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3》苏联VS苏联的打法

《红色警戒3》苏联VS苏联的打法
《红色警戒3》苏联VS苏联的打法

《红色警戒3》苏联VS苏联的打法

作者:e_top_t

今天中午才刚刚下好游戏,晚上迫不及待的进去跟电脑打了几把。水品不好,选了个中等电脑,敌我双方都选了苏联,地图就是默认的第一个。

第一局,我按电厂-矿场-战车工厂的顺序开局,除了2个镰刀打退了电脑的第一波步兵,直接杀去电脑家,正HAPPY的拆着矿场,头顶飞来2架双刃直升机。。。。呃,光荣了。

于是家里继续出了几辆防空车,加上新出的坦克继续压上,然后遇到更多的直升机,又光荣了。

然后还没等我出到足够的防空车,电脑一票直升机飞来,大概6,7架,强拆我一个高射炮加3辆防空车。。。。得,认输退了。

第二局,电脑战术依然是上一盘,就是一开始出上一票直升机跟我的防空车对拼,我很无奈的发现自己的专属对空载具防空车在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处于完败。。。。又输。

第三局,我未雨绸缪的在家放上好几个高射炮,然后攒钱发展高科,就发现电脑的直升机示威般的在我基地前面一块地盘飞来飞去就是不过来。。。。我一怒,拉出几辆防空车想把电脑够引进我的高射炮射程,谁知刚一出门,N个火箭车已经停在门口了,一轮飞弹过后,寸草不生啊。。。。我怨念的拉出2辆天启冲过去,悲哀的发现只挨2下飞弹就爆掉了。。。。我泪奔了。。。没对空能力被小飞机欺负也就罢了,这抗击打能力怎么也下降了N个档次啊。。。。不想继续被蹂躏,秒退~~~

第四局,总结前几盘初期被电脑直升飞机肆虐的经验,一开始就卯了心的开始造机场,同时家里摆上足够的静态防御,3艘直升机飞到电脑家,OMG,电脑就两个防空小兵,终于能反虐回电脑了。。。。。

总结,苏联VS苏联,对双刃直升机有什麽好方法来应对?防空车跟防空兵火力上根本占不到优势不说,就算把对方单位打没血了,别人飞回去你还一点都没辙~~

还是说大家一起暴飞机然后对拆~~~~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许加梅 【内容提要】冷战年代,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是美苏关系的主题,而控制与合作则是苏联与东欧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美国与东欧的关系是边缘性的,在狭窄的外交空间中寻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的政治目标和东欧的经济目标使得双方关系更加不对称,使得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美国苏联东欧国家冷战 【作者简介】许加梅,1973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广州510630) 近代社会以来,国际关系的运行一直以国家利益为主要驱动力,国际政治也主要以强权政治为特征。虽然冷战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但是上述的基本原则依然是推动冷战时期国际政治运转的基本动力。战后的国际社会已经摆脱了业已存在了几千年的领土兼并与财富掠夺的血腥状态,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实力竞争为显著特征,扩展力量与影响成为每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美国国务院的一位苏联问题专家曾评论说:“我认为从根本上看,苏联人仍然是想要得到同样的基本东西,即扩展其力量与影响。但是他们在改变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1]在以美国与苏联相对抗为特色的冷战时代,美国、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家都在自己的标准下寻求扩展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在现实的国际背景下追求从这一首要目标演绎出的各种现实利益,在美、苏、东欧多向度的复杂关系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政策向背。

一苏联和东欧的“唇齿”关系 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尽管苏联号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国家关系,但是由于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所谓的“真正平等”在以强权政治为特征的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不过是一种理想和苏联外交的舆论宣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政策依然以自身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准则。 关于东欧对苏联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众多的观点,而且论述得也比较充分。美国学者林肯·戈登的分析比较全面。他认为:(1)东欧作为防御的缓冲区是重要的军事考虑。(2)东欧也被看作潜在的进攻战略跳板。苏联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将这个地区看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和第一成果,是世界其他地区效仿的榜样。(3)苏联也将东欧看作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的一个国际上国家集团的核心。(4)莫斯科进一步将东欧视为政治和意识形态合法化的源泉,认为和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利益紧密相连。(5)最后东欧一度被看作经济财富的来源[2]。 在冷战的气氛下,东欧不仅是苏联维护欧洲均势,与美国“平分天下”的成功标志,不仅对苏联维护安全与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苏联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欧共产党国家实际上是苏联‘另一个自我的缩影’,苏联领导人只有看到东欧适当地反映苏联的影响,他们才会感到满意。”[3]在匈牙利事件后,尼赫鲁问及苏联出兵匈牙利问题,苏联方面的有关回答是:“如果没有对匈牙利的干涉,如果帝国主义势力得逞,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施加压力,这无疑会打破欧洲均势,那将直接威胁和平。” [4]

英文概括美国领土扩张历史附中文

How did the USA expand its territory in its formation? In July 4, 1776, 13 colonies in North America declared their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In 1783, through Treaty of Paris (1783), Britain recognize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United States,and offered to cede all the land between the east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and the Atlantic coast. In 1803, the Louisiana Purchase almost doubled the nation’s area. In 1819 becaus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Spain entered into Adams–Onís Treaty of 1819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led Spain cede Florida and other Gulf Coast territory. Then, the United States successively obtained the Texas and Oregon areas from Mexico and Britain by mean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threats. In 1848, the victory of America in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resulted in the Mexican Cession of California through the 1848 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 Then in 1853, James Gadsden, U.S. ambassador to Mexico at that time, bought nearly 100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of land along the US-Mexico border for $10 million. In 1867, the United States purchased Alaska from the Russian Empire for 7.2 million dollars, which covers an area of 1.5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also acquired some islands in the Pacific through war, such as Hawaii. Although this is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ambitions of American expansion never cease. 1776年7月4日,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1783,通过《巴黎条约》(1783),英国承认了美国的主权,并提出放弃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和大西洋海岸之间的所有土地。1803,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使美国领土几乎翻了一番。1819,由于内部和外部的麻烦,西班牙与美国签订了亚当斯欧尼斯条约(1819),导致西班牙放弃佛罗里达州和其他海湾沿岸领土。随后,美国通过策反和威胁先后从墨西哥和英国先后获得了德克萨斯和俄勒冈地区。1848,美国在美墨战争中的胜利,促成了墨西哥通过1848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的加利福尼亚割让。1853,美国驻墨西哥大使James Gadsden在美国墨西哥边境购买了近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价值1000万美元。1867,美国从俄罗斯帝国用720万美元购买了阿拉斯加,占地面积150万平方公里。在十九世纪下旬,美国也通过战争获得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比如夏威夷。尽管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但是美国扩张的野心从未停止。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549年 召开了统治阶级各等级的“协商会议”。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缙绅会议,缙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俄国等级君主制的确立。 1550年 颁布伊凡四世法典。 1551年1月5月 召开了宗教界代表和世俗封建主代表参加的“百章会议”,讨论了教会改革和国家改革等问题,通过了1550年的法典。 1551年夏 楚瓦什并入莫斯科。 1552年 莫斯科征服喀山汗国。 15551560年 兴建瓦西里·勃拉任内大教堂。 1556年 莫斯科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 15581583年 立沃尼亚战争。 15651572年 实行沙皇特辖制。 1581年 颁布“禁年”法令,暂时取消农民在尤里耶夫节离开主人的权利。 俄国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侵入西伯利亚,击败失必儿汗国。 15841598年 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在位。 1589年 在俄国建立独立的牧首区,大主教约夫当选为俄国东正教会的第一任牧首,俄国东正教会彻底摆脱了对君士坦丁堡的依附。 1598年1月6日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 15981605年 鲍里斯·戈都诺夫在位。 16011603年 俄国发生大灾荒,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饿死。 16051606年 伪季米特里一世为沙皇。 16061610年 瓦西里·叔伊斯基在位。

16061607年 伊凡·鲍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16101613年 以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为首的“七波雅尔执政”时期。 1611年13月 普罗科比·梁普诺夫领导的第一民军建立。 1611年910月 商人米宁和帕扎尔斯基公爵领导的第二民军建立。 1612年10月 民军将波兰武装干涉者驱逐出莫斯科。 1613年 莫斯科召开缙绅会议,推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从此开始。16131645年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在位。 1617年 俄国同瑞典签订《斯托尔鲍沃永久和约》。 1618年 同波兰签订了为期14年的德乌林诺协定。 1628年 兴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 16321634年 俄国同波兰争夺斯摩棱斯克的战争。 16431646年 瓦·波雅尔科夫率军侵入中国黑龙江地区。 1645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 1647年 鄂霍次克市奠基。 1649年 由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主持召开的缙绅会议通过《会议法典》,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农奴主的依附关系。这标志着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最后形成。 16541667年 俄波争夺乌克兰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于1667年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把乌克兰划分为两个部分:第聂伯河左岸(即东乌克兰)归俄国,第聂伯河右岸(即西乌克兰)归波兰。第聂伯河右岸的基辅及其附近地区由俄军占领两年,但实际上被俄国永远占有。俄国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契尔尼哥夫、谢维尔斯克和斯塔罗杜勃等地。 1655年 尼康进行教会改革。 16561658年 俄瑞战争。 1661年 伊尔库斯克奠基。 16671671年

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二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场造成大国崩溃的金融战就是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悄无声息的金融战。 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跟美国势当力敌的超级大国。前苏联GDP鼎盛时达到美国的80%。军力不亚于美国,是有着上万件核武器和投送工具,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十几艘航空母舰,上百艘潜艇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 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一个庞大的联盟共和国在一场惨烈的金融战中轰然倒下,而且解体成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小国家。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它倒下的真正原因! 到底是什么法宝有这么大的威力? 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毫无声息的金融战,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个伟大的、精确的算计。它应该成为金融战役学课堂的伟大典范和不朽战例。我对这些个金融战的指挥者的智慧,天才的头脑和手腕的确是叹为观止! 第一步,布局

首先,制造“星球大战”的假象拖垮苏联经济。 其次,抓住每一次机会限制西方对苏联的技术贸易出口,遏制并打击苏联可以换取外汇的那些领域。 经过分析后美国人认为,苏联的弱点在于它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很大,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就会下降。苏联外汇储备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西欧的国家银行给它发放贷款时就会三思而后行。苏联利用西欧的贷款下降,它用以改造技术的能力就会下降,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上就会落后。苏联倾全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会耗尽它的实力。 于是美国与沙特勾结,打压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一跌,苏联出口的能源换回的外汇大幅缩水。1983年春天,美国官员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

芭蕾舞发展历史(中英文对照介绍)

Since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the 15th century in the courts of European royalty, ball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loved forms of dance. One of the most beloved ballets is “Swan Lake.” 芭蕾自15世纪在欧洲皇室宫廷首次出现,已成为最受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最为人们喜爱的芭蕾舞剧是“天鹅湖”。 The word “ballet” itself is French, and comes from the Italian word “ballo”,meaning “a dance.” Ballet dancing, as we know it today, is a result of influences from many countries. “ballet”一词是法语,源自意大利语“ballo”,意即“一种舞蹈”。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芭蕾舞,是许多国家影响下的产物。Highly technical ballet is always performed to music,the results on stage are magical. The graceful moves display the body in the most elegant and beautiful manner possible. 高超的芭蕾舞,它总是配合音乐演出,舞台上演出的效果魅力十足。优美的动作竭尽其优雅绝妙的姿态把体态之美展示出来。 俄罗斯“肥胖芭蕾舞团”英国行 2.The 16 performers weigh an average of 20 stone and have one goal - not to lose a single pound 该芭蕾舞团中16名演员的平均体重达到20英石(1英石约为14磅),这些舞蹈演员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绝对不掉1磅体重。

俄罗斯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697---1698年彼得一世随大使团到西欧考察。 1703年开始兴建圣彼得堡。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 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 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 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出现了布尔什 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日俄战争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2010-03-25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航天大国,初了火箭之外还有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1977年2月15日,进行了3次滑行测试飞行。1977年2月18日到1977年3月2日,进行了5次机载背负飞行测试,载机为波音747。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随后又进行了8次载人飞行测试,1977年10月26日,载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企业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没有发动机,没有设备,没有执行太空任务的功能。本来“企业号”是准备作为“哥伦比亚号”之后的第二架航天飞机的,但是后来NASA发觉改装测试平台STA-099更划算,而后来“奋进号”又被建造出来,“企业号”就再也没有上天的机会了。1977年,美国又建造了“开路者号”航天飞机,后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作地面测试之用,实际上不具备飞行能力。由于开路者号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具有相似的重量、形状和尺寸,一些测试可以在其身上进行,而不必使用更加精密且昂贵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

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发射,首次执行STS-1任务,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航天飞机总长34.24米,翼展约23.79米,该系统总高56.14米,起飞重量约2,046吨,起飞总推力达3,076吨。美国一共设计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挑战者号”是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 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船名而命名的,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是承袭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然而很不幸,“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早上11 时38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俄罗斯的英文]俄罗斯的蓝猫

[俄罗斯的英文]俄罗斯的蓝猫 【自我介绍】 俄罗斯蓝猫的具体介绍。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俄罗斯蓝猫,供大家参考。 俄罗斯蓝猫 俄罗斯蓝猫(Russian Blue),历史上曾被称做阿契安吉蓝猫,曾有过三种不同的名字。最初是阿契安吉蓝猫。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有现在的名字。另外有段时间它则叫做马耳他猫。证据显示,这种猫确实原产于俄罗斯,因为已在俄罗斯寒带地区发现了同种的猫。俄罗斯蓝猫体型细长,大而直立的尖耳朵,脚掌小而圆,走路像是用脚尖在走。身上披着银蓝色光泽的短被毛,配上修长苗条的体型和轻盈的步态,尽显一派猫中的贵族风度。 俄罗斯蓝猫原产于白海沿海或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俄罗斯蓝猫历史较为悠久,二次大战以后,俄罗斯蓝猫的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把其种群数量恢复,培育者用暹罗猫与其进行杂交,使得俄罗斯蓝猫的外形带有一些东方情调。由于祖先

起源于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带,很多地方称它为”冬天的精灵”。 俄罗斯蓝猫由于生于严寒的俄罗斯地带,毛层厚密,躯干的双层被毛显得十分突出,在所有的短毛猫中是最厚实的,不同的是,它的被毛不是紧贴身体而是直立着的;毛色为均匀的蓝色,有独特的银色光泽,这是毛尖为银色所产生的效果。 俄国蓝猫有着精实的中等体态, 包覆在篮灰色短短的绒毛下。其实这种偏蓝的灰色是由于黑色毛发的基因遭到 衰减的表现。对于俄罗斯蓝猫的毛发来说, 还分为一层柔软的绒毛般的底层毛, 以及一层比较长且略粗硬, 有蓝色基底银色末端的外层毛。由于毛发的银色末端带来的光学效应, 使得俄国蓝猫有“闪闪动人”般的外貌。俄罗斯蓝猫的眼睛应该是深沉而鲜明的绿色, 如果成猫以后有着黄色的眼睛或者眼睛上有白斑就会被视为缺陷而影响到猫的价值与地位。 俄罗斯蓝猫又有”短毛种之贵族”和”冬之精”美誉。原产于白海沿海或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俄罗斯蓝猫生性温和、稳重、安静,动作灵巧、敏捷,身体强健,特别耐寒,叫声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1917年——今)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成立 1918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 1927年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斯大林模式形成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1-6 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1922.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德国希特勒上台,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3.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掌握内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7年:法西斯三国轴心形成。 1937.7.7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 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达到高潮 1939.9 德国奇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 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1.6 苏德战争爆发 1941.9——1942.1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神话 1941.12,日本奇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1944.6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 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战结束 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 1945.9.2 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 1948年美国实施对欧洲的援助计划___马歇尔计划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47年:印度独立,印巴分治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欧洲联盟建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考点: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建立“经互会”:1949年1月,苏联同5个东欧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建立“华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形成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例题1为了应对美国建立的军事组织“北约”,赫鲁晓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组成三国联盟 B.组成三国协约 C.成立华约组织 D.加入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冷战中,为了应对美国建立的“北约”军事组织,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答案C。 例题2右边表格适合的题目应该是() A.冷战局面的形成 B.美苏争霸的历程 C.美苏两国的外交 D.两级格局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表格的内容是美国、苏联在冷战中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答案A。 1. 苏联成立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组织是() A.欧共体 B.经互会 领域 政策措施 美国苏联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C.东欧联盟 D.社会主义经济同盟 2.为了对付美国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组织“经互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建立欧洲联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美苏冷战中,1955年,苏联和东欧7个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由此,形成的国家政治格局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趋势 4.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世界局势日益缓和 C.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20世纪初~今)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年25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年4月,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9年,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详细版)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本单元叙述了14-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产生、兴起的过程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的反映——文艺复兴。 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称为扩张时代、发现时代、勘察时代。 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497—1498年达.伽马由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0年葡萄牙占领巴西(1822年巴西获得独立) 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553年入居澳门,鸦片战争后窃据澳门,实行殖民统治。(1999年回归)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17-18世纪)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出现了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美洲兴起。 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建立海上霸权 16世纪英国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 1607年英国建立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佛吉尼亚 1638年英国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新议会召开革命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内战结束,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军事独裁者。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政坛发生分化,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177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战争爆发;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独立。 1777年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781年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美国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二战中美国为什么要帮助英国、中国和苏联

二战之后,美国有一些人感觉自己是被拖进了二战的。如果没有直接加入二战,美国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强大。 事实真的会这样吗? 我们先看看二战时的世界格局。在西方,德国在占领了欧洲以后,可以抵挡德国的就只有英国了。而在英国赢得了大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以后,德国有2个选择,1个是继续对英国施压,坚持和英国的实力竞争,直到赢得胜利,另外一个就是对苏作战,以赢得对石油的胜利。由于欧洲缺油(当时对海洋石油的获取比较困难),所以中东和高加索地区的石油成为了当时德国的急需获得的资源。在作了综合比较后,德国突然发动了对苏战争。由于德国在未获得对英战争的胜利后就发动了对苏战争,加上战术的成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离德国制定的A-A线已经不远了。 在东方,日本占领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发动了武汉会战,并且胜利在握,幸亏蒋是一个有血性的人,还没有投降。 现在我们回头从上面的世界战争态势看如果。欧洲,如果苏联的A_A线被占领,德国将控制中东的石油,加上和南美的良好关系(关系好到以至于德国投降后,纳粹的避难地之一),有大量的铁矿等,德国回头与英国的战争的胜利恐怕是轻而易举了。亚洲,中国如果被打败了(西南、西北地区被全面占领),那在亚洲的土地上,恐怕没有可以抵挡的到日本人的步伐的国家了。 下一步,欧洲将被德国全部占领(包括英国),非洲是意大利的,亚洲是日本的(包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澳大利亚也会被......),德日将发动对苏的最后一战,恐怕胜利也是探囊取物。 现在的世界恐怕就只有4个国家了(有话是权的),德、日、意、美。而美国最后将受到德国从大西洋,日本从太平洋,两面的进攻。美国能打赢吗,美国能顺利的在与这两个法西斯国家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生存权吗。 不想吧,美国人。那美国什么时间,怎样介入合适呢? 现在我们再回到战争的真实情况,苏联和英国的两线战争,德国好像还有后劲,但苏联取得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城市保卫战的胜利,把德国的攻势挡在了A_A线的前面。而亚洲的情况要糟糕的多,中国已经吃不住劲了,武汉已经丢了,利用三峡的地理优势和国民党精锐的拼死抵抗,终于把日本人挡在了石牌。长沙、衡阳、桂林、贵阳、重庆,日本人的胜利之路是不是将这样走呢,以后的事实真的说明,日本人曾经接近了贵阳,蒋甚至准备调胡的西北部队来贵阳救急了。美国再不出手恐怕...... 现在,就是现在已经是美国的最后时候了,胡适去美国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告诉美国人,他们应该知道上面我们知道的这些。于是珍珠港,于是飞虎队,于是驼峰航线,于是东京大轰炸,于是......其实中国人没有必要太感激美国人,他们也是在救自己。

俄罗斯英文简介

Russia is the biggest country on Earth. In all, about 141 million people live in Russia. The weather tends to be cold, with long winters and short summers. A great plain stretches over European Russia. Slow-moving rivers crisscross this plain, including the V olga, the Daugava, and the Don. Most Russians live in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 In the north, many swamps and lakes dot the plain. In the south, the rich soils make good farmland. The capital of Russia is Moscow At the heart of Moscow is a famous old fortress called the Kremlin. Today, the Kremlin is the seat of the Russian government. At the foot of the Kremlin’s eastern walls is Red Square, a vast public square that has been the scene of many famous events in Russian history. On the south end of Re d Square is Saint Basil’s Cathedral. The next largest city is Saint Petersburg, Russia’s biggest seaport. Its lavish palaces and grand cathedrals make it one of Europe’s most beautiful cities. Russia's most exquisite instrument, pay attention to clothing. Folk in Russia, married women have to wear headscarves, and given priority to with white; Unmarried girls do not wear headscarves, but often wear a hat. On the diet, the russians pay attention to large amount of material benefit, big taste thick oil. Their food in some production is relatively coarse. Russians are the most preferred "7", think it is a success, a good omen. For "13" and "Friday", they are very dirty. The russians worship salt and horses very much. Russian claims "left a prime, right main ji", therefore,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left hand contact with others, or to the delivery of goods. Russia's holiday a lot, let me simple introduce next holiday. After the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is the second most popular holiday. Yesterday is one of the four seasons festivals, people to celebrate after a long winter, bright sun began to bring the earth warm. During the festival to eat rye baked plough, rake form big bread. Thank the meat section for 7 days, each have its name, every day celebration is not the same. 俄罗斯是最大的国家在地球上。总的来说,约有1.41亿人生活在俄罗斯。 天气会冷,漫长的冬季,夏季短。 一个伟大的俄罗斯平原延伸超过欧洲。缓慢的河流交错这平原,包括伏尔加,道加瓦河,堂。大多数俄罗斯人住在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在北方,许多沼泽和湖泊点缀在平原。在南方,肥沃的土壤使良好的农田。 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百度贴吧> 二战吧作者:海因莱希归来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陆军:苏联陆军80年代总数140万左右,分为A/B/C/D四种架构,总共有多达200个现役师。其中的A类部队约占到师总数的1/5左右,它们是装备大量先进坦克和车辆,拥有极其强悍突击力的部队,主要部署在东德和乌克兰。远东也有很少部分的A类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满编。B类部队,这些部队一般达不到满编状态,和平时期只有70-80%的编制,装备数量基本满编,装备较A类部队较差,属于二线部队。这两种部队是无需动员,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师的数量只有一半不到。C类部队,人员编制只有一半左右,坦克满编,其余装备基本不满编。战时需要一个月左右补充和动员。D类部队,占苏军的1/3左右,基本不编制人员和车辆,只有一个空架子,需要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才可以上战场。其余的还有一些后备役部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只是简单的作登记。苏军的编制数量极其庞大,人数却并不算多,盖因那些只占空架子的部队太多所致。苏军的编制较为臃肿,军事革新较慢,苏军曾在70年代末在一个旅试点引入空地一体战法,效果很好,被建议全军推广,但是推广到80年代末也只推行了几个旅而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军架构过于臃肿,效率比较低下。 苏军可能由于二战的经验,部署了很多方面军属炮兵师/军,编制了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这在西方国家是见不到这样的编制的。在70-80年代经过整改,很多炮兵军裁撤掉了,但是炮兵师这个编制却保留到了最后。西方的军事家们非常看不起苏军的类似编制,认为此代表了苏军的突破编制过于臃肿。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炮兵集约作战是苏军的特色,不过的确是存在臃肿的嫌疑。 苏军还有一个特色是野战后勤人员很少而且集约化,苏联的前线部队,哪怕是A类王牌也是基本不编制后勤人员的,后勤完全依赖于方面军的专业人员(苏军认为,将后勤交给专业人员效果更好)。这就导致了苏军突击力极强,但长期作战能力很差,应该避免长期的消耗战,这是与苏军高度提倡速战速决与首战即决战的思路分不开的。 苏军的后勤体制不仅是装备弹药油料的补充很有问题,人员的补充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苏军没有类似美军那样的高素质士官体系(这我以后谈美军时要提到),后补人员的指导是交给少量的军官的。这种后补方式的特色是损失部分老兵后战斗力急剧下滑,损失30%左右就长期无法作战,只能撤编。在苏德战争中,苏军这一特点表现的很明显,苏联有大量的部队损失了30%左右就不得不取消建制。战争打到后面,什么XXX 步兵师这种编制都出来了…这是由于苏军没有高效的后勤补充体制所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