧《茶馆》;曹禺: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沈从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钱钟书: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杂文《三八节有感》;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张爱玲: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张恨水(通俗文学大师):小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春明外史》;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散文集《人生的盛宴》、《孔子的智慧》;孙犁:小说散文集《荷花淀》,小说《铁木前传》;二、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欧阳山:小说《三家巷》;姚雪垠:小说《李自成》(获茅盾文学奖);梁斌:小说《红旗谱》;杜鹏程:小说《保卫延安》;柳青:小说《创业史》;李准:小说《黄河东流去》(获茅盾文学奖);傅雷:书信集《傅雷家书》;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琼瑶:小说《一帘幽梦》、《烟雨蒙蒙》、《还珠格格》;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路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张贤亮: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心灵史》,散文《荒芜英雄路》;贾平凹:小说《浮躁》、《废都》、《怀念狼》、《秦腔》(获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月迹》、《商州三录》;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池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你是一条河》;方方:小说《风景》、《桃花灿烂》、《祖父在父亲心中》;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获茅盾文学奖)、《无字》(获茅盾文学奖),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铁凝:小说《玫瑰门》、《麦秸垛》、《无雨之城》、《永远有多远》(获鲁迅文学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鲁迅文学奖);王安忆:小说《雨,沙沙沙》、《小城之恋》等“三恋”、《叔叔的故事》、《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被冰心誉为“奇书”,获茅盾文学奖);迟子建:小说《雾月牛栏》(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获茅盾文学奖)、《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鲁迅文学奖),散文《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冰心散文奖)刘恒:小说《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叶兆言: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艳歌》、“夜泊秦淮”系列小说;刘震云:小说《单位》、《官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离婚指南》、《米》;毕飞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鲁迅文学奖)、《玉米》(获鲁迅文学奖)、《推拿》(获茅盾文学奖);邱华栋:小说《教授》、《夜晚的诺言》、小说集《都市新人类》;刘庆邦:小说《平原上的歌谣》、《远方的诗意》,短篇小说集《梅妞放羊》、短篇小说《鞋》(获鲁迅文学奖);周大新: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汉家女》、《伏牛》;阎连科:小说《风雅颂》、《受活》(获老舍文学奖)、《年月日》(获鲁迅文学奖);李佩甫:小说《羊的门》、《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孙》、《学习微笑》;凌力:小说《少年天子》(获茅盾文学奖);陈忠实:小说《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阿来:小说《格萨尔王》、《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张平:小说《抉择》(获茅盾文学奖);柳建伟:小说《英雄时代》(获茅盾文学奖);宗璞:小说《红豆》、《东藏记》(获茅盾文学奖);徐祥贵:小说《历史的天空》(获茅盾文学奖);熊召政:小说《张居正》(获茅盾文学奖);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王朔:小说《空中小姐》、《顽主》、《过把瘾就死》;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韩寒:小说《三重门》;郭敬明:小说《幻城》;张悦然:小说《陶之陨》;(注:以上的作品有的是单独成书,有的编在了作家的文集或选集中)三、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优秀影视剧1、《大话西游》《武林外传》(此系列影视剧是当下时髦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
小说与电影的艺术转换与意义生成——论《菊豆》对《伏羲伏羲》的改编得失

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8.02.009小说与电影的艺术转换与意义生成———论《菊豆》对《伏羲伏羲》的改编得失牛传琦(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摘 要:电影《菊豆》取材于刘恒小说《伏羲伏羲》,张艺谋提炼出更适合电影表现的故事元素,进行了视觉化表达,但其中也显现了不尽合理之处。
借助电影特有的视觉影像表现手段如色彩、音响等,电影的主题和意义发生了变异,这源于张艺谋的“强力阅读”,折射出他作为读者的个性化理解和审美趋向。
关键词:《菊豆》;《伏羲伏羲》;改编;意义生成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91(2018)02-0047-05ArtisticConversionandMeaningGenerationbetweenNovelandMovie—AnalysisontheAdaptationofMovieJudoufromNovelFuxiFuxiNiuChuanqi(SchoolofLiterature,AnqingNormalUniversity,AnqingAnhui246011,China)Abstract:ThemovieJudouwasadaptedfromLiuHeng’snovelFuxiFuxi,ZhangYimouhadrefinedthestoryele mentssuitableformovieexpressionandachievedthevisualexpression,butitwasalsoirrational.Withthehelpofmovie’sdistinctivevisualimageryexpressmeanssuchascolorsandsounds,thethemeandmeaningofthemoviehadchanged,thiswastheresultofZhangYimou’s“strongreading”,whichreflectedhispersonalizedunderstandingandaestheticorientationasareader.Keywords:Judou;FuxiFuxi;adaptation;meaninggeneration. 文学与电影有着难舍难分的关联性,两者既有共性又差异明显,从文学对电影的作用来看小说是电影的重要源泉,通过对小说的改编或再创作而产生电影剧本并完成影像表现是中外众多著名电影的产生途径。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和其他艺术)【圣才出品】

第11章文学和其他艺术一、简答题1.与小说人物语言相比,戏剧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与小说人物语言相比,戏剧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础和手段,在戏剧叙事和抒情中承担着剧情、推进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任务,人物语言要富有动作性、个性化和富于潜台词。
(1)戏剧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动作性指人物的对话、独白一方面与人物的姿态、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对他人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既推动剧情的进展,又表现人物的思想、意志、欲望、激情。
戏剧的基础是矛盾、冲突,在戏剧情节中矛盾无处不在,冲突的形式和表现是依靠人物的行动进行。
台词是人物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冲突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
语言能够让观众听清楚、听明白,是否赋予语言丰富的色彩和内涵,与是能否塑造好人物角色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戏剧中语言的艺术处理必须做到台词的表达准确,理解深刻,使人物的台词真正被观众喜欢。
(2)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个性化指人物的对话、独白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经历、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又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表现什么人的性格。
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台词的处理非常重要。
塑造人物的年龄职业、思想、品质、兴趣、爱好、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语言处理,是直接关系到角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好的剧本中的人物语言,不是客观抽象或是概念化的,而是具体的、富有多色彩个性化的。
所以,在处理台词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语言的动作性之外,人物语言还要注意创造出富有鲜明个性化的语言。
在舞台上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化的角色台词,满足观众对戏剧的审美需求。
(3)戏剧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潜台词指人物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即人物没有直接说出来,而作者寓于语言之中观众根据特定情境和台词可以心领神会的间接语言。
潜台词包含着橘色和剧本的各种各样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是由有魔力的和别的“假使”,由各种各样的想象虚构、规定情景、内部动作、注意对象、大大小小的真实和对这些真实的信念、适应及其他元素交织而成的。
谈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主题改编

谈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主题改编作者:李泽月来源:《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03期摘要:小说和影视剧作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果说小说作品是一首“诗”,那么影视剧作就是一幅“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主题的混乱、主题的偏离和主题的减损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改编在主题层面上得不同点。
关键词:《菊豆》;《伏羲伏羲》;主题中图分类号:L23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6)03-0071-04Abstract:Novels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s are two different art forms, if works of fiction is a “poem”,then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is a piece of “painting”, between them there are relation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Adaptat ion of the film “Ju Dou” from novel “Fu Xi Fu Xi” hav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subject leve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the theme of confusion, the devi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impairment of the subject.Key words:Ju Dou; Fu Xi Fu Xi; theme小说文本到影视剧作的过程是一个将文学作品视觉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形象更加直观,故事情节更加具有吸引力。
小说文本和影视剧作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都是一种叙事性作品。
谈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主题改编

谈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主题改编
李泽月
【期刊名称】《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6(019)003
【摘要】小说和影视剧作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果说小说作品是一首“诗”,那么影视剧作就是一幅“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主题的混乱、主题的偏离和主题的减损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改编在主题层面上得不同点。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李泽月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L235.1
【相关文献】
1.谈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主题改编 [J], 李泽月;
2.红色幕布下的人性思考——论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二次创作 [J], 臧焱辛;张媛
3.小说与电影的艺术转换与意义生成r——论《菊豆》对《伏羲伏羲》的改编得失[J], 牛传琦
4.文学与影视的源与流--谈《菊豆》对《伏羲伏羲》的改编 [J], 神兴彬
5.小说的叙事蕴蓄与电影的叙事张力——从刘恒的《伏羲伏羲》到张艺谋的《菊豆》[J], 苏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梦似幻 缘来如此——从小说《命若琴弦》到电影《边走边唱》

接着 , 我看 完 了这部 短篇小 说 的作者 史铁生 的几乎所有
在 中国众 多的改 编电影 中 , 第 五代 导演 的改编作 品 作品 。看完 小说再 看 电影 时 , 一切似 乎都变得 豁然开 朗 当属 此类 。且 这些文学 作品大 多 出 自西 部作家 之手 , 改 起 来 。
如 梦似 幻
— —
缘来如 此
鑫
从 小说 《 命 若琴弦 》到 电影 《 边走边唱 》
金
摘要: 纵观世界 电影 史, 许 多电影来 自其他文 学样 式的改编 , 有些甚至成 为电影的经典作品 。这其 中有原作
的基础 贡献 , 也有后 续电影导演 编剧的功 劳 , 更有 小说 改编后发优 势。从 中国 当代 小说 《 命 若琴弦 》改编的电 影 《 边走 边唱 》就 充分说 明 了这 一点。 陈凯歌 导演 的电影 《 边走边 唱 》改编 自史铁 生 的小说 《 命若琴 弦 》 , 作
品充 满如梦似幻般 的隐喻 , 记述 了两代 瞎子说 书人的命运 , 老瞎子相信 了师傅 弹断一千根琴 弦就可看见光 明的
话, 这 句话作 为老艺人 活下去 的动 力。临终 时他 又把这 句谎 言传给 了小瞎子徒弟 , 传给 了活下去 的勇气。《 命 若 琴 弦》以寓言的形 式展 开叙事 , 命运 具有 象征 的寓言意 义 , 充满浪 漫主义和神秘化 的情调和 氛 围。 陈凯歌保 留 了原著的基本人物和框架 , 也对原著做 了删改和再创作 , 如增强原文的 宗教 意识 , 增加 了原著的关学意蕴等。 关键词 : 小说 ; 《 命 若琴 弦 》 ; 电影 ; 《 边走边唱 》
后 由业余 创作改为专业创作 , 现为北 京市作协理事 、 合 同 为重要 的 , 比如 《 来 到人 间 》 、《 命若 琴弦 》 、 《 山顶上 的
红色幕布下的人性思考——论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二次创作

二、 故事地点的置换
在刘恒的小说《 伏羲伏羲》 人物的生活环境 中, 是在山石峥嵘的太行山区; 而在电影中, 人物的生活
环境则由相对封 闭的小 山村换 成了封闭的小 染坊 。
张艺谋之所 以要将环境 封闭化 、 边缘化 、 立化 , 独 不
【 作者简介】 臧焱辛(95 ,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研室教师 , 17 ~)女,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
—
—
1 9 -— 0 - —
维普资讯
仅仅是人物 、 情节的需要 , 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强调
影片的造型空间。 ( ) 一 造型空间的袭意性 表意性造型风格 即导演运用“ 造型空间” 一切可
杨家染坊设在杨家狭小封闭的四合院里, 中间
唯一可见 阳光 的小 院高高地挂满 了五颜六色 的染 布, 而这随风幡然 的染布 , 正是那骚动 、 惊悸兴奋 的
以调动的元素( 、 、 色 光 构图等) 创造意境 , 达到象征、
男女主人公的写照 , 特别是当天青 和菊豆第一次相 拥在一起 时, 不慎触动了机关 , 高悬的染布一下子哗
哗啦啦地坠入血色的染池 中, 这是极具象征意味的,
隐喻、 诗化的表现效果 , 电影 的艺术表现力突破 它使 情节的限制向空间扩展。 ]菊豆》 [《 的成功改编就在
一
、
间的某一天” 开始 , 至全 国解放 、 土地改革 、 互助组 、
公社化 、 文化大革 命 , 一直延伸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 描写了杨天青从少年到 中年的命 运 , 时间跨 度为几 十年。作家刘恒在《 伏羲伏羲》 中没有淡化故事发生 的社会时代背景 , 而是有意加强渲染 了人物生活的 时代 、 社会环境 , 来表现它们对于个体生命的巨大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平与创作
1刘恒(1954——)原名刘冠军,生于北京, 15岁当兵,后做过工人、知青、编辑。现 实经历并不特别,但他的作品总感觉其经 历中有创伤经验。
2.新写实与新历史代表 作:《狗日的粮食》、 《伏羲伏羲》、《白 涡》
二、《伏羲伏羲》:乡村乱伦故事 (一)结构分析:顺时结构 小说以空行的方式将故事分为3段:
2菊豆、杨天青、杨天白的“三角”故事 五个阶段: 一、天青与菊豆用种种方式躲避天白的眼睛; 二、大字报公开私情,天青与菊豆害怕天白不敢私会;
三、菜窖求死,被天白救出; 四、天青终于说出:“我是你亲爹”,招来天白痛打;
五、天青死了
(三)主题分析:性的传统文化与历史反思 1.中国传统文化笼罩着乡村 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思考
(四)艺术分析:现代“山药蛋”
1“真正的山药蛋!”——小说的写实性与乡土气 刘恒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言一行,无不生动逼真;
而小说叙事语言与人物语言的地方化与生活化,也增添 了故事的生动性。 2“写性超过了张贤亮!”——小说人物的心理探索 刘恒不仅是讲述一个生动的乡土故事,而对人物的心理 刻画更深入到人性的深处,这种心理的发掘,使《伏羲 伏羲》具有了足够的心理深度。
五、《没事偷着乐》
《没事偷着乐》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由杨 亚洲执导,冯巩、丁嘉莉、气壳等人主演的一部 喜剧片,该片于1998年上映。影片讲述了张大民 带领着两个弟弟、两个妹妹,还有一个老母亲过 着有条不紊的幸福生活的故事。
第十一章 刘恒的小说与电影
导入
《杨澜访谈录》 刘恒编剧 作家 大好人
导读
小说家刘恒则又写出了一出乡村乱伦故事。乱伦 是文明的禁忌,但曹禺与刘恒却都借助这类题材, 写出了文明的病:文明压抑了人性正当的需求。 北京评论家认为《伏羲伏羲》“山药蛋,山药蛋, 真正的山药蛋!”,“写性,绝对超过了张贤 亮!”这个评价道出了这部小说的艺术与内涵的 关键。
三、电影《菊豆》
《菊豆》是第一部获得奥 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中 国电影。改编自刘恒小说 《伏羲伏羲》,由张艺谋 导演,巩俐、李保田主演。
讲述的是故事发生在20世纪年 代,中国某小镇上的染坊主杨金 山续弦娶了年轻姑娘菊豆为妻为 传宗接代但其性无能,后侄子杨 天青与菊豆爱慕生子天百。杨金 山死后,渐已成人的天白后怒杀 与母“通奸”的生父杨天青。菊豆 万念俱灰,纵火烧掉杨家世代相 传的祖业杨家染坊。
一民国时代:小地主娶了农民女子王菊豆; 二共和国时期:杨天青与菊豆私情,一直到 死亡; 三是改革开放时期:死后成了传奇。
(二)情节分析:两个三角故事 1菊豆、杨金山、杨天青的三角故事 五个阶段: 一、杨金山卖了土地娶了王菊豆,生子不成,开始折磨;
侄子杨天青被欲望折磨,与菊豆私通; 二、乱伦结了果,杨金山却成了掩护; 三、杨金山瘫痪,私情在家庭公开,你死我活地斗; 四、菊豆意外怀孕,没了掩护的二人“雌雄大恸”; 五、杨金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