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采后病害

合集下载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生理变化
物理损伤
化学伤害
病害腐烂
采后病害——园艺产品采收后在贮藏、 运输和销售期间发生的病害。它包括两 大类:非传染性生理病害和传染性病害。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2
第一节 冷害与冻害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3
果蔬贮藏中经常
发生由环境条件变 化而引起的各种伤 害,如冻害、低温 冷害、CO2和O2引 起的果蔬伤害等等, 给水果蔬菜贮藏生 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13
(5) 环境气体组成
对冷害发生无明显的规律性。一般 CO2浓度高,冷害严重。 (6) 糖和脯氨酸的含量
果皮中还原糖含量与抗冷性呈正相 关。果实中积累脯氨酸能加强抗冷性和 抗旱性。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14
3. 冷害反应过程
初始反应:膜的物理相转变
液态结晶 → 固态凝胶
次级反应:刺激乙烯生成
后期黑心──到次年2~3月发生,果皮 色泽暗淡,果肉组织疏松,严重时有酒 精气味。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33
鸭梨黑心病属于低温溃变类型的一种生理 病害,由于采后立即贮于低温冷库中,温度急 剧变化,引起低温生理伤害造成黑心。
发病内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多酚氧化酶类 物质氧化的结果。鸭梨果肉内酚类物质含量高, 果心多酚氧化酶活性随降温而升高,高浓度 CO2或饱和空气湿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明显 促活作用,从而造成细胞结构破坏,果心发黑。
41
6. 果皮变化 随枯水的发展,果皮增重增 厚,干物质增加,果皮上表皮细胞有分 裂现象,标志着果皮的第二次生长,因 此,一般推论在果皮生长过程中可能存 在着营养物质由果肉向果皮运输。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42
枯水发生的可能机理

果蔬采后生理病害

果蔬采后生理病害

果蔬采后⽣理病害果蔬采后⽣理病害,也可以称为采后⽣理失调,它与组织的崩溃和损伤有关,不是由病原菌(致病微⽣物)和机械伤造成组织损伤引起的,⽽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如温度、⽓体成份不适或⽣长发育期间营养等不良造成的,⽣理失调是果蔬对逆境产⽣的⼀种反应。

除果蔬冷害外,还有冻害、⽓体伤害、缺乏某些矿物质等伤害。

⼀、冻害 ⼀般情况下,凡是那些贮藏温度在0℃附近的果蔬容易发⽣冻害,例如⼤⽩菜、花椰菜、萝⼘、梨和苹果等,果蔬常时间处于其冰点以下的温度,会发⽣冻害。

轻微的冻伤,不⾄于影响产品品质,但是严重的冻害不仅使产品完全失去⾷⽤价值⽽且会造成严重的腐烂。

1.⽔果和蔬菜的冰点及结冰⽔果和蔬菜的含⽔量很⾼(⼤部分为90-95%以上),细胞的冰点只稍低于0℃, ⼀般在-1.5— -0.7℃范围内,如果贮藏或运输环境的温度常时间低于细胞冰点,果蔬组织的游离⽔就会结冰。

冰点的⾼低随果蔬种类、细胞内可溶性物质含量及环境温度的差别⽽异。

活组织与死组织的冰点也不同,活组织的冰点要低⼀些,因为活组织结冰时,细胞间隙冰晶要靠细胞内向外渗透的⽔分来扩⼤,由于原⽣质在低温下收缩,阻碍了⽔分的通过,所以结冰⽐较慢且冰点低(表1)。

另外,活组织的呼吸会放出⼀部分热,这也是使冰点下降的⼀个原因。

⽽死组织中的原⽣质已经变性,⽔分可以⾃由通过,冻结只是⼀个物理过程。

表1 甜菜组织的冰点同外温的关系------------------------------------------------------外温活组织冰点死组织冰点--------------------------------------------------------17.3℃ -2.55℃ -1.25℃5.8℃ -2.15℃ -1.25℃--------------------------------------------------------- 果蔬放置在低于其冰点的环境中时,组织的温度直线下降,达到⼀个最低点-t1,此时温度虽然已达冰点以下,但组织内并不结冰。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苹果虎皮病(Scald)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蒜薹CO2伤害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三)、果蔬的成熟度不适
采收不适时,果蔬过熟或不成熟都会容 易导致生理病害发生。如苹果采收过晚常加 重红玉斑点病及水心病的发生,采收过早虎 皮病发生重,而且因果实成熟度低,表皮蜡 质或角质层末充分形成,水分蒸发快,易萎 蔫,直接影响果品的贮藏质量和时间。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3)、气体调节: 气调能否减轻冷害还没有一致的结论。葡
萄柚、西葫芦、油梨、日本杏、桃、菠萝等在 气调中冷害症状都得以减轻,但黄瓜和柿子椒 则反而加重。 (4)、化学物质处理:
氯化钙,乙氧基喹,苯甲酸,红花油, 矿物油。此外有乙烯和外源多胺处理减轻冷害 症状的报道。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某些果蔬的一些化学成分可引起某种 病原菌的感染,另一些化学物质则抑制病 原在寄主体内生长。侵袭的病原可能诱发 寄主产生对病原自身有毒的物质,起到保 护作用。
一些寄主-病原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发 病过程,而另一些相互关系则阻碍和防止 了这一过程。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一)、病原菌种类
苹果褐腐病 Apple brown rot
(二)、冻害
冻害发生在园艺产品的冰点温度以下, 主要导致细胞结冰破裂,组织损伤,出现萎 焉、色变和死亡。
表现:水泡状、组织透明或半透明。
第五章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三、其它生理病害
(一)、营养失调 植物营养元素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干扰
植物的正常代谢而导致植物发生生理病害。 在果蔬贮藏期由于营养失调而引起的病害, 主要有氮、钙的过多或不足,或氮及钙的比 例不适所造成的。

2第三章 果蔬采后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2第三章 果蔬采后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1.1 植物精油的杀菌活性 植物精油在医学上具有消炎、抗菌活性,还能防治 由真菌引起的重要农业病害。
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 、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histolyticu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 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及青霉Penicillium notatum都有 抑制作用。。。。。
3)硫化物
只有少数几种水果蔬菜能够忍耐达到控制病害的SO2浓度, 如葡萄、荔枝和龙眼等。 用SO2处理葡萄,前期快速释放SO2浓度达到70-100微升/升, 杀死葡萄表面的病菌和防止早期侵染。 中期使SO2浓度维持在10微升/升左右,抑制潜伏侵染的灰 霉菌生长。 但必须控制贮藏期间的温度(-0.5 °C -0°C)和湿度,防止 因SO2浓度过高而对葡萄产生伤害。
其他处理
辐射处理 紫外线处理 “β”射线处理 射线处理 “X”射线处理 射线处理 电离辐射处理
涂蜡层阻止了气体的相互交换
内腔中的空气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直接杀死园艺产品上的 病原菌。 化学药剂一般具有内吸或触杀作用; 使用方法有 使用方法 喷洒(spray)、 浸泡(dip)和 熏蒸(fumigation)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对农产品不造 成危害的微生物来抑制引起产品腐烂的病原菌的致病力 。 1、拮抗微生物(antibiont)的选用 、拮抗微生物( ) 有的细菌是通过产生一种抗菌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如枯草 芽孢杆菌产生的伊枯草菌素对引起核果采后腐烂的褐腐病 菌、草莓灰霉菌和柑桔青霉菌有抑制作用; 酵母菌则主要是通过在伤口处快速繁殖和营养竞争来抑制病 菌的生长,达到控制病害发生。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准确识别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特征和防治方法。

一、水稻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1. 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水稻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现不规则形状。

为了防治稻瘟病,农民可以选用抗稻瘟病的品种,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并注意田间管理措施,如及时铲除秧苗和深耕等。

2. 水稻稻飞虱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另一种常见的害虫。

它寄生在水稻植株的叶片上,并吸取植株的汁液,导致水稻生长不良。

农民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等。

二、小麦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1.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常见且严重的病害之一。

其特征为小麦叶片和穗部出现红色霉斑,并伴有腐烂的气味。

防治赤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以及灭菌种子等。

2.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上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寄生在小麦植株的叶片上,并吸取植株的汁液。

为了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农民可以喷洒杀虫剂,也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等。

三、果树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1. 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特征是苹果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并逐渐蔓延到果实上。

果农可以通过喷洒杀真菌剂和及时修剪病灶的方法来预防和控制黑星病。

2. 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类水果上的一种严重病害。

病树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并导致植株枯萎。

为了防治黄龙病,果农可以实施严格的病树清除和病虫害监测措施,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修剪病树和施用合适的肥料。

四、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1. 茄子霜霉病茄子霜霉病是茄子上常见的真菌病害。

其特征是在茄子叶片上出现灰白色霉斑,并逐渐蔓延到茄子果实上。

为了防治茄子霜霉病,种植户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用杀菌剂以及定期清除病株和茄子落叶。

农产品采后病害

农产品采后病害
难于侵染未成熟果实,其可通过自然开孔进入成 熟衰老组织。根霉分泌孢外果胶酶能力极强,在 高温高湿条件下2-3日即可使整个果实瓦解,甚至 蔓延至相邻果实,造成全箱果实腐烂,特别可使 核果类、浆果类、甜瓜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农产品采后病害
2.接合菌亚门
(1)根霉属:
贮藏温度对该病发生有很大影响,是典型的
农产品采后病害
4.半知亚门
(1)交链孢菌属: 本属许多种在采前、采后均可引起果蔬腐烂。 症状可能表现为带有明显边缘的、褐色或黑 色、扁平的或塌陷的斑点,或表现为浅的或 一定程度深入果蔬肉质部分,形成大的弥散 的腐烂区,而表面很少有菌丝体。但在腐烂区 域表面通常先是白色菌丝,以后变褐、变 黑。
农产品采后病害
可侵染大多数蔬菜及部分果蔬,例如黄瓜、 番茄。假单孢杆菌引起的软腐症状和欧氏杆 菌很相似,但不愉快的气味相对较弱。边缘 假单孢菌还可以引起生菜组织维管束褐变。
农产品采后病害
(二).真菌 主要特征:营养体呈丝状分枝 的菌丝结构,具细胞壁和细胞 核;生殖主要以孢子进行的有 性或无性繁殖,缺乏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异养型, 以分泌酶来分解基物的方式获 取营养。
高温性病害,只要在高于10℃的温度下才能
生长,温度大于21℃其所引起的软腐病才能 迅速发生。葡枝根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米根霉最适生长温度为35℃。葡枝根霉对低 温非常敏感,在0℃冷藏数日的桃和草莓几乎 没有发生因根霉引起的腐烂。
农产品采后病害
2.接合菌亚门
(2)毛霉属:
该真菌可危害苹果、梨、草莓、葡萄和弥猴 桃,引起毛霉病。 病果实表皮变成深褐色、焦干状,病斑下方 果肉呈灰色—白色,变软或木化,但无臭味。
氏杆菌属的6个种中有2个引起果蔬采后软腐病: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对于农民和农业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并提供预防和治理的方法。

一、水稻病害1. 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细菌引起。

叶片出现轻度黄化或白化,严重时整片叶子呈枯黄色。

预防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病害监测。

2.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水稻瘟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叶片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大。

预防措施包括病害监测、合理灌溉和病害防治剂的使用。

二、小麦病害1.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

植株叶片出现红褐色、深褐色或黑色的霉斑,严重时植株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早期田间病害监测、合理施肥和清除病害源。

2. 稻瘟病稻瘟病也可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与水稻瘟病相似。

小麦感染瘟病后,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的病斑,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间隔种植和病害防治剂的使用。

三、玉米病害1.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玉米病害,会给玉米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

病叶上出现大量橙色或棕色的孢子粉,叶片逐渐变黄并枯死。

预防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灌溉管理和病害监测。

2. 玉米秧苗倒伏病玉米秧苗倒伏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会导致玉米苗木倒伏。

叶片上出现深绿色或褐色的水渍状斑点,并伴有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增强土壤通风和消毒苗木。

四、蔬菜病害1. 番茄疫病番茄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果实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适时喷洒杀菌剂、间隔种植和清除病害垃圾。

2. 黄瓜霉病黄瓜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黄瓜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斑点和白色霉层。

预防方法包括及时除去病残体、加强通风和选用健康种子。

以上仅是常见的农作物病害的简要介绍,农作物病害的类型众多,相关防治方法也各有差异。

采后病害及控制

采后病害及控制

采后病害及控制果蔬采后病害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病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1. 病理性病害病理性病害是指果蔬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致果蔬腐烂变质的病害,即通常所说的腐烂,它能互相传播,有侵染过程,也称为侵染性病害。

1.1病理性病害引起的症状1.变色2.腐败3.坏死1.2病理性(侵染性)病害的特点:①病原菌主要是真菌和细菌;②除采后感病外,相当多的病害是田间带病采后发病;③与采前自然环境相比,采后贮运环境对发病可控性更大。

1.3病原菌的入侵途径①直接入侵②自然孔口入侵③伤口入侵1.4病原菌的传播途径①借助风、雨、虫传播②接触传播③水媒传播④种子带菌传播2 生理性病害采前和采后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成分、机械损伤、化学药物等都会对果蔬的生理和生化代谢造成影响,这些因素的极端变化就会形成逆境或胁迫(stress),从而影响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成熟衰老加速、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采后损耗。

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果蔬代谢异常、组织衰老以致败坏变质的现象,统称为生理病害或生理失调(生理紊乱),不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侵染所致,故又称非侵染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包括以下3类:①低温伤害(low temperature injury)冷害、冻害②气体伤害(gas injury)低O2伤害、高CO2伤害、SO2伤害、NH3伤害③营养失调(nutritional disorder)缺乏矿质元素2.1低温伤害(low temperature injury)1)冷害:冰点以上低温造成的伤害。

主要表现为内部组织崩解败坏,出现褐斑、黑心或烂心,外部色泽变暗,水浸状,稍下陷;或者果实不能成熟,成熟度差,香味减少,风味变劣。

2)冻害:冰点以下低温造成的伤害。

组织呈半透明,甚至结冰。

2.2气体伤害(gas injury)1)低O2伤害:气调贮藏时,由于O2调节和控制不当,造成O2浓度过低而发生无氧呼吸,导致乙醛和乙醇等挥发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和积累,毒害细胞组织,使产品风味和品质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氏杆菌属的6个种中有2个引起果蔬采后软腐病:
(1) 黑茎病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var. ) 黑茎病杆菌( atroseptica) ) 引起大多数蔬菜、部分果菜, 引起大多数蔬菜、部分果菜,特别是马铃 薯的黑胫病、番茄的茎端腐; 薯的黑胫病、番茄的茎端腐;
(2) 大白菜软腐病菌(E. carotovora var. ) 大白菜软腐病菌( carotovora) ) 广泛引起各种蔬菜软腐, 广泛引起各种蔬菜软腐,特别是大白菜的 软腐。果蔬被软腐病菌侵染后, 软腐。果蔬被软腐病菌侵染后,起初呈小块 水浸状斑点,组织开始变软,在适宜条件下, 水浸状斑点,组织开始变软,在适宜条件下, 腐败组织面积迅速扩大, 腐败组织面积迅速扩大,最终引起组织全部 软化腐烂,腐烂组织可产生不愉快气味。 软化腐烂,腐烂组织可产生不愉快气味。
2.接合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1)根霉属: 根霉属:
贮藏温度对该病发生有很大影响, 贮藏温度对该病发生有很大影响,是典型的 高温性病害, 高于10℃ 10℃的温度 高温性病害,只要在高于10℃的温度下才能 生长,温度大于21℃其所引起的软腐病才能 生长,温度大于 ℃ 迅速发生。葡枝根霉最适生长温度为 ℃ 迅速发生。葡枝根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米根霉最适生长温度为35℃ 米根霉最适生长温度为 ℃。葡枝根霉对低 温非常敏感, 温非常敏感,在0℃冷藏数日的桃和草莓几乎 ℃ 没有发生因根霉引起的腐烂。 没有发生因根霉引起的腐烂。
1.鞭毛菌亚门
(3)霜疫霉属: 霜疫霉属:
常见的霜疫霉属菌有引起荔枝采后腐烂 的霜疫霉病( )。表现 的霜疫霉病(Peronophythora litchi)。表现 )。 的症状为果蒂开始出现不规则 果蒂开始出现不规则, 的症状为果蒂开始出现不规则,无明显边缘 的褐色病斑,潮湿时长了白色霉层, 的褐色病斑,潮湿时长了白色霉层,病斑扩 展迅速,全果变褐,果肉发酸成浆, 展迅速,全果变褐,果肉发酸成浆,溢出褐 水。荔枝霜疫霉病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或病 残果皮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子发芽, 残果皮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子发芽, 产生大量游动孢子侵染树枝和果实。 产生大量游动孢子侵染树枝和果实。
2.接合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2)毛霉属: 毛霉属:
该真菌可危害苹果、 该真菌可危害苹果、梨、草莓、葡萄和弥猴 草莓、 引起毛霉病。 桃,引起毛霉病。 病果实表皮变成深褐色、焦干状, 病果实表皮变成深褐色、焦干状,病斑下方 果肉呈灰色—白色 变软或木化,但无臭味。 白色, 果肉呈灰色 白色,变软或木化,但无臭味。
1.鞭毛菌亚门
(2)疫霉属: 疫霉属:
表现症状为产品病部出现水浸状,局部变色, 表现症状为产品病部出现水浸状,局部变色, 产品病部出现水浸状 然后扩展使整个瓜果腐烂,长出白霉状物。 然后扩展使整个瓜果腐烂,长出白霉状物。
1.鞭毛菌亚门
(2)疫霉属: 疫霉属: 病害, 疫霉病通常是土壤传播病害,直接和土壤
3.子囊菌亚门
(1)核盘菌属: 核盘菌属: 核盘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广, 核盘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广,在035℃下均可萌发, 35℃下均可萌发,在5-10℃下经48小时发芽 下均可萌发 10℃下经48小时发芽 下经48 率可达90%以上,对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 率可达90%以上,对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菌 90%以上 核一旦形成,不需休眠, 核一旦形成,不需休眠,只要环境条件适宜 即可萌发。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 20℃。 即可萌发。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0℃。在贮 藏期间,可通过接触传染到相邻的果实, 藏期间,可通过接触传染到相邻的果实,在 冷藏中仍然继续发展。 冷藏中仍然继续发展。
病菌分布在土壤中, 病菌分布在土壤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
在湿润条件下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囊, 在湿润条件下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囊,贮藏在 0℃低温下的果实,也可发现毛霉引起的腐烂, ℃低温下的果实,也可发现毛霉引起的腐烂, 发生接触传染。 发生接触传染。
3.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真菌的营养体除酵母菌是单细胞 外,一般子囊菌都具有分枝繁茂、有隔的菌 一般子囊菌都具有分枝繁茂、 丝体。子囊菌中与果蔬采后关系密切的有核 丝体。 盘菌属和链核盘菌属两个属。 盘菌属和链核盘菌属两个属。
采后病害
一.采后病原种类 (一)细菌 (二).真菌
(一).细菌 引起果蔬采后软腐的细菌主要为 1.欧氏杆菌(Erwinia)属 1.欧氏杆菌(Erwinia) 欧氏杆菌 2.假单孢杆菌(Pseudomanas) 2.假单孢杆菌(Pseudomanas)属。 假单孢杆菌
1、欧氏杆菌属: 欧氏杆菌属: 菌体为短杆状,不产生芽孢, 菌体为短杆状,不产生芽孢,革兰氏反应 为阴性,在有氧或无氧下均能生长。 为阴性,在有氧或无氧下均能生长。在欧
2.接合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1)根霉属: 根霉属: 症状开始呈现水浸状圆形小斑, 症状开始呈现水浸状圆形小斑,后变褐 灰褐色菌丝, 色。病斑表面生长灰白色—灰褐色菌丝, 病斑表面生长灰白色 灰褐色菌丝 菌丝体粗糙,生长迅速。病部果皮脆弱, 菌丝体粗糙,生长迅速。病部果皮脆弱, 一碰即破,果肉组织崩溃、液化。 一碰即破,果肉组织崩溃、液化。
2.接合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1)根霉属: 根霉属:
根霉不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细胞, 根霉不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细胞,只有通过伤 成熟果实对根霉极为敏感, 口进入植物组织。成熟果实对根霉极为敏感, 难于侵染未成熟果实,其可通过自然开孔进入成 难于侵染未成熟果实, 熟衰老组织。根霉分泌孢外果胶酶能力极强, 熟衰老组织。根霉分泌孢外果胶酶能力极强,在 高温高湿条件下2-3日即可使整个果实瓦解, 高温高湿条件下 日即可使整个果实瓦解,甚至 日即可使整个果实瓦解 蔓延至相邻果实,造成全箱果实腐烂, 蔓延至相邻果实,造成全箱果实腐烂,特别可使 核果类、浆果类、甜瓜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核果类、浆果类、甜瓜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2.接合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本亚门的真菌可以引起果蔬贮藏期间的软腐。 本亚门的真菌可以引起果蔬贮藏期间的软腐。接 合菌的主要特征是
(1)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由甲壳质 菌丝体无隔、多核, 组成; 组成; (2)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动的孢 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 囊孢子: 囊孢子: (3)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2.接合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本亚门真菌与果蔬采后病害密切关系的主要 包括以下两个属
(1)根霉属: 根霉属: (2)毛霉属: 毛霉属:
2.接合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1)根霉属: 根霉属:
引起果蔬软腐的根霉常见的有两种, 引起果蔬软腐的根霉常见的有两种,即葡枝 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和米根霉 和米根霉(Rhizopus 根霉 和米根霉 oryzae)。根霉引起采后软腐极为普遍,主要 。根霉引起采后软腐极为普遍, 侵染苹果、 侵染苹果、梨、葡萄、草莓、油桃、杏、李、 葡萄、草莓、油桃、 番茄、香蕉、番木瓜、辣椒、南瓜、 番茄、香蕉、番木瓜、辣椒、南瓜、番茄和 甘蓝等果蔬均可被根霉侵染,引起软腐。 甘蓝等果蔬均可被根霉侵染,引起软腐。
1.鞭毛菌亚门
(1)腐霉属:常见的采后腐霉病害有西瓜、 腐霉属:常见的采后腐霉病害有西瓜、
甜瓜、草莓絮状泄漏病,病原为瓜果腐霉 甜瓜、草莓絮状泄漏病, )、巴特勒腐霉 (Pythium aphanidermatum)、巴特勒腐霉(P. )、巴特勒腐霉( butler)和终极腐霉(P.ultimum),感病果实初 ),感病果实初 )和终极腐霉( ), 水渍状斑点, 呈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病 最终导致整个果实全部腐烂, 斑,最终导致整个果实全部腐烂,且在病斑处长 出一层白色茂密的菌丝。 出一层白色茂密的菌丝。 该真菌为典型的土传病 适宜于潮湿的土壤环境, 害,适宜于潮湿的土壤环境,可直接穿透果皮侵 入甜瓜组织; 入甜瓜组织;西瓜通常经过茎端切割伤口处或其 它机械损伤处侵入;草莓感病后可形成“窝穴状” 它机械损伤处侵入;草莓感病后可形成“窝穴状” 腐烂,汁液外流。 腐烂,汁液外流。
接触的甜瓜或其它低位果实, 接触的甜瓜或其它低位果实,在下雨或灌溉 时易受到污染。果实表面湿润时可直接穿透 时易受到污染。 健康果皮或通过自然开孔侵入。疫霉在 ℃ 健康果皮或通过自然开孔侵入。疫霉在25℃ 时发展很快并迅速传播到相邻的健康果实。 时发展很快并迅速传播到相邻的健康果实。 高湿温暖是该病发病的必要条件, 4℃时几 高湿温暖是该病发病的必要条件,在4℃时几 乎不会引起病害。 乎不会引起病害。
2、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anas spp.) 、假单孢杆菌属( ) 假单孢杆菌属中的边缘假单孢菌 假单孢杆菌属中的边缘假单孢菌 (Pseudomanas mariginalis)最为普遍发现。 )最为普遍发现。 可侵染大多数蔬菜及部分果蔬,例如黄瓜、 可侵染大多数蔬菜及部分果蔬,例如黄瓜、 番茄。 番茄。假单孢杆菌引起的软腐症状和欧氏杆 菌很相似,但不愉快的气味相对较弱。 菌很相似,但不愉快的气味相对较弱。边缘 假单孢菌还可以引起生菜组织维管束褐变。 假单孢菌还可以引起生菜组织维管束褐变。
3.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中与果蔬采后关系密切的有核盘菌属和链核 盘菌属两个属。
(1)核盘菌属: 核盘菌属: 链核盘菌属: (2)链核盘菌属:
Hale Waihona Puke 3.子囊菌亚门(1)核盘菌属: 核盘菌属: 核盘菌属引起果蔬菌核病的产生, 核盘菌属引起果蔬菌核病的产生,主要 有菌核软腐病(S.scleratiorum) 有菌核软腐病(S.scleratiorum)和小核盘 菌(S.minor),引起柠檬、甘蓝、大白菜叶 S.minor),引起柠檬、甘蓝、 ),引起柠檬 球腐烂。 球腐烂。 患病部位水渍状褐色病斑, 患病部位水渍状褐色病斑,上面长出棉絮状 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病部组织变软, 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病部组织变软,汁 液外流,但无臭味。 液外流,但无臭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